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浙江省市、县、乡三个不同区域层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的地区差异,分析影响浙江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重点项目。方法对2014年浙江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业务执行情况年报表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计算市、县、乡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关键指标的基尼系数,对基尼系数较大的指标绘制洛伦兹曲线,并计算分市的基尼系数。结果所有纳入分析的25项指标的基尼系数均呈现从市级到乡级逐渐增大的趋势,其中流动人口人均经费的市、县和乡级基尼系数均大,分别为0.232、0.466和0.497;新生儿访视率的市、县和乡级基尼系数均小,分别为0.003、0.005和0.008。台州、丽水和衢州流动人口人均经费的乡级基尼系数分别为0.709、0.838和0.918。0~3岁儿童和65岁以上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率的乡级基尼系数分别为0.314和0.235,妇幼保健、预防接种项目相关指标以及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的乡级基尼系数均小于0.05,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和重性精神疾病管理等其他项目的乡级基尼系数介于0.066~0.179之间。结论浙江省内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利用程度地区差异相对较小,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总体较好。流动人口人均经费和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是现阶段影响浙江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因素。
作者:赵艳荣;徐校平;邱银伟;杨清;叶驰宇;林君芬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嘉兴市人感染 H7N9禽流感15例确诊病例的临床与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2013年4月—2015年5月嘉兴市报告的15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临床及流行病学调查资料,采集病例标本和疑似暴露场所外环境样本鉴定病毒亚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病例的三间分布及临床特征。结果15例确诊病例中死亡11例,病死率为73.33%。所有病例均在冬春季节发病,9例年龄>60岁,男女比例为1.5∶1;其中10例病例来自农村地区,病例之间无明显的流行病学联系。15例病例的首发症状主要有发热、咳嗽、胸闷气急,胸部影像学检查均表现为磨玻璃影和(或)实变影,7例病例出现胸膜腔积液;其中12例患有慢性基础性疾病。11例病例因出现呼吸衰竭、肺栓塞、多脏器功能衰竭、心脑血管栓塞等一种或几种合并症而死亡。12例病例曾有活禽市场暴露史,其中9处活禽交易市场外环境中标本检出H7N9核酸阳性;252名密切接触者中仅有1人出现轻微流感样症状,所有密切接触者的咽拭子H7 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阴性。结论嘉兴地区人感染H7 N9禽流感疫情具有季节性,老年男性并伴有慢性基础性疾病者有可能是该病的易感人群,其感染来源与禽类暴露有关。
作者:亓云鹏;顾伟玲;富小飞;谢亮;查亦薇;周晚玲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通过结核病耐药监测,了解浙江省结核病耐药状况,为耐药结核病疫情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在浙江省随机抽取30个县(区),对样本县(区)2013年7月1日—2014年6月30日发现的涂阳患者做细菌培养,将其中结核分枝杆菌(TB)培养阳性的菌株纳入耐药分析。结果共纳入1010例涂阳患者,其中51例(5.05%)鉴定为非TB,936例(92.67%)鉴定为TB,23例(2.28%)培养细菌未生长。浙江省结核病总耐药率为30.88%,耐多药率为5.02%。其中初治耐药率29.22%,耐多药率3.21%;复治耐药率45.74%,耐多药率21.28%。13种纳入监测的抗结核药物均存在耐药现象,链霉素(SM)总耐药率高(15.28%),氨基糖苷类相对较低(2.35%)。初治患者中SM耐药率高(14.37%),耐药谱系比例较高的为耐SM、丙硫异烟胺、异烟肼(INH)、INH+SM和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复治患者中INH耐药率高(30.85%),耐药谱系比例较高的为耐SM、INH+利福平(RFP)、INH+RFP+SM、INH和RFP。复治患者总耐药率、耐多药率、一线抗结核药物耐药率以及对INH、RFP、SM、乙胺丁醇、卡那霉素和对氨基水杨酸的耐药率均比初治患者高(P<0.05)。结论浙江省结核病患者初治耐药率较以往有所上升,表明耐药菌株的原发传播并未得到有效控制;复治耐药率和耐多药率均有所下降,表明实施标准短程化疗方案已取得一定成效;SM的高耐药率提示现有治疗方案中SM尚需商榷。
作者:陈松华;吴蓓蓓;柳正卫;何海波;潘爱珍;王飞;张明五;周琳;张钰;王晓萌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应用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分析奉化市脑卒中的疾病负担。方法收集2013年奉化市脑卒中发病率、患病率与死亡率,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DISMODⅡ软件计算脑卒中的DALYs。结果2013年奉化市共报告脑卒中发病数1895例,报告发病率为392.03/10万(标化发病率为201.14/10万),其中男性报告发病率436.33/10万(标化发病率为210.55/10万)高于女性报告发病率346.48/10万(标化发病率为189.25/10万)(P <0.05)。脑卒中死亡751例,死亡率为155.28/10万(标化死亡率为66.53/10万),患病率为1899.53/10万,60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总患病人数的85.53%。脑卒中总DALYs为7566.03人年,DALYs强度为15.64人年/千人;早死引起的寿命损失年(YLL)为5807.14人年;由伤残引起的寿命损失年(YLD)为1758.87人年;60岁及以上人群脑卒中DALYs占总DALYs的84.75%。结论奉化市脑卒中疾病负担较高,社区应重点做好60岁及以上的男性人群的脑卒中防控工作,降低脑卒中引起的疾病负担。
作者:林冠雄;冯伟;曹云生;汪晓敏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成人初次接种乙肝疫苗免疫无应答的影响因素,评价复种60μg重组乙肝疫苗对无应答人群的免疫效果。方法选择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乙肝表面抗体(抗-HBs)均为阴性的成人689人,在完成3剂次乙肝疫苗初次常规免疫1个月后,对接种无应答(抗-HBs滴度<10.00 mIU/mL)者复种1剂次60μg重组乙肝疫苗,并于1个月后检测抗-HBs。结果成人初次接种乙肝疫苗后无应答率为17.71%(122/689)。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0-1-12月免疫程序(OR=2.09,90% CI:1.37~3.19)和单项乙肝核心抗体(抗-HBc)阳性(OR=1.73,90% CI:1.16~2.59)是初次常规免疫无应答的危险因素。89名初次免疫无应答者复种1剂次60μg重组乙肝疫苗后,抗-HBs阳转率达95.51%,抗-HBs几何平均滴度为585.39 mIU/mL。结论成人初次接种乙肝疫苗可获得较好的免疫应答,抗-HBc单阳者初次接种乙肝疫苗免疫应答水平低于抗-HBc阴性人群;无应答者复种1剂次60μg重组乙肝疫苗,可获得良好的免疫效果。
作者:陈胜玉;余运贤;王学才;董晓莲;唐智峰;陈颖峰;王晓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2014年杭州市萧山区手足口病的时空分布及空间聚集性,为手足口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获取萧山区手足口病发病数据。以1∶65000萧山区区划图在Map Info 10.0软件中制作矢量地图,村(社区)地理位置信息采集于百度地图。在村(社区)尺度上,利用地理信息系统ArcGIS 10.2软件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采用SaTScan 9.2软件进行时空重排扫描。结果2014年萧山区手足口病流行主高峰为4—7月,次高峰为9—10月。全局自相关系数Moran′s I值为0.4427,P<0.01。广义Getis-Ord G值为0.0033,E (G)为0.0021,Z (G)为11.82,P<0.01。LISA 分析结果提示手足口病呈High-High关联模式,其中宁围街道热点多,共有14个。时空扫描统计探测到5个聚集区,可能的聚集区位于河上镇内,时间为2014年1月6日—2月4日(RR=23.00,LLR=17.45,P<0.05)。结论2014年萧山区手足口病主要流行高峰为4—7月,病例分布存在时空聚集性,聚集区主要分布在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工业开发区附近的村(社区)。
作者:毕建萍;徐兴福;王富良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了解余姚市鼠形动物汉坦病毒(HV)携带情况及基因型别。方法选择余姚市的平原、山区、滨海和城区四种地形,采用夹夜法捕获鼠类动物248只,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鼠类动物肺标本HV核酸,采用反转录PCR法扩增HV核酸阳性样本的M基因并进行测序和分析。结果共检出HV核酸阳性样本12份,分布于除城区外的其余3个地区,总带毒率为4.84%,且均在褐家鼠中检出;构建系统发生树分析其中8份样本的核苷酸序列,结果显示其M基因与BjHD01核苷酸同源性高为98.3%~99.8%,与浙江株Z37和ZT10核苷酸同源性为96.2%~97.6%,均为汉城病毒(SEOV) S3亚型。结论余姚市鼠类动物中携带的HV阳性检出率较高,褐家鼠为主要带毒宿主,基因亚型分布较单一,以SEOV S3亚型为主。
作者:罗学辉;黄邵军;陈立锋;李永东;高红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嗜铬蛋白A在哮喘发病中的表达及孟鲁司特的调控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哮喘组、对照组和孟鲁司特组,采用卵白蛋白复制哮喘模型,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肺组织嗜铬蛋白A及其mRNA表达情况,测定嗜铬蛋白A表达的光密度(OD)值强度,分析嗜铬蛋白A与其mRNA表达的相关性。结果哮喘组大鼠嗜铬蛋白A的表达水平(OD值0.34±0.05)高于对照组(OD值0.21±0.06)(P<0.01),嗜铬蛋白A mRNA表达水平(RQ值4.02±0.95)高于对照组(P<0.01);孟鲁司特组嗜铬蛋白A的表达水平(OD值0.28±0.04)低于哮喘组(P<0.05),嗜铬蛋白A mRNA表达水平(RQ值3.67±0.78)与哮喘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肺组织嗜铬蛋白A与其mRNA的表达水平呈直线正相关(r=0.635,P<0.01)。结论嗜铬蛋白A可能参与哮喘的炎症机制,孟鲁司特能下调嗜铬蛋白A的表达。
作者:吕青青;金小红;李绍波;童夏生;张维溪;罗冬娇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应用层次分析法和风险矩阵法综合评估预防接种门诊接种风险,为制定预防接种风险应对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和风险矩阵法评价嘉兴市预防接种门诊接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分析风险权重、风险排序及等级。结果确定第一层(7项)和第二层(31项)预防接种风险,其中第一层E级风险(极严重风险)为疫苗接种实施风险,H级风险(高危险度风险)为预检告知和健康宣传风险、疫苗和冷链管理风险,其中所占权重大的风险为疫苗接种实施风险(权重系数38.95%);第二层E级风险为接种前“三查七对”,H级风险有7项,分别为人员专业素质,人员责任心,预检,接种前告知,接种途径、部位和剂量,接种操作和接种后告知和留观,所占权重大的风险为接种前“三查七对”(权重系数10.14%);各项权重逻辑一致性检验结果均满意,一致性比率(CR)<0.1。结论风险矩阵法和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估接种门诊预防接种风险,有助于进一步规范预防接种服务,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何奔;向泽林;陈中文;沈国初;杜哲群;朱红良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评价p53基因第4外显子第72密码子G/C多态性与中国女性宫颈癌的相关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和WanFang Data数据库,收集国内外关于p53基因第4外显子第72密码子G/C多态性与中国女性宫颈癌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文献,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根据研究对象是否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 )分为2个亚组,并对相关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调查宫颈癌患者1780例及对照1517例。Meta分析显示对于非HPV感染亚组,具有基因型G/G、基因型 G/C 和等位基因 G的中国女性,与具有基因型 C/C (OR=0.980,95% CI:0.558~1.723)、基因型 G/C (OR =0.843,95% CI:0.556~1.277)和等位基因 C (OR =1.070,95% CI:0.789~1.449)的中国女性发生宫颈癌的风险相当;同样对于HPV感染亚组,具有基因型G/G、基因型G/C和等位基因G的中国女性,也与具有基因型C/C (OR=0.891,95% CI:0.213~3.722)、基因型G/C (OR=1.351,95% CI:0.942~1.937)和等位基因C (OR=0.981,95% CI:0.493~1.951)的中国女性发生宫颈癌的风险相当。所纳入文献不存在发表偏倚,本研究Meta分析结果稳定。结论目前尚未发现p53基因第4外显子第72密码子G/C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女性宫颈癌的发病有关。
作者:喻芳明;叶滕;苏杨娜;毛广运;施小柯;张本龙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调查一起已经前期处置的学校肺结核聚集性疫情,探讨预防性服药和随访监测工作的重要性。方法对首发病例进行回顾调查,采用结核菌素纯化蛋白衍生物(PPD )试验对首发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2次筛查,收集3份PPD阳性者痰标本进行实验室涂片检查,同时对该起聚集性疫情前期处置进行回顾调查。结果本次疫情共确诊5例肺结核病例。首发病例是高二(9)班的19岁男生,该病例出现咳嗽、咳痰症状未及时就医,10 d后确诊为涂阳肺结核,确诊前未休课。60名密切接触者中,初筛PPD试验阳性率为57.45%(27/47),发现1例涂阴肺结核;复查PPD试验阳性率为76.92%(30/39),发现3例涂阴肺结核。结论首发病例延误诊断、密切接触者未进行预防性服药可能是导致疫情发展的主要因素。应加强学校结核病健康教育,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预防性服药和随访监测,以防止疫情进一步扩大。
作者:黄玉;王晓萌;徐水洋;吴青青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职工医保与居民医保老年人的住院费用及报销水平,为完善医保相关政策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浙江省某三甲医院住院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对享有职工医保与居民医保对象的住院及医保报销费用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两类医保对象的住院疾病种类前6位的疾病均为慢性病,职工医保老年人占全年住院人次的39.14%,居民医保老年人占40.61%,职工医保老年人次均住院费用10783元,药费占43.88%;居民医保老年人次均住院费用11078元,药费占43.95%。两类医保对象相比,居民医保老年人住院费用高,报销比率低,药费是两类医保对象住院费用的主要构成部分。结论老年人住院费用较高,医院应加强药品费用等监控;同时政府部门应适当提高居民医保的报销水平,减轻居民医保老年人的经济负担。
作者:江圣洁;黄飞翔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调查杭州市某酒店住客食物中毒事件的致病原因,以控制事件发展和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方法制定病例定义,在酒店住客中开展病例搜索。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描述疾病的三间分布、临床表现,以共同进餐的病例家属为对照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对酒店进行现场卫生学调查,并采集留样食品、环境样品、厨师及病例样品进行致病菌检测。结果本次事件的12例病例临床表现主要为呕吐(100.00%)、腹泻(83.33%)、恶心(83.33%)和腹痛(75.00%),平均潜伏期为2 h 37 min,符合呕吐型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临床特征。病例对照研究显示鸡肉香肠(OR=10.00,95%CI:1.44~69.26)、猪肉香肠(OR=10.00,95%CI:1.44~69.26)、哈密瓜(OR=15.00,95%CI:2.02~111.17)与发病有关。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8份留样食品、1份环境样品(冷菜间台面)、3份病例粪便及1份厨师粪便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结论该起事件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污染引起的食物中毒。
作者:盛雪飞;祝绯飞;袁寒艳;汪义锦;厉志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了解宁波市市属医疗机构消毒效果,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采样和微生物检测方法,对宁波市10家市属医疗机构不同项目消毒质量进行监测和分析;监测数据用Excel 2007和SPSS 19.0进行整理分析。结果2011—2015年共检测样品2120份,合格1897份,合格率为89.48%,5年间合格率呈上升趋势(P<0.05);不同检测项目中,以医务人员手合格率低,为80.05%,使用中消毒液和压力蒸汽灭菌效果均全部合格;不同规模医疗机构检测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专科和小型综合性医院的物体表面消毒合格率高于大型综合性医院(P<0.05);标准更换前后项目消毒总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宁波市市属医疗机构消毒效果质量总体较好,医务人员手卫生有待进一步改善。
作者:陈小英;徐明;朱光锋;郑剑;马晓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了解2009—2015年桐乡市人间布鲁氏菌病(布病)流行情况,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虎红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对主动监测的从事牛羊养殖、交易、屠宰和畜产品加工等职业人群及出现可疑布病相关症状的被动监测人员进行布病血清学检测。血清学阳性者采血接种双相血培养瓶增菌培养,并进行布鲁氏菌种型鉴定,分析布病流行趋势和分布特征。结果2009—2015年桐乡市共监测1562人,血清学阳性52例,阳性率为3.33%,血清阳性率呈上升趋势(P=0.01),职业人群发病以牲畜屠宰、运输交易人员高,阳性率分别为4.55%和4.10%,不同职业人群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病时间以1—6月为主,感染人群和感染方式呈多样化。结论桐乡市应加强畜间检疫和管理,改变不良操作行为;加强大众健康教育,切实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防病能力。
作者:张红芳;钱华;王国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了解宁波市镇海区男男性行为(MSM)人群的性行为特征和艾滋病知晓率及安全套使用情况,为实施MSM人群高危行为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利用滚雪球和同伴推动的招募方法对居住在镇海区的MSM进行问卷调查。结果351名MSM接受调查,年龄在18~74岁之间;一年内罹患性病16例(4.56%),吸毒6人(1.71%);3个月内有非商业性同性性行为175人(49.86%),有商业性同性性行为66人(18.80%);136人(38.75%)发生过无套口交、酒后无套肛交等其他同性性行为,90人有异性性行为(25.64%)。调查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在70%以上。结论宁波市镇海区MSM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相对较高,但安全套使用率偏低,应加强高危行为干预。
作者:丁坚强;易文敏;杨庆伟;张亚芬;刘巨敏;项琼珊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中专学生手机依赖倾向与述情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随机抽取广丰区3所中专学校的742名学生为调查对象,依据手机依赖量表(MPAI)和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评价其手机依赖行为和述情障碍情况。结果中专学生手机依赖倾向检出率为14.1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生、师范专业、来自城市家庭、独生子女、性格内向、与父母关系差、担任学校职务和自评学习成绩未达到优秀的学生,其手机依赖检出率较高(P均<0.05);手机依赖倾向得分与述情障碍总得分呈正相关(r=0.54,P<0.05)。结论中专学生手机依赖问题较为严重,存在手机依赖倾向的中专学生出现述情障碍的情况较普遍。
作者:郑金良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调查一起误服外用药酒(草乌酒)引起的群体性中毒事件的原因,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使用统一的《食物中毒事件个案调查登记表》对中毒患者进行调查,对中毒现场进行卫生学调查。于中毒现场采集残留食品10份,剩余未饮用的药酒1份及水样1份送实验室检测。结果误服外用药酒的11人均发生中毒,罹患率100.00%,潜伏期30 min~3 h。临床症状主要为四肢麻木、头晕、心律失常、恶心和呕吐,与乌头碱中毒症状吻合。未饮用的药酒样本中检出乌头碱、新乌头碱和次乌头碱,其含量分别为4.67、25.20和52.00 mg/L。残留食物样本和水样均未检出致病菌。结论该起事件为误服含乌头生物碱外用药酒引起的群体性中毒。
作者:杨汝奔;陈贤;叶晓新;徐剑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了解余杭区蚊虫种类及密度分布情况,为有效预防和控制虫媒传染病疫情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在余杭区选择4个镇(街道)作为监测区,每个镇(街道)选择2个村(社区)作为监测点,监测时间为6月中旬—10月上旬,每月监测3次,采用诱蚊灯法监测,并记录蚊虫种类和数量。结果共捕获成蚊6325只,平均密度为1.83只/(灯·h),其中雌蚊4347只,雄蚊1978只。监测雌蚊中,三带喙库蚊所占比例大,占45.59%;其次为淡色库蚊,占36.99%。另外,中华按蚊、骚扰阿蚊及白纹伊蚊均有分布。3种生境中禽舍附近监测到的蚊种种类以三带喙库蚊为主,普通住户监测到的蚊种以淡色库蚊为主,而稻田附近监测到的蚊种以三带喙库蚊和淡色库蚊为主。结论余杭区普遍存在乙型脑炎、疟疾及登革热等传播媒介三带喙库蚊、中华按蚊及白纹伊蚊等,应加大灭蚊和防蚊工作力度,及时清除孳生环境,做好适龄儿童乙脑疫苗接种工作。
作者:孟祥杰;郭艳强;赵俊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南浔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南浔区恶性肿瘤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3—2015年南浔区恶性肿瘤死亡资料来自浙江省慢性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采用国际ICD—10疾病分类标准进行疾病编码和根本死因分类,对不同性别和年龄人群的恶性肿瘤死亡信息及各类肿瘤的死亡率顺位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13—2015年南浔区恶性肿瘤年均粗死亡率为195.85/10万,标化死亡率为117.90/万。其中男性恶性肿瘤平均粗死亡率为269.26/10万,高于女性的124.82/10万(P<0.01)。恶性肿瘤死亡率随年龄增加呈升高趋势(P均<0.01)。恶性肿瘤死因前五位依次为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肛门癌和胰腺癌,占全恶性肿瘤死因的75.06%。其中男性恶性肿瘤死因前五位为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和结直肠肛门癌,女性恶性肿瘤死因前五位为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肛门癌和乳腺癌。白血病是0岁~组唯一的恶性肿瘤死因;15岁~组恶性肿瘤死因首位为肝癌,且均为男性;40岁~组和65岁~组恶性肿瘤死因首位均为肺癌。结论南浔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处于较高水平,应开展有针对性地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高居民预防恶性肿瘤的意识。
作者:王建囡;李雨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调查重症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特征,分析不同感染特征对医疗费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10月在杭州市肿瘤医院重症监护室(ICU)接受治疗并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62例作为感染组,同期未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6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医疗费用,调查感染组患者真菌感染和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分析其对医疗费用的影响。结果发生医院感染以肺部感染多,占70.97%;真菌感染占29.03%,11.29%为侵袭性真菌感染;检测到多重耐药菌占45.16%;病死率为11.29%。感染组的治疗费用、住院费用、诊断费用和药费均高于对照组(P<0.05);感染组中感染多重耐药菌患者的治疗费用、住院费用和药费均高于同组未感染多重耐药菌患者(P<0.05);感染真菌患者的治疗费用、住院费用和药费均高于同组未感染真菌患者(P<0.05)。结论 ICU内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医疗费用明显高于未感染患者;尤其是多重耐药菌和真菌感染者治疗费用、住院费用和药费方面的医疗支出明显增加。
作者:陈欣;高天巍;余晓婷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了解惠州市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的流行特征,为制订感染性腹泻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疫情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对2012—2014年惠州市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2—2014年惠州市共报告其他感染性腹泻病6062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43.68/10万,3年均无死亡病例报告。男性年平均报告发病率51.84/10万高于女性的34.87/10万(P<0.01),病例主要为3岁以下婴幼儿(5118例),占84.43%,以散居儿童为主。惠城区报告发病率(74.54/10万)和发病数(3554例)高于其他县(区),大亚湾区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P<0.01)。各月均有发病报告,秋冬季呈高发,其中11月—次年1月发病占64.04%。结论惠州地区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在11月—次年1月高发,惠城区发病率高,发病以3岁以下散居的婴幼儿为主。
作者:李宁;丘文清;刘燕;刘素芬;林敏静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设计开发医院慢性病网络上报系统,实现医院慢性病监测信息化管理,并与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实时数据交换。方法系统中慢性病上报端和保健部的管理客户端,均采用Microsoft Visual C#开发(基于Microsoft.NET Framework 4.0),采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 R2建立数据库。系统在传统的3层架构(表现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中加入了 Windows 通信接口(WCF)技术作为数据通信,WebForm 和WinForm调用同一个WCF服务,业务逻辑和数据访问均在WCF服务端完成。医院内部采用专用的服务器和防火墙,保健部将数据实时发送到慢性病上报系统前置机(省专用网络上),将数据转成XML格式,然后调用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WebService接口完成数据上报。结果慢性病网络上报系统分为系统管理、上报查询、数据查询、新增、卡口设置及病人监测6大模块。该系统自2013年7月成功运行至2015年12月20日,已成功上报传输肿瘤卡片12013张,心脑血管疾病卡片2458张,糖尿病12310张。对90张肿瘤、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卡片的测试结果显示,手工填写所用时间均明显多于电子报卡(P<0.01)。慢性病网络上报系统有自动抓取功能,所需信息通过电子病历可从医院的信息系统(HIS)和实验室系统(LIS)等系统集成获取自动生成,提高了报告卡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且能够自动根据条件匹配设限防止漏报。该系统运行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慢性病报告率为100.00%。该系统还具有可扩展性,可通过灵活设置满足慢性病监测管理的需求。结论慢性病网络上报系统实现了慢性病网络化报告和监测,具有时效性、完整性、低漏报率及灵活性。
作者:丁芸;樊迪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嘉兴市耐多药肺结核可疑者筛查情况,为制定耐多药肺结核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2015年6月于嘉兴市第一医院诊治的1636例涂阳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BACTEC MGIT960系统进行结核分枝杆菌痰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1636例研究对象中痰培养检出结核分枝杆菌1162例,阳性率为71.03%,其中初治患者阳性率74.36%,复治患者阳性率58.55%;检出耐多药肺结核45例,检出率为2.75%(45/1636),其中初治患者21例,检出率1.63%(21/1636),复治患者24例,检出率6.96%(24/1636);2013—2015年耐多药肺结核总检出率呈逐年下降趋势(P<0.05)。1162例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患者中,有494例患者出现一种或几种抗结核药物耐药,耐药率为42.51%;耐药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异烟肼(10.24%)、链霉素(9.38%)、利福平(5.08%)和乙胺丁醇(2.15%);其中312例患者对一种抗结核药物耐药,复治患者单耐药率为54.95%,高于初治患者的20.94%(P<0.01);45例患者同时且至少对异烟肼和利福平2种以上药物耐药,复治患者耐多药率2.19%,高于初治患者的3.87%(P<0.01)。结论嘉兴市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已逐渐得到规范诊治,检出率逐年下降;复治患者耐多药率高于初治患者,应重点筛查。
作者:潘稚芬;高跃中;刘加良;李正江;杜娟;钱惠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1例儿童感染布鲁氏菌病(布病)的原因,为布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患儿门诊和住院病历,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基本情况、发病诊疗经过、密切接触人员、生活习惯和环境、愈后转归等进行调查。采集患儿骨髓进行布鲁氏菌培养、分离和鉴定,采集患儿及其伯父血清进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检测布鲁氏菌抗体。结果患儿于2015年2月2日开始出现反复发热、咳嗽、双下肢疼痛等症状,就诊皆以其他疾病诊断治疗;4月2日患儿再次因“发热1天”收治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实验室检查从患儿骨髓中分离出羊种布鲁氏菌,血清RBPT强阳性,SAT抗体滴度>1∶1600(++);结合患儿体温升降反复、肝脾肿大、肝损害等临床表现,诊断为布病。患儿伯父于2015年1—2月曾交易、宰杀和食用外地活羊,在此期间患儿与其有密切接触史,但伯父血清RBPT和SAT结果均为阴性。结论该病例为儿童布病病例,可能在与其伯父接触过程中,通过直接接触或气溶胶方式吸入伯父身上污染的布鲁氏菌而感染。温州作为布病控制区,应加强对布病诊治知识的培训,加强对引进牲畜的检疫和职业重点人群监测。
作者:倪庆翔;郑剑;陈祎;魏晶娇;潘琼娇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长兴县婴幼儿传染病疫情特点,为疾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收集2010—2014年长兴县婴幼儿传染病疫情数据资料并结合人口学数据资料进行婴幼儿传染病疫情分析。结果2010—2014年长兴县婴幼儿传染病平均年发病率为4992.24/10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P <0.05),以肠道传染病(88.46%)和呼吸道传染病(10.94%)为主,类别分布以丙类传染病(92.06%)为主,发病前5位是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水痘、流行性腮腺炎和猩红热。结论2010—2014年长兴县婴幼儿传染病发病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以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和手足口病为主。
作者:徐志燕;宋玉芳;宿瑶瑶;吴方敏;濮培龙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对常山县引入轮状病毒(RV )疫苗前后RV抗原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A群RV感染情况的变迁,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免疫层析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常山县2011—2014年门诊及住院的6月龄~3岁腹泻患儿的RV抗原,分析4年间RV抗原检出率的变化。结果2011—2014年本地门诊及住院的6月龄~3岁腹泻患儿的RV抗原检出率呈下降趋势(P<0.01)。对535例患儿病前RV疫苗免疫史的回顾调查结果显示,389例疫苗接种儿童的RV阳性率为2.31%,明显低于未接种RV疫苗的11.64%(P<0.01)。结论常山县门诊及住院的6月龄~3岁患儿RV感染呈下降趋势,但2014年仍有5.00%阳性率,应继续加强疫苗接种,对腹泻患儿进行常规RV抗原检测。
作者:郑华荣;胡建军;陆英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了解舟山市定海区新生儿听力筛查情况。方法对2013—2015年定海区出生的新生儿采用瞬态声诱发性耳声发射仪进行听力初筛,未通过者采用听力筛查仪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BR)技术进行复筛,复筛仍未通过者进行ABR等相关听力学诊断性检查,并跟踪随访;并对确诊听力异常儿童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013—2015年共筛查新生儿10963人,初筛通过率96.32%;复筛392人,复筛率97.27%;复筛未通过者中确诊听力异常34人,听力异常检出率3.09‰。确诊听力异常的新生儿中,23.53%的父亲有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史;14.71%的母亲妊娠时有上呼吸道感染史。结论舟山市定海区新生儿听力筛查通过率及复筛率较高,应关注听力异常高危因素的存在。
作者:胡妙君;张雪琴;鲍莉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评价抗龋齿卵黄抗体(IgY)喷剂在预防青少年龋齿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12月在杭州哼哈口腔医院治疗结束的青少年龋齿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50例,对照组52例。两组对象在治疗结束后均给予含氟0.14%的牙膏刷牙,每天早晚刷牙后,试验组使用含IgY的口腔喷剂,对照组使用安慰剂喷剂,使用时间为试验开始后的第1、2月和第7、8月。两组对象在试验前、试验后6个月后和12个月后分别采用ICDAS-Ⅱ龋病检查评估系统评价患龋情况。结果纳入时间因素和组间因素进行两因素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时间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7.453,P<0.01),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的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722,P<0.01)。结论使用含IgY喷剂可以预防青少年龋病。
作者:聂琳;王榕;盛祖立;李诗佩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U型架在手工清洗轴节类器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4—5月杭州市老年病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共回收轴节类器械24000件次,随机分成U型架组和常规组,再根据清洗工作量大小分为100、200和300件次组。U型架组采用U型架串洗,常规组采用传统抓洗,比较两组清洗所需时间、清洗合格率、残留血阳性率和潜在锐器伤发生情况。结果 U型架组每100件器材的清洗时间较常规组平均约可节省10 min,合格率为99.44%,高于常规组的91.82%(P<0.05);U型架组隐血试验阳性率为1.67%,低于常规组的11.67%(P<0.05);U型架组手套破损率3.33%低于常规组的15.00%(P<0.05)。结论在手工清洗轴节类器械时使用U型架串洗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及清洗质量,并降低清洗人员手部锐器伤风险。
作者:毛黎丽;焦婷婷;洪莅;龚晓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学龄儿童口腔健康的干预模式。方法于2013年5—12月选取宁波市镇海区3所小学二年级学生550人,按班级随机分为窝沟封闭组(A组)、窝沟封闭结合宣教组(B组)和对照组(C组),开展不同模式的口腔健康干预,为期一年。干预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口腔保健知识知晓情况和饮食习惯资料,并对窝沟封闭剂的脱落率、六龄齿患龋率、简化口腔卫生指数(软垢、牙石指数)和牙龈指数等指标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干预前三组基本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和健康饮食习惯形成率在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两两比较,A、B组及B、C组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和健康饮食习惯形成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7);B组干预后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和饮食习惯形成率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均<0.017)。A、B两组的软垢、牙石和牙龈指数的观测结果明显好于C组(P<0.05),其中B组的软垢指数优于A、C组(P均<0.017);结论窝沟封闭结合口腔卫生宣教模式,较未干预和只进行窝沟封闭术模式,更有利于改善学龄儿童的口腔卫生状况。
作者:潘恒标;谢超益;顾豪勇;崔思佳;林春芾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了解宁波市基层医务人员关于成人免疫预防接种的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为制定相关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以区为单位,在宁波市6个区每个区随机抽取3个乡镇(街道),对被抽取的乡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医务人员777人,男女性别比为1∶1.91,平均年龄为(32.35±6.99)岁,医务人员成人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为69.13%,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呈上升趋势(P<0.05)。医务人员的成人免疫预防接种行为形成率为63.67%,男性高于女性(P<0.05),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呈上升趋势(P<0.01),不同文化程度的医务人员行为形成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医务人员对成人免疫预防接种知识认识不够全面,应加强成人免疫预防知识的宣传工作。
作者:高华;张涛;徐倩倩;丁克琴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儿童继发性免疫缺陷(SID)一般由感染、恶性肿瘤和免疫抑制治疗等引起。SID儿童发生传染病及严重并发症的风险较高,而接种疫苗可起到有效预防作用。由于SID儿童免疫功能低下,其免疫系统对疫苗的免疫应答效果不充分或无应答,甚至在接种减毒活疫苗时可能因出现潜在的播散感染而引发严重不良反应。本文对国内外有关SID儿童预防接种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预防接种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胡昱(综述);李倩(审校)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评估桐乡市9家性病诊疗机构采用“一个结合、两个体系和三查一规范”的梅毒防治模式成效,为规范性病诊疗服务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医疗机构梅毒规范服务达标方案》进行评估。结果桐乡市9家诊疗机构梅毒规范治疗率从2011年的89.58%上升至2014年的97.11%,梅毒报告准确率从2011年的98.84%提高到2014年的100.00%。一期与二期梅毒发病率由2011年的24.63/10万、22.06/10万下降至2015年的4.81/10万、6.74/10万。结论“一个结合、两个体系和三查一规范”的梅毒防治模式有效加强了梅毒规范服务管理,提高了梅毒防治效果。
作者:杨利群;钱一建;赵峥;王国华;辅海平 刊期: 201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