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滋肾止血汤治疗肾性血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符合纳入标准的肾性血尿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治以滋肾止血汤,对照组20例单用西药对症治疗,6周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67%,明显优于对照组(40%).治疗后,治疗组尿沉渣RBC/HP、24小时尿蛋白等主要尿检参数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P<0.001).结论:滋肾止血汤能有效治疗肾性血尿.
作者:郭银雪;詹继红;王映林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疤痕疙瘩(Keloid)是有疤痕体质的人,经过外来刺激,使局部发生炎性反应,导致纤维化增生形成(以下简称疤痕).随着疤痕的不断增生,渐渐地影响患者的美观与活动功能,本报道总共治疗86例,以单盲法分为A、B两组.现总结如下:
作者:何云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响音汤治疗慢性单纯性喉炎临床疗效.方法:根据中医理论咽喉病后失养,或过度发声,耗气伤阴,可致肺肾阴亏兼有气滞血瘀痰凝,选取符合本型的典型病例120例,分为响音汤治疗组60例和西药对照组60例,比较观察响音汤有效率及向声带息肉转化例数.结果:治疗组显效率36.67%,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显效率21.67%,总有效率73.34%.治疗组向声带息肉转变3例,未向声带息肉转变57例.结论:响音汤治疗慢性单纯性喉炎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
作者:梁云燕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我们自2005年11月以来在综合治疗同时采用血塞通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钟进生;洪良甫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活血祛浊保肝方及规范护理措施对酒精性肝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6例酒精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用活血祛浊保肝方治疗)与对照组20例(用肝太乐和维生素C治疗),配合规范的护理措施,包括常规护理、饮食指导、心理护理、健康宣教等措施,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56.52%,总有效率为91.3%;对照组显效率为35.0%,总有效率为6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χ2=6.97,P<0.01).结论:活血祛浊保肝方治疗酒精性肝病具有良好作用,有效护理措施在治疗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作者:黄琪;喻康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动力加压宽螺钉(DHS)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情况;方法:用DHS治疗的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结果:随访8~62个月,平均30.9个月,无内科合并症加重及死亡病人.优良率为74.1%,失败率(评定为差者)为7.1%.结论:积极术前准备、术中规范操作,良好的复位固定,术后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功能锻炼,疗效满意,可减少并发症.
作者:张燕;陈久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乳腺增生病是女性常见病,以乳腺肿块和发作性疼痛为特点.认为其发病与气滞血瘀痰凝有关,因此以行气化瘀散结为法论治乳腺增生病40例,并设中成药逍遥丸对照32例,结果显示自拟方组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有效率为71.86%.
作者:韩一兵;齐淑静;郭邦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导师邱丽瑛教授自2004年6月~2005年6月,以小陷胸汤加枳实方治疗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3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叶菁;胡子毅;邱丽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ESWL术后综合护理干预对泌尿系结石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10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于术后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并于术前和术后1周时进行SCL-90自评及治疗效果的评估.结果:术前两组SCL-90的躯体化、焦虑、恐怖和抑郁四因子得分均明显升高,术后1周时实验组上述四个因子得分显著减低(分别P<0.01和P<0.05),而对照组则差异不明显(P>0.05).实验组石街形成和复震人次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终排石的总有效率相近.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ESWL术后的泌尿系结石患者具有缓解负性情绪、减轻疼痛,减少石街的形成,降低复震率的作用.
作者:邓群英;周燕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自拟燥湿止痒汤治疗念珠菌阴道炎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0例、对照组90例,治疗组内服燥湿止痒汤,外用止瘁洗液;对照组外用3%小苏打溶液、阴道用制霉菌素泡腾片,均连用14天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1%,对照组总有效率86.7%,两组治疗结果比较基本一致(P>0.05).结论:自拟燥湿止瘁汤治疗念珠菌阴道炎有较满意的临床效果,而且复发率明显偏低.
作者:刘丽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救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时的导泻治疗方法.方法:根据所用泻下药物的不同把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大承气汤导泻组、甘露醇导泻组和硫酸镁(钠)导泻组三组.就三组治疗后开始出现腹泻时间及每天腹泻次数进行比较,了解各组的导泻效果.结果:在大承气汤导泻组中开始出现腹泻时间早,腹泻次数少.结论:在救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时,使用大承气汤进行泻下治疗,可以达到好的导泻作用.
作者:金秋根;孟庆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咳嗽变异型哮喘(cou gh variant asthma,CVA)是指以咳嗽为主或唯一症状的哮喘,其咳嗽常剧烈,以阵发性痉挛性干咳为主,无或伴有喘息及呼吸困难,常在夜间或晨起发作,影响睡眠.笔者近年来在临床上采用止嗽散加味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曹方会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5年来本地区伤寒病例误诊原因.方法:分析2001年1月~2005年12月92例确诊伤寒的临床资料.结果:伤寒四季均发病,以夏秋季多见,92例中均有发热,大多有多系统损伤表现,玫瑰疹未见,白细胞在正常范围48例(52.2%),嗜酸性粒细胞均低于正常,血培养阳性54例(58.7%),肥达氏反应阳性85例(92.4%),误诊30例(26.1%).结论:伤寒缺乏典型流行病特征,临床表现不典型,常多系统损伤,血培养阳性率低是导致误诊率高的主要原因.
作者:徐恩道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厚朴生姜半夏人参汤系<伤寒论>方,由厚朴、生姜、半夏、炙甘草、人参等组成,其功能为健脾温运、宽中除满.原为太阳病汗不得法,损伤脾气,脾虚运输无权或生痰湿,使气机壅滞,出现腹部胀满等变证而设.笔者以此方随症加减治疗胃肠道疾病86例获较好效果,兹举验案三则如下.
作者:李志正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宫颈炎康栓合素平浓缩液联合治疗宫颈糜烂疗效.方法:82例宫颈糜烂患者,在月经干净第2~3天或宫颈糜烂波姆光治疗后出血者即开始进行治疗,采用素平浓缩液宫颈上药,同时配合宫颈炎康栓阴道放置.结果:总有效率为95.1%.结论:宫颈炎康栓合素平浓缩液治疗宫颈糜烂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无创伤,尤其适用于未生育妇女,是一种治疗宫颈糜烂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肖明翠;杨秀芬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病之一.笔者自2000年以来应用舒肝和络饮加减治疗本病50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解平芬;黎小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泌尿系疾病X线检查,常用的是腹部平片(KUB)和静脉肾盂造影(IVP).这两种检查前均需清洁肠道.2005年7月~2006年8月我科有136例患者在检查前采用番泻叶泡服,我们观察了不同年龄患者泡服番泻叶后的排便次数、排便时间、肠道清洁度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边雪梅;袁珍娣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栀子豉汤与黄连阿胶汤是医圣张仲景的两个经方,二者的共同点是均可以治疗失眠证,但是二者同中有异,笔者就其病证病机之异同,结合部分医家方论,对其进行探讨,以期对临床有所启发.
作者:徐重明;汪自源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自朱丹溪<局方发挥>讥宋人好用香燥之后,后世沿袭,甘寒法似与宋代绝缘,令人以为甘寒法是清代学者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的发明.清代叶天士治温善用沙参、生地、麦冬、梨皮、蔗汁等甘寒以养阴生津,吴瑭总结其经验,制方沙参麦冬汤、益胃汤、增液汤、五汁饮等,遂使温病救阴之说、甘寒诸方名扬后世.近代不少医家以为甘寒以叶天士为圭臬,这个认识不符合历史事实.
作者:黄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肺属上焦,为五脏之华盖,相傅之官.大肠属下焦,为传导之官,变化出焉.肺合大肠,肺与大肠互为表里.因此,肺与大肠的生理病理关系直接影响到肺系疾病导致便秘的根源所在.
作者:傅理均;倪建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探讨了异病同证不同治的原因,认为其根本原因是病机的不同,提出了对异病同治的新理解,指出临床治疗时需要把辨证论治和辨病论治以及审机论治结合起来,合理应用异病同治,才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磊;刘家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脾肾相关理论在不同时代均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本文试将清代医家对脾与肾两脏的关系从脾肾互济、脾肾失济和脾肾同治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从而总结清代医家对脾肾相关理论的完善与发展.
作者:龙奉玺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在肺癌发展过程中气、血、津液的病理变化是病机变化复杂性和多样性的重要原因.认为气、血、津液的失衡是病机变化的主因.痰瘀互结是病机变化中的突出方面,痰瘀并治是重要治法之一.
作者:张霆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在中医学的疾病分类体系中,虚、劳、损、伤这几个概念变换着不同的组合,从中我们可以理出一条对虚损类疾病认识嬗变的线索.
作者:尚勇;顾漫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由于现代社会竞争的激烈、生活节奏的日益紧张,常导致迷走神经损伤,影响及胃肠运动的过程与程序,而致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发病率剧增.现就近3年来有关胃肠动力学的实验室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潘燕;王业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视疲劳(asthenopia)是一组表现为用眼后出现视觉障碍、眼部不适及全身症状以至不能正常进行视作业的症候群,而并非某种独立的疾病.具体可表现为视物模糊、重影、复视,眼痛眼胀、酸重难睁、干涩不舒、阅读时文字跳跃、字迹串行,不能持久阅读等症状,全身可有头晕头痛,眉棱骨、鼻根部及眼眶酸痛,恶心欲吐,注意力难以集中等症状.造成视疲劳的原因比较复杂,不仅包括眼局部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病变,也可由全身疾病、不良视觉环境以及心理异常等诸因素单一或相互作用所致,故又称为眼疲劳综合征,属于心身医学范畴[1].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生活工作节奏增快,从事文字及其它近距离用眼工作人群的增多,电脑的广泛普及,临床上视疲劳的发病逐年增多.本文重点讨论的是因眼外肌功能异常造成的肌性视疲劳.
作者:左晶;丁淑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伤科Ⅲ号散剂是我院治疗风湿病的中药经验处方,经我院数十年的临床观察,其疗效确切.功能主治:散寒除湿,活血止痛.用于骨性关节炎(寒湿瘀阻证).症见关节疼痛,肿胀,功能障碍,遇寒加重,舌质暗淡或瘀斑.为了有效地控制本品的质量,确保其疗效,制制定本散剂主要药物的理化鉴定检测方法,从而为临床提供疗效保证.
作者:刘德友;邓国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复方岩连片是一种临床上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感冒咳嗽,急慢性支气管炎,咽喉炎,扁桃体炎等的复方制剂.由石吊兰、重楼、板蓝根、百部、杠板归五味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止咳的功效.笔者采用化学反应对百部进行鉴别,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重楼皂苷Ⅰ、重楼皂苷Ⅱ进行鉴别,选择处方中石吊兰的主要有效成分石吊兰素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进行定量测定.
作者:邱思婕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鼻渊软胶囊由苍耳子、辛夷、金银花、茜草、野菊花等中药组成,具有清热毒、通鼻窍之功效.临床用于慢性鼻炎及鼻窦炎.大叶茜草素为蒽醌类化合物,是鼻渊软胶囊中主要有效成分之一,为加强本品的质量控制,选择HPLC法对大叶茜草素成分进行了含量测定.
作者:叶资萍;苑洪忠;赵凯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丹七片收载于部颁标准第1册,由丹参、三七组成,其中丹参为君药,且丹参的化学成分主要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水溶性成分主要为酚酸类物质有:丹酚酸A、丹酚酸B、丹酚酸C、丹参酸甲(丹参素)、丹参酸乙、丹参酸丙、琥珀酸等,该类成分具有抗凝、抗血栓、抗心脑缺血等作用,为丹参中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有效成分.原标准很低,不能很好控制该品种的质量.经文献查阅,采用HPLC法测定丹酚酸B的含量方法较多1~5],但丹七片中丹酚酸B的含量测定未见报道.为了更好地控制本制剂的质量,确保临床疗效,我们采用HPLC法对制剂中丹酚酸B的含量进行测定.方法如下:
作者:席仲洪;胡仁胜;帅银花;帅金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应用自拟中药健脾补肾方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5例予自拟中药健脾补肾方口服,每日1荆;对照组25例应用西药速立菲胶囊及叶酸片口服治疗.治疗一疗程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相关实验指标.结果:治疗组治疗的总有效率88.5%,对照组总有效率68%,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和升高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另外治疗组治疗前后NK细胞活性及IL-2比较,治疗后出现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自拟中药健脾补肾方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疗效肯定,并可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
作者:张学民;钱钢;陈洁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鼻鼽是指以突然和反复发作的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塞为主要特征的鼻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变应性鼻炎、血管运动性鼻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非变应性鼻炎.在临证中我们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辨治:肺气虚寒,卫表不固;脾气虚弱,清阳不升;肾阳不足,温煦失职;肺经伏热,上犯鼻窍.归纳起来一为肺脾肾阳气亏虚,风寒外袭;二为肺经风热,热邪外越而发.但笔者通过临床观察发现鼻鼽与肝胆关系亦非常密切,现结合医案论之.
作者:谭智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笔者在多年临床实践中,以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多种疾病,收到较满意的疗效,现举例如下.
作者:赵克明;王宇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Salter骨盆截骨术在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60例,65髋行Salter骨盆截骨术进行回顾分析,其中25例同时行股骨近端短缩旋转截骨术.结果:Salter骨盆截骨术优良率84.4%.结论:Salter骨盆截骨术为早期手术治疗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理想术式.
作者:肖锐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髓芯减压术,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的60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髓芯减压术及常规术后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中药内服治疗,对两组病例的疗效及并发症进行总结和随访.结果:60例病例全部得到随访,治疗组在综合疗效中的优良率及总有效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在随访疗效中,亦有显著性优势(P<0.05).结论:中药内服配合髓芯减压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能促进坏死区域的血液循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付小勇;高万里;王松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我们自2003~2006年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49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东北;叶小英;冯建伟;孙传寿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在门诊治疗早期异位妊娠的可行性.方法:门诊诊断为早期异位妊娠(EP)的患者32例,采用米非司酮门诊治疗,同时口服中药宫外孕方,中药用至血β-HCG降至正常.结果:30例成功,2例患者放弃门诊保守治疗,成功率93.7%.结论:早期EP只要选择病例适当,用米非司酮配合中药在门诊进行保守治疗是一种安全、方便可行的治疗方法.
作者:江雅杰;杨静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岩舒注射液联合肿节风注射液治疗晚期癌症疗效.方法:120例晚期癌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支持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岩舒注射液和肿节风注射液,通过观察患者的近期疗效、Karnofsky评分、生存期来评估患者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中,治疗组在近期疗效、Karnofsky评分及生存期等方面都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两组间有显著差异.结论:联合应用岩舒注射液和肿节风注射液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且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对于不能耐受放、化疗的晚期癌症患者,是一条有效的治疗途径.
作者:方志红;李雁;陈旻;侯风刚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邵铭熙,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名中医、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临床工作40余载,逐步形成了理论完善、手法系统、疗效独特的四指推法的推拿流派,擅长治疗软组织损伤,尤其对痛证的处理,具有独特的手法与疗效.笔者有幸跟师,获益匪浅,现介绍邵老治疗痛证的经验,以供同道参考.
作者:于建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伍炳彩教授以治疑难杂病得名,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分析异同,彰明隐奥;调陈脉理,区别阴阳;使表里昭然,汗下灼见.学生从师伍老三年,感悟方药的微妙,数见奇症怪病屡起沉疴,但未能及时整理,十分可惜,今将伍老治验二则摘录,以飨读者.
作者:王小龙;杜建平;刁军成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习惯改变,我国脂肪肝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在肥胖、糖尿病人群中发病率更高,其中约1/4患者发生肝纤维化,更甚者则发展为肝硬化.李金生主任中医师,经过多年的研究,对本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认为本病多因痰阻、肝郁、血瘀等诱发气滞脂停所致.临证治疗每获佳效,现简介如下:
作者:郭义然;杨小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江一平教授是江西中医学院中医肝胆病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致力于中医肝胆病研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治疗慢性肝炎肝纤维化,遣方用药独具匠心,且疗效显著.笔者有幸师从江教授从事肝病的临床与科研工作,现将其治疗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刘翔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导师伍炳彩为全国第三批500名老中医药专家,从事临床40余年,擅长用经方治疗内科疑难杂病,在临证中善用药对,每获奇效,现略举一二,以飨同道.1香附、苏梗香附之气平而不寒,香能走窜,其味辛能散,且主归肝经,故善行肝气,为疏理肝气之要药.苏梗辛温芳香入脾肺二经,其性主降,功善理气解郁,入肺可宣胸利膈,入脾可下气宽中,即统理上中焦之郁滞,主治脾胃气滞,脘腹痞满.二药相伍取香附舒肝理气和苏梗宽中行气的作用,临床用于肝气犯胃所致的脘腹胀痛.
作者:宋高峰;荆艳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全国著名中医妇科学专家夏桂成教授,从医近50年,在中医妇科领域颇多建树.在继承前人理论基础上,深化中医辨证论治手段,形成独到的学术思想.作为夏教授多年的学生,尤其近来学习其论著<中医理论与实践>等,对夏教授学术思想、治学方法有了较全面的了解.现对其生殖节律理论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供同行共同学习.
作者:李健美;谈勇 刊期: 200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