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对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对78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9例子,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方法进行干预,比较2组患者住院天数、满意度等各电指标的变化. 结果 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后,实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和并发症明显降低P<0.05),患者和家属对疾病的认知度和对护理服务满意率也显著增加(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治疗护理中应用临床路径可缩短平均住院日、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使患者获得佳的医疗护理服务.
作者:陈晓君;杨燕兰;詹美琼;郑丹芸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超声碎石术(PCNL)治疗肾结石的护理配合经验. 方法 分析本院87例PCNL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护理配合要点. 结果 所有患者术程顺利,手术时间(60.1±14.8)min;术中出血量(40.0±33.6) mL;术后下床活动时间(26.0±4.0)h;术后住院时间(8.5±2.8)d;术后3例患者发生出血,2例患者发生感染,2例患者发生双J管移位,2例患者出现膀胱刺激征. 结论 PCNL是一项新的微创技术,手术操作的技术和设备要求高,而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和细致的护理配合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者:饶静云;梁飞飞;梁兰兴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心脏挫伤临床特点,对心脏挫伤患者进行临床分析. 方法 回顾30例心脏挫伤患者临床资料,观察患者临床表现、心电图、心脏超声、心肌酶学的变化以及治疗及预后情况并进行综合性分析. 结果 心脏挫伤患者以胸痛、胸闷为主要症状,同时存在心肌酶和心电图的动态改变,经营养心肌、卧床休息、吸氧、止痛以及对症治疗,全部患者疼痛消失,心电图及心肌酶谱恢复正常. 结论 心脏挫伤患者应及时正确诊断,正规治疗预后良好.
作者:马晨光;甘北南;张晓华;朴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及P-选择素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Sysmex CA-7000全自动血凝仪对50名正常对照组,50例单纯糖尿病(DM)组,及3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组的Fbg和D-D进行检测,同时采用ELISA法检测P-选择素并分组比较.结果 DM组及DR组血浆Fbg、P-选择素指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DR组Fbg、P-选择素高于DM组(P<0.05);DM组D-D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DR组D-D高于DM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 结论 DR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继发纤溶亢进及血小板活化征象.
作者:林静华;张娟;张冬清;林少微;谢燕璇;周焕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感染性疾病对临床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影响和意义. 方法 对在黑龙江省医院道外院区儿科就诊并在静脉给药过程中发生个人首次ADR的感染性疾病患儿16例进行临床分析. 结果 16例患儿在静脉给药抗感染的过程中不同程度的发生了ADR,经过抢救对症治疗,症状缓解. 结论 机体炎症反应较重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容易发生药物过敏和类过敏反应,临床医生应该提高该类ADR发生的警惕性和预见性,积极干预、治疗,避免不良医疗事件发生.
作者:陈玉松;徐立娟;杨凯虹;宋有为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综合征(PNH)患者外周血粒细胞、红细胞CD55和CD59抗原表达阳性率及其在PNH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20例PNH患者外周血中粒细胞、红细胞CD55和CD59表达阳性率. 结果 正常人外周血粒细胞、红细胞CD55和CD59表达阳性率均>95%,PNH患者外周血粒细胞、红细胞CD55和CD59表达阳性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减低(P<0.01). 结论 外周血粒细胞、红细胞CD55和CD59检测对PNH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林静华;焦晓阳;吴映娥;陈鑑强;郑高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阿卡波糖和阿卡波糖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将48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2组,分别服用阿卡波糖和瑞格列奈联用阿卡波糖,疗程8周.检测治疗前后空腹(FBG)及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肝功、肾功. 结果 阿卡波糖组PBG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卡波糖联合瑞格列奈组FBG、PBG、HhAlc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1例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 阿卡波糖和瑞格列奈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降糖作用确切,而且安全性、耐受性良好.
作者:李晓华;陈玉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对千余名在校女大学生痛经情况的调查,分析其发生情况和相关影响因素,为预防痛经提供一定的科学数据. 方法 自制调查表,并由妇科老师指导女学生填写,回收后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女学生中痛经发生占调查学生总数的53.4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服痛经药、月经教育的时间和身体健康状况是危险因素,初潮年龄为保护性因素. 结论 在女大学生中痛经现象普遍,合理运用痛经药物,提高学生身体素质,适时、正确、系统地对女学生进行月经知识教育,有利于减少痛经发生.
作者:邓莘芸;胡小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气管切开病人鼻饲体位及时间与发生并发症的关系. 方法 142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抬高床头15°~20°角及术后3d开始进食,实验组采取抬高床头40°~50°角及术后36 h开始进食,观察2组患者在鼻饲期间呛咳、误吸次数、发生吸入性肺炎例数及应激性溃疡发生情况. 结果 实验组在鼻饲期间呛咳、误吸次数、发生吸入性肺炎例数及应激性溃疡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 结论采取抬高床头40°~50°角及术后36 h开始进食能明显减少呛咳、误吸、吸入性肺炎及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作者:罗泽君;张静文;黄晓晖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对肝性脑病患者的护理体会的阐述,探讨其有效护理措施的方法及对策. 方法 对1997年10月-2003年10月,59例确诊肝性脑病的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基础、用药、饮食及心理护理,防止出现并发症,去除和避免诱因,积极宣传肝性脑病的卫生教育. 结果 59例患者中,好转出院38例,自动出院11例,死亡10例,无护理相关并发症发生. 结论 加强对症治疗及护理,落实各项护理措施,去除各种诱发因素,是缓解疾病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作者:刘丽秀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HELLP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对母婴的影响. 方法 对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本院收治的15例HELLP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结果 HELLP综合征对母婴严重影响. 结论 加强早期诊断、治疗以及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降低早产儿死亡率,保障母婴安全.
作者:李清娥;叶珠莲;肖秀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青光眼的临床特点和发病诱因及早期防治方法,从而减少视功能的损害. 方法 在门诊工作中对哈尔滨工程大学医院社区590例老年人进行调查,详细询问病史,常规眼科检查测量眼压、裂隙灯眼底检查、可疑者做视野检查.以确诊青光眼. 结果 老年人青光眼发病与年龄有关、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和家族史、多伴感觉迟钝而无任何症状,仅在查体或其他原因检测眼部时才发现眼压高及眼底视功能变化,且发病前常有视疲劳、情绪波动等明显的诱因. 结论 青光眼是一种病因复杂、病情多变、致盲率极高的眼病.因此老年人青光眼的早期发现,早期防治对减少视功能的损害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玉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对老年心血管痛患者拔牙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 对254例老年心血管病患者采取一系列安全措施:服用心血管病专科药,心理诱导,心电监护. 结果 拔牙顺利完成246例,占96.85%.因各种原因暂停拔牙手术者8例,占3.15%. 结论 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拔牙具有一定危险性,但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和禁忌证,配备心电监护,术前、术中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和心理护理,其拔牙可以顺利完成.
作者:谷来有;朱爱林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叹气为儿科临床患儿就诊时常见主诉,其中心因性叹气症日益增多.自2008年6月-2011年12月,来黑龙江省医院道外院儿科就诊的该病患儿26例,现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 本组病例26例,年龄5岁~15岁(平均8.81±3.37岁),其中≤10岁18例,为69.2%,≤15岁8例,为30.8%;男9例,为34.6%,女17例,为65.3%.1.2临床表现1.2.1症状及体征 全部病例均以叹气为主诉,病程1~6d,平均(2.85±1.33)d.全部病例均无发热、咳嗽、无活动后气短等症状;其中5例伴抠指甲、玩枕头或棉被角等习惯.全部病例查体无阳性体征.全部病例叹气具有共同特征并可归纳为:(1)紧张焦虑时多发,放松愉悦时少发;(2)安静少动时多发,体力活动时少发(即与器质性疾病症状相反);(3)发作时,斥责、制止性提示加重,分散、转移注意力减轻;(4)就诊时,能可控性配合医生模拟叹气发作.
作者:陈玉松;徐立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检测不同生育能力的男性精液中锌、硒和谷胱甘肽(GSH)含量,探讨抗氧化剂对男性不育的影响. 方法 对26个正常男性和139名不育症男性精液进行锌、硒浓度和谷胱甘肽水平分析. 结果 不育组的锌和硒的浓度精浆中的正常对照降低,但是只有锌具有统计学意义.正常对照组的GSHt,GSSG和GSHR的比不育组显著增高.精浆中GSHt浓度和精子活力高度相关.然而,精液GSSG的精子活力相关,与精子畸形率呈负相关;精浆GSHr与精子活力高度相关. 结论 GSHt下降和锌、硒不足可以引起的精子质量低下,可能是的男性不育症的重要的生物标志物.
作者:奚宝珊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徐州市铜山区2011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手足口病疫情进行分析. 结果 徐州市铜山区2011年手足口病总发病率为51.61/10万,男性62.57/10万,女性40.34/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2.93,P<0.01);711例临床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为1.59:1;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5岁及以下幼儿,占98.87%;病例以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为主,占99.16%;发病率居前3位的乡镇为:马坡镇(122.95/10万)、三堡镇(93.30/10万)、利国镇(88.69/10万).城区(铜山镇)发病率为57.28/10万,农村发病率为51.28/10万,城区发病率略高于农村;铜山区每个月均有手足口病例报告,5-6月呈现发病高峰. 结论 手足口病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发病年龄以5岁及以下幼儿为主,应重点加强对这一人群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作者:张咏红;经海容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监测昆山市水痘疫情发病情况,分析水痘流行特征,控制水痘爆发流行,保障儿童和学生身心健康. 方法 对昆山市2010-2011年水痘报告和疫情监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昆山市2010年水痘报告发病率为6.90/10万,2011年报告发病率为10.27/10万.中小学生和幼托儿童是水痘的高发人群,且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 结论 应加强水痘疫苗研究,并将其纳入国家计划免疫程序,提高重点人群水痘疫苗接种率;加强疫情监测,将水痘报告工作纳入法定传染病管理;加强部门协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通过多种途径控制水痘的爆发和流行.
作者:薛黎坚;王文明;王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闵行区华漕镇4~6岁托幼机构儿童伤害发生情况,为城乡结合区域学前儿童伤害防治工作提供建议.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本次共调查幼儿园儿童家长619人. 结果 华漕镇托幼机构儿童伤害总发生率为18.41%,伤害人次总发生率为29.40%.前3位伤害发生类型主要为跌伤(11.15%)、碰撞伤(8.56%)、刀割伤(2.26%).96.45%的儿童家长听说过伤害.民办幼儿园儿童家长的伤害防护意愿低于公办幼儿园儿童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建议完善三级幼儿园和看护点伤害报告制度,建立监测网络;学前儿童伤害防制更需要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参与;民办幼儿园儿童家长对伤害防制知识需求度高,应加强宣传.
作者:孙兰;仇寅;顾春燕;赵慧蓝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实施以来,非结防专业机构结核病报告工作逐步走向规范,而病人能否及时得到规范的治疗,与转诊和追踪工作是否及时有密切关系.为总结徐州市结核病转诊、追踪工作实施情况和进展,现将2005-2010年徐州市肺结核患者报告、转诊、追踪资料分析如下.1资料来源本次统计资料直接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以2005-2010年结核病网报资料为统计数据,分析各县(市、区)历年非结防专业机构报告的活动性肺结核转诊、追踪情况.
作者:桑兴旺;孙建胜;吴云亮;张海清;李莉;刘晓方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为进一步提高植入临时起搏器心脏病人的护理水平,现将本科近期相关病人的临床护理情况分析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本学院心内科2009年6月-2012年6月对心脏病患者行临时起搏器植入术28例.其中男17例,女11例,年龄16~72岁,其中急性心肌梗死并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者20例,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并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者5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3例.其中所有患者发生阿斯综合征者12例.
作者:江紫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在学校里常常有这样一些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不想也不喜欢学习,对学习有厌倦、厌恶甚至逃避的现象,他们对学习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苦闷.学习时情绪消极,提不起精神,作业拖拉,敷衍了事,伴随学习效率降低,作业错误率高,对学习目的不明确,上课不认真听课,课后不完成作业,怕考试,甚至有恨书本、恨老师、恨学校的状况,还有部分学生一提到学习就心烦意乱,焦躁不安,或恶心、头昏、脾气暴躁,甚至歇斯底里,有的还出现品德问题[1].
作者:香金萍;马生吉;张建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大学的适应期就是指大学新生入学到基本适应大学生活的一段时期.这段时期要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转变,要建立新的人生理想与目标.特别是大学医学新生他们要面对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重重考验,能否顺利度过这个适应期,对他们的大学生活将产生较大影响.1 医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主要问题1.1学习的适应医学生学习是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不同于别的学科大学生学习,既有一定的专业性、目的性和探索性,又有深刻的社会意义.主要问题有:(1)学习动机不足,容易造成学习目的不明确,难以保持高度的学习自觉性.
作者:姜曼玉;徐丽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急性化脓性扁挑体炎,属于急性非特异性炎症.是临床常见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春秋2季多见[1].可通过飞沫、食物、或直接接触而传染.在治疗方面,患者多选择保守治疗,临床上抗生素加对症治疗7~10 d,多数患者可痊愈.但对体质弱、负担重,或对抗生素敏感性较差或合并病毒感染,病程较长,治疗效果较差.采用全身加局部的临床治疗方案,明显的缩短了患者病程,可尽早痊愈.
作者:赵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出血(UGB)的病因及相关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3年中兰州地区338例教师UGB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消化性溃疡和急性胃黏膜病变为UGB的常见病因,分别占37.57%和26.63%,上消化道重度出血率以食管静脉曲张高(21.6%);冬春季节高于夏秋季节;男性发病高于女性;市郊高于市区,不同性别、年龄者出血病因不尽相同. 结论 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应通过内镜检查确诊病因,以指导治疗;若能重视卫生宣教工作,可降低UGB发病率;教师职业对UGB发病有一定影响.
作者:王海明;张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临沂市兰山区学生常见病患病状况及变化趋势,为开展学生常见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5年、2007年、2008年、2009年临沂市兰山区学生健康监测资料中视力低下、龋齿、沙眼、营养不良、肥胖等患病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2005年、2007年、2008年、2009年合计检测103 938名中小学生,平均视力低下率为54.86%(4年分别为48.24%、54.15%、55.39%、61.09%),龋患率为52.83%(4年分别为56.10%、54.76%、54.18%、48.49%).沙眼患病率为9.73%(4年分别为12.00%、9.68%、9.02%、8.32%).营养不良率为24.95%(4年分别为32.46%、28.53%、26.58%、24.10%).肥胖率为5.00%(4年分别为2.75%、4.52%、5.80%、6.76%).视力低下率逐年上升,龋患率、沙眼患病率、营养不良率呈下降趋势,肥胖率呈上升趋势. 结论 视力低下与肥胖是临沂市区中小学生的重要卫生问题,应给予高度重视.
作者:张俊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在8个月时间内通过问卷调查,知识讲座及电话随访等方法帮助22位20~30岁第1次育儿的年轻妈妈掌握正确的耍幼儿喂养方法. 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知识讲座及电话随访等干预措施,对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产科住院及孩子在新生儿病房住院的22位20~30岁第1次育儿的年轻妈妈进行健康宣传教育,包括母乳喂养知识及辅食添加知识的宣传. 结果 通过干预措施,坚持母乳喂养至6个月以上的人数达到100%;年轻妈妈对耍幼儿科学正确地喂养知识的掌握合格率超过95%,显著高于干预前. 结论 深入进行健康宣传教育是提高母乳喂养比例和掌握正确婴幼儿喂养的有效措施.
作者:杨帆;吴建龙;关炼雄;张海;陈镇锋;熊柳冰;陈诗媛;申美莹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调查深圳市娱乐场所男性饮酒者对饮酒的知识、态度及行为,为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调查在娱乐场所饮酒的男士,使用问卷进行面对面调查. 结果 共调查106位在本市娱乐场所娱乐饮酒的男性,平均年龄为(25.83±5.82)岁;以未婚人士为主(41.50%);学历主要为大专程度(33.40%);平均收入水平5 000元以下/月(40.60%);在过去30d内,72.60%的受访者曾经少喝过1杯酒精饮料,16.20%曾经因饮酒而出现醉酒的症状. 结论 针对饮酒的健康干预应着眼于18岁以下青少年,重点在于消除其对饮酒的好奇心;要注意干预对象家庭其他成员的干预;在节日喜庆或社会交往时,可建议使用其他健康的饮品来替代酒精饮品.
作者:吴小敏;曹彬;黄薇;张锦周;黄海雄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健康教育对广州大学生艾滋病预防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为高校社区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选修健康课的大学生175名,采用自行设计艾滋病预防知识问卷进行自填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对艾滋病传播途径、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预防艾滋病掌握较好;对蚊虫叮咬是否传播艾滋病、艾滋病全称、艾滋病攻击人体系统、窗口期、感染者与患者区别、自愿咨询是否保密、怎样筛查、我国艾滋病的政策诸方面知识点掌握有欠缺.健康教育前后对婚前性行为态度有一定程度上的转变. 结论 高校社区开展健康教育为大学生提供艾滋病预防知识是必不可少内容,健康促进对掌握艾滋病知识预防有很好效果.
作者:邱晓蔚;温佑华;张文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大学生心理资本水平及其与网络成瘾倾向的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与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雷雳、杨洋编制的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和自编大学生心理资本问卷,调查浙江省8所大学的320名学生. 结果 大学生心理资本总均分三年级(4.05±0.50)显著高于一年级(3.92±0.49)、二年级(3.82±0.53),城市地区大学生(5.05±0.43)显著高于农村地区大学生(3.88±0.54).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总均分三年级(2.35±0.54)显著高于一年级(2.17±0.50)、二年级(2.18±0.48),理科生(2.35±0.55)显著高于文科生(2.14±0.48)和艺术类学生(2.17±0.44).大学生心理资本与网络成瘾显著负相关,前者对后者具有显著的预测效应(8.0%). 结论 大学生心理资本水平与网络成瘾倾向有关.
作者:沈亚;王玲凤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医学院校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及对心理因素(焦虑与抑郁)的影响,为预防和早期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2个医学院共1 439名同学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手机使用情况、辐射、依赖量表、抑郁量表、焦虑量表和生活事件量表. 结果 研究对象手机拥有率为99.1%,手机依赖检出率为15.8%,男生手机依赖率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659,P=0.01).单因素分析发现,手机依赖与恋爱状态,是否独生子女、是否未担任职务和生源地等有关.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提示,女性可能是手机依赖的保护因素,而每月发短信量、手机话费、焦虑和抑郁症状可能是手机依赖的危险因素.手机依赖组和手机非依赖组抑郁标准分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28,P=0.000);焦虑标准分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553,P=0.000). 结论 手机依赖与医学生的抑郁、焦虑心理因素有关,对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疏导,指导其合理利用手机,有助于减少医学生的手机依赖.
作者:陆少艳;周王义;金华利;程子龙;贺连平;金岳龙;邹云飞;文育锋;姚应水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童年期虐待经历与初中生孤独感发生的关系. 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使用自编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问卷,对安徽省、霍邱县3所中学共1 417人进行整群抽样调查. 结果 随着年级的升高,孤独感高分组的检出率呈现上升趋势,非独生子女孤独感高分组所占比例较高,随着与母亲关系的融洽,青少年孤独感高分组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童年期遭受过反复中度躯体虐待、情感虐待、非接触性性虐待的初中生其孤独感的高分组的检出率均高于没有遭受过虐待的初中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童年期反复情感虐待是初中生孤独感中等分组的危险因素;童年期反复中度躯体虐待、反复接触性性虐及反复非接触性性虐均是初中生孤独感高分组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 结论 童年期反复虐待与初中生孤独感的发生密切相关.
作者:刘阳;葛星;胡塔静;张婉婉;余婷婷;王秀秀;袁珊珊;江流;汪耿夫;方玉;苏普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查完形疗法对强迫型人格障碍患者进行个案咨询的实效. 方法 根据完形治疗理论,通过与来访者接触、空椅技术、面质等途径,进行强迫型人格障碍的问题诊疗与个案研究. 结果 经过16次咨询,历时2个月,患者自诉强迫观念与焦虑、抑郁情绪较少出现,1年后随访未见复发.复查SAS、SDS和SCL-90,患者各项因子分基本正常,已达临床痊愈. 结论 完形疗法能有效治愈强迫型人格障碍.
作者:崔诣晨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调查大学生儿童期虐待及早期品行障碍发生情况,分析儿童期虐待经历与早期品行障碍有无相关性. 方法 采取自编虐待及品行障碍问卷,对医科大学三年级290名大学生就有关虐待和品行障碍进行不记名回顾性调查. 结果 儿童期躯体虐待发生率为86.9%;情感虐待发生率为90.0%;性虐待发生率为14.1%;情感忽视发生率为62.8%.躯体虐待发生率男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088,P<0.05).早期品行障碍发生率为16.9%,男生高于女生.发生虐待影响品行障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大学生儿童期虐待并非少见,儿童期虐待经历是早期品行障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作者:崔杉杉;戴伏英;宋家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农村中小学生学习懈怠与师生关系的相关关系. 方法 采用问卷法对379名四~九年级农村中小学生的学习懈怠与师生关系进行调查. 结果 处于学习懈怠状况的中小学生较多,有23.4%小学生和45.9%的中学生存在中等程度的学习懈怠,中学生的学习懈怠状况比小学生更为严重,有3.9%的中学生属于重度学习懈怠.学习懈怠总均分中学生(2.45±0.52)显著高于小学生(2.16±0.43),男生显著高于女生,独生子女(2.36±0.50)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2.25±0.48).师生关系总均分小学生(0.62±0.12)显著高于中学生(0.56±0.17),男生显著低于女生.师生关系与学习懈怠存在显著负相关,温暖支持越多,冲突越少,学生的学习懈怠程度越轻. 结论 中小学生学习懈怠与师生关系有关.
作者:曹玉娴;王玲凤;李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院前急救在抢救急危重症病人生命、应对灾害和突发事件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1].院前急救作为高校医疗和校园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部分,在校园突发意外事故急救医疗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如何建立健全高校院前急救体系,成为经济转型时期高校解决安全稳定问题的重要课题.
作者:刘文澜;包娜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广西少数民族山区大化县中小学生视力健康状况,为儿童青少年视力保健提供参考.方法对该县2011-2012学年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检查资料中的视力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对金县11个乡镇53.98% (95/176)的学校、65.74%(33 804/51 417)的在校学生进行了健康体检,其中小学占50.33% (76/151),初中占73.91% (17/23),高中全部体检.小学生中总的视力低下为15.97%,低于全国(46.60%)及广西(41.70%)以往的水平,初中生和高中生的视力低下率分别为51.60%和74.48%,远高于全国和广西水平.县城与乡镇学生视力低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 210.90,P<0.05).学生视力低下程度轻、中、重构成比逐级增多.结论该少数民族山区县城与乡镇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程度构成比相近,县乡学生预防视力低下任务重大.
作者:唐江丽;段启志;陈礼峰;陆萧;蓝肖平;韦海艳;黄亚铭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信息传播技术发展迅猛.报纸、电视、多媒体及网络越来越普遍地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丰富多彩的信息传播方式,使人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大众传媒时代.由此而产生的健康教育的方式和种类也越来越多.利用大众传播开展健康教育,使之有效地为健康教育工作服务,无疑将推动健康教育事业的深化和发展[1].近年来,不少学者针对不同传播方式的效果开展了研究.本文针对不同健康教育方式传播特点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期望为以后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时选择合适的方式提供依据.
作者:张傲雪;蒋玉宇;金艳婷;周爱春;任宇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临床路径是医生、护士和其他专业人员针对某个诊断或手术所做的适当、有顺序性和时间性的照顾计划,以减少康复延迟与资源的浪费,使服务对象获得佳的照顾质量.临床路径的规范化、标准化设计,具有前瞻性、时间性,使每一位护士,不管年资长短、水平高低都能为患者提供同样高品质的护理服务,并且促进沟通,通过对患者和家属讲解临床路径,使他们能够预期到他们将受到的照顾,患者及家属能做好配合和必要的准备,减少了患者及家属的焦虑,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陈湘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调查某院奥美唑制剂的门诊处方,分析奥美拉唑与其他药物的合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出建议. 方法 统计某社区医院2011年全年门诊使用奥美拉唑的处方,对与其他药物合用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一年内奥美拉唑制剂门诊处方3 485张,单用处方1 626张,二联以上处方1 859张.三联以上合并用药涉及到消化系统药物、抗菌药、心血管系统用药等. 结论 奥美拉唑在与其他药物合用时要首先考虑药物的相互作用,医师和药师在指导患者使用药物时要交待服药时间或间隔等注意事项,以便使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许月容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强化高校医院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方法 计算机服务器操作系统采用WINDOWS2000SERVER,数据库采用SQL Server2003,服务器可采用PC机. 结果 系统连续运行5年测试状况表明,系统稳定,功能完善,扩展性强,适应校园网建设的各个阶段,并能满足未来的发展需要. 结论 及时准确地处理大量日常信息,有效快速地汇总及查询数据,为科学化、信息化、规范化管理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杨穗萍;李艳;周秀琴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广州市黄埔区学龄前儿童龋病现状,探讨其综合干预的有效形式和效果. 方法 随机抽取3~5岁900名学龄前儿童及其家长,由口腔科医师进行口腔象限逐个检查,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450名儿童及其家长),对照组(450名儿童及其家长),干预组采取综合干预措施,由医院口腔及全科医生主持,对照组由保健幼师随机进行,干预时间为1年. 结果 广州市黄埔区学龄前儿童乳龋患病率为39.11%,龋患率随年龄的增长而显著上升,以5岁组高(45.03%,x2=7.485,P<0.05),好发于下颌第2磨(矜)面,充填率为21.31%;糖摄入量和频率、睡前不刷牙是乳龋危险因素,含氟化泡沫和家长口腔卫生知识及行为则是保护因素;综合干预后,干预组新发龋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充填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遵医行为和刷牙知识和行为正确率等方面,干预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儿童龋齿与糖摄入量和频率、睡前不刷牙关系密切,综合干预对防治儿童龋病有效,但窝沟封闭工作有待加强.
作者:苏云凤;马晓丽;廖桂桃;吴丽华;陈春燕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