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国际刊号:1001-4152
  • 国内刊号:42-1154/R
  • 影响因子:2.06
  • 创刊:1986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湖北
  • 语言:中文
  • 邮发:38-342
  • 全年订价:58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护理学杂志   2008年11期文献
  • 脐带粉治疗压疮15例

    2005~2007年我科采用脐带粉治疗Ⅰ~Ⅲ期压疮15例(19处),效果较好,现将方法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作者:张珍;徐凌云;翁友飞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精神科抢救车管理新方法

    临床工作中对抢救车车内抢救药品,物品要求完好率100%,而精神科抢救车的使用率很低,为了节省时间,提高抢救物品的完好率,节约医疗资源,我们采用新的管理方法,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春雷;农荣国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三角形棉球用于头皮静脉输液固定效果观察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后,常因头皮穿刺部位存在弧度,固定的稳定性差而使头皮针脱出,或刺破血管造成液体渗漏.我科2006年9月根据三角形稳定性原理制成三角棉球应用于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的固定,收到良好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王怡军;马庆华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保留灌肠肛管润滑方法的改进

    目的 减轻保留灌肠肛管插入过程中对患者肛门黏膜的刺激程度,提高患者治疗舒适度.方法 将60例慢性结肠炎患者按入院单、双日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灌肠液、用具、灌肠方法(除外润滑方法)相同;观察组用无菌棉签蘸取适量液体石蜡润滑肛管前段25~30 cm.将仍带有液体石蜡的棉签轻轻涂抹患者肛门内壁后进行排气,然后将肛管插入肛门25~30 cm后按常规操作.对照组按常规润滑肛管前段15~20 am,排尽空气后将肛管自肛门插入直肠15~20 cm.结果 观察组灌肠不适(肛门水肿、肛门坠迫感及疼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改进后的润滑方法可有效减轻肛管对肛门的刺激,增加患者舒适度.

    作者:王传英;彭美红;廖家艳;张璐;何琴;郑双;虞曙霞;王兰英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老年脑梗死偏瘫患者舒适的循证护理

    目的 探讨老年脑梗死偏瘫患者舒适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143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0例)和观察组(7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循证后针对腰背及肢体疼痛、精神紧张甚至恐惧、睡眠障碍主要问题实施针对性护理.结果 观察组抑郁焦虑、腰背和肢体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睡眠障碍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可显著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舒适状况.

    作者:潘亚兰;杨兴;赵丽玲;张先靓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丙酮用于D-TH组织粘合剂治疗后胃镜预处理效果观察

    目的 提高内镜清洗、消毒合格效率.方法 将101例在内镜下注射D-TH组织粘合剂行止血治疗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后的胃镜采用酶液纱布预处理后按清洗、酶洗、漂洗,消毒、终末清洗流程操作,观察组患者使用后的胃镜采用丙酮溶液纱布预处理,其余操作同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胃镜清洁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喷嘴堵塞率及预处理时间显著少于和短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注射D-TH组织粘合剂止血后的胃镜.采用丙酮溶液预处理,清洁效果显著优于酶溶液.

    作者:殷积美;宁瑞花;刘巍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川军散联合即上安液治疗压疮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川军散联合即上安液治疗压疮的效果.方法 将52例(68处)Ⅱ~Ⅳ期压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36处)和对照组(26例32处).观察组常规处理创面后采用川军散加即上安液局部用药,对照组采用碘伏涂搽创面.连续7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价效果.结果 观察组疗效及治愈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川军散联合即上安液治疗压疮效果显著.

    作者:孙宝慧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本科护理专业开设《老年介护学》课程的思考

    借鉴日本的先进经验阐述在我国本科护理专业中开设<老年介护学>课程的必要性.开设<老年介护学>课程是一种宣传老年介护的手段,可以奠定老年介护专业教育的基础、促进护生对护理专业的理解与认同,促进毕业护生与介护人员之间的团结协作等.但目前教材撰写和师资建设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作者:易智华;周聪发;何雪莹;廖淑梅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医疗卫生服务中艾滋病歧视的研究进展

    从艾滋病(AIDS)歧视的概念,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AIDS歧视产生的后果、研究现状以及医疗服务过程中AIDS歧视的启示进行综述,以期为AIDs的防治提供相关参考.

    作者:韩扬扬;严谨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不良反应的护理

    对24例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进行观察及护理.结果 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10种不良反应中排序前3住的为恶心70.8%,乏力62.5%,皮疹45.8%.提出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患者需加强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以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保障治疗的顺利进行.

    作者:林光惠;陈小英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糖尿病患者眼部首诊视网膜病变程度分析及干预对策

    目的 了解糖尿病患者首诊眼科时视网膜病变严重程度及原因,提出干预对策,以减缓病情进展.方法 查阅765例糖尿病首诊眼部患者眼底血管造影检查结果,自设问卷调查相关原因.结果 765例糖尿病患者中视网膜病变程度非增殖期442例(57.8%),增殖期323例(42.2%).首诊晚的原因主要是缺乏相关知识586例(76.6%)、回避心理374例(48.9%)、内科医生未告知346例(45.2%)、没条件检查264例(34.5%).结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程度与患者首诊晚、未定期检查眼底有关,应加强健康教育与服务、早期治疗及制订定期检查计划等防治措施,促进患者康复和减缓病情进展.

    作者:李玉娟;李桂荣;魏颖;牛桂林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纤维支气管镜下氩气刀联合化疗治疗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的护理

    对21例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氩气刀联合化疗治疗.结果 19例症状明显改善,纤支镜下病灶好转率为95.24%,胸部X线摄片复查病灶吸收率80.95%,患者均无气胸、出血、纵隔气肿、窒息、食管-气管瘘等并发症发生.提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中积极配合及护理;术后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并发症的预防、观察及护理.可提高手术效果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武程程;韩淑贞;陕海丽;马洪杰;高艳红;任素梅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介入和药物治疗对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介入和药物治疗对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将60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介入组和药物组各30例,分别行冠脉介入或口服药物治疗,病情好转出院后随访20个月,比较两组生活质量(于出院前及出院20个月时用SF-36量表调查)、2年生存率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2年生存率两组均为100%;介入组SF-36量表评分显著优于药物组(597.0±19.0 vs 417.0±17.0,P<0.05),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药物组(3.3% vs 30.0%,P<0.01).结论 经冠脉介入治疗较药物控制更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慧;沈宁;张丽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Orem自理理论在慢性重型肝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用于慢性重型肝炎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40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将0gem自理理论贯穿整个护理过程,分别在入院时和出院前用慢性肝病问卷(CLDQ)测量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 观察组腹部症状、乏力、系统症状、活动能力、焦虑评分、情感职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运用Orem自理理论指导慢性重型肝炎护理,能充分调动患者及家属的积极性,从而实现自我护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正莲;章莉莎;章晓云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艾滋病并发口腔念珠菌感染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讨艾滋病并发口腔念珠菌感染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对30例艾滋病并发口腔念珠菌感染患者采用4%碳酸氢钠液和0.2%碘伏行口腔护理.同时采取消毒隔离、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心理护理等措施.结果 21例口腔溃疡痊愈,7例口腔溃疡面积缩小,2例口腔疼痛减轻.结论 口腔疾病能加重艾滋病患者的心理负担,降低其生活质量.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措施,大限度减轻患者的身心痛苦,可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王立清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糖尿病患者输注麦芽糖过程中血糖报告判读探析

    目的 观察糖尿病患者输注麦芽糖后用不同型号血糖仪测定血糖结果的差异,探讨其对临床护理工作的启示.方法 将4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麦芽糖组和对照组各20例,分别输入10%麦芽糖注射液250 ml和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于空腹和输注第1、2、3小时各时点采集静脉血和指尖血分别用日立7 600型自动生化分析仪(生化仪法)、GDH-NAD快速血糖仪(氧化酶法)及GDH-PQQ快速血糖仪(脱氢酶法)测定血糖.结果 糖尿病患者输注麦芽糖后1 h,氧化酶法所测血糖值与生化仪法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第2、3小时显著低于生化仪法(P<0.05,P<0.01),但其值仍高于正常值上限,属安全范畴;糖尿病患者输注麦芽糖后1~3 h脱氢酶法测定的血糖值显著高于生化仪法(均P<0.01).输注0.9%氯化钠注射液后1 h氧化酶法和脱氢酶法测定值与生化仪法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叉(均P>0.05),而第2、3小时显著低于生化仪法(P<0.05,P<0.01),2种方法所测血糖变化趋势类似.结论 糖尿病患者输注麦芽糖后,氧化酶法测量的血糖值较为合理,脱氢酶法测定的血糖值显著偏高,输注麦芽糖者不宜用GDH-PQQ血糖仪进行血糖检测.

    作者:赵芳;王涛;王宣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HIV/AIDS患者配偶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目的 了解HIV/AIDS患者配偶在患者患病过程中的真实心理感受.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法对30例HIV/AIDS患者的配偶进行深入访谈,将获得的资料分析整理,提炼出主题.结果 HIV/AIDS患者配偶在患者患病过程中情绪变化和应对方式有性别差异.他们的心理体验主要有3个方面:①确诊初期有否认、愤怒、恐惧、不知所措和获得信息的强烈愿望,经短期的适应后痛苦地接受事实;②在患者治疗过程中他们感到巨大的压力,包括经济压力、精力和体力不支、被周围人群歧视等;③社会适应能力改变.结论 HIV/AIDS患者配偶存在疾病事实、经济、精力及社会适应压力的心理体验,需对其提供医疗性、信息性、情感性支持和经济援助.

    作者:李为民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认知行为干预对食管病变放大内镜检查患者心身状态的影响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食管病变放大内镜检查患者心身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疑似食管疾病拟行放大内镜检查的16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干预组同时实施认知、心理和行为干预.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行放大内镜检查过程中血压、心率测量值显著低于对照组,检查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实施认知行为干预可有效缓解放大内镜检查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使其积极配合,缩短检查时间.

    作者:黄丽红;王孝琼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生物反馈训练对哮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生物反馈训练对哮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60例哮喘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生物反馈训练4周;于干预前后(6周后)评定哮喘控制效果和大呼气高峰流速(PEF),采用哮喘生活质量评定量表(AQLQ)评定两组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哮喘控制效果、PEF值及AQLQ中活动受限、哮喘症状、心理状况3个维度和总分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生物反馈训练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有助于控制病情和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李莹;邱碧秀;张慧;周郁秋;冯子维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患者行临时起搏后的心理干预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AMI并发缓慢性心律失常行I临时起搏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13例AMI并发缓慢性心律失常需行临时起搏治疗患者分为观察组(152例)和对照组(61例).临时起搏治疗期间(连续7 d),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密切护患沟通、指导其进行放松训练、播放舒缓音乐、阅读报刊等心理调适措施,于行临时起搏治疗首日和结束当天采用综合心理健康指数评分量表(PGWB)、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后两组PGWB评分(除生活满意度方面外)均较干预前提高,SAS、SDS评分显著降低(P<0.05,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除PGWB中的身体机能、生活满意度2项外,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常规治疗护理可显著改善AMI并发缓慢性心律失常行临时起搏治疗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强靠化心理干预后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郑延琳;许冬梅;孔宏亮;李阳;刘扬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艾滋病病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在2006年1月至2007年7月管理229例住院治疗的艾滋病惠者过程中,存在患者违反病区管理制度、自杀、欠费及医护人员人身伤害和职业暴露的问题.提出采取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加强病区管理、争取社会的支持、适当防范及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等对策,以缓解上述问题,改善患者住院条件和医护人员工作环境.

    作者:陈登翠;吴薇薇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护士专业认可度量表适用性研究

    目的 编译中国护士适用的护士专业认可度量表.方法 对韩国版护士专业认可度量表进行翻译后由护理相关专业专家进行效度评估和修订,以600名护士为测试对象测试中文版护士专业认可度量表,通过SPSS 11.5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 护士专业认可度量表5个因子贡献率分别为38.3%,12.0%,6.8%、5.4%、4.4%,累计为66.9%,Cronbach's α分别为0.92、0.89、0.88、0.83、0.55,总体为0.71;因子负荷为0.52~0.86.结论 中文版护士专业认可度量表适用于中国护士的专业认可度测量,中、韩护士在护理独立性方面可能存在差异,回译和内容效度分析将有助于找出原因.

    作者:魏慧;臧渝梨;娄凤兰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护理人员科研成果应用障碍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护理人员应用科研成果障碍状况,以改进和提高护理科研成果的应用水平.方法 对316名临床护士采用中译Funk科研成果应用障碍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4个维度创新因素、交流因素、组织因素、护士因素得分依次为3.02±0.58、2.99±0.52、2.86±0.58、2.43±0.59;28个条目中护士的权威性不够得分高(3.22±0.86),科研成果的质量(3.02±0.58)及科研成果的获取(2.99±0.52)构成了障碍的2个主要方面.结论 客观因素对护理人员应用科研成果的影响明显,护理人员缺乏权威性是突出的障碍.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权威性及其科研素质是解决科研成果应用的关键.

    作者:邱丽丽;赵光红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护士人力资本的经济学初探

    从人力资本的概念入手,结合我国护士仅停留在简单技术操作的体力劳动的低层次现状的误区,分析其在护理管理领域中的由体力资本向智力资本转换的作用.提出了改变观念.制订奖励约束机制,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强化团队精神,加强继续教育投入,实行带薪休假制度等相应的建议.

    作者:李荣花;沈红;刘瑛;黄萍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论变革型领导及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变革型领导是继领导的特质论,行为论、权变论之后被提出的一种领导类型.变革型领导理论非常重视护理人员自身价值的实现.鼓励护士自我实现,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在现今国情下更能适应当前的临床护理管理工作.

    作者:吴冬春;廖文娟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层级全责护理模式对基础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组织模式对基础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在全院16个病区随机选择6个病区,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个病区.对照组实施常规整体护理模式,观察组构建实施层级全责护理模式,即每个病区护士按每组分管12~15例患者分为2~3组,每组3名护士(全责护士、辅助护士、助理护士各1名),辅助护士和助理护士在全责护士的指导下共同完成小组患者的各项护理.实施3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 病房环境、三短、六洁、五送、管道护理、压疮防护、健康教育、病情掌握及患者满意度9项除管道护理、压疮防护2项外,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实施层级全责护理模式能提高基础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王正英;刘晓芳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医院信息系统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医院信息系统(HIS)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结合我院门诊护理工作的特点,利用计算机系统实现门诊分诊、采血、治疗等护理工作的网络化管理.结果 门诊HIS的应用满足了门诊护理工作的需求,提高了工作效率,护理质量和管理水平.结论 门诊HIS的应用提升了门诊护理水平,提高了护理队伍整体素质.

    作者:邵兴华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中国内地英文护理论文发表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中国内地(下称内地)以第1作者发表的英文护理论文的情况,分析原因并探讨对策.方法 采用文献分析法,通过Pul3Med系统对内地护理工作者的英文护理论文发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1989~2007年内地以第一作者发表英文护理论文60篇,内地32个省市地区中15个地区的学者发表过英文护理论文,数量较多的依次是北京(17篇)、湖北(13篇)和上海(7篇),三地累计论文数占全部论文总量61.7%;有17个地区未发表任何与护理相关的英文学术论文.60篇文章中有18篇研究获得了资助,占30.0%;其中3项来自内地,13项来自合作单位(美国7项、香港5项,加拿大1项).结论 内地护理工作者发表英文护理论文少,地区之间差别大,获得的科研资助少.需要从提高护理人员英文水平、加强护理科研训练、加大科研投入等多方面进行探索和努力,提高护理人员英文护理论文发表率.

    作者:李明;陈新霞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中医治疗肝癌患者的辨证施护

    目的 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中医药治疗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60例肝癌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中医治疗及辨证施护,追踪患者生存时间.结果 观察对象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0.0%,28.3%,8.3%.结论 对肝癌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中医治疗及辨证施护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作者:周樊华;张喆;朱锐;曹翠玲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中药治疗艾滋病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讨中药治疗艾滋病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用具有益气养血润肺,清热解毒中草药16味治疗123例艾滋病患者24周,并予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对症护理等.结果 123例艾滋病患者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CD4计数显著增多.结论 中药治疗艾滋病效果显著,科学的护理方法能确保其治疗措施的落实.

    作者:杨玉兰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门诊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研究

    目的 探讨医院门诊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及护理人力需求状况,为医院管理人员科学合理配置护理人员提供实证参考.方法 采用文献法、专家咨询法、工时测定法和对比法对神经内科、心内科,妇产科、儿科,皮肤科、骨科6个具有代表性的门诊科室进行护理项目工时测定及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分析.结果 直接护理时间占护理总时间的58.65%.每日例均直接护理时间皮肤科显著高于其他科室(均P<0.05),心内科与神经内科、骨科比较.妇产科与骨科比较,差异无显性意义(均P>0.05).间接护理时间各科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T、P、R测量,维持就诊秩序,门诊患者登记,开诊前的准备,医疗操作的护理配合5项操作占22项护理操作时间的53.82%.按门诊患者与护士100:3的比例配比,6个科室缺编11人.结论 门诊护士人力资源欠缺.应根据不同科室情况增加护士配置,尤其皮肤科、妇产科及骨科等有较多治疗的科室,从而提高门诊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作者:王淑英;张连荣;徐希云;范玉贞;王丽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婚姻支持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婚姻支持对临床治愈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Olson婚姻质量问卷、兰开夏生活质量概况表(LQOL)和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对206例已婚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婚姻质量、生活质量、精神症状严重程度进行评定.结果 高婚姻质量组(婚姻质量评分≥332.56分,88例)BPRS总分及各因子分显著低于低婚姻质量组(婚姻质量评分<332.56分,118例;均P<0.01),服药完全依从性显著高于低婚姻质量组(P<0.01),LQOL(除居住环境、法律安全因子外)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低婚姻质量组(均P<0.01);Olson婚姻质量问巷中婚姻满意度、性格相客性、夫妻交流、解决冲突方式、性生活、与亲友的关系、角色平等因子分和Olson总分与LQOL总体生活状况分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结论 婚姻支持对维持和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和生活质量有直接关系,医护人员应注意引导患者和配偶增强主动寻求和利用婚姻支持的意识,以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作者:詹来英;张丽;翟爱玲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社区脑卒中康复期患者社会支持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社区脑卒中康复期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为制订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247例脑卒中康复期惠者(观察组)和238名正常人(对照组)的社会支持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观察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及社会支持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患者社会支持状况与其婚姻状况、年龄及收入有关(均P<0.01).结论 社区脑卒中康复期患者社会支持度较低,其中以离婚或丧偶、低收入及高龄患者为甚.社区护理工作者应针对上述特点提供切合实际的护理干预,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罗艳红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社区艾滋病患者希望水平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了解社区艾滋病患者的希望水平与应对方式及其相关性.方法 选用Herth希望指数(HHI)量表和Jalowiec应对方式量表(JCS)分别对38例社区艾滋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社区艾滋病患者HHI量表总分为35.28±3.49,12个条目中排序前5位的为对生活有积极的展望、有能力给予和接受关怀、感到彻底的孤独、能回忆快乐的时光及对未来感到恐惧;JCS量表8个因子中乐观、寻求支持、面对、姑息与患者的希望水平呈显著正相关,依靠自我与希望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5,P<0.01).结论 社区艾滋病患者的希望值处于中高水平,较多采用积极应对方式;社区护士及社会各界应持续重视对艾滋病患者各层面的支持,以有效延缓疾病进程,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杨付莲;薛芬;李新;刘丽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1例血友病、AIDS合并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护理

    对1例血友病甲、AIDS合并原发性肝癌患者实施对症治疗41 d后好转出院.提出在做好消毒隔离和基础护理的基础上,重点加强病情观察、休息及运动指导和对症护理(发热、疼痛、出血等)是促进病情好转的重要措施.

    作者:张立;孙娟;王清波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紫杉醇治疗卵巢癌时间位点管理效果评价

    目的 预防紫杉醇过敏反应,提高护理效率.方法 将582例卵巢癌患者分为对照组(202例)和观察组(380例),采用紫杉醇治疗时,对照组采用专人特护3~5 h,用多参数监护仪监测患者脉搏、血压、呼吸及血氧饱和度;观察组专人监护15 min,于用药后5、10、15、30 min分别测脉搏、血压和呼吸及血氧饱和度.结果 两组过敏反应发生率及发生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观察组例均累计监护时间、监护仪天均监护例数、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时问位点管理可在保证患者安全治疗的同时显著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有效缓解了病区护理工作量不断增多、护士编制偏少的供需矛盾.

    作者:高燕华;曹蓉;王丽;周莹莹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尿激酶联合双嘧达莫治疗动静脉内瘘血栓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尿激酶联合双嘧达莫早期治疗动静脉内瘘血栓的效果.方法 将62例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患者在内瘘血栓形成20 h内常规应用喜疗妥霜荆局部涂搽、按摩,同时使用周林频普WS311型治疗仪弱档照射,治疗1周;观察组30例患者在内瘘血栓形成24 h内取尿激酶100 000 U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5 ml从瘘口注入,未通者24 h后同法注入1次,再通后口服双嘧达莫1周.结果 对照组动静脉内瘘再通4例(12.5%),观察组再通24例(8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内瘘血栓形成24 h内采用尿激酶瘘口注射联合双嘧达莫口服治疗效果确切,安全,可作为非手术早期治疗的首选措施.

    作者:陈云波;贾环宇;于长颖;李淑英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嚼口香糖减轻阿奇霉素致胃肠道反应效果观察

    目的 减轻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所致的胃肠道反应,减轻患者不适.方法 将128例应用阿奇霉素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按常规输液,观察组在输液同时嚼口香糖.结果 对照组20例(31.2%)患者发生胃肠道反应.观察组仅2例(3.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组输液时问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时嚼口香糖可有效降低胃肠道反应发生率,缩短静脉输液时间.

    作者:张寅凤;周玲;任国英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采用鸟巢式护理降低低体重儿并发症效果观察

    目的 有效降低低体重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其生长.方法 将98例低体重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患儿入院后均置辐射式抢救台或暖箱中保暖,观察组采用鸟巢式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呼吸暂停、硬肿症、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恢复出生体重时问、体重增长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采用鸟巢式护理能有效降低低体重早产儿并发症,促进其生长发育.

    作者:周秀吟;房晓祎;郭郁莲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体位干预对早产儿呼吸、循环及胃肠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俯、仰卧位对早产儿呼吸、循环、胃肠功能压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108例早产儿随机分为俯卧组和仰卧组各54例.两组均常规护理,辅以轻拍背,全身抚触,轻弹足底.仰卧组采取仰卧位;俯卧组在喂奶后20 min置俯卧位,头部抬高倾斜15.,四肢呈蛙状,头偏一侧并左右交替.两组均2~4 h改变体位1次.连续7 d后评价效果.结果 与仰卧组比较,俯卧组体重增加明显,进奶量增加,胃潴留液少,腹胀次数减少,安静睡眠时间长,氨茶碱用量少,呼吸、心率变异幅度小,呼吸暂停次数少(均P<0.01);呕吐、心动过缓等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低,治愈率高(P<0.05,P<0.01).结论 采取俯卧位有利于早产儿生长发肓,降低并发症和病死率.

    作者:杨春凤;吴芸;周应玲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风疹并发脑炎患儿的护理

    对3例风疹并发脑炎患儿予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积极给予对症处理;准确记录出入量,保证患儿营养物质、水分、电解质的供给;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做好药物治疗的护理;加强心理护理及消毒隔离等措施.结果 3例患儿住院8~11 d均痊愈出院.提出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积极对症处理、精心细致的护理是促进患儿康复的重要保证.

    作者:崔凤梅;高洁;马海英;范钟方;刘艳丽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两餐制饮食指导对化疗患者胃肠反应的影响

    目的 减轻肿瘤患者化疗所致的不良反应,增加营养物质摄入.方法 将360例住院化疗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80例,两组均于9:30开始化疗,化疗前30 min静脉推注昂丹司琼8 mg.对照组化疗期间采取常规少食多餐进食,观察组采取6:00进早餐、19:00左右进晚餐的方式.化疗2个周期后比较两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及程度,白细胞计数、体重变化.结果 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两主餐制饮食方式可有效改善化疗药物所引起的胃肠道反应,促进患者对食物的摄取.

    作者:孙迎红;杜召琳;康红梅;杨希;林青 刊期: 200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