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波;田心义
在高校加强教师业务档案的管理尤为重要.主要体现在:业务档案能够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能够为教师职务聘任评定和各项考核提供依据和参考;能够促进学校其它工作的全面开展;能够推动教师管理方法的改革;能够成为学校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建立健全教师业务档案管理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档案负责机构;(2)强化档案归档内容;(3)完善档案管理方法;(4)重视档案人员培养.
作者:管弦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文章从中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西医治疗3个方面总结了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治疗与研究进展,认为目前西医尚无特效药物治疗本病,而中医药却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价廉,尤适宜于基层应用.
作者:殷旭;高世泉;刘贵云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黄虎解热袋泡剂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作用机制,研究其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效果.方法:采用小鼠炭粒廓清法进行动物实验研究.利用微粒状异物静脉注入小鼠血液循环,迅速被单核巨嗜细胞清除,测定血中异物的清除速度来反映单核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的原理.结果:黄虎解热袋泡剂能增强小鼠单核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结论:黄虎解热袋泡剂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作者:杨华萃;陈建灵;区勇全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文章针对南沙参与北沙参、川牛膝与怀牛膝、五加皮与香加皮、白前与前胡、石菖蒲与九节菖蒲、附片与白附子在处方用名、来源和主治功能等方面的区别进行了浅述.
作者:覃满仙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2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运用熄风益气法配合西药脱水(依颅内压程度而决定)、扩血管治疗;对照组采用抗凝和血液稀释法治疗,4周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8.5%,对照组为72.2%,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时间短、疗效好.
作者:刘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丹参饮加味联合法莫替丁、达喜治疗瘀血型胃溃疡的疗效.方法:将74例瘀血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每日予法莫替丁,达喜;治疗组38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丹参饮加味.疗程30天.治疗结束后复诊,记录症状变化并复查胃镜.结果:治疗组30天症状与体征消失率为89.5%,对照组为73.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和1年后Hp阳性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半年后Hp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丹参饮加味联合法莫替丁、达喜治疗瘀血型胃溃疡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杨晖;刘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感冒后久咳的疗效.方法:将149例感冒后久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1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14天.对照组用强力枇杷露15ml口服,同时用罗红霉素或用左氧氟沙星口服治疗14天.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2%;对照组72.0%.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治疗感冒后久咳,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较好,且副作用少.
作者:龙梅;代运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自拟疏风宣肺汤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的600例慢性咳嗽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予以自拟疏风宣肺汤治疗.对两组病例的综合疗效进行总结.结果:治疗组临床控制81例,总有效率88.0%;对照组临床控制63例,总有效率80.3%.治疗组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疏风宣肺汤治疗慢性咳嗽能明显减轻患者症状.
作者:范伏元;罗姣利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文章综述了目前对小儿病毒性肺炎几种重要治法(包括开肺化痰法、清肺解毒法、活血化瘀法、扶正祛邪法)和对几种单味中药(包括穿心莲、莪术、丹参、柴胡、鱼腥草、山豆根、α-细辛脑、黄芪、人参)的研究现状,并且对小儿病毒性肺炎的中医证候学研究状况进行了报道.
作者:许靖;刘克丽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增液汤加减治疗顽固性便秘的疗效.方法:将120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方用增液汤加减,对照组用麻仁丸.结果:治疗组痊愈20例,总有效率93%;对照组痊愈19例,总有效率91.7%.结论:增液汤加减治疗顽固性便秘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严建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文章以脑髓理论为基础,以五脏功能理论为依据,提出了脑的五脏分区定位,并深入分析了分区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王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文章首先从中医学角度阐述了脾的功能及其与各系统的紧密联系;尔后从现代医学角度阐述了脾与线粒体的关系,线粒体的功能即中医脾的功能.认为这种研究方法实质是一种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新型研究方法.
作者:周俊亮;潘佩光;潘奔前;刘友章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过继性免疫治疗现已发展成为治疗恶性肿瘤及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的一种重要手段,并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在治疗过程中,做好心理护理、严格无菌操作及输注CIK细胞前后用生理盐水冲管是保证CIK细胞数量和质量的关键,也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吴兴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11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以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煎剂口服,对照组予以消心痛口服.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硝酸甘油减少量、血脂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在综合疗效、硝酸甘油减少量、心电图疗效、调节血脂代谢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安全、有效.
作者:何银辉;蔡奕;罗仕德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化痰法治疗老年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单盲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 采用补肾活血化痰法治疗,对照组40例给予喜得镇口服.根据简易智能状态检查法(MMSE)、日常生活自理量表(ADL)检测患者,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10周后两组MMSE、ADL评分均有改善.两组比较,治疗组MMSE、ADL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补肾活血化痰法治疗老年性痴呆有明显的疗效.
作者:于晓宁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四君子汤合痛泻要方治疗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患者采用Doll's临床病例随机表的方法分为以四君子汤合痛泻要方治疗的治疗组49例和以柳氮磺胺吡啶治疗的对照组49例,治疗6周为1疗程,均治疗两疗程后,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8%,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降低NO水平,提高SOD水平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四君子汤合痛泻要方口服通过调整机体功能,改善局部环境,促进局部病变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熊之焰;李帅军;桂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产后会阴侧切口感染是常见的一种产褥感染,但侧切口感染合并严重的肛周脓肿则临床少见,因肛周脓肿位置深,不易引流,创面易受恶露及粪便尿液的污染,常常难以愈合,笔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1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肖延龄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顺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模式,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提高.在建立适合新教育观念的教学模式基础上,配套建立了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强化实践教学为平台的教学方法.
作者:韩维娜;刘晔;刘科宇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采用中药内服、外治配合K8832-TH[L]型药物导入治疗仪治疗继发性不孕60例.并与单纯采用中药内外合治的30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对照组为70%,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作者:陈淑琼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早餐进食中药膳食后餐后2h血糖的变化.方法:将符合诊断的111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中药膳食组56例、标准馒头组55例.两组均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测量并比较两组进食前空腹血糖(FPG),餐后两小时血糖(2hPBG).结果:中药膳食组与标准馒头组空腹血糖对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餐后2h血糖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膳食能较好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2hPBG,对改良其预后提供有利因素,值得临床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李忠 刊期: 200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