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右半结肠癌腹腔镜完整结肠系膜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45例腹腔镜右半结肠癌完整系膜切除患者作为研究组(腹腔镜组),选取同期40例右半结肠癌开腹完整结肠系膜切除(CME)作为对照组(开腹组),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腹腔镜组4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按照手术质量等级判定系统判定优40例.腹腔镜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3.43±0.72)d,低于开腹组的(4.10±0.99)d(P=0.039,P<0.05),下床活动时间(3.39±0.66)d,明显短于开腹组的(4.20±0.79)d(P=0.005,P<0.05),手术时间(160.93±20.91)min,较开腹组的(103.00±24.29)min明显延长(P=0.000,P<0.05).腔镜组切除淋巴结数目(23.16±8.21)个,略高于开腹组的(19.06±7.48)个,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2,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低于开腹组的22.5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8,P>0.05).结论 腹腔镜右半结肠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叶甫波;朱雄文;吴贵阳;陈再平;金晓燕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左半结直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急诊治疗策略.方法 选取左半结直肠癌致急性肠梗阻患者50例,回顾分析该类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 50例患者中Ⅰ期切除吻合手术的患者术后切口发生感染6例,无吻合口瘘发生.行肠梗阻导管减压之后Ⅰ期切除切口吻合的患者21例,术后无任何并发症发生.50例患者在实施手术后均痊愈出院,在随后的回访中无死亡病例.结论 左半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Ⅰ期切除手术是安全的,可以作为治疗左半结肠癌的首选方式;但对于无法耐受急诊手术的患者,则需要在肠镜帮助下,通过肛门插入型导管结肠减压、灌洗和清洗污物.
作者:陈革;李文春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卡马西平联合恩必普治疗癫痫的疗效及对智力与脑电图的影响.方法 选取86例癫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使用卡马西平联合恩必普治疗,对照组使用卡马西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癫痫发作持续时间和发作次数,智力情况,P300波幅值和波潜伏期,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02%(40/43)比74.42%(32/43),χ2=5.460,P<0.05].观察组的癫痫发作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2.31±0.26)次/min比(3.16±0.38)次/min,t=12.106,P<0.05]、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0.82±0.11)次/年比(1.34±0.15)次/年,t=18.332,P<0.05].观察组的自觉辨别能力、类同比较能力、比较推理能力、系列关系能力、抽象推理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7.557、13.075、2.082、7.615、9.903,均P<0.05).观察组的SPM分级水平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t=4.705,P<0.05).观察组的P300波幅值显著高于对照组[(6.87±0.68)μV比(5.24±0.51)μV,t=12.575,P<0.05]、P300波潜伏期显著低于对照组[(305.32±17.34)ms比(326.45±19.15)ms,t=5.363,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马西平联合恩必普治疗癫痫,能减少患者的发作持续时间和发作次数,可有效改善患者智力水平和脑电图情况,临床疗效良好,安全性高.
作者:栗兵霞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无覆盖带蒂颊脂垫组织瓣治疗口腔黏膜缺损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 选择65例口腔黏膜缺损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无覆盖带蒂颊脂垫组织瓣移植的方法对缺损的口腔黏膜进行修复,术后随访1~12个月,观察术后并发症、成活率、疗效、发音清晰度等.结果 患者术后3个月口腔黏膜缺损部位的黏膜光滑且呈粉红色,与周围正常的口腔黏膜形态类似;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08%;术后显效率为58.46%,有效率为41.54%,无效率为0.00%,总有效率为100.00%;术后发音清度Ⅰ级率为53.85%,Ⅱ级率为30.77%,Ⅲ级率为12.31%,Ⅳ级率为3.08%.结论 使用无覆盖带蒂颊脂垫组织瓣移植治疗口腔黏膜缺损具有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术后疗效显著的特点,是治疗口腔黏膜缺损较为理想的修复方法.
作者:王庆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治疗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膀胱癌的效果.方法 21例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膀胱癌病例,先行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并盆腔淋巴结清扫,然后下腹部小切口行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术后对其并发症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21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245±125)min,术中出血(98±45)mL.术后均进行随访3~24个月,平均12个月,双侧轻度肾积水6例(28.6%),单侧肾积水1例(0.5%),储尿囊容量为(548.8±221.6)mL,新膀胱储尿期压力(2.26±0.24)kPa,新膀胱排尿期压力(6.18±0.29)kPa,残余尿量(87±52)mL,大尿流率(83.2±5.6)mL/s,昼尿控率90.4%,夜尿控率76.1%,1例尿道狭窄,行尿道扩张后好转,无明显的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结论 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临床效果可靠,无严重手术并发症,患者生活质量较高,容易被患者所接受,临床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杨志国;苗发陈;任庆芹;马勇;黄诗桥;王尚任;张波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应激性溃疡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收集100例应激性溃疡患者,按照随机号码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泮托拉唑40 mg静脉滴注,2次/d,治疗10 d;后改雷贝拉唑10 mg,2次/d,口服6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溃疡面积、总体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复发率与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总分(8.87±2.55)分与溃疡面积(19.46±6.88)mm,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2.68±3.14)分、(34.20±9.77)mm];显效率(70%)与总有效率(88%)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28%、66%);6个月复发率(6%)与12个月复发率(2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8%、52%);治疗后12个月生活质量总分(635.14±55.8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578.94±52.4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患者总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应激性溃疡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具有借鉴意义.
作者:周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动脉瘤夹闭术后进行脑脊液引流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颅内动脉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84例,将入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42)与对照组(n=42),对照组动脉瘤夹闭术后不放置腰大池引流,研究组动脉瘤夹闭术后在腰大池放置引流管进行引流.比较分析两组脑积水和脑血管痉挛变化情况、治疗前后血清类胰岛素1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与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oluble 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sVCAM-1)水平变化.结果 研究组脑积水发生率为4.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3%(χ2=9.743,P<0.05);研究组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为7.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0%(χ2=11.802,P<0.05);两组颅内感染及切口脑脊液漏等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074、2.125,均P>0.05).术前两组患者血清IGF-1、sVCAM-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417、0.603,均P>0.05);术后第8天,研究组患者血清IGF-1、sVCAM-1水平明显均低于对照组(t=7.335、6.856,均P<0.05).结论 动脉瘤夹闭术后在腰大池放置引流管进行引流,有益于减少脑积水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抑制血清IGF-1、sVCAM-1的表达,不良反应少,值得应用.
作者:张自发;陈来照;仝海波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大剂量尿激酶用于脑室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 选择脑室出血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两组均行双侧脑室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对照组术后经引流管注入小剂量尿激酶2万U/d.研究组术后经引流管注入尿激酶5万U/d.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每日血肿排出量、脑室血肿消失时间、脑脊液持续引流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不同时间段TNF-α与IL-6水平.结果 研究组脑室血肿消失时间与脑脊液持续引流时间分别为(5.03±1.52)d、(3.58±1.32)d,均低于对照组的(10.65±3.62)d、(4.82±1.40)d,研究组每日血肿排出量为(8.13±0.84)m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2±0.65)mL(t=3.462、2.793、3.083,均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8%,低于对照组的16.67%(χ2=6.008,P<0.05).研究组治疗后24 h TNF-α与IL-6水平分别为(68.26±14.20)μg/L、(68.52±10.20)μg/L,与对照组的(68.25±12.65)μg/L、(68.50±8.65)μg/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382、0.306,均P>0.05);研究组治疗3 d及7 d后TNF-α与IL-6水平分别为(88.52±18.62)μg/L、(135.60±24.52)μg/L、(81.33±22.52)μg/L、(97.52±16.63)μg/L,均低于对照组的(185.65±27.41)μg/L、(256.65±28.65)μg/L、(90.20±18.50)μg/L、(134.52±27.65)μg/L(t=12.038、15.023、7.028、10.048,均P<0.05).结论 大剂量尿激酶在脑室出血患者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能够快速溶解血肿,抑制TNF-α与IL-6因子水平,保护脑组织,且未增加并发症概率,适于临床推广.
作者:雷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酒精性脂肪肝患者68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3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8%,高于对照组的6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28,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胆红素(TBIL)、谷氨酰转肽酶(GG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分别为(6.39±1.15)μmol/L、(157.79±17.39)U/L、(37.49±2.61)U/L、(24.45±2.16)U/L,对照组分别为(26.14±2.79)μmol/L、(417.59±45.89)U/L、(97.28±11.39)U/L、(54.33±4.05)U/L,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1.392、33.482、32.361、41.171,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低于对照组的26.47%(χ2=4.250,P<0.05).结论 与常规治疗比较,复方甘草酸苷治疗酒精性脂肪肝,能有效改善患者TBIL、GGT、AST、ALT指标,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王红卫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索莫沙必利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老年人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研究126例反流性食管炎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将采用莫沙必利联合雷贝拉唑治疗的64例患者纳入研究组,采用莫沙必利联合奥美拉唑治疗的62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烧心、反酸和胸骨后疼痛的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512、0.181、0.228,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3.689、4.892、5.571,均P<0.01).研究组临床症状和食管黏膜总体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96.88%比87.10%,93.75%比80.65%,χ2=4.121、4.479,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生活质量量表得分在认知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和社会功能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4.920、6.853、4.153、6.163,均P<0.01).结论 莫沙必利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老年人反流性食管炎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烧心、反酸和胸骨后疼痛的临床症状,帮助患者黏膜尽快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江文华;石晓红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前瞻性研究对比分析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与汉族患者中下段食管癌胸腹腔联合根治术的临床效果,进一步明确胸腹腔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可行性.方法 收集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92例蒙古族、汉族中下段食管癌患者,其中蒙古族41例(蒙古族组),汉族51例(汉族组).比较两民族患者术后第1~14天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术后疼痛情况、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病理情况.结果 术后第1~5天,蒙古族组术后疼痛明显轻于汉族组(P<0.05),且术后第2天转为轻微疼痛,而汉族组术后第4天才转为轻微疼痛;术后6~14 d蒙古族组术后疼痛与汉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蒙古族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汉族组(9.8%比27.5%,χ2=4.522,P<0.05),其中蒙古族组呼吸系统并发症,如肺部感染、肺不张及需要处理的胸腔积液发生率明显低于汉族组(7.3%比23.5%、2.4%比15.7%、4.9%比19.6%,P<0.05),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蒙古族组术后住院时间较汉族组明显缩短[(11.9±1.2)d比(15.5±1.0)d,t=-15.811,P<0.05];蒙古族组较汉族组总淋巴结清扫数目、腹腔淋巴结清扫数目、胸腔淋巴结清扫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蒙古族组出现区域淋巴结转移数目明显高于汉族组(3.9±0.7比1.8±0.7,t=13.460,P<0.05),分化程度多为中低分化(6/25/10比20/20/11,χ2=7.139,P<0.05),同时脉管内癌栓及神经侵犯明显高于汉族组(75.6%比47.1%、70.7%比17.6%,χ2=7.706、26.418,均P<0.05).结论 蒙古族患者较汉族更耐受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术后减少疼痛创伤,恢复快,根治效果满意,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同时蒙古组患者食管癌恶性程度较汉族高,需加大对蒙古族食管癌患者早发现早治疗,需进一步研究其相关差异原因.
作者:洪智攀;张仁泉;闫文强;郭峰;刘伟男;王静怡;王学智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并探讨青年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血浆白蛋白(albumin,ALB)及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取83例青年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随机选取同期接受健康体质检查的62例体检正常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检者的ALB、FIB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按照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将观察组划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比较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患者的ALB、FIB水平.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ALB(51.64±13.91)g/L、FIB(6.59±2.93)g/L、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2.95±14.32)分均明显更高(t=8.132、10.764、10.888,均P<0.05);观察组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患者ALB、FI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9.959、7.192,均P<0.05),且ALB、FIB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r=0.635、0.726,均P<0.05).结论 青年脑梗死患者机体内ALB、FIB表达水平出现异常增高,其表达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病情监测、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
作者:郝羽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IS)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接受救治的ACIS患者84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ACIS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24 h、治疗后14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变化,以及治疗前、治疗后14 d血清IL-6、TNF-α、Hcy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57%(χ2=5.126,P<0.05).观察组治疗后24 h、治疗后14 d的NIHSS评分分别为(7.41±1.52)分、(5.48±0.93)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69±2.08)分、(8.07±1.35)分(t=5.736、10.239,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24 h、治疗后14 d的Barthel指数评分分别为(79.48±5.83)分、(86.21±4.33)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4.87±5.51)分、(67.22±4.27)分(t=19.882、20.237,均P<0.05).治疗后14 d,观察组的IL-6、TNF-α、Hcy水平分别为(7.61±1.39)ng/L、(5.05±0.66)ng/L、(11.19±2.81)μ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29±1.57)ng/L、(8.79±0.93)ng/L、(15.67±2.32)μmol/L(t=5.192、21.254、7.968,均P<0.05).结论 阿替普酶溶栓治疗ACIS患者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缺损以及提高患者生活能力,降低血清IL-6、TNF-α及Hcy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斌;张霞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内脂素、血栓前体蛋白(TpP)水平变化及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确定2种因子对腔隙性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 95例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均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别入组不稳定斑块组56例和稳定斑块组39例;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7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清内脂素、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TpP水平;采用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结果 不稳定斑块组、稳定斑块组的内脂素、hs-CRP、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10.886、9.180、11.889、4.990、5.084、9.703,均P<0.05);不稳定斑块组的内脂素、hs-CRP、IL-6水平分别为(29.10±8.85)μg/L、(6.15±2.78)mg/L、(5.98±2.66)ng/L,均高于稳定斑块组的(21.47±8.39)μg/L、(4.37±2.09)mg/L、(4.64±2.03)ng/L(t=4.222、3.385、2.652,均P<0.05).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血清内脂素水平与hs-CRP、IL-6水平均呈正相关.不稳定斑块组、稳定斑块组在脑梗死发作后3 h、6 h、12 h的Tp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17.342、21.770、18.138、11.228、15.245、14.306,均P<0.05);不稳定斑块组在脑梗死发作后3 h、6 h、12 h的TpP水平分别为(18.52±6.43)mg/L、(25.95±7.98)mg/L、(18.43±6.10)mg/L,均高于稳定斑块组的(12.40±5.37)mg/L、(20.81±8.60)mg/L、(13.86±5.04)mg/L(t=3.282、2.991、3.850,均P<0.05).结论 血清内脂素、TpP水平均有较强的特异性,可作为预测和诊断腔隙性脑梗死的重要指标,且两者均与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有关.
作者:曹正松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抗菌敷料填塞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坏死性筋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52例坏死性筋膜炎患者用一种带有抗菌特性的敷料——纳米银抗菌敷料,在充分清除筋膜炎坏死组织后,将其填塞于整个创面,在创面底部放置负压引流管,后用透明贴将创面封闭,隔绝空气,让抗菌敷料既抗菌又可刺激创面生长的作用充分发挥,同时对创面内的组织渗液通过负压管及时引流,起到加快创面愈合,减少抗菌素使用.结果 52例患者中,除1例因患者个人原因放弃治疗死于感染中毒性休克外,其余均治愈,平均住院时间(29±15.3)d,抗菌素应用天数(3.8±1.6)d,90%病例在1周内就停止使用抗菌素.结论 用抗菌敷料填塞联合负压封闭式引流的方法治疗坏死性筋膜炎,可减少换药次数、降低抗菌素使用强度、缩短愈合时间.
作者:李扬;郭晓东;李子国;崔会专;许爱国;王辉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动脉血气指标改善及机械通气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取82例NRDS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雾化吸入100 mg/kg PS,研究组静脉注射7.5 mg/kg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雾化吸入100 mg/kg PS.比较两组动脉血气指标[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值]变化情况、机械通气时间、给氧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治疗后12 h研究组PaO2[(89.38±4.72)mmHg]、pH值(7.40±0.02)高于对照组[(66.42±5.58)mmHg、(7.32±0.04)],PaCO2[(29.04±4.63)mmHg]低于对照组[(35.38±5.67)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115、11.454、5.545,均P=0.000);研究组住院时间、给氧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均低于对照组[(11.10±3.47)d比(18.61±8.72)d,(7.49±5.31)d比(14.32±11.61)d,(56.21±11.78)h比(78.22±18.31)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123、3.425、6.473,均P=0.000).结论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PS可改善NRDS患儿动脉血气指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给氧时间.
作者:毛丽贇;吴延雷;伍建刚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步行联合Buerger运动在0级糖尿病足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80例0级糖尿病足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步行运动进行训练,观察组采用步行联合Buerger运动进行训练.通过12个月的训练,观察两组的神经病变自觉症状量表(TSS)、踝肱指数(ABI)和足背动脉平均血流速度(dDAMV)的变化.结果 两组的临床自感症状明显减少(观察组:显效15例,有效19例;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23例),观察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85%;对照组70%)(χ2=7.831,P<0.05);两组的ABI比值较治疗前增加,观察组的ABI比值高于对照组[观察组(0.889±0.113);对照组(0.842±0.124),t=1.772,P<0.05];两组的DAWV较治疗前增加,观察组的DAWV高于对照组[观察组(6.772±0.435)cm/s;对照组(6.543±0.552)cm/s](t=2.061,P<0.05).结论 步行联合Buerger运动有利于改善0级糖尿病足患者的下肢的侧支循环血流速度和血流量,同时改善患者的周围神经病变的自觉症状.
作者:蔡照红;朱瑜瑜;张峰;江培兰;陈雪玲;周雅芬;鲍红丹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剖宫产再次妊娠中剖宫产分娩与阴道分娩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600例剖宫产再次妊娠患者根据分娩方法不同分成两组各300例,剖宫产分娩组采用剖宫产分娩,阴道分娩组采用阴道分娩.分析阴道分娩的成功率;比较两组产时出血量、总产程时间、术后住院平均时间、平均住院费用、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体质量;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产后出血发生率、产褥期感染、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阴道分娩组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产褥期感染、切口愈合不良各有1例、2例、2例、1例,剖宫产分娩组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产褥期感染、切口愈合不良各有5例、10例、9例、6例,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4.356、5.662、5.332、4.924,均P<0.05).阴道分娩组产时出血量、总产程时间、术后住院平均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分别为(123.51±11.41)mL、(7.51±2.61)h、(7.62±1.21)d、(2316.51±121.61)元,均显著优于剖宫产分娩组的(263.39±12.77)mL、(9.39±3.57)h、(9.61±2.59)d、(3847.39±222.57)元(t分别为8.271、9.020、10.701、12.134,均P<0.05);阴道分娩组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体质量等方面与剖宫产分娩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0.274、1.255,均P>0.05).结论 剖宫产再次妊娠中对于符合阴道分娩指征的产妇采用阴道分娩的效果及安全性更好,可有效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缩短产程,缩短产妇产后住院时间,减轻医疗负担,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静;张英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苦参素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大鼠钙蛋白酶(Calpain)和微管相关蛋白2(MAP-2)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1 mg/kg)、苦参素高剂量组(250 mg/kg)、苦参素中剂量组(200 mg/kg)及苦参素低剂量组(150 mg/kg).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大鼠接受豚鼠全脊髓匀浆及完全弗氏佐剂制成的抗原乳剂干预并制备EAE模型.地塞米松组及苦参素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连续药物干预16 d,记录大鼠发病症状,观察脊髓病理改变,半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脊髓中 μ-钙蛋白酶(μ-Calpain)和m-钙蛋白酶(m-Calpain)含量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脊髓中MAP-2的表达.结果 苦参素高、中、低剂量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分别为(1.28±0.59)分、(1.45±0.64)分、(2.09±0.71)分,较模型组的(2.85±0.78)分显著降低(t=5.345、4.314、2.869,均P<0.05).与模型组[(2.49±0.29)分]相比,苦参素高剂量组[(1.04±0.26)分]、苦参素中剂量组[(1.29±0.20)分]、苦参素低剂量组[(1.77±0.24)分]HE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185、4.274、3.629,均P<0.01).苦参素高、中、低剂量组 μ-Calpain mRNA含量均低于模型组(t=10.656、9.418、7.044,均P<0.01);m-Calpain mRNA含量均低于模型组(t=6.332、5.416、3.978,均P<0.01);MAP-2蛋白含量均高于模型组(t=12.841、9.924、7.038,均P<0.01).结论 苦参素可能通过抑制EAE大鼠Calpain过度表达、上调MAP-2水平,发挥对EAE大鼠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夙;朱琳;张明亮;宣自学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双相气道内正压通气(BiPAP)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肺功能及血清细胞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7例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对照组(n=54)和观察组(n=53),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对症支持治疗,包括祛痰、吸氧、纠正水电解质、抗感染治疗等,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BiPAP无创通气,治疗7 d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肺功能改善情况及血清细胞炎性因子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为88.68%,高于对照组的7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92,P=0.032),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23%,高于对照组的8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77,P=0.031).观察组治疗后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呼气峰流速(PEF)水平分别为(1.95±0.27)L、(65.33±6.21)%、(5.55±0.34)L/s,均高于对照组的(1.66±0.24)L、(58.24±6.09)%、(4.70±0.39)L/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872、-5.961、-12.016,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5(IL-5)、白细胞介素-13(IL-13)、白细胞介素-17(IL-17)、γ-干扰素(IFN-γ)水平分别为(136.77±84.63)ng/L、(145.06±67.33)ng/L、(12.67±4.02)ng/L、(7.15±0.87)ng/L、(507.51±169.33)ng/L,低于对照组的(186.95±81.36)ng/L、(193.35±63.20)ng/L、(14.59±3.97)ng/L、(7.76±0.99)ng/L、(655.76±183.95)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36,P=0.000;t=3.832,P=0.000;t=2.497,P=0.015;t=3.389,P=0.000;t=4.341,P=0.000).结论 BiPAP能有效改善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肺功能,降低细胞炎性因子水平,临床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苗雨春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肉毒杆菌素治疗痉挛型小儿脑瘫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80例脑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肉毒杆菌素治疗,观察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分析其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患儿Ashworth评分、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评分分别为(1.21±0.04)分比(2.12±0.08)分、(63.17±6.37)分比(56.12±7.13)分,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215、11.042,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患儿腘窝角、足外展角、足背屈角的活动度分别为(100.31±9.42)°比(117.21±10.26)°、(118.35±9.33)°比(101.13±9.22)°、(70.12±8.41)°比(83.16±9.37)°,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217、11.473、7.295,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患儿运动、认知、社交和言语方面的生存质量评分分别为(67.93±3.51)分比(52.12±3.09)分、(56.23±4.21)分比(45.21±3.01)分、(58.35±3.11)分比(42.68±3.06)分、(54.13±3.74)分比(38.12±3.27)分,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093、4.337、4.012、3.972,均P<0.05).结论临床中对于脑瘫患儿应用肉毒杆菌素治疗是可行的,改善运动功能,且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预后.
作者:段风焕;张振祥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吲哚菁绿联合亚甲蓝注射液染色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中的可行性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经联合检测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19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吲哚菁绿联合亚甲蓝染色法进行SLNB,并对全部检出的前哨淋巴结(SLN)进行术中冰冻及术后石蜡切片病理检查.参照美国Louisvill大学对SLNB技术的评价标准判定检出率、准确率、假阴性率、灵敏度.结果 该组196例患者中,发现SLN 196例(检出率100.0%),未发现0例.SLN全部染色显影196例,SLN转移56例,无转移140例,未发现跳跃式转移.而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转移61例,无转移135例,灵敏度为91.8%(56/61).SLN与腋窝淋巴结(ALN)经病理检查完全符合191例,准确率为97.5%(191/196);假阴性5例,假阴性率为8.2%(5/61);假阳性0例.活检出SLN总数为705枚,平均为3.59枚(2~6枚),ALN总数为1011枚,平均为17.66枚(12~26枚).结论 吲哚菁绿联合亚甲蓝作为淋巴结示踪剂具有实时可视、定位精确、无放射性污染、降低手术难度等优点,可获得更高的检出率、准确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雷双根;谢春伟;余小芬;戴锋;雷秋模;支小勇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上腹部增强扫描技术要点.方法 选取拟进行CT检查的患者200例,对患者的上腹部进行CT扫描,造影剂使用按照1.5 mL/kg,经手背静脉用高压注射器注射,其压力为300磅,流速2.5 mL/s,注药前扫描1次,注药后不同时相扫描2~3次.结果 180例能很好的显示出腹主动脉、肝动脉、脾动脉、肝门区血管分支、门静脉、下腔静脉.20例因门脉高压导致造影结果不理想,3例失败.结论 64排螺旋CT的上腹部增强扫描可获得满意的图像以满足临床需要.
作者:胡云波;龚超明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正常碘摄入水平下妊娠特异性甲状腺指标的参考值范围.方法 选取接受常规产检的妊娠妇女716例为试验组,并以年龄匹配的非妊娠女性307例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检测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分析不同妊娠期特异性甲状腺指标的变化,制定特异性甲状腺各指标的参考值范围.结果 非妊娠女性、不同妊娠期女性血清TSH、FT3和FT4的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8.901、249.571、137.090,均P<0.05),其中TSH值随孕周增加呈上升趋势,而FT3和FT4随孕周增加呈降低趋势;早、中、晚妊娠期血清TSH参考范围分别为0.12~4.82 mIU/L、0.60~4.25 mIU/L、0.37~4.03 mIU/L,FT3参考范围分别为3.81~6.10 pmol/L、3.40~5.20 pmol/L、3.00~5.00 pmol/L,FT4参考范围分别为12.85~22.12 pmol/L、10.81~17.66 pmol/L、10.96~18.20 pmol/L;该研究建立的参考值、非妊娠参考值、美国甲状腺学会(ATA)制定的参考值对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总诊出率分别为5.17%、5.45%、6.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98,P>0.05),但对亚临床甲减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61,P<0.05).结论 妊娠期甲状腺各功能指标与健康人群存在显著差异,且在不同妊娠阶段亦存在差异,建立地区特异性的参考值范围能够有效避免甲状腺疾病的误诊或漏诊,减少妊娠不良结局.
作者:李彩球;范冬春;王晓迪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丙酸氟替卡松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急诊科收治的88例AECOP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丙酸氟替卡松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5%(χ2=10.827,P=0.000);治疗后观察组用力肺活量(FVC)为(2.50±0.32)L,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为(1.36±0.20)L,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比例(FEV1%)为(51.23±4.32),动脉血氧分压(PaO2)为(10.51±2.10)kPa,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为(5.15±1.19)kPa;对照组FVC为(2.00±0.30)L,FEV1为(1.08±0.12)L,FEV1%为(40.6±4.03),PaO2为(9.32±2.11)kPa,PaCO2为(6.06±1.23)kPa,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940、9.192、8.102、8.920、9.920,P=0.023、0.006、0.011、0.008、0.005);观察组再入院率为4.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6%(χ2=9.298,P=0.000).结论AECOPD患者采用丙酸氟替卡松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肺功能,降低疾病复发率,疗效显著.
作者:杨安维;刘舜象;林久座;袁日明;陈爱素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地塞米松对重度妊娠高血压合并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50例重度妊娠高血压合并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的患者分为硫酸镁组和地塞米松组,每组25例,硫酸镁组给予硫酸镁治疗,地塞米松组采用地塞米松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新生儿死亡率、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剖宫产率、并发症状发生率以及预后情况.结果 地塞米松组的治疗效果(92.00%)明显优于硫酸镁组(68.00%)(χ2=5.164,P<0.05).地塞米松组的并发症发生率(4.00%)明显低于硫酸镁组(20.00%)(χ2=4.287,P<0.05).地塞米松组的肝功能恢复时间[(3.12±1.23)d]、谷丙转氨酶(ALT)恢复时间[(2.09±0.26)d]、血小板恢复时间[(2.45±0.25)d]较硫酸镁组明显缩短(t=3.011、3.872、3.456,均P<0.05).结论 采用地塞米松治疗重度妊娠高血压合并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治疗效果突出,新生儿死亡率、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剖宫产率以及并发症状发生率较低,预后情况较好,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鲍南男;蔡惠燕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对降低血液透析患者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的效果.方法选取血液透析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该院2016年5月开始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将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45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6年6月至2017年2月期间45例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的CRBSI发生率、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研究组CRBSI发生率为2.2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78%(χ2=5.921,P<0.05);研究组投诉事件、死亡事件、CRBSI持续时间、治疗费用、住院天数均优于对照组[0.00%比6.67%,0.00%比8.89%,(5.96±0.52)d比(16.35±0.24)d,(26.98±1.85)d比(43.62±2.58)d,(0.85±0.03)万元比(2.53±0.01)万元,χ2=3.857、3.987,t=5.821、5.821、5.741,均P<0.05].结论应用持续质量改进可以降低血液透析患者静脉CRBSI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及留置时间,降低病死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建财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遵循单盲随机分配原则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利培酮治疗,观察组采用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分(PANSS评分)、精神残疾评分(WHO-DASⅡ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χ2=4.114,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PANSS评分、WHO-DAS II评分相对于治疗前均明显降低(t=8.002、7.761,均P<0.05),且其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t=4.114、3.702,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50%比10.00%,χ2=0.157,P>0.05).结论 采用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精神障碍,且安全性可靠.
作者:王群芬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腹部穴位按摩配合贴敷疗法治疗胸腰椎骨折后便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50例胸腰椎骨折后便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接受酚酞片治疗,疗程7 d,观察组患者接受腹部穴位按摩配合贴敷疗法治疗,疗程7 d.比较两组治疗后排便感觉、大便性状、临床疗效、排便次数及矢气次数.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排便畅快、费力与软便、干结占比分别为76.00%、24.00%、88.00%、12.0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65、6.35,均P<0.01);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好转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0%(χ2=5.36,P=0.02);观察组治疗后48 h与72 h的排便次数与矢气次数均高于对照组(t=6.22、22.37、10.29、8.97,均P<0.05).结论 腹部穴位按摩配合贴敷疗法治疗胸腰椎骨折后便秘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黄李红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巴戟天寡糖胶囊联合心理辅导治疗产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明确诊断为产后抑郁的60例患者按照入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巴戟天寡糖胶囊联合心理辅导)和对照组(单用心理辅导)各30例,进行开放、随机、对照研究.治疗前及治疗2、4、6周末,均通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中医肾虚症量化评分量表减分率评价疗效;采用药物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价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两组HAMD和中医肾虚症量化评分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AMD和中医肾虚症量化评分量表的减分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HAMD和中医肾虚症量化评分量表的有效率(减分值≥25%)分别为67.62%和7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巴戟天寡糖胶囊联合心理辅导治疗产后抑郁,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案.
作者:郝瑞军;邓怀丽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加味逍遥散治疗乳腺癌患者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乳腺癌患者围绝经期综合征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加味逍遥散(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党参、绿萼梅、佛手、香椽、甘草等组成)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59,P<0.01).结论 加味逍遥散治疗乳腺癌患者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李永安;肖枚生;杨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改善普外科患者情绪状态及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 选取普外科手术患者11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7例.对照组患者应用普外科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应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负面情绪、生活质量、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SDS、SAS评分水平均较干预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DS、SAS评分[(59.23±4.28)分、(22.09±3.68)分]低于对照组[(60.98±3.92)分、(23.65±3.16)分],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76,P=0.01;t=2.428,P=0.01);两组QOL评分较干预前得到改善(P<0.05),且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QOL评分[(35.94±4.83)分]高于对照组[(34.34±4.4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43,P=0.03);观察组患者在院期间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1.23%,对照组为77.19%,观察组患者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96,P=0.03).结论 对普外科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疏导患者住院期间的负面情绪、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董利萍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品管圈护理模式应用在神经外科对护理质量影响及应用价值.方法 将神经外科治疗患者11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品管圈护理模式,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服务态度评分为(97.54±1.23)分,安全管理评分为(98.06±1.12)分,操作技能评分为(97.66±1.03)分,健康教育评分为(96.97±1.34)分;对照组服务态度评分为(90.06±3.87)分,安全管理评分为(91.67±3.54)分,操作技能评分为(90.18±3.72)分,健康教育评分为(89.75±3.93)分,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148、13.213、14.884、13.356,均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8.13±1.25)分,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3.39%,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1.59±3.36)分,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18.64%,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012、χ2=7.002,均P<0.05).结论 品管圈护理模式应用在神经外科护理中能够提升基础护理质量,减少风险事件发生,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包红霞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优质护理在肿瘤晚期疼痛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62例恶性肿瘤晚期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配的方式将62例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优质护理,分析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 研究组护理后轻度疼痛比率高于常规组(轻度组70.97%,常规组51.61%),中度疼痛和重度疼痛比率都比常规组低(中度组25.80%,重度组3.22%),轻度疼痛和重度疼痛之间的比较存在统计学的意义(轻度组70.97%,重度组3.22%,P<0.05).另外,研究组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的评分(护理前t=0.186,护理后t=61.394),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12±4.96)分比(41.23±5.13)分,P<0.05].结论 优质护理应用于肿瘤晚期患者,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值得推广.
作者:邵琪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综述药物代谢模型研究现状.检索数据库相关文献,分析、汇总.药物代谢模型多种,机制多样.各模型均有其自身的优缺点,研究者应根据研究目的和实验室现有条件先行体外实验,对体外代谢特性良好的化合物进一步的进行体内实验,以对药物代谢特性作出合理准确的预测.
作者:王明蕾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剖宫产围术期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实施剖宫产手术的产妇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前和术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路径方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分别为(3.25±1.42)d、98.0%、93.0%,均优于对照组的(5.13±1.53)d、80.0%、79.0%,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865,χ2=5.223、7.268,均P<0.05).结论 健康教育路径对产妇的产后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缩短产妇住院时间,提高产妇护理满意度及相关知识掌握程度.
作者:张汉英;李建敏 刊期: 201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