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国际刊号:1001-4152
  • 国内刊号:42-1154/R
  • 影响因子:2.06
  • 创刊:1986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湖北
  • 语言:中文
  • 邮发:38-342
  • 全年订价:58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护理学杂志   2019年4期文献
  • 宫颈癌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标准化护理

    目的 减轻宫颈癌同期放化疗患者放射性皮肤损伤程度.方法 将434例宫颈癌同期放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17例.两组均接受放疗联合同期化疗,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放射性皮肤损伤防护;观察组根据患者放疗剂量及患者局部情况设计标准化防护方案、规范评估方法 、统一防护操作技术防护流程,进行严格质量控制.结果 观察组放射性皮肤损伤严重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会阴部卫生清洁合格率及内裤穿着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标准化防护方案的实施可有效减轻宫颈癌同期放化疗患者放射性皮肤损伤程度,提高患者卫生防护行为.

    作者:赵茜;朱莺;王湘;孟爱凤;徐德静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难治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2次CAR-T细胞治疗的护理

    对1例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行2次CAR-T细胞治疗患者,做好CAR-T细胞回输前的准备及回输中的护理,密切观察发热、低血压及其他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时配合医生对症处理,全程给予心理支持.结果患者病情缓解出院.提出患者输注CAR-T细胞,护理难度大,风险高,医护团队密切协作可获得较好效果.

    作者:阳聪聪;钟竹青;罗优梅;刘亚琪;李成媛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心脏术后患者加强型气管导管塌陷致导管阻塞的急救处理

    对心脏术后应用加强型气管导管行机械辅助通气过程中发生不同程度气道阻塞的2例患者,即刻报告医生,同时检查呼吸管路、吸痰证实导管阻塞程度,行血气分析;更换为普通气管导管.结果2例均生命体征稳定,继续常规治疗,按计划脱机成功,顺利转至普通病房.提出对心脏术后烦燥患者,注意观察呼吸管路通畅情况,发现异常即刻查找原因及时处置;应用新器材之前应全员强化培训,严格适应证,确保患者治疗安全.

    作者:赵海波;柳璇;贾群妹;梁梦妤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癌症患者照护评估量表的汉化与信效度评价

    目的 汉化癌症患者照护评估量表(the Care Evaluation Scale 2.0,CES 2.0),检验中文版量表的适用性.方法 经原作者同意获取CES 2.0,进行翻译、回译和文化调适,形成中文版癌症患者照护评估量表,再行项目分析、信度和效度检验.结果 中文版癌症患者照护评估量表为10个维度共28个条目,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8.351%.量表的内容效度指数(CVI)为0.925;量表总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19,10个维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631~0.795,奇偶折半信度r为0.870;重测信度相关系数r为0.886.结论 中文版癌症患者照护评估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评价我国癌症患者临终关怀服务质量的结构和过程.

    作者:罗薇;孙建萍;吴红霞;赵学红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椎管内分娩镇痛护理循证实践方案的构建

    目的 构建基于循证的椎管内分娩镇痛护理实践方案.方法 以Stetler证据应用模式为理论框架,通过典型机构的现场观察,梳理焦点问题,系统检索文献,提取证据及推荐意见,构建方案草案,进行专家论证,确定推荐等级,形成终方案.结果 方案包括分娩疼痛的评估及初步处理、椎管内分娩镇痛开始时机、镇痛前准备、镇痛期间的监护与管理、镇痛产妇的活动管理、饮食管理、镇痛结束时机7个方面共41条推荐意见,其中38条强推荐,3条弱推荐.结论 构建椎管内分娩镇痛护理循证实践方案,有利于多学科助产团队在临床实践过程中达成一致,为下一步临床实施奠定基础.

    作者:戚芳;黄绍强;闵辉;周英凤;章孟星;丁焱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综合医院住院患者自杀预防的佳证据总结

    目的 总结综合医院住院患者自杀预防的相关证据,为预防住院患者自杀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问题开发工具PIPOST确立综合医院住院患者自杀预防的循证问题,检索Cochrane图书馆、JBI循证卫生保健国际合作中心图书馆、BMJ Best Practice、美国国立指南库(NGC)、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RNAO)循证护理指南、Wiley Online Library、JAMA、PubMed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库(CBM),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并对证据进行总结.结果 纳入8篇文献,总结出15项证据,包括自杀风险评估、自杀安全管理、自杀治疗护理、自杀随访及自杀守门人培训5个主题.结论 综合医院住院患者自杀预防的证据实证性强,可用于临床.护理人员在应用证据时应评估具体临床情形及障碍因素,结合专业判断形成有效、可行的自杀预防策略,动态评价证据应用效果,切实防范自杀行为.

    作者:周依;胡德英;滕芬;刘义兰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基于Delphi法的护士心血管药物处方权申请资格及内容研究

    目的 探讨三甲医院心内科护士药物处方权申请资格、处方内容及处方形式.方法 运用文献调研法查找国外护士处方药物一览表,提取心血管系统药物;采用Delphi法对30名医疗护理专家进行2轮问卷咨询.结果 单一疾病下可开具的心血管系统药物为7个类别93种;协议处方64种,独立/协议处方22种,独立处方7种.护士处方权申请资格为三甲医院心内科工作>10年、本科学历、主管护师职称.2轮咨询专家的积极性为83.33%、100%,权威系数为0.85、0.90.结论 三甲医院心内科护士药物处方权申请资格、处方内容及处方形式设置合理,可为心内科护士今后开具药物处方提供参照.

    作者:任红霞;韩世范;朱瑞芳;焦然;曹妍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目的性巡视预防下肢骨折患者跌倒效果探讨

    目的 防范下肢骨折患者住院期间跌倒,以保障患者安全.方法 将下肢骨折住院治疗的766例患者,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382例、观察组384例,对照组按常规及护理等级进行护理、巡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目的性巡视,重点关注体位、疼痛、排泄、物品摆放位置、认知5个方面.结果 对照组发生跌倒6例,观察组无跌倒患者,两组跌倒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下肢骨折住院患者采取目的 性巡视,可有效防范跌倒的发生.

    作者:孙志艳;赵丽;郑喜灿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ICU护士实施患者身体约束决策过程的质性研究

    目的 探讨ICU护士对患者实施身体约束的决策过程.方法 对12名ICU护士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对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提取主题.结果 析出身体约束决策过程主题的11个类属,包括风险预见、替代方案选择、身体约束意向、身体约束实施、身体约束反思、身体约束合理化6个决策阶段,患者、护士、家属、管理4个原因要素,安全1个结果 目标.结论 身体约束的实施是一系列复杂的决策过程,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本研究结果可供制定患者身体约束干预措施和相关管理参考.

    作者:莘秀芳;朱秀丽;庞旭峰;王美兰;尹霄朦;姜园园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基于CDIO模式的护理创新实践在儿科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基于CDIO模式的护理创新实践培训对儿科新护士创新能力提升的效果.方法 对2017年儿科新入职护士40人进行护理创新实践培训,基于CDIO模式设计护理创新培训教学方案,通过构思—设计—实现—运作4个步骤实施培训.于培训前后评价新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结果 培训后新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行为得分显著高于培训前(均P<0.01).结论 基于CDIO模式的护理创新实践培训,可促进新护士创新思维的产生,有助于提高其评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作者:张晓乐;易永红;江燕;叶天惠;杨娟娟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探究式小组活动在老年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 提高老年专科护士培训效果.方法 按时间段将参加老年专科护士培训的临床护士411人分为对照组209人、观察组202人;对照组采用常规培训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探究式小组活动教学.结果 观察组实践成绩、综合成绩和总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学员及教师对探究式小组活动教学满意度评分分别为4.78±0.16、4.77±0.13.结论 探究式小组活动用于老年专科护士培训可有效提高培训效果,并获得学员及教师的肯定与认可.

    作者:黄兆晶;胡春艳;钟文逸;陈茜;张雪梅;胡秀英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外籍模拟患者活动在本科《多元文化与护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提高《多元文化与护理》课程教学效果.方法 以33名涉外护理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在《多元文化与护理》课程中增加15学时的外籍模拟患者教学活动,包括文化访谈、情景模拟视频拍摄等.结果 教学结束后,护生课程考试成绩为(72.73士7.01)分;跨文化护理自我效能感3个分量表得分显著高于教学前(P<0.05,P<0.01),护生对增加外籍模拟患者教学活动的认同率为53.3%~83.3%.结论 在本科护生《多元文化与护理》课程教学中增加外籍模拟患者活动,可有效保证教学效果,提高护生跨文化护理自信心.

    作者:高婧;陈佩仪;蔡张如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护理学二级学科构建问题分析及对策

    护理学从临床医学下独立出来成为医学类一级学科,标志着护理学教育的整体阶位达到国家学科目录的高平台,其二级学科是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的依据,是一级学科的重要支撑.现存问题主要为二级学科设置缺乏宏观指导和监管机制,缺乏科学论证而致专业设置分散;提出教育部应加强宏观指导,护理学科自身要规范和完善专业设置,建立健全监管机制等,使招生方向合理适用,从而更好地引导护理学科发展.

    作者:宫建美;杜建时;韩冬梅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肺移植受者围手术期疼痛管理的研究进展

    肺移植手术是治疗终末期肺疾病的佳手段,但患者术后面临各种疼痛问题.对肺移植受者疼痛的发生情况、疼痛对机体的影响、疼痛管理团队的组建、疼痛教育、疼痛评估、多模式镇痛和预防性镇痛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肺移植患者进行规范化疼痛管理提供借鉴.

    作者:曹晓东;黄琴红;陈静瑜;蔡英华;许正红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脑卒中患者基于网络的康复干预研究进展

    综述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基于网络康复干预的发展历程、干预方法(信息传递法,交互指导法等)和干预效果(预防脑卒中复发,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脑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主要照顾者提供知识技术支持等),提出完善相关网络平台和卒中康复干预内容的建设,加强医院与社区的网络联系,以全面提高脑卒中患者康复干预水平和效果.

    作者:王笑笑;梁志金;吴晓飞;梁梦颖;崔劲花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信息化技术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进展

    手术室管理信息化技术主要包括护理管理信息系统和临床护理信息系统,现已用于手术患者安全管理,手术室用物及仪器设备管理,护士管理及手术间调度.提出健全手术室大数据平台,利用人工智能深度挖掘数据,建立信息防护系统,培养综合型人才等,以进一步完善智能信息化手术室,为患者提供高水准的手术护理服务.

    作者:孔珊珊;申海艳;伍沛;邓露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电阻加温垫与充气加温毯预防胸腔镜手术患者低体温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两种加温方式预防胸腔镜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的效果.方法 将70例胸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电阻组(34例)术中采用电阻式碳纤维加温垫加温,充气组(36例)采用充气式加温毯覆盖加温.结果 两组各测量时间点患者平均体温均>36℃,在麻醉插管、手术开始时、手术开始30 min时电阻组患者体温高于充气组(均P<0.01);手术开始1h后至手术结束,两组体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两种加温方式均能有效预防胸腔镜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其中电阻式碳纤维加温垫维持患者体温更平稳.

    作者:钟昌艳;易凤琼;胡军;曾彦超;于小红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膀胱癌术后双侧腹壁造口患者的延续护理

    目的 提高膀胱癌全膀胱切除双侧腹壁造口患者的自护技能与效果,以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 将46例膀胱癌行全膀胱切除并双侧腹壁造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3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护理、健康教育、出院指导及随访;观察组建立“造口护理服务”微信平台并应用于上述护理中.术后6个月评价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造口知识及生活质量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造口知识,从而降低造口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郝海燕;胡心仪;王子恒;朱蕙霞;何红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老年人居家长期照护服务项目体系构建及风险评价

    目的 探讨老年人居家长期照护服务项目体系及其风险水平.方法 通过文献回顾、质性访谈拟定老年人居家长期照护服务项目体系草案,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其进行修订,并对各个项目的 风险水平进行初步评价.结果 3轮专家咨询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4.44%、100%、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95、0.907、0.885,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404~0.519(P<0.05).终确定的服务项目体系包含4项一级指标、13项二级指标、57项三级指标;4项一级指标下的项目风险等级评分分别为1.47~3.56、1.88~3.35、2.94~3.18、1.94~4.71.结论 老年人居家长期照护服务项目体系的内容和风险水平咨询可靠,可为长期照护保险制度的建设提供参考.

    作者:饶东;张玲娟;陈文瑶;翁艳秋;钱晓春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银川市社区护士实践技能及角色功能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银川市社区护士实践技能及角色功能现状,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自制问卷对银川市2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200名社区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社区护士中95.0%认为实践技能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95.5%认为实践技能水平关系到护理服务质量及居民满意度,88.5%有提高强化实践技能的需求,42.0%表示完全清楚应具备的各项实践技能,38.0%认为实践技能能够满足工作需求;69.0%承担了多元角色,仅29.0%对自身角色功能发挥现状表示很满意.结论 银川市社区护士对实践技能的认知及重视程度较高,培训意愿较强,但实践技能水平、角色认知及角色功能发挥不足,需进一步加强社区护士的培训,提高其对自身角色的认知,强化社区护士的专业知识及实践技能.

    作者:刘赟赟;何旭文;牛萌;刘国莲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转移性肾癌靶向治疗患者的医护技联合延伸护理

    目的 提高转移性肾癌患者靶向治疗的依从性及生活质量.方法 将62例转移性肾癌行靶向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出院后护理;观察组实施医护技联合延伸护理.连续6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 观察组用药依从性显著好于对照组,皮疹、高血压、口腔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18项中15项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医护技联合延伸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不良反应,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陈慧;傅巧美;王良梅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双侧大脑镰旁脑膜瘤术后排尿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

    对1例双侧大脑镰旁脑膜瘤术后留置尿管拔管失败患者,进行拔管困难因素评估,实施针对性健康教育、膀胱功能训练、改进尿管拔除方法及辅助排尿等措施.结果拔除尿管经过3d辅助排尿后患者实现完全自主排尿.提出全面评估及根据排尿困难原因给予针对性干预可解决疑难护理问题.

    作者:危娟;冯燕英;杨惠贤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ICU护士道德困境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调查ICU护士道德困境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对413名ICU护士采用中文版护士道德困境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ICU护士道德困境总分中位数为47.00,道德困境频率条目得分中位数为1.18;道德困境强度条目得分中位数为1.14.主要影响因素为年龄、职称及ICU工作年限(调整R2=0.393).结论 ICU护士的道德困境处于轻度水平,其中年龄较大、职称较高及ICU工作年限较长者道德困境较严重,护理管理者应注意疏导与心理支持,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及道德氛围.

    作者:武宁;谭雅琼;李乐之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国内肾移植术后患者心理体验的质性Meta整合

    目的 系统评价肾移植患者术后心理体验.方法 计算机检索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搜索关于肾移植患者术后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18年5月.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后,采用Meta整合方法 对研究结果 进行归纳、诠释.结果 共纳入8篇文献,提炼出52个结果 、6个类别和3个整合结果,分别为肾移植术后患者消极心理、肾移植术后患者对未来与生命的心理感受、肾移植术后患者的自身健康需求与期望.结论 医护人员应充分了解肾移植术后患者心理体验,做好针对性心理干预,引导患者调整认知和行为方式,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并且增强患者对未来生活的心理资本.

    作者:刘静;米元元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心理弹性现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了解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的心理弹性现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自行构建的妊娠期糖尿病知信行调查问卷、一般资料调查表对上海市4所医院产科门诊及病房的359名GDM孕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GDM孕妇的心理弹性量表得分为69.99±15.03,与知信行得分呈正相关(均P<0.01);医院,孕周,是否使用胰岛素,知识、信念、行为得分是GDM孕妇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P<0.05,P<0.01),可共同解释总变异量的37.7%.结论 GDM孕妇的心理弹性水平处于中等水平,医院、孕周、是否使用胰岛素、疾病相关知识、信念、行为是其影响因素.应针对GDM孕妇开展规范化血糖管理,重视孕早期及孕晚期、使用胰岛素治疗孕妇的心理健康,提升孕妇疾病相关知识、促进其对疾病积极的信念、改善疾病管理行为,以提高GDM孕妇的心理弹性水平.

    作者:钟婕;周英凤;李丽;章孟星;丁焱;潘秀红;赵杏珍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项目管理

    目的 探讨项目管理在预防控制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神经内科ICU2016年收治的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355例设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将2017年收治的328例患者设为观察组,以项目管理方式实施MDRO感染防控.比较两组MDRO感染率、防控措施执行合格率和项目管理实施前后医务人员MDRO感染防控相关知识得分.结果 观察组MDRO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防控措施执行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项目管理实施后医务人员MDRO感染防控知识得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1).结论 对ICU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实施MDRO感染防控项目管理,有助于提高医务人员MDRO感染防控知识水平和防控措施执行力,从而降低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MDRO发生率.

    作者:梅翠红;廖宗峰;李玲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健脾益肾粥用于脾肾阳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减轻症状研究

    目的 探讨健脾益肾粥干预改善脾肾阳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患者疲劳严重程度及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 将86例脾肾阳虚型CFS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个体指导和集体指导的方式进行疾病相关知识、饮食等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食用健脾益肾粥,每2天1次.两组均干预至8周末评价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疲劳严重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简明健康调查问卷7个维度(除外健康变化维度)及总体健康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脾肾阳虚型CFS患者食用健脾益肾粥有利于减轻疲劳程度和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包新茹;高静;叶艳;柏丁兮;吴晨曦;沈音丽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模块化膳食干预对急诊PCI患者便秘及血脂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模块化膳食营养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AMI)行急诊PCI术患者便秘和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在CCU住院接受急诊PCI术的166例AMI患者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3例.对照组行常规低盐低脂饮食指导;观察组针对急诊PCI术患者设计模块化膳食清单管理患者日常饮食.结果 观察组住院期间日摄入能量及便秘发生率显著少于和低于对照组(均P<0.01),术后第7天、出院1个月时TG、LDL-C及HDL-C值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对AMI行急诊PCI术患者设计和应用模块化膳食营养干预可以有效改善其血脂水平,减少便秘发生.

    作者:陆蕾;孙艺;刘洪珍;张新花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胃癌术后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足循证预防护理方案的应用及评价

    目的 评价基于循证的胃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喂养不足预防护理方案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94例胃癌患者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7例.对照组按常规肠内营养护理,研究组按基于循证构建的胃癌手术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足预防护理干预方案进行护理.结果 研究组肠内营养喂养不足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营养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应用循证预防护理方法优化肠内营养护理流程,可减少胃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喂养不足的发生,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作者:张伟;朱宁宁;王姗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轻度急性胰腺炎患者超早期进食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 探讨轻度急性胰腺炎患者佳进食时间及安全性,促进患者康复.方法 纳入195例轻度急性胰腺炎患者,按进食时同归为超早期进食组(入院<24 h经口进食)77例和早期进食组(入院24~72 h经口进食)118例,分析影响早期经口进食的因素及超早期进食与否对患者病情的影响.结果 超早期组与早期组BMI、入院及入院24 h NEWS评分,入院及入院24 h中文修订版胃瘫主要症状指数(GCSI-R)量表总分及腹胀维度得分、早饱维度得分,入院24 h液体入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入院NEWS评分、入院早饱维度及入院24 h腹胀维度得分是影响患者超早期进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230~1.490).超早期组患者病情变化严重程度显著轻于早期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早期组(P<0.05,P<0.01),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与早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EWS评分、GCSI-R量表评分高的患者延迟进食风险高;超早期进食不会导致喂养不耐受,可加速患者康复.

    作者:王旻静;方小萍;张笑倩;陈明霞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摄食管理临床研究

    目的 提高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训练效果,降低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方法 将136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洼田饮水试验Ⅱ~V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8例.对照组行脑卒中吞咽障碍常规饮食护理;观察组采取食物稠度及一口量精细评估,制订个体化进食方案,动态评价与方案调整等措施进行摄食管理.结果 观察组吞咽功能恢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精细评估、个体化护理及全程追踪可提高脑卒中吞咽障碍训练效果,降低相关并发症.

    作者:唐起岚;徐艳华;王爱霞;李莹爽 刊期: 201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