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江西中医药杂志

江西中医药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江西中医学院
  • 主办单位: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0411-9584
  • 国内刊号:36-1095/R
  • 影响因子:0.41
  • 创刊:1951
  • 周期:月刊
  • 发行:江西
  • 语言:中文
  • 邮发:44-5
  • 全年订价:235.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 中医学
江西中医药杂志   2007年3期文献
  • 安络化纤丸治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安络化纤丸抗肝纤维化疗效.方法:2004年4月~2005年4月23例门诊患者,予以安络化纤丸,每天3次,每次6g口服,治疗6个月.在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6个月时对肝功能、HA、PIIIP、CIV、ALT等进行监测.结果:以上各项指标均获不同程度改善.结论:安络化纤丸对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具有良好效果.

    作者:周德利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作用.方法:对入选的64例急性脑梗死病例随机分为丹参酮ⅡA磺酸钠组和对照组各32例.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两组病人治疗前及治疗后14天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进行比较,评定临床效果.对比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14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丹参酮ⅡA磺酸钠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丹参酮ⅡA磺酸钠组显效率75%、总有效率96.87%,对照组分别为31.25%、71.87%,两组对比有极显著差异.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急性脑梗死有显著治疗作用.

    作者:袁飞宇;曾俊锋;饶淑萍;龙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活血散结法治疗输卵管通而欠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散结汤治疗输卵管通而欠畅临床疗效.方法:经碘油造影确诊为输卵管通而欠畅的病人30例,采用自拟散结汤口服兼灌肠、外敷藤药及行输卵管通液术.结果:总有效率为93.3%.结论:活血散结中药配合输卵管通液术治疗输卵管通而欠畅,能加强局部破瘀通络之功,促进炎症吸收,分解粘连.

    作者:崔英;胡丽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DHS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应用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是常见损伤,患者平均年龄比股骨颈骨折高5~6岁,过去常采用牵引等保守治疗,长时间卧床,易引起坠积性肺炎、褥疮、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严重者危及生命.我科自1998年以来,采用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32例,术后均随访,结果满意.

    作者:李瑞海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旋覆代赭汤合左金丸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84例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由于胃窦与十二指肠运动失调,十二指肠液包括胆汁经常反流入胃,对胃粘膜反复损害所致的一种慢性胃炎.2000~2005年,笔者运用旋覆代赭汤合左金丸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84例,并与西药常规治疗65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总结如下.

    作者:朱新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健脾活血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目的:客观评价健脾活血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门诊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70例,中药治疗组30例,用健脾活血法结合辨证加味进行治疗;西药治疗组20例,用消炎痛结合甲氨喋呤进行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20例,用前述两种方法相结合进行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各组疗效及有无不良反应.结果:中药组、西药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显效率及中药组、西药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总有效率比较,中西医结合组优于中药组、西药组,统计学显示有显著性差异.中药组未见不良反应;西药组有1例出现上腹痛,1例腹泻,1例口腔溃疡;中西医结合组有1例上腹痛.结论:健脾活血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安全有效,健脾活血法配合西药能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喻建平;张艳珍;李学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参附注射液治疗重症厥脱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治疗重症厥脱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条件的73例患者分为参附注射液组(SF组)、多巴胺等血管活性药组(DA组)及联合用药组(SF+DA组)三组,再根据中医辨证分为气阴耗伤、真阴衰竭及阳气暴脱三组.结果:联合用药组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其它两组;参附注射液对阳气暴脱型疗效好,气阴耗伤型有一定疗效,对真阴衰竭型疗效差.结论:参附注射液联合多巴胺等血管活性药能提高重症厥脱的抢救成功率,辨证用药能达到好效果.

    作者:林新锋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三七红藤汤配合灌肠、理疗治疗输卵管阴塞性不孕症120例

    目的:探索一种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有效、实用且经济的方法.方法:120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采用内服三七红藤汤,配合活血化瘀灌肠液保留灌肠以及理疗综合治疗,通过观察治疗前后子宫输卵管造影动态过程及结果与造影注射平均压力的比较,以及输卵管积水情况对治愈率及总有效率的影响对比差异.结果:治愈59例、有效5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3.3%.结论:三七红藤汤配合灌肠、理疗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效果显著.

    作者:孙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自拟健脾消食汤配合捏脊治疗小儿厌食症30例

    小儿厌食症是指小儿较长时间食欲不振,甚至拒食的一种儿科常见疾病.笔者运用自拟健脾消食汤配合捏脊治疗小儿厌食症3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同园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活血止痛散熏洗治疗扳机指64例

    扳机指又称手指屈肌腱鞘炎,本病可发生于不同年龄,多见于妇女及手工劳动者.任何手指均可发生,但多发于拇指、中指及环指.西医多采用封闭疗法或手术治疗.我们自2002~2005年采用中药活血止痛散熏洗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64例病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其中男性16例,女性48例;年龄22~65岁,平均48岁;拇指30例,中指20例,环指14例.

    作者:位向东;盖小刚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中药熏蒸治疗产后疼痛230例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疗法对产后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用产后熏蒸方,将其浸入汽锅中煎煮,煎煮液沸腾后,患者置身于浴舱中实施熏蒸.结果:总有效率为100%.结论:中药熏蒸治疗产后疼痛疗效显著,操作简便、安全,无副作用,恢复快.

    作者:杨秀芬;肖明翠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儿童慢性咳嗽38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构成特点.方法:回顾了38例慢性咳嗽的临床资料,采用慢性咳嗽解剖学诊断程序,对38例持续4周以上患儿进行病因初步诊断,并通过诊断性治疗证实.结果:38例慢性咳嗽患者中,病因比例依次为鼻后滴流综合征(PNDS)34.2%,咳嗽变异性哮喘(CVA)28.9%,慢性迁移性感染15.8%,胃食道返流性咳嗽(GERC)10.5%,病毒感染后气道高反应性咳嗽7.9%,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2.6%.结论:PNDS、CVA、慢性迁移性感染、GERC、病毒感染后气道高反应性、EB是儿童慢性咳嗽的常见原因.

    作者:杨建华;王文富;曾小玲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鸡鸣散加味治疗糖尿病合并末梢神经炎48例

    笔者自2000年以来,用鸡鸣散加味治疗糖尿病合并末梢神经炎48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为本院中医科门诊患者,其中男性26例,女性22例,年龄35~65岁,病程6~13个月.早期症状为四肢末梢麻木窜痛,以下肢为主,夜间多有阵发性痛疼加重,常伴有下肢乏力、沉重或有刺痛或有冰凉、蚁行感,痛、温觉减弱,跟膝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肌电图腓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排除其他神经系统疾病.

    作者:武宇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四逆散合银翘散治疗小儿流感发热86例

    目的:观察四逆散合银翘散治疗小儿流感发热临床疗效.方法:将172例患者随机分为二组,各86例,对照组用银翘散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四逆散组方(金银花、连翘、牛蒡子、荆芥穗、淡豆鼓、淡竹叶、桔梗、芦根、薄荷、甘草、柴胡、枳实、白芍),观察二组退热情况与临床疗效.结果:二组愈显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四逆散合银翘散治疗小儿流感发热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黄慕姬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超声诊断左肝内胆管蛔虫1例

    患者李某某,47岁,无诱因发生腹部疼痛36小时,在当地医疗室给予止痛药口服无效后就诊.疼痛呈间歇性、进行性加重.曾呕吐二次,为胃内容物.无发热、腹泻.查体:痛苦面容,体温37.2℃,脉搏92次/分,血压90/60mmHg,呼吸23次/分.心肺听诊无异常.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墨菲氏征可疑阳性.

    作者:冯燕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七星丹、皮粘散为主治疗顽固性重症下肢慢性溃疡1例

    1 病例患者,女,86岁,因反复小腿肿胀伴溃疡30年、加重8月于2005年4月28日就诊于我院皮肤科.患者3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小腿水肿、瘙痒,自用热水烫洗,致使双小腿皮肤出现水疱、溃烂,经久不愈,到当地医院治疗,病情时好时坏.8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病情加重,在当地医院诊治,无明显效果,遂入住我院皮肤科.

    作者:杨琳;孔珍珍;陈明岭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全科医学发展中不容忽视的中医药优势

    从我国的国情出发,结合中医药的优势,论述了中医药在当今全科医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旨在形成中国自己的特色,发展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型的全科医学.

    作者:黎昭然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温病郁热机理与治则的理论浅探

    在总结前人关于温病治疗理论的基础上,揭示出温病的主要病机是热郁气阻,提出清热解郁的治疗原则.根据造成郁热的不同病因,灵活运用发散解表、祛痰解郁、疏肝理气、行气活血、消食导滞、清热利湿、补虚祛郁等治法.

    作者:刘建辉;艾军;李吉武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结合中医情志谈白血病患者的心理干预

    根据临床实践,白血病患者的心理反应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变化较大,其心理反应直接影响到疾病的治疗效果,心理干预在白血病的治疗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临证从白血病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出发,通过引用中医对情志与疾病关系的认识,阐述情志变化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并运用典型病例来例证,提出如何对白血病患者进行相应心理干预,以期重视白血病患者的心理干预作用.

    作者:曲春艳;徐瑞荣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伤寒论》五苓、猪苓二方辨

    <伤寒论>是东汉医家张仲景所著,是祖国医学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典范.全书共载方一百一十三首,均具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故其方被后世尊称为经方.其中用于治疗小便不利的常用方有五苓散、猪苓汤.虽逾千年,这两首方剂目前仍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疗效令人信服.今就两方谈谈笔者的粗浅认识.

    作者:李霏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试论衰老的机制

    衰老是一种由遗传因素和内外环境多种复杂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生物学过程,是生命周期中按照一定的规律发生在整体、器官、组织、细胞的形态功能的演变过程,表现为一系列随增龄而显示的全身性、渐进性、衰退性的变化或紊乱.

    作者:白洁;刘春援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从邪正关系论《金匮要略》历节病

    历节病是一种遍历关节疼痛,不可屈伸,甚至肿大变形为主症的一类疾病.相当于现代医学风湿四病及痛风性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等.其病程缠绵,日久难愈,轻则肿痛僵硬,活动受限,重则关节变形,功能丧失,痛苦难耐,是一种难愈的疾病.<金匮要略>首先提出病名,并阐述其病因病机,给出治法和方药,开辟了治疗风湿病的先河.

    作者:斯军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活血化瘀药物对肿瘤转移影响的研究进展

    恶性肿瘤是当今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而转移是肿瘤生物学行为本质的特征,影响着恶性肿瘤的治疗和预后.科学发展到今天,尚未发现一种可广泛应用的抗肿瘤转移药物,因此,在肿瘤的治疗过程中,积极探讨防治肿瘤转移的中医思路和开发防治肿瘤转移的中医药物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作者:宋春燕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中医治疗进展

    从辨证施治、单方验方、针刺、综合治疗等方面阐述了近10年来中医药治疗儿童多动症的临床研究进展,分析了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临床研究的一些不足,提出作者见解,以期对临床有所裨益.

    作者:缪春节;韩新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尿酸性肾病中药治疗十年研究进展

    慢性尿酸性肾病,又称痛风性肾病,是由于体内嘌呤代谢紊乱,血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减少,血尿酸升高导致的肾脏损害.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蛋白、高嘌呤饮食的增加,我国尿酸性肾病发病率逐年增高.鉴于中药对本病的特殊疗效,笔者查阅近10年中医药对尿酸性肾病文献资料,参阅了132篇文献,收集使用中药治疗尿酸性肾病1137个案例[1~3,7~44],并对其用药稍作统计.

    作者:孔锡容;张光荣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针刺内关治疗早搏研究概况

    近年来,抗心律失常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具有负性肌力、负性传导作用,尤其是Ib、I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致心律失常的发生日益增多[1].我们在临床中发现针刺内关穴可产生辅佐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并且内关穴本身对心律失常具有治疗作用,现就针刺内关穴治疗早搏的研究归纳如下:1 针刺治疗高氏等用心电图作为指标,针刺治疗早搏42例,选穴内关、神门、夹脊胸4~5(或心俞、厥阴俞),每资助选用1~2穴.

    作者:于慧娟;谭奇纹;王锐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胃癌中医证型研究进展

    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其死亡率占所有恶性肿瘤死亡的23.02%,居恶性肿瘤死亡率之首位,严重威胁公众的生命健康.对本病,中医药在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在综合治疗中占有一定的地位.辨证论治是中医诊疗疾病的特色,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在胃癌的中医治疗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朱伟;罗金艳;黎才海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对中医药产业现状及面临机遇的思考

    面对近年中药专业学生呈逐年萎缩的局面,忧心之余,引发了对中医药产业现状、存在问题的思考.在指出我国中医药产业令人堪忧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在承认存在问题的同时,也指出了我国中医药产业正面临的空前发展机遇.

    作者:陈育青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五味消毒饮加味治疗药物性皮炎2例

    例1.陈某某,男,3岁.入院前5天因发热咽痛在当地诊断为急性扁桃体炎,给予头孢拉定治疗,仍发热.3天前,家长自予小儿安(磺胺药)半包口服,2天前出现高热、皮疹,在当地治疗无好转,遂来本院.查体:体温40℃,神清,皮肤布满出血性皮疹,咽充血明显,扁桃体Ⅱ°肿大,可见脓点,心肺肝脾无异常,病理征阴性.

    作者:魏荣乐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痰病治验2例

    痰病痰证的临床表现较为复杂,痰随气行,无处不到.而痰又分有形之痰、无形之痰两种.因此,痰病会发生在临床各科.对各种不同的痰病证进行正确的诊断,则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陈奇海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扶正法治疗肺癌刍议

    长期以来,对肿瘤治疗的疗效判定都是以瘤体是否缩小或消失为标准的.然而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对肺癌的治疗,尤其在中晚期,这一原则并不非常适用,甚至有害.而中医在改善肺癌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以扶正为主的中医治疗原则,不但有效地指导着中医的肺癌治疗,甚至也被现代医学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着.

    作者:张霆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3例咳嗽案白苔误辨分析

    白苔常辨为寒证,其实亦不尽然,临床须和滑与涩燥、口渴不渴等症合辨,才不致误诊.今掇拾验案三则以飨同道.案1.汪某某,男,34岁,2002年9月就诊.从事烹调行业,遇油烟易发咳嗽.近因空调屋内打麻将,遂发咳嗽、气逼、胸闷痰少,舌质红苔白腻脉细紧.今值夏秋之交,疑为寒湿阻肺所为.

    作者:章新亮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45例

    笔者自1998~2005年,运用健脾化瘀消臌汤为主,配合适量西药治疗肝硬化腹水,经临床观察,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85例,符合1995年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1],均经CT或B超确认并除外肝癌.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男37例,女8例,年龄24~70岁.

    作者:王翔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胎儿宫内发育不良22例

    胎儿宫内发育不良属围产期主要并发症之一,也是高危妊娠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其围产儿死亡率较正常儿高5~9倍.为探讨其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对2000年以来所诊治的患者,分别采用西医,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现介绍如下.

    作者:马云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尿管结石68例

    输尿管结石是泌尿系统结石中的常见类型,临床多易造成梗阻,严重者造成肾功能的损害.经输尿管镜腔内碎石和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是目前应用多的输尿管结石微创治疗技术.我院近两年来采取二者联合应用配以内服中药排石促进肾功能恢复,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蒋维晟;葛平玉;许灌成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艾灸合人参养荣汤加减治疗皮肤溃疡65例

    几年来,我们采用艾灸加中药内服治疗皮肤溃疡65例,均为他科久治不愈而转入本科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65例中,门诊病人49例,住院病人16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36例;年龄10~81岁;病程18天~4个月;术后刀口溃疡18例,创伤溃疡35例,皮肤瘤肿术后溃疡12例.

    作者:钟久鹏;陈宗良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三步推拿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体会

    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一直被公认为首选的治疗方法之一.笔者有幸师从山东推拿名家王道全教授,每见王老师运用三步推拿法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每获显著疗效,现将其应用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孙均重;田端亮;范圣华;王道全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温针治疗不安腿综合征31例

    不安腿综合征(RLS)临床又称不宁腿综合征,是一组突出表现为腿的针刺样或虫爬、蚁走样感觉的异常和不安定,活动后症状减轻的证候群.笔者自1999年以来,应用温针的方法治疗本病31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1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14例,女17例,年龄有16~71岁,病程1月~4年;双侧发病为20例,单侧发病为11例;其中有糖尿病史10例,慢性肝病5例,神经衰弱6例.

    作者:徐运瑜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芒针疗法加毛刺治疗顽固性面瘫50例

    目的:采用芒针刺法加毛刺治疗顽固性面瘫.方法:取患侧地仓、禾髎、额部及太阳穴区及双侧合谷、足三里穴;穴位皮肤常规消毒后,从地仓、禾髎穴进针,按芒针操作方法,分别向颊车、颧髎方向透刺;在患侧额部及太阳穴区行毛刺;合谷、足三里穴直刺,留针30分钟,每日1次,14次为一疗程,治疗两个疗程.结果:痊愈35例,显效9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达100%.结论:芒针刺法加毛刺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显著.

    作者:程书桃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陈瑞春通阳益气治胸痹经验

    陈瑞春教授认为气的正常升降出入运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是协调平衡各种生理功能的重要环节,气机失调则易产生各种疾病.基于此,陈老在治疗胸痹证时,采用通阳益气之治,自创通阳益气汤进行治疗,兹介绍如下.

    作者:邹石;喻玲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艾儒棣运用凉血消风散治疗银屑病经验

    艾儒棣教授师承外科名医文琢之,从事皮肤科临床工作数十年,对银屑病的诊治颇有研究,远近求其医治者甚多.笔者有幸跟随艾教授学习聆教,受益匪浅,现将艾教授用自拟凉血消风散加味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经验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60例均为我院门诊(42例)和住院(18例)患者,其中男性27例,女性33例;年龄7~79岁,平均年龄38.76岁;病程2周~25年.

    作者:黄彦;朱炜炜;梁承志 刊期: 200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