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浙江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卫生委员会
  • 国际刊号:1008-7664
  • 国内刊号:33-1233/R
  • 影响因子:0.52
  • 创刊:1998
  • 周期:月刊
  • 发行:浙江
  • 语言:中文
  • 邮发:32-111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临床医学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2004年10期文献
  • 改良Madigan手术255例报告

    目的提高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开放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255例有症状的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行改良Madigan前列腺切除术.术后随访3月~8年.结果本组患者均手术成功,术中尿道损伤135例,膀胱颈部损伤18例.腺体残留1例,轻度尿失禁10例.术后IPSS平均4.5分,生活质量评分0~2分,大尿流率15.5~22.5ml/s.结论本术式是一种安全性高、易掌握、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的治疗BPH的手术方法.

    作者:李显明;章大钧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门诊失眠患者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的研究影响失眠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从而提高失眼的治愈率.方法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及自制调查表对研究对象进行评定和调查并进行面询,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年龄≤35岁和≥55岁的失眠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明显好于36~54岁者(p<0.05);病程1年以内者的依从性好于1年以上者,且病程越短依从性越好,反之则越差,以病程短于6个月为好,3年以上者差(p<0.01);不同的治疗方案依从性不同,以中药治疗为好,西药加中成药治疗次之,单用西药治疗依从性差(p<0.05);依从性与焦虑抑郁的程度有关,程度较重者的依从性好于程度较轻者(p<0.01);受教育程度、职业与依从性无显著关系(p>0.05).结论失眠患者治疗依从性与年龄、病程、治疗方案及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有关,重视失眠危害,及时治疗,正确认识安眠药,合理使用安眠药及医生加强指导可以增加患者的依从性.

    作者:于恩彦;王乃信;韩树利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心血管病并甲状腺机能减退为主要症状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以心血管病并发症为主要表现的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简称甲减)的临床特点及甲状腺替代治疗对各种心血管症状的疗效.方法观察50例心血管科住院的甲减患者的心血管表现特点,左旋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对心血管各种症状的疗效和有效剂量.结果主要的心血管并发症是:舒张压增高为主的高血压,高脂血症,心包积液,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心绞痛.左旋甲状腺素替代治疗的剂量平均在2μg/kg/d时,血清甲状腺素水平能逐渐正常,心血管症状能很快消失.结论常规检查甲状腺功能能尽早识别以心血管并发症为主要表现的甲状腺机能减退症,早期甲状腺素替代治疗能有效改善症状及预后.

    作者:徐育红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神经导航系统在颅脑占位病灶显微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系统在颅脑占位病灶显微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应用德国Brain LAB公司的Vector Vision2神经导航系统手术切除颅脑占位病变病灶30例,总结治疗效果,分析导航定位的优越性及精确性问题.结果全切除26例(86.67%),次全切除3例(10%),部分切除1例(3.33%),无症状恶化及死亡者.导航注册精度为(1.6±0.7)mm.结论神经导航系统在颅脑手术中提供术中动态跟踪、实时导航,准确可靠,有助于病灶的全切除和降低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宇;郑伟明;诸葛启钏;钟鸣;鲁祥和;瞿宣兴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异丙酚靶控输注复合硬膜外阻滞与单纯全麻用于胃癌根治术的比较

    目的比较异丙酚靶控输注复合硬膜外阻滞与单纯全麻用于胃癌根治术对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及术毕清醒时间等的异同.方法 60例(ASAⅠ~Ⅱ级)胃癌根治术病人随机分为异丙酚靶控输注复合硬膜外阻滞(GE组)组与单纯全麻(G组)组2组(n=30),两组诱导用药相同;G组术中持续吸入异氟醚,GE组靶控输注异丙酚,硬膜外按需追加局麻药;2组均用阿曲库铵维持肌松.结果 2组病人基础HR、MAP均无显著性差别.全麻诱导后,2组病人HR、MAP与基础值相比有显著下降,GE组较G组下降更显著(p<0.05);气管插管后,G组于1min、3min时HR增快,而GE组HR始终保持在较稳定水平.G组插管后MAP有一过性增高,且在切皮、分离胃体、手术1.5h 3个时点的HR、MAP均高于GE组(p<0.05);GE组插管后MAP仍略低于基础值,随后及术中MAP保持在基础值水平.2组术中AEPi均低于45.术毕停药后,G组病人23.5±10.5min时可唤醒,而GE组病人10.2±3.1min即可唤醒(p<0.01).结论异丙酚靶控输注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胃癌根治术显著优于单纯全麻.

    作者:孙建良;屠海林;黄冰;陆雅萍;周煦燕;袁孝忠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颌面骨缝皮样囊肿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颌面骨缝皮样囊肿的病理特征、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了10例颌面骨缝皮样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手术方法,切除范围及手术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无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2~8年,治愈率90%.5例术前CT扫描,2例MRI提示与病理诊断相符.结论颌面骨缝皮样囊肿临床表现、影像学有一定特征,手术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刘杰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肠易激综合症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应付方式调查

    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IBS)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应付方式及相关因素.方法对68例腹泻型IBS患者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EPQ(龚耀先修订艾森克成人个性问卷)测查、应付方式问卷和一般情况调查分析.结果 68例IBS患者的SCL-90总均分与中国常模均分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总均分≥2.0分占77.95%,总均分≥3分占57.4%,总均分异常人数(≥1.8分)占97.1%.EPQ测试结果示男性IBS患者不稳定内倾型、女性IBS患者不稳定型外倾型的人数较多.应付方式以消极应付为主.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与IBS明显相关的因素是性别(女性)、收入(中等收入)、一年内是否有精神应激事件、自感精神紧张等.结论 IBS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已经达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其发生发展与社会心理因素、应付方式和个性密切相关.IBS的治疗要兼顾病人的生物和心理社会两个方面,加强心理治疗和精神药物治疗,提高包括IBS在内的心身疾病的治疗效果.

    作者:田国强;甘建光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LFO方案治疗晚期胃肠道癌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LFO方案治疗晚期胃肠道癌的近期疗效.方法采用甲酰四氢叶酸钙(CF)、5-氟尿嘧啶(5-FU)及草酸铂(OXA)即LFO方案静脉输注.以3~4周为1周期,2个周期以上评定疗效并观察毒副反应.结果全组48例,总有效率为50.0%,其中,CR5例,PR19例.不良反应主要是肢端感觉异常、血象改变、胃肠道反应.结论 LFO方案治疗晚期胃肠道癌有效率较高,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观察.

    作者:陈占红;张沂平;孙琳;钟海均;叶魏武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可疑DIC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3P试验测定的比较

    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经纤溶酶水解后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凡伴有微血栓形成的许多疾病都可导致D-二聚体的增高,可作为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及DIC前状态的诊断依据之一[1].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简称3PTest)检测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与纤维蛋白单体的复合物,纤维蛋白原在凝血酶作用下形成纤维蛋白单体,提示存在DIC可能[2].本研究对疑似DIC患者分别进行血浆D-二聚体水平和3P试验的测定,以比较两种方法在诊断疑似DIC和出血性疾病的意义.

    作者:方美玉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囊性肾癌的超声诊断及与CT对照分析

    囊性肾癌临床较少见,约占肾癌的2%[1],易被误诊为单纯性或多发性肾囊肿而延误治疗.目前超声和CT是术前诊断囊性肾癌主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总结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囊性肾癌17例的超声图像表现,并与CT图像做对照分析,旨在进一步认识囊性肾癌的超声图像特征,提高该病的早期诊断率.

    作者:王正平;胡正彪;黄朝晖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直肠黏膜环形切除术的护理体会

    痔疮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常见症状为反复便血、疼痛、瘙痒、排便困难、甚至痔块脱出,传统的手术方法带来的术后疼痛以及住院和恢复的时间偏长,复发率较高等,效果不尽人意.Longo[1]在1998年报道了环形切除直肠下部黏膜治疗混合痔的手术方法(PPH).我院自2001年5月~2003年10月开展PPH手术66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黄晓红;邓高里;屠世良;董全进;徐慧英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湿润烧伤膏加碘伏治疗褥疮临床疗效观察

    近几年来,因护理质量的提高,住院病人较少发生褥疮,但人院时带进病房或其他原因所致的褥疮,仍然屡见不鲜.因此,研究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法仍十分重要.我院自1998年7月~2003年8月采用湿润烧伤膏(Moist Exposed Burn Ointment MEBO)加碘伏治疗褥疮31例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戴文英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模拟健康教育在护生带教中的应用

    护理健康教育是护理与教育的有机结合,实习是护生将理论与临床结合的第一步.护生在给病人做健康教育时,由于缺乏教育知识和沟通技巧,得不到病人的信任,以至于害怕与病人交往.针对此特点,我院护理部从2000年起要求各临床科室在护生带教中应用模拟健康教育,即由带教老师模拟病人,根据不同病种、不同疾病特点,指导护生做相应的健康教育,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方群;赵惠芬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异丙酚对压力感受器的影响

    异丙酚是临床麻醉中常用的静脉全麻药之一,它起效快,维持时间短,苏醒迅速,无积蓄,副作用小等,但也有比较突出的缺点--循环抑制,可产生与剂量相关的血压下降、心率减慢.Tramer等报道7个异丙酚麻醉病人中有1个会发生严重的心动过缓.阿托品是治疗心动过缓的首选药物,但对异丙酚麻醉下阿托品剂量反应性少见报道,因此,本研究拟探讨较大剂量异丙酚麻醉下阿托品对心率和血压的影响.

    作者:裘卫东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86例小儿颜面部激光美容手术的麻醉处理

    我院自1996年起陆续引进PLTL色素文身激光治疗仪和VPV血管病变激光治疗仪,开始对各类斑痣进行手术治疗.我科于同期开始介入此类小儿病人的门诊麻醉服务,效果良好,无严重麻醉并发症发生.现将期间资料完整的86例小儿门诊手术麻醉报道如下.

    作者:夏菊荣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69例急诊颅脑外伤麻醉处理

    本院从2001年2月~2004年2月共施行急诊颅脑外伤手术麻醉69例,现将麻醉处理的体会总结介绍如下.

    作者:林斌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罗库溴铵肌松作用的临床观察

    罗库溴胺是新一代快速起效的中效甾体类非去极化肌松药[1],国内相关报道较少.本实验旨在观察罗库溴胺用于快速诱导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并与维库溴胺、琥珀胆碱两药的肌松作用做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郑洁萍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静脉滴注凯西莱致过敏反应1例

    1 病例摘要患者,男,38岁.因左胸持续针刺样疼痛1月于2003年6月19日入院,无发热畏寒,无咳嗽咯血,无胸闷气急,无盗汗,无药物食物过敏史.体格检查:发育良,营养状况佳,锁骨上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左下肺呼吸音下降,语颤减弱,两肺无啰音.胸片及CT检查均提示左下肺肿块,肺功能检查提示轻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2003年6月27日行左全肺切除,手术过程艰难.术后病理诊断:左肺下叶癌肉瘤(低分化腺癌及横纹肌肉瘤)累及膈肌,伴下叶支气管旁1/4、主动脉旁1/1淋巴结转移性低分化腺癌.2003年7月9日患者因肝功能检查异常(ALT88 U/L)应用凯西莱200mg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静脉滴注治疗,当输注约5min时,突然头昏,眼冒金星,胸闷,腹绞痛,随即面唇紫绀,呼吸困难,不能言语,右肺闻及哮鸣音,心率增快115次/min,血压110/74mmHg,意识尚清.急停输液,吸氧5L/min,先后给地塞米松15mg、阿托品0.5mg、氨茶碱0.25g,约1h后症状缓解,右肺哮鸣音消失,2h后停止吸氧.

    作者:朱伟珍;周月芬;应筱莉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髓上皮瘤1例报告

    髓上皮瘤是罕见的眼内肿瘤,也是常见的睫状体上皮性先天性肿瘤,因其起病隐蔽,常因患儿继发青光眼、白内障、斜视等经治疗无效才被发现,作者在临床工作中遇到1例,现介绍如下.

    作者:洪扬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眼部虱虫寄生2例报告

    虱病以前是一种常见寄生虫病,现在较少见,寄生到眼部更少见,作者在2002和2003年共遇见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涛;陆艳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肠虫清引起结肠过敏性紫癜1例报告

    肠虫清是临床应用多的治疗肠虫症的重要药物,该药毒性低,主要副作用为恶心、头痛、药疹、轻微腹痛等.国外文献报道服用该药可造成一过性谷丙转氨酶升高.治疗剂量所致的结肠过敏性紫癜实数罕见,现将我们遇到的1例报告如下:

    作者:周永红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肝硬化合并腹茧症1例报告

    1病例报告病例:患者,男,38岁,因发现腹部包块伴腹部绞痛6h入院.原有肝炎后肝硬化病史10年,近5~6年时觉排便不畅,便秘,半年前住本院.当时发现腹壁较硬,少量腹水,但无包块,未引起重视.入院时查体:中下腹部见一7×7cm的包块,初时质软有囊性感,后肿块逐步增大,质地变硬,脾肋下平脐,质硬,腹部移动性浊音阴性.入院后疼痛进行性加重.腹部平片示部分扩张的小肠肠管积聚在中下腹部,较固定.腹部CT示中下腹可见胀气扩张的肠袢,积聚成团,其内可见少量液平,局部腹壁膨隆,腹壁与胀气肠袢间可见水样密度影,考虑肠梗阻急诊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整个小肠被一层灰白色、质韧的膜状物包裹,分离膜状物见中段空肠坏死,坏死肠段约2米,行肠段切除.包膜送检为纤维组织.诊断为腹茧症、肠梗阻.

    作者:陈晓琴;陆其明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唾腺良、恶性淋巴上皮病变4例报道

    良性淋巴上皮病变(benign lynphoepithelial lesion),好发于腮腺,现多认为是斯耶格伦综合征的一种表现,主要病理学特征为唾腺淋巴组织增生,上皮岛形成.良、恶性淋巴上皮病变在临床上较少见,作者报道4例.

    作者:方蓉;倪桂宝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HBV基因型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的探讨

    目的了解HBV基因型在慢性乙肝中与肝功能损伤、病毒复制水平的关系,为初步估计病情预后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方法对53例HBV感染患者血清HBV-DNA进行了基因分型,同时检测肝功能,HBV-DNA病毒复制载量,分析相互之间的关系.结果检测到B型为35例(66.03%),C型18例(33.97%);重度慢性乙肝组的C基因型比例高于轻、中度慢乙肝组(p<0.05);C型谷丙转氨酶水平、胆红素水平均高于B型(p<0.05);而C型HBV-DNA病毒复制水平与B型HBV-DNA病毒复制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重度慢性乙肝组的C基因型比例高于轻、中度慢乙肝组,C基因型肝损比B基因型严重,而两者HBV-DNA复制水平却无明显差异.

    作者:李朝霞;施云珍;宋亚军;杜素萍;厉景南;陈翔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思密达对脾虚泄泻大鼠胃动素和胃泌素的影响

    目的探讨思密达治疗脾虚泄泻的部分作用机理.方法建立经典大黄致大鼠脾虚泄泻模型,设立正常组、模型组、思密达组,于治疗结束时,放免法检测血浆胃动素(MTL)、胃泌素(Gas)含量.结果思密达组肌含量较模型组减少,Gas含量较模型组增加,均与正常组接近.结论思密达对脾虚泄泻大鼠的治疗效果,可能通过调节胃肠激素水平,减少胃肠蠕动,增加胃肠消化吸收而起作用.

    作者:李彬斐;郑昌华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肺癌患者焦虑抑郁情况调查

    肺癌不仅对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同时也对患者的心理造成诸多不利的影响,不良的心理情绪又影响了疾病的治疗和预后.本文对我院20例肺癌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了调查.报告如下.

    作者:龚瑾;顾芹;李向阳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先天性阴囊畸形的分型及其临床意义

    阴囊畸形与尿道下裂同属先天性泌尿生殖系畸形疾病,过去在作尿道下裂矫治时,对阴囊畸形多未作治疗.由于没有一种较适当的分型方法,矫治时亦无所适从,无法按各种不同形状的畸形,选择恰当的、较有效的手术方法.我院近20年的临床观察与研究,认为有必要对此2病并存者,同时矫治阴囊畸形亦属非常必要;而阴囊畸形的临床分型,是选择手术方法的先决条件.现将阴囊畸形分型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丁崇标;陈柏康;俞洪元;王天济;李飞平;吴松江;史时芳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对P波终末电势、P波离散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前后P波终末电势(PTFv1)、P波离散度(Pdisp)的变化.方法选择86例溶栓的AMI患者,根据溶栓后冠脉是否再通分为:再通组62例,未通组24例.测量所有患者溶栓前、溶栓后3h和1周之体表12导联心电图的PTFv 1、Pdisp.结果再通组和未通组溶栓前的PTFv1分别为-0.0352±0.0135和-0.0347±0.0147mm.s,Pdisp分别为44.57±10.4和43.95±10.63ms,两组分别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但两组溶栓后3h和1周的PTFv1、Pdisp分别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均<0 05).再通组在溶栓后3h和1周PTFv1为-0.0308±0.014和-0.0303±0.0141mm.s,Pdisp为37.66±10.43和36.94±12.38ms,分别与溶栓前的PTFv1、Pdisp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均<0.001),但溶栓后3h与溶栓后1周的PTFv1、Pdisp分别比较,无显著意义(p>0.05).未通组的PTFv1、Pdisp在溶栓前后比较,均无显著意义(p均>0.05).62例冠脉再通患者,溶栓前12例发生房性心律失常,其Pdisp为51 94±7.07ms,而50例无房性心律失常,其Pdisp为42 79±10.33ms,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溶栓后1周两者Pdisp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 05);而PTFv1在溶栓前或溶栓后,两者分别比较,均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AMI溶栓后冠脉再通能降低Pdisp及减少PTFv1负值,减少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作者:陈国忠;傅国胜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介入栓塞治疗Graves'病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介入栓塞治疗对Graves'病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美国通用公司的GE Prestage SI数字减影X线机,经皮从股动脉穿刺引入导管选择性插至两侧甲状腺上动脉,用聚乙烯醇(PVA)栓塞后,再用明胶海绵填塞.结果 8例均在术后2周左右甲状腺明显缩小,l~2月后血清T3、T4、FT4接近正常,自觉症状在2周后开始缓解,1~2月后恢复正常.彩色多普勒检查证实甲状腺缩小外,还显示血管变细、血流量明显减少、血流速度缓慢.血钙、血磷正常,未见眼征变化,随访1年无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结论介入栓塞治疗Graves'病疗效好、安全、简便、痛苦较手术切除小,并发症少,不失为临床治疗Graves'病或作术前准备另一有效的新方法,适宜于抗甲状腺药物过敏、又无法手术和131I治疗患者.

    作者:任惠龙;马霁波;赖静波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中药不良反应的诱因及防治

    随着药品品种的日益增多,药品不良反应(ADRs)的发生率也在急剧上升,已引起医药界的广泛关注,但由于人们受传统中药安全、无副作用观念的影响,中药引发的ADRs往往被临床所忽视.现就中药ADRs、药源性疾病、诱发因素及防治措施进行分析和讨论.

    作者:徐建敏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进一步完善临床医师STS继续教育的探讨

    科学、技术和社会(sciencetechnology society STS)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诞生于美国的一门新兴学科[1].由于它深深植根于社会和学术需要之中,代表着一种新的社会价值观和新的思维模式,所以日益显示出它对人类命运和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2].在知识经济时代,高层次的医师将不得不面对高新科技应用于人类自身时所带来的一系列的哲学的、社会的、法律的、管理的和经济的问题,这给21世纪的医学继续教育带来了挑战.鉴于此,作者自2003年始在浙江中医学院成教学院,对临床医师继续教育中开设了STS课程,并进行课程效果评价等调查,针对调查意见,现对进一步完善STS继续教育提出一些浅见.

    作者:王悦 刊期: 200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