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观察产后早期应用产后康复仪联合会阴冲洗对预防尿潴留的效果.方法 将180例自然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90例,对照组90例.观察组在产后2h返回恢复室后即应用产后康复仪联合会阴冲洗预防尿潴留,对照组按产后护理常规.观察两组产妇自行排尿的时间和尿潴留发生的情况.结果 两组产妇自行排尿的时间和尿潴留发生情况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产后早期应用产后康复仪联合会阴冲洗对预防产后尿潴留的发生有明显的效果.
作者:代素辉;鄢家莉;刘锦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手部软组织缺损是手外科的常见急症,多伴有骨和肌腱组织外露,需用皮瓣转移修复.我科2004年1月~2006年5月采用腹部带蒂超薄皮瓣修复手背部及手指软组织缺损42例56指,均获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纪爱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老年血液透析(HD)患者透析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压的原因及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29例老年HD患者透析治疗时出现低血压及其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9例患者共进行2580例次透析发生低血压754例次,发生率为29%,治疗2h内发生37例次,2~3h发生208例次,3~4h发生509例次.结论 准确估计和控制干体重,合理个性化透析,治疗原发病预防并发症,透析过程中有效护理是防治老年患者低血压发生,保证透析效果的关键.
作者:樊桂娟;张嘉汝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在临床上一般将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称为基础生命体征,并以此作为机体内在活动的客观反映,它是衡量机体状况的主要指标.生命体征的测量是护理工作中常规的操作.
作者:詹红菊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我科2003年1月~2006年10月因各种疾病行腹式全子宫切除术288例,术后发生并发症68例.常见的并发症有残端出血,尿路感染,切口愈合不良,下肢深静脉血栓,腹腔血肿,围绝经期综合症.而术后严密观察病情,积极防治并发症,是促进术后康复的关键.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兆侠;任小莉;刘雅丽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间断关闭自控镇痛泵(PCIA)对术后病人镇痛效果的影响,预防和解除术后尿潴留.方法 将89例术后应用PCIA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根据膀胱充盈程度,按压膀胱病人有尿意时,关闭PCIA约0.5~1h,结合诱导排尿的方法,促使病人自行排尿,无效者给予留置导尿.排尿后开放PCIA,按自控给药键,追加一次0.5ml的药液.当病人再次有尿意时,按上述方法重复操作.对照组持续使用PCIA,病人有尿意时自行排尿,经诱导排尿方法无效者给予留置导尿.结果 两组术后镇痛效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留置导尿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间断关闭PCIA,可以减少导尿的例数,且不影响术后病人的镇痛效果.
作者:张虹;杜孝琴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0.5%碘伏换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效果.方法 将糖尿病足溃疡患者105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55例,对照组50例.实验组:糖尿病足溃疡创面采用0.5%碘伏清洗,碘伏浸泡无菌纱布湿敷.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生理盐水100ml+0.5%甲硝唑100ml+庆大霉素16万U+山莨菪碱20mg+胰岛素24U浸泡无菌纱布湿敷.结果 糖尿病足Ⅱ度溃疡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溃疡平均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Ⅰ度、Ⅲ度溃疡的治愈率,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Ⅰ度溃疡平均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Ⅰ度、Ⅱ度、Ⅲ度治疗有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0.5%碘伏换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与常规方法相比Ⅰ、Ⅱ度溃疡愈合时间明显缩短,Ⅱ度溃疡治愈率明显提高,但两种方法对Ⅰ、Ⅲ度治愈率及各度溃疡治疗有效率无明显差异.
作者:高莉;徐贵霞;周华邦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中心静脉置管是ICU急危重病人输血、输液、静脉内营养支持、给药和血液动力学监测的重要诊治措施.为了避免以往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带来的危险性和并发症,我院ICU自2006年1月开展了经颈外静脉穿刺行中心静脉置管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覃芳红;韦柳青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桌上型全自动腹膜透析机是一种自动控制透析液循环进出腹腔的机器,由电脑控制,可自动持续地进行各种方式的腹透,并由电脑操作、监测、记录每次的灌注量、停留时间、引流时间、流出量及透析液温度.
作者:郭丽丹;成慧;杨秀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纤维胃镜检查目前非常普及,是食管、胃及十二指肠疾病主要可靠的诊疗手段之一,但是普通胃镜,其检查过程非常痛苦,病人极易出现恶心呕吐、呛咳流泪,并可诱发心律失常甚至呼吸循环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作者:钱迎芳;赵美和;张临燕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乳腺癌病人五年生存率不断提高,但乳腺癌仍然是一种危害严重的恶性肿瘤,使女性病人承受着身体健康和女性美尊严受到双重损害的威胁,并对家庭成员的生活带来很大影响,这些影响贯穿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康复及肿瘤复发的全过程.
作者:杨显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1 病例介绍患者,女性,32岁,外阴部不适3天自购高锰酸钾,因不了解用法,清洗外阴后,将高锰酸钾直接撒在外阴部皮肤上,感会阴部烧灼难忍,急诊入院检查.检查发现:患者阴阜、两侧大腿根部、两侧大小阴唇、会阴体部有散在的高锰酸钾颗粒,会阴部皮肤多处溃烂,深1mm左右,周围皮肤红肿,疼痛难忍.
作者:刘东彦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异丙酚用于手法松解肩周炎的效果.方法 静脉注射1%异丙酚至病人呈麻醉状态后行手法肩关节松解术.结果 本组病人术中呈麻醉状态,清醒后无痛苦记忆.经松解后肩周炎治疗有效率95.8%,优良率83.3%.结论 本方法治疗肩周炎,安全、简便、无痛苦、临床效果好,无严重并发症,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程晓莉;杨仁巨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肢体延长术已广泛应用于矫正肢体长度不等,先天性或后天性畸形,修复各种骨缺损与骨不连[1].通过矫正肢体短缩畸形,从而达到改善肢体功能的目的.我科2000年2月~2007年2月共为14例小腿短缩畸形患者,应用外固定延长器进行肢体延长,术后效果较为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英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在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抢救过程中BD留置针静脉穿刺置管的可行性及重要性.方法 对36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行BD留置针静脉穿刺置管71处.结果 患者均安全、顺利接受BD留置针静脉穿刺置管,其中5例接受1次1处置管;27例接受同时2次2处置管;4例接受同时3次3处置管.结论 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采用BD留置针静脉穿刺置管,其操作方便、简单快速,不破坏血管,能快速输液,患者容易接受,对提高抢救成功率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宝莲;公悦;王平红;王慧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腋静脉留置针在早产儿中的应用.方法 68例留置针在早产儿输液对象中的33例采用腋静脉输液,35例采用外周静脉输液,对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导管脱出、保留时间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留置针在输液时经比较,一次穿刺成功率无明显差异,导管脱出、保留时间上有显著差异.结论 使用腋静脉留置针为早产儿进行输液时方法简单、安全,可以在新生儿病房和NICU广泛使用.
作者:吴琼;李慧梅;金利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法洛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TOF)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在先天性心脏病中约占10%,在儿童紫绀型心脏畸形中则居首位,占50%~90%[1].由于此类患者畸形较复杂,术前心功能差,术中体外循环时间长,术后极易发生严重的心、肺、脑、肾等脏器的并发症,甚至死亡.
作者:陈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终末期肾衰竭患者透析治疗可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有效地控制干体重,延长患者生命.持续监测血容量的变化对防治透析中低血压及调整透析患者干体重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吴爱武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阅读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 实施半开放式管理,将78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在两组均使用相同剂量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研究组辅以为期3个月的阅读治疗,观察两组主要临床症状改善的情况.结果 两组主要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基础上辅以阅读疗法,对慢性精神病分裂症患者的康复疗效肯定.
作者:丁佑萍;彭蓉;张平;张凤雪;刘冀源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腹腔双套管冲洗引流应用于肠外瘘的护理效果.方法 对我科并发肠外瘘的12例病人,早期采用腹腔双套管冲洗引流,总结分析护理方法及引流效果.结果 选择腹腔双套管冲洗引流,效果较好,可以减少漏出液对瘘口周围皮肤的刺激,本组均无引流相关并发症,拔管顺利.结论 腹腔双套管冲洗引流,引流有效、充分,是肠外瘘引流治疗的有效方法,其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治疗及预后.
作者:王莉梅;周娟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白血病是一种不明原因的造血系统的恶性疾病,是国内十大高发恶性肿瘤之一,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作者:丁小丽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分析50例脑卒中言语障碍患者的心理变化特点,指导制定相应护理对策以协助患者达到佳康复效果.方法 采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HAD)情绪测定表和自制调查问卷对50例脑卒中言语障碍患者进行心理特点分析,比较不同性别、年龄和文化程度患者的心理变化特点,制定相应护理对策.结果 本组焦虑情绪占46%,抑郁情绪占38%.因病导致性格改变的比例表现出随年龄增长而增大的趋势.患者均表现出不同程度运动迟滞和动作不协调.男性患者有行为异常表现的比例高于女性患者(89.5%>58.1%).结论 卒中后女性患者较男性患者易产生焦虑和抑郁;60岁以上患者易出现抑郁情绪和情绪波动,60岁以上男性患者易出现性格改变和行为异常.应及时准确掌握患者心理特点,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
作者:唐惠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随着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准确率的不断提高,麻醉技术的不断发展,体外循环和监护技术水平的提高,为不影响婴儿生长发育,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年龄已在原来基础上大大提前,由于婴儿心脏病特有的生理特征,其护理上也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胃肠道功能不完善的婴儿,我科2005年1月~2006年12月为50例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婴儿成功实施了手术,现对其术后的消化道管理作一回顾性分析,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锦芳;代素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白血病病人因化疗药物作用常可引起口腔溃疡,临床表现为口腔黏膜肿胀、充血、出血、糜烂、疼痛,给病人带来极大痛苦.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在达到佳护理效果同时大限度减轻病人痛苦.
作者:陈燕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逆行静脉穿刺以易于固定、局部外渗少等优点[1],已在临床广泛应用.而良好的静脉充盈度是穿刺成功的关键,2004年3月~2005年12月,我科对68例老年病人逆行静脉穿刺时,采用双止血带法,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贾冬青;刘霞;刘爱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手背下1/3掌指关节处逆向静脉穿刺与顺向静脉穿刺成功率,从而提高静脉利用率.方法 将85例躁动、血管弹性差、长期输液的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44例,对照组41例.实验组采用逆向静脉穿刺,对照组采用顺向静脉穿刺.结果 两组穿刺成功率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5),手背下1/3逆向静脉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顺向静脉穿刺.结论 逆向静脉输液利用了通常情况下不采用的手背下1/3处的浅静脉,且易于固定,不影响液体滴数,增加了远端血管的利用率,缓解了长期输液病人静脉穿刺困难的矛盾,值得在顺向穿刺困难时使用推广.
作者:姜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计算机导航技术应用于临床椎弓根螺钉固定术的手术配合方法.方法 分析总结在计算机导航系统辅助下,对12例病人行椎弓根螺钉固定手术和护理配合的经验.结果 手术顺利,术后无感染、未发生血管和神经损伤等并发症,螺钉大小选择合适,固定位置及方向准确.术中透视次数及手术人员所受X线辐射量明显减少.结论 计算机辅助椎弓根螺钉固定是一项安全的、精度高的手术.同时加强护理配合,正确运用计算机导航,是确保手术精确定位、顺利成功的保证.
作者:程宗燕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中老年患者使用加温冲洗液,观察术中体温的变化.方法 选择100例TUR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A组冲洗液用预热的方法至37±1℃,B组冲洗液为23±1℃.记录患者肛温和腋温,并观察术中与低温有关的不良反应,如怕冷、寒战等.结果 在手术60min、90min和术毕与B组相比,A组肛温和腋温明显增高(P<0.05);与基础值相比,B组肛温和腋温明显降低(P<0.01).A组怕冷5例,寒战3例;B组怕冷21例,寒战15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在老年患者行TURP中给予加温的冲洗液可以避免术中的低体温.
作者:王家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为了更好地进行精神科的护理安全管理,有效地对夜班护士巡视查房的质量进行过程控制,督促护士规范地履行巡视查房的职责,保证患者的安全,我科封闭病房于2004年1月开始在夜班使用智能巡检管理系统,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世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沟通是一种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技能,而在医疗服务行业中更为重要[1].长期以来,护理管理者在重视护士与患者沟通的同时也应重视患者家属的心理需求.随着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做好与患者家属的情感和信息沟通的重要性日益彰显.
作者:张回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人工气道的建立,破坏了上呼吸道的加湿、加温、过滤功能,使下呼吸道直接与外界相通,增加了呼吸道感染的机会,使呼吸道分泌物增加.
作者:李晓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洗手与医院内交叉感染的控制有关,并成为共识.由医护人员传播细菌造成的医院感染占所有原因的30%[1],医护人员常需要接触不同患者,手便成为散播微生物的重要传播媒介.
作者:孙业秀;牛家兰;刘琼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早产儿呼吸暂停是指呼吸停止≥20s和(或)伴心率减慢(心率《100次/min)和紫绀[1].呼吸暂停和心动过缓伴有脑血流减少,导致脑损害或加重原有脑损害,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或遗留终身中枢神经系统后遗症[2].因此,是儿科医务工作者关注的热点,近年来对此作了大量的研究和论述.本文从护理角度对早产儿呼吸暂停的临床干预新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陆琳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不孕症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寻求并运用有效的应对策略.方法 应用肖水源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调查分析135例不孕症患者所获得的社会支持状况.结果 不孕症患者获得的社会支持总均分为39.75±6.89,与常模 34.56±3.73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获得的社会支持高于常人.调查还发现不孕时间越长的患者获得的社会支持越低.结论 应帮助不孕症患者优化社会支持网络,鼓励她们主动利用社会支持网络,护士群体也应成为社会支持的主要组成部分.
作者:闵丽华;张安琴;晋云花;漆平;张华秀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不同体位对腹泻患儿肛拭子取便的影响.方法 选择100例1.5~4岁的腹泻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采取俯卧位进行肛拭子取便,对照组采取端坐位进行肛拭子取便.观察两组在大便采集成功率、采集所需时间,肛拭子插入深度和疼痛反应方面的异同.结果 两组在采集成功率上无明显差异(P>0.05),但实验组采集所需时间短,肛拭子插入浅,疼痛与不适发生率明显降低,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腹泻患儿采取俯卧位肛拭子取便,能明显缩短大便采集时间,减少患儿的疼痛与不适,值得在儿科临床推广.
作者:魏志翠;周霞;施福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使用多孔胃管,并在传统插管长度的基础上再延长10~15cm,在肠梗阻胃肠减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23例胃肠减压置管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传统组60例和试验组63例.传统组采用普通胃管,插管长度为45~55cm;试验组采用多孔胃管,插管长度为55~70cm.观察两组置管时间和效果.结果 试验组较之传统组,检验胃管是否在胃内的结果准确,堵管率低,置管时间短,效果优于传统组(P<0.01).结论 肠梗阻胃肠减压病人采用多孔胃管并延长插入长度,可明显提高胃肠减压效果,减轻病人痛苦.
作者:姜杰敏;董丽娜;宋小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改进静脉留置针针痤的消毒方法,提高消毒效果,防止静脉炎的发生.方法 我科2006年8月~2007年2月将16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除常规消毒外并于穿刺后固定敷贴前消毒留置针针座的方法,进行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对照组采用常规消毒方法进行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结果 实验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留置针保留时间实验组长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外周静脉穿刺输液应用留置针针座消毒法可降低静脉炎发生率,延长静脉留置针保留时间.
作者:江秋霞;张丽萍;郭兵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哮喘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吸入剂的方法,以进一步促进哮喘防治工作.方法 对80例哮喘患者同时采取实际操作观察和问答调查.结果 56例实际操作不正确,其中24例吸入前未充分摇匀、10例吸入前未做深呼吸、6例吸入时口包裹不严密、16例吸药后未屏气,回答调查中54例有错误,其中16例吸入后不漱口或吞咽唾液,28例两药吸入先后顺序不正确,10例吸入后既不漱口、吸入先后顺序也不正确.结论 本次调查2/3哮喘患者不能正确使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医护人员应重视对患者的指导和本身示范吸入操作的正确性,耐心纠正患者吸入操作过程的错误.
作者:张慧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用药依从性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 采用问卷方式对87例CKD患者进行用药依从性调查.结果 CKD患者居家情况、医疗付款方式、对医务人员信任度与用药依从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CKD患者用药依从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多途径干预可提高用药依从性.
作者:方秀萍;朱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两种雾化吸入方法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将4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20例,治疗组28例,在采用综合性治疗的基础上,常规组直接用沙丁胺醇、普米克令舒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组则在每次氧驱动雾化前先给予生理盐水超声雾化吸入,并伴拍背吸痰,再按常规组吸入方法治疗.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2.86%,常规组7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中尤其是氧驱动雾化前给予生理盐水超声雾化吸入及呼吸道管理可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胡安荣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自行注射胰岛素病人对不同注射方式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寻求病人易接受的注射方式.方法 选择2005年7月~2006年2月确诊的Ⅱ型糖尿病,出院后需自行注射胰岛素的病人43例,随机分为甲组22例,乙组21例.两组运用同一程序进行指导,设定评价指标与标准,根据病人口述和现场演示情况进行计分,比较两组操作合格率.结果 乙组合格率明显低于甲组(P<0.05).结论 腹壁垂直刺入注射方式更易于病人接受和掌握.
作者:朱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将循证思维方式应用于护士实习生的手术室实习工作中,解决护士实习生晕台的问题.方法 2004年8月~2005年6月(第一次调查)将护士实习生116人作为对照组,对晕台情况进行原因分析,应用计算机网络检索有关文献,并对证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实用性做出评价,制定防治对策,再施以有效的干预.与干预后的观察组(第二次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实施干预前后,对照组与观察组护士实习生晕台率分别是7.75%与1.96%,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 循证思维是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基础,不仅能保证护士实习生在手术室实习期的安全,而且可丰富手术室护士的知识,进一步提高其专业性和技术性.
作者:高友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新的护理查房模式,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临床护理质量.方法 通过对146名护理人员的自我认识评价及24名手术患者对护士满意度的调查.结果 采用医护联合查房后患者对护士手术知识宣教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医护联合查房对提升护理质量有非常显著的效果.结论 医护联合查房优于传统护理查房,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崔玲;吴红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双黄连加维生素B12用于伤口换药的疗效.方法 将150例伤口换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双黄连加维生素B12纱条换药,对照组采用碘伏纱条换药.结果 观察组伤口平均换药次数和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P<0.01) 病人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双黄连加维生素B12用于外科伤口换药能减轻疼痛,减少换药次数,缩短愈合时间,有效促进创面愈合.
作者:张桂兰;梅咏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2005年1月~2007年1月,我科600例产妇在会阴伤口护理时,采用传统常规会阴护理外再配合甲硝唑注射液与湿润烧伤膏处理伤口,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连丽;高存亮;白世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左氧氟沙星是喹诺酮类抗生素,为临床常用抗生素.静滴后发生肌腱炎比较罕见.我科2007年诊治1例髋关节肌腱炎的患者,经治疗护理后恢复良好,双腿行走如初.现报告如下.
作者:彭祥惠 刊期: 200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