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闯;刘世信
吴鞠通《温病条辨》中焦篇30条明确提出:“温病小便不利者,淡渗可与也,忌五苓、八正辈。”是否真如其所言?此语有待商榷。……
作者:熊剑旭 刊期: 2002年第03期
1987年确定了血管内皮衍生舒张因子(EDRF)—NO以来,对NO的研究成为1992年以来医学界的热点。本文仅就NO在大肠肛门疾病领域中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林闯;刘世信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标幽赋》是金元时代著名针灸医家窦杰的著作,窦杰字汉卿,后更名窦默,早年师承王翁、李浩,后又任元世祖时昭文馆大学士、太师等职,故又有“窦太师”之称。由于其博学多采、精专医术,积累了……
作者:施茵;吴建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桂枝一药,张仲景在其《伤寒论》中应用较多,其用途各异,运用之灵,用法之妙,给我辈在临床用药时以指导。本文就其在《伤寒论》中与其他药物相伍时临床应用浅析如下:……
作者:陈志勇;范林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以中医“治未病”(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预防思想的文献梳理为基础,对针刺及艾灸治未病的古代文献作了初步研究,得出了“治未病”的预防思想与现代主张的三级预防概念十分相似,以及古人“治未病”十分倚赖于针灸疗法,但在具体应用中,艾灸应用则多于针刺应用的结论。从而加深了对针灸治未病这一理论的系统性理解,以期在我们的临床实践中使之具有更积极的指导意义。
作者:程洁;李忠仁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在《素问·平人气象论篇》中,有关“尺脉缓涩”与“肝不弦,肾不石”的两则经文疑义颇多,现辨析于下。……
作者:谢季祥 刊期: 2002年第03期
2000年12月~2001年12月我们对60例脑外伤后遗症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并进行对照研究,全部病例来自我院脑外科门诊。现报道如下:……
作者:况建国;邹安琪;梁卫东;许鸿照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近年来,医学院校学生毕业实习质量有所滑坡,有些学生利用实习时间外出求职,或一心复习考研,严重影响了中医本科毕业生的专业能力、岗位能力的综合训练。因此,从……
作者:蒋小敏;刁军成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上睑下垂的矫正手术通常有三种:部分切除和前徙提上睑肌,利用额肌悬吊,利用上直肌悬。现在常用的是提上睑肌缩短术。提上睑肌缩短术的手术进路有三种:经结膜的内……
作者:邹美英;冷小杨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柴黄颗粒由柴胡、黄芩提取物组成,具有清热消炎作用,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感冒发热。质量标准收载于卫生部药品标准WS_3-B-2009-95。在生产和检验中发现,质量标准中含量测定项下加水无法将黄芩提……
作者:伍少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生化汤出自《傅青主女科》,常用于妇人产后血虚受寒,或恶露不尽,小腹冷痛。方以温经散寒、养血化瘀药为主,使新血生、瘀血化。古人言其方中“当归养血,甘草补中,川芎……
作者:刘仁人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根据传统黑膏药基质的特点,用软化点、粘着力和皮肤残留量作为考核指标,在原有黑膏药基础上进行了探讨,得到了既保持传统黑膏药基质的优点,又能像橡皮膏那样不污染皮肤的黑膏药。
作者:张金莲;陈宇帆 刊期: 2002年第03期
随着产科学的发展,产时服务模式起了变化。Doula分娩是指在整个分娩过程中持续地给产妇以生理上、心理上、感情上的支持,使产妇感到舒适、安全、不断地得到支持与鼓……
作者:左时珍;晏玉珍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盐酸格拉司琼分散片用于治疗肿瘤放疗、化疗引起的恶心和呕吐。本文通过对其含量测定方法的回收率、线性关系、精密度、重现性等试验探讨其含量测定方法的可行性,为建立其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作者:朱丹;谢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1996年10月以来,我们运用中药复方丙肝Ⅰ号抗肝损伤、抗肝纤维化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洪宁;郑健;许少峰;陈绍敏;陈小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咳嗽是临床常见证候之一,引起咳嗽的原因很多,但中医内科学将咳嗽分为外感、内伤两大类,本篇所述为湿热郁肺之咳嗽,属外感咳嗽的一种。……
作者:万丽玲 刊期: 2002年第03期
骨肉瘤是骨原发性恶性肿瘤中常见的一种,起源于骨组织的基质、骨膜或哈氏系统,但以发生于骨膜深层者居多。骨肉瘤是一组病变的总称,目前分为13个亚型,低度恶性髓……
作者:张金先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从浩瀚的中医古籍当中均可看到先贤往哲对“和”的认识与运用是多方面的。而仲景《伤寒杂病论》正是在《黄帝内经》“和”之基础上,更加全面地继承和发展了这一理论,使之更加日臻完善,成为“和”……
作者:赵文远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一般跟骨高压症是进出跟骨骨髓腔静脉窦的血流量不平衡引起的,但对真正的原因和病程本质仍欠清楚。自1999年12月~2000年5月本科采用闭合穿刺减压治疗跟……
作者:杨永华;熊渭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丹参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根及根茎,味苦微寒,归心、肝经,功能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是临床常用的活血化瘀药,有“一味丹参,功同四物”之称。近年……
作者:李慧琴 刊期: 200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