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学研究生学报杂志

医学研究生学报杂志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 国际刊号:1008-8199
  • 国内刊号:32-1574/R
  • 影响因子:1.65
  • 创刊:1988
  • 周期:月刊
  • 发行:江苏
  • 语言:中文
  • 邮发:28-280
  • 全年订价:28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哥白尼索引(波兰),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 第一、三届全军医学期刊优秀编辑奖
  • 医药卫生综合
医学研究生学报杂志   2008年12期文献
  • 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及端粒酶hTERT表达与宫颈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和人子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HPV致癌作用的主要基因为E6、E7.E6蛋白能诱导端粒酶的表达,其机制是激活了端粒酶催化亚基hTERT的转录活性.端粒酶激活是HPV感染后导致宫颈上皮瘤变和宫颈癌发生的关键性步骤.现就HPV感染及端粒酶hTERT在宫颈癌形成中的协同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王建英;范明明;韩凤娟;吴效科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奥沙利铂药物遗传学指标与胃肠癌化疗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奥沙利铂(L-OHP)是消化道肿瘤化疗中应用广的药物之一,以其为基础组成的FOLFOX4方案已成为进展期结、直肠癌公认的标准化疗方案.但患者对L-OHP的敏感性和不良反应有明显差异,其原因在于个体的药物遗传学特异性.文中从药物遗传学角度探讨如何预测L-OHP的化疗敏感性及不良反应,以指导胃肠癌临床个体化用药.

    作者:邬晓敏;任晓华;崔永安;左小东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运动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机制

    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发生的重要基础,运动可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从运动对胰岛素受体水平、胰岛素受体后水平和脂肪细胞因子的影响,综述运动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机制,有助于糖尿病的防治.

    作者:庄琦;马建华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血红素加氧酶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肝移植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血红素加氧酶(heme oxygenase,HO)是催化血红素降解的限速酶,能催化血红素降解为一氧化碳(C0)、铁和胆红素,其降解产物在调节机体稳态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近来研究表明,促进HO-1高表达可以减轻器官移植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和调节移植免疫排斥反应,在肝移植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丁晶;李济宇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癫痫脑缺省模式网络改变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

    脑缺省模式作为人脑的内在系统,在维持正常内省、认知、片段记忆等起重要作用.各种慢性脑部疾病均能引起脑缺省模式的改变,癫痫发作除可引起脑内异常激活外,对缺省模式网络也会产生影响.文中就静息人脑缺省模式网络的特点、癫痫与负激活、癫痫与脑缺省模式网络的关系进行综述.

    作者:陈志立;张志强;卢光明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凝固治疗肾癌的研究进展

    微波消融技术以其安全、微创、疗效确切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该技术在治疗肾肿瘤方面处于起步期,作者旨在介绍该技术的原理及发展简史,以及微波治疗肾癌的实验研究、临床应用、疗效监测及评价等有关问题.

    作者:张婷;杨斌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学诊断及文献回顾

    目的: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CT、MRI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 方法:3例患者均为女性,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SPTP,术前均接受CT检查,其中1例患者接受MRI检查. 结果:3例患者CT表现为胰腺内囊实性占位,均无胆管扩张,其中1例在肿瘤的实性成分内可见钙化灶.MRI T1WI和T2WI上均为混杂信号.CT和MRI增强均显示囊壁及肿瘤的实性成分有明显强化. 结论:SPTP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帮助.

    作者:唐晓俊;梁泉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原发性震颤家族聚集性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性震颤(ET)的临床和家系特点. 方法:回顾2例原发性震颤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家族史. 结果:ET先证者均表现为意向性震颤,饮酒后减轻.两家系一级、二级亲属患病率分别为55.6%和43.7%,β受体阻滞剂普奈洛尔(心得安)治疗有效. 结论:ET的临床表现以姿势性或意向性震颤为主,手及头部受累明显,多数患者饮酒试验阳性,大多数ET患者具有家族遗传性.

    作者:蔡松泉;张申宁;蔡加楼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HPT)的诊断和治疗. 方法:回顾性分析4年间收治8例PHPT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PHPT发病年龄为15~75岁,女性明显多于男性,临床表现多样,病程迁延,误诊率高.8例患者术前诊断均结合超声、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和CT等检查.所有患者血清钙升高和甲状旁腺素(PTH)检查均增高.8例PHPT患者均经手术治疗、病理证实,手术方式以直接甲状旁腺腺瘤切除术为主.术后患者症状改善,血清钙、PTH值明显下降.手术后无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和喉返神经损伤等并发症. 结论:超声和放射性核素发射式计算机断层显像(ECT)可作为首选的定位诊断方法,定性诊断主要依靠血钙和甲状旁腺素升高.定位明确的甲状旁腺腺瘤可行单侧探查;要注意术后低钙血症的处理.

    作者:顾军;于泽平;王少华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不同镇痛方式对开胸手术患者红细胞醛糖还原酶和血浆葡萄糖及脂质过氧化物的影响

    目的:比较硬膜外和静脉镇痛对开胸手术患者红细胞醛糖还原酶(AR)活性和血浆葡萄糖(Glu)及脂质过氧化物(MDA)浓度的影响. 方法:42例在静脉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下行开胸食道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Ⅰ、Ⅱ两组,每组21例.术后,Ⅰ组行静脉镇痛(芬太尼15μg /kg),Ⅱ组行硬膜外镇痛(0.125%罗哌卡因混合2μg/ml芬太尼).在麻醉前(T0)、手术开始60min(T1)、术后60min(T2)、术后1d(T3)和术后2d(T4)抽取静脉血,测定AR活性及Glu和MDA水平,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测定术后4、12、24、48h镇痛效果. 结果:①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均良好,但Ⅰ组患者术后12、24h VAS评分明显高于Ⅱ组(P<0.05),总按压次数明显高于Ⅱ组(P<0.01).②与T0值相比,T3时Ⅰ组患者红细胞AR活性显著升高(P<0.01),Ⅱ组患者此酶活性无明显上升(P>0.05);此时Ⅰ组患者AR活性明显高于Ⅱ组(P<0.05).③与T0值相比,两组患者血糖值均从T1 时开始升高(P<0.05),至T3时达峰值(P<0.01),T4时点Ⅱ组患者的血糖值下降至术前水平(P>0.05),而Ⅰ组仍未恢复(P<0.05);T3 、T4 时Ⅰ组血糖值明显高于Ⅱ组(P<0.05).④Ⅰ组患者血浆MDA值在T3时点明显升高(P<0.01),Ⅱ组患者的MDA值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与静脉镇痛相比较,开胸手术后采用硬膜外镇痛,能降低术后血糖与MDA水平和AR活性,从而减轻红细胞的氧化损伤.

    作者:张晓坤;潘熊熊;潘寅兵;周芷萱;王灿琴;钱燕宁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56例髁状突骨折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髁状突骨折的治疗方法. 方法:对56例髁状突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髁状突骨折好发于男性(82.14%);20~50岁年龄组患者占89.29%;致伤原因多为交通事故(51.79%),摔伤占26.79%;多发伤、合并伤占48.21%,伴颏部骨折占48.21%;手术和非手术治疗后咬合关系恢复良好和基本恢复占89.29%. 结论:髁状突骨折疗效与骨折损伤类型、程度、适应证选择及治疗规范性有关.术前全面了解骨折情况,选择治疗适应证,在规范治疗前提下,采用颌间牵引复位固定、手术解剖复位+钛板内固定是目前的佳治疗方法.

    作者:杨震;曹罡;肖平;尹英;寿柏泉;黎介寿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标点法MRI-CT图像融合的融合精度分析

    目的:研究标点法进行MRI和CT图像融合后的融合精度,以期为颅内肿瘤术后进行放射治疗的患者寻找更有效的图像融合方法及精度评价标准. 方法:24例颅内肿瘤术后患者,在相同定位条件下进行MRI T1WI增强序列和术后定位CT扫描,采用Tris-Axes Landmark方法将其轴位MRI的T1WI增强序列与定位CT图像进行融合,寻找融合分数与融合误差之间的线性关系,并观察每例患者在三维空间的融合误差. 结果:融合分数和融合误差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 -0.985,回归方程为y=-0.551 3x+5.351 4,据此回归方程推测,融合分数>6.61者均可满足临床融合需要. 结论:标点法是放射治疗中一种较好的融合方法,能快速准确地定量评价MRI-CT融合精度,可应用于临床放射治疗中.

    作者:李丹明;朱锡旭;武新虎;高淑萍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彩色多谱勒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无水乙醇治疗肾囊肿的新探索

    目的:探索彩色多谱勒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无水乙醇治疗肾囊肿新的方法. 方法:对137例在彩色多谱勒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无水乙醇治疗肾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137例共142个肾囊肿经无水乙醇治疗复查后发现治愈率为99.3%,显效率为100%. 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并发症少,疗效确切,可作为肾囊肿的首选治疗方法.穿刺径路选择及无水乙醇反复冲洗囊腔至抽出囊液变清是治疗成功的关键.穿刺后1周内无菌炎症反应严重,囊腔内液体1月内吸收明显,6个月内彻底吸收.

    作者:孟庆欣;杨斌;傅宁华;刘萍;芮志凤;孙帼;谢迎东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自动化精子分析仪SQA-V与传统手工法精子计数的比较研究

    目的:评估自动化精子质量分析仪SQA-V与传统手工法精子计数之间各主要参数的差异性及其在不育和生育男性精子质量分析中的应用. 方法:用SQA-V系统和手工法对 15例生育志愿者和53例临床不育患者新鲜精液标本以及乳胶质控珠进行检测,分别将精子密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及准确度评价. 结果:不育组和生育组男性各项指标间存在显著差异,两种分析检测方法精子密度(rc=0.870,P<0.01)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结论:与传统手工法精子计数比较,SQA重复性更好,主要参数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能够反映临床不同组群患者精液的差异性.

    作者:戈一峰;汪春晖;邵永;姚兵;吴丹;夏欣一;商学军;黄宇烽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重组蓝藻抗病毒蛋白N抗柯萨奇B3病毒的体外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重组蓝藻抗病毒蛋白N (CV-N)体外抗柯萨奇病毒B组3型(CVB3)的作用. 方法:通过观察药物毒性、细胞病变效应(CPE)、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判断CV-N的细胞毒性及抗病毒效果. 结果:CV-N对Vero细胞毒性较低(TC50为359 μg/ml),对CVB3无直接灭活作用,对阻止CVB3病毒吸附细胞的作用优于病毒唑,而对病毒的复制无明显抑制作用. 结论:CV-N作用于CVB3病毒感染的早期,有可能作为柯萨奇病毒感染的预防药物.

    作者:吕锐;于红;阎博民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12株乳杆菌益生特性的研究

    目的:对12株乳杆菌的益生特性进行研究. 方法:采用活菌计数法对12株乳杆菌的耐酸、耐胆盐特性进行筛选,采用琼脂打孔扩散法检测其抑菌活性,采用细胞培养革兰染色计数法检测其黏附性能. 结果:12株乳杆菌对pH 2.5的强酸和0.3%高胆盐环境均有一定的耐受性,对引起肠道感染的几种病原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拮抗,其中约氏乳杆菌JCM1022抑菌谱较广,尤其是对大肠杆菌和肠炎沙门菌有很强的抑菌作用.而罗伊乳杆菌JCM1081对肠上皮样细胞Caco-2具有很强的黏附力. 结论:约氏乳杆菌JCM1022和罗伊乳杆菌JCM1081可作为益生菌候选菌株应用于医药领域.

    作者:许荣誉;庄建良;张海云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腺瘤样息肉病蛋白在胃腺瘤和胃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观察家族性腺瘤样息肉病(APC)蛋白在正常胃黏膜、胃腺瘤和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方法:取得经胃镜活检病理检查证实的78例患者的不同胃组织标本,包括24例正常胃黏膜、24例胃腺瘤性息肉(胃腺瘤)和30例胃腺癌组织,以免疫组化ABC法检测标本中APC蛋白的表达. 结果:正常对照组胃黏膜、胃腺瘤、胃癌组织APC阳性表达率呈递减趋势,经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高级别上皮内瘤变APC蛋白阳性表达率虽然低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7).结论:在胃腺瘤组织中APC基因表达已出现异常,该基因的失活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及胃腺瘤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王震凯;朱人敏;汪芳裕;刘炯;何小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Nestin、Wnt1和β-catenin在小鼠SVZa-RMS-OB通路的表达

    目的:研究Nestin、Wnt1和β-catenin在小鼠SVZa-RMS-OB通路的表达情况. 方法:取P0昆明小鼠全脑组织,冰冻切片,切片厚度为20μm,行免疫荧光双标检测Nestin和Wnt1在小鼠SVZa-RMS-OB通路的表达情况,行免疫荧光单标检测β-catenin小鼠SVZa-RMS-OB通路的表达情况. 结果:Nestin在SVZa表达高,在OB表达低,在RMS表达介于SVZa和OB之间;Wnt1在OB表达高,在RMS表达低,在SVZa的表达介于OB和RMS之间;β-catenin在SVZa表达高,在OB表达低,在RMS表达介于SVZa和OB之间. 结论:随着SVZa神经干细胞从SVZa向OB迁移,Nestin和β-catenin表达逐渐减低;Wnt1在迁移终点OB高表达,在RMS迁移途中表达低;Nestin、Wnt1和β-catenin在小鼠SVZa-RMS-OB通路的不同表达可能与SVZa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有关.

    作者:张治元;杨辉;邱克军;刘仕勇;何家全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核转录因子-κB介导的细胞凋亡在良恶性胰腺组织表达的实验研究

    目的:检测核转录因子-κB(NF-κB)与细胞凋亡在良恶性胰腺组织中的表达,试图揭示NF-κB介导的抗凋亡机制在胰腺良恶性疾病发生中的作用. 方法:70份标本中胰腺癌30份、慢性胰腺炎20份,正常胰腺组织20份.标本中25份来自手术切除的新鲜标本,45份来自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法检测其细胞NF-κB的表达,采用原位标记法检测细胞凋亡. 结果:胰腺癌标本的NF-κB p65蛋白表达在胰腺细胞的细胞核或细胞质,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凋亡细胞数增加,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慢性胰腺炎的NF-κB p65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而凋亡细胞增加,其中的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NF-κB在胰腺肿瘤组织中的异常激活,抑制细胞凋亡,可能与适应癌组织旺盛增殖需求有关.NF-κB在慢性胰腺炎组织中活性减弱导致细胞凋亡状态增强,可能是慢性胰腺炎腺泡细胞萎缩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张国伟;周杰;廖彩仙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及机制. 方法:60只新西兰大白兔造模后选取其中确诊为股骨头坏死的36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不予以任何处理;单纯减压组和减压+MSC移植组.术后4周及8周各组随机挑选6只兔先行MRI扫描,之后处死动物取股骨头行常规H-E染色及CD34免疫组化染色,用扫描电镜观察超微结构. 结果:术后第8周,减压+MSC移植组MRI示低信号区明显缩小,组织病理学及扫描电镜表现空骨陷窝减少,成骨细胞多,新骨形成,空骨陷窝阳性数和微血管密度与单纯减压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MSC移植能促进兔股骨头坏死的修复.

    作者:杨建平;王黎明;徐燕;王劲松;王雁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TOLL样受体4对肺炎衣原体感染小鼠肺组织炎性递质的影响

    目的:通过应用肺炎衣原体(Cpn)分别感染Toll样受体4(TLR4)基因突变型(C3H/HeJ品系,TLR4-/-)小鼠和野生型(C3H/HeN品系,TLR4+/+)小鼠,探讨TLR4在Cpn感染后炎性反应中的作用. 方法:TLR4突变型和野生型小鼠各60只分为4组(突变型对照组、突变型感染组、野生型对照组和野生型感染组),每组30只,随机分为5个时间点(即第1d、第4d、第7d、第14d和第21d).两感染组经鼻腔接种Cpn,两对照组则经鼻腔吸入二磷酸蔗糖(2SP)缓冲液,在上述预定时间点处死动物,采用ELISA检测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10的含量,并行病理观察,测定肺湿质量/干质量比值(W/D). 结果:小鼠接种Cpn后,肺组织病理早期以中性粒细胞浸润、后期则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且有肺泡间隔增宽、肺泡水肿和出血等炎性改变,炎症第21d趋于吸收.突变型感染组TNF-α的含量自第1d开始升高,第4d达峰值,随后呈下降趋势,至第21d仍高于正常,第7d、14d和21d含量分别为(1.10±0.12)、(0.72±0.12)和(0.52±0.10)pg/mg,低于野生型感染组的(1.30±0.16)、(1.01±0.19)和(0.71±0.08)pg/mg.突变型感染组IL-10的含量第4d开始升高,第7d达峰值,随后呈下降趋势,至第21d仍高于正常.第14d和第21d的含量分别为(1.08±0.08)和(0.64±0.10)pg/mg,低于野生型感染组的(1.34±0.10)和(0.79±0.05)pg/mg.突变型感染组的W/D值(3.00±0.28)在第21d高于野生型感染组(2.72±0.16). 结论: TLR4在感染后期至少部分参与Cpn感染小鼠的肺组织炎性递质生成.

    作者:宋应健;董静;施毅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一种简易可靠的右心衰竭大鼠模型的建立

    目的:探讨右心衰竭动物模型制作的新方法. 方法:采用野百合碱(Monocrotaline, MCT)一次性腹腔注射SD大鼠,诱导制作右心衰竭动物模型.随机选取清洁级SD雄性大鼠60只,按照体质量均衡原则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n=20),MCT组A(n=20)及MCT组B(n=20);实验组大鼠按照60mg/kg腹腔注射MCT,分别于给药后4周(MCT组A)、6周(MCT组B)采用自制右心导管检测大鼠右心系统血流动力学指标,然后处死大鼠,分别取心、肺、肝组织行生理指标测定、病理切片观察.对照组大鼠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替代,其余处理相同.所有大鼠每周空腹眼眶采血1次,测定血浆睾酮水平. 结果:试验组大鼠于MCT注射后4~6周逐渐出现明显消瘦,呼吸困难,胸、腹水形成,毛发稀疏,肝脏淤血,心脏增大等右心衰竭表现.MCT组A大鼠平均右心房压力(mRAP)、右心室压力(mRVP) 、平均肺动脉压(mPAP)和右心指数[右心室游离缘(RV)/左心室及室间隔(LV+S)]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肝肺干湿重比值、血浆睾酮水平均明显减低;与对照组大鼠相比,MCT组B大鼠mRAP、mRVP和mPAP明显增高,体质量显著下降;右心指数明显增大,肝肺的干湿重比值、血浆睾酮水平降低更加明显,出现明显的胸水和腹水(P<0.01).MCT组B大鼠心肌纤维走行紊乱,部分心肌纤维分叉,心肌纤维横径增大,间质纤维化;肺小动脉管壁明显增厚,中层平滑肌细胞增生,弹力纤维增多,管腔狭窄明显. 结论:一次性腹腔注射MCT诱导右心衰竭动物模型的方法简便易行,成功率高,是用于研究右心衰竭机制及治疗新方法的理想模型.

    作者:李宗斌;江时森;王菊香;王璟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脑卒中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和继发性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脑卒中后常见并发症,是导致患者临床症状突然恶化或死亡的原因之一,但临床医师对此往往重视不够.据文献报道,如果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30%~40%的脑卒中患者会发生DVT,严重偏瘫患者发生率可高达60%~75%[1].现对我科于2006年1月至2007年6月收治的38例脑卒中并发下肢DVT病例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和发病原因.

    作者:黄全胜;周蕊;张晓建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Real-time PCR法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10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

    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MMP)介导的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ECM)及基膜的降解, 是肺癌细胞侵袭和转移的必要步骤.MMP-10是MMP家族中的重要成员之一,本文作者旨在使用Real-time PCR法研究MMP-10 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性别、年龄、分期、分级、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及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

    作者:朱少伟;罗光华;张晓膺;郑璐;魏江;朱江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新柏氏液基细胞学检测在非妇科细胞学中的应用

    近年来,新柏氏液基细胞学检测(thinprep cytolog test,TCT)技术在细胞学领域得到较广泛的应用,如宫颈癌普查、体表肿瘤、肺部肿瘤等,运用该检测技术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5] .目前,此项技术多用于宫颈癌的筛查,而我们对非妇科标本采用TCT技术收集和制片,提高了涂片质量和诊断准确率.现重点介绍使用TCT对细针穿刺类、黏液性及体液类非妇科标本制片的方法和免疫细胞化学标记的意义.

    作者:季洪爱;周晓军;吉耘;涂频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多发性骨髓瘤18氟-脱氧葡萄糖PET/CT表现分析

    1 病例报告患者,男,80岁,因发现胸骨前肿块2月余来我院就诊.患者发病期间无发热,无咳嗽、咳痰,无胸痛等不适症状.查体:在胸骨前可见一3cm×3cm大小类圆形肿块,质硬、固定、不可推动,压之无痛,周围皮肤未见红肿,余无特殊.实验室检查:尿本-周蛋白阴性,余无特殊.

    作者:胡裕效;季发权;朱虹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顽固性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策略

    高血压是我国常见病及多发病,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国进行了4次高血压抽样调查,15岁以上的人群中,1959年、1979年、1991年和2002年高血压发病率分别为5.11%、7.73%、11.88%和18.80%,呈明显上升趋势[1].顽固性高血压占整个高血压人群的5%~10%,文献报道其在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中的比例占3%~29%[2].因此对顽固性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陈锐华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老年心血管病患者静脉输液健康教育中的问题和对策

    目的:了解老年心血管病患者静脉输液健康教育中的问题,并加以解决,提高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对静脉输液工作的满意率. 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227例住院的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接受静脉输液治疗者进行调查,针对问题采取对策. 结果:此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宣教内容简单,对此项工作缺乏主动性,同时还存在专业知识不全面,管理上缺乏检查和督促. 结论:静脉输液的健康教育是确保老年患者静脉输液安全的重要保证,也是提高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对静脉输液工作满意率的前提.

    作者:李琳;戴勤勤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某综合医院儿科收治病种及费用分析

    目的:了解某综合医院儿科住院患儿的疾病分布和住院费用情况. 方法:借助医院信息系统,收集2001年10月至2007年10月儿科收治患儿的相关资料,按疾病系统分析儿科住院患儿的主要疾病和住院费用情况. 结果:在收治的8062例次患儿中,前4位按疾病系统排位为:泌尿生殖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分别占全部疾病的47.82%、36.78%、4.22%及3.16%;人均住院费用前4位的疾病排位为: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疾病、肿瘤、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和先天异常的人均费用分别为6 368、5 845、5 818和5 469元. 结论: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是儿科收治的主要疾病,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疾病是人均住院费用多的病种.

    作者:章丹;刘玉秀;胡立洋;张曙光;邹俊卿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B-D测试不合格因素分析

    目的:检测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空气排除效果,分析灭菌不合格因素. 方法:采用美国3M公司生产的一次性B-D测试包,于每天灭菌前平行放于灭菌架底层、靠近排气口处进行灭菌检测. 结果:3台灭菌器连续检测1370次,不合格4次. 结论:B-D测试结果可准确反映灭菌器功能状态,为及时发现问题,查找原因,确保为临床科室提供灭菌合格产品提供帮助.

    作者:张锋;吴金京;孙华英;方林燕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医院制剂室设备和器具改造的思路

    按照<医疗机构制剂配制管理规范>(GPP)对医院制剂室进行了改造,根据资金少、场地小的实际情况,对占投资比例约30%的制药设备和器具选择了一条正确的改造思路,做到既节省投资,又达到GPP 的要求,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陆晓和;魏群利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悬浮红细胞长途运输的温度控制

    目的:探讨战争或突发事件情况下悬浮红细胞长途运输的保温方案,为以后的血液运输提供参考. 方法:将野战运血车按大容量装载悬浮红细胞,利用综合保温方式控制运输温度. 结果:在72h的运输过程中,尽管无法正常运行野战运血车的制冷系统,但悬浮红细胞的温度始终维持在2~6.2℃,达到血液的运输温度要求.结论:在无法确定运输时间、无法保证单种制冷方法制冷效果的情况下,利用多种方法可有效保障悬浮红细胞长途运输的温度.

    作者:栾建凤;叶东;朱培元;姚根宏;严京梅;汤时杰;杨宝林;胡新勇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血液储备库的运行和应急启动保障

    经全军卫勤专家、医院管理专家和输血专家的共同努力,血液储备库的建设已初具规模.面临突发的汶川大地震,血液储备库首次应急启动,其应急保障能力和技术保障能力经受了实战的考验.

    作者:胡新勇;杨宝林;栾建凤;叶东;朱培元;姚根宏;严京梅;易学明 刊期: 200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