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炎复合剂治疗Hp相关性糜烂性胃炎临床研究

王立恒;李春涛;吴小秋;陈慕豪;林勇;李普升;戴诗蕾;倪欢欢

关键词:Hp相关性糜烂性胃炎, 胃炎复合剂, 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胃炎复合剂治疗Hp相关性糜烂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确诊的糜烂性胃炎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1例、对照组99例,治疗组采用胃炎复合剂治疗,对照组采用PPI方案(奥美拉唑肠溶片、阿莫西林胶囊、呋喃唑酮),观察治疗第14天、第28天的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第14天治疗组在改善胃脘疼痛、灼热或烧心、嘈杂或反酸症状积分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在第28天治疗组在改善胃脘胀满症状积分方面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炎复合剂是治疗Hp相关性糜烂性胃炎的有效药物.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胃炎复合剂治疗Hp相关性糜烂性胃炎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胃炎复合剂治疗Hp相关性糜烂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确诊的糜烂性胃炎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1例、对照组99例,治疗组采用胃炎复合剂治疗,对照组采用PPI方案(奥美拉唑肠溶片、阿莫西林胶囊、呋喃唑酮),观察治疗第14天、第28天的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第14天治疗组在改善胃脘疼痛、灼热或烧心、嘈杂或反酸症状积分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在第28天治疗组在改善胃脘胀满症状积分方面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炎复合剂是治疗Hp相关性糜烂性胃炎的有效药物.

    作者:王立恒;李春涛;吴小秋;陈慕豪;林勇;李普升;戴诗蕾;倪欢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海桐皮饮片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

    目的:建立海桐皮饮片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对5个产地10个GMP认证饮片厂家的海桐皮饮片进行水分测定、浸出物测定和薄层鉴别.结果:通过10批海桐皮饮片水分和浸出物测定,暂定其水分含量不得过10.0%,以干燥品计算稀乙醇浸出物的含量不得少于10.0%,薄层鉴别特征明显且与显微鉴别一致,可实现准确、快速的鉴别.结论:海桐皮饮片质量控制方法增加了水分检测、浸出物测定和薄层鉴别,可以更好地控制饮片质量.

    作者:李心沁;张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大骨节Ⅰ号治疗脾肾阳虚寒湿阻络型大骨节病疼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大骨节Ⅰ号治疗成人脾肾阳虚寒湿阻络型大骨节病关节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脾肾阳虚寒湿阻络型大骨节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大骨节Ⅰ号,对照组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3个月.以简明McGill疼痛问卷表(SF-MPQ)评分为观察指标,评价两组近期及远期疗效(随访3个月).结果:治疗后两组SF-MPQ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远期疗效SF-MPQ评分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大骨节Ⅰ号治疗脾肾阳虚寒湿阻络型大骨节病疼痛远期治愈率、临床疗效、安全性优于西药治疗.

    作者:李庆兵;李翼哲;徐智勇;吉海春;罗建;罗才贵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含黄连成药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目的:建立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导赤丸、清胃黄连丸、黄连上清丸、清热化毒丸、一清软胶囊中盐酸小檗碱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甲醇溶液提取导赤丸等样品,通过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量样品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熔融石英毛细管柱(67 cm×75 mm,47 cm × 75 mm);导赤丸所用缓冲体系为50 mmol·L-1磷酸二氢钾-甲醇(60:40)溶液,用磷酸调pH值3.5;其他4种成药所用缓冲体系为60 mmol· L-1磷酸二氢钠-甲醇(65∶35),用磷酸调pH值3.5;分离电压30 kV;毛细管柱温25℃;导赤丸检测波长为254 nm,其他为200 nm;进样时间5s.结果:盐酸小檗碱在进样浓度分别为0.03018 ~ 0.08048、0.30000 ~ 0.90000、0.05000 ~ 0.45000、0.03018 ~ 0.08048、0.05000~0.10000时线性关系良好,r值分别为r=0.9998,r=0.9999,r=0.9997,r=0.9996,r=0.9993,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81、100.14、100.76、100.14、99.94,RSD值分别为0.596、2.520、1.030、2.520、1.130.结论: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含黄连成药中盐酸小檗碱含量快速、准确、经济.

    作者:房娟娟;翟慧磊;闫滨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严道南从寒热辨治鼻鼽经验

    鼻鼽辨证要分清寒热、虚实、表里,以寒热为纲从表实寒证、表虚寒证、里实寒证、里虚寒证、里热证、表寒里热证(真热假寒)六个方面论述了严道南治疗鼻鼽的经验.

    作者:孙燕;黄俭仪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针灸治疗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研究思路

    分析了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的病因病机及针灸防治的优势,认为毒损脑络、督脉瘀滞是其主要病机,治以健脑通督、益髓开窍法,针灸干预应建立临床疗效多维结局指标评价体系,采取社区防治模式、长时程针灸综合干预方法,并引入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技术研究针灸作用机制.

    作者:周丽;张允岭;孟繁兴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伤寒论》煎服法启示

    对《伤寒论》所载方剂有关煎法、服法、药后调护等内容进行了论述,指出张仲景在遣方用药之际,在煎服方法上也非常重视对脾胃之气和正气的固护,这对指导后世临床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俞洁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中医联合疗法治疗发作期激素抵抗型哮喘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医联合疗法治疗发作期激素抵抗型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发作期激素抵抗型哮喘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中医联合(中药+穴位敷贴+拔罐+针灸)组20例,氨茶碱组20例,观测各组治疗前后血浆核因子-κB、活化蛋白-1表达水平的变化,同时检测患者肺功能、主要症状和体征的变化,判断临床疗效.结果:中医联合组在调节转录因子活性及临床有效率方面优于氨茶碱组.结论:中医联合疗法可有效抑制核因子-κB、活化蛋白-1的活性,缓解气道炎症,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作者:郑心;刘玉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补脾益肺针刺法治疗咳嗽44例

    感冒后咳嗽在临床上非常多见,久治难愈.患者多表现为刺激性干咳或咳少量白色黏液痰,可持续3~8周,甚至更长时间,X线胸片检查无异常[1].2005年5月~2008年10月,笔者采用补脾益肺针刺疗法治疗该病,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84例患者均为外感后咳嗽,皆符合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中咳嗽的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发病时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咳嗽持续3周以上,咳嗽为唯一或主要症状,此次发病前均无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史,听诊两肺无干、湿性啰音,胸部影像学检查未见异常,血常规正常,此次针刺前均静滴抗生素治疗5~14 d无效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男20例,女24例;年龄20~55岁,病程21~59 d,平均44d.对照组40例,男19例,女21例;年龄21~48岁,病程22~ 57d,平均46d.

    作者:杨玉霞;刘丽华;张风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紫藤属药学研究概况

    对紫藤属的种类、资源、成分、药理、临床应用等进行了概述,为该属药用植物的深入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曹梦晔;姚默;赵兵;张少颖;巩江;倪士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取穴现状分析

    目的:统计分析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取穴现状及规律.方法:对相关穴位的使用频次、归经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并对主要穴位与支气管的解剖生理学关系进行探讨.结果:纳入的51篇文献中,针灸治疗哮喘涉及11条经脉、51个穴位,其中26个穴位在出现的总穴位中不足0.6%,超过5%的穴位只有6个.所取穴位经脉归属排前两位的依次为膀胱经、肺经.结论:目前针灸治疗哮喘的取穴组方较为混乱,但仍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作者:曲岩;陈少宗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正骨推拿治疗青少年颈椎病及颈曲与症状相关性分析

    目的:观察推拿治疗青少年颈椎病的疗效及治疗前后症状与颈曲Borden值的相关性.方法:3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青少年颈椎病患者采用正骨推拿治疗,2周后观察治疗前后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及Borden值的变化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治疗前后NDI评分比较P<0.01,Borden值比较P<0.01,说明颈曲改善明显.治疗前NDI与Borden值进行相关性分析P<0.01,治疗前后NDI差值与Borden值差值进行相关性分析P<0.05.结论:青少年颈椎病颈曲越直,症状越重,正骨推拿治疗后颈曲改善越明显,症状减轻越明显,症状与颈曲之间有显著相关性.

    作者:全晓彬;木荣华;曹大成;戴海螺;王冠鹏;陈圣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刘锋治疗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经验

    刘锋认为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机关键在于肾虚,以进行性骨髓衰竭、髓枯精亏为根本矛盾,可分为急劳髓枯温热型和急劳髓枯虚寒型,治宜补肾生髓、活血化瘀法.

    作者:唐旭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中医学术流派研究的进展、问题与建议

    学术流派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理论研究、地方医学流派研究、当代中医学术流派研究、中医教育与传承研究、古代中医学术流派研究五个方面,研究中存在系统研究偏少、学术流派评价标准不规范、当代中医学术流派研究欠深化、典型流派研究方法不成熟等问题.今后研究工作的佳组织模式应是在统一规划之下,组织专家开展大规模科研协作,围绕学术流派研究领域关键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

    作者:宋咏梅;张莹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清经散治疗血热型月经先期32例

    目的:观察清经散加减治疗血热型月经先期的疗效.方法:52例确诊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以清经散加减治疗,对照组20例给予黄体酮胶囊,治疗1疗程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29例,总有效率90.6%,对照组有效19例,总有效率95.0%,两组远期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清经散对血热型月经先期疗效确切,止血调周远期疗效更佳.

    作者:陶慧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东垣脾胃方当归运用特点统计研究

    目的:探讨东垣脾胃方中活血化瘀法及当归的运用特点.方法:建立东垣脾胃方信息数据库,采用中药使用频次方法统计分析当归的运用特点.结果:东垣脾胃方中应用活血化瘀法的方子有85首,所用活血药共12味,频次为222次,占脾胃方132味药用药总频次的10.82%.其中当归使用频次列第一,为115次.结论:脾胃方中广泛运用活血化瘀法,其核心药物是当归,东垣将当归与其他药配伍,且能巧妙地使用当归的不同药用部位,治疗不同病证.

    作者:丁刚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针刺治疗小儿脑瘫理论研究进展

    概述了针刺治疗脑瘫(CP)的中西医理论研究.中医学认为本病总属本虚标实,病位不外乎脑及脾胃、肾,涉及肝,但却各有偏重.针刺治疗本病在选穴、针刺方法、留针的时间与疗程方面都有一些规律可循.现代医学证实,针刺可改善患儿脑部病灶的血供和营养,促进CP尤其是痉挛型患儿的康复.综合针刺康复模式虽在临床广泛运用,但有待进一步改进.参考文献26篇.

    作者:陈栋;鲍超;刘跃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中老年人阳虚兼夹瘀血体质探讨

    针对中老年人易出现阳虚兼夹瘀血体质的现象,分别从该体质类型的含义、临床特点、形成原因、现代研究及发病倾向方面进行了阐述,为今后开展阳虚兼夹瘀血体质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作者:薛丹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桂枝汤原方临床应用概况

    对近年来桂枝汤原方的应用及现代研究进行概述.原方具有外调营卫、内和阴阳作用,现代研究证实原方及其组分能调节体温、免疫功能、汗腺分泌、肠蠕动,并有抗炎、镇痛、镇静等作用.通过统计207例应用桂枝汤加减方治疗的病例发现,原方5味药在加减方中具有重要作用,桂枝、芍药更是重中之重,医者可以根据患者病证适当加减药物,但应明确原方的主导地位.参考文献44篇.

    作者:王永春;周军;刘珊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大黄水煎液对实热证模型大鼠血浆中IL-1β、IL-6、TNF-α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大黄水煎液对实热证模型大鼠细胞解热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2,4-二硝基苯酚造实热证大鼠模型,黄连水煎液灌胃治疗.用ELISA法测定血浆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结果:大黄组与模型组比较,IL-1β、IL-6、TNF-α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大黄通过降低发热大鼠血浆中IL-1β、IL-6、TNF-α细胞因子的含量水平而发挥其细胞解热作用.

    作者:司惠丽;刘春蕾;王世军;张少华;韩冰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山东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