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其中的相关风险因素。方法对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129例急性胆囊炎患者进行研究,以发病时间为依据分为研究 A 组、研究 B 组与研究 C 组,每组43例,发病时间分别为48 h 内、48~72 h、超过72 h。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三组手术效果、中转开腹率,并对其中风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三组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相近,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 C 组手术中转开腹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 A 组与研究 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手术中转开腹16例患者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白细胞计数、胆囊壁厚度、胆囊肿大均为手术中转开腹风险因素,与手术中转开腹率相关密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白细胞计数、胆囊壁厚度、胆囊肿大、手术时机的恰当选择均与手术中转开腹相关,临床治疗需注意上述因素。
作者:李俊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为选择临床治疗方案提供指导与参考。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13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6例。对照组在冠心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口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及其持续时间;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42%,对照组为78.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均少于治疗前(P 均<0.05),观察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为(2.14±0.57)次/周,持续时间为(3.11±1.02)min,均少于对照组治疗后(P 均<0.05);两组治疗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 均<0.05),观察组治疗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 均<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可减轻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作的严重程度,改善患者的血脂代谢,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柳金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滑膜切除对患者失血量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拟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骨性关节炎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在实施全关节置换术中对照组保留滑膜,研究组切除滑膜,对比两组患者失血相关指标及住院期间疗效评价指标。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红细胞积压(Hct)及血红蛋白(Hb)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3 d 研究组 Hct 及 Hb 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隐形失血量、显性失血量及理论总失血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术前、术后4周及术后12个月 WOMAC、HSS 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骨性关节炎患者实施全膝关节炎置换术中滑膜切除会增加术后出血量,降低 Hct 及 Hb 指标,且对膝关节功能恢复方面无明显优势。
作者:苏星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 SchatzkerⅥ型骨折患者行双切口联合入路金属植入固定与双切口联合入路3块钢板内固定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胫骨平台 SchatzkerⅥ型骨折患者的治疗方法与结果,其中对照组51例行联合入路3块钢板内固定法治疗,观察组79例行联合入路金属植入固定,于术后即刻和术后1年对两组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统计两组患者胫骨平台力学指标,于术后1年对患者进行 HSS 评分检测,统计并处理结果。结果术后即刻测得数据显示,对照组胫骨平台倾斜角度大于观察组,术后1年,观察组胫骨平台力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HSS 评分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与联合入路3块钢板内固定法相比,联合入路金属植物对胫骨平台 SchatzkerⅥ型骨折患者的治疗具有更好的疗效。
作者:陈芙蓉;王彦红;徐利元;付常见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一种减少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后低血压的给药方法。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5月年龄23~35岁单胎足月孕妇40例,随机分为单纯腰麻(S 组)和腰硬联合(C 组)两组,每组20例,第2~3腰椎穿刺,分别于蛛网膜下腔注入0.67%罗哌卡因1.9 ml(S 组),0.67%罗哌卡因1.2 ml +硬膜外0.5%罗哌卡因2.5 ml(C 组),C 组产妇硬膜外给药后5 min 及切皮前再分别给予0.5%罗哌卡因5 ml。观察并记录麻醉前(T0)及麻醉药后1 min(T1)、5 min(T2)、10 min(T3)、20 min(T4)时产妇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去氧肾上腺素的使用,产妇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胎儿出生时的脐带血 pH 值及新生儿 Appar 评分。结果 C 组产妇血压下降的程度及低血压的发生率明显低于 S 组,产妇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及去氧肾上腺素的用量也明显低于 S 组(P <0.05),两组胎儿出生后的脐带血 pH 值及新生儿 Apgar 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剂量较高浓度罗哌卡因腰麻联合硬膜外给药对产妇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应用于剖宫产手术更安全。
作者:刘占立;刘喜成;幸志强;李亚丽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究重症胸外伤患者采用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符合研究标准的重症胸外伤患者110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固定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固定组采用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采用 VAS 评分量表评估两组患者入院时、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情况,并采用统计学 SPSS 20.0软件对比两组住院时间、镇静药物用量及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入院治疗后疼痛情况均随时间的延长呈逐渐下降趋势,固定组下降更为明显,且固定组术后3 h、1 d、2 d、3 d 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固定组镇静药物用量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固定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重症胸外伤患者采用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及镇静药物用量,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作者:王庆锋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手术方法的选择及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行前侧、后内侧联合入路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行前侧入路内固定术治疗。对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住院时间、骨痂出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膝关节功能(HSS 评分)变化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骨痂出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 HSS 评分较术前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术后3、6、12个月 HSS 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由于其解剖结构的特殊性,不同手术方式的选取对其围术期相关指标及膝关节功能恢复差异各异,其中前侧、后内侧联合入路内固定术在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具有更显著优势。
作者:吕志强;李兴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抗感染治疗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呼吸力学指标的影响,为临床治疗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6年6月75例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菌药物治疗,观察组加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吸痰治疗,对照组加用常规灌注吸痰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呼吸力学指标水平,白细胞计数(WBC)恢复时间,机械通气时间,退热时间,ICU 住院时间,治疗前及治疗后3、5、7 d 临床肺部感染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12%(39/41),对照组为76.47%(26/34),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1、4 h,两组动态顺应性(Cdyn)指标水平高于治疗前,呼吸做功(WOB)、气道峰压(PIP)、气道阻力(Raw)指标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1、4 h,Cdyn 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WOB、PIP、Raw 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 WBC 恢复时间、机械通气时间、退热时间、ICU 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3、5、7 d,观察组临床肺部感染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抗感染治疗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可加快患者机体的恢复,有效控制感染情况,改善患者呼吸力学指标水平,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作者:郭文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与慢性肾脏病(CKD)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经临床确诊的CKD 患者446例为观察组,另选择体检的152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应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 Hcy 水平,比较各组患者的血清 Hcy 水平,分析血清 Hcy 水平对患者左心室结构功能的影响及血清 Hcy 检测在慢性肾脏病预测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血清 Hcy 水平与 CKD 有明显的相关性,CKD 患者的血清 Hcy 水平高于健康人,且随着 CKD 分期的进展,患者血清 Hcy 水平升高;高 Hcy 是 CKD 发病的危险因素(Wald χ2=9.773,P =0.007,RR =2.245,RR 值的95% CI 为1.275~4.938);血清 Hcy 水平对患者的左心室结构功能有很大的影响,高 Hcy、正常 Hcy 患者左心室结构功能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以11.52μmol/ L 为截断点,血清 Hcy 检测对预测 CKD 具有一定的价值(AUC =0.874,AUC 的95% CI 为0.673~0.954)。结论血清 Hcy 水平与 CKD 有明显的相关性,是CKD 发病的危险因素,高 Hcy 对患者的左心室结构功能有较大的影响,血清 Hcy 检测联合具体肾脏病特定指标检查对预测各类肾脏病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董塬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对 EB 病毒 Rta 蛋白抗体 IgG 在鼻咽癌诊断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82例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组,8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均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进行血清 Rta-IgG 抗体水平检测,对两组 Rta-IgG 表达水平差异及其与鼻咽癌临床分期(Ⅰ期、Ⅱ期、Ⅲ期、Ⅳ期)的关系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发现,研究组患者 Rta-IgG 抗体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并随着鼻咽癌患者疾病的发生而发展,患者的 Rta-IgG 抗体表达水平呈现上升趋势。研究组患者和对照组健康体检人员的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研究组患者体内血清的 EB 病毒 Rta-IgG 抗体相关表达和鼻咽癌发生和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应用 EB 病毒 Rta 蛋白抗体 IgG 对鼻咽癌患者进行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曾泽勇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联合粗隆及股骨矩重建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5月应用人工关节置换联合粗隆及股骨矩重建治疗的74例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男40例,女34例,年龄75~93岁,平均82.5岁;骨折按 Evans-Jensen 分型:I 型25例,IV 型34例,V 型15例,X 线片观察骨折愈合及假体情况,Harris 髋关节评分评估髋关节功能。结果74例患者手术时间平均57 min(45~85 min),术中出血量330 ml(200~580 ml)。所有患者均手术顺利,无切口感染、关节脱位等并发症。住院期间发生肺部感染2例,急性左心力衰竭竭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例,脑梗死2例,住院期间无一例患者死亡。5例患者在随访期间死亡,69例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8个月(12~40个月),术后6个月时骨折均愈合良好,末次随访时未见假体松动、下沉现象,Harris 评分平均86.5分(48~95分)。优29例,良31例,可7例,差2例,优良率为87.0%。结论人工关节置换联合粗隆及股骨矩重建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近期疗效满意,具有可早期下地负重活动、并发症少的优点。
作者:向亮;张卫;贺洪辉;陈朝祥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治疗心肺复苏后脑损伤疗效及预后影响。方法选择至急诊科就诊患者84例,随机将其分为常规治疗组(A 组)和乌司他丁辅助治疗组(B 组),每组42例,分别于心肺复苏后于复苏即刻(T0)及复苏后1 d(T1)、3 d(T2)、7 d(T3)进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并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病死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情况。结果心肺复苏后 T0、T1时两组 GCS 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T2、T3时两组 GCS 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复苏后1、3、7 d APACHE-Ⅱ评分均逐渐降低,T1与 T2时组内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T3时 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 T1(P <0.05);两组 APACHE-Ⅱ评分比较,T1、T2时两组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T3时 B 组评分明显低于 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住院时间与机械通气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 患者病死率与 MODS 发生率均低于 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乌司他丁运用于心肺复苏后脑损伤治疗能够缩短住院时间,增加患者存活率,改善患者预后,具有较好治疗效果。
作者:赵姣云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卷曲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给予3SEL2PaZ/9EL2Pa 治疗,其中观察组加用卷曲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2、5、8个月末痰结核菌阴转率分别为70.0%、75.0%、80.0%,明显低于观察组(85.0%、90.0%、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空洞闭合率、病灶吸收率分别为40.0%、65.0%,明显低于观察组(62.5%、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5%、22.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卷曲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能够促进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痰菌转阴,加快空洞闭合及病灶吸收,治疗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武艳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老年胆囊结石患者机体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3月老年胆囊结石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8例。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放术组给予开放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应激指标。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分别为(38.4±12.7)h、(34.9±10.1)ml、(7.6±2.2)d,少于开放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腹腔镜组术后1 d 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血糖、皮质醇分别为(115.8±13.5)ng/ L、(17.3±3.2)mg/ L、(7.4±0.9)mmol/ L、(73.2±25.4)ng/ ml,均低于开放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切口小、应激反应低,有利于老年患者机体的恢复。
作者:杨福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比较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和开胸手术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7月肺癌患者62例,按照手术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胸手术,观察组患者采用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手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及凝血功能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其手术时间、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血小板计数、凝血活酶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开胸手术相比,采用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手术对肺癌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降低手术创伤,避免对机体凝血机制造成严重影响,有利于患者术后顺利恢复,建议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鹿守友;贾明建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应用常规显像剂的一半剂量情况下,评价有序子集大期望值法(OSEM)重建单光子门控心肌灌注(G-MPI)图像质量及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对可疑或确诊冠心病患者行 G-MPI 显像,在半剂量注射显像剂情况下分成常规25 s 采集时间组和50 s 倍增采集时间组。采集完毕后每组原始数据分别按滤波反投影(FBP)和 OSEM 重建分成两个亚组,每组图像按5分法评价图像质量、按左心室17节段5点放射性评分法评价显像剂分布,计算各组 FBP 和 OSEM 重建的图像质量评分、负荷或静息累积评分(SSS 或 SRS),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配对比较;计算并比较常规采集和倍增时间采集组 OSEM 重建图像的优质图像(4分)所占百分比。结果半剂量注射显像剂采用25 s 常规采集图像后,数据采用 FBP 重建图像评分差于 OSEM 重建(t =-3.72,P <0.05),放射性累积评分 FBP 组高于 OSEM 组(t =2.22,P <0.05),但在 LVEF 测定方面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t =0.97,P >0.05);半剂量注射显像剂采用50 s 倍增采集时间后,数据无论是 FBP 或 OSEM 重建,二者在图像评分、放射性分布累积评分和 LVEF 测定方面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 均>0.05);半剂量注射25 s 采集 OSEM重建和半剂量注射50 s 采集 OSEM 重建的优质图像(图像评分为4分)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χ2=1.00,P >0.05)。结论在半剂量注射情况下,SPECT G-MPI 常规25 s 采集时 OSEM 重建图像质量优于 FBP 重建, FBP 重建会高估病变严重程度,而倍增时间采集后二者图像质量相当,在左室放射性分布累积评分和 LVEF 测量方面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因此,G-MPI 半剂量注射、常规时间采集、OSEM 重建,能够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无需增加采集时间,降低了患者辐射剂量,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可行性和价值。
作者:李剑明;李婷;汪娇;陈越;卢如明;梁钰;马肖宁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放射治疗对骨转移瘤患者疼痛及α-唾液淀粉酶(SA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5月肿瘤外科收治的76例骨转移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行放射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癌痛 VAS 疼痛评分及 SAA 表达水平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较治疗前癌痛 VAS 疼痛评分均显著减小,SAA 表达水平分别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癌痛 VAS 疼痛评分[(65.25±8.25)、(49.21±7.36)、(34.01±6.01)分]均显著减小,SAA 表达水平[(75.01±18.25)、(61.23±9.36)、(45.01±6.01)U/ ml]均降低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放疗可显著减轻骨转移瘤患者疼痛及 SAA 活性水平,临床中可将其作为骨转移瘤止痛治疗的首选方法。
作者:王彦青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技术在颈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按照手术方案将其分为微创 A 组和微创 B 组,其中微创 A 组采用经皮颈椎间盘切除术(PCD)进行治疗,微创 B 组采用经皮颈椎间盘髓核成形术(PCN)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治疗前后颈椎稳定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患者 JOA 评分较术前均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颈椎椎体角度位移和椎体水平位移变化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 PCD 和 PCN 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均可有效促进患者体征和症状的缓解,并可有效避免对颈椎稳定性造成影响。
作者:李继承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延迟开放引流和常规引流在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6例初次择期行单侧 TKA 手术的老年患者分为延迟开放组(n =32)和常规组(n =44),两组患者均由同一组医师完成手术操作,术后常规组患者保持引流管开放,延迟开放组患者先将引流管夹闭至术后12 h 再进行开放,记录两组患者总引流量、异体血输血及术后24 h、72 h 和7 d 体温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红蛋白(Hb)及髌上周径差情况,评估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及术后2周关节活动度。结果延迟开放组患者引流量[(379.4±132.7)ml]低于常规组[(675.8±149.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延迟开放组患者术后 Hb 含量[(92.6±8.2)g/ L]高于常规组[(80.4±9.9)g/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延迟开放组患者异体血输血率为15.6%,显著低于常规组的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24 h、72 h 和7 d 体温、手术前后髌上周径差和术后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延迟开放引流应用于老年 TKA 术后可有效减少术后失血,降低异体血输血率,不会对患者关节功能恢复产生不良影响,具有较好的近期临床效果。
作者:赵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的血清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Angptl2)水平并评价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住院冠心病患者120例为冠心病组,非冠心病患者80例为对照组,冠心病组按照病变累及主要冠状动脉的支数分为单支病变亚组(n =42)、双支病变亚组(n =40)和多支病变亚组(n =38)。计算体质量指数(BMI),检测血清中 Angptl2、空腹血糖(FBG)、超敏 C-反应蛋白(hs-CRP)、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冠心病组患者血清 Angptl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41 ng/ ml 比0.92 ng/ ml,P <0.01)。冠心病组各亚组间血清 Angptl2水平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earson 相关分析显示血清 Angptl2水平与 BMI、hs-CRP、TC、LDL-C 呈正相关。血清 Angptl2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 Gensini 积分呈正相关(r =0.36,P <0.05)。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冠状动脉病变 Gensini 积分与 Angptl2独立正相关(OR =2.436,95% CI 1.762~3.481,P <0.01)。结论血清 Angptl2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具有相关性,对其进行检测能够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
作者:李新;姚理娜;潘栋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下不同入路手术与开放式切除术治疗大体积肾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93例肾脏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腹膜组、腹腔组及开放组,每组31例。腹腔组选用经腹腔入路腹腔镜手术,腹膜组选用经腹膜后入路腹腔镜手术,开放组选用开放手术,统计三组患者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及手术情况。结果腹膜组肾透明细胞癌发生率为93.54%(29/31),腹腔组肾透明细胞癌发生率为96.77%(30/31),开放组为93.54%(29/31),三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腹膜组及腹腔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开放组,且腹腔组长于腹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开放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腹膜组及腹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腹膜组与腹腔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大体积肾癌患者效果显著优于开放式手术,可根据患者病情等情况选取经腹腔入路或经腹膜后入路方式,提高治疗效果及预后效果。
作者:石奇刚;孙永恒;任艳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肠道病毒71型(EV71)结构蛋白 VP1对核因子κB(NF-κB)活化的影响。方法将 EV71结构蛋白 VP1 cDNA 连入表达载体 pcDNATM3.1/ myc-His(-)A,转入大肠杆菌 TOP10,将酶切和 PCR 鉴定阳性的重组质粒转染至肺腺癌上皮细胞,并诱导表达,同时设立对照组,凝胶迁移试验检测各组 NF-κB 的活化程度。结果 EV71 VP1重组质粒转染肺腺癌上皮细胞不会引起 NF-κB 表达量的明显变化。结论质粒 pcDNATM 3.1/myc-His-VP1转染 A549细胞成功表达后,细胞内 NF-κB 的表达量并无明显变化,这可能与多种细胞因子参与 NF-κB 的激活通路有关。
作者:林创兴;蔡晓莹;林广裕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0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9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相关指标、动脉斑块检出及颈动脉狭窄情况。结果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颈动脉中膜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 P <0.01)。观察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为86.67%(78/90),对照组为15.56%(14/90);观察组颈动脉狭窄检出率为83.33%(75/90),对照组为14.44%(13/9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1.0672、85.4644,P <0.0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识别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位置、斑块性质,能有效评估血管的狭窄程度和血流动力学情况,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马国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脑电图对手足口病并脑炎患儿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手足口病并脑炎患儿50例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单纯手足口病患儿50例为对照组,两组患儿均接受脑电图检查。比较两组患儿脑电图检查结果,分析观察组患儿病情与脑电图异常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脑电图异常率为100.00%(50/50),对照组为44.00%(2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889,P <0.05)。观察组患儿病情与脑电图异常程度存在相关性(r =0.528,P <0.001)。结论小儿手足口病并脑炎可经脑电图检查早期诊断,并为患儿病情判断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作者:车晓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 CEUS)联合磁共振成像( MRI)在子宫肌瘤微波消融前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行超声引导子宫肌瘤微波消融术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消融前运用 CEUS 和 MRI 分别对78例患者106个子宫肌瘤的位置、边界、大小、内部回声及血流分布进行观察定位,在超声引导下准确穿刺行子宫肌瘤微波消融术治疗,治疗后再次运用 CEUS 和 MRI 判断治疗效果。结果消融治疗前经 CEUS 和 MRI 检测,子宫肌瘤体积分别为(106.2±78.6)cm3和(107.5±81.3)cm3,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消融手术治疗后,即刻行 CESU检测,显示非灌注区体积为(101.5±77.4)cm3,消融率为(82.9±10.0)%,有5例病灶内或边缘出现散在造影剂增强,提示肌瘤有残留,经及时补充治疗,消融率提高至(93.9±6.8)%,治疗后24 h 行 MRI 检查,显示非灌区体积为(105.7±79.1)cm3,消融率为(95.3±4.7)%。所有患者治疗中生命体征平稳,治疗后无严重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论超声造影联合 MRI 检查术前可以准确确定子宫肌瘤的位置、数目、大小、形态,肌瘤血流灌注情况以及与周边组织的关系,有助于微波消融方案的制定,术中、术后即刻超声造影评价并及时引导补充治疗,术后 MRI 再次准确评估微波消融率,二者联合检查可以提高子宫肌瘤微波效率一次性治愈率。
作者:杨利平;李勤英;杨波;夏艳;齐高昂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坎地沙坦酯对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伤患者肾脏功能及相关检测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肾损伤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坎地沙坦酯单药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24 h 尿蛋白定量、β2微球蛋白(β2-MG)、血清胱抑素 C (Cys-C)、超敏 C 反应蛋白( hs-CRP)及内皮素-1( ET-1)水平等。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 SBP 分别为(152.58±22.77)、(135.35±18.11)mmHg(1 mmHg =0.133 kPa),DBP 分别为(82.36±12.30)、(80.45±10.35)mmHg;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 SBP 分别为(153.43±23.01)、(127.82±16.46)mmHg,DBP 分别为(82.99±12.56)、(76.72±9.04)mmHg;观察组治疗后血压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32,2.27,P <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 Scr、BUN 及24 h 尿蛋白定量分别为(82.26±19.90)mmol/ L、(5.71±1.18)mmol/ L、(85.71±21.77)mg/ L,治疗后分别为(79.05±17.35)mmol/ L、(5.35±1.06)mmol/ L、(73.84±16.24)mg/ L;观察组患者治疗前 Scr、BUN 及24 h 尿蛋白定量分别为(82.89±20.07)mmol/ L、(5.67±1.14)mmol/ L、(85.93±21.82)mg/ L,治疗后分别为(75.50±14.74)mmol/ L、(4.90±0.94)mmol/ L、(57.92±12.50)mg/ L;观察组治疗后肾脏功能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25,2.19,2.60,P <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β2-MG、Cys-C、hs-CRP 及 ET-1分别为(565.46±73.70)μg/ L、(1.78±0.71)mg/ L、(21.86±6.54)mg/ L、(6.43±2.13)ng/ L,治疗后分别为(390.56±34.58)μg/ L、(1.55±0.53)mg/ L、(19.88±5.90)mg/ L、(5.35±1.76)ng/ L;观察组患者治疗前β2-MG、Cys-C、hs-CRP及 ET-1分别为(567.20±74.27)μg/ L、(1.74±0.68)mg/ L、(22.01±6.63)mg/ L、(6.55±2.18)ng/ L,治疗后分别为(354.89±26.54)μg/ L、(1.20±0.34)mg/ L、(16.24±4.28)mg/ L、(3.78±1.31)ng/ L;观察组治疗后β2-MG、Cys-C、hs-CRP 及 ET-1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17,2.44,2.32,2.38,P <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坎地沙坦酯用于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伤患者可有效控制血压水平,促进肾脏功能恢复,且有助于降低炎症反应和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程度。
作者:杨静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用于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抗炎效果及术后不良事件影响。方法以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66例行 PCI 术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术后在对照组基础上另联合替罗非班治疗,对两组治疗后炎性指标[白细胞介素-8( IL-8)、白细胞介素-10( IL-10)]变化及两组术后不良事件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对照组炎性指标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24 h 观察组 IL-8、IL-10及 IL-8/ IL-10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给药后不良事件发生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替罗非班用于冠心病患者 PCI 术后有较好的抗炎效果,并有效降低术后不良事件发生,临床积极作用显著,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孙智慧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对比分析脑出血与脑梗死患者血脂及血清脂蛋白谱水平差异,为脑出血及脑梗死患者的诊断与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及理论支持。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3月66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33例脑梗死疾病患者分为脑梗死组,33例脑出血疾病患者分为脑出血组,另选取33例同期体检健康者作为健康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及双梯度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三组研究对象肘静脉血样本进行检测,对比观察三组研究对象血脂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及三酰甘油(TG)、血清脂蛋白谱脂蛋白 A1(ApoA1)、前β脂蛋白(preβLP)、β脂蛋白(βLP)、α脂蛋白(αLP)及载脂蛋白 B(ApoB)水平。结果脑梗死组及脑出血组 ApoB、VLDL、LDL-C、TC、TG、HDL-C 水平与健康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脑梗死组 HDL-C 及 TC 与脑出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其余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脑梗死组及脑出血组各项指标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脑梗死组αLP 水平与脑出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其余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清 TC 及 HDL-C 水平对脑出血及脑梗死疾病辨别率较高,可作为此两种疾病诊断及防治的重要观察指标,具有一定临床价值,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徐国卫;刘欣;王新成;杨亚红;高兰;郭达云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研究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生育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1月6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与单一手术组。单一手术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联合用药组在单一手术组手术治疗基础上服用孕三烯酮,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月经及排卵恢复时间和术后1年妊娠成功率。结果联合用药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8%,单一手术组为85.29%,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用药组月经及排卵恢复时间均明显少于单一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用药组术后1年妊娠成功率为26.47%(9/34),单一手术组为5.88%(2/3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联合腹腔镜手术及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患者月经及排卵恢复时间,提高其妊娠成功率,具有一定临床价值,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任江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引起女性不孕症、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失败的宫腔因素及不孕症患者常规进行宫腔镜检查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26例(其中包括91例 IVF-ET 着床失败)不孕症患者宫腔镜检查结果。结果526例患者中,术前 B 超及子宫输卵管造影(HSG)提示98例宫腔异常,而宫腔镜下发现宫腔病变258例(49.05%),且仅有79例二者结果相一致。病变以子宫内膜炎(21.67%)居首位,其次为子宫内膜息肉(13.69%),再次为宫腔粘连(9.32%)。结论宫腔镜检查对宫腔病变的检出率明显优于 B 超及 HSG,且能同时对病变进行处理,在不孕症的诊断和治疗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议作为不孕症患者的必查项目。
作者:吕莎;许晓晓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抗骨质疏松治疗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37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根据手术前后有无进行系统抗骨质疏松治疗分为 A 组(抗骨质疏松治疗组)和 B 组(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前后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术后 VAS 评分较入院时均明显下降,但 A 组在术后1周、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 VAS评分均较 B 组更低( P <0.05或 P <0.01)。A 组患者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骨密度较 B 组明显增高(P <0.01)。A 组患者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膝关节 HSS 评分较 B 组更优(P <0.05)。结论对预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行术前术后系统抗骨质疏松治疗可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增加患者的骨密度,防止骨质疏松加重,更益于患者术后早期活动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是一种有效、安全且必要的治疗。
作者:曾红俊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采用人附睾上皮分泌蛋白4(HE4)对卵巢癌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卵巢癌患者105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卵巢良性病变患者90例作为对照A 组,健康人130例作为对照 B 组,对三组受试对象的血清癌抗原125(CA125)和 HE4水平进行测定,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 HE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观察组中,患者的血清 CA125水平同 HE4水平呈正相关(P =0.001);而在对照组中,受试对象的血清 CA125水平同 HE4水平并未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P >0.05)。结论血清 HE4是一种良好的卵巢癌标志物,有助于对子宫良恶性病变进行有效鉴别,且在卵巢癌患者的早期筛查诊断中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建议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以提高卵巢癌的早期确诊率。
作者:周磊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比较70岁以上岁高龄直肠癌患者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及生活质量。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80例高龄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5.53±2.93)cm]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121.34±63.76)ml]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3.56±1.06)d]、术后进食时间[(4.34±1.13)d]及住院时间[(12.62±2.35)d]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总体健康、精神健康、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状态及疼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2.50%)低于对照组(3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70岁以上的高龄直肠癌患者疗效显著,可降低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改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韩志敏;姬社青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不同入路手术治疗前颅底、鞍区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前颅底、鞍区病变患者71例,其中经眉弓入路手术38例为观察组,经额入路手术33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肿瘤切除程度、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结果肿瘤切除程度、临床症状(头痛、视力障碍、内分泌症状)改善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80.4±18.8)min、(174.7±58.3)ml、5.3%,均低于对照组[(240.3±32.1)min、(265.7±83.2)ml、2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末次随访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增高(P <0.05),但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眉弓入路、经额入路手术均能明显改善前颅底、鞍区病变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但经眉弓入路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
作者:万振海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硬膜外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中的效果及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6年6月接受髋关节置换的老年患者84例,依据麻醉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恢复时间、感觉阻滞恢复时间及麻醉效果优良率。结果麻醉后5、30 min 观察组 HR、SBP、DBP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麻醉前、麻醉后5 min、麻醉后30 min HR、SBP、DBP 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运动阻滞恢复程度及感觉阻滞恢复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起效快,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麻醉效果较佳,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刘俊卿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采用超声造影技术对肝硬化合并小肝癌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肝硬化合并小肝癌患者75例,对所有患者进行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超声造影检查,观察记录病灶造影增强模型,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75例患者共计检出病灶180个,经超声造影共计确诊72例,诊断灵敏度为96.00%;中-低分化癌患者的增强开始时间和消退开始时间短,明显短于透明细胞癌和高分化癌患者(P <0.05);中-低分化癌患者的增强达到峰值时间明显短于透明细胞癌和高分化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早期诊断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通过对此类患者实施超声造影检查,可有效明确疑似恶性病灶,提高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早期诊断准确率。
作者:马少增;程建中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白蛋白(ALB)水平变化在早期诊断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行食管癌手术的21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是否发生吻合口瘘分为吻合口瘘组(65例)和非吻合口瘘组(152例)。于术前1 d 及术后第1、4、7天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血液中的 PCT、CRP 和 ALB 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术前1 d 和术后1 d PCT、CRP 和 ALB 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吻合口瘘组术后第4天和第7天的 PCT 和 CRP 水平明显高于非吻合口瘘组,术后第4天和第7天 ALB 水平明显低于非吻合口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清 PCT、CRP 与 ALB对食管癌术后早期吻合口瘘具有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郭海龙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亚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Braf 基因表达的差异,及其在淋巴结及腺外转移上的不同,探讨 Braf 基因表达与 PTMC 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至2015年4月 PTMC 患者1500例,通过免疫组化重新检测其 Braf 基因的表达,按照检测结果分为 Braf 突变阳性1042例和阴性458例。分析其淋巴结及腺外转移的情况。结果 Braf 基因突变组淋巴结和(或)腺外转移率为90.5%(943/1042),而Braf 基因未突变组为26.6%(122/458),P <0.05。进一步分析发现高细胞、柱状细胞及嗜酸细胞亚型 Braf 基因突变率为91.7%(880/960),而其他亚型为30.0%(162/540),P <0.05。结论 Braf 基因的表达对 PTMC 的预后有预测意义。PTMC 不同亚型之间在 Braf 基因突变表达上存在差异,提示不同亚型预后存在差异。
作者:韩斌;邹向明;李大鹏;崔勇;许建春;李汉德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派罗欣(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与利巴韦林联合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HCV)患者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参考。方法收集2012年10月至2015年6月100例慢性HCV 患者,根据随机双色球分组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利巴韦林与重组人干扰素α-2b 联合治疗方案治疗;治疗组50例,采用利巴韦林与派罗欣联合治疗方案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早期病毒学应答率、治疗完毕时病毒学应答率及持续病毒学应答率均明显较高(P <0.05),治疗组患者末次随访时的 HCV-RNA 阴转率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复常率均明显较高(P <0.05)。结论慢性 HCV 患者采用派罗欣与利巴韦林联合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马亚丽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月符合临床选取标准的102例产妇,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联合组和单一组,每组51例。单一组仅采用缩宫素,联合组采用缩宫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对比两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术后不同时间段出血量、手术前后血流动力学水平变化情况及子宫复旧情况,并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产后出血发生率(3.92%)低于单一组(21.57%),联合组术后2、24 h 时出血量[(226.41±46.69)、(304.48±75.22)ml]均显著少于单一组[(359.12±59.32)、(448.61±61.59)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2 h 联合组舒张压[(69±20)mmHg,1 mmHg =0.133 kPa]、收缩压[(116±21)mmHg]显著高于单一组[(56±13)、(95±20)mmHg],心率[(100±20)次/ min]低于单一组[(115±21)次/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单一组[(20.13±1.69)cm]相比,联合组宫腔深度[(15.11±1.32)cm]明显变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53%,单一组为21.57%,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产妇联合采用缩宫素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有效降低术后出血发生率,显著减少术后出血量,有助于促进子宫复旧,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对舒张压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影响较小,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史晓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究不同应用剂量孕三烯酮下妇女子宫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5年4月106例子宫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孕三烯酮治疗。对照组患者自月经周期第1~5天开始,每次口服孕三烯酮2.5 mg,每2天1次,每周2次,持续服用3个月;实验组患者自月经周期第1~5天开始,每次口服孕三烯酮2.5 mg,每2天1次,每周3次,持续服用1个月后,改为每周2次,持续服用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月经规律者高于对照组,不规则出血、出血期过长、出血过频、出血过稀、闭经者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继发性贫血、闭经后流血发生率及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患者治疗1、3个月后血清 CA125含量低于对照组,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孕三烯酮能够有效减少妇女子宫出血,首月每周用药增加2.5 mg,后2个月恢复正常用药水平效果更为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郝莉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以头痛为表现的32例冠心病患者症状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09年10月至2014年11月冠心病患者32例,所有患者入院时均有头痛表现。根据32例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30例诊断为冠心病,给予扩张冠状动脉、抗血小板、抗凝、营养心肌、改善循环、纠正心律失常等治疗;另2例诊断为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给予溶栓、抗血小板、抗凝、冠状动脉血管支架植入等治疗。32例均治愈出院,未见不良反应。结论以头痛为表现的冠心病患者发作时多以胀痛或搏动痛为临床表现,持续时间长短不一,伴有胸痛、心慌、胸闷及心前区不适症状,采用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治疗可以缓解或减轻症状。
作者:任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胰激肽原酶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视功能及眼底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2月 DR 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胰岛素等常规降糖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复方血栓通胶囊与胰激肽原酶,比较两组视功能治疗的有效率,同时分析治疗前后两组眼底收缩期峰值流速( 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阻力指数(RI)等血流动力学参数,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P <0.05)。治疗后观察组 PSV[(12.14±1.37)v/(cm·s)]、EDV[(3.24±0.27)v/(cm·s)]明显高于对照组[(9.53±1.24)、(2.91±0.26)v/(cm·s),P <0.05],观察组 RI(0.63±0.04)低于对照组(0.75±0.06, 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50%)与对照组(7.50%)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胰激肽原酶可有效改善 DR 患者视功能及眼底血流动力学,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姜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黄葵胶囊治疗慢性狼疮性肾炎蛋白尿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8例慢性狼疮性肾炎蛋白尿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 =33)与观察组(n =35)。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感染及抗过敏等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缬沙坦联合黄葵胶囊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24 h 尿蛋白定量、血生化指标水平、SF-12生活量表评分。结果①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43%(32/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76%(25/33),P <0.05;②两组患者治疗后24 h 尿蛋白定量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 <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4 h 尿蛋白定量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 <0.05);③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生化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 <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化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 <0.05);④根据 SF-12量表评分,两组治疗后 SF-12各维度(躯体功能、躯体角色、肌体疼痛、总的健康状况、活力、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心理卫生)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 <0.05,P <0.01),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 <0.05)。结论缬沙坦联合黄葵胶囊治疗慢性狼疮性肾炎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史官茂;任玉卿;李玉洁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血流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药敏情况,为临床提供用药依据。方法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 BACT / ALERT 3D 全自动血培养仪及其配套培养瓶,菌株鉴定和药敏采用 VITEK-2Compact 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结果6227份血培养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540株,阳性率为8.7%;其中,革兰阴性菌373株占69.1%,革兰阳性菌149株占27.6%,真菌18株占3.3%;检出率前三位分别为大肠埃希菌(36.3%),肺炎克雷伯菌(17.2%),葡萄球菌属(18.4%)。药敏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头孢替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的敏感率均在92%以上;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耐药性较金黄色葡萄球菌严重,未发现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的葡萄球菌。结论血流感染病原菌种类分布广,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耐药情况严重,临床应重视血液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根据药敏试验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作者:兰宇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