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研究急性脑梗死(ACI)偏瘫患者足底压力测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1例ACI偏瘫患者,采用德国Zebris测力板,于治疗前、治疗后30 d进行足底压力测试,记录足底各区压力值.结果 治疗前患侧足底各区压力明显小于健侧(均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侧第1跖骨、足跟内侧、第3跖骨和足弓部压力明显升高(P<0.05~0.01).治疗后健侧足弓部压力峰值显著下降(P<0.01),而足跟内侧与治疗前比较压力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包络椭圆方向角显著改变(P<0.01),压力中心水平偏离参数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轨迹总长度与轨迹包络面积的比值(1.39)比治疗前(1.65)明显下降.结论 足底压力测量技术能客观、定量地评价ACI患者站立和行走功能,全面反映ACI患者治疗后步行的动力学状况,对指导ACI康复治疗及疗效判断有意义.
作者:葛剑青;陈建军;叶强;钱竞光;高润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脑梗死、糖尿病及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感觉障碍(主要为痛、温觉)程度.方法 对脑梗死、糖尿病及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各30例,使用神经定量感觉检查(QST)方法 分别检测冷觉、热觉、冷痛觉、热痛觉阈值,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脑梗死组和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组双手及双足冷觉、冷痛觉和热觉均减退(均P<0.01);脑梗死组左足、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组双足热痛觉减退(均P<0.01);糖尿病组右足冷觉、双手及双足冷痛觉和双足热觉减退(P<0.05~0.01).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组与脑梗死组的左足热觉、右足热痛觉阈值及与糖尿病组的双手及双足冷、热觉及双足热痛觉阈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 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感觉功能损害程度明显重于单一脑梗死或糖尿病患者.
作者:潘燕;周国栋;张小宁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对大鼠脑出血(ICH)后血肿周围细胞凋亡及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体血注入法制作大鼠ICH模型;将制模成功的大鼠分为ICH组和地塞米松治疗组(治疗组),另设假手术组,每组40只;各组大鼠分别在造模后6 h、12 h、24 h、72 h断头取脑组织行TUNEL染色及RT-PCR法检测caspase-3 mRNA的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 ICH组和治疗组从6 h开始出现凋亡细胞,12~72 h逐渐增加(均P<0.01);与ICH组比较,治疗组12~72 h细胞凋亡数明显增多(均P<0.01),各时间点caspase-3 mRNA的表达均明显高于ICH组(均P<0.01). 结论 地塞米松可加重ICH后血肿周围细胞凋亡,应用地塞米松治疗ICH应慎重.
作者:黄丹霞;陈吉相;孙圣刚;赵婷;李慧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颈内动脉颅外段(EICA)狭窄或闭塞患者大脑中动脉(MCA)平均血流速度(MV)与病情和分水岭梗死的关系.方法 对120例EICA严重狭窄或闭塞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用经颅多普勒检查仪检测同侧MCA的MV,以及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并经头颅CT、MRI检查确定分水岭梗死.结果 MCA MV重度降低组10例,MV中度降低组38例,MV轻度降低组42例,MV正常组30例;4组NIHSS评分(分别为12.5±4.7、3.9±4.8、3.2±4.7、2.4±4.9)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生分水岭梗死的比率分别为40%、63%、38%、27%,4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V中度降低组显著高于其他3组.结论 EICA严重狭窄或闭塞时,患侧MCA的MV越低,病情越重,发生分水岭梗死的比率亦高.
作者:刘水平;张茁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序贯肠内营养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营养状况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80例ACI伴吞咽障碍患者分为序贯肠内营养组和对照组,各40例.肠内营养组患者给予短肽型肠内营养制剂(总量按每天84~126 kJ/kg)鼻饲3 d,第4 d起改用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制剂鼻饲;对照组给予普通流质食物鼻饲;均持续≥10 d.观察两组患者营养治疗第1 d、7 d、14 d的营养指标[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三头肌肌围(MAMC)、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B)、血红蛋白(Hb)含量]、感染并发症发生率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BI).结果 肠内营养组在治疗后第14 d营养指标(TSF、MAMC、血清Alb、血清PAB、Hb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01);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肠内营养组治疗后第14 d 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BI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均 P<0.05).结论 序贯肠内营养治疗能够改善ACI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近期预后.
作者:朱蓓蕾;邵蓓;王贞;余震;冯靓;殷为勇;张征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对成年人烟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例成年人烟雾病患者进行DSA和MRI、MRA检查.结果 DSA检查显示20例患者均有颈内动脉系统末端狭窄或闭塞及脑基底部烟雾状血管网形成.MRI显示11例为缺血性病变,9例为颅内出血性病变.MRA显示20例患者均有脑动脉狭窄或闭塞,16例(80%)见丘脑-基底节区有烟雾状的异常血管网,异常血管网检出率与DSA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RA可以显示成年烟雾病患者脑动脉狭窄或闭塞及脑内异常血管网,且无创伤性,对成年人烟雾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许云;刘文;黄清玲;马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雌激素对去卵巢(OVX)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 切除雌性SD大鼠双侧卵巢制作OVX大鼠模型,给予雌二醇(E2)200 μg/kg(OVX+E2组)皮下注射,每周2次,共5周.用Morris水迷宫试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HE染色及Bielschowski染色法观察海马神经元形态,免疫组化法观察海马tau蛋白磷酸化变化;并与OVX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与OVX组大鼠相比,OVX+E2组大鼠Morris水迷宫测试成绩明显改善(均P<0.05);海马CA1区神经元及纤维形态较规则,tau蛋白磷酸化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均P<0.05).结论 OVX雌性大鼠应用雌激素可改善学习记忆功能障碍、保护海马神经元及降低tau蛋白磷酸化水平.
作者:段立晖;周国庆;刘锦霞;夏树开;孙芳;胡云龙;林世康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颅外段椎动脉狭窄患者经皮血管内成形术及内支架(PTAS)治疗前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61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确诊的颅外段椎动脉狭窄患者,于PTAS治疗前和治疗后3 d、30 d,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CDU)检测患者双侧颅外段椎动脉,取C5-C6段和狭窄处椎动脉峰值流速(PSV)和阻力指数(RI)、血流量(FV)为分析指标.结果 本组患者PTAS治疗前,CDU检查示颅外段椎动脉狭窄80条(轻度17条,中度38条,重度25条),与DSA检查结果 相比较,符合率86.9%(77.3%,95.0%,83.3%),其中CDU检查中度颅外段椎动脉狭窄符合率较高(P<0.01).颅外段椎动脉狭窄患者PTAS治疗后3 d与治疗前比较,患侧椎动脉C5-C6段PSV和FV显著升高(均P<0.01),椎动脉狭窄处PSV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30 d与3 d比较,各项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CDU检查对颅外段椎动脉狭窄的诊断有重要价值,能反映PTAS治疗后颅外段椎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提供了一种PTAS治疗后观察疗效的方法 .
作者:吴亮;杨顺实;张临洪;江玲;李晶晶;田冬荣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L(sCD40L)和C-反应蛋白(CRP)含量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及比浊法检测40例ACI患者及30人正常对照者的血清sCD40L和CRP含量,比较不同病情、不同梗死面积ACI患者的血清sCD40L和CRP含量变化,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ACI组血清sCD40L[(3.57±0.86) ng/ml]、CRP[(17.53±7.61) mg/L]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ACI病情重度组、大面积梗死组血清sCD40L、CRP的含量明显高于病情中度、轻度组和小面积、腔隙性脑梗死组,病情中度组、小面积梗死组又明显高于病情轻度组、腔隙性脑梗死组(均P<0.05).血清sCD40L与CRP含量呈正相关(r=0.817,P<0.01).结论 ACI患者血清sCD40L、CRP含量升高,并与病情严重程度和梗死面积有关.提示其可作为判断ACI病情的血清生物学指标.
作者:陈然;张骏;袁胜山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维、汉族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发生率、分布及危险因素.方法 对165例汉族、108例维族ICVD患者行DSA检查,以及血糖、血脂水平检查.对两组患者的颅内外动脉狭窄发生率、分布特点和脑卒中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汉族组有颅内外动脉狭窄103例(62.4%),维族组为70例(64.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汉族组与维族组颅内动脉、颅外动脉及颅内外动脉狭窄的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汉族组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与年龄、高血压、吸烟、低高密度脂蛋白(HDL)血症有关(P<0.05~0.01);维族组患者动脉狭窄与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三酰甘油(TG)血症有关 (均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低HDL血症是汉族组颅内外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0.01);而维族组的则为高血压、糖尿病、高TG血症(均P<0.05).结论 维、汉族ICVD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发生率及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血压是维、汉族ICVD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共同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年龄、低HDL血症和糖尿病、高TG血症则分别是汉族和维族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蔡俊秀;张小宁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小鼠血肌酶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将152只鼠龄为8周的雄性昆明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生理盐水对照组(10只)及AOPP组(135只);AOPP组分为染毒后30 min、2 h、4 h、12 h、1 d、2 d、3 d、4 d及7 d亚组并分笼(15只/笼).腹腔注射氧化乐果(50 mg/kg)和阿托品(10 mg/kg).在各时间点随机取AOPP组各亚组中的8只小鼠进行血胆碱酯酶(CHE)、血清肌酸激酶(CK)、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及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对染毒后1~4 d肌无力小鼠与肌力正常小鼠的血肌酶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AOPP组染毒后30 min~3 d亚组血 CHE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4 d、7 d亚组血CHE水平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时间点亚组血AST、CK、LDH水平明显增高(均P<0.05);AOPP组发生肌无力小鼠的血AST、CK、LDH水平显著高于肌力正常小鼠(均P<0.05),而血CHE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OPP中毒小鼠的血肌酶水平显著升高,发生肌无力小鼠的血肌酶水平高于肌力正常小鼠.提示血肌酶水平可作为判断中间期肌无力综合征(IMS)发生的监测指标.
作者:刘晶瑶;周春奎;江新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丝氨酸蛋白酶抑制蛋白3(SERPINA3)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 检测195例脑梗死患者和322名健康人(正常对照组)的SERPINA3基因rs4934位点的多态性.结果 显性模型脑梗死组与正常对照组SERPINA3基因rs4934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隐性模型(AA+AG vs GG)脑梗死组GG型比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SERPINA3基因rs4934位点GG型在脑梗死患者中的比率高于正常人,SERPINA3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发病有一定关系.
作者:马飞月;曾丽莉;何文绮;陈生弟;宋永建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颅脑CT血管成像(CTA)对判断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 对70例发病≤6 h ACI患者进行颅脑CTA检查,并评价患者入院时、出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 评分和改良的Ranking量表(mRS)评分.结果 CTA检查显示血管正常32例,大血管闭塞38例.血管闭塞组患者出院时NIHSS评分和mRS评分均高于无血管闭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P<0.001);两组出院时NIHSS评分、mRS评分均比入院时明显降低(均P<0.001).无血管闭塞组患者预后良好25例(78.1%),血管闭塞组预后良好17例(44.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入院时NIHSS评分及CTA显示的血管状况与临床预后呈负相关(r=-0.25,P<0.05;r=-0.73,P<0.001),入院时NIHSS评分(OR 0.09, 95%CI: 0.07~0.12, P<0.01)和血管是否闭塞(OR 0.12, 95%CI: 0.01~0.24, P<0.05)与预后有关,是ACI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无血管闭塞组患者进行溶栓或未溶栓治疗的预后良好比率(分别为66.7%、7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闭塞组溶栓治疗患者预后良好比率(58.8%)明显高于未溶栓治疗患者(31.8%)(P<0.05).结论 血管闭塞的ACI患者预后较差,CTA对判断ACI患者的预后及选择溶栓治疗有意义.
作者:黄小钦;贾建平;马青峰;樊春秋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脑卒中样发作(MELAS)的临床、影像学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MELA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例患者临床表现为以卒中样发作为主,有时伴癫癎发作、精神症状等,每次均为急性起病,经过治疗症状可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头颅MRI提示以皮质受损为主,病灶起自右侧颞叶,每次发病的病损部位按顺时针方向发展,新的病灶总是累及从未发病的部位.其肱二头肌活检,病理结果 示出现破碎红纤维. 结论 MELAS患者临床表现多样,影像学改变明显,且对诊断帮助较大,但确诊仍需肌肉活检.
作者:黄光;赵建功;唐煜;王伟;高金力;刘兴洲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Churge-Strauss综合征(CSS)合并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CSS合并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例患者以周围神经损害症状为主,病变侵犯皮肤、胃肠道、肺、中枢神经等多个系统;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病理学检查见皮肤组织和血管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小血管壁周围多发性肉芽肿形成以及节段性纤维素样坏死性血管炎;终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 CSS合并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的临床表现以血管炎和周围神经病变为主;病理学改变为皮肤组织和血管炎性细胞浸润;后期病变侵犯多系统,预后差.
作者:黄东红;郑金瓯;曹小丽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偏头痛与癫癎共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67例偏头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7例偏头痛患者中有癫癎发作6例,其中为局灶性发作2例,全面性发作4例;脑电图有疒间样放电57例,其中6例癫癎患者还有暴发性节律.6例偏头痛和癫癎共病患者经丙戊酸钠治疗后偏头痛和癫癎发作均得到控制;脑电图恢复正常.结论 偏头痛与癫癎存在共病现象,丙戊酸钠治疗的疗效好.
作者:姜丹;李彬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边缘性癫癎(LE)和边缘性癫癎状态(LSE)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2例LE和1例LS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LE癫癎患者均为青年期发病,表现为发作性意识障碍、紧张、恐惧及各种形式的自动症和自主神经症状.脑电图呈现一侧或双侧颞区疒间样放电.头颅MRI示1例左侧海马硬化,1例右颞叶内侧钙化灶.1例LSE患者系中年男性,表现发作性意识障碍、言行紊乱和精神症状,每次发作持续半小时以上;脑电图呈现双侧额叶、颞叶θ波或δ波;头颅MRI示:左颞叶前部蛛网膜囊肿.3例经用卡马西平或奥卡西平治疗发作得到控制.结论 LE和LSE的临床特点是发作性自动症、自主神经和精神症状,与颞叶内侧海马及杏仁核损害有关.
作者:臧暑雨;李作汉;赵薛旭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高三酰甘油(TG)血症对脑梗死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检测36例脑梗死患者(高TG血症及TG正常各18例)及17名健康对照者(正常对照组)血清TG、MMP-9和CRP水平.对MMP-9、CRP和TG水平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脑梗死组患者中高TG患者血清MMP-9、CRP、TG水平显著高于正常TG组和正常对照组(均P<0.01),且正常TG组MMP-9、CR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相关分析显示:脑梗死患者高TG组和正常TG组中血清MMP-9与CRP、TG,CRP与TG均呈正相关,而正常对照组各指标间无相关性.结论 脑梗死患者血清MMP-9和CRP水平增高,高TG血症患者增高更明显;并且血MMP-9、CRP水平与TG水平呈正相关.
作者:丁卫祥;严丽荣;周小平;沈卉君;侯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CH)患者急性期血肿扩大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208例CH患者(其中29例发生血肿扩大)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血肿扩大组在发病≤24 h发生血肿扩大者27例(93.1%).与无血肿扩大组比较,血肿扩大组的收缩压显著增高;并且血肿扩大组Glasgow昏迷量表(GCS)评分降低、基底节出血、肝功能异常、长期饮酒、服阿司匹林和糖尿病史的比率显著高于无血肿扩大组(P<0.05~0.005).结论 CH患者发病时收缩压高、病情重、基底节出血以及有肝功能异常、长期饮酒、服阿司匹林和糖尿病是血肿扩大的相关因素.对CH患者应重视或控制这些有关因素,以防治CH后继续出血、血肿扩大.
作者:彭小兰;谢守嫔;赵静;严雯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治疗帕金森病(PD)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8例早期PD(病程≤3.5年)和12例晚期PD(病程≥4年)患者,应用依达拉奉30 mg加入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每天2次,连续14 d.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4 d、1个月、3个月进行PD统一评分量表(UPDRS)评分,并观察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 早期PD组在治疗后14 d、1个月、3个月精神活动、行为和精神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评分和运动检查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P<0.05~0.01);晚期PD组治疗前后UPDR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1例出现轻度恶心、食欲下降;1例出现天冬氨酸转氨酶升高;无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依达拉奉能改善早期PD患者的病情,对晚期PD患者无明显效果.
作者:陈应柱;刘刚;杨德刚;黄金忠;袁成林;包仕尧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帕金森病(PD)或帕金森综合征(PDS)合并不宁腿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对18例PD或PDS合并不宁腿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均有PD症状及双腿难以描述的不适感,且伴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本组患者起始均予以一般治疗(下肢按摩、活动),并增加多巴胺剂量或调整多巴胺服药次数,结果 11例患者临床症明显改善;其余7例在此基础上加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及抗癫癎药物等治疗,5例患者症状有所改善;另2例加用苯二氮(艹)/(卓)类及肌松剂症状有缓解,但2周左右后作用消失.结论 PD或PDS合并不宁腿综合征的临床特点为同时具有PD样症状及双腿难以描述的不适感,并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多巴胺及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抗癫癎药物等治疗有效.
作者:朱灿敏;焦玲;陈敏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溶血磷脂酸(LPA)、总磷脂(AP)、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的改变及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应用多普勒超声仪检测67例ACI患者和30名正常对照者的颈动脉,用有机溶剂抽提法测定血浆LPA、AP含量,用酶直接法测定血浆LDL含量.结果 ACI组血浆LPA、AP和LDL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ACI颈动脉软斑块组、混合斑块组血浆LPA水平显著高于硬斑块组(均P<0.01),各斑块组血浆AP、LD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CI患者血浆LPA、AP、LDL水平增高,ACI合并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患者的血浆LPA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性斑块患者.提示血浆LPA的水平可以反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
作者:王志晔;张作念;顾伟;潘振华;朱诚;孙轶;潘锡近 刊期: 2009年第05期
脊髓梗死临床少见,现报告1例由于心脏及主动脉手术并发的脊髓梗死患者如下.
作者:闫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神经性肌强直(Isaacs 综合征、连续性肌纤维活动、运动单位持续活动综合征)是一种由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肌肉强直.现报告1例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支持神经性肌强直诊断,但又有别于典型的神经性肌强直患者如下.
作者:姚朝亚;解渊;丁新生;张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CPM)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现报告低钠血症纠正过快所致CPM 1例如下.
作者:尹伟华;周建忠;吴坚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呃逆是神经科常见的症状之一,俗称打嗝,是由于膈肌和其他呼吸肌突发不自主强有力的痉挛性收缩所引起,以出现延迟、突然的声门关闭而终止,伴发1种特殊的怪声[1].呃逆的发生率无种族、地理位置及社会环境的差异.根据其病因可分为中枢性呃逆、反射性呃逆、精神性呃逆和电解质或酸碱平衡失调性呃逆[2].
作者:丛林;吴云;梁庆成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毒蕈碱样乙酰胆碱受体(mAChR)属于鸟核苷酸调节蛋白耦联的受体超家族,根据与受体结合的拮抗剂来区分受体亚型.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已克隆出5个毒蕈碱样(M)受体亚型,分别为m1、m2、m3、m4、m5,分别对应于药理分型的M1、M2、M3、M4、M5.近第6个M受体亚型基因m6也已被克隆.
作者:崔岚巍;孙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Alzheimer病(AD)是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病因以及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研究[1]证实,自发的中枢神经细胞死亡与不可逆转的细胞损伤有关.细胞凋亡被认为与AD神经元退行性变过程中几个阶段有关,所以有些研究者[2,3]认为AD中神经细胞死亡是由凋亡介导的.
作者:李华;方伯言 刊期: 2009年第05期
为了观察天舒胶囊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本研究对58例偏头痛患者应用天舒胶囊进行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晓江;赵玉武;沈洁;张彬;刘振国;应黎;顾晔;姚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造成脑血管痉挛和脑积水是外伤后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因素之一.我院自2000年3月~2006年12月应用持续腰大池脑脊液(CSF)引流(CLCFD)治疗80例tSAH 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左玲莲;刘晓玲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神经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所致,占梅毒患者的10%~25%,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我院神经内科于2002~2007年诊治了17例神经梅毒患者,现结合文献分析如下.
作者:王玥;章悦;朱国行 刊期: 2009年第05期
震颤是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症状,是身体一部分或全部表现为不随意的节律性或无节律性的颤动,可引起肢体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虽然震颤很容易识别和诊断,但由于有很多因素和疾病均可引起此种表现,所以临床上对其病因分析和诊断有一定难度.现根据国际运动障碍学会关于震颤的临床分类,对各种类型震颤的临床特征、可能发生机制、鉴别诊断和治疗进行阐述,以助临床诊治.
作者:张颖冬 刊期: 2009年第05期
为适应临床诊疗工作规范化的需要而由中华医学会编著的<临床诊疗指南:癫癎病分册>[1](以下简称<分册>)面世已将近两年.
作者:梁承玮;杨伟力 刊期: 200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