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开颅术后高糖高渗非酮性昏迷病人的观察与护理

乔丽琴;刘润清;卢梅英

关键词:开颅术, 高糖性, 高渗性, 非酮性昏迷, 护理
摘要:开颅术后并发高糖高渗非酮性昏迷,可导致病人早期死亡和加重致残.病情特点是:无糖尿病病史,开颅术后表现高血糖、高渗透压且意识障碍加深.此类病人病情危重,治疗复杂,病死率高.护理工作的认真、细致,对疾病的转归起重要意义.总结了早期发现意识的变化,为早诊断提供依据;快速补液、抗休克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准确测定血糖值,合理应用胰岛素为抢救赢得时机;观察生命体征及加强基础护理等护理要点.共救治6例,抢救成活3例.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结合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开展整体护理的体会

    我科于1996年开始把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深入到整体护理工作中,将护理质量推上了一个新台阶,得到了各界人士的好评.介绍如下.

    作者:周利华;徐快如;冯辉 刊期: 1998年第05期

  • 用线性视觉模拟标尺评分法对100例肛肠科术后疼痛的评估及护理

    疼痛是肛肠科手术后常见的症状之一.疼痛可使病人产生恐惧感,还可影响病人睡眠,甚至引起排尿困难或尿潴留.因此,减轻病人术后疼痛是非常重要的.1995年7月至1996年7月对我科100例肛肠手术后病人,采用艾灸长强穴、自制中药消炎洗剂坐浴的方法减轻术后疼痛,并用线性视觉模拟标尺评分法[1]进行疼痛评估,报告如下.

    作者:李爱玲 刊期: 1998年第05期

  • 可吸收内固定物治疗骨折的护理

    应用SR-PGA、SR-PLLA可吸收螺丝钉固定棒治疗骨折36例.结果:治疗效果优22例,良12例,一般2例,优良率达94.44%.全部病例骨折部位内固定无移位、无感染.重点介绍了该手术术前准备、术后观察护理及早期肢体进行功能锻炼的方法,以促进恢复关节功能.

    作者:刘锦荣 刊期: 1998年第05期

  • 2例Reye综合征患儿的护理

    Reye综合征又称急性脑病内脏脂肪变性综合征.此病常见于感染后,表现为急性发病、发热、反复呕吐、惊厥及神志意识的迅速改变[1].病死率高达40%[2].即使存活也可有不同程度智能、运动及语言障碍.我院1997年收治2例,报告如下.

    作者:周翔;陈明明;赵香枝 刊期: 1998年第05期

  • 2例骨肉瘤化疗保肢治疗的护理

    我院1994年8月至1996年2月应用阿霉素(AMD)、甲氨喋呤(MTX)、长春新碱(VCR)、顺珀(DPP)4种药物联合用药作保肢术前辅助化疗、术后化疗治疗骨肉瘤2例,效果良好.

    作者:张欲晓;石惠珠 刊期: 1998年第05期

  • 静脉肌注净化配液工作台的研制及应用

    医院感染管理是保障医疗质量的重要环节,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1]要求,为降低空气中病原微生物对静脉或肌注配液的污染及提高工作效率,我们研究、试制成功了静脉肌注净化配液工作台(以下简称净化工作台),并获得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专利证书号96232737.9).介绍如下.

    作者:罗万福;倪红梅;薛丹;罗杰;黄新蓉;张新志;陈晓英;查岳全;廖裴;殷强仲;刘衡川 刊期: 1998年第05期

  • 儿童小剂量用药的三种计算方法

    准确的药物剂量是保证疗效、防止毒副反应的关键.在儿科,剂量多以每公斤体重计算,用量偏小,临床不易准确应用而造成药量不足或过量.笔者介绍以下三种计算方法供参考.

    作者:应爱武 刊期: 1998年第05期

  • 小儿肌性斜颈术后颈部牵引器的应用

    我院1996年1月至1997年8月采取手术后用自调便携式充气式颈部牵引器(北京兴虹康复医疗器械厂生产,简称颈部牵引器)固定头部,同时辅助颈部肌肉功能锻炼矫正小儿肌性斜颈36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李天红;高玉美 刊期: 1998年第05期

  • 小儿重型颅脑损伤的监护

    小儿与成年人的解剖生理不同,因而在颅脑损伤后除具有一般颅脑损伤的表现外,尚有一定的特殊性.1995年1月至1997年12月我科共收治小儿重型颅脑损伤36例,我们根据其特点进行了监护,报告如下.

    作者:陈立红 刊期: 1998年第05期

  • 1 400例婴幼儿发锌测定及低锌的预防

    锌是人体内含量多的微量元素,低锌可导致婴幼儿生长发育迟缓、免疫功能低下,易并发感染性疾病.健康婴幼儿发锌正常值为111~153 μg/g,平均132 μg/g.为预防婴幼儿锌不足,1993~1997年我科为社区1 400例婴幼儿进行发锌含量测定,并提出低锌的预防措施.

    作者:舒耀荣;张红莲 刊期: 1998年第05期

  • 护理评估表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我科根据往年对化疗患者的护理实践,针对肿瘤患者动脉插管化疗和静脉化疗后常见不良反应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结合系统化整体护理模式,于1992年制定了具有肿瘤科特色的护理评估记录表,使用至今,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作者:韩方侠 刊期: 1998年第05期

  • 静脉肌注净化配液工作台内双通分流器的研制及应用

    为了解决注射配液在无菌、无尘和自动化的条件下进行,经实验研制一次性双通分流器,配套应用于静脉肌注净化配液工作台内,经临床应用,方便、省时,达到无菌、无尘要求.报告如下.

    作者:罗杰;倪红梅;罗万福;陈晓英;全林 刊期: 1998年第05期

  • 小剂量肝素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喘憋性肺炎的护理

    1995年10月至1997年12月,我科应用小剂量肝素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喘憋性肺炎58例,取得了良好效果,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高凌霞;李滨丽;刘业美 刊期: 1998年第05期

  • 双J导管用于上尿路手术的护理体会

    双J输尿管导管(简称双J导管)具有支架和内引流的作用,可解除输尿管炎症、水肿造成的暂时性梗阻,使术后伤口漏尿明显减少,且无外引流管的限制和不适感,病人可早期下床活动,减少了术后并发症,从而缩短了住院时间,有利于病人康复[1].我科1994年10月至1997年7月,在上尿路梗阻性疾病治疗中应用双J导管后效果较好.护理如下.

    作者:刘华霞;王耀莲 刊期: 1998年第05期

  • 抱膝仰卧位在第二产程中的应用

    传统的分娩体位取膀胱截石位.产妇进入第二产程后,常发生胎头下降困难,尤其是耻骨弓低、骨盆倾斜度大的产妇,易导致第二产程延长、胎儿宫内窘迫,行产钳术结束分娩又增加了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产后出血率[1].1995年始,我院采取抱膝仰卧位,使第二产程平均缩短25 min,难产发生率下降10.71%,新生儿窒息率下降5.90%,产后大出血发生率下降5.09%.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丽君 刊期: 1998年第05期

  • 脑外伤病人心钠素监测与体位护理

    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30例清醒闭合型颅脑损伤病人的外周血心钠素(ANP),发现:病人受伤24 h内卧位和坐位时ANP值均显著升高,尤以坐位升高更加明显;受伤后1周,卧位和坐位时ANP值也显著升高,但坐位和卧位相比无显著差异.以上结果表明,脑外伤病人受伤早期ANP释放多,尤其坐位释放更多,心钠素具有强烈的利尿和利尿钠作用,有利于减轻脑水肿,为临床脑外伤病人采取头高位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于守香;杨文霞 刊期: 1998年第05期

  • 药物性皮炎辨证施护体会

    药物性皮炎皮损症状多样,分布广泛,瘙痒剧烈,若治疗失当,护理不周,易引起继发感染,致病情加重,甚或危及生命.1995~1997年,我们运用辨证施护方法配合治疗观察本病6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桂林;刘天骥 刊期: 1998年第05期

  • 活力碘喷雾消毒产妇会阴切口的观察

    产妇会阴侧切后常规采用5%活力碘棉球擦洗法消毒会阴切口.我科1997年8~9月采用5%活力碘喷雾法消毒会阴切口,效果与常规法无差异,并具有操作简便、节省用物等优点,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永群;李琼;郑曼珍 刊期: 1998年第05期

  • 30例左心房粘液瘤患者围手术期的监护

    我院于1982年4月至1997年9月共收治左心房粘液瘤30例,护理如下.

    作者:刘先桃;李莉;麦瑶 刊期: 1998年第05期

  • 酒精棉签擦拭安瓿的数量与药液微粒及微生物污染量的相关性研究

    安瓿开启前消毒颈部是减少引入药液微粒的有效方法[1].在大规模备药时逐一消毒安瓿耗时费工,为了寻求省时、有效的操作方法,我们就安瓿开启前1根酒精棉签消毒安瓿的数量与引入药液内微粒和微生物的关系进行了实验室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玉梅;李家育;陈善;宋金斗;刘淑珍 刊期: 1998年第05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