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治疗艾滋病患者的护理

杨玉兰

关键词:中草药, 艾滋病,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中药治疗艾滋病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用具有益气养血润肺,清热解毒中草药16味治疗123例艾滋病患者24周,并予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对症护理等.结果 123例艾滋病患者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CD4计数显著增多.结论 中药治疗艾滋病效果显著,科学的护理方法能确保其治疗措施的落实.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不良反应的护理

    对24例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进行观察及护理.结果 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10种不良反应中排序前3住的为恶心70.8%,乏力62.5%,皮疹45.8%.提出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患者需加强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以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保障治疗的顺利进行.

    作者:林光惠;陈小英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Orem自理理论在慢性重型肝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用于慢性重型肝炎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40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将0gem自理理论贯穿整个护理过程,分别在入院时和出院前用慢性肝病问卷(CLDQ)测量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 观察组腹部症状、乏力、系统症状、活动能力、焦虑评分、情感职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运用Orem自理理论指导慢性重型肝炎护理,能充分调动患者及家属的积极性,从而实现自我护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正莲;章莉莎;章晓云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嚼口香糖减轻阿奇霉素致胃肠道反应效果观察

    目的 减轻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所致的胃肠道反应,减轻患者不适.方法 将128例应用阿奇霉素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按常规输液,观察组在输液同时嚼口香糖.结果 对照组20例(31.2%)患者发生胃肠道反应.观察组仅2例(3.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组输液时问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时嚼口香糖可有效降低胃肠道反应发生率,缩短静脉输液时间.

    作者:张寅凤;周玲;任国英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门诊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研究

    目的 探讨医院门诊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及护理人力需求状况,为医院管理人员科学合理配置护理人员提供实证参考.方法 采用文献法、专家咨询法、工时测定法和对比法对神经内科、心内科,妇产科、儿科,皮肤科、骨科6个具有代表性的门诊科室进行护理项目工时测定及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分析.结果 直接护理时间占护理总时间的58.65%.每日例均直接护理时间皮肤科显著高于其他科室(均P<0.05),心内科与神经内科、骨科比较.妇产科与骨科比较,差异无显性意义(均P>0.05).间接护理时间各科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T、P、R测量,维持就诊秩序,门诊患者登记,开诊前的准备,医疗操作的护理配合5项操作占22项护理操作时间的53.82%.按门诊患者与护士100:3的比例配比,6个科室缺编11人.结论 门诊护士人力资源欠缺.应根据不同科室情况增加护士配置,尤其皮肤科、妇产科及骨科等有较多治疗的科室,从而提高门诊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作者:王淑英;张连荣;徐希云;范玉贞;王丽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护士专业认可度量表适用性研究

    目的 编译中国护士适用的护士专业认可度量表.方法 对韩国版护士专业认可度量表进行翻译后由护理相关专业专家进行效度评估和修订,以600名护士为测试对象测试中文版护士专业认可度量表,通过SPSS 11.5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 护士专业认可度量表5个因子贡献率分别为38.3%,12.0%,6.8%、5.4%、4.4%,累计为66.9%,Cronbach's α分别为0.92、0.89、0.88、0.83、0.55,总体为0.71;因子负荷为0.52~0.86.结论 中文版护士专业认可度量表适用于中国护士的专业认可度测量,中、韩护士在护理独立性方面可能存在差异,回译和内容效度分析将有助于找出原因.

    作者:魏慧;臧渝梨;娄凤兰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三角形棉球用于头皮静脉输液固定效果观察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后,常因头皮穿刺部位存在弧度,固定的稳定性差而使头皮针脱出,或刺破血管造成液体渗漏.我科2006年9月根据三角形稳定性原理制成三角棉球应用于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的固定,收到良好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王怡军;马庆华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体位干预对早产儿呼吸、循环及胃肠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俯、仰卧位对早产儿呼吸、循环、胃肠功能压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108例早产儿随机分为俯卧组和仰卧组各54例.两组均常规护理,辅以轻拍背,全身抚触,轻弹足底.仰卧组采取仰卧位;俯卧组在喂奶后20 min置俯卧位,头部抬高倾斜15.,四肢呈蛙状,头偏一侧并左右交替.两组均2~4 h改变体位1次.连续7 d后评价效果.结果 与仰卧组比较,俯卧组体重增加明显,进奶量增加,胃潴留液少,腹胀次数减少,安静睡眠时间长,氨茶碱用量少,呼吸、心率变异幅度小,呼吸暂停次数少(均P<0.01);呕吐、心动过缓等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低,治愈率高(P<0.05,P<0.01).结论 采取俯卧位有利于早产儿生长发肓,降低并发症和病死率.

    作者:杨春凤;吴芸;周应玲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患者行临时起搏后的心理干预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AMI并发缓慢性心律失常行I临时起搏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13例AMI并发缓慢性心律失常需行临时起搏治疗患者分为观察组(152例)和对照组(61例).临时起搏治疗期间(连续7 d),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密切护患沟通、指导其进行放松训练、播放舒缓音乐、阅读报刊等心理调适措施,于行临时起搏治疗首日和结束当天采用综合心理健康指数评分量表(PGWB)、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后两组PGWB评分(除生活满意度方面外)均较干预前提高,SAS、SDS评分显著降低(P<0.05,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除PGWB中的身体机能、生活满意度2项外,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常规治疗护理可显著改善AMI并发缓慢性心律失常行临时起搏治疗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强靠化心理干预后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郑延琳;许冬梅;孔宏亮;李阳;刘扬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采用鸟巢式护理降低低体重儿并发症效果观察

    目的 有效降低低体重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其生长.方法 将98例低体重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患儿入院后均置辐射式抢救台或暖箱中保暖,观察组采用鸟巢式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呼吸暂停、硬肿症、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恢复出生体重时问、体重增长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采用鸟巢式护理能有效降低低体重早产儿并发症,促进其生长发育.

    作者:周秀吟;房晓祎;郭郁莲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艾滋病病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在2006年1月至2007年7月管理229例住院治疗的艾滋病惠者过程中,存在患者违反病区管理制度、自杀、欠费及医护人员人身伤害和职业暴露的问题.提出采取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加强病区管理、争取社会的支持、适当防范及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等对策,以缓解上述问题,改善患者住院条件和医护人员工作环境.

    作者:陈登翠;吴薇薇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社区脑卒中康复期患者社会支持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社区脑卒中康复期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为制订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247例脑卒中康复期惠者(观察组)和238名正常人(对照组)的社会支持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观察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及社会支持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患者社会支持状况与其婚姻状况、年龄及收入有关(均P<0.01).结论 社区脑卒中康复期患者社会支持度较低,其中以离婚或丧偶、低收入及高龄患者为甚.社区护理工作者应针对上述特点提供切合实际的护理干预,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罗艳红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纤维支气管镜下氩气刀联合化疗治疗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的护理

    对21例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氩气刀联合化疗治疗.结果 19例症状明显改善,纤支镜下病灶好转率为95.24%,胸部X线摄片复查病灶吸收率80.95%,患者均无气胸、出血、纵隔气肿、窒息、食管-气管瘘等并发症发生.提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中积极配合及护理;术后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并发症的预防、观察及护理.可提高手术效果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武程程;韩淑贞;陕海丽;马洪杰;高艳红;任素梅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两餐制饮食指导对化疗患者胃肠反应的影响

    目的 减轻肿瘤患者化疗所致的不良反应,增加营养物质摄入.方法 将360例住院化疗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80例,两组均于9:30开始化疗,化疗前30 min静脉推注昂丹司琼8 mg.对照组化疗期间采取常规少食多餐进食,观察组采取6:00进早餐、19:00左右进晚餐的方式.化疗2个周期后比较两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及程度,白细胞计数、体重变化.结果 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两主餐制饮食方式可有效改善化疗药物所引起的胃肠道反应,促进患者对食物的摄取.

    作者:孙迎红;杜召琳;康红梅;杨希;林青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层级全责护理模式对基础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组织模式对基础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在全院16个病区随机选择6个病区,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个病区.对照组实施常规整体护理模式,观察组构建实施层级全责护理模式,即每个病区护士按每组分管12~15例患者分为2~3组,每组3名护士(全责护士、辅助护士、助理护士各1名),辅助护士和助理护士在全责护士的指导下共同完成小组患者的各项护理.实施3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 病房环境、三短、六洁、五送、管道护理、压疮防护、健康教育、病情掌握及患者满意度9项除管道护理、压疮防护2项外,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实施层级全责护理模式能提高基础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王正英;刘晓芳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中医治疗肝癌患者的辨证施护

    目的 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中医药治疗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60例肝癌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中医治疗及辨证施护,追踪患者生存时间.结果 观察对象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0.0%,28.3%,8.3%.结论 对肝癌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中医治疗及辨证施护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作者:周樊华;张喆;朱锐;曹翠玲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护理人员科研成果应用障碍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护理人员应用科研成果障碍状况,以改进和提高护理科研成果的应用水平.方法 对316名临床护士采用中译Funk科研成果应用障碍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4个维度创新因素、交流因素、组织因素、护士因素得分依次为3.02±0.58、2.99±0.52、2.86±0.58、2.43±0.59;28个条目中护士的权威性不够得分高(3.22±0.86),科研成果的质量(3.02±0.58)及科研成果的获取(2.99±0.52)构成了障碍的2个主要方面.结论 客观因素对护理人员应用科研成果的影响明显,护理人员缺乏权威性是突出的障碍.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权威性及其科研素质是解决科研成果应用的关键.

    作者:邱丽丽;赵光红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脐带粉治疗压疮15例

    2005~2007年我科采用脐带粉治疗Ⅰ~Ⅲ期压疮15例(19处),效果较好,现将方法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作者:张珍;徐凌云;翁友飞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紫杉醇治疗卵巢癌时间位点管理效果评价

    目的 预防紫杉醇过敏反应,提高护理效率.方法 将582例卵巢癌患者分为对照组(202例)和观察组(380例),采用紫杉醇治疗时,对照组采用专人特护3~5 h,用多参数监护仪监测患者脉搏、血压、呼吸及血氧饱和度;观察组专人监护15 min,于用药后5、10、15、30 min分别测脉搏、血压和呼吸及血氧饱和度.结果 两组过敏反应发生率及发生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观察组例均累计监护时间、监护仪天均监护例数、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时问位点管理可在保证患者安全治疗的同时显著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有效缓解了病区护理工作量不断增多、护士编制偏少的供需矛盾.

    作者:高燕华;曹蓉;王丽;周莹莹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论变革型领导及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变革型领导是继领导的特质论,行为论、权变论之后被提出的一种领导类型.变革型领导理论非常重视护理人员自身价值的实现.鼓励护士自我实现,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在现今国情下更能适应当前的临床护理管理工作.

    作者:吴冬春;廖文娟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老年脑梗死偏瘫患者舒适的循证护理

    目的 探讨老年脑梗死偏瘫患者舒适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143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0例)和观察组(7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循证后针对腰背及肢体疼痛、精神紧张甚至恐惧、睡眠障碍主要问题实施针对性护理.结果 观察组抑郁焦虑、腰背和肢体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睡眠障碍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可显著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舒适状况.

    作者:潘亚兰;杨兴;赵丽玲;张先靓 刊期: 2008年第11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