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凤华;张克俊
随着现代制药工业的发展,纯化水(去离子水)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普通离子交换技术对制纯化水作出了重大贡献,但由于自身技术的局限(如酸、碱再生及污染处理),近年已越来越有被新的制纯化水技术取代之势,如近年兴起的电法去离子(EDI)系统,就在安徽省医药设计院设计的安徽金蟾生化股份有限公司小容量注射剂及口服制剂生产车间GMP改造项目中得到了较好的运用.
作者:王佩迪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苦参素联合干扰素对慢性乙肝病毒定量指标的影响.方法治疗组用苦参素联合干扰素,对照组单用干扰素,疗程均为3 mon,观察治疗效果及副作用.结果两组治疗结束后ALT和AST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HBV-DNA和HBeAg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两组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1).治疗组对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的影响较小(P<0.05).结论采用苦参素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具有较好的抗病毒作用.
作者:邹桂舟;李旭;叶珺;叶英;李鸿宾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高血压(HBP)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我国目前大约有1.1亿HBP患者,并有继续上升的趋势.HBP患者常因无任何症状而未去求医.据调查,我国HBP患者中,仅20%~25%知道自己患HBP病,其中不足一半经过治疗,仅不足10%的患者获得满意控制.
作者:杨敏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急性白血病是儿童时期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危害儿童的健康.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使化疗药物浓度不易达到中枢神经系统(CNS)治疗水平而成为急性白血病细胞残留的佳庇护所.初诊时是否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是评判儿童ALL危险度的独立因素之一,对制订适宜的治疗方案,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宁玲;翟志敏;祖庆;张爱梅;杨正修 刊期: 2003年第01期
Mirizzi综合征是胆囊结石病的一个特殊病理类型.文献报道发生率0.7%~2.7%;手术胆管损伤占5.7%.提高术前或术中确诊率,对避免术中损伤肝外胆管甚为重要.
作者:汪大新;赵娣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聚维酮碘溶液对烧伤残余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烧伤后期出现残余创面病人67例,应用1:10聚维酮碘溶液治疗30例,1:1 000新洁尔灭溶液治疗37例,治疗时间均为1~2个疗程,每个疗程5~7 d,以创面细菌清除率及愈合情况作对比分析.结果聚维酮碘溶液治疗组创面感染菌种的总有效率和总清除率,分别为90.0%和86.0%,显著高于新洁尔灭组的27.0%(P<0.05)和31.2%(P<0.01);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MRSA的清除率和创面的愈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聚维酮碘溶液治疗烧伤创面疗效显著.
作者:孙刚强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总结长期服用中药甘露消毒丸所致慢性肾小管间质肾病的临床特点,初步分析影响肾功能进展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长期不规则服用常规剂量甘露消毒丸,临床上表现为肾功能快速进展的慢性肾小管间质肾病,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观察服药时间、剂量对肾功能的影响,并对贫血、双肾萎缩和肾功能进展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2例患者均以明显贫血、多尿及夜尿增多、消化道症状为主要临床症状;尿蛋白均低于2 g@24 h-1,且以小分子蛋白为主;均出现尿糖,部分伴有肾小管酸中毒;Scr的升高与贫血、双肾萎缩有关,而与服药时间、剂量无关.结论长期服用常规剂量甘露消毒丸(含木通)可导致慢性肾小管间质肾病,且肾功能快速进展.
作者:周志宏;杨群伟;董芍芍;章圣泽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问题.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调查4所医院2000年10月~2001年3月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住院患者出院病案547份.结果4所医院临床疗效有效率分别为:94.67%、99.47%、29.41%、100%;细菌培养率分别为:73.37%、67.72%、5.88%、100%.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的为26.01%.存在问题:①抗菌药物使用时间过长或过短;②抗菌药物的不恰当联用,治疗中盲目变更抗菌药物;③个别医院选择抗菌药物缺少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依据.结论使用抗菌药物首先要明确诊断,尽早送检细菌培养和做药敏试验.选择使用抗菌药物要先从普通常用药物着眼,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基本要求.联合使用抗菌药物,要严格掌握适应症.
作者:刘晓帆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建立硫酸镁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测方法.方法按<中国药典>二部2000年版附录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考察硫酸镁注射液对细菌内毒素法检查的干扰作用.结果硫酸镁注射液稀释10倍,对细菌内毒素法无干扰作用.结论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可代替家兔热原检查法.
作者:李凤华;张克俊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中药产业化是在传统中药生产基础上,经国家有关部委在整合调整中按其属性进行规划的新兴产业群体,其中包括中药农业、中药工业、中药商业和中药工程技术.
作者:曹光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LN、PⅢP、CⅣ)对肝硬化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184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LN、PⅢP、CⅣ),检测结果经F检验(方差分析)及q检验确定统计学意义.结果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LN、PⅢP、CⅣ),在肝炎肝硬化患者中检测水平高,与急性肝炎、慢性肝炎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LN、PⅢP、CⅣ)对肝炎肝硬化诊断具有明显的指导价值.
作者:徐瑗瑗;李宜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马齿苋注射液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中药注射液的常规制法,对提取时间、次数、加水倍数、醇沉浓度等因素进行试验,按上述因素条件制成的样品,进行灭菌后及加速(40℃)1个月的外观性状、pH、有效成分含量考察,确定了制剂的佳制备条件.结果按此条件制备的3批中试产品,进行长期稳定性考察,符合规定.结论制备的马齿苋注射液工艺成熟,质量稳定,质量控制方法可行.
作者:胡容峰;李华林;徐维平;周华生;龚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己酮可可碱氯化钠注射液中己酮可可碱含量的方法.方法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4.6×150 mm);以甲醇-水-冰醋酸(45:55: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4 nm.结果线性回归方程为y=-10280+392975.21x,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40%.结论该法简便、准确、快捷,可用于该注射剂质量控制的方法.
作者:刘晓鸿;张明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技术要点及其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重点讨论甲状旁腺及喉返神经的保护.方法对192例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病人进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对术后并发症进行观察.结果暂时性单侧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病率为1.04%,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生率为0.52%.结论改良的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文献中报道的发生率.
作者:涂苍慨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近年来,计算机网络化技术构建的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已成为医院现代化管理的标志之一.药品管理系统是HIS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颜雨春;程合理;郭成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建立胃灵冲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理化反应鉴别和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白术、白芍、甘草、延胡索进行鉴别.结果白术、白芍、甘草、延胡索对鉴别反应有专属性.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快速,可作为胃灵冲剂的质量控制依据.
作者:陈俊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比较异丙酚芬太尼、异丙酚在人工流产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60例ASA Ⅰ~Ⅱ级、年龄20~41岁、全身麻醉下行人工流产术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A组为异丙酚-芬太尼组,B组为异丙酚组.A组以芬太尼1μg@kg-1和异丙酚麻醉诱导.B组仅以异丙酚麻醉诱导,术中两组均以异丙酚静脉维持,术中持续监测HR、SBP、DBP、SPO2、BIS.结果(1)在达到同等麻醉深度时,A组的麻醉诱导剂量、静脉维持速率、麻醉苏醒时间各指标明显低于B组(P<0.01);(2)A组诱导后、手术结束时的HR、SBP、DBP、SPO2与诱导前各指标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B组诱导后指标与诱导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手术结束时上述指标与诱导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SPO2诱导后与诱导前相比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手术结束时SPO2与诱导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3)两组病人手术中知晓率均为0.B组有16.7%病人主诉注射部位疼痛,6.7%病人在术后主诉腹部疼痛.AB两组的手术满意率为100%.结论异丙酚-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术剂量小、血流动力学平稳、苏醒快、副作用少而成为理想的麻醉选择.
作者:胡黎明;范秋维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将林可霉素产生菌N65-2#、S78-1#的原生质体分别热灭活和紫外灭活,并将灭活原生质体用PEG融合,从中获得92-201#融合株,其摇瓶效价分别较N65-2#、S78-1#提高17%、52%,且色素分泌少,传代稳定性强.
作者:姚曙光;刘瑞华;刘金荣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古拉定,GLT)对帕金森病人治疗效果,观察GLT治疗后病人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丙二醛(MDA)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30例临床未治疗或服用美多巴因副反应被迫减药病人,应用GLT进行治疗,治疗前后行血SOD、GSH-PX、MDA测定,并设立对照组、正常人组比较;治疗、Px对照组进行了治疗前后H-Y分级及Webster评分.结果治疗组和正常人组比较,血SOD、GSH-Px显著减低(P<0.01),MDA显著增高(P<0.01);GLT治疗后,SOD、GSH-Px值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P<0.01),MDA值下降(P<0.05),而对照组改变不明显.治疗前后评分,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显著改善(P<0.01),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GLT对PD病人有较显著治疗作用.
作者:鲍远程;汪瀚;陈怀珍;张波;王晓阳;徐国存;童建兵;王艳昕;杨兴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21世纪是以信息为特征的社会,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应用是当前教育技术发展趋势[1].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络的发展,为医学教育拓展新领域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必要的技术手段.目前我国大部分高等医学院校都建立了规模不等的校园网络,如何适应信息社会发展需求,利用网络教育优势,是当前高等医药院校应引起重视的新问题.
作者:鲁超 刊期: 200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