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在用空气干燥加高脂饮食法建立颈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过程中纤溶系统活性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变化.方法:54只日本大耳兔分为3组,分别给予空气干燥加高脂饮食(n=24)、单纯高脂饮食对照(n=24)和正常饮食对照(n=6),在实施空气干燥后的第3天、1 w、2 w、4 w分别处死动物,观察颈动脉内膜和中膜的PCNA表达,测定不同时点的纤溶系统活性.结果:空气干燥加高脂饮食组出现较典型的AS病变,2 w、4 w时内膜增生明显,内膜与中膜PCNA表达明显增高,第4周时抗凝血酶Ⅲ(ATⅢ)明显降低而纤溶酶原(PLG)明显升高.结论:空气干燥加高脂饮食法可以形成典型的颈AS病变,病变形成与纤溶系统活性改变、内膜中膜细胞增生有关.
作者:张磊;王明山;郑荣远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阐明细胞凋亡与Bcl-2和Bax蛋白表达在大鼠肢体缺血及再灌注不同时相中的变化和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大鼠股动脉夹闭模型,阻断股动脉血流5 h后进行再灌注.设立缺血组及再灌注组,再灌注组设立1、3、6、12、24、 h 6个检测时相,检测肌肉组织中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变化情况(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细胞凋亡现象(用原位末端标记法及电镜方法).结果: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24 h内),凋亡指数(AI)及Bax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性升高,Bcl-2蛋白在短时间内升高,而后逐渐下降,Bcl-2/Bax比值逐渐降低;AI与Bax蛋白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与Bcl-2蛋白表达水平呈显著负相关(3~24h),与Bcl-2/Bax比值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肢体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有细胞凋亡机制参与,Bcl-2/Bax的比例关系向促进细胞凋亡的方向发展.
作者:李彬;温昱;杨新东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慢性病毒性肝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干扰素γ(IFN-γ1)mRNAR的表达与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用RT-PCR加Dotblot法检测慢性病毒性肝炎PBMC中TGF-β1mRNA和IFN-γ mRNA,用放免法测定肝纤维化血清指标Ⅳ型胶原(C-Ⅳ)、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蛋白(LN)和透明质酸(HA).结果:慢性病毒性肝炎PBMC中TGF-β1mRNA和IFN-γ mRNA均高于正常(P<0.05).将患者按肝纤维化血清指标测定值分为增高>2项和增高≤2项两组.增高≤2项患者组PBMC中TGF-β1mRNA/IFN-γmRNA比值(T/I)(1.32±0.46)与正常组(1.34±0.42)差异无显著性(P>0.10),增高>2项患者组T/I比值(1.77±0.76)则高于正常组和增高≤2项患者组(P<0.05).结论: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患者PBMC中TGF-β1 mRNA表达增高的同时,IFN-γmRNA表达水平相对较低,表明促进/抑制肝纤维化因子表达失调,可促进肝纤维化发生.
作者:夏宣平;王文星;许大波;郑君杰;蔡卫民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构建带有EGF受体干扰序列的人IL-18融合基因并预测其表达产物的二级结构.方法: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人IL-18的成熟肽序列cDNA与EGF受体干扰序列cDNA融合,构建重组体EGF-IL18.应用蛋白质分析软件对融合基因翻译后在二级结构水平上的一些生物学特性加以预测.结果:测序表明融合基因序列与设计一致.其相应的氨基酸序列经软件分析,并与人IL-18的成熟肽单独的分析结果相比较,发现在二级结构水平几乎没有变化,融合过程未影响IL-18的活性.结论:该融合基因可进一步用于导向多肽FGF-IL18的基因工程.
作者:彭颖;吕建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推荐一种检测恶性肿瘤微灶转移的方法.方法:应用连续切片的免疫组化法回顾研究50例乳腺癌的淋巴结微灶转移情况,将结果与常规病理切片法进行配对资料的卡方检验,并统计微灶转移率.结果:常规病理切片法的转移灶检出率为30%,连续切片的抗细胞角蛋白免疫组化法的转移灶检出率为50%,二者间差异有显著性.连续切片法发现的微灶转移率为28.5%.结论:对于肿瘤的微灶转移的发现,连续切片的免疫组化法更有优势,它是一种敏感的检测微灶转移的方法.
作者:杨开颜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合成连有三氯甲基的稠杂环化合物,并研究其波谱(特别是质谱)的特征.方法:3-芳基-4-氨基-5-巯基-1,2,4-三唑与三氯乙酸在三氯氧磷存在条件下关环,合成了3-芳基-6-三氯甲基-1,2,4-三唑并[3,4-b]-1,3,4-噻二唑.结果:这三个新化合物结构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氢谱与质谱确证.结论:这些化合物质谱都有分子离子峰.当分子中有三个氯原子时,M+6:M+4:M+2:M=4:11:100:100.
作者:张海燕;张力学;张安将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评价双心室同步起搏对扩张型心肌病顽固性心力衰竭(心衰)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例顽固性心衰患者[NYHAⅢ~Ⅳ级(LVEF<40%),QRS间期≥150ms,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65mm],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顽固性心衰,植入美敦力公司Insync起搏装置,经房室顺序双心室同步起搏,观察起搏前后心功能、LVEF、LVED和6 min步行变化.结果:右心室、右心房、左心室导线起搏和感知参数均符合要求.随访中发现1例冠状窦电极导线轻度移位引起呃逆,经调整位置后消失,未发现其他导线移位和功能障碍.植入后一个月双室起搏后QRS时限比单室起搏或未起搏明显缩短,LVEF提高,LVED缩小,6 min步行距离增加.结论:双心室同步起搏治疗顽固性心衰可以缓解患者症状,改善心功能,这可能与心室间电活动以及机械活动的再同步化有关.
作者:刘峰;林祖近;刘戎;周长友;张云霞;吴红光;韩虹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深入了解卡氏肺囊虫的超微结构及其所致肺炎的超微病理特点.方法:取29例肺活检组织进行电镜观察.结果:29例活检组织中发现卡氏肺囊虫感染25例,支气管和肺泡的腔内可见各期的卡氏肺囊虫,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上皮细胞的纤毛或微绒毛脱落比较明显,线粒体空泡变性,内质网扩张,可见细胞坏死脱落现象.肺泡上皮细胞内多数线粒体、内质网及部分Ⅱ型上皮细胞板层小体空泡变性,板层小体数量有所减少,并可见上皮细胞坏死脱落现象.支气管间质和肺泡隔内有炎症细胞浸润,以吞噬细胞为主,胶原纤维不同程度增生.可见囊虫呈结节样或团状充满细支气管或肺泡腔.结论:人卡氏肺囊虫不仅可与支气管或肺泡上皮细胞紧密接触或直接侵入细胞体内对细胞进行直接伤害,还可能通过释放某些活性物质或代谢物对细胞进行伤害,尤其是线粒体、内质网、板层小体等膜性系统发生空泡变性,并引起肺间质胶原纤维增生和阻塞性病变.
作者:方周溪;陈成水;李玉苹;朱珍宏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研究香菇多糖(LNT)对糖尿病大鼠巨噬细胞脂质过氧化作用和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方法:SD大鼠分三组,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LNT治疗组,分别灌洗大鼠腹腔及肺泡巨噬细胞,并测定巨噬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活性及一氧化氮(N0)、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糖尿病大鼠腹腔及肺泡巨噬细胞内SOD、GSH-PX、NOS活性及NO含量下降,MDA含量增高,经LNT治疗后,SOD、GSH-PX、NOS活性及NO含量升高,MDA含量下降.结论:LNT可提高糖尿病大鼠巨噬细胞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及N0水平.
作者:陈三妹;李剑敏;陈国荣;毛孙忠;胡芸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研究银杏叶片对60Co-γ射线对小鼠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小鼠全身一次性5.0Gy60Co-γ射线照射,之后每天灌胃银杏叶片10 mg/只,连续6 d和12 d.于第7天和第13天观察小鼠体重、脾重、睾丸重、骨髓细胞微核率和睾丸细胞微核率.结果:小鼠经照射后灌胃6 d,辐射对照组和银杏组小鼠脾重和脾脏指数显著低于未照射组(P<0.001),银杏组与辐射对照组脾重和脾脏指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银杏处理6 d嗜多染红细胞(PCE)微核率显著低于辐射对照组(P<0.001)而与未照射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生殖细胞微核率银杏组与辐射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与未照射组相比显著增高(P<0.01).辐射后灌胃12 d,银杏组脾重、脾脏指数显著低于辐射对照组(P<0.05);睾丸指数显著高于辐射对照组(P<0.05);PCE微核率和生殖细胞微核率辐射对照组、银杏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银杏叶片灌胃对小鼠脾脏、睾丸等脏器和骨髓细胞的辐射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中对骨髓细胞的辐射保护作用出现较早,对脾脏、睾丸的保护作用出现较晚.
作者:金龙金;陶月良;陈爱道;郑夕良;董杰影;陈锡文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异体脱钙骨基质复合BMP修复节段性骨缺损的能力.方法:64只新西兰大白兔采用桡骨15 mm节段性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4组,A组植入异体脱钙骨基质(Demineralized Bone Matrix,DBM)与牛骨形态发生蛋白(Bovine Bone Morphogentic Protein,bBMP)复合材料,B组植入异体DBM,C组植入异体骨粒,D组为空白对照组.术后4、8、12、16 w,进行放射学检查、病理组织学检查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新生骨面积.结果:异体DBM与bBMP复合材料组骨生成、新骨面积和骨连接情况明显优于异体DBM组、异体骨粒组和空白对照组.结论:异体DBM复合BMP材料通过骨诱导和骨传导两种方式修复骨缺损,是一种较为理想、具有高效成骨活性的植骨材料.
作者:温宏;刘忠堂;胡蕴玉;冯彦博;张宇;李也白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儿童IgA肾病(IgA nephropathy)临床特点、预后及其与病理的关系.方法:对肾活检病理诊断为IgA肾病52例儿童病例进行临床与病理分析.结果:本组儿童IgA肾病发生率占同期肾活检的13.6%,男性多于女性,临床表现以单纯血尿常见,其次为蛋白尿伴血尿、肾病综合征,肾功能不全、高血压少见.蛋白尿伴或不伴血尿较单纯血尿光镜下病理改变严重,且免疫球蛋白的沉积以复合型为主,IgM沉积的比率高.结论:儿童IgA肾病临床特征与病理有一定的关系,单纯血尿者病理改变轻微,预后良好,蛋白尿者病理改变严重,应加强随访.
作者:杨青;林瑞霞;杨宇真;庄捷秋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小儿单次癫癎发作是会否引起脑损伤.方法:采用ELISA法对癫癎发作组22例和正常对照组16例患儿进行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检测.除去溶血标本,采用ELISA法对癫癎发作组15例和正常对照组14例进行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检测.结果:癫癎发作组、对照组血清NSE值分别是(3.91±1.40)μg/L和(4.83±0.96)μg/L,二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癫癎发作组、对照组血清MBP值分别是(3.58±1.29)μg/L、(1.54±0.89)μg/L,癫癎发作组血清MBP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实验提示单次癫癎发作伴有髓鞘破坏和血脑屏障通透性增高,但未提示单次癫癎发作会引起神经元损伤.
作者:汤行录;胡鸿文;李光乾;叶秀云;林忠东;何大可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氧化电位酸化水(Electroyzed Oxidizing Eater,EOW)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杀灭效果及L型抗性诱导情况.方法:采用E0W原液及稀释液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悬液杀灭实验、血清干扰实验及L型诱导效果实验.结果:定量悬液杀菌试验E0W不同浓度杀灭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不同作用时间杀灭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同小牛血清量的E0W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杀灭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不同作用时间杀灭率差异也有显著性(P<0.01).不同浓度的E0W在不同时间对L型诱导效果均没有出现.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对不同浓度EOW不存在细胞壁抗性诱导.E0W对铜绿假单胞菌杀菌效果以原液好,有机物的干扰十分明显,应加大EOW的用量和延长时间加以控制消除.
作者:曾爱兵;陈增强;施旭丹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及评价地塞米松预防吗啡硬膜外镇痛所致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选择120例剖宫产妇以硬膜外镇痛药液含地塞米松剂量不同分为三组:A组为地塞米松剂量10 mg,B组为地塞米松剂量5mg,C组以生理盐水为对照组.对三组出现吗啡的副作用进行比较.结果:A组、B组与C组比较吗啡副作用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或P<0.01);A组与B组比较,吗啡副作用的发生率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结论:地塞米松能有效预防吗啡硬膜外镇痛引起的恶心呕吐副作用,且和剂量呈相关性.
作者:卢胜海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和总结CT对小儿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价值及其表现特征.方法:回顾分析50例经临床综合诊断证实的小儿病毒性脑炎的颅脑CT图像,着重观察颅脑有无病变,以及病变的部位、密度等.结果:CT检查正常22例(占44%),异常28例(占56%).CT异常表现主要有脑水肿和脑实质内散在、多发低密度病灶,少数可伴有脑积水、出血和脑梗死.结论:多数小儿病毒性脑炎在CT上有异常表现,CT能显示小儿病毒性脑炎颅内病变的部位、范围及严重程度,从而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陈雪鹏;黄磊;陈廷港;谢了武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评价第三代喉罩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0例全麻患者随机分成三组,每组20例,Ⅰ组用第三代喉罩,Ⅱ组用第一代喉罩,Ⅲ组用气管插管,监测并记录置入喉罩或插管前后,拔除喉罩或气管导管前后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二氧化碳人工气腹前后气道压力(Paw)、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的变化,术中、术后发生各种并发症的例数.结果:Ⅰ组、Ⅱ组置入喉罩前后HR、MAP无明显变化(P>0.05),而Ⅲ组插管后HR、MAP显著高于插管前(P<0.01);气腹后Ⅰ组、Ⅱ组、Ⅲ组的Paw与PETCO2均显著高于气腹前(P<0.01),Ⅰ组,Ⅱ组,Ⅲ组三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使用第三代喉罩具有操作简便,对呼吸、循环影响小,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李快春;苏尔瞻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产科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HIE新生儿的产科临床资料.结果:新生儿HIE致病因素中产前因素占53.2%,产时因素占51.1%,产后因素占5.3%;高危妊娠的新生儿HIE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者;自然分娩与剖宫产的新生儿HIE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而阴道助产术的新生儿HIE发生率明显高于前两者;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与新生儿HIE的发生密切相关;无围产保健组与有围产保健组新生儿HIE的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加强围生期保健,提高监护技术,及时处理高危妊娠及胎儿窘迫,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以及普及新法复苏,对预防HIE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绍锦;支佩颖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评价用牙髓塑化和根管充填的方法联合治疗磨牙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6例磨牙慢性根尖周炎的患者行牙髓塑化和根管充填联合治疗并进行随访.结果:76例磨牙慢性根尖周炎患者,其中30例为使用干髓术或塑化术治疗髓病失效而并发慢性根尖周炎者,46例是未做髓病治疗而继发慢性根尖周炎者,牙髓塑化和根管充填联合治疗后,经1~3年随访,总有效率达93.42%,而且未做髓病治疗组的成功率高于已做髓病治疗组(P<0.05).结论:采用牙髓塑化和根管充填联合治疗磨牙慢性根尖周炎,符合磨牙的内层解剖特点,吸取了根管治疗和塑化治疗两种治疗方法各自的优点,成为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余杰;金向青;潘乙怀;孙福财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诊断颌下腺结石症的价值.方法:对20例临床上怀疑有颌下腺肿块或颌下腺结石者进行B超检查.结果:探查发现颌下腺腺体内及主导管内有强回声光团及后方声影,并可准确描述结石位置以及健侧与患侧观察颌下腺腺体形态、回声改变情况,明确腺体炎症程度.结论:高频超声对颌下腺结石症检出结石的阳性率高,不仅可以了解结石的具体位置,同时可以了解腺体炎症程度,对手术方式的选择及其愈后有一定参考价值,并且此法具有无创性,方法简便、快捷.
作者:陈丽霞;赵亮;戴珂珂;胡元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高频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用高频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甲状腺,对121例经病理证实为甲状腺恶性肿瘤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4例(占86%)甲状腺恶性肿瘤为低回声,102例(占84%)病变内部结构与周围甲状腺实质相比致密,95例(占81%)结节性病变境界不整或欠整,57例(占47%)病变内见点状或斑片状强回声,87例(占72%)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病变内见动脉血流信号.结论:高频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甲状腺恶性肿瘤的检出有很高的价值,在判断良性病变有无微小癌变方面亦有一定价值.
作者:赵亮;胡元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评价导管造影检查对乳头溢液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乳头溢液疾病的临床特征及导管造影钼靶照片表现,并与术后病理对照进行研究.结果:导管造影对非哺乳期乳头溢液诊断的准确率为67.9%(53/78).结论:导管造影是乳头溢液疾病较可靠的诊断方法.结合临床特征及触诊检查,仔细操作,可提高诊断与定位的准确性.
作者:施勇;卢淑娇;陈述政;陈利坚;洪顺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评价利用非扩散性红外线光谱仪检测13C-尿素呼气试验诊断小儿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可靠性.方法:186例具有上消化道症状的患儿行内镜检查,胃窦部粘膜活检,经快速尿素酶试验,组织学或Hp培养,以判断是否Hp感染,并同时检测13C-尿素呼气试验.13C-尿素呼气试验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是与通过内镜检查获取胃粘膜检测Hp的结果比较计算得到的.结果:13C-尿素呼气试验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7.39%,阳性预测值为95.94%,阴性预测值为100%,准确率为98.39%.结论:利用非扩散性红外线光谱仪可代替价格昂贵的质谱仪来进行13C-尿素呼气试验,它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对检测小儿Hp感染是一种可靠的非侵入性的诊断方法.
作者:胡伟国;朱欢;黄开宇;徐彰;程芹芹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低钾血症指血清钾<3.5 mmol/L,广泛见于内、外、妇、儿等各临床科室,在老年人中亦为常见的电解质紊乱征.我们收集了1997~2001年本院403例低钾血症中被误诊及漏诊的老年病例30例,将其临床特点分析如下.
作者:李占园;林巍;应斌宇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我院自1993年5月建立儿科病房以来,共收治胃复安中毒患儿5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戚幼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简称HIE)是导致新生儿围产期死亡和永久性脑损害的主要病因之一.我院儿科1999年1月~2002年2月收治HIE121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林建军;徐华英;章风霜;朱海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阴道壁囊肿是妇科常见病,它来源于胚胎时期中肾管阴道部残迹.因上皮生长,分泌物潴留扩张而形成囊肿[1].其药物治疗效果不佳,需手术治疗.我们选择囊腔内注射3%碘酊治疗阴道壁囊肿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红 刊期: 2003年第05期
麻醉药品是指连续使用易产生身体依赖性、能成瘾癖的药品,因而在临床应用上受到严格限制.它的使用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健康和社会的稳定.为了评估我院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现对本院住院部2002年全年麻醉药品处方进行统计分析,考察药物的利用情况,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为临床提供有用的参考.
作者:叶雪梅;李文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我院于1999年1月-2002年12月应用二氧化碳(CO2)激光治疗前庭大腺囊(脓)肿3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雷丽红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intravenous leiomyomatosis IVL)是一种非常少见的子宫良性肿瘤,此肌瘤向子宫脉管内生长或由脉管本身的平滑肌组织增生后,向子宫外脉管腔扩展,除静脉外淋巴管也可受累,所以又称脉管内平滑肌瘤病.病理学上它是良性的平滑肌组织,有突出生长在静脉内并沿血管腔扩展的独特生物学行为.这种脉管内生长像蠕虫样突出可延至子宫肌瘤以外,甚至扩展到盆腔静脉、髂静脉、腔静脉,直到右心房,甚至到右心室,瘤体破裂可导致患者死亡.现报告三例,并复习文献进行讨论.
作者:余剑琴;张文淼;帅茨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定期约诊加心理辅导对患儿配合佩戴Hawlay保持器的影响.方法:将80例采用固定矫治器完成佩戴保持器的患儿,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A组采用1、3、6个月定期约诊,B组仅为6个月复诊,并进行心理学测试.结果:①A组患儿佩戴保持器的配合程度明显高于B组(P<0.05).②定期约诊加以心理辅导对保持器佩带的客观因素有明显影响,但对主观因素无影响.结论:增加复诊次数并加以心理辅导能明显提高患儿佩戴保持器的配合程度,有效保持矫治效果.
作者:何琮琮;林新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制备L-精氨酸(L-Arg)脂质体.方法:比较了薄膜法(TF)、逆相蒸发法(REV)、复乳法(DE)和冰冻熔融法(FT)制备L-Arg脂质体时包封率(EN)的变化,并观察影响EN的因素.结果:FT制备L-Arg脂质体获得的EN为24.45%±2.09%,分别比TF、REV和DE高78.19%、52.97%和42.04%;当卵磷脂:胆固醇=8:2(质量比),超声时间1 min,中性环境,冰冻24 h时EN高;L-Arg脂质体采用100℃、30min灭菌的方法,制品的形态、EN均无明显改变.结论:采用FT可获得较高EN的L-Arg脂质体.
作者:毛孙忠;龚永生;严哲;范小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开发和利用废弃的鸡骨,研究机体对鸡骨中钙质的吸收性及吸收规律.方法:将鸡骨粉碎制成骨泥,添加在食品的肉酥和肉丸中,然后分别将骨泥、肉酥和肉丸加入颗粒饲料,饲喂小鼠.在饲喂第3天、第5天、第7天时分别测定小鼠血清钙,同时设空白对照组.结果:第3天时,与其他时间相比,三个实验组的血清钙含量高,且极显著地高于对照组;第5天和第7天时,肉酥组和骨泥组血钙含量仍显著地高于对照组,但肉丸组血钙含量已降至与对照组基本持平;骨泥组钙吸收效果较好,肉酥组次之,肉丸组较差;骨泥组血钙浓度维持较平稳.结论:鸡骨是可以被利用的,其中的钙质容易被吸收,但吸收效果与食物品种有关.用钙制剂后数日,血清钙突然升高,而后又降低,稳定在略高于平时的水平.
作者:陈锡文;吴步猛;金晓冬;李安乐 刊期: 2003年第05期
1病例简介陈某,女,34岁,汉族,有流产史、宫外孕输血史.1991年足月顺产一女婴(系G3P1),24h后开始黄疸,经治疗后痊愈(现身体和智力状况均正常).
作者:张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患者,女,37岁,主诉外阴肿块达1个月,近来增大.临床见肿块位于外阴大阴唇外侧,约4cm×3cm大,圆形,质中,疑为前庭大腺囊肿而手术.病理所见:肿块灰红色,界限清楚实性.镜下见肿瘤细胞排列成短索状和小巢状,部分胞质内有小囊或见含有红细胞的微管腔,肿瘤基质呈黏液性变,不见异型内皮细胞和核分裂.
作者:王繁;高宝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为嗜盐性海生G-杆菌属,Roland在1970年首先报道由创伤弧菌感染引起小腿坏疽和内毒素性休克,美国、西班牙、日本、我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一些沿海城市相继有创伤弧菌感染的临床报告,然而在祖国大陆沿海关于创伤弧菌感染的病例报道十分罕见.近几年来,我们报告过浙江温州地区陆续发生创伤弧菌脓毒血症引起死亡的病例.该病起病急,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是一种致命性的重要疾病.为此,我们对下肢创伤弧菌感染所致脓毒血症的早期临床治疗进行探讨.
作者:卢中秋;卢才教;陈雷;程俊彦;李景荣;黄唯佳;李秉熙;周铁丽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现行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与弊端,本文分析了现行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与弊端及对研究生教育的影响,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一些措施与建议.
作者:邵凯隽;刘洁;吕建新 刊期: 200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