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浙江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 国际刊号:1005-4561
  • 国内刊号:33-1177/R
  • 影响因子:0.65
  • 创刊:1991
  • 周期:月刊
  • 发行:浙江
  • 语言:中文
  • 邮发:32-112
  • 全年订价:19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 中西医结合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4年3期文献
  • 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术50例临床分析

    在产科临床上为挽救母儿生命,对于高危妊娠、胎儿宫内窘迫、头盆不称患者行剖宫产术为有效的应急处理措施.自2002年以来我院采用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术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翁清;陈菊凤;周菊芳;田耜奇;王新芬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抗痨药对HBVM阳性者肝功能的影响

    多数抗结核药物对肝脏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尤其是结核伴有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阳性患者.本文着重探讨抗结核治疗中,抗痨药物及乙肝病毒感染对肝功能的影响及其处理.

    作者:朱育银;郑春玉;叶春娟;章国语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0例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简称炎性肠梗阻),是腹部手术后早期并发症,一般发生在术后1~3周.如急于手术治疗,往往不能解除梗阻症状,且增加病人的创伤,故一般不宜手术.我院近5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炎性肠梗阻3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国进;卫德龙;虞陆祥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愈疡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性小腿溃疡13例

    下肢静脉曲张性小腿溃疡属外科常见病.对下肢静脉曲张传统治疗多采用开放式手术,而对下肢静脉曲张性小腿溃疡则至今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笔者于2002年2月~2003年5月运用自己配制的愈疡粉治疗溃疡,同时结合注射疗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13例17侧,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宪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继发视网膜脱离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继发视网膜脱离临床上比较少见,是视网膜脱离的一种特殊类型,治疗与原发性视网膜脱离不同.本院近10年来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6例,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宣亚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旋复代赭汤在头部外伤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

    自1993年以来,我们采用经方旋复代赭汤为主治疗头部外伤综合征43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文伟;施勤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中药结合介入术治疗输卵管阻塞45例分析

    我院自2001年2月~2003年1月以中药内服外敷的方法,结合介入再通术治疗单(双)侧输卵管中远端阻塞4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宋侃侃;黄求理;柴小民;施建国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联合测试对幽门螺杆菌检测的临床意义

    自1982年Warren和Marshall从人的胃粘模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P)之后,随着医学的发展,不断研究发现HP与消化道疾病有关.目前,用于检测HP的方法很多,评价不一.为寻找方便、准确检测HP感染的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我们于2001年9月以来,采用14C呼气试验(14C-CBT)、尿素酶试验(RUT)、组织切片法(Warthin-Starry银染色法)三种方法,分别对126例病人进行检测,并进行临床对照观察,现总结如下.

    作者:何雪云;毛建生;何晓燕;马莉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CT增强扫描对不典型球形肺结核的诊断价值

    CT用于肺结核的诊断,已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重视和肯定[1~4],但不典型球形肺结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比较困难[1],误诊病例时有发生[2].为提高不典型球形肺结核的正确诊断率,笔者对33例不典型球形肺结核的CT增强表现进行前瞻性对比研究,试探讨其CT增强特点及CT增强在其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华京;任志达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硝酸甘油合冠心宁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冠心病常见而严重的类型,若不及时有效地救治,其中部分病人可能在短期内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临床上多采用联合用药,但疗效不尽人意,我们采用硝酸甘油联合冠心宁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张自正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121例分析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又称金黄色葡萄球菌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是由凝固酶阳性第2噬菌体组金黄色葡萄球菌常为71型感染引起.此菌分泌一种表皮松解毒素,造成表皮剥脱.是一种以全身性红斑,松弛性大疱及大片表皮剥脱为特征的急性皮肤病.现将我科自1997年9月~2003年3月住院治疗的121例报道如下.

    作者:张晴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胃癌30例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居消化道恶性肿瘤第一位,尤其是晚期胃癌患者,无论是手术、放疗和化疗,效果都比较差.1995~2001年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晚期胃癌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洁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翼状胬肉逆行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翼状胬肉传统手术切除后复发率高,一直以来人们不断改进手术方法以求复发率降至低.我院自2001年1月~2003年6月采用逆行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丹;马海琴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外切内扎加注射固定术治疗混合痔256例分析

    混合痔是肛肠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临床症状主要有便血、肿痛、痔核脱出等.手术方法繁多,大多是在外剥内扎术基础上改进而来,但均存在愈合期长、术后疼痛等不足.我院于1995~2000年采用外切内扎加注射固定术治疗256例,疗效满意.

    作者:林兴高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全血细胞减少326例病因分析

    全血细胞减少是指外周血象中血液的3种有形成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它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许多种疾病累及骨髓造血或外周血液成分所致,可由造血系统疾病引起,也可由非造血系统疾病引起.现将我院近10年收治的全血细胞减少患者326例的病因作一分析,以提高诊断准确率,减少误诊及漏诊.

    作者:朱佩祯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钢丝合克氏针治疗锁骨骨折

    我院自1996年8月~2001年8月采用钢丝配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35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作者:吕伟剑;俞春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草决明治疗习惯性便秘86例

    笔者自1990年9月~2003年9月应用单味草决明冲泡代茶饮治疗习惯性便秘86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树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腺苷终止预激综合征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5例

    腺苷(Adenosine)是新型抗心律失常药,用于终止预激综合征(WPW综合征)合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国内少见报道.作者近3年在5例患者中应用,效果良好,现予报道.

    作者:潘龙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外用消疣汤治疗寻常疣120例疗效观察

    1997年以来,我院采用消疣汤浸泡治疗肢端寻常疣及跖疣120例,临床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来自门诊,符合寻常疣诊断标准(赵辨.临床皮肤病学.第3版.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2002.312~313).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0例,男70例,女50例,年龄6~50岁,病程6个月~3年,其中肢端型寻常疣65例,跖疣55例;对照组115例,男66例,女49例,年龄及病程与治疗组同,其中肢端型寻常疣68例,跖疣47例.

    作者:兰岩菊;刘根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复方大承气汤加味治疗单纯性肠梗阻

    自1996年到2002年10月本人以通里攻下、行气活血的复方大承气汤加味治疗单纯性肠梗阻58例,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廷彬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慢性胃炎胃粘膜上皮细胞中bax、fas、p16基因的表达

    目的:探讨bax、fas和p16在胃粘膜病变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慢性浅表性胃炎(CSG)和轻、中、重度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胃粘膜上皮细胞中bax、fas(促凋亡基因)和p16(增殖负调控基因)基因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CSG和轻、中、重度CAG胃粘膜中bax的表达率分别为41.75%、72.41%和78.26%,fas的表达率分别为39.81%、65.52%和78.26%,p16的表达率分别为9.71%、24.14%和30.43%.轻、中、重度CAG与CSG比较,bax、fas、p16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0.01.轻、中、重度CAG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bax、fas和p16的高表达,使得细胞增殖/凋亡的比例失衡,在胃粘膜病变的发生发展中可能有重要意义.

    作者:石君杰;徐珊;聂红明;朱曙东;倪桂宝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益肾通淋与清热化瘀法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目的:探索中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可行性.方法:将良性BPH 8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接受益肾通淋与清热化瘀法治疗,对照组40例口服非那雄胺治疗.观察两组用药前后IPSS症状评分、B超检查前列腺大小、残余尿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方法均能使患者排尿困难症状得以改善,IPSS症状评分明显下降,B超检查示前列腺体积变小,残余尿明显减少,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提示BPH与肾虚、瘀血有密切关系.结论:采用益肾通淋与清热化瘀法治疗BPH确有疗效.

    作者:倪春雷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扶正祛邪方治疗老年急性髓性白血病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扶正祛邪方配合减量化疗治疗老年急性髓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老年急性髓性白血病(AML)初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2例采用减量VAD化疗方案,治疗组23例在VAD方案的基础上加用扶正祛邪方.结果:完全缓解(CR)率治疗组60.9%,对照组45.5%,两组CR率及生存期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减轻化疗毒副作用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扶正祛邪方配合减量化疗治疗老年急性髓性白血病能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且能减少化疗的毒副作用.

    作者:林文远;莫东华;周润华;易桂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分析

    目的: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经验.方法: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60例,80例应用针刀合手法加中西药物治疗,观察1年(治疗组).另80例用单纯西药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疗效及西药用药时间.结果:根据疗效标准,治疗组80例中,临床控制26例,显效42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显效率85.0%,与对照组比较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且治疗组的西药应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刀合手法加中西医药物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能早期有效,更快地缓解疼痛,控制症状和病情的发展,减少并发症和致残率,并可有效地减少西药用药时间和副作用.

    作者:木荣华;张纯武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足部反射区推拿对白细胞介素-1β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足部反射区推拿疗法对不同年龄人群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的变化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别挑选24名健康年轻人、24名健康中年人和32名健康老年人.随机分为青、中、老年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组给予足部反射区推拿法治疗.分别于推拿前、后测定血清IL-1β水平.结果:中、老年组血清IL-1β水平较青年组明显为高,且两者之间有明显的秩和相关(P<0.05). 推拿前、后,中、老年观察组IL-1β水平明显降低(P<0.05);青年对照组和观察组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中老年人群血清IL-1β水平升高可能是老年人衰老神经内分泌和免疫机制改变的原因之一.足部反射区推拿法能一定程度降低IL-1β水平,推测足部反射区推拿法可能具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

    作者:詹强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中药治疗肺癌细胞分子学实验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肺癌由来已久,有关资料表明中医药不仅可以延长肺癌患者的生存期,而且能提高他们的生存质量[1].近年来,广大学者借助现代科技手段从细胞与分子角度对中医药治疗肺癌进行了实验研究,为中医药治疗肺癌及其作用机制的阐明提供了客观依据,促进了各家经验的交流与推广.现就近年来有关中医药治疗肺癌的细胞分子学实验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王立芳;徐振晔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中医治疗进展

    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发病率为0.74/10万,其中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SAA)为0.14/10万,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为0.60/10万,属临床较常见的血液系统疾病.近年来对该病的诊断治疗,虽有长足的进步,但仍是一种难治性疾病,现将近年来AA的中医治疗进展作了综述,以寻求AA的更好治疗方法.

    作者:林庚庭;魏克民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单纯乳房早发育儿童骨龄及骨钙素测定的价值

    目的:运用骨龄、血清骨钙素指标从骨发育角度对单纯乳房早发育进行分析.方法:对36例单纯乳房早发育女童用TW2法评定骨龄、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骨钙素.结果:本组病例平均年龄7.12±0.61岁,平均骨龄7.58±0.81岁,经统计学处理,t=2.72,P<0.05;血清骨钙素8.91±1.79μg/L,分别与性早熟组及正常值比较,t=14.18、9.7,P均<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运用骨龄、骨钙素等骨发育指标有助于监测单纯乳房早发育.

    作者:顾再研;陈智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下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老年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用氧氟沙星治疗,治疗组配合中药治疗,两组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2.9%,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老年性下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

    作者:姜丕政;姜彩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金龙胶囊合华蟾素片治疗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

    目的:观察金龙胶囊、华蟾素片联合治疗Ⅲ、Ⅳ期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的作用.方法:选择30例Ⅲ、Ⅳ期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的患者,既往多次放化疗疗效不佳,近期未行放化疗者.给予金龙胶囊4粒,每日3次,华蟾紊片3粒,1日3次,口服,连服3个月.结果:30例患者近期总有效率66.7%,1年生存率80.3%,3年生存率27.7%,5年生存率12.1%.治疗期间无明显毒副反应.结论:联合应用金龙胶囊、华蟾素片治疗Ⅲ、Ⅳ期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毒副反应少,生活质量提高.

    作者:姚勤红;黄金昶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新生儿疾病与胃肠功能障碍8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疾病并发胃肠功能障碍的早期诊治特点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分析新生儿危重疾病合并胃肠功能障碍8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的早期治疗有效率100%,中期92.9%,晚期4.3%.危重病例评分<70分,有效率37.5%;评分71~90分,有效率73.7%;评分91~100分,有效率100%.结论:新生儿疾病并发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较高,早期诊断、早期干预预后好;发生胃肠功能衰竭者,死亡率高,预后差.

    作者:何英;陈勤;李朝晖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东菱克栓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我院近3年来应用东菱克栓酶治疗急性脑梗死8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4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年龄均<80岁,发病时间<72h,具有颈内动脉系统血栓形成的症状和体征,经头颅CT或MRI检查排除颅内出血.排除重度高血压(收缩压≥24kPa,舒张压≥13.3kPa)、出血性疾病、溃疡病、近2个月有手术史、房颤或有严重心功能不全、重度肝肾功能损害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6例,男69例,女17例,年龄45~69岁,平均61.4岁;对照组60例,男42例,女18例,年龄40~70岁,平均63.1岁.

    作者:金晓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腹蛇抗栓酶治疗早期脑梗死30例疗效观察

    我院从1996~1999年用腹蛇抗栓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20例,现予报道.1 临床资料30例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45~70岁.全部经头颅CT检查确诊,单个梗死灶直径均<1.5cm,所有病例均有神经功能缺损体征和高血压,治疗时血压均控制在21.0/12.0kPa内,用药前测凝血时间在正常范围内,无出血倾向,查肝、肾功能正常,并在发病1~3小时以内开始治疗.

    作者:姚常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口服番泻叶预防美施康定所致便秘

    疼痛是晚期肿瘤病人常见症状之一,每天约有300~350万人遭受着疼痛折磨,其中中度和重度疼痛占60%[1].美施康定作为强效中枢镇痛药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它在有效控制疼痛的同时,突出不良反应为便秘.经本院近2年临床观察,口服美施康定患者,便秘发生率为90%~100%.我们应用番泻叶预防美施康定所致便秘,疗效良好,报道如下.

    作者:王秀妙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深静脉导管持续引流胸腔积液的护理

    我院自2000年3月开始采用深静脉导管持续引流胸腔积液36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美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指导式想象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

    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人工流产时扩张宫颈及吸宫机械性刺激造成受术者痛苦,若手术特别疼痛,会造成受术者精神创伤,性冷淡,性恐惧等后遗症.为解除受术者恐惧心理,减轻术中疼痛,减少人工流产引起的综合反应.我院自2003年1月起使用异丙酚作为麻醉药联合米索前列醇开展无痛人流,并在注射异丙酚前,指导病人想象使其感到心情愉快的某特定事物,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新萍;周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再生障碍性贫血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目的:综合近年来再生障碍性贫血(AA)动物模型的研究概况并进行评价.方法:收集近10年的文献,结合实验室研究的体会,对主要动物模型进行介绍,并分析各模型的特点与应用价值.结果:通过4种模型比较,发现它们均有不同的特点.结论:认为物理方法及化学方法制造的AA模型,缺陷多,采用者极少,而免疫介导AA模型,由于稳定性好,易复制,但也存在不少缺点.

    作者:林庚庭;魏克民;张俊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IL-6、TNF的变化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DM)患者血清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的变化.方法:放免法测定2型糖尿病患者72例及正常人40例血清IL-6、TNF,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胰岛素(INS)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①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IL-6、TNF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P<0.05、<0.01).②2型糖尿病伴微血管病变组血清IL-6、TNF水平明显高于无微血管病变组.③糖尿病组胰岛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IL-6、TNF可能参与了糖尿病病情发展,检测血清IL-6、TNF水平有助于判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预后.

    作者:陈益民;许志良;袁新旺;俞颖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休克的中医治疗

    休克是临床常见的急症之一,是指组织器官的微循环灌注不足,使组织缺血、缺氧,不能维持正常的代谢活动,是机体受到强烈刺激或损伤以后发生的严重的应激反应.现就中医学对休克的认识、辨证分型和治疗进行探讨.

    作者:王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用药时辰与药效的关系

    根据中医理论、现代医学、生物学基础理论概要阐述用药时辰和药效的关系.科学的给药时间,既可以使药物产生大疗效,也能减少用药量,还能降低一些药物的副作用.

    作者:沈美意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浅谈中药铁皮石斛

    现就铁皮石斛的来源、功效、临床应用及使用注意事项等作一简介.1 铁皮石斛的来源中药石斛作为一味补阴要药,古今都广泛用之,系兰科植物金钗石斛、铁皮石斛等多种同属植物的茎.而铁皮石斛又名黑节草,更是石斛药材中的上品,作为我国传统名贵药材之一,价格昂贵,以味甘、质重、柔韧和粘性大者为佳.主要有效成分石斛碱、多糖等成分.铁皮石斛剪去部分须根后,边炒边扭成螺旋形或弹簧状,烘干而成的加工品称耳环石斛、枫斗或铁皮枫斗.目前,铁皮石斛的野生资源已濒临枯竭,随着铁皮石斛栽培技术的不断成熟,市场上栽培品的资源较为充裕.

    作者:伍芬芳;曾玲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水针治疗产后尿潴留160例疗效观察

    我们用新斯的明注射液作水针治疗产后尿潴留,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建定;黄超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耳穴按压防治胃肠手术中恶心呕吐

    胃肠道手术时因术中探查、牵拉,刺激兴奋迷走神经,对胃肠道功能影响较大,术中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达70%[1].我们采用耳穴按压法防治胃肠道手术时术中恶心呕吐的发生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亚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封闭配合手法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80例

    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是骨伤科常见病,大多见于手腕部劳动的女工、家庭妇女以及哺乳期女性,往往反复发作,久治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与生活质量.目前治疗大多单纯采用局封,忽视伤科手法的作用,复发率较高,疗效不甚满意.笔者通过近5年的临床实践证明,局封配合伤科手法治疗本病具有疗效确切,复发率低的优点,现就其诊治问题讨论如下.

    作者:徐卫国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针刀松解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1999年5月以来我院用小针刀松解为主,综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76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赵友仁;毛强;宁建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以神经系统为首发症状的原发性支气管癌

    以特殊临床表现为首发症状的原发性支气管癌(肺癌),临床医师对其认识不足易误诊,而以神经系统为首发症状的患者并不少见[1].我院1998年1月~2002年12月间,收治肺癌病人236例,其中23例早期无呼吸道症状,而以神经系统为首发症状,现分析如下.

    作者:楼敏芳;汪荣杰;邵志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利尿剂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地位

    利尿剂,主要是噻嗪类,在40多年的应用实践中,由于其作用平稳、持续,与其他抗高血压药物联合应用能显著增加疗效,可降低心血管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而且费用低廉,依从性好,因此作为一线抗高血压药物.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过去10多年中该类药物的应用,特别是作为首选药物的应用日趋减少.我国医师与患者都很少把噻嗪类利尿剂作为首先选择的单一抗高血压药.近ALLHAT试验提供的有关噻嗪类利尿剂的循证医学证据再一次唤起人们对利尿剂在抗高血压治疗中应用的重视.ALLHAT研究的结论认为,利尿剂应该是第一步抗高血压治疗中的首选药物.

    作者:朱毓仁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西医结合工作的指导意见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临床常见疾病中西医病名对照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