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30例清醒闭合型颅脑损伤病人的外周血心钠素(ANP),发现:病人受伤24 h内卧位和坐位时ANP值均显著升高,尤以坐位升高更加明显;受伤后1周,卧位和坐位时ANP值也显著升高,但坐位和卧位相比无显著差异.以上结果表明,脑外伤病人受伤早期ANP释放多,尤其坐位释放更多,心钠素具有强烈的利尿和利尿钠作用,有利于减轻脑水肿,为临床脑外伤病人采取头高位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于守香;杨文霞 刊期: 1998年第05期
锌是人体内含量多的微量元素,低锌可导致婴幼儿生长发育迟缓、免疫功能低下,易并发感染性疾病.健康婴幼儿发锌正常值为111~153 μg/g,平均132 μg/g.为预防婴幼儿锌不足,1993~1997年我科为社区1 400例婴幼儿进行发锌含量测定,并提出低锌的预防措施.
作者:舒耀荣;张红莲 刊期: 1998年第05期
我院1996年1月至1997年8月采取手术后用自调便携式充气式颈部牵引器(北京兴虹康复医疗器械厂生产,简称颈部牵引器)固定头部,同时辅助颈部肌肉功能锻炼矫正小儿肌性斜颈36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李天红;高玉美 刊期: 1998年第05期
我院于1982年4月至1997年9月共收治左心房粘液瘤30例,护理如下.
作者:刘先桃;李莉;麦瑶 刊期: 1998年第05期
对73例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进行腹部肌肉收缩和体位前倾锻炼,腹部膀胱区按摩及诱导定时排尿等训练,结果:训练后膀胱残余尿量减少,排尿障碍好转.训练前后比较,经χ2检验,P<0.005,具有极显著性差异.提示加强排尿功能的训练,能有效地促进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功能恢复.
作者:曾秀华;黄光玉;贺吉林 刊期: 1998年第05期
1997~1998年,我院皮肤科应用光动力学疗法治疗鲜红斑痣80例,经临床观察,取得了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李荷清;陈艳芳 刊期: 1998年第05期
回顾性分析1990~1997年57例川崎病患儿,根据治疗情况分为两组: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组)30例;常规治疗(常规组)27例.两组对比:治疗组的退热时间及热程明显短于常规组;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结果表明:早期使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能使体温迅速降低,明显降低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率.在使用丙种球蛋白的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控制输液滴速是护理的关键.
作者:万丽君;胡秀芬 刊期: 1998年第05期
传统的分娩体位取膀胱截石位.产妇进入第二产程后,常发生胎头下降困难,尤其是耻骨弓低、骨盆倾斜度大的产妇,易导致第二产程延长、胎儿宫内窘迫,行产钳术结束分娩又增加了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产后出血率[1].1995年始,我院采取抱膝仰卧位,使第二产程平均缩短25 min,难产发生率下降10.71%,新生儿窒息率下降5.90%,产后大出血发生率下降5.09%.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丽君 刊期: 1998年第05期
对780例住院患儿进行三项弓形虫血清学指标(IgG、IgM及CAg)检测.结果检出阳性率为7.18%,同时报道各系统疾病中,以上三项弓形虫血清学指标阳性的分布情况及急性指标(IgM、CAg)阳性率情况,在鉴别和排除其他相应疾病的基础上,对弓形虫病患儿作出了早期诊断与及时治疗.从护理角度提出了重视预防,加强病情观察,防止患儿感染等措施,以降低患儿弓形虫感染阳性率及防止疾病发生.
作者:俞玲玲;石桂枝;缪渭东;裘秀兰 刊期: 1998年第05期
1986年1月至1997年12月,我科收治重症高龄高危食管癌患者139例,由于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董秀芝;任美娥 刊期: 1998年第05期
在95例倾斜试验(TTT)中使用异丙肾上腺素(ISOP),结果表明:ISOP增加TTT检出血管迷走性晕厥的敏感性31.91%.静脉滴注ISOP后,47例病人和48例健康对照者中均出现了频发室性早搏、偶发室性早搏、偶发房性早搏,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出现的加速性交界性逸搏心律经χ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1).通过对上述两组的观察和护理,认为:①术前向患者讲明检查目的及可能出现的反应,根据检查需要调节滴速,试验中密切监测心律、心率及血压,作好急救准备等可确保TTT顺利进行;②TTT中采用固定的滴速能较好地达到检查目的.
作者:邢海燕;许大国;余可斐;任金梅;谭利;刘梅讯 刊期: 1998年第05期
动脉导管未闭是临床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其根治方法是在全麻下行动脉导管结扎或切断缝合术.术后可能由于体循环血容量增加,或与神经反射有关而出现不同程度的血压升高[1].正确有效地使用降压药物,加强术后监护,对预防和控制术后高血压起着重要作用.我科采用输液微泵静脉注射硝普钠溶液作为主要降压手段来控制血压,经临床实践证实疗效可靠,安全性高,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施婕 刊期: 1998年第05期
1995年10月至1997年12月,我科应用小剂量肝素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喘憋性肺炎58例,取得了良好效果,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高凌霞;李滨丽;刘业美 刊期: 1998年第05期
产前对孕妇的监护,特别是对高危妊娠的产前监护、及时了解胎儿宫内情况及胎盘功能,对于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及孕产妇并发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利用胎动计数进行产前自我监护是简便易行的方法.我科1995~1997年对159例孕妇进行了胎动计数的监护,报告如下.
作者:刘淑芹;关雪莹;彭海波 刊期: 1998年第05期
应用SR-PGA、SR-PLLA可吸收螺丝钉固定棒治疗骨折36例.结果:治疗效果优22例,良12例,一般2例,优良率达94.44%.全部病例骨折部位内固定无移位、无感染.重点介绍了该手术术前准备、术后观察护理及早期肢体进行功能锻炼的方法,以促进恢复关节功能.
作者:刘锦荣 刊期: 1998年第05期
ICU综合征是ICU监护过程中出现的临床综合征.阐述了其定义、临床表现、原因及机理.从多元文化护理的观点出发,提出了改善监护环境、减少紧张气氛、消除语言环境对患者的不良影响、做好基础护理、保障患者的睡眠、减少患者的孤独感、做好心理护理、早期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根据不同的社会结构因类实施护理九个方面的护理措施.
作者:刘海莹 刊期: 1998年第05期
1992年3月至1995年4月,我科采用平阳霉素治疗海绵状血管瘤33例,除1例用药过敏终止治疗外,其余均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月英;于志家 刊期: 1998年第05期
经皮肿瘤内射频治疗肺癌是经皮肺穿刺活检以后,通过保留针管将高频电磁场导入肿瘤内施行辐射,射频电磁波在生物介质中产生的热及非热效应凝固癌组织,杀死癌细胞[1],达到治疗肺癌的目的.我院1994~1997年应用经皮肿瘤内射频治疗中晚期肺癌30例,护理如下.
作者:许觅;王异家;骆昌政 刊期: 1998年第05期
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后行气管切开术是重症呼吸道吸入性损伤的首选治疗措施.气管切开后呼吸道失去了生理湿化功能,超声雾化吸入是较为理想有效的气道湿化方法之一.通过临床护理研究结果表明,对重症吸入性损伤的病人,行雾化吸入的同时吸氧3~5 L/min,雾化喷嘴与气管切口距离6~8 cm,超声雾化时间为15~20 min效果为理想.
作者:汪新 刊期: 1998年第05期
小儿与成年人的解剖生理不同,因而在颅脑损伤后除具有一般颅脑损伤的表现外,尚有一定的特殊性.1995年1月至1997年12月我科共收治小儿重型颅脑损伤36例,我们根据其特点进行了监护,报告如下.
作者:陈立红 刊期: 1998年第05期
探讨生长抑素-施他宁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的疗效,与垂体后叶素作对照,结果显示:施他宁组止血率为85.71%(12/14),垂体后叶素组为50.00%(8/16);施他宁组病死率为14.29%(2/14),垂体后叶素组为50.00%(8/16).施他宁组疗效明显优于垂体后叶素组.治疗过程中做好心理护理、熟悉药物作用机理和使用方法、严格控制液体滴速、加强饮食护理对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邝静霞;陈幼明;邓云珍 刊期: 1998年第05期
开颅术后并发高糖高渗非酮性昏迷,可导致病人早期死亡和加重致残.病情特点是:无糖尿病病史,开颅术后表现高血糖、高渗透压且意识障碍加深.此类病人病情危重,治疗复杂,病死率高.护理工作的认真、细致,对疾病的转归起重要意义.总结了早期发现意识的变化,为早诊断提供依据;快速补液、抗休克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准确测定血糖值,合理应用胰岛素为抢救赢得时机;观察生命体征及加强基础护理等护理要点.共救治6例,抢救成活3例.
作者:乔丽琴;刘润清;卢梅英 刊期: 1998年第05期
随着现代化医疗和护理的发展,护理工作的职责与功能远远超出了传统领域,其工作范围日益扩大.仅局限于医院内的护理工作相对狭隘,如何开拓护理工作的范围和内涵,使之走出医院、跨入社区,是值得护理工作者研究的问题.笔者在门诊部服务台工作3年,经观察和调查,认为医院应设立护理专家门诊.现就其必要性和方法作如下探讨.
作者:曹青云 刊期: 1998年第05期
我科根据往年对化疗患者的护理实践,针对肿瘤患者动脉插管化疗和静脉化疗后常见不良反应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结合系统化整体护理模式,于1992年制定了具有肿瘤科特色的护理评估记录表,使用至今,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作者:韩方侠 刊期: 1998年第05期
我科于1996年开始把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深入到整体护理工作中,将护理质量推上了一个新台阶,得到了各界人士的好评.介绍如下.
作者:周利华;徐快如;冯辉 刊期: 1998年第05期
手术室是抢救与治疗病人的重要场所,其管理质量直接关系到病人生命安危和抢救工作的成败.我们根据手术室管理的特点,确定6项制度目标值;并将科室人员分为5组即质控组、院感组、器械组、教学组、卫生组.各人均按目标导向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从而实现由被动管理转向主动管理,达到了管理的有效性.
作者:汪玉瑛 刊期: 1998年第05期
为培养具备现代护理意识及各种技能的护理人才,对我院1995~1997年的中护毕业实习生120名(93级50名、94级70名)进行整体护理实习教学,效果良好.现介绍教学管理措施如下.
作者:刘义兰 刊期: 1998年第05期
四肢骨折后期拆除石膏或夹板固定后,尤其是关节附近的骨折,多存在关节僵硬.1989~1996年,我们采用中药熏洗的方法,治疗及护理骨折后关节僵硬1 083例,取得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姚珍儿;章红 刊期: 1998年第05期
药物性皮炎皮损症状多样,分布广泛,瘙痒剧烈,若治疗失当,护理不周,易引起继发感染,致病情加重,甚或危及生命.1995~1997年,我们运用辨证施护方法配合治疗观察本病6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桂林;刘天骥 刊期: 1998年第05期
腹泻病是儿科的常见疾病,以排便次数多为特点,因饮食不节或感受暑湿,脾胃运化失常,升清降浊失司而成.多发生在夏秋季节[1].临床上常用抗生素及饮食、支持疗法.1997年2~12月,我科对64例迁延性腹泻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应用654-2穴位注射辅助治疗,总有效率达93.94%.报告如下.
作者:雷家英;姚丽 刊期: 1998年第05期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进入终末期尿毒症以前,可采取非透析疗法,以延缓肾功衰的进展.1996年5月至1997年11月,我院用中药灌肠治疗CRF 60例,收到了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唐雅文 刊期: 1998年第05期
克隆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肠道炎症疾病,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消瘦、发热.本病小儿发病率较低[1],且易误诊,我院于1995年4月收治1例,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陆月欢;陈文清;林妙娴 刊期: 1998年第05期
Reye综合征又称急性脑病内脏脂肪变性综合征.此病常见于感染后,表现为急性发病、发热、反复呕吐、惊厥及神志意识的迅速改变[1].病死率高达40%[2].即使存活也可有不同程度智能、运动及语言障碍.我院1997年收治2例,报告如下.
作者:周翔;陈明明;赵香枝 刊期: 1998年第05期
胰岛素是治疗Ⅰ型糖尿病及部分Ⅱ型糖尿病的主要药物,引起过敏反应者临床少见.本院收治1例注射胰岛素引起过敏反应的患者,行胰岛素脱敏疗法,病情得到控制.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邱秋玲 刊期: 1998年第05期
我院1994年8月至1996年2月应用阿霉素(AMD)、甲氨喋呤(MTX)、长春新碱(VCR)、顺珀(DPP)4种药物联合用药作保肢术前辅助化疗、术后化疗治疗骨肉瘤2例,效果良好.
作者:张欲晓;石惠珠 刊期: 1998年第05期
医院感染管理是保障医疗质量的重要环节,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1]要求,为降低空气中病原微生物对静脉或肌注配液的污染及提高工作效率,我们研究、试制成功了静脉肌注净化配液工作台(以下简称净化工作台),并获得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专利证书号96232737.9).介绍如下.
作者:罗万福;倪红梅;薛丹;罗杰;黄新蓉;张新志;陈晓英;查岳全;廖裴;殷强仲;刘衡川 刊期: 1998年第05期
安瓿开启前消毒颈部是减少引入药液微粒的有效方法[1].在大规模备药时逐一消毒安瓿耗时费工,为了寻求省时、有效的操作方法,我们就安瓿开启前1根酒精棉签消毒安瓿的数量与引入药液内微粒和微生物的关系进行了实验室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玉梅;李家育;陈善;宋金斗;刘淑珍 刊期: 1998年第05期
疼痛是肛肠科手术后常见的症状之一.疼痛可使病人产生恐惧感,还可影响病人睡眠,甚至引起排尿困难或尿潴留.因此,减轻病人术后疼痛是非常重要的.1995年7月至1996年7月对我科100例肛肠手术后病人,采用艾灸长强穴、自制中药消炎洗剂坐浴的方法减轻术后疼痛,并用线性视觉模拟标尺评分法[1]进行疼痛评估,报告如下.
作者:李爱玲 刊期: 1998年第05期
产妇会阴侧切后常规采用5%活力碘棉球擦洗法消毒会阴切口.我科1997年8~9月采用5%活力碘喷雾法消毒会阴切口,效果与常规法无差异,并具有操作简便、节省用物等优点,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永群;李琼;郑曼珍 刊期: 1998年第05期
为了解决注射配液在无菌、无尘和自动化的条件下进行,经实验研制一次性双通分流器,配套应用于静脉肌注净化配液工作台内,经临床应用,方便、省时,达到无菌、无尘要求.报告如下.
作者:罗杰;倪红梅;罗万福;陈晓英;全林 刊期: 1998年第05期
准确的药物剂量是保证疗效、防止毒副反应的关键.在儿科,剂量多以每公斤体重计算,用量偏小,临床不易准确应用而造成药量不足或过量.笔者介绍以下三种计算方法供参考.
作者:应爱武 刊期: 1998年第05期
双J输尿管导管(简称双J导管)具有支架和内引流的作用,可解除输尿管炎症、水肿造成的暂时性梗阻,使术后伤口漏尿明显减少,且无外引流管的限制和不适感,病人可早期下床活动,减少了术后并发症,从而缩短了住院时间,有利于病人康复[1].我科1994年10月至1997年7月,在上尿路梗阻性疾病治疗中应用双J导管后效果较好.护理如下.
作者:刘华霞;王耀莲 刊期: 1998年第05期
会厌癌术后防误咽,采用气管套管外套气囊充气后进行进食训练,易并发肺部感染.1991~1997年,我院研制填塞气囊置入气管入口端,防止术后误咽并发症,应用于26例声门上型喉癌施行横位上半喉切除术,声门尚能活动者,无1例失败,介绍如下.
作者:邵松梅;章金荣 刊期: 1998年第05期
为探讨门诊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和整体护理模式,采用问卷方法调查了105例糖尿病病人.结果表明,病人有一定的疾病知识,但缺乏科学的健康指导,需求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健康教育内容.提出更新护士健康观念,履行教育职能;重视医学教育内容及形式的研究;实施来诊患者健康教育制度,并评价医学教育质量等有效措施,适应病人健康教育的需求.
作者:刘莹;郑龚云;王莉 刊期: 199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