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梗阻性肾积水患者肾脏的血流灌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258只积水肾和60例正常人120只正常肾(对照)进行检测,分析不同程度肾积水主肾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彩色多普勒血流灌注情况.结果 轻度肾积水、中度肾积水时CDFI示肾内血流均丰富,主肾动脉血流参数与对照组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重度肾积水时,CDFI示肾内血流减少,主肾动脉血流速在收缩期无变化,舒张期减低,阻力指数增高,与对照组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巨大型肾积水时,CDFI示肾内血流进一步减少,主肾动脉血流速在收缩期、舒张期均降低,阻力指数增高,与对照组比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 梗阻性肾积水的肾脏CDFI表现反映了肾脏的血流灌注情况,对肾积水的程度判断、治疗监测和评估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晓玲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歪鼻是指鼻梁或鼻尖偏曲面轴中线0.2 cm以上所致的外鼻畸形[1].其表现为外鼻尤其是鼻尖与鼻根的偏斜,常常与鼻中隔偏曲或鼻中隔软骨脱位同时存在.
作者:刘艳;梁玲珏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对鼻后滴漏综合征患儿治疗的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 233例患儿确诊后采用减充血剂、局部使用儿童鼻喷剂、改善黏膜纤毛功能等系统治疗,均随访3 个月以上,以主观症状是否改善作为评价指标.结果 218例患儿的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15例患儿自述症状改善不明显,有效率达93.6%.结论 尽管鼻后滴漏综合征病因复杂,但通过系统的药物治疗,仍可取得较理想的效果.
作者:王淑芬;刘胜武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微创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武汉市普爱医院1998年9月~2005年10月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治疗Pilon骨折26例的病例资料,综合分析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全部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个月~3年.踝功能评分采用Mazur评分系统:优14例,良6例,可4例,差2例.结论 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治疗Pilon骨折能减少并发症,并可获得较满意的疗效.
作者:李鹏;勘武生;郑琼;贾新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病变,由肌纤维母细胞性梭形细胞和浆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炎症细胞构成[1].此病曾称之为炎性假瘤、炎性纤维母细胞增生.
作者:邱堃;邹积骏;延文;毛永荣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影响皮肤恶性黑素瘤(CMM)患者长期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方法 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可能影响CMM患者预后的指标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COX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性别为女性、年龄<60岁者生存率较高;组织学类型中浅表扩散性黑素瘤比结节性黑素瘤生存率高;发病部位中四肢比躯干生存率高;病理组织学分级中Clark分级低者比分级高者生存率高;Breslow厚度小者比大者生存率高.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Clark分级、Breslow厚度为影响CMM患者预后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性别、年龄、Clark分级、Breslow厚度为CMM的独立预后因素,对CMM早期诊断和多学科综合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陈宏翔;李碧芳;吴艳;刘厚君;李家文;涂亚庭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检测子痫前期患者血清及胎盘中脂联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并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及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30例轻度、10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及20例正常孕妇的血清及胎盘中脂联素及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 ①轻度、重度子痫前期血清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而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重度组与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重度组胎盘脂联素表达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轻度及重度子痫前期胎盘TNF-α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及P<0.01).③重度组脂联素与TNF-α呈负相关(r=-0.512,P<0.05).结论 脂联素及TNF-α参与子痫前期的发病,且TNF-α可以调节脂联素的水平.
作者:任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泪囊炎保守治疗的方式及效果.方法 在近11年来收治的34例儿童急性泪囊炎中,早期病例(15例)采取广谱抗生素全身用药,局部采用鱼石脂软膏外敷,在炎症包块集中之后等待自行从泪道排出;中期病例(10例)采用糖皮质激素短期辅助治疗;后期病例(9例)采用当泪囊区包块集中之后,利用泪道冲洗针管从下泪小点进针,先抽出脓液之后,再注入0.3%泰利必妥眼液.结果 34例全部治愈,无1例切开排脓,治疗疗程从早期到中期再到后期逐渐缩短,三期间的疗程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于儿童急性泪囊炎采用全身广谱抗生素,辅助糖皮质激素短期应用,局部外敷药,炎症集中后从泪小点进入泪小管反抽脓液的联合保守治疗方法,疗程短, 效果好.
作者:乔彤;张莉;黄明泉;汤洪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角钢板导向器的改进及其在股骨粗隆下骨折、股骨髁上骨折中应用情况.方法 改良角钢板开槽导向器的改进设计:将成品角钢板从插入骨质部分向外作延长线,截除插入部钢板,将设计的滑槽沿该延长轴线焊接在钢板上部,以便开槽器沿滑槽向骨内开槽.将其用于股骨粗隆下骨折4例,股骨髁部骨折8例,95°角钢板手术固定.结果 12例手术开槽定位准确,刃板均一次置入;无骨折移位、切口感染,骨折均8~16周愈合,髋、膝关节功能恢复接近正常.结论 改良后的开槽导向器操作简便、准确无误、能有效提高手术效率,是一种方便、实用的手术工具.
作者:柳连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浅表软组织内肿物的诊断价值和意义.方法 对94例患者因各种原因发现的皮肤及皮下浅表软组织肿物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并与手术病检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94例浅表软组织内肿物良性84例、恶性10例,良性肿物除血管瘤、炎性肿块外血流多为0、Ⅰ级,占79.8%(67/84),恶性肿瘤均为Ⅱ、Ⅲ级,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肿块囊实性判断准确(100%).结论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有助于确定浅表软组织内肿物的形态、大小及深度,区分肿物的囊实性,显示血流特征,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意义和应用价值.
作者:庞贝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和肿瘤微环境中S-100蛋白阳性的朗格汉斯细胞(LC)的浸润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对10例正常增殖期子宫内膜组织和72例子宫内膜癌组织PCNA的表达及S-100蛋白阳性LC浸润情况进行了检测,分析其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PCNA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和阳性指数评分均高于正常子宫内膜,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 S-100蛋白阳性的LC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未见浸润,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浸润阳性率为81.9%,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 PCNA阳性指数评分在高分化、低手术分期和肌层浸润深度≤1/2的子宫内膜癌组织中低于中低分化、高手术分期和子宫肌层浸润深度>1/2的子宫内膜癌组织,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S-100蛋白阳性的LC在高分化、低手术分期和肌层浸润深度≤1/2的子宫内膜癌组织中浸润多于中低分化、高手术分期和子宫肌层浸润深度>1/2的子宫内膜癌组织,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PCNA阳性指数评分与S-100蛋白阳性LC的浸润呈负相关(r=-0.471,P<0.01).结论 癌组织微环境中LC浸润反映机体抗肿瘤的免疫反应,PCNA的阳性表达和缺乏LC浸润可能与子宫内膜癌不良预后有关.
作者:任利容;肖兰;梁铭霖;王泽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经尿道输尿管口成形术治疗成人输尿管末端囊肿的临床体会.方法 成人输尿管囊肿18例,其中男5例,女13例;平均年龄49.0岁;囊肿位于左侧9例,右侧4例,双侧5例.18例均应用电切镜经尿道在低电压小电流条件下行囊肿电切及输尿管口成形术.结果 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恢复良好,无感染、血尿、尿瘘、膀胱输尿管返流等并发症.术后17例获随访2~37个月,平均22个月,疗效确切.结论 经尿道低电压小电流输尿管口成形术具有微创、安全、手术操作简单、痛苦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成人输尿管囊肿的首选方法.
作者:魏胜红;夏术阶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可吸收螺钉治疗单纯内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可吸收螺钉治疗单纯内踝骨折64例.结果 全部病例术后随访3~10个月,踝关节功能均达优或良.结论 可吸收螺钉治疗单纯内踝骨折,固定可靠,操作简单,避免再次手术取出内固定,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作者:杨青;刘洋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托吡酯(TPM) 对帕金森病大鼠黑质纹状体中氨基酸含量的影响,探讨TPM用于帕金森病防治的可能性.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正常组(A组)、6-羟基多巴胺(6-OHDA)组(B组)、TPM+6-OHDA组(C组),每组各10只.C组在造模前1周开始用TPM(每天100 mg/kg稀释4ml后灌胃),连续2周;A组、B组给予生理盐水4 ml灌胃作对照.分别于造模后4周断头处死.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黑质纹状体中氨基酸含量.结果 C组与B组比较,黑质纹状体中谷氨酸、天门冬氨酸含量极显著下降(P<0.01), 甘氨酸、γ-氨基丁酸的含量明显增加(P<0.01).结论 TPM能够减少帕金森病大鼠黑质纹状体兴奋性氨基酸的含量,增加抑制性氨基酸的含量,从而减轻兴奋性氨基酸的毒性作用.
作者:王喜丰;孙圣刚;曹旭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长期应用低分子肝素(LMWH)与普通肝素(UFH)抗凝对尿毒症维持血液透析(血透)患者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择维持血透4个月以上的患者29例,随机分成LMWH组(15例)和UFH组(14例),前6个月2组均按个体化在血透中使用UFH抗凝,后6个月前组改为LMWH抗凝,后组继续UFH抗凝,于动脉端血透前1次注射.2组分别于实验时、第6个月、第12个月末测血脂、脂蛋白、载脂蛋白水平.结果 随透析时间延长UFH组血浆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po)B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ApoA1明显降低.LMWH组第6个月各项参数与UFH组同期相当,而第12个月又恢复至实验时水平且与UFH组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维持血透中以LMWH代替UFH长期抗凝可改善脂质代谢紊乱,减少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戴建平;杨蔚洁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氟比洛芬酯用于下肢骨折手术超前镇痛对血清胃泌素的影响.方法 30例ASAⅠ~Ⅱ级下肢骨折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C组和F组,每组15例,C组为对照组,术前不使用氟比洛芬酯,F组为氟比洛芬酯组,术前15 min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 mg/kg,选择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术毕接自控静脉镇痛泵.麻醉前、术毕及术后4 、8 、12、24 h分别抽静脉血测血清胃泌素;记录术后2、4、6、8、12、24 h的静息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记录术后24 h镇痛泵自控按压次数、芬太尼追加次数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的血清胃泌素组间以及组内各时间点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4、6、8 h的静息疼痛程度,F组低于C组(P<0.05或P<0.01);镇痛泵自控按压次数、追加芬太尼的次数F组少于C组(P<0.05);恶心、呕吐、嗜睡的发生率两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术前单次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 mg/kg对患者血清胃泌素水平没有影响,但具有良好的超前镇痛作用.
作者:贺桂文;周子超;袁世荧 刊期: 2008年第01期
近年来,肿瘤的免疫治疗备受关注,其已成为继肿瘤手术治疗、放疗、化疗后第四种治疗方法.而树突状细胞(DC)是机体内功能强的抗原提呈细胞(APC),也是唯一能够激活初始免疫应答的APC,在对肿瘤产生主动免疫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摄取、加工肿瘤抗原,通过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Ⅱ提呈,进而激活初始T细胞,使机体对肿瘤产生主动免疫.
作者:李健;陈元 刊期: 2008年第01期
乳腺癌根治手术仍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方法之一,但皮瓣坏死率高(10%~60%).为了预防这一并发症,自1998年以来,我科对施行乳腺癌根治手术的127例患者,改进了操作和处理方法,仅9例发生皮瓣坏死,现总结如下.
作者:赵勇;潘旭松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急性呼吸衰竭(ARF)是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也是COPD患者就诊以及急诊住院的主要原因,COPD并发ARF特征为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纳络酮是阿片受体拮抗剂,近年来应用于呼吸衰竭,但不及可拉明普及.笔者在呼吸衰竭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络酮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杨勋;赵苏 刊期: 2008年第01期
2001年5月~2005年6月,我院在行B超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肾下盏结石148例中配合体位排石,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艳红;丁建文;徐友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大汗腺癌是起源于大汗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临床上罕见,笔者曾遇见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戚鹏;晏立;罗金波 刊期: 2008年第01期
α-L-岩藻糖苷酶(AFU)作为原发性肝癌早期鉴别诊断的血清学标志物之一,其检测已在临床广泛开展.有文献报道,糖尿病患者血清AFU亦有不同程度升高,为探讨AFU在糖尿病患者病情监测中的作用,本文对80例糖尿病患者血清AFU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进行了对比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赛;罗春华;王群兴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重组人巨细胞病毒(HCMV)pp65蛋白与中药金叶败毒颗粒的抗HCMV作用并探讨二者间的关系.方法 用重组HCMV pp65蛋白刺激培养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制备HCMV抗原特异性细胞毒T细胞,即pp65-CTL.分别将pp65-CTL、金叶败毒颗粒、pp65-CTL+金叶败毒颗粒、更昔洛韦作用于HCMV感染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EL),比较各组对HEL细胞病变的抑制作用,同时用RT-PCR法半定量检测作用前和作用不同时间点HCMV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pp65-CTL组在HEL细胞感染后72 h才开始出现少许细胞病变,有显著抗HCMV作用;pp65-CTL+金叶败毒颗粒组作用不同时间点对HCMV mRNA表达及HCMV所致细胞病变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单一用药.结论 重组HCMV pp65蛋白刺激培养的pp65-CTL对HCMV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中药金叶败毒颗粒有显著的协同作用,可共同应用于HCMV活动性感染的治疗.
作者:赵捷;闻良珍;张桂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慢性肝病患者肝功能检测中白蛋白/球蛋白(A/G)比值与白蛋白/胆碱酯酶(A/Che)比值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Abbott AEROSET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慢性肝病患者和正常人血清中A、总蛋白及Che的浓度,并计算A/G及A/Che比值.结果 慢性肝炎中度组、重度组及肝硬化失代偿组的血清A、Che浓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各肝病患者组A/Che比值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A/G比值的阳性率.结论 慢性肝病患者肝功能检测中A/Che比值较A/G比值临床意义更明显.
作者:田磊;李辉军;程黎明;简翠;管青;赵硕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对三种不同精浆锌定量检测试剂盒(5-Br-PAPS法、改良5-Br-PAPS法和改良PAR法)进行方法学对比分析.方法 通过干扰试验、回收试验、对比试验和重复性试验对试剂盒性能进行评价,其中改良5-Br-PAPS法采用560 nm和450 nm两种比色波长操作方式.结果 5-Br-PAPS法和改良5-Br-PAPS法检测试剂盒各项性能指标均较理想,对比试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改良PAR法与5-Br-PAPS法/改良5-Br-PAPS法对比试验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改良5-Br-PAPS法与5-Br-PAPS法试剂盒性能相当,但较5-Br-PAPS法操作便捷,更易推广.
作者:李丽珍;倪丽红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及类风湿因子(RF)的检测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别用ELISA法、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45例RA患者和63例非RA的风湿病患者血抗CCP抗体和RF.结果 抗CCP抗体对R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0.0%和93.7%.RF对R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5.6%和77.8%.结论 抗CCP抗体对RA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很高的特异性,联合抗CCP抗体和RF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对RA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胡勇;王娟;王群兴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评估国际血涂片复审准则对于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红细胞和白细胞系统检测的适用性.方法 以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样本200例,同时显微镜阅片;依据国际血涂片复审准则,对于仪器检测后实施显微镜血涂片观察结果进行临床诊断性试验分析.结果 国际血涂片复审准则应用于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其红细胞和白细胞系统的检测灵敏度为85.0%,特异度为76.3%,误诊率为23.8%,漏诊率为15.0%,正确率为78.5%.结论 在仪器检测后按照国际血涂片复审准则进行显微镜阅片筛查的有效性良好,结合临床分析可能会有进一步改善.
作者:王昌富;邓明凤;艾红梅;汪永红;肖秀林;李琳芸;丛玉隆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CA153、C-erbB-2检测的临床意义及二者关系.方法 选取术前ELISA法检测血清中CA153阳性的乳腺恶性肿瘤患者80例,术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肿瘤标本中的C-erbB-2表达.结果 80例CA153表达阳性的乳腺癌患者检测浓度为38 ~290 U/ml.术后检测C-erbB-2阳性表达有53例(66.3%).53例阳性患者CA153浓度越高者C-erbB-2表达阳性强度越大(+~+++),二者呈正相关(r=0.38,P<0.01).53例C-erbB-2表达阳性者中42例(79.2%)有腋窝淋巴结转移,明显多于C-erbB-2阴性表达者(25.9%).结论 CA153 和C-erbB-2联合检测可以判断预后,二者升高提示较高的腋窝淋巴结转移率,预示患者预后不良.CA153在一定程度上可推测C-erbB-2的表达程度.
作者:于志强;韦伟;罗明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多基因联合检测在乳腺癌复发转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73例乳腺癌患者,其中44例术后随访发现复发转移.以悬浮阵列技术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癌基因,并分析多项标志物联合检测用于乳腺癌复发转移的诊断效果.结果 乳腺珠蛋白(hMAM)、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细胞角蛋白(CK)-19、乳腺小黏蛋白(SBEM)和血清糖类抗原(CA)15-3联合检测用于乳腺癌复发转移诊断价值较大,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1.8%和86.2%.结论 乳腺癌多项标志物联合检测悬浮阵列的方法在乳腺癌的预后判断和临床治疗方面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作者:柯峰;吴健民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肾癌细胞周期蛋白E(cyclin E)、周期依赖性激酶2(CDK2)和周期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P27的表达状况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及RT-PCR检测37例肾癌组织、13例癌周正常肾组织中cyclin E、CDK2和P27蛋白及mRNA表达.并将上述指标与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肾癌组织中cyclin E、CDK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4%、43.2%,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肾组织(P<0.05),并且随肿瘤分级及分期的升高、肿瘤转移而升高;两者mRNA含量变化同蛋白表达水平相符;相反,P27在肾癌和癌旁正常肾组织中表达量分别为48.6%、69.2%,二者差异显著(P<0.05),P27表达随肿瘤分级及分期升高、肿瘤的远位转移出现降低趋势.结论 cyclinE、CDK2、P27参与了肿瘤形成及侵袭过程,是反映肾癌生物学特征有价值的标志物.
作者:王江;陈安民;郭风劲;陈剑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前,血糖仪由于其具有快速、需血量少、操作方便、易于携带等优点而被广泛使用,为了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笔者对强生稳豪型血糖仪在用于检测患者标本前,进行了基本性能评价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胡革灵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缺血预处理(IP)对缺血-再灌注(I/R)豚鼠心肌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开胸结扎豚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复制IP和I/R模型.将60只豚鼠分为IP组、非缺血预处理(NIP)组、对照组,每组20只.记录Ⅱ导联心电图,测定心腔血的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心肌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取心脏切片染色,计算心肌缺血范围和心肌坏死范围.结果 IP组和NIP组间心肌坏死范围分别为40.5%和65.8%(P<0.01).IP组再灌注期室性心律失常减少,尤其室颤较NIP组极显著减少(P<0.01).IP组CK-MB和TNF-α及MDA显著低于NIP组(P<0.05).结论 缺血预处理可通过减少TNF-α和抗氧化作用,减少心肌坏死范围和豚鼠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从而减轻豚鼠心肌I/R的严重损害.
作者:杨志远;谭华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22(PTPN22)基因多态性(R620W)与湖北汉族人群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易感性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基因分型方法,检测了湖北汉族人群中132例SLE患者和156例健康对照者PTPN22的1858位的基因型(R620W).结果 SLE患者和健康对照者PTPN22的1858位均为C等位基因, 未检测到T等位基因;没有发现单核苷酸多态性(R620W)存在.结论 在西方人群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联的导致PTPN22功能改变的变异(R620W)与湖北汉族人群SLE的易感性无关.
作者:胡必成;崔天盆;吴健民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胆固醇(CHO)、总胆汁酸(TBA)及前白蛋白(PA)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65例肝硬化患者按Child-Pugh分级分为A级、B级、C级,分别测定其血清CHO、TBA及PA的浓度,并与正常对照组(51例)比较.结果 肝硬化患者TB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肝硬化患者的血清TBA水平随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的升高而递增(P<0.01);而肝硬化患者的血清CHO及P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在Child-Pugh分级中C级显著低于B级和A级.结论 检测血清TBA能灵敏地反映肝硬化严重程度,联合检测CHO及PA则更有助于病情的判断.
作者:张悦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BC-55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UF-50尿沉渣分析仪测定脑脊液标本白细胞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84份脑脊液标本,分别用BC-5500与UF-50测定其白细胞数,并与手工Neubauer计数盘计数结果相比较.结果 UF-50在白细胞数<800×106/L而BC-5500在白细胞数>800×106/L时,线性较好,结果较准确.在脑脊液标本中白细胞数较低时,UF-50的检测结果更准确可靠(CV2.8%~3.5%),而BC-5500的结果可靠性则较差(CV16.5%~36.3%),与传统的手工计数结果相比,结果只能在一定的检测范围内较可靠.结论 目前尚不能将这两种仪器完全用于脑脊液的白细胞计数,期待着有仪器厂商能够吸取现有检测仪器的优点设计出一种专门针对于脑脊液标本细胞计数的自动化仪器.
作者:李辉军;田磊;舒学军 刊期: 2008年第01期
骨转换生化标志物又称骨代谢标志物、骨转换标志物、骨重建骨生化标志物,简称骨标志物,近20年来发展迅速,许多新一代更特异和敏感的骨转换生化标志物临床应用日趋广泛.
作者:朱汉民 刊期: 200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