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观察穴位注射鲑鱼降钙素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7月在温州市中医院就诊且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13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68例.穴位注射组:鲑鱼降钙素第1天50 IU,第2天开始100 IU,用0. 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2 mL,取双侧肾俞、足三里穴位注射,每穴注射0. 5 mL,1次/d,连续治疗15 d为1个疗程,间隔90 d重复1个疗程.肌内注射组:相同剂量的鲑鱼降钙素臀大肌肌内注射,疗程同穴位注射组.两组均给予碳酸钙D3片口服每天1片;阿仑膦酸钠70 mg空腹口服,每周1次.观察两组治疗前后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PINP)、骨源性碱性磷酸酶(NBAP),股骨颈、股骨粗隆和腰椎(L1-L4)骨密度值(BMD)及骨质疏松症症状评分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NBAP、BMD均高于治疗前(均P<0. 05), β-CTx、PINP及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均P<0. 05).治疗后,穴位注射组NBAP为(32. 36 ± 3. 03)μg/L,高于肌内注射组的(29.66 ±3.20)μg/L(t=10.477,P<0.05);穴位注射组β-CTx为(0.10 ±0.05)μg/L,PINP为(28.78 ±5.23)μg/L,两者均明显低于肌内注射组[β-CTx(0.20 ±0.05)μg/L、PINP(35.77 ±6.49)μg/L] (t=5.983、2.662,均P<0.05);治疗后,穴位注射组股骨颈、股骨粗隆和腰椎(L1-L4)BMD分别为(0.690 ± 0.032)g/m2、(0.620 ±0.010)g/m2、(0.822 ±0.012)g/m2,均高于肌内注射组的(0.652 ±0.012)g/m2、(0.572 ± 0.022)g/m2、(0.801 ±0.011)g/m2(t=5.055、6.133、1.956,均P<0.05);治疗后,穴位注射组腰膝酸软、耳鸣耳聋、发脱齿松、两足痿软、舌淡、脉虚无力等中医证候评分均优于肌内注射组(均P<0. 05).结论 足三里、肾俞穴注射鲑鱼降钙素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比肌内注射疗效显著,能显著提高血清NBAP值,降低血清β-CTx、PINP水平,改善患者骨密度值,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邹晓静;郝燕燕;周江涛;潘胜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替诺福韦(TDF)与恩替卡韦(ETV)治疗乙型肝炎E抗原(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天台县人民医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HBeAg阳性初治CHB患者104 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TDF 组和 ETV 组各52 例. TDF 组给予 TDF 300 mg/d治疗,ETV组给予ETV 0. 5 mg/d治疗,均连续治疗12 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HBV DNA、HBeA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变化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清HBV DNA、HBeAg、ALT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 =0. 12、1. 51、1. 62,均 P >0. 05).治疗后,两组血清 HBV DNA、HBeAg、ALT水平均下降,且TDF组血清HBV DNA水平下降幅度大于ET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 54,P<0. 05),但两组血清HBeAg、ALT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 04、0. 79,均P>0. 05). TDF组总有效率为92.31%(48/52),ETV组总有效率为76.92%(40/52),TDF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 ETV 组(χ2=4. 73,P<0. 05).治疗期间TDF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7. 69% (4/52),低于ETV组的11. 54% (6/5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 44,P>0. 05).结论 与ETV相比,TDF治疗HBeAg阳性初治CHB的疗效更佳,可能与其显著抑制HBV DNA复制有关.
作者:余力;陈英俊;鲍坚志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宁波市第六医院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宁波市第六医院2014-2016年1 970株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数据采用WHONET 5. 6软件、EXCEL2010软件、SPSS17. 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临床标本分离15 963株病原菌,其中铜绿假单胞菌检出1 970株,占12. 34%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检出率逐年降低;其中2014年检出率为60. 95% ,2015年为58. 00% ,2016年为45. 58% .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分离自痰液占67. 16% ,其次为伤口分泌物占23. 05% ;ICU及老年医学科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较高,分别占20. 25%及25. 28% ;2014-2016年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均呈上升趋势,头孢哌酮/舒巴坦3年中耐药率均>30% ,亚胺培南的耐药性高于美罗培南. ICU与老年医学科痰液中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药物耐药率相比较,ICU检出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高于老年医学科(均P<0. 05).结论 宁波市第六医院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情况严重,应加强对其感染率和耐药性的监测,以降低感染率和耐药性.
作者:孙永宁;王福斌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雷公藤多苷对慢性荨麻疹患者炎性因子和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选择古交市中心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2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观察两组白细胞介素2(IL-2)、IL-4、IL-10及外周血γ干扰素(IFN-γ)、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的变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7. 62% (41/42)比85. 71% (36/42)] (χ2=3. 896,P <0. 05);观察组 IL-2、IFN-γ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314. 54 ± 45. 47) ng/L 比(285. 04 ± 46.84)ng/L,(310.25±32.80)ng/L比(265.14±28.11)ng/L](t=2.928、6.767,均P<0.05);观察组IL-4、IL-10水平均低于对照组[(18. 65 ± 3. 14) ng/L 比(26. 09 ± 4. 52) ng/L,(57. 65 ± 6. 34) ng/L 比(63. 74 ± 6. 82)ng/L](t=8. 760、4. 238,均P<0. 05);观察组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39. 86 ± 6. 96)%比(34.44 ±7.06)%,(1.60 ±0.14)比(1.34 ±0.15)](t=3.543、8.212,均P<0.05);观察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24. 34 ± 3. 99)%比(27. 24 ± 4. 33)% ](t=3. 191,P<0. 05).结论 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慢性荨麻疹可有效上调患者外周血IFN-γ和IL-2水平,降低IL-4、IL-10水平,改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和T细胞亚群(CD+4、CD+8和CD+4/CD+8)水平,疗效安全可靠,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褚永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浙江省舟山医院围手术期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制定出适宜的质子泵抑制剂临床应用管理规定.方法 统计舟山医院2016年9-10月围手术期患者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的情况,对其适应证、用药品种、给药方式、给药剂量、给药时间、疗程、合并用药等进行合理性评价.结果 614份病例中不合理使用质子泵抑制剂273份,不合格率为44. 46% (273/614),主要表现在无指征用药和用药疗程过长.结论 质子泵抑制剂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存在许多不合理现象,医生及临床药师应进一步加强监督和管理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
作者:方琼艳;林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在胸腹部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运城市第一医院2015 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急性创伤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胸腹部X线检查、多排螺旋CT检查,以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为参照,计算和比较X线、螺旋CT对胸腹部损伤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并比较X线、螺旋CT对肋骨骨折、胸腹腔内脏器损伤的诊断符合率.采用一致性检验,分析X线、螺旋CT诊断结果与临床综合诊断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X线对胸腹部损伤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89. 58% (129/144)、85. 93% (47/56)、88. 00% (176/200),螺旋 CT 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7. 22% (140/144)、96. 43% (54/56)、97. 00% (194/200),螺旋CT对胸腹部损伤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均高于X线(χ2=6. 818、4. 940、11. 676,均P<0. 05).螺旋CT对肋骨骨折、肺挫伤、肝挫伤、脾破裂、胰腺损伤、腹膜损伤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 97. 67% (84/86)、97. 06% (33/34)、100. 00% (25/25)、100. 00% (27/27)、100.00%(21/21)、97.96%(48/49),均高于 X 线(χ2=5.733、3.981、4.348、5.510、4.421、5.995,均 P <0. 05).经一致性检验,螺旋CT与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之间的一致性良好(Kappa=0. 747),而X线与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之间的一致性中等(Kappa=0. 563).结论 采用多排螺旋CT检查可对胸腹部损伤予以准确诊断,还可对肋骨骨折、胸腹腔内脏器损伤等伤情进行明确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晓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四妙丸联合塞来昔布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漯河市中心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口服塞来昔布治疗,治疗组采用四妙丸联合塞来昔布治疗,两组均治疗7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 4% (32/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 1% (27/3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 381,P<0. 05).治疗前两组血尿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治疗组血尿酸水平为(402. 17 ± 18. 43)μmol/L,对照组血尿酸水平为(475.29 ±37.82)μmol/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1.051,P<0.05).结论 四妙丸联合塞来昔布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辛婧;叶磊;沈亚非;邓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三点式小切口在重睑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临汾市中心医院行重睑成形术患者160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传统组(应用传统手术治疗)和小切口组(应用三点式小切口重睑成形术治疗),每组80例.两组均随访半年,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24 h疼痛评分、术后切口愈合时间、肿胀消退时间、满意度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小切口组患者术后24 h疼痛评分[(2. 75 ± 0. 32)分]相比传统组[(4. 15 ± 0. 41)分]明显更低,且肿胀消退时间[(4. 24 ± 0.41)d]、术后切口愈合时间[(5.27 ±0.32)d]相比传统组[(6.12 ±0.32)d、(8.17 ±0.45)d]明显更短(t=24. 076、32. 331、46. 974,均P<0. 05);随访半年后,小切口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89. 75 ± 4. 32)分]相比传统组[(82.15±4.10)分]明显更高(t=11.413,P<0.05);小切口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0.00%)相比传统组(7. 50% )明显更低(χ2=6. 233,P<0. 05).结论 对重睑成形术患者应用三点式小切口手术具有较显著的效果,患者的满意度更高.
作者:马建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补肾养肝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卵巢早衰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血清促卵泡生成素(FSH)、雌二醇(E2)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卵巢早衰患者76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38).对照组予以西医激素替代疗法治疗,观察组予补肾养肝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FSH、E2水平和子宫内膜厚度.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 84% (33/38),略高于对照组的78. 95% (30/3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 835,P>0. 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腰膝酸软、潮热多汗、性欲减退及烦躁易怒发生率分别为21. 05% (8/38)、26. 32% (10/38)、18. 42% (7/38)、21. 05% (8/38),均低于对照组的44. 74% (17/38)、50. 00% (19/38)、39. 47% (15/38)、42. 11% (16/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 828、4. 517、4. 094、3. 897,均P<0. 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血清FSH水平为(31. 44 ± 11.04)IU/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0.38±13.02)I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447,P<0.05);观察组E2水平、子宫内膜厚度分别为( 92. 77 ± 10. 72 ) pmol/L、 ( 7. 95 ± 1. 17 ) mm,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60. 24 ± 11. 33)pmol/L、(4. 82 ± 1. 65)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 856、9. 539,均P<0. 05).结论 补肾养肝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卵巢早衰疗效确切,有利于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同时能够改善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增加子宫内膜厚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俞国尧;陈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尖锐湿疣患者宫颈人乳头瘤病毒( HPV)感染情况及艾拉光动力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3月至2016年8月就诊的女性尖锐湿疣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对宫颈分泌物进行HPV基因芯片检测,对53例宫颈HPV感染的32例患者进行3周艾拉光动力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尖锐湿疣患者宫颈HPV感染率高达65. 0% (53/82),主要以高危型为主;经艾拉光动力治疗后3个月宫颈HPV阴转率为40. 6% (13/32),治疗后6个月宫颈HPV阴转率为87. 5% (28/32);治疗后HPV含量明显降低,治疗前高危型HPV-DNA(6. 47 ±0. 12)×104、低危型HPV-DNA(6. 09 ±0. 34)×104;治疗后3个月高危型HPV-DNA(1. 50 ± 0. 26) ×104、低危型HPV-DNA(1. 61 ± 0. 41) ×104,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高危型:t=2.748,P<0.01;低危型:t=2.632,P<0.01);治疗后6个月高危型HPV-DNA(0.83 ±0.06) ×104、低危型HPV-DNA(0.72 ±0.16) ×104,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高危型:t=2. 897,P<0. 01;低危型:t=2. 892,P<0. 01);治疗后6个月与治疗后3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高危型:t=1. 743,P<0. 05;低危型:t=1. 708,P<0. 05).结论 尖锐湿疣患者宫颈HPV感染率高,艾拉光动力治疗可有效清除宫颈HPV.
作者:李丽;王会民;陈惠荣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不同药学服务模式对患者用药的影响.方法 选取余姚市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1-12月在门诊药房取药的患者4 0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顺序分为两组,2016年1-6月的2 000例患者接受传统药学服务模式,设为对照组;2016年7-12月的2 000例患者接受新型药学服务模式,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用药安全性、用药合理性、用药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用药依从率分别为99. 85% 、97. 15% ,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 15% 、19. 05% ,药品差错事件发生率分别为0. 20% 、0. 75% ,合理用药时间分别为(21. 35 ± 3. 34) d、(11. 69 ± 2. 05) d,用药满意度分别为98. 80% 、90. 55% ,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9. 340、101. 112、6. 399,t=15. 048,χ2=135. 006,均P<0. 05).结论 通过加强药物管理的制度建设,提高药学服务人员专业水平,改善服务思维模式和改进服务形式等新型药学服务模式,可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安全性、合理性以及满意度.
作者:王雪锋;杨春林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根据孕产期保健服务现状,分析影响孕产期保健服务质量的直接及间接因素.方法于2016年9-12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成都市22个区(市)县按照经济水平的高低分为高、中、低(一、二、三个圈层)3个层次中随机抽取9个区(市)县,在被抽取的9个区(市)县中随机抽取2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2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孕期系统保健登记册上共随机抽取1 000名产妇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及结构方程模型对孕产期服务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早孕建卡率为88. 9% ;产后访视项目齐全的占90. 4% ;孕产期系统保健管理率为78. 6% ,满意率为83. 37% .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孕产期保健行为受到孕产期保健知识认知(β =0. 602,P <0. 05)和医院级别的直接影响(β =0. 378,P <0. 05),同时医院级别及孕产期保健知识认知均可通过孕产期保健行为对孕产妇满意度产生间接作用,总作用分别为23. 6%和37. 6% ;而孕产期保健行为和孕产妇满意度之间相关(β=0. 625,P<0. 05).结论 成都市孕产期系统保健管理率有待进一步提高,针对孕产期保健知识认知及医院级别等有针对性的制定健康教育宣传,可以提高孕产期保健服务质量.
作者:李春荣;杨珉;刘朝杰;刘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静脉复合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人肝癌切除术围术期应激反应、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在浙江金华广福肿瘤医院择期行肝癌切除术的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取静脉复合麻醉,观察组采取静脉复合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指标、血糖、肾上腺素水平以及T细胞免疫功能.结果 切皮时、切皮后1 h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均较麻醉前显著降低[对照组MAP切皮时(80.52±7.44)mmHg、切皮后1 h(78.52 ±6.49)mmHg,均高于麻醉前的(91.28 ±7.20)mmHg(t =6. 655、8. 429,均P<0. 05);对照组HR切皮时(60. 37 ± 2. 04)次/min、切皮后1 h(58. 47 ± 1. 95)次/min,均高于麻醉前的(66.72 ±6.12)次/min(t=6.303、8.224,均P<0.05);观察组MAP切皮时(85.21 ±8.49)mmHg、切皮后1 h(86.21 ±7.63)mmHg,均高于麻醉前的(92.31 ±6.47)mmHg(t=4.259、3.904,均P<0.05);观察组HR切皮时(63. 85 ± 2. 31)次/min、切皮后1 h(64. 21 ± 2. 51)次/min,均高于麻醉前的(67. 42 ± 5. 94)次/min (t=3. 587、3. 187,均P<0. 05)],且对照组降低程度明显高于观察组(P<0. 05).术后1 h、术后6 h两组患者肾上腺素、皮质醇以及血糖水平均较麻醉前显著升高[对照组肾上腺素术后1 h(69. 48 ± 9. 27) μg/L、术后6 h(60.12 ±8.43)μg/L,均高于麻醉前的(36.47 ±6.83)μg/L(t=18.357、13.958,均P<0.05);对照组皮质醇术后1 h(0. 91 ± 0. 18)×103mmol/L、术后6 h(0. 84 ± 0. 25) ×103mmol/L,均高于麻醉前的(0. 59 ± 0. 26) × 103mmol/L(t=6. 480、4. 438,均 P <0. 05);对照组血糖术后1 h(7. 64 ± 0. 93) mmol/L、术后6 h(7. 21 ± 0.83)mmol/L,均高于麻醉前的(4.63 ±0.56)mmol/L(t=17.754、16.499,均P<0.05);观察组肾上腺素术后1 h(57.46±7.82)μg/L、术后6 h(49.32 ±8.39)μg/L,均高于麻醉前的(35.26 ±5.82)μg/L(t=14.582、8. 817,均P<0. 05);观察组皮质醇术后1 h(0. 71 ± 0. 21) ×103mmol/L、术后6 h(0. 68 ± 0. 19) ×103mmol/L,均高于麻醉前的(0. 58 ± 0. 22) ×103mmol/L(t=2. 737、2. 203,均P<0. 05);观察组血糖术后1 h(6. 18 ± 0. 79)mmol/L、术后6 h(5. 72 ± 0. 82)mmol/L,均高于麻醉前的(4. 87 ± 0. 48)mmol/L(t=9. 074、5. 728,均P<0. 05)],且对照组升高程度均明显高于观察组(均P<0. 05).术后1 h、术后1 d、术后3 d两组患者外周血CD+3、CD+4、CD+4/CD+8水平均较麻醉前显著降低(均P<0. 05),而术后3 d观察组患者外周血CD+3、CD+4、CD+4/CD+8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 05).结论 静脉复合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可有效降低老年肝癌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加快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恢复,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方式.
作者:徐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血清S-100B与C反应蛋白( CRP)在脑外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开封市中医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脑外伤患者108例(脑外伤组)以及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GCS)将脑外伤患者分为重度损伤者(重度组,26例),中度损伤者(中度组,58例),轻度损伤者(轻度组,24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所有对象血清S-100B,免疫比浊法测定CRP水平,比较不同组别血清S-100B和CRP水平,分析血清S-100B、CRP在脑外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结果 对照组血清 S-100B 水平为(0. 36 ± 0. 12)μg/L,CRP水平为(1. 35 ± 0. 43)mg/L,与脑外伤组中三组的入院24 h血清S-100B、CR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75. 45、475. 42,均P<0. 01);脑外伤组中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24 h、3 d、7 d、14 d血清S-100B水平、CR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89. 62、62. 45、42. 55、43. 22、183. 36、71. 12、70. 07、28. 99,均 P<0. 01);脑外伤患者预后良好的有92 例,预后较差的有16 例,预后良好组血清 S-100B、CRP 水平分别为(0.42 ±0.13)μg/L、(39.42 ±6.18)mg/L,均低于预后较差组的(1.73 ±0.46)μg/L、(68.42 ±7.54)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 93、16. 75,均P<0. 01).结论 通过检测血清S-100B、CRP水平能评估脑外伤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判定患者的预后.
作者:朱顺利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对重症监护病房( ICU)冠心病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义乌市中心医院ICU 2014年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措施,观察组在传统护理措施基础上施加舒适护理,比较两组ICU治疗时间、住院时间、舒适度评分、心理状态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ICU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5.63 ±1.29)d、(11.87 ±1.96)d,均短于对照组的(7.24 ±1.67)d、(14.36 ±2.55)d(t =5.395、5.474,均P<0.05);护理后,对照组、观察组的舒适度评分均显著增高(t =6.118、11.822,均 P <0. 05),而护理后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t=5. 067,P<0. 05);护理前,两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 092、0. 104,均 P>0. 05),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36. 58 ± 6. 92)分、(34. 59 ± 5.82)分]均低于对照组[(45.69 ±7.37)分、(43.25 ±6.05)分](t=6.372、7.294,均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4% ,对照组为78%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 316,P<0. 05).结论 在冠心病患者接受ICU治疗时采取舒适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患者病情好转,改善其心理状况,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尹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中医护理干预对小儿幽门螺杆菌( Hp)消化性溃疡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治疗的Hp伴消化性溃疡患儿108例的临床资料,按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54例行中医护理,比较组间症状及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胃胀、嗳气、隐痛等各项症积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护理后,观察组胃胀、嗳气、隐痛等各项症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 05).护理前,两组SF-36 量表中的躯体功能、情感功能、精神状态及总体健康等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护理后,两组SF-36量表中的躯体功能、情感功能、精神状态及总体健康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 05).观察组近亲属对护理满意度为92. 6%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 8% (χ2=7. 684,P<0. 05).结论 中医护理可有效改善Hp消化性溃疡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患儿生活质量,提高近亲属满意度,干预效果显著.
作者:黄轶男;董文毅;林自兴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联合康复护理用于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忻州市人民医院心内科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理状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 (χ2=6. 061,P<0. 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分别为(36. 58 ± 6. 92)分、(34. 59 ± 5. 82)分,对照组分别为(45.69 ±7.37)分、(43.25 ±6.05)分,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372、7.294,均P<0.05);观察组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物质生活、社会功能评分分别为(89. 47 ± 8. 69)分、(84. 56 ± 8. 21)分、(88. 16 ± 9. 24)分、(85. 46 ± 8. 95)分,对照组分别为(80. 58 ± 7. 93)分、(76. 72 ± 7. 82)分、(79. 28 ± 8. 57)分、(75. 92 ± 7.85)分,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5.343、4.889、4.982、5.666,均 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 (χ2=4. 332,P<0. 05).结论 在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心理护理联合康复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其心理状态,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评价.
作者:刘卿 刊期: 2019年第01期
胰腺癌是胰腺实质的恶性肿瘤,临床表现不具有特征性,早期检出率低,容易发生转移,且胰腺癌的5年生存率低,预后差.影像技术在临床中应用广泛,随着技术的成熟,影像技术的应用不仅仅局限于图像的显示,目前一些定量影像技术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包括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DCE-MRI)、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CT灌注成像,可以对病灶血流灌注情况及微血管的渗透性进行定量分析,提高对疾病诊断的敏感性,同时可以定量评估药物及放化疗疗效.
作者:沈力;征锦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干预用于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76 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采用基础护理干预,观察组3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观察两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生活质量评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两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干预后,观察组基础知识、生活指导及用药原则评分分别为(85. 26 ± 3. 99)分、(83. 89 ± 3. 02)分、(80. 85 ± 4. 30)分,均高于对照组(t=13. 03、8. 32、11. 53,均P<0. 05).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干预后,观察组物质生活(85. 69 ± 3. 38)分、社会关系(81. 73 ± 3. 04)分、心理状态(83. 77 ± 2. 09)分、生理功能(86.67±3.05)分,均优于对照组(t=15.45、14.13、11.51、14.61,均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为97. 37% ,高于对照组的84. 21%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 93,P<0. 05).结论 健康教育用于慢性胃炎护理中,临床价值较高,可显著改善患者认知情况,确保治疗顺利实施,利于预后改善.
作者:夏含笑;杨佳佳;颜银肖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腹部肿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腹部肿瘤患者,将90例患者根据双盲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每组45例.将实施常规CT平扫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将采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将两组腹部肿瘤患者的扫描结果、腹部肿瘤侵袭范围及位置、血管显示情况和病灶灌注参数进行比对.结果 观察组腹部肿瘤诊断准确率(93. 33% )、腹部肿瘤侵袭范围及位置诊断准确率(80. 00% )均高于对照组(χ2=5. 414、5. 086,均 P <0. 05);恶性与交界性病灶管径正常者的1 支供应动脉异常增粗(27例)、2支供血动脉增粗(8例)的比例均高于良性病灶管径正常者(χ2=31. 765、8. 372,均P<0. 05),且良性病灶管径正常者的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10.55 ±3.02)s]、血流量[(21.54 ±5.58)mL·min-1·100 g-1]、血容量[(4.04 ±0.76)mL/100 g]、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10.16 ±2.73)mL·min-1·100 g-1],均少于恶性与交界性病灶管径正常者的1 支供应动脉血管灌注参数(t =3. 016、5. 005、4. 982、6. 989,均 P <0. 05).结论在腹部肿瘤临床诊断中,运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可较好地显示血管异常状况.
作者:吕洁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微小RNA-574-5p(miR-574-5p)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至2017年10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收治的胃癌患者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64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技术(RT-PCR)检测标本中miR-574-5p的表达量.结果 胃癌组织中miR-574-5p表达量为(2. 37 ± 0.69)ng/μL,癌旁组织中miR-574-5p表达量为(0.36 ±0.11)ng/μ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32,P=0.000).肿瘤大小>5 cm[(3.04 ±0.74)ng/μL]、TNM分期Ⅲ~Ⅳ期[(3.36 ±0.76)ng/μL]、浸润深度T3~T4[(3.29 ± 0.72)ng/μL]、低分化[(3.34 ±0.74)ng/μL]、出现远处转移[(3.39 ±0.78)ng/μL]的胃癌患者,miR-574-5p的表达水平高于肿瘤大小≤5 cm[(2.05 ±0.68)ng/μL]、TNM分期Ⅰ~Ⅱ期[(2.02 ±0.61)ng/μL]、浸润深度T1~T2[(2.07 ±0.64)ng/μL]、中高分化[(2.04 ±0.65)ng/μL]、未出现远处转移[(2.01 ±0.68)ng/μL]的胃癌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 29、4. 68、4. 52、4. 62、4. 79,均P<0. 01). Kaplan-meier分析显示,胃癌组织中miR-574-5p高表达的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16% ,远低于miR-574-5p低表达的患者的5年生存率(5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 872,P=0. 001).结论 胃癌组织中miR-574-5p呈高表达,胃癌组织中miR-574-5p的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TNM分期、浸润深度、分化程度、远处转移有关,miR-574-5p高表达的患者其5年生存率较低.
作者:张芬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新型直肠癌放疗个体化固定装置在直肠癌患者放疗体位固定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浙江省肿瘤医院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接受外照射放疗的直肠癌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甲组31例应用新型直肠癌放疗体位固定装置加热塑体膜,乙组29例应用简易泡沫垫加热塑体膜.在每次治疗前进行锥形束CT(CBCT)扫描,应用CBCT图像和计划重建图像比较两组左右(X)、上下(Y)、前后(Z)轴方向的摆位误差.结果 甲组X、Y、Z轴方向的平均摆位误差分别为(1. 61 ± 0. 18) mm、(1.82 ±0.13)mm、(1.91 ±0.11)mm,乙组X、Y、Z轴方向的平均摆位误差分别为(2.22 ±0.13)mm、(2.43 ± 0. 14)mm、(2. 36 ± 0. 13)mm,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 958、17. 501、11. 283,均P<0. 001).结论 新型直肠癌放疗体位固定装置在舒适度上较简易泡沫垫高,摆位误差小于简易泡沫垫加热塑体膜.
作者:陈国付;颜桂明;张飞燕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