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江西中医学院
  • 主办单位:江西中医学院
  • 国际刊号:1005-9431
  • 国内刊号:36-1192/R
  • 影响因子:0.57
  • 创刊:1988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江西
  • 语言:中文
  • 邮发:44-79
  • 全年订价:16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 中医学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2002年3期文献
  • 中药速效空气消毒片对病室空气消毒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中药速效空气消毒片对病室空气的消毒效果。方法:自制纯中药制剂速效空气消毒片,观察其对病室空气消毒效果,并对不同细菌株进行杀菌实验研究。结果:中药速效空气消毒片烟熏法达到了消毒要求,且与紫外线灯管及臭氧机消毒效果相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杀菌效果明显高于2%乙醇的蒸馏水。结论:中药速效消毒片点燃法不仅达到消毒要求,且无毒副反应,使用方便,人员不需离开消毒场所,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有能;赖小美;余小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狗皮膏基质改进的初步研究

    根据传统黑膏药基质的特点,用软化点、粘着力和皮肤残留量作为考核指标,在原有黑膏药基础上进行了探讨,得到了既保持传统黑膏药基质的优点,又能像橡皮膏那样不污染皮肤的黑膏药。

    作者:张金莲;陈宇帆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HPLC法测定牛磺酸滴眼液的含量

    牛磺酸滴眼液用于治疗急性结膜炎、疱疹性结膜炎、病毒性结膜炎等眼科炎症。本实验采用牛磺酸(氨基乙磺酸)与2,4-二硝基氟苯定量反应生成稳定的2,4.-二硝基苯牛磺……

    作者:贺晓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芪参牡蛎口服液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探讨

    芪参牡蛎口服液是根据《四圣心源》方“黄芪人参牡蛎汤”剂型改进而成,具有气血双补、生津敛疮之功效,适用于疮疡溃后久不收口以及手术后创口愈合辅……

    作者:胡志方;喻伟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柴黄颗粒中黄芩苷的含量

    柴黄颗粒由柴胡、黄芩提取物组成,具有清热消炎作用,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感冒发热。质量标准收载于卫生部药品标准WS_3-B-2009-95。在生产和检验中发现,质量标准中含量测定项下加水无法将黄芩提……

    作者:伍少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盐酸格拉司琼分散片含量测定方法学研究

    盐酸格拉司琼分散片用于治疗肿瘤放疗、化疗引起的恶心和呕吐。本文通过对其含量测定方法的回收率、线性关系、精密度、重现性等试验探讨其含量测定方法的可行性,为建立其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作者:朱丹;谢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健脾益气颗粒剂的制备工艺研究

    健脾益气颗粒剂是由黄芪、党参、白术、茯苓、陈皮、淮山、甘草等药组成,具有良好的健脾胃、助消化之功效,能增强人体免疫机能。它的原工艺是水煮醇沉法,但我们发现此……

    作者:邱玉英;邓玲玲;宓静英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肾衰Ⅰ号汤预防腺嘌呤所致大鼠CRF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肾衰Ⅰ号汤对腺嘌呤所致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预防作用。方法:通过用腺嘌呤灌胃造成大鼠肾功能衰竭模型。用CL-7200型全自动化分析仪测血BUN、Cr,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肾脏病理改变。结果:肾衰Ⅰ号汤具有显著降低腺嘌呤所致CRF大鼠血BUN、Cr、24小时尿蛋白定量,减轻腺嘌呤对大鼠肾脏的病理损害作用。结论:肾衰Ⅰ号汤可预防腺嘌呤所致CRF大鼠肾功能恶化,降低蛋白尿,而有效预防慢性肾衰的发生、发展。

    作者:李均;管竞环;余秉治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万年蒿中肉桂酸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

    从蒿属植物万年蒿(Artemisia sacrorum Ledeb.)地上部分首次分得4个肉桂酸类化合物,经理化常数测定、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质谱)分析,分别鉴定为邻-羟基肉桂酸酯苷(O-hydroxycinnnamoyl-β-D-glupyranoside,Ⅰ)、邻-羟基内桂酸(O-hydroxycinnamic acid, Ⅱ)、咖啡酸(caffeic acid, Ⅲ)、2,5-二羟基肉桂酸(2, 5-dihydroxycinnamic acid, Ⅳ)。

    作者:张德志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蜂胶、茶叶、丁香组方对变形链球菌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实验找出蜂胶、茶叶、丁香提取物及其组方对变形链球菌的抑制作用规律,从而为龋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正交设计观察不同浓度上述3种药物的提取物及其组方对变形链球菌生长、产酸能力的影响。结果:蜂胶、茶叶、丁香提取物均有抑制变形链球菌作用,蜂胶醇提物、绿茶水提物抑制变形链球菌的适浓度分别是36g/L和13.5 g/L。36g/L,蜂胶醇提物与13.5 g/L绿茶水提物配伍后是抑制变形链球菌的佳组方。结论:上述结果提示蜂胶、茶叶、丁香将是很有开发价值的天然防龋药物。

    作者:谢小梅;陈和利;王建红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草丹冲剂对四氯化碳所致肝损伤动物肝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慢性乙型肝炎是目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疾病,与原发性肝癌关系密切,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1997年8月~2001年8月期间,我们采用自拟……

    作者:耿耘;彭仁才;傅美清;马超英;谢斌;黄丽萍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试论张仲景对“和”之学说的贡献

    从浩瀚的中医古籍当中均可看到先贤往哲对“和”的认识与运用是多方面的。而仲景《伤寒杂病论》正是在《黄帝内经》“和”之基础上,更加全面地继承和发展了这一理论,使之更加日臻完善,成为“和”……

    作者:赵文远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尺脉缓涩”与“肝不弦,肾不石”析疑

    在《素问·平人气象论篇》中,有关“尺脉缓涩”与“肝不弦,肾不石”的两则经文疑义颇多,现辨析于下。……

    作者:谢季祥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中医研究与基因组学及基因芯片技术

    中医学在人类基因组学发展的当今,在基因芯片的新技术面前,弘扬中医整体观,充分利用基因组学的庞大信息库,整体地应用分子生物学,具有当今的时代意义,可以体现出我国基因组学的研究特色,寻找中医证的基因组,探索中药疗效的基因表达谱。基因芯片是目前微现整体研究的新技术,中医科研前沿的迫切需要。应抢先切入,尽快应用,以推进中医科学走向世界。

    作者:王米渠;许锦文;林乔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进展

    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又称膝关节骨性关节病(KOA)、膝增生性关节病或骨性关节炎等,是骨科常见病,约占各类型关节炎的40%左右,而中老年人发病率更高一些。……

    作者:刘锐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研究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1997年美国胸部疾病学会对其概念确定为:COPD是具有气流阻塞的慢支和(或)肺气肿,患者气流阻塞进行性发展,但部分有可逆性,可伴有气道高反应性。近年,由于环境污染等原因,其发病率呈继续上升趋势。据推测,到2020……

    作者:范发才;赵凤达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导乐式(Doula)分娩38例临床分析

    随着产科学的发展,产时服务模式起了变化。Doula分娩是指在整个分娩过程中持续地给产妇以生理上、心理上、感情上的支持,使产妇感到舒适、安全、不断地得到支持与鼓……

    作者:左时珍;晏玉珍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生化汤在内科病症中的应用

    生化汤出自《傅青主女科》,常用于妇人产后血虚受寒,或恶露不尽,小腹冷痛。方以温经散寒、养血化瘀药为主,使新血生、瘀血化。古人言其方中“当归养血,甘草补中,川芎……

    作者:刘仁人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低度恶性髓腔型骨肉瘤的探索

    骨肉瘤是骨原发性恶性肿瘤中常见的一种,起源于骨组织的基质、骨膜或哈氏系统,但以发生于骨膜深层者居多。骨肉瘤是一组病变的总称,目前分为13个亚型,低度恶性髓……

    作者:张金先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中医辨证治疗脑外伤后遗症60例

    2000年12月~2001年12月我们对60例脑外伤后遗症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并进行对照研究,全部病例来自我院脑外科门诊。现报道如下:……

    作者:况建国;邹安琪;梁卫东;许鸿照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阴道超声对不孕症卵泡监测的应用

    我院近年使用经阴道超声对不孕症妇女卵泡发育情况进行观察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饶淑贞;吴文嵩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味治疗湿热咳嗽体会

    咳嗽是临床常见证候之一,引起咳嗽的原因很多,但中医内科学将咳嗽分为外感、内伤两大类,本篇所述为湿热郁肺之咳嗽,属外感咳嗽的一种。……

    作者:万丽玲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新提上睑肌缩短术治疗上睑下垂

    上睑下垂的矫正手术通常有三种:部分切除和前徙提上睑肌,利用额肌悬吊,利用上直肌悬。现在常用的是提上睑肌缩短术。提上睑肌缩短术的手术进路有三种:经结膜的内……

    作者:邹美英;冷小杨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通痹汤内服外浴治顽痹体会

    1 通痹汤的组成与用法 方由穿山龙20g、当归10g、黄芪15g、熟地黄12g、海桐皮12g、白芥子12g、乌梢蛇12g、鸡血藤……

    作者:徐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温药在眼科的应用

    目窍至高,火性上炎,故目病以火热证居多,眼科临床用药多投寒凉,而少用温药。然而综观临床,目病有热亦有寒,不可不辨寒热,而滥用寒凉之剂。……

    作者:洪亮;殷纳新;杨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40例中、晚期前列腺癌临床资料分析

    前列腺癌为老年男性恶性肿瘤之一,我国20世纪自70年代起发病率显著上升,比60年代增长50%~70%。目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前列腺癌已成为男性生殖肿瘤中……

    作者:康恭礼;丁强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原因。目前治疗方法较多,疗效各异。本人自1992年以来对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腰椎间盘突出症采取手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建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验案二则

    1 梦游症 患者,男,15岁。1998年6月5日初诊。患者2年来常发生梦游,平均每月1次以上。其父述其发则于睡梦中突然起床,穿衣着鞋,在室内来回走动,茫然无神,但能绕开障碍……

    作者:张志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一氧化氮与肛肠疾病

    1987年确定了血管内皮衍生舒张因子(EDRF)—NO以来,对NO的研究成为1992年以来医学界的热点。本文仅就NO在大肠肛门疾病领域中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林闯;刘世信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闭合穿刺减压治疗跟骨高压症12例小结

    一般跟骨高压症是进出跟骨骨髓腔静脉窦的血流量不平衡引起的,但对真正的原因和病程本质仍欠清楚。自1999年12月~2000年5月本科采用闭合穿刺减压治疗跟……

    作者:杨永华;熊渭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60例临床研究

    咪唑斯汀(皿治林,Mizolastine)是一种具有抗组胺和抗过敏性炎症双重作用的新型抗组胺药,属苯并咪唑类衍生物。自1997年在欧洲上市使用以……

    作者:司徒方民;邓列华;张韵;赵刚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丙肝Ⅰ号抗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

    1996年10月以来,我们运用中药复方丙肝Ⅰ号抗肝损伤、抗肝纤维化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洪宁;郑健;许少峰;陈绍敏;陈小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右股骨粗隆间骨折后应激性胃溃疡出血1例

    患者许某,男,64岁,退休职工,1999年9月初因车祸致伤,右髋部受猛烈撞击后肿痛剧烈,活动障碍,右股前内侧大……

    作者:陈明;文裕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地奥心血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20例

    地奥心血康是从国内特有的药用植物中提取制成的中成药,经过十余年的临床应用证明,该药对于治疗和预防冠心病心绞痛有良好效果。但作为中成药,就其按中医学辨证……

    作者:李运泉;潘国英;张红兵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炙甘草汤拆方抗心律失常作用的实验研究

    以氯仿诱发小鼠室颤、乌头碱诱发大鼠室性心律失常,对炙甘草汤进行拆方研究。结果表明,炙甘草、人参、麦冬是炙甘草汤全方抗心律失常作用的主要有效药物,且在部分实验指标上两味组(炙甘草、人参),三味组(炙甘草、人参、麦冬)与全方组作用无显著差异。

    作者:李兴高;陈奇;黄梦雨;毕明;陈兰英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单味中药提取物降血脂的研究进展

    总结了近年来单味中药化学成分提取物的降血脂研究进展。主要从混合成分、油类、酚类、黄酮类、多糖类、皂苷类六方面进行了概括。

    作者:康旭亮;林启云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丹参对肝脏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概况

    丹参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根及根茎,味苦微寒,归心、肝经,功能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是临床常用的活血化瘀药,有“一味丹参,功同四物”之称。近年……

    作者:李慧琴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草珊瑚根茎叶中异嗪皮啶的研究

    对江西五个产地的草珊瑚根、茎、叶中异嗪皮啶的含量进行了测定比较,结果草珊瑚植物中根的异嗪皮啶含量高,其次是茎,叶中少。

    作者:夏绘晶;罗永明;曾爱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吴光烈临床经验集》读后感

    由福建省南安市中医院周建宣、吴盛荣医师继承整理,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吴光烈临床经验集》(下称《经验集》)在1996年就与医者见面,我有幸能够目睹,首觉快慰!……

    作者:宋南昌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高等中医教育毕业实习评估体系”研究

    近年来,医学院校学生毕业实习质量有所滑坡,有些学生利用实习时间外出求职,或一心复习考研,严重影响了中医本科毕业生的专业能力、岗位能力的综合训练。因此,从……

    作者:蒋小敏;刁军成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从伤寒论中看桂枝的配伍应用

    桂枝一药,张仲景在其《伤寒论》中应用较多,其用途各异,运用之灵,用法之妙,给我辈在临床用药时以指导。本文就其在《伤寒论》中与其他药物相伍时临床应用浅析如下:……

    作者:陈志勇;范林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谈温病小便不利是否可用淡渗之法

    吴鞠通《温病条辨》中焦篇30条明确提出:“温病小便不利者,淡渗可与也,忌五苓、八正辈。”是否真如其所言?此语有待商榷。……

    作者:熊剑旭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冠心病中医证治之我见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甚至堵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也称为缺血性心脏病。本病属于中医学中的“胸痹”、“心痛”、“真心痛”等范畴,是严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

    作者:王胜勇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针灸治未病的古代文献研究

    以中医“治未病”(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预防思想的文献梳理为基础,对针刺及艾灸治未病的古代文献作了初步研究,得出了“治未病”的预防思想与现代主张的三级预防概念十分相似,以及古人“治未病”十分倚赖于针灸疗法,但在具体应用中,艾灸应用则多于针刺应用的结论。从而加深了对针灸治未病这一理论的系统性理解,以期在我们的临床实践中使之具有更积极的指导意义。

    作者:程洁;李忠仁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一针见效急症治验数则

    中医临床救治危急病人,其便捷者莫过于针灸,针灸常使我们摆脱基层医疗急救条件不全,病员转送不便的困境,不失治疗时机,即时收到止血、止痛、……

    作者:邹复馨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针灸强壮保健穴对中老年人NO调节的探讨

    本课题组曾就“针灸足三里对SIL-2R的影响“进行了实验探讨。在此基础上,围绕针灸足三里、肾俞对一氧化氮(NO)的影响进行了新的研究工作,现将工作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苏;魏飞;江瑾;吴登扣;姜小伟;孙晓琴;阮建如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标幽赋》浅析

    《标幽赋》是金元时代著名针灸医家窦杰的著作,窦杰字汉卿,后更名窦默,早年师承王翁、李浩,后又任元世祖时昭文馆大学士、太师等职,故又有“窦太师”之称。由于其博学多采、精专医术,积累了……

    作者:施茵;吴建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