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温病郁热机理与治则的理论浅探

刘建辉;艾军;李吉武

关键词:温病, 郁热, 机理, 治则
摘要:在总结前人关于温病治疗理论的基础上,揭示出温病的主要病机是热郁气阻,提出清热解郁的治疗原则.根据造成郁热的不同病因,灵活运用发散解表、祛痰解郁、疏肝理气、行气活血、消食导滞、清热利湿、补虚祛郁等治法.
江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诊断左肝内胆管蛔虫1例

    患者李某某,47岁,无诱因发生腹部疼痛36小时,在当地医疗室给予止痛药口服无效后就诊.疼痛呈间歇性、进行性加重.曾呕吐二次,为胃内容物.无发热、腹泻.查体:痛苦面容,体温37.2℃,脉搏92次/分,血压90/60mmHg,呼吸23次/分.心肺听诊无异常.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墨菲氏征可疑阳性.

    作者:冯燕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芒针疗法加毛刺治疗顽固性面瘫50例

    目的:采用芒针刺法加毛刺治疗顽固性面瘫.方法:取患侧地仓、禾髎、额部及太阳穴区及双侧合谷、足三里穴;穴位皮肤常规消毒后,从地仓、禾髎穴进针,按芒针操作方法,分别向颊车、颧髎方向透刺;在患侧额部及太阳穴区行毛刺;合谷、足三里穴直刺,留针30分钟,每日1次,14次为一疗程,治疗两个疗程.结果:痊愈35例,显效9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达100%.结论:芒针刺法加毛刺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显著.

    作者:程书桃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三七红藤汤配合灌肠、理疗治疗输卵管阴塞性不孕症120例

    目的:探索一种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有效、实用且经济的方法.方法:120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采用内服三七红藤汤,配合活血化瘀灌肠液保留灌肠以及理疗综合治疗,通过观察治疗前后子宫输卵管造影动态过程及结果与造影注射平均压力的比较,以及输卵管积水情况对治愈率及总有效率的影响对比差异.结果:治愈59例、有效5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3.3%.结论:三七红藤汤配合灌肠、理疗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效果显著.

    作者:孙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痰病治验2例

    痰病痰证的临床表现较为复杂,痰随气行,无处不到.而痰又分有形之痰、无形之痰两种.因此,痰病会发生在临床各科.对各种不同的痰病证进行正确的诊断,则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陈奇海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结合中医情志谈白血病患者的心理干预

    根据临床实践,白血病患者的心理反应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变化较大,其心理反应直接影响到疾病的治疗效果,心理干预在白血病的治疗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临证从白血病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出发,通过引用中医对情志与疾病关系的认识,阐述情志变化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并运用典型病例来例证,提出如何对白血病患者进行相应心理干预,以期重视白血病患者的心理干预作用.

    作者:曲春艳;徐瑞荣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胃癌中医证型研究进展

    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其死亡率占所有恶性肿瘤死亡的23.02%,居恶性肿瘤死亡率之首位,严重威胁公众的生命健康.对本病,中医药在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在综合治疗中占有一定的地位.辨证论治是中医诊疗疾病的特色,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在胃癌的中医治疗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朱伟;罗金艳;黎才海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鸡鸣散加味治疗糖尿病合并末梢神经炎48例

    笔者自2000年以来,用鸡鸣散加味治疗糖尿病合并末梢神经炎48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为本院中医科门诊患者,其中男性26例,女性22例,年龄35~65岁,病程6~13个月.早期症状为四肢末梢麻木窜痛,以下肢为主,夜间多有阵发性痛疼加重,常伴有下肢乏力、沉重或有刺痛或有冰凉、蚁行感,痛、温觉减弱,跟膝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肌电图腓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排除其他神经系统疾病.

    作者:武宇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活血散结法治疗输卵管通而欠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散结汤治疗输卵管通而欠畅临床疗效.方法:经碘油造影确诊为输卵管通而欠畅的病人30例,采用自拟散结汤口服兼灌肠、外敷藤药及行输卵管通液术.结果:总有效率为93.3%.结论:活血散结中药配合输卵管通液术治疗输卵管通而欠畅,能加强局部破瘀通络之功,促进炎症吸收,分解粘连.

    作者:崔英;胡丽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温病郁热机理与治则的理论浅探

    在总结前人关于温病治疗理论的基础上,揭示出温病的主要病机是热郁气阻,提出清热解郁的治疗原则.根据造成郁热的不同病因,灵活运用发散解表、祛痰解郁、疏肝理气、行气活血、消食导滞、清热利湿、补虚祛郁等治法.

    作者:刘建辉;艾军;李吉武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陈瑞春通阳益气治胸痹经验

    陈瑞春教授认为气的正常升降出入运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是协调平衡各种生理功能的重要环节,气机失调则易产生各种疾病.基于此,陈老在治疗胸痹证时,采用通阳益气之治,自创通阳益气汤进行治疗,兹介绍如下.

    作者:邹石;喻玲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儿童慢性咳嗽38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构成特点.方法:回顾了38例慢性咳嗽的临床资料,采用慢性咳嗽解剖学诊断程序,对38例持续4周以上患儿进行病因初步诊断,并通过诊断性治疗证实.结果:38例慢性咳嗽患者中,病因比例依次为鼻后滴流综合征(PNDS)34.2%,咳嗽变异性哮喘(CVA)28.9%,慢性迁移性感染15.8%,胃食道返流性咳嗽(GERC)10.5%,病毒感染后气道高反应性咳嗽7.9%,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2.6%.结论:PNDS、CVA、慢性迁移性感染、GERC、病毒感染后气道高反应性、EB是儿童慢性咳嗽的常见原因.

    作者:杨建华;王文富;曾小玲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安络化纤丸治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安络化纤丸抗肝纤维化疗效.方法:2004年4月~2005年4月23例门诊患者,予以安络化纤丸,每天3次,每次6g口服,治疗6个月.在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6个月时对肝功能、HA、PIIIP、CIV、ALT等进行监测.结果:以上各项指标均获不同程度改善.结论:安络化纤丸对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具有良好效果.

    作者:周德利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对中医药产业现状及面临机遇的思考

    面对近年中药专业学生呈逐年萎缩的局面,忧心之余,引发了对中医药产业现状、存在问题的思考.在指出我国中医药产业令人堪忧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在承认存在问题的同时,也指出了我国中医药产业正面临的空前发展机遇.

    作者:陈育青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尿管结石68例

    输尿管结石是泌尿系统结石中的常见类型,临床多易造成梗阻,严重者造成肾功能的损害.经输尿管镜腔内碎石和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是目前应用多的输尿管结石微创治疗技术.我院近两年来采取二者联合应用配以内服中药排石促进肾功能恢复,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蒋维晟;葛平玉;许灌成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扶正法治疗肺癌刍议

    长期以来,对肿瘤治疗的疗效判定都是以瘤体是否缩小或消失为标准的.然而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对肺癌的治疗,尤其在中晚期,这一原则并不非常适用,甚至有害.而中医在改善肺癌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以扶正为主的中医治疗原则,不但有效地指导着中医的肺癌治疗,甚至也被现代医学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着.

    作者:张霆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中药熏蒸治疗产后疼痛230例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疗法对产后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用产后熏蒸方,将其浸入汽锅中煎煮,煎煮液沸腾后,患者置身于浴舱中实施熏蒸.结果:总有效率为100%.结论:中药熏蒸治疗产后疼痛疗效显著,操作简便、安全,无副作用,恢复快.

    作者:杨秀芬;肖明翠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健脾活血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目的:客观评价健脾活血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门诊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70例,中药治疗组30例,用健脾活血法结合辨证加味进行治疗;西药治疗组20例,用消炎痛结合甲氨喋呤进行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20例,用前述两种方法相结合进行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各组疗效及有无不良反应.结果:中药组、西药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显效率及中药组、西药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总有效率比较,中西医结合组优于中药组、西药组,统计学显示有显著性差异.中药组未见不良反应;西药组有1例出现上腹痛,1例腹泻,1例口腔溃疡;中西医结合组有1例上腹痛.结论:健脾活血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安全有效,健脾活血法配合西药能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喻建平;张艳珍;李学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活血止痛散熏洗治疗扳机指64例

    扳机指又称手指屈肌腱鞘炎,本病可发生于不同年龄,多见于妇女及手工劳动者.任何手指均可发生,但多发于拇指、中指及环指.西医多采用封闭疗法或手术治疗.我们自2002~2005年采用中药活血止痛散熏洗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64例病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其中男性16例,女性48例;年龄22~65岁,平均48岁;拇指30例,中指20例,环指14例.

    作者:位向东;盖小刚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七星丹、皮粘散为主治疗顽固性重症下肢慢性溃疡1例

    1 病例患者,女,86岁,因反复小腿肿胀伴溃疡30年、加重8月于2005年4月28日就诊于我院皮肤科.患者3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小腿水肿、瘙痒,自用热水烫洗,致使双小腿皮肤出现水疱、溃烂,经久不愈,到当地医院治疗,病情时好时坏.8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病情加重,在当地医院诊治,无明显效果,遂入住我院皮肤科.

    作者:杨琳;孔珍珍;陈明岭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全科医学发展中不容忽视的中医药优势

    从我国的国情出发,结合中医药的优势,论述了中医药在当今全科医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旨在形成中国自己的特色,发展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型的全科医学.

    作者:黎昭然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江西中医药杂志

江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