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主办单位:安徽省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9-6469
  • 国内刊号:34-1229/R
  • 影响因子:1.94
  • 创刊:1997
  • 周期:月刊
  • 发行:安徽
  • 语言:中文
  • 邮发:26-175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 2005和2009年连续两年被安徽省科技厅和出版局评为安徽省优秀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安徽医药杂志   2003年1期文献
  • 马鞍山市学龄前儿童血铅水平调查

    目的了解马鞍山地区学龄前儿童血铅水平现状.方法采用严格的质量控制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于1999年5~7月对马鞍山市5所小学学前班儿童进行血铅测定.结果根据美国国家疾病控制中心(CDC)关于儿童血铅水平的建议,将研究对象分为高血铅组(血铅≥100 μg@μg@L-1)和低血铅组(血铅<100μg@L-1).血铅<100μg@L-1者113人,占总调查人数的29.3%;血铅≥100 μg@L-1者273人,占总调查人数的70.7%;其中血铅≥200μg@L-1者50人,占总调查人数的12.9%.其中邻近城市交通主干线小学儿童血铅水平高,矿山小学儿童血铅水平次之,近郊区小学儿童血铅第三,普通城区小学儿童血铅水平低.邻近城市交通主干线小学与普通城区小学血铅水平差异有显著性.其中,邻近城市交通主干线小学儿童发生率高,矿山小学第二,普通城区小学第三,近郊区小学低.各区儿童血铅≥100μg@L-1的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目前马鞍山市儿童血铅水平及儿童铅中毒的流行率较高,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孙亮;陈扬;刘剑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Mirizzi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Mirizzi综合征是胆囊结石病的一个特殊病理类型.文献报道发生率0.7%~2.7%;手术胆管损伤占5.7%.提高术前或术中确诊率,对避免术中损伤肝外胆管甚为重要.

    作者:汪大新;赵娣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抢救8例肺性脑病的体会

    Ⅱ型呼吸衰竭伴有精神、神经症状者,称为肺性脑病.如抢救不及时或抢救方法不当,病死率甚高.我院在1 996~2000年成功地抢救了8例肺性脑病患者.现将抢救中的几点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方善琪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的整复

    目的寻求单侧唇裂术后继发鼻畸形修复的佳方法.方法通过对鼻小柱健侧移位和鼻外侧脚异位游离复位以及鼻翼软骨的悬吊矫正鼻畸形.结果32例单侧唇裂术后继发鼻畸形术后矫形30例获得满意效果,其中2例效果一般.结论根据鼻部发育的病理学畸形进行相应手术矫正能够取得理想结果.

    作者:杜晓扬;水庆付;褚燕军;徐荣成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足月妊娠胎膜早破潜伏期与妊娠结局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初产孕足月胎膜早破不同潜伏期的妊娠结局.方法对134例初产孕足月不同潜伏期胎膜早破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不同潜伏期间,手术产率、阴道分娩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并且随潜伏期延长,产褥病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肺炎率均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初产孕足月胎膜早破者,潜伏期越长,难产机率越大,对母儿危害越大,应引起重视.

    作者:陈磊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门诊和社区高血压患者的教育和管理

    高血压(HBP)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我国目前大约有1.1亿HBP患者,并有继续上升的趋势.HBP患者常因无任何症状而未去求医.据调查,我国HBP患者中,仅20%~25%知道自己患HBP病,其中不足一半经过治疗,仅不足10%的患者获得满意控制.

    作者:杨敏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192例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技术要点及其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重点讨论甲状旁腺及喉返神经的保护.方法对192例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病人进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对术后并发症进行观察.结果暂时性单侧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病率为1.04%,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生率为0.52%.结论改良的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文献中报道的发生率.

    作者:涂苍慨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在肝硬化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研究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LN、PⅢP、CⅣ)对肝硬化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184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LN、PⅢP、CⅣ),检测结果经F检验(方差分析)及q检验确定统计学意义.结果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LN、PⅢP、CⅣ),在肝炎肝硬化患者中检测水平高,与急性肝炎、慢性肝炎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LN、PⅢP、CⅣ)对肝炎肝硬化诊断具有明显的指导价值.

    作者:徐瑗瑗;李宜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流式细胞术检测儿童急性白血病中枢神经系统微量残留病变

    急性白血病是儿童时期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危害儿童的健康.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使化疗药物浓度不易达到中枢神经系统(CNS)治疗水平而成为急性白血病细胞残留的佳庇护所.初诊时是否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是评判儿童ALL危险度的独立因素之一,对制订适宜的治疗方案,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宁玲;翟志敏;祖庆;张爱梅;杨正修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我院抗高血压药物临床使用调查

    1资料来源我院2000年9月1日~2001年2月28日住院高血压患者(收缩压≥140 mm Hg,舒张压≥90 mm Hg)429例处方及病历.其中男212例,年龄44~84岁;女217例,年龄16~84岁.

    作者:黄国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铜陵市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现况分析

    目的探讨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问题.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调查4所医院2000年10月~2001年3月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住院患者出院病案547份.结果4所医院临床疗效有效率分别为:94.67%、99.47%、29.41%、100%;细菌培养率分别为:73.37%、67.72%、5.88%、100%.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的为26.01%.存在问题:①抗菌药物使用时间过长或过短;②抗菌药物的不恰当联用,治疗中盲目变更抗菌药物;③个别医院选择抗菌药物缺少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依据.结论使用抗菌药物首先要明确诊断,尽早送检细菌培养和做药敏试验.选择使用抗菌药物要先从普通常用药物着眼,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基本要求.联合使用抗菌药物,要严格掌握适应症.

    作者:刘晓帆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聚维酮碘溶液对烧伤残余创面愈合的影响

    目的研究聚维酮碘溶液对烧伤残余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烧伤后期出现残余创面病人67例,应用1:10聚维酮碘溶液治疗30例,1:1 000新洁尔灭溶液治疗37例,治疗时间均为1~2个疗程,每个疗程5~7 d,以创面细菌清除率及愈合情况作对比分析.结果聚维酮碘溶液治疗组创面感染菌种的总有效率和总清除率,分别为90.0%和86.0%,显著高于新洁尔灭组的27.0%(P<0.05)和31.2%(P<0.01);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MRSA的清除率和创面的愈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聚维酮碘溶液治疗烧伤创面疗效显著.

    作者:孙刚强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甘露消毒丸所致慢性肾小管间质肾病12例分析

    目的总结长期服用中药甘露消毒丸所致慢性肾小管间质肾病的临床特点,初步分析影响肾功能进展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长期不规则服用常规剂量甘露消毒丸,临床上表现为肾功能快速进展的慢性肾小管间质肾病,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观察服药时间、剂量对肾功能的影响,并对贫血、双肾萎缩和肾功能进展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2例患者均以明显贫血、多尿及夜尿增多、消化道症状为主要临床症状;尿蛋白均低于2 g@24 h-1,且以小分子蛋白为主;均出现尿糖,部分伴有肾小管酸中毒;Scr的升高与贫血、双肾萎缩有关,而与服药时间、剂量无关.结论长期服用常规剂量甘露消毒丸(含木通)可导致慢性肾小管间质肾病,且肾功能快速进展.

    作者:周志宏;杨群伟;董芍芍;章圣泽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异丙酚-芬太尼复合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比较异丙酚芬太尼、异丙酚在人工流产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60例ASA Ⅰ~Ⅱ级、年龄20~41岁、全身麻醉下行人工流产术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A组为异丙酚-芬太尼组,B组为异丙酚组.A组以芬太尼1μg@kg-1和异丙酚麻醉诱导.B组仅以异丙酚麻醉诱导,术中两组均以异丙酚静脉维持,术中持续监测HR、SBP、DBP、SPO2、BIS.结果(1)在达到同等麻醉深度时,A组的麻醉诱导剂量、静脉维持速率、麻醉苏醒时间各指标明显低于B组(P<0.01);(2)A组诱导后、手术结束时的HR、SBP、DBP、SPO2与诱导前各指标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B组诱导后指标与诱导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手术结束时上述指标与诱导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SPO2诱导后与诱导前相比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手术结束时SPO2与诱导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3)两组病人手术中知晓率均为0.B组有16.7%病人主诉注射部位疼痛,6.7%病人在术后主诉腹部疼痛.AB两组的手术满意率为100%.结论异丙酚-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术剂量小、血流动力学平稳、苏醒快、副作用少而成为理想的麻醉选择.

    作者:胡黎明;范秋维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谷胱甘肽治疗帕金森病3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古拉定,GLT)对帕金森病人治疗效果,观察GLT治疗后病人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丙二醛(MDA)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30例临床未治疗或服用美多巴因副反应被迫减药病人,应用GLT进行治疗,治疗前后行血SOD、GSH-PX、MDA测定,并设立对照组、正常人组比较;治疗、Px对照组进行了治疗前后H-Y分级及Webster评分.结果治疗组和正常人组比较,血SOD、GSH-Px显著减低(P<0.01),MDA显著增高(P<0.01);GLT治疗后,SOD、GSH-Px值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P<0.01),MDA值下降(P<0.05),而对照组改变不明显.治疗前后评分,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显著改善(P<0.01),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GLT对PD病人有较显著治疗作用.

    作者:鲍远程;汪瀚;陈怀珍;张波;王晓阳;徐国存;童建兵;王艳昕;杨兴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异丙酚、氯胺酮、依托咪酯用于无痛人流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异丙酚、氯胺酮和依托咪酯在人工流产术中麻醉效果,及其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旨在探讨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适合无痛人流的麻醉方法.方法选择需做人流患者150例,随机分成D组、K组和E组,每组50例.D组静注异丙酚2~2.5 mg@kg-1,K组静注氯胺酮0.8~1 mg@kg1,E组静注依托咪酯0.2~0.4 mg@kg.观察用药前后SBP、DBP、HR、RR和SPO2的变化,记录麻醉起效、恢复、离院时间、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与K组、E组相比,D组麻醉起效、恢复及离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血流动力学稳定、不良反应少,其它无明显差异.结论人流术用异丙酚优于氯胺酮或依托咪酯全麻.

    作者:邵礼华;钱军;张文芸;王亮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蒽酮-硫酸比色法测定麦冬多糖的含量

    目的建立麦冬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蒽酮-硫酸比色法.结果626 nm处有大吸收峰,线性范围在2.56~25.6 mg@L,平均回收率为102.46%(n=4,RSD=2.02%),麦冬多糖精制品的含量为60%以上.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重现性好,为制剂生产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作者:唐丽琴;李矗;刘圣;陈礼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药厂头孢唑啉钠粉针含量

    目的测定不同厂家头孢唑啉钠粉针的含量,评价其内在质量.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6家药厂有2家药厂的头孢唑啉钠粉针的含量不合格.结论各药厂的样品含量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作者:邢蓉;张大萍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氯霉素片的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氯霉素片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ODS柱,甲醇-O.02 mol@L-1磷酸二氢钾(55:45,磷酸调pH值3.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4 nm.结果氯霉素的线性范围在20~120 mg@L-1(r=O.9999,n=5),平均回收率为101.6%,RSD=O.9%.结论HPLC法可以排除杂质干扰,有效测定氯霉素片的含量,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作者:林燕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硫酸镁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建立硫酸镁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测方法.方法按<中国药典>二部2000年版附录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考察硫酸镁注射液对细菌内毒素法检查的干扰作用.结果硫酸镁注射液稀释10倍,对细菌内毒素法无干扰作用.结论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可代替家兔热原检查法.

    作者:李凤华;张克俊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HPLC测定己酮可可碱氯化钠注射液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己酮可可碱氯化钠注射液中己酮可可碱含量的方法.方法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4.6×150 mm);以甲醇-水-冰醋酸(45:55: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4 nm.结果线性回归方程为y=-10280+392975.21x,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40%.结论该法简便、准确、快捷,可用于该注射剂质量控制的方法.

    作者:刘晓鸿;张明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RP-HPLC测定犬血浆中卡托普利

    目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犬血浆中卡托普利浓度.方法以对溴苯乙酰基溴为衍生剂,血浆样品经衍生反应后,用乙酸乙酯-苯(1:1)提取,以ODSC18为固定相,乙腈:水:冰醋酸(45:55:0.2)为流动相,UV258 nm紫外检测.结果在25~600μg@L1浓度范围线性良好,小检测浓度为12.5μg@L.其日内差及日间差RSD分别小于4.95%和2.88%,相对回收率大于94.8%.结论方法简便灵敏,为卡托普利样品分析及临床药物监测提供了检测方法.

    作者:陈卫东;吕雄文;李俊;金涌;高署;马传庚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胃灵冲剂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胃灵冲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理化反应鉴别和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白术、白芍、甘草、延胡索进行鉴别.结果白术、白芍、甘草、延胡索对鉴别反应有专属性.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快速,可作为胃灵冲剂的质量控制依据.

    作者:陈俊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以甲硝唑为基础配伍的2组抗胆道感染药物的稳定性研究

    目的探讨甲硝唑葡萄糖注射液(甲硝唑G)与头孢唑啉钠、头孢曲松钠配伍的稳定性及贮存期.方法借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甲硝唑、头孢唑啉钠、头孢曲松钠的含量;用经典恒温法、留样观察法考察甲硝唑G-头孢唑啉钠及甲硝唑G-头孢曲松钠配伍液的含量、pH值及外观的变化.结果甲硝唑、头孢唑啉钠、头孢曲松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2.01~20.08 mg@L-1、5.07~30.42 mg@L-1、4.03~20.16 mg@L;平均回收率依次为(99.58±1.63)%、(99.78±1.23)%、(99.93±0.96)%;70℃,8 h内的热分解产物不干扰测定.恒温加速试验时,配伍液中甲硝唑稳定;头孢唑啉钠、头孢曲松钠降解均遵循一级动力学反应,20℃的T0.9分别为26.08 d和6.07 d,T1/2为171.54 d和39.95 d;溶液颜色有随温度、时间递增而加深的趋势.室温(20℃±1℃),0~120 h内留样观察,配伍前后药物残存率>95%,pH值、外观均无明显改变.结论高温(50、60、70℃)下,甲硝唑稳定,头孢唑啉钠、头孢曲松钠随温度、时间递增而逐渐降解;室温下,0~120 h内,2组配伍液的含量变化在允许范围内(<5%),pH值、外观无明显变化,可以配伍使用.

    作者:孙言才;方焱;屈建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首乌神颗粒改善学习记忆的部分机制研究

    本文研究了SWS对小鼠的凝血时间的影响,结果发现SWS能明显延长正常小鼠尾出血时间;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小鼠的尾出血时间明显比正常组小鼠短,而SWS大剂量组可明显延长缺血再灌注小鼠尾出血时间;SWS可明显降低大鼠血小板的聚集性及凝聚性.提示SWS可改善微循环,进而保护脑神经细胞.本文进一步对SWS改善学习记忆障碍的部分机制展开了研究,结果SWS可使大鼠脑组织中乙酰胆碱和γ-氨基丁酸含量明显增高,并均能显著对抗大鼠脑缺血再灌引起的脑组织钙含量的升高,并呈剂量依赖性.提示SWS能明显对脑细胞起保护作用.

    作者:马宜明;李俊;金涌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马齿苋注射液的制剂学研究

    目的探讨马齿苋注射液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中药注射液的常规制法,对提取时间、次数、加水倍数、醇沉浓度等因素进行试验,按上述因素条件制成的样品,进行灭菌后及加速(40℃)1个月的外观性状、pH、有效成分含量考察,确定了制剂的佳制备条件.结果按此条件制备的3批中试产品,进行长期稳定性考察,符合规定.结论制备的马齿苋注射液工艺成熟,质量稳定,质量控制方法可行.

    作者:胡容峰;李华林;徐维平;周华生;龚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活血胶囊对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研究活血胶囊对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以探求其活血化瘀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给大鼠灌胃活血胶囊,观察其对犬白鼠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性、红细胞变形能力的影响.结果活血胶囊显著降低血浆粘度及红细胞聚集性,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结论活血胶囊可能通过改善血液流变学来发挥其活血化瘀功能.

    作者:方叶萍;吕剑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苦参素联合干扰素对慢性乙肝病毒定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苦参素联合干扰素对慢性乙肝病毒定量指标的影响.方法治疗组用苦参素联合干扰素,对照组单用干扰素,疗程均为3 mon,观察治疗效果及副作用.结果两组治疗结束后ALT和AST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HBV-DNA和HBeAg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两组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1).治疗组对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的影响较小(P<0.05).结论采用苦参素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具有较好的抗病毒作用.

    作者:邹桂舟;李旭;叶珺;叶英;李鸿宾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药物中间体2-氰基-4-甲基联苯的合成

    2-氰基-4-甲基联苯(1)是生产新型抗高血压药物坎得沙坦(candesartan)[1]和依伯沙坦(irbesartan)[2]等的重要中间体,国外文献[3,4]均未详细报道该化合物的合成工艺.本文介绍以2-氰基-4-甲基联苯为原料,经四步反应制备(1).该工艺条件温和,适宜规模化生产.

    作者:柏俊;费勤志;王辉;吕凌;孙备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凡士林用于预防压疮的探讨

    为了寻找较好地预防压疮发生的护理方法,减轻病人的痛苦.对104例易发生压疮的高危病人分组进行预防压疮护理观察.结果采用凡士林对受压局部涂擦可以较好地预防压疮的发生,并能减少病人翻身的次数,节省护理时间.

    作者:程雪霞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及Endostatin研究进展

    1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因子新生血管对于肿瘤的生长、浸润和转移有重要意义.许多正性和负性因素参与调节肿瘤的血管生成状态,血管生成因子与抑制因子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陈飞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运用校园网开展医学教育初探

    21世纪是以信息为特征的社会,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应用是当前教育技术发展趋势[1].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络的发展,为医学教育拓展新领域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必要的技术手段.目前我国大部分高等医学院校都建立了规模不等的校园网络,如何适应信息社会发展需求,利用网络教育优势,是当前高等医药院校应引起重视的新问题.

    作者:鲁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在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教学中开展师生互动和双向交流

    由于七年制高等医学教育的特殊性,其教育、教学的方法方式与五年等学制的医学教育将有着很大的不同.我们必需重新调整师生关系,洞察教与学的真正含义和本质,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造能力,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大双向交流和师生互动,才能培养出具有深厚的医学基础知识、较强的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科研能力的人才.

    作者:程益群;李俊;袁振发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贯彻条例,依法治药

    为切实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以下简称<药品管理法>),国家药品监管局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经过国务院法制办与国家药监局的共同努力,朱镕基总理2002年8月4日签署了国务院第360号令予以公布,并于2002年9月15日起施行.

    作者:李文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应用原生质体融合法选育林可霉素高产菌株

    将林可霉素产生菌N65-2#、S78-1#的原生质体分别热灭活和紫外灭活,并将灭活原生质体用PEG融合,从中获得92-201#融合株,其摇瓶效价分别较N65-2#、S78-1#提高17%、52%,且色素分泌少,传代稳定性强.

    作者:姚曙光;刘瑞华;刘金荣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羧甲淀粉钠对阿奇霉素分散片质量的影响

    目的为提高阿奇霉素(azithromyci)分散片的质量,研究崩解剂羧甲淀粉钠(CMS-Na)对其分散性的影响.方法处方选择羧甲淀粉钠、低取代羟丙纤维素(L-HPC)、聚乙烯吡烷酮(PVP)等,湿法制粒、压片;测定硬度、分散均匀性和溶出度.结果羧甲淀粉钠的质量性能及片剂制造工艺对阿奇霉素分散片的质量有显著影响.结论选择交联羧甲淀粉钠及恰当的制剂工艺可以明显提高阿奇霉素分散片的质量.

    作者:杨朝;尹正龙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固体制剂车间的洁净厂房设计探讨

    当前全国制药企业正全面进行GMP认证工作,厂房作为GMP认证工作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根据多年来设计的经验和教训,结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和今年颁布的<洁净厂房设计规范>,提出看法,与广大制药工作者探讨.

    作者:汤青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提取车间工艺管道布置设计与GMP

    就提取车间工艺管道布置设计及其与GMP的关系展开探讨,主要讨论了提取车间工艺管道布置设计的内容;GMP对提取车间工艺管道布置设计的要求;并以离心泵进出口管线的设计,放空、放净管线的设计及工艺回流管线的设计为例,阐述了提取车间工艺管道布置设计及其与GMP的关系.

    作者:许小球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电法去离子及其与普通离子交换技术的比较

    随着现代制药工业的发展,纯化水(去离子水)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普通离子交换技术对制纯化水作出了重大贡献,但由于自身技术的局限(如酸、碱再生及污染处理),近年已越来越有被新的制纯化水技术取代之势,如近年兴起的电法去离子(EDI)系统,就在安徽省医药设计院设计的安徽金蟾生化股份有限公司小容量注射剂及口服制剂生产车间GMP改造项目中得到了较好的运用.

    作者:王佩迪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复方磺胺甲噁唑片崩解度问题的工艺改进

    崩解度易超限是复方磺胺甲噁唑片在生产制造过程中较常见且突出的一个问题.我们从改进工艺处方入手,通过反复试验对比,终于筛选出了佳的处方组合,根本上解决了该品种的崩解度问题,进而达到了避免产品返工,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产品质量的目的.

    作者:史向文;汪惟国;王茹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药品管理系统在门诊药房的应用研究

    近年来,计算机网络化技术构建的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已成为医院现代化管理的标志之一.药品管理系统是HIS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颜雨春;程合理;郭成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安徽省中药产业化发展的反思

    中药产业化是在传统中药生产基础上,经国家有关部委在整合调整中按其属性进行规划的新兴产业群体,其中包括中药农业、中药工业、中药商业和中药工程技术.

    作者:曹光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国营医药商业中小型企业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加入WTO对医药行业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从2003年1月1日起,对外商开放药品批发零售市场,实现贸易自由化.而目前很多国营中小型企业虽然经济效益普遍滑坡,处于困境之中,但面对严峻形势,许多企业仍然缺乏紧迫感或找不到应对措施.笔者就这一问题,进行粗浅地探讨.

    作者:李毅平 刊期: 200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