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007-659X
  • 国内刊号:37-1279/R
  • 影响因子:0.52
  • 创刊:1977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山东
  • 语言:中文
  • 邮发:24-023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 统计源期刊
  • 中医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2012年1期文献
  • 清经散治疗血热型月经先期32例

    目的:观察清经散加减治疗血热型月经先期的疗效.方法:52例确诊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以清经散加减治疗,对照组20例给予黄体酮胶囊,治疗1疗程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29例,总有效率90.6%,对照组有效19例,总有效率95.0%,两组远期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清经散对血热型月经先期疗效确切,止血调周远期疗效更佳.

    作者:陶慧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针刺配合热敷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热敷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52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0例,治疗组260例采用针刺配合热敷治疗,对照组260例采用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愈显例数240例,对照组183例,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配合热敷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较好疗效.

    作者:朱沁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中医联合疗法治疗发作期激素抵抗型哮喘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医联合疗法治疗发作期激素抵抗型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发作期激素抵抗型哮喘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中医联合(中药+穴位敷贴+拔罐+针灸)组20例,氨茶碱组20例,观测各组治疗前后血浆核因子-κB、活化蛋白-1表达水平的变化,同时检测患者肺功能、主要症状和体征的变化,判断临床疗效.结果:中医联合组在调节转录因子活性及临床有效率方面优于氨茶碱组.结论:中医联合疗法可有效抑制核因子-κB、活化蛋白-1的活性,缓解气道炎症,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作者:郑心;刘玉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刘锋治疗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经验

    刘锋认为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机关键在于肾虚,以进行性骨髓衰竭、髓枯精亏为根本矛盾,可分为急劳髓枯温热型和急劳髓枯虚寒型,治宜补肾生髓、活血化瘀法.

    作者:唐旭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31例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52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采用常规针刺配温针灸治疗,对照组21例,采用常规针刺配电针治疗,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76.2%,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优于电针治疗.

    作者:石育才;张东升;夏勇江;魏子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胃炎复合剂治疗Hp相关性糜烂性胃炎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胃炎复合剂治疗Hp相关性糜烂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确诊的糜烂性胃炎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1例、对照组99例,治疗组采用胃炎复合剂治疗,对照组采用PPI方案(奥美拉唑肠溶片、阿莫西林胶囊、呋喃唑酮),观察治疗第14天、第28天的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第14天治疗组在改善胃脘疼痛、灼热或烧心、嘈杂或反酸症状积分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在第28天治疗组在改善胃脘胀满症状积分方面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炎复合剂是治疗Hp相关性糜烂性胃炎的有效药物.

    作者:王立恒;李春涛;吴小秋;陈慕豪;林勇;李普升;戴诗蕾;倪欢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补脾益肺针刺法治疗咳嗽44例

    感冒后咳嗽在临床上非常多见,久治难愈.患者多表现为刺激性干咳或咳少量白色黏液痰,可持续3~8周,甚至更长时间,X线胸片检查无异常[1].2005年5月~2008年10月,笔者采用补脾益肺针刺疗法治疗该病,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84例患者均为外感后咳嗽,皆符合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中咳嗽的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发病时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咳嗽持续3周以上,咳嗽为唯一或主要症状,此次发病前均无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史,听诊两肺无干、湿性啰音,胸部影像学检查未见异常,血常规正常,此次针刺前均静滴抗生素治疗5~14 d无效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男20例,女24例;年龄20~55岁,病程21~59 d,平均44d.对照组40例,男19例,女21例;年龄21~48岁,病程22~ 57d,平均46d.

    作者:杨玉霞;刘丽华;张风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防治奥沙利铂外周神经毒性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防治奥沙利铂致外周神经毒性的疗效.方法:40例接受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和亚叶酸钙化疗的胃肠道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给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对照组未采取相应的预防治疗.治疗4个周期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发生神经毒性6例,对照组18例,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能够有效降低奥沙利铂化疗后的周围神经毒性反应.

    作者:何映月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严道南从寒热辨治鼻鼽经验

    鼻鼽辨证要分清寒热、虚实、表里,以寒热为纲从表实寒证、表虚寒证、里实寒证、里虚寒证、里热证、表寒里热证(真热假寒)六个方面论述了严道南治疗鼻鼽的经验.

    作者:孙燕;黄俭仪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正骨推拿治疗青少年颈椎病及颈曲与症状相关性分析

    目的:观察推拿治疗青少年颈椎病的疗效及治疗前后症状与颈曲Borden值的相关性.方法:3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青少年颈椎病患者采用正骨推拿治疗,2周后观察治疗前后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及Borden值的变化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治疗前后NDI评分比较P<0.01,Borden值比较P<0.01,说明颈曲改善明显.治疗前NDI与Borden值进行相关性分析P<0.01,治疗前后NDI差值与Borden值差值进行相关性分析P<0.05.结论:青少年颈椎病颈曲越直,症状越重,正骨推拿治疗后颈曲改善越明显,症状减轻越明显,症状与颈曲之间有显著相关性.

    作者:全晓彬;木荣华;曹大成;戴海螺;王冠鹏;陈圣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大骨节Ⅰ号治疗脾肾阳虚寒湿阻络型大骨节病疼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大骨节Ⅰ号治疗成人脾肾阳虚寒湿阻络型大骨节病关节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脾肾阳虚寒湿阻络型大骨节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大骨节Ⅰ号,对照组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3个月.以简明McGill疼痛问卷表(SF-MPQ)评分为观察指标,评价两组近期及远期疗效(随访3个月).结果:治疗后两组SF-MPQ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远期疗效SF-MPQ评分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大骨节Ⅰ号治疗脾肾阳虚寒湿阻络型大骨节病疼痛远期治愈率、临床疗效、安全性优于西药治疗.

    作者:李庆兵;李翼哲;徐智勇;吉海春;罗建;罗才贵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东垣脾胃方当归运用特点统计研究

    目的:探讨东垣脾胃方中活血化瘀法及当归的运用特点.方法:建立东垣脾胃方信息数据库,采用中药使用频次方法统计分析当归的运用特点.结果:东垣脾胃方中应用活血化瘀法的方子有85首,所用活血药共12味,频次为222次,占脾胃方132味药用药总频次的10.82%.其中当归使用频次列第一,为115次.结论:脾胃方中广泛运用活血化瘀法,其核心药物是当归,东垣将当归与其他药配伍,且能巧妙地使用当归的不同药用部位,治疗不同病证.

    作者:丁刚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紧张型头痛病因病机分析

    认为紧张型头痛的发病根本是素体虚弱、阴血亏虚,发病的诱因常为外邪侵犯,发病的特点是内外合邪,拘急而痛;常因情志内伤、饮食劳倦、局部劳损导致气血失常,不通、不荣则筋脉失养,拘急作痛;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为营血亏虚,标实为气滞血瘀.

    作者:沈姗姗;胡志强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浅议中医营养学特色及发展方向

    中医营养学分食养和食疗两部分,食养以人的体质为据,适用于健康人群;食疗以人的临床症状为据,适用于亚健康或疾病人群.中医营养学的发展,需融人现代营养学的定量内容,依据临床研究,以发现食物新功效和配伍规律.

    作者:杜鹃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小儿指纹图像数字化采集方法研究

    目的:探索小儿指纹诊法规范化采集环境和客观识别方法,实现小儿指纹图像的客观化、数字化采集.方法:依据中医儿科诊断的传统理论和方法,采用图像传感器采集小儿指纹图像,利用数字信号处理器件对指纹图像进行分析处理,结合图像取样装置结构的合理化设计,实现小儿指纹图像的数字化采集.结果:设计结果遵循了高速、低成本等特点,图像采集时间短,正确识别率高.结论:实现了小儿指纹图像的标准化采集与自动识别,增强了中医临床信息采集的规范化和准确性.

    作者:张魁星;魏本征;张孝龙;彭欣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取穴现状分析

    目的:统计分析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取穴现状及规律.方法:对相关穴位的使用频次、归经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并对主要穴位与支气管的解剖生理学关系进行探讨.结果:纳入的51篇文献中,针灸治疗哮喘涉及11条经脉、51个穴位,其中26个穴位在出现的总穴位中不足0.6%,超过5%的穴位只有6个.所取穴位经脉归属排前两位的依次为膀胱经、肺经.结论:目前针灸治疗哮喘的取穴组方较为混乱,但仍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作者:曲岩;陈少宗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中老年人阳虚兼夹瘀血体质探讨

    针对中老年人易出现阳虚兼夹瘀血体质的现象,分别从该体质类型的含义、临床特点、形成原因、现代研究及发病倾向方面进行了阐述,为今后开展阳虚兼夹瘀血体质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作者:薛丹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痫宁喷雾剂的制备及其治疗癫痫发作的理论探讨

    痫宁喷雾剂是通过鼻腔给药控制癫痫发作的制剂,采用超临界C02萃取法提取柴胡、石菖蒲及川芎等有效成分超声乳化制成.从组方、剂型、鼻腔与脑的特殊解剖关系及相关中药药理研究等方面探讨了痫宁喷雾剂治疗癫痫发作的机制.

    作者:庞伟冰;林晓冰;黄艺洪;李巨奇;张横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补肾中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系统评价

    目的:系统评价补肾中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为临床中医药治疗该病提供参考.方法:检索筛选近20年补肾中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随机、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运用Meta-分析统计相关数据.结果:33项研究1 419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Meta-分析结果显示,总有效率比较的相对危险度(RR)=1.23,95%可信区间(CI值)为(1.19,1.28),合并效应量检验P<0.00001.结论:补肾中药治疗AS效果显著.

    作者:王海军;张建英;滕佳林;杨继国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伤寒论》煎服法启示

    对《伤寒论》所载方剂有关煎法、服法、药后调护等内容进行了论述,指出张仲景在遣方用药之际,在煎服方法上也非常重视对脾胃之气和正气的固护,这对指导后世临床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俞洁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中医学术流派研究的进展、问题与建议

    学术流派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理论研究、地方医学流派研究、当代中医学术流派研究、中医教育与传承研究、古代中医学术流派研究五个方面,研究中存在系统研究偏少、学术流派评价标准不规范、当代中医学术流派研究欠深化、典型流派研究方法不成熟等问题.今后研究工作的佳组织模式应是在统一规划之下,组织专家开展大规模科研协作,围绕学术流派研究领域关键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

    作者:宋咏梅;张莹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针灸治疗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研究思路

    分析了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的病因病机及针灸防治的优势,认为毒损脑络、督脉瘀滞是其主要病机,治以健脑通督、益髓开窍法,针灸干预应建立临床疗效多维结局指标评价体系,采取社区防治模式、长时程针灸综合干预方法,并引入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技术研究针灸作用机制.

    作者:周丽;张允岭;孟繁兴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附子正丁醇及水提取物对虚寒证模型大鼠乳酸、丙酮酸含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附子提取物对虚寒证模型大鼠乳酸、丙酮酸含量的影响.方法: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附子正丁醇组、附子水提物组,除空白对照组外皆灌服苦寒药造模,空白对照组灌服等量的生理盐水,日1次,连续14 d,造模成功后,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灌服生理盐水,附子正丁醇和水提物组灌服等量的治疗药物,日1次,连续7d,分光光度数法检测大鼠血浆和肝匀浆组织液中的乳酸、丙酮酸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浆乳酸含量升高(P<0.05),丙酮酸含量降低(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附子正丁醇组肝组织乳酸含量降低(P<0.05),丙酮酸含量升高(P<0.05);附子水提物组血浆乳酸、肝组织丙酮酸含量显著降低(P<0.01);与附子正丁醇组比较,附子水提取物组血浆乳酸、血浆及肝组织丙酮酸含量较低(P<0.05).结论:附子正丁醇提取物和水提取物对虚寒证大鼠的物质代谢有恢复作用.

    作者:刘珊;滕佳林;韩冰冰;刘一洋;杨富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大黄水煎液对实热证模型大鼠血浆中IL-1β、IL-6、TNF-α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大黄水煎液对实热证模型大鼠细胞解热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2,4-二硝基苯酚造实热证大鼠模型,黄连水煎液灌胃治疗.用ELISA法测定血浆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结果:大黄组与模型组比较,IL-1β、IL-6、TNF-α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大黄通过降低发热大鼠血浆中IL-1β、IL-6、TNF-α细胞因子的含量水平而发挥其细胞解热作用.

    作者:司惠丽;刘春蕾;王世军;张少华;韩冰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星蒌承气汤对急性脑出血大鼠肝、肠系膜淋巴结IRAK-4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4(IRAK-4)活性对急性脑出血应激性肝损害的影响,以及星蒌陈气汤的靶向调控机制.方法:采用大脑注射Ⅶ型胶原酶法建立SD大鼠急性脑出血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脑出血组、脑出血痰热腑实证组、星蒌承气汤组,每组分24h、48 h、72h三个时间亚组,实时荧光定量PCR观察肝组织、肠系膜淋巴结IRAK-4 mRNA表达,并观察肝组织HE染色结果.结果:脑出血组、脑出血痰热腑实证组肝组织及肠系膜淋巴结IRAK-4 mRNA在三个不同时间点表达较正常组升高,星蒌承气汤组肝组织IRAK-4 mRNA表达较脑出血痰热腑实证组降低,星蒌承气汤组还能明显减轻肝组织病理损伤.结论:星蒌承气汤对脑出血急性期痰热腑实证肝脏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赵海滨;唐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海桐皮饮片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

    目的:建立海桐皮饮片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对5个产地10个GMP认证饮片厂家的海桐皮饮片进行水分测定、浸出物测定和薄层鉴别.结果:通过10批海桐皮饮片水分和浸出物测定,暂定其水分含量不得过10.0%,以干燥品计算稀乙醇浸出物的含量不得少于10.0%,薄层鉴别特征明显且与显微鉴别一致,可实现准确、快速的鉴别.结论:海桐皮饮片质量控制方法增加了水分检测、浸出物测定和薄层鉴别,可以更好地控制饮片质量.

    作者:李心沁;张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含黄连成药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目的:建立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导赤丸、清胃黄连丸、黄连上清丸、清热化毒丸、一清软胶囊中盐酸小檗碱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甲醇溶液提取导赤丸等样品,通过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量样品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熔融石英毛细管柱(67 cm×75 mm,47 cm × 75 mm);导赤丸所用缓冲体系为50 mmol·L-1磷酸二氢钾-甲醇(60:40)溶液,用磷酸调pH值3.5;其他4种成药所用缓冲体系为60 mmol· L-1磷酸二氢钠-甲醇(65∶35),用磷酸调pH值3.5;分离电压30 kV;毛细管柱温25℃;导赤丸检测波长为254 nm,其他为200 nm;进样时间5s.结果:盐酸小檗碱在进样浓度分别为0.03018 ~ 0.08048、0.30000 ~ 0.90000、0.05000 ~ 0.45000、0.03018 ~ 0.08048、0.05000~0.10000时线性关系良好,r值分别为r=0.9998,r=0.9999,r=0.9997,r=0.9996,r=0.9993,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81、100.14、100.76、100.14、99.94,RSD值分别为0.596、2.520、1.030、2.520、1.130.结论: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含黄连成药中盐酸小檗碱含量快速、准确、经济.

    作者:房娟娟;翟慧磊;闫滨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紫藤属药学研究概况

    对紫藤属的种类、资源、成分、药理、临床应用等进行了概述,为该属药用植物的深入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曹梦晔;姚默;赵兵;张少颖;巩江;倪士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大黄及其含药血清指纹图谱比较分析

    目的:探求并优化大黄及其含药血清的指纹图谱,为在细胞体系中运用含药血清提供依据.方法:制备大黄含药血清,进行血清蛋白沉淀,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通过梯度洗脱获得大黄及其含药血清的指纹图谱,并对大黄及含药血清指纹图谱出峰时间的分布进行非参数检验和聚类分析.结果:甲醇作为蛋白沉淀剂处理含药血清得到的结果好.指纹图谱出峰时间统计分析显示,出峰时间总体分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本实验所提供的含药血清优化处理方法及色谱条件可以作为大黄含药血清指纹图谱检测的常规方法,大黄含药血清含有大黄的主要成分,可以应用含药血清代替水煎液用于细胞体系研究.

    作者:季旭明;程明;王世军;王成岗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针刺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研究进展

    从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方面对针刺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研究进行了概述,指出针刺在改善SAH出血后的脑血管痉挛状态、减轻头痛症状、降低出血后并发症等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参考文献12篇.

    作者:李成;陆伟慧;徐静艳;蒋云召;徐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西黄丸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综述了西黄丸抗肿瘤作用的临床研究及实验研究结果,探讨了西黄丸在剂型改革方面的发展和不足.参考文献28篇.

    作者:朱晓静;李峰;欧阳兵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桂枝汤原方临床应用概况

    对近年来桂枝汤原方的应用及现代研究进行概述.原方具有外调营卫、内和阴阳作用,现代研究证实原方及其组分能调节体温、免疫功能、汗腺分泌、肠蠕动,并有抗炎、镇痛、镇静等作用.通过统计207例应用桂枝汤加减方治疗的病例发现,原方5味药在加减方中具有重要作用,桂枝、芍药更是重中之重,医者可以根据患者病证适当加减药物,但应明确原方的主导地位.参考文献44篇.

    作者:王永春;周军;刘珊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针刺治疗小儿脑瘫理论研究进展

    概述了针刺治疗脑瘫(CP)的中西医理论研究.中医学认为本病总属本虚标实,病位不外乎脑及脾胃、肾,涉及肝,但却各有偏重.针刺治疗本病在选穴、针刺方法、留针的时间与疗程方面都有一些规律可循.现代医学证实,针刺可改善患儿脑部病灶的血供和营养,促进CP尤其是痉挛型患儿的康复.综合针刺康复模式虽在临床广泛运用,但有待进一步改进.参考文献26篇.

    作者:陈栋;鲍超;刘跃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类风湿关节炎病机理论研究进展

    回顾近10年关于类风湿关节炎中医病机的文献,总结其基本病机为内外因相合、本虚标实,主要表现为因虚致痹、脏腑功能失调、瘀热痹阻、热毒入络、痰瘀互结几种类型.参考文献35篇.

    作者:陈岩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宋金元时期寒温用药之变化

    宋代受张仲景《伤寒论》影响,多用温热方药.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用药特色来看,温热方药使用广泛,并形成了滥用温燥温补的流弊.金元四大家针对流弊,主张褒水贬火,倡导寒凉用药,张子和、刘完素主张心火旺、肾水亏,朱丹溪立相火妄动、阴虚火旺之学说,李杲主张阴火炽盛、脾胃气虚之说,这对继承和发扬辨证论治特色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杨涛;刘丽宁;张重州;黄玉剑;李新莉;冯兴志;李浩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轻度认知障碍与肺及督脉的关系

    轻度认知障碍(MCI)主要病机在五脏虚损、脑消髓减,认为肺虚督亏在MCI发生发展中其重要作用其病机之一,肺气虚则宗气弱,气血乏源,五脏失养,督亏则气血精液不能上达于脑而形成脑消髓减,故在研究轻度认知障碍时,应重视补肺调督.

    作者:王金桥;王金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试论抵当丸非丸剂

    一般认为《伤寒论》中抵当丸是丸剂.通过梳理历代有关丸剂的论述,参考抵当丸和大陷胸丸方后注,得出抵当丸是汤剂的结论.并论述了药物组成相同的抵当汤和抵当丸治疗血热互结重证和缓证的原理,对临床治疗轻重不同的疾病,斟酌药物的剂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刘中华;王义国;骆真;丁然;徐志锐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