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三叉神经痛临床治疗近况

刘余;陈裕彬;陈俊军

关键词:针灸, 针药结合, 三叉神经痛, 综述
摘要:从毫针、电针、穴位注射及其他针法综述了近几年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进展,并介绍近年针药结合疗法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概况.同时提出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应重点解决的难点.
中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玉屏风散加减治疗慢性荨麻疹33例

    目的:评价中药玉屏风散加减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玉屏风散加减治疗组和左西替利嗪对照组,观察治疗后两组症状改善时间和治疗后复发率.结果:玉屏风散加减治疗组服药后症状消失时间为(6.35±1.47)h,明显慢于左西替利嗪对照组的(3.36±1.12)h(P<0.01);治疗后复发频率比较,治疗组为(3.57±1.34)次,明显少于对照组的(6.15±1.62)次(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玉屏风散加减对治疗和预防慢性荨麻疹复发效果显著.

    作者:孙子玲;杨志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从黄柏中提取盐酸小檗碱并制得四氢小檗碱型甲基化合物的工艺研究

    目的:研究从植物黄柏中制取四氢小檗碱型甲基化合物的生产工艺.方法:首先用石灰乳法从黄柏中提取盐酸小檗碱,用硫酸和锌粉氢化小檗碱,从而制得四氢小檗碱粗品.取四氢小檗碱粗品用水作溶剂,采用磁力搅拌器加热搅拌,以水作溶剂,少量多次分批加入硫酸二甲酯,从而合成四氢小檗碱型甲基化合物.结果:得到了四氢小檗碱型甲基化合物.结论:采用磁力搅拌器加热搅拌,以水作溶剂,少量多次分批加入硫酸二甲酯,合成四氢小檗碱型甲基化合物是可行的方法.

    作者:熊建斌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构建优化中医院校《急诊医学》教学模式

    根据中医院校的专业特点,从合理安排授课内容,注重<急诊医学>特色章节的教学;注重中医综合急救技能培养;创建中西医结合急救技能实验中心,加强临床技能训练等方面着手,初步形成了中医院校<急诊医学>教学模式.

    作者:郝晓元;刘红萍;王爱军;李萍;王珊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苦参平心汤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38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苦参平心汤与心律平片对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8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口服苦参平心汤治疗;对照组30例,口服心律平片治疗,疗程均为4周.用药前后做心电图检查,同时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8%,对照组为66.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减慢心率的作用亦较对照组为优(P<0.05).结论:苦参平心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中药组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许德坚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HPLC法测定妇科Ⅱ号灌肠剂中绿原酸的含量

    目的:建立妇科Ⅱ号灌肠剂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Zorbax eclipse XDB C8,150mm×4.6mm i.d色谱柱,以甲醇-乙腈-磷酸氢二钠缓冲液(18:2:8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3 nm.结果:绿原酸在0.210-4.35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n=5),平均回收率为99.68%(n=9),RSD%为0.68%.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妇科Ⅱ号灌肠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甘勇;钱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委中穴注射配合针刺推拿治疗膝骨性关节炎68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委中穴注射配合针刺推拿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13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8例采用委中穴注射当归注射液配合针刺推拿治疗,对照组67例采用针刺推拿治疗.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0%与7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委中穴药物注射配合针刺推拿对膝骨关节炎的效果满意.

    作者:蒋学余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手法整复治疗老年人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外科颈骨折45例小结

    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外科颈骨折临床多见,治疗不及时常影响疗效.笔者通过手法整复及夹板外固定,内服中药,配合早期功能锻炼收到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慎;曹谦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改良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46例

    我院自1998-2006年采用改良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46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46例,其中男29例,女17例;年龄12-65岁;右侧26例,左侧20例;开放性骨折3例,横形骨折16例,粉碎性骨折25例,纵形骨折5例.

    作者:王志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活血消炎散外敷治疗踝关节扭伤45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活血消炎散外敷治疗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用活血消炎散外敷,对照组用正红花油外涂,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综合疗效及治愈病例痊愈时间.结果:治愈率治疗组为75.6%,对照组为55.6%;两组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愈病例痊愈时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消炎散能加快踝关节扭伤患者的恢复.

    作者:胡卫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内固定治疗

    目的: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应用动力髋螺钉(DHS)、动力髁螺钉(DCS)及股骨近端带锁髓内钉(PFN)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108例,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下地负重时间、术后并发症、黄公怡关节功能标准评定[1]等指标并进行随访.结果:PFN组优于DHS、DCS组.结论:与DHS、DCS比较,PFN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一种较好的内固定方法.

    作者:徐奇;吴曙强;邓国荣;周荣武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四肢骨干骨折后骨不连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目的:分析四肢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的原因并探讨其手术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四肢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共计37例,其中肱骨11例,尺桡骨6例,股骨9例,胫腓骨11例的原因分析,分别采用坚强内固定或弹性内固定或软组织修复+植骨或BMP+中药等综合治疗.结果:随访1.6年,四肢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的主要原因为内固定松动,其次是螺钉的安装方法不当;而局部皮肤缺损或感染或神经损伤为次要原因,除1例胫骨下段再次骨不连者再次移植带血管的腓骨方可愈合外,其余病例术后均已骨性愈合,有效率达97.3%.结论:骨不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原因为手术方案选择不妥.应采用坚强有效的内固定或软组织修复+微创植骨(减少骨不连处的血管损伤)或BMP+中药等综合治疗,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雷春湘;杨宏军;丁家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平肝止血汤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31例

    目的:观察平肝止血汤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与对照组27例.治疗组在西医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平肝止血汤;对照组只使用西医基础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意识恢复情况,颅内血肿和水肿带大小,治疗21 d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结果:(1)治疗21 d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21 d后,治疗组颅内血肿及水肿带吸收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10d后,意识恢复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平肝止血汤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有较好的疗效,能促进脑出血昏迷患者意识障碍的恢复,促进颅内血肿及水肿的吸收,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吴铁军;袁梦石;杨曦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促进医院良好发展

    对目前医患关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从服务理念、管理制度、法律法规3个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为医院的管理提供了参考.

    作者:饶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自拟加味四物汤治疗女性血虚证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加味四物汤治疗女性绝经前、绝经后血虚证患者的效果.方法:77例女性血虚证患者按证候积分均衡后分为绝经前组(35例)、绝经后组(42例),分别采用自拟加味四物汤治疗4周,评价各组疗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7%与66.7%,两组比较虽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绝经前组疗效在一定程度上优于绝经后组,两组治疗前后证候积分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比较,治疗前证候积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拟加味四物汤治疗女性绝经前、绝经后血虚证患者疗效确切,且对绝经前患者疗效更佳.

    作者:盛正和;陈柳芳;黄艳霞;刘毅斌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外伤性前房积血41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加减配合西药治疗外伤性前房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外伤性前房积血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1例,各41只眼.治疗组用血府逐瘀汤加减配合西药治疗,对照组只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5 d后治愈率,治疗组为37只眼(90.2%),对照组为30只眼(7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减配合西药治疗本病,较单纯西药治疗积血吸收快,疗程短,并发症少,预后较好.

    作者:郑家阜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三叉神经痛临床治疗近况

    从毫针、电针、穴位注射及其他针法综述了近几年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进展,并介绍近年针药结合疗法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概况.同时提出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应重点解决的难点.

    作者:刘余;陈裕彬;陈俊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HPLC法测定胃痛丸中柚皮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胃痛丸中柚皮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胃痛丸中柚皮苷的含量,色谱柱为C18柱(Hy-persil ODS2, 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20:8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83 nm;柱温:30℃.结果:采用HPLC法测定柚皮苷的含量,柚皮苷在0.0687-1.0305 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20%,RSD%=1.26%(n=6).结论:所建立的柚皮苷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可行、重复性好,可以用来评价胃痛丸的质量.

    作者:黄海卫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自拟疏肝利胆降逆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3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疏肝利胆降逆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疏肝利胆降逆汤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吗丁啉片、法莫替丁片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对照组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指标比较,治疗组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利胆降逆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廖慧;廖玲;邹志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CT评价天麻钩藤汤对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效果的价值

    目的:探讨CT评价天麻钩藤汤对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效果的价值.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给予天麻钩藤汤内服,同时予以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于治疗第14天和第21天复查CT测量血肿体积、血肿周围水肿体积,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第14天和第21天两组血肿体积和血肿周围水肿体积均明显缩小,两组比较,其血肿体积缩小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其血肿周围水肿体积缩小的差异第21天时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T能为天麻钩藤汤对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效果评价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杨立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头穴动留针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3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头穴动留针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入选的6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头穴动留针1 h,隔天1次,共治疗3个月.治疗主穴取顿中线、顶中线、顶旁1线;对照组口服维思通片.采用耶鲁抽动程度综合量表(YGTSS)为疗效评定标准,于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症状评分及疗效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73.4%,与对照组的60.0%疗效相当.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YGTSS量表各项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改善发声性抽动和整体损害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穴动留针与口服药物治疗相比,总疗效相当,但对于某些症状的改善更具优势,并且避免了药物的副作用.

    作者:徐世芬;朱博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中医药学会;湖南省中医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