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中医药导报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湖南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湖南省中医药学会;湖南省中医管理局
  • 国际刊号:1672-951X
  • 国内刊号:43-1446/R
  • 影响因子:0.95
  • 创刊:1995
  • 周期:月刊
  • 发行:湖南
  • 语言:中文
  • 邮发:42-144
  • 全年订价:465.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中医学
中医药导报杂志   2009年6期文献
  • 降脂护肝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42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降脂护肝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治疗组用降脂护肝汤治疗,对照组用脂必妥片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肝功能、血脂变化情况及两组治疗后的综合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肝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脂护肝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能明显改善肝功能,减轻患者症状,疗效可靠.

    作者:刘中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平肝止血汤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31例

    目的:观察平肝止血汤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与对照组27例.治疗组在西医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平肝止血汤;对照组只使用西医基础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意识恢复情况,颅内血肿和水肿带大小,治疗21 d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结果:(1)治疗21 d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21 d后,治疗组颅内血肿及水肿带吸收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10d后,意识恢复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平肝止血汤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有较好的疗效,能促进脑出血昏迷患者意识障碍的恢复,促进颅内血肿及水肿的吸收,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吴铁军;袁梦石;杨曦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丹参多酚酸盐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本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对照组仅采用综合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14d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等凝血功能指标,并观察两组治疗期间临床出血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后PT、APTT、TT和FIB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比对照组的改善更为明显(P<0.05);治疗组治疗期间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能够改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凝血功能,降低临床出血率,提示丹参注射液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彭来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血塞通注射液对脑梗死的血液流变学影响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疗效.方法:80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丹参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在总体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较好,并能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

    作者:欧阳文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自拟疏肝利胆降逆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3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疏肝利胆降逆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疏肝利胆降逆汤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吗丁啉片、法莫替丁片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对照组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指标比较,治疗组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利胆降逆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廖慧;廖玲;邹志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细菌性痢疾40例小结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细菌性痢疾的疗效.方法: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氨苄青霉素静滴和复方新诺明、痢特灵口服等对症治疗,治疗组采用中医辨证分型论治结合西医对症治疗.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在治愈率与治愈时间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细菌性痢疾疗效较好.

    作者:顾艳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复发型溃疡性结肠炎6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复发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30 d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36例,有效2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7%;对照组痊愈30例,有效2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复发型溃疡性结肠炎可明显提高治愈率.

    作者:欧少福;张长欣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中药联合弥可保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1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加味枸杞根饮联合弥可保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服用西药使血糖达标,对照组单纯口服弥可保,治疗组在弥可保内服的基础上加服加味枸杞根饮,治疗2月后观察临床症状、体征记分及胫、腓神经感觉传导速度的改变.结果:患者总有效率及治疗后证候积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肌电图比较,治疗组(腓/胫神经感觉传导速度)亦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益气养阴清热活血的加味枸杞根饮联合弥可保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较单纯使用弥可保为好.

    作者:洪振春;覃业建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苦参平心汤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38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苦参平心汤与心律平片对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8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口服苦参平心汤治疗;对照组30例,口服心律平片治疗,疗程均为4周.用药前后做心电图检查,同时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8%,对照组为66.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减慢心率的作用亦较对照组为优(P<0.05).结论:苦参平心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中药组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许德坚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玉屏风散加减治疗慢性荨麻疹33例

    目的:评价中药玉屏风散加减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玉屏风散加减治疗组和左西替利嗪对照组,观察治疗后两组症状改善时间和治疗后复发率.结果:玉屏风散加减治疗组服药后症状消失时间为(6.35±1.47)h,明显慢于左西替利嗪对照组的(3.36±1.12)h(P<0.01);治疗后复发频率比较,治疗组为(3.57±1.34)次,明显少于对照组的(6.15±1.62)次(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玉屏风散加减对治疗和预防慢性荨麻疹复发效果显著.

    作者:孙子玲;杨志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三金柴胡汤治疗慢性胆囊炎45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三金柴胡汤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慢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用三金柴胡汤治疗,对照组用消炎利胆片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1%,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金柴胡汤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显著.

    作者:杨学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自拟加味四物汤治疗女性血虚证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加味四物汤治疗女性绝经前、绝经后血虚证患者的效果.方法:77例女性血虚证患者按证候积分均衡后分为绝经前组(35例)、绝经后组(42例),分别采用自拟加味四物汤治疗4周,评价各组疗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7%与66.7%,两组比较虽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绝经前组疗效在一定程度上优于绝经后组,两组治疗前后证候积分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比较,治疗前证候积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拟加味四物汤治疗女性绝经前、绝经后血虚证患者疗效确切,且对绝经前患者疗效更佳.

    作者:盛正和;陈柳芳;黄艳霞;刘毅斌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克林澳联合银杏叶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75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克林澳联合银杏叶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克林澳和银杏叶注射液,对照组单独给予克林澳治疗,两组其他治疗相同,以治疗第14天时的C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1个月时的Barthel指数评分为标准观察疗效.并比较两组治疗14 d前后红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等血液流变学及各项血脂指标改变.结果:治疗组C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Barthel指数差异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且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等各项指标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林澳联合银杏叶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可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及血脂异常.

    作者:李丽娟;李巧薇;林耀波;谭少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气相色谱法对冰片滴丸中龙脑的含量测定

    目的:建立测定冰片滴丸中龙脑含量的方法.方法:以聚乙二醇(PEG)-20M为固定相,涂布浓度为10%;柱温为140℃,3ft填充柱,FID检测器,柱温150℃,前进样口温度170℃,前检测器温度180℃,载气N2流量20mL/min,空气500 mL/min,H245 mL/min.结果:龙脑在0.112-0.560 μg范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8.20%,RSD%为1.01%.结论:本法简便、灵敏、准确,可作为该品的质量控制指标.

    作者:钟捷;冯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HPLC法测定益胆片中绿原酸的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益胆片中绿原酸含量的方法.方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ODS)为色谱柱;以乙腈-0.4%磷酸溶液(20:80)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327nm,柱温:室温.结果:绿原酸在10-100 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98%,RSD%为0.3%.结论:本法简便,重现性好,可用于益胆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璞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HPLC法测定妇科Ⅱ号灌肠剂中绿原酸的含量

    目的:建立妇科Ⅱ号灌肠剂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Zorbax eclipse XDB C8,150mm×4.6mm i.d色谱柱,以甲醇-乙腈-磷酸氢二钠缓冲液(18:2:8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3 nm.结果:绿原酸在0.210-4.35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n=5),平均回收率为99.68%(n=9),RSD%为0.68%.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妇科Ⅱ号灌肠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甘勇;钱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HPLC法测定胃痛丸中柚皮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胃痛丸中柚皮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胃痛丸中柚皮苷的含量,色谱柱为C18柱(Hy-persil ODS2, 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20:8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83 nm;柱温:30℃.结果:采用HPLC法测定柚皮苷的含量,柚皮苷在0.0687-1.0305 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20%,RSD%=1.26%(n=6).结论:所建立的柚皮苷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可行、重复性好,可以用来评价胃痛丸的质量.

    作者:黄海卫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紫参胶囊对去卵巢大鼠更年期综合症模型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紫参胶囊对去卵巢大鼠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更年期综合症的作用机理.方法:将印只大白鼠随机分为6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组均摘除卵巢造模,然后分别灌胃紫参胶囊低、中、高剂量和更年欣胶囊,正常对照和模型组灌服等容蒸馏水,连续30d,于末次灌胃24h后腹主动脉取血,分离血清,测定相关指标.结果:紫参胶囊能明显增加去卵巢大鼠血清E2、NE、DA含量和增加子宫系数;显著降低血清FSH、LH和下丘脑5-HT、5-HIAA含量.结论:紫参胶囊治疗更年期综合症与增加E2、NE、DA和降低FSH、LH、5-HT、5-HIAA有关.

    作者:刘瑞连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从黄柏中提取盐酸小檗碱并制得四氢小檗碱型甲基化合物的工艺研究

    目的:研究从植物黄柏中制取四氢小檗碱型甲基化合物的生产工艺.方法:首先用石灰乳法从黄柏中提取盐酸小檗碱,用硫酸和锌粉氢化小檗碱,从而制得四氢小檗碱粗品.取四氢小檗碱粗品用水作溶剂,采用磁力搅拌器加热搅拌,以水作溶剂,少量多次分批加入硫酸二甲酯,从而合成四氢小檗碱型甲基化合物.结果:得到了四氢小檗碱型甲基化合物.结论:采用磁力搅拌器加热搅拌,以水作溶剂,少量多次分批加入硫酸二甲酯,合成四氢小檗碱型甲基化合物是可行的方法.

    作者:熊建斌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气相色谱法测定复方桉油精滴丸中桉油精的含量

    目的:建立复方桉油精滴丸中桉油精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甲基硅橡胶(SE-30)为固定相,载体为白色硅藻土(80-100目),涂布浓度为10%,3 mm填充柱,直径0.3 mm,柱温80℃,FID检测器,检测器温度160℃,前进样口温度120℃,载气:氮气,流速20 mL/min,空气500 mL/min,氢气50 mL/min.结果:桉油精线性范围为0.07-0.35 μg,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7.87%,RSD%为2.35%.结论:本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测定复方按油精滴丸中按油精的含量.

    作者:罗秀琼;冯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复方黄连液制备工艺与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探讨复方黄连液的制备工艺与质量标准.方法:运用水提醇沉法提取药材,制备复方黄连液,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黄芪、黄连、当归做定性鉴别.结果:水提醇沉法能很好地提取复方黄连液处方中的有效成分,薄层色谱法可检测处方中的黄芪、黄连、当归.鉴别方法灵敏、专属.结论:本制剂工艺合理,建立的定性方法可作为本品的质量标准.

    作者:林晓莲;程聪;张尚斌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HPLC法测定鲜竹沥中愈创木酚的含量

    目的:建立鲜竹沥中愈创木酚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固定相:C18流动相:0.5%磷酸和0.5%三乙胺溶液-乙腈(100:18),波长:276nm,流速:1.0 mL/min,进样量:20 μL,理论塔板数以愈创木酚峰计算不低于1500.结果:愈创木酚进样量0.002-0.02 μ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回收率99.46%;RSD%为3.34%(n=6).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鲜竹沥中愈创木酚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周元香;朱永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鲜桔皮、陈皮、青皮中黄酮化合物的提取

    目的:研究鲜桔皮、青皮、陈皮中黄酮化合物的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性能.方法:考察醇提法、微波辅助醇提法中时间、温度、物料比、桔皮种类等因素对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的影响,采用稳定的自由基DPPH与提取物进行反应,研究其自由基清除率.结果:醇提法和微波辅助醇提法的佳提取工艺分别为: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2h、乙醇体积分数70%及料液比1:25和微波功率325 W、提取时间7.5 min、乙醇体积分数70%及料液比1:25.鲜桔皮、青皮、陈皮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达到87.5%、86.6%和85.2%.结论:得到了两种提取方法的佳提取工艺,采用微波辅助提取,可以大大地缩短提取时间,青皮、陈皮、鲜桔皮的提取率依次递增,3种桔皮中提取物均对DPPH有抑制作用,其中鲜桔皮的清除自由基活性能力高.

    作者:曾晖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HPLC法测定妇科千金分散片中穿心莲内酯的含量

    目的:对妇科千金分散片进行分析研究,测定妇科千金分散片中穿心莲内酯的含量,为该制剂的质量制定提供方法和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为Hypersil ODS C18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55:45),检测波长225 nm,流速为1.0mL/min.结果:穿心莲内酯在0.1308-1.5696 μg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1%,RSD%为1.57%(n=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重复性好,可作为妇科千金分散片中穿心莲内酯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湛伯祥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牵推回旋法治疗肩关节前脱位36例体会

    我科自2005年10月至2008年11月对门诊肩关节前脱位患者,以坐位复位法为基础,加用持续斜推肩峰端,命名为牵推回旋复位法,整复肩关节前脱位36例,一次成功率百分之百,效果十分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徐曙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不同频率电针治疗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的临床评价

    目的:评价不同频率电针对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7例患者随机分为高频电针治疗组和低频电针治疗组.治疗1次/d,10次1疗程,间隔3-5 d再行第2个疗程.一般1-3个疗程.两组均辅以中药外熏治疗和关节主动被动功能训练.1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1个疗程治疗后,高频组和低频组ISOA的3个维度及总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改善(P<0.05),电针治疗有效;而低频组在3个维度及总分较高频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总有效率高频组为79.6%,低频组为97.7%,低频组高于高频组(P<0.05).结论:电针是治疗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且低频电针的治疗效果更佳.

    作者:屈晓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委中穴注射配合针刺推拿治疗膝骨性关节炎68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委中穴注射配合针刺推拿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13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8例采用委中穴注射当归注射液配合针刺推拿治疗,对照组67例采用针刺推拿治疗.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0%与7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委中穴药物注射配合针刺推拿对膝骨关节炎的效果满意.

    作者:蒋学余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飞针加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9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飞针加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8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9例和对照组59例,治疗组采用飞针加牵引治疗,对照组仅采用牵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8%,对照组为67.8%,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飞针加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段祥余;安玫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头穴动留针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3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头穴动留针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入选的6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头穴动留针1 h,隔天1次,共治疗3个月.治疗主穴取顿中线、顶中线、顶旁1线;对照组口服维思通片.采用耶鲁抽动程度综合量表(YGTSS)为疗效评定标准,于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症状评分及疗效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73.4%,与对照组的60.0%疗效相当.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YGTSS量表各项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改善发声性抽动和整体损害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穴动留针与口服药物治疗相比,总疗效相当,但对于某些症状的改善更具优势,并且避免了药物的副作用.

    作者:徐世芬;朱博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研究生临床能力培养探索

    从培养研究生临床操作能力的关键之处着手,如规范临床教学基地的设置、提高教师素质、规范带教制度等,以促进临床专业研究生操作能力的提高,为医学院校的研究生培养和管理工作提供了可行性的借鉴.

    作者:考希良;刘喆;李先强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中医院校《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与改革思考

    阐述了中医院校<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教学存在诸如课时不足、内容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陈旧等弊端,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改革思考,如改善实验条件、重新设计实验内容、改进实验考核办法等.力求实验课能真正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启迪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作者:蔡锐;卢芳国;李珊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构建优化中医院校《急诊医学》教学模式

    根据中医院校的专业特点,从合理安排授课内容,注重<急诊医学>特色章节的教学;注重中医综合急救技能培养;创建中西医结合急救技能实验中心,加强临床技能训练等方面着手,初步形成了中医院校<急诊医学>教学模式.

    作者:郝晓元;刘红萍;王爱军;李萍;王珊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急救护理学》常用非传统教学方法探析

    文章从多媒体CAI课件辅助教学、角色扮演和PBL教学3个方面简要探析了<急救护理学>的一些非传统教学方法,以强化护理专业学生的救治质量,提高护生的急救意识,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

    作者:黄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20例手足口病重症患儿护理及体会

    总结20例手足口病重症患儿的治疗和护理.阐述健康教育、消毒隔离、口腔及饮食护理、皮肤护理、高热护理、心理护理等常规护理的要点,并介绍了呼吸、神经和心血管系统等并发症的护理,取得了很好的疗效,认为正确治疗加及时护理是治疗本病的关键.

    作者:胡婷;倪连芳;高宁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辨证施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和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存质量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辩证施护.于护理干预前后分别采用汉化版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和肺功能测定仪评估患者生存质量和肺功能.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总体健康、精神健康、活力、生理功能等6个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两组间的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和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率(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辩证施护可显著改善COPD患者的生存质量,但对肺功能影响不明显.

    作者:彭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痔瘘术后疼痛的中医治疗与护理

    目的:探讨中药坐浴配合穴位刺激治疗痔瘘术后疼痛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将126例痔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治疗组采用中药熏洗坐浴+穴位刺激,并配合相应护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8%,对照组为79.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坐浴配合穴位刺激对于痔瘘术后疼痛疗效显著,良好的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谢静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按摩护理36例前列腺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前列腺按摩护理对前列腺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6例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与对照组32例,两组均给予中药保留灌肠、理疗等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前列腺按摩护理.使用国际前列腺生活质量指数(QOL)评分,对护理效果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为(2.83±1.8)分,对照组为(4.0±1.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前列腺按摩护理可减轻前列腺疼痛、肿胀与充血,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徐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身心综合护理48例银屑病的体会

    对48例银屑病患者采用中药洗浴与西药口服的治疗方法,并给予中药洗浴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结果总有效率达97.9%,提示身心综合护理对本病的治疗有积极作用.

    作者:唐梦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分层管理在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分层管理在内科护理中提高护理质量及服务满意度的效果.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理质量评估表和患者护理满意程度调查表分别对病区的护理质量和患者护理满意程度进行调查和评估,并通过历史对照比较分层管理的效果.结果:采用分层管理后不管在基础护理质量(t=2.959,P=-0.003)、病房管理质量(t=3.203,P=0.001)还是护理文件书写质量(t=10.293,P=0.000)方面均有明显的提高,并且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也有所提升(t=6.011,P=0.000).结论:分层管理模式在内科护理中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舒欢水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大柴胡汤方证证治规律研究

    本研究通过对近15年来应用大柴胡汤的临床医案文献资料的回顾性总结,对大柴胡汤的适应病证及选方用药进行了客观的分析,为大柴胡汤方证的规范化与标准化提供了客观依据,也为提高临床疗效提供了参考资料.

    作者:陶方泽;周小敏;瞿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外伤性前房积血41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加减配合西药治疗外伤性前房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外伤性前房积血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1例,各41只眼.治疗组用血府逐瘀汤加减配合西药治疗,对照组只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5 d后治愈率,治疗组为37只眼(90.2%),对照组为30只眼(7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减配合西药治疗本病,较单纯西药治疗积血吸收快,疗程短,并发症少,预后较好.

    作者:郑家阜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四肢骨干骨折后骨不连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目的:分析四肢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的原因并探讨其手术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四肢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共计37例,其中肱骨11例,尺桡骨6例,股骨9例,胫腓骨11例的原因分析,分别采用坚强内固定或弹性内固定或软组织修复+植骨或BMP+中药等综合治疗.结果:随访1.6年,四肢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的主要原因为内固定松动,其次是螺钉的安装方法不当;而局部皮肤缺损或感染或神经损伤为次要原因,除1例胫骨下段再次骨不连者再次移植带血管的腓骨方可愈合外,其余病例术后均已骨性愈合,有效率达97.3%.结论:骨不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原因为手术方案选择不妥.应采用坚强有效的内固定或软组织修复+微创植骨(减少骨不连处的血管损伤)或BMP+中药等综合治疗,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雷春湘;杨宏军;丁家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改良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46例

    我院自1998-2006年采用改良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46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46例,其中男29例,女17例;年龄12-65岁;右侧26例,左侧20例;开放性骨折3例,横形骨折16例,粉碎性骨折25例,纵形骨折5例.

    作者:王志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手法整复治疗老年人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外科颈骨折45例小结

    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外科颈骨折临床多见,治疗不及时常影响疗效.笔者通过手法整复及夹板外固定,内服中药,配合早期功能锻炼收到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慎;曹谦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内固定治疗

    目的: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应用动力髋螺钉(DHS)、动力髁螺钉(DCS)及股骨近端带锁髓内钉(PFN)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108例,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下地负重时间、术后并发症、黄公怡关节功能标准评定[1]等指标并进行随访.结果:PFN组优于DHS、DCS组.结论:与DHS、DCS比较,PFN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一种较好的内固定方法.

    作者:徐奇;吴曙强;邓国荣;周荣武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AF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体会

    胸腰椎骨折是临床中常见的创伤,其治疗的好坏与患者今后生活与工作息息相关,在身体状况允许的状态下应尽早手术复位,内固定是治疗的佳选择.我科自2005年5月至2007年12月,选用AF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32例,至今已来院取出内固定28例,现就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作者:曾贵强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阳和汤加减配合激光汽化减压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血虚寒凝型)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阳和汤加减配合激光汽化减压(PLDD)治疗血虚寒凝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1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和对照组65例.治疗组采用阳和汤加减配合PLDD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右旋布洛芬、牵引、理疗治疗.治疗后4周观察临床症状变化及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3%,对照组为58.5%;治疗组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主要症状改善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阳和汤加减配合PLDD治疗血虚寒凝型颈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哲享;陈江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肩胛上神经阻滞联合小针刀松解治疗肩周炎60例

    目的:观察肩胛上神经阻滞联合小针刀松解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治疗组以肩胛上神经阻滞联合小针刀松解治疗,对照组行穴位注射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愈率治疗组分别为100.0%、70.0%,对照组分别为86.7%、23.4%,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肩胛上神经阻滞联合小针刀松解治疗肩周炎比穴位注射治疗疗效确切,并且安全无副作用,可以获得较好临床效果.

    作者:欧家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刮痧、火罐疗法配合万应止痛膏治疗风寒湿型痹证18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刮痧、火罐疗法配合万应止痛膏治疗风寒湿型痹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56例风寒湿型痹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80例在刮痧及拔罐处外涂万应止痛膏,对照组176例在刮痧及拔罐处外涂凡士林,均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及疼痛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疼痛程度计分明显减少,临床痊愈108例,好转54例,总有效率为90.0%,与对照组的84.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刮痧、火罐疗法配合万应止痛膏,能显著缓解风寒湿型痹证疼痛,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张月娟;刘梨;张燕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活血消炎散外敷治疗踝关节扭伤45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活血消炎散外敷治疗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用活血消炎散外敷,对照组用正红花油外涂,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综合疗效及治愈病例痊愈时间.结果:治愈率治疗组为75.6%,对照组为55.6%;两组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愈病例痊愈时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消炎散能加快踝关节扭伤患者的恢复.

    作者:胡卫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从中药有效成分探寻新的抗菌药物

    根据中药抗菌研究的现状,逐一介绍了生物碱类、黄酮类、皂甙类、挥发油、多糖类、醌类化合物、苯丙素类化合物与鞣质等8种中药有效成分的抗菌作用及研究进展,以期为研制新的中药抗菌药提供参考.

    作者:丁毅伟;郭建巍;马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针刺四缝穴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研究进展

    总结了小儿厌食症的病因病机,综述了针刺四缝穴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研究进展,认为针刺四缝穴可明显提高患儿尿半乳糖耐受及降低血清瘦素的水平.但中医在对本病的微观研究、规范其客观化指标方面还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唐梅云;刘克丽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苦瓜降糖作用研究

    近年国内外对苦瓜研究发现其含有三萜类、植物甾醇、苷类、甾体类和肽类等多种降血糖活性成分.苦瓜的果汁、水、醇及醚等多种提取物具有降糖作用.多项研究表明苦瓜的上述成分可通过抑制葡萄糖在小肠黏膜的吸收、促进葡萄糖的利用、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和类胰岛素作用、保护胰岛β细胞并促进β细胞的增殖抑制其凋亡,以及免疫调节作用来降低血糖达到治疗糖尿病的目的.

    作者:祁朝阳;宋进展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慢性重型肝炎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总结了慢性重型肝炎的病因病机,从辨证论治、辨病论治、专方治疗、中成药静脉注射、中医外治疗法等方面综述了中医药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研究进展,认为中医药治疗此病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作者:龙富立;邱华;毛德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三叉神经痛临床治疗近况

    从毫针、电针、穴位注射及其他针法综述了近几年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进展,并介绍近年针药结合疗法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概况.同时提出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应重点解决的难点.

    作者:刘余;陈裕彬;陈俊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促进医院良好发展

    对目前医患关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从服务理念、管理制度、法律法规3个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为医院的管理提供了参考.

    作者:饶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CT评价天麻钩藤汤对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效果的价值

    目的:探讨CT评价天麻钩藤汤对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效果的价值.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给予天麻钩藤汤内服,同时予以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于治疗第14天和第21天复查CT测量血肿体积、血肿周围水肿体积,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第14天和第21天两组血肿体积和血肿周围水肿体积均明显缩小,两组比较,其血肿体积缩小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其血肿周围水肿体积缩小的差异第21天时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T能为天麻钩藤汤对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效果评价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杨立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中药百合总皂苷元成分指纹图谱的研究

    目的:建立百合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方法.方法:Phenomenex C18色谱柱(4.6mm×250mm,5 μm);流速:0.7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03 nm;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结果: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26个百合样品共标定了14个共有色谱峰.结论:本试验建立了中药百合中总皂苷元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为百合药材的真伪鉴别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王辉;童巧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针刺对再狭窄血管平滑肌增殖及P53基因表达

    目的:探讨针刺对家兔实验性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P5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家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再狭窄组(24只).再狭窄组应用PTCA球囊导管对实验兔行双侧髂动脉内膜剥脱以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术后1个月髂动脉造影示50%以上狭窄者再行PTCA球囊扩张术,建立再狭窄模型成功后,将造模动物随机分成模型组、针刺组、普罗布考组,每组8只.自术前2 d至术后14 d为1疗程,针刺内关(双)、厥阴俞(双)、心俞(双)、膻中、足三里(双)等穴.标本石蜡切片,免疫组化,DAB显色,苏木素复染.观察各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P53基因表达.结果:模型组平滑肌细胞增殖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针刺组P53基因表达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针刺能抑制再狭窄兔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促进P53基因表达,调节平滑肌凋亡,可能是针刺预防动脉再狭窄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雷磊;孟琼;朱伟;张国民;张新春;蒋哲;黄丽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补阳还五汤四类有效部位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Caspase表达的作用

    目的:研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1、Caspase-3)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补阳还五汤四类有效部位对它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后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生物碱组、苷组、苷元组、多糖组和尼莫地平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脑组织Caspase-1、Caspase-3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脑缺血2 h再灌注46 h后,在脉络膜可以见到Caspase-1表达增强,生物碱、苷、多糖、苷元可以抑制Caspase-1表达;在海马区、皮质区和髓质区均可见到Caspase-3蛋白表达增强,生物碱、苷、苷元和尼莫地平可以抑制Caspase-3表达.结论:补阳还五汤具有抗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生物碱、苷、多糖和苷元可能为其抗缺血性脑损伤的主要物质基础,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Caspase-1、Caspase-3蛋白的表达,拮抗脑缺血后神经元凋亡有关.

    作者:陈瑞芬;邓常青;陈北阳;李花 刊期: 200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