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丹参饮加味联合法莫替丁、达喜治疗瘀血型胃溃疡的疗效.方法:将74例瘀血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每日予法莫替丁,达喜;治疗组38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丹参饮加味.疗程30天.治疗结束后复诊,记录症状变化并复查胃镜.结果:治疗组30天症状与体征消失率为89.5%,对照组为73.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和1年后Hp阳性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半年后Hp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丹参饮加味联合法莫替丁、达喜治疗瘀血型胃溃疡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杨晖;刘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采用中药内服、外治配合K8832-TH[L]型药物导入治疗仪治疗继发性不孕60例.并与单纯采用中药内外合治的30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对照组为70%,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作者:陈淑琼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四君子汤合痛泻要方治疗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患者采用Doll's临床病例随机表的方法分为以四君子汤合痛泻要方治疗的治疗组49例和以柳氮磺胺吡啶治疗的对照组49例,治疗6周为1疗程,均治疗两疗程后,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8%,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降低NO水平,提高SOD水平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四君子汤合痛泻要方口服通过调整机体功能,改善局部环境,促进局部病变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熊之焰;李帅军;桂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增液汤加减治疗顽固性便秘的疗效.方法:将120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方用增液汤加减,对照组用麻仁丸.结果:治疗组痊愈20例,总有效率93%;对照组痊愈19例,总有效率91.7%.结论:增液汤加减治疗顽固性便秘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严建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感冒后久咳的疗效.方法:将149例感冒后久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1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14天.对照组用强力枇杷露15ml口服,同时用罗红霉素或用左氧氟沙星口服治疗14天.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2%;对照组72.0%.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治疗感冒后久咳,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较好,且副作用少.
作者:龙梅;代运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象皮生肌散外治体表溃疡的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象皮生肌散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百多邦治疗.两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对照组为81.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两组临床治愈时间比较,治疗组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象皮生肌散治疗体表溃疡疗效可靠,且治愈时间较短.
作者:陈偶英;席建元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共观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78例,分为治疗组46例,对照组32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控制血糖,治疗组加服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对照组肌肉注射维生素B1、维生素B12.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5%,对照组为53.1%.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作者:杨成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2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运用熄风益气法配合西药脱水(依颅内压程度而决定)、扩血管治疗;对照组采用抗凝和血液稀释法治疗,4周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8.5%,对照组为72.2%,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时间短、疗效好.
作者:刘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化痰法治疗老年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单盲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 采用补肾活血化痰法治疗,对照组40例给予喜得镇口服.根据简易智能状态检查法(MMSE)、日常生活自理量表(ADL)检测患者,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10周后两组MMSE、ADL评分均有改善.两组比较,治疗组MMSE、ADL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补肾活血化痰法治疗老年性痴呆有明显的疗效.
作者:于晓宁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缓解期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34例小儿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7例及对照组67例.治疗组予以中药自拟方结合吸入小剂量必可酮气雾剂治疗,对照组口服小剂量氨茶碱结合吸人必可酮气雾剂治疗.对两组病例的总体疗效及随访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在近期综合疗效及随访远期疗效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哮喘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减轻患者痛苦,提高远期疗效.
作者:谢晓飞;王勇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早餐进食中药膳食后餐后2h血糖的变化.方法:将符合诊断的111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中药膳食组56例、标准馒头组55例.两组均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测量并比较两组进食前空腹血糖(FPG),餐后两小时血糖(2hPBG).结果:中药膳食组与标准馒头组空腹血糖对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餐后2h血糖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膳食能较好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2hPBG,对改良其预后提供有利因素,值得临床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李忠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自拟疏风宣肺汤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的600例慢性咳嗽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予以自拟疏风宣肺汤治疗.对两组病例的综合疗效进行总结.结果:治疗组临床控制81例,总有效率88.0%;对照组临床控制63例,总有效率80.3%.治疗组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疏风宣肺汤治疗慢性咳嗽能明显减轻患者症状.
作者:范伏元;罗姣利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汤结合氯沙坦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3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活血化瘀汤.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2.5%,对照组总有效率60.0%.治疗组在总有效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化瘀汤结合氯沙坦能明显减轻慢性肾小球肾炎症状.
作者:徐泽光;莫顶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肿节风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抗炎、抗病毒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肿节风注射液.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愈率均为100%,但治疗组的退热时间、咳嗽停止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胸片正常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或0.01).结论:肿节风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满意.
作者:许乐文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搜风消荨汤加减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5例采用搜风消荨汤加减治疗;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87.3%,总有效率98.1%;对照组治愈率22.9%,总有效率88.7%,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搜风消荨汤加减治疗慢性荨麻疹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卫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11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以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煎剂口服,对照组予以消心痛口服.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硝酸甘油减少量、血脂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在综合疗效、硝酸甘油减少量、心电图疗效、调节血脂代谢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安全、有效.
作者:何银辉;蔡奕;罗仕德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定喘止咳益气汤联合西药治疗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1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6例,两组均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同时加服中药定喘止咳益气汤,1周后观察两组疗效.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为87.5%,两组比较,P<0.05;两组肺通气功能比较,治疗组FEV1与治疗前比较,P<0.01;FEV1/FVC(%)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结论:定喘止咳益气汤联合西药治疗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疗效优于单用西药治疗.
作者:罗丽;刘瑶;杨林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柴胡注射液对鼻粘膜纤毛运动的影响,并比较其在24h内使用不同给药间隔和给药次数对鼻粘膜纤毛运动的影响.方法:用显微镜观察离体蟾蜍上腭纤毛在柴胡注射液作用下持续摆动时间等,并以此为指标考查纤毛毒性受柴胡注射液的给药间隔和给药次数的影响.结果:柴胡注射液对鼻粘膜纤毛运动的影响不大;但给药间隔越短,给药次数越多,影响则增加.结论:柴胡注射液采用适宜的给药间隔和给药次数滴鼻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谭常青;杨安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对武陵山各地中草药资源现状研究.根据中草药资源种类、质量及产量等因素,划分为武陵山北部-中山原黄连、木本药材区;武陵山中部-中低山木瓜、杜仲、茯苓药材区;武陵山南部-中山原、低山丘陵枳壳、金银花药材区.武陵山中草药资源丰富,开发当地资源应做好保护工作,提出武陵山区中草药规范种植必须重视全局观念.
作者:钟颖;张永东;瞿显友;田华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文章针对南沙参与北沙参、川牛膝与怀牛膝、五加皮与香加皮、白前与前胡、石菖蒲与九节菖蒲、附片与白附子在处方用名、来源和主治功能等方面的区别进行了浅述.
作者:覃满仙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枕大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枕大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采用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42例,口服卡马西平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3%,对照组为24.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穴位注射具有明显治疗作用,疗效优于常规西药.
作者:潘长青;谭光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文章阐述了应用头针、电针和穴位注射等综合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体会,并用现代医学的观点对综合疗法进行了分析.
作者:任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顺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模式,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提高.在建立适合新教育观念的教学模式基础上,配套建立了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强化实践教学为平台的教学方法.
作者:韩维娜;刘晔;刘科宇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总结25例草乌中毒患者的抢救护理措施.彻底洗胃、清除胃内容物、减少毒素吸收是抢救乌头碱中毒的关键.建立静脉通道,保持呼吸道畅通,心电监护,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综合有效的护理措施,是协助医生抢救草乌中毒患者成功的保证.
作者:马天姣;张瑞桃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过继性免疫治疗现已发展成为治疗恶性肿瘤及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的一种重要手段,并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在治疗过程中,做好心理护理、严格无菌操作及输注CIK细胞前后用生理盐水冲管是保证CIK细胞数量和质量的关键,也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吴兴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文章以脑髓理论为基础,以五脏功能理论为依据,提出了脑的五脏分区定位,并深入分析了分区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王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文章首先从中医学角度阐述了脾的功能及其与各系统的紧密联系;尔后从现代医学角度阐述了脾与线粒体的关系,线粒体的功能即中医脾的功能.认为这种研究方法实质是一种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新型研究方法.
作者:周俊亮;潘佩光;潘奔前;刘友章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文章结合肺呼吸运动的机理、生物氧化与磷酸化以及ATP的形成、ATP的生理功能,通过肺-呼吸-氧-生物氧化与磷酸化-ATP的完整有机链,揭示肺主一身之气的一个重要的西医学本质是:肺的功能活动与ATP形成有密切联系,通过ATP,影响肌肉活动以及全身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
作者:强世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文章从天人相应的关系、运气学说、风水学3个方面深入探讨人体健康与外环境之间的关系,认为人与自然是对立统一地,合理利用这种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有助于临床治疗.
作者:吴丽丽;谢明;冉玫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对72例髌骨软化症给予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内服壮骨关节丸,中药熏洗的综合疗法,治愈48例,好转1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1.7%.文章分析了各药的作用机制.
作者:范文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2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30例采用西医治疗,治疗组13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0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2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结合治疗椎间盘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
作者:丁晖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文章综述了目前对小儿病毒性肺炎几种重要治法(包括开肺化痰法、清肺解毒法、活血化瘀法、扶正祛邪法)和对几种单味中药(包括穿心莲、莪术、丹参、柴胡、鱼腥草、山豆根、α-细辛脑、黄芪、人参)的研究现状,并且对小儿病毒性肺炎的中医证候学研究状况进行了报道.
作者:许靖;刘克丽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文章从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并发肘内翻的发生率、肱骨髁上骨折的分类标准、肘内翻的发生机理、肱骨髁上骨折治疗方法与预防肘内翻、固定位置、肘内翻与BA、CA角6个方面全面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及其主要的并发症肘内翻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海波;田心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文章从中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西医治疗3个方面总结了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治疗与研究进展,认为目前西医尚无特效药物治疗本病,而中医药却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价廉,尤适宜于基层应用.
作者:殷旭;高世泉;刘贵云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文章回顾了近年来人工诱导多倍体的原理和方法,包括物理方法、生物学方法和化学方法;总结了药用植物人工诱导多倍体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重点强调了药用植物多倍体育种应该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包括诱导材料的选择,倍体的鉴定,以及有效成分的测定.
作者:张旺凡;汪友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联合化学药物治疗是目前抗结核病的基本方案,但由此产生的毒副作用及耐药性亦日益显著.中医方剂在抗结核中体现出低毒副作用及很少出现的耐药现象的治疗优势,文章根据方剂的功用分类总结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肺结核的研究进展,认为目前中医药的治疗思路主要是运用传统古方抗痨和在传统古方基础上,结合长期经验自拟方药治疗,以及运用单味药抗痨.
作者:曾姣飞;欧阳建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黄虎解热袋泡剂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作用机制,研究其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效果.方法:采用小鼠炭粒廓清法进行动物实验研究.利用微粒状异物静脉注入小鼠血液循环,迅速被单核巨嗜细胞清除,测定血中异物的清除速度来反映单核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的原理.结果:黄虎解热袋泡剂能增强小鼠单核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结论:黄虎解热袋泡剂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作者:杨华萃;陈建灵;区勇全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以多年生栀子为材料,观察其在自然降温过程中叶绿体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低温过程中栀子叶片细胞叶绿体发生适应性变化,其形态变化可以作为细胞水平上评价栀子抗寒性的重要指标.
作者:严寒静;谈锋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产后会阴侧切口感染是常见的一种产褥感染,但侧切口感染合并严重的肛周脓肿则临床少见,因肛周脓肿位置深,不易引流,创面易受恶露及粪便尿液的污染,常常难以愈合,笔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1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肖延龄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笔者在临床运用中医药治愈鼻咽癌放疗后锁骨上淋巴结转移1例,点滴心得体会略述于后.1 病历摘要冯某,男,48岁,香港人,患者于2003年9月出现鼻塞,鼻涕带有血丝,伴有头痛,耳鸣,行CT检查提示为鼻咽癌,鼻咽镜活检提示为低分化鳞癌,行60Co放疗35次后,临床疗效评价为完全缓解.
作者:胡艳;陈锐深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对<内经>中十纲-阴阳表里上下寒热虚实及相应之八法-和、汗(泻)、吐、下、温、清、补、消等方面进行阐发,并提出十纲辨证论治对中医学的影响及指导意义.
作者:樊新荣;唐亚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文章介绍了沅陵县中医男性病医院通过狠抓医院声誉管理、注重投资、适度包装等途径,提高了医院的知名度和信誉度,增强了医院的经济效益和品位.
作者:张良圣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文章提出了医院医用内固定材料在管理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且介绍了解决这些问题所采取的几种措施.
作者:苏晓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在高校加强教师业务档案的管理尤为重要.主要体现在:业务档案能够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能够为教师职务聘任评定和各项考核提供依据和参考;能够促进学校其它工作的全面开展;能够推动教师管理方法的改革;能够成为学校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建立健全教师业务档案管理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档案负责机构;(2)强化档案归档内容;(3)完善档案管理方法;(4)重视档案人员培养.
作者:管弦 刊期: 200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