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活络效灵汤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7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活络效灵汤内服;对照组30例,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结果:经1个疗程治疗后,愈显率治疗组为87.6%,对照组为7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络效灵汤治疗颈型颈椎病有较好疗效.
作者:詹运开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细辛脑注射液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予氧疗、抗感染、口服茶碱缓释片、静脉滴注氨茶碱、地塞米松等治疗;治疗组42例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静脉滴注细辛脑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9%,对照组为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合用细辛脑注射液可以明显提高重度支气管哮喘的疗效.
作者:刘绍坤;向旭东;陈平;杨沫毅;曹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六君金铃四逆散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4例采用中药六君金铃四逆散加味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总显效率与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42.2%、92.2%;对照组分别为21.8%、78.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子胃镜疗效总显效率与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34.4%、87.5%;对照组分别为12.5%、71.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六君金铃四逆散治疗消化性溃疡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钟炳武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冠心康复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随机将6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单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中药自拟冠心康复汤.主要观察两组治疗后心电图疗效、心绞痛改善、中医证候积分、血脂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心电图疗效、缓解心绞痛、调节血脂代谢、改善中医证候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冠心康复汤结合西医常规治疗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左萍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二黄春泽牛丹汤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整体功能代偿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对照组以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二黄春泽牛丹汤.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血清血肌酐(Scr)与内生肌酐清除率(Ccr)、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及生活质量的改变.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3%,对照组为6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Scr、CRP、IL-6、Ccr均有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二黄春泽牛丹汤能促进慢性肾衰患者整体功能代偿及生活质量的改善.
作者:陈锡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益母草注射液与缩宫素对产后出血疗效及雌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100例剖宫产分娩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治疗组术中胎儿娩出后立即子宫壁注射益母草注射液2 mL和缩宫素20 U;对照组术中胎儿娩出后,立即子宫壁注射缩宫素20 U.对比两组患者手术中、术后2 h及术后24 h出血量,以及手术前后雌二醇(E2)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 h出血量、术后24 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例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雌二醇(E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母草射液可以辅助缩宫素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其机制可能与提高雌激素水平有一定关系.
作者:郭建红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益肾疏肝胶囊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CHB患者8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与治疗组45例,对照组口服阿德福韦酯片(贺维力),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益肾疏肝胶囊.结果:两组比较,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7.8%,对照组为54.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积分、生化复常(肝功能改善)情况,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毒学抑制情况,总有效应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疏肝胶囊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CHB可以较好的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李煜;谭兰香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对比研究分析,将75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均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组加服四君合五苓散加减,对两组疗效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9%,完全缓解率23.8%;对照组总有效率63.6%,完全缓解率12.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改善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君合五苓散加减结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志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加味参芪地黄汤合潘生丁片治疗气阴两虚型无症状性蛋白尿和(或)血尿的疗效.方法:对无症状性蛋白尿和(或)血尿60例患者,分为加味参芪地黄汤合潘生丁片治疗组、单纯潘生丁片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7%,对照组为3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味参芪地黄汤合潘生丁片治疗气阴两虚型无症状性蛋白尿和(或)血尿安全有效.
作者:何嘉礼;张旭桥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补肾法对缺血性中风之气虚血瘀证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5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两组均予以基础治疗和对症处理,而治疗组再加上益气活血补肾法中药口服,14 d为1疗程,1个疗程后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其中治疗组改善更加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愈显率(57.1%)较对照组(29.6%)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补肾法是治疗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的有效治法.
作者:周红霞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中药内外合治配合西药(MTX)治疗未破损型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内服自拟化癥汤,外敷院内协定方藤药,10 d为1疗程,共2个疗程;同时静脉注射氨甲喋呤20 mg/次/d,5 d为1疗程,共2个疗程.结果:治愈21例(35.0%),好转34例(56.7%),总有效55例(91.7%).结论:中药内外合治配合西药治疗未破损型异位妊娠疗效满意.
作者:陈淑琼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柴蒌桃仁汤治疗稳定型心绞痛(SAP)痰瘀痹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共入选60例SAP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入治疗组(中药+西药)和对照组(单用西药),每组各30例,连续用药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疗效、心绞痛程度、硝酸甘油停减疗效、心电图、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心绞痛疗效显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硝酸甘油完全停用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血脂指标LDL-C方面亦较对照组为优(P<0.05).结论:柴蒌桃仁汤联合西医常规药物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痰瘀痹阻证临床疗效确切,并有良好的调脂作用.
作者:李淑君;范金茹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自拟平肝宁心汤治疗不寐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不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采用自拟平肝宁心汤治疗;对照组37例采用西药艾司唑仑片治疗.观察4周后统计疗效.结果:两组近期疗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但近期疗效总显效率治疗组为84.2%,对照组为5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远期疗效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平肝宁心汤治疗不寐疗效较好,远期疗效稳定.
作者:曾江林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身痛逐瘀汤合黛力新治疗风湿性多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用身痛逐瘀汤合黛力新+强的松治疗,对照组31例仅用强的松治疗.两组均以两周为1疗程,3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8%,对照组为7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身痛逐瘀汤合黛力新治疗风湿性多肌痛疗效显著.
作者:朱辉军;黄胜光;谭宁;温伟强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治疗组采用中成药血脂康胶囊联合辛伐他汀片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辛伐他汀治疗.两组连续服药4周后,观察疗效及血脂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9%,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TC、TG、LDL-C、HDL-C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脂康胶囊联合辛伐他汀片治疗高脂血症有可靠疗效,且疗效优于单用辛伐他汀片.
作者:周宙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鱼鳔补肾丸中补骨脂素的含量.方法:采用Hypersil ODSC18(4.6 mm×200 mm, 5 μm)色谱柱,乙腈-0.1%磷酸溶液(30∶7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245 nm.结果:补骨脂素在0.07168-0.35840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29%(n=6),RSD%=1.47%.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稳定、可靠,可为该产品建立质量控制方法提供参考.
作者:曹霞斐;周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比较治伤散不同剂型治疗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疗效,并探讨其促进软组织损伤修复的机制.方法:采用创伤性大鼠模型,按完全随机方法将大鼠分为治伤散散剂组(A组)、治伤散涂膜剂组(B组)和治伤散巴布剂组(C组),共3组,每组20只,连续给药1周,分别于敷药后1 h、1 d、3 d、5 d、7 d 5个时相点,每组每次处死4只,再按要求处理标本并用标签标记作HE染色,光镜下观察损伤组织病变程度,根据炎症细胞作显微图像处理,并按组织学观察评分.结果:用药1 h:A、C组与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第1、3、5、7天:B组与A、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治伤散巴布剂与散剂疗效相当,具有抗炎、消肿、止痛、改善微循环等作用,能明显改善大鼠急性软组织挫伤局部症状,促进组织修复.
作者:邵先舫;刘志军;陈绍军;张宏波;李前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甲亢方对甲亢模型大鼠垂体、胸腺和脾脏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甲亢模型组、甲亢方中剂量组、甲亢方高剂量组、西药对照组(每组12只),除正常组外,4组大鼠每天按75 μg/100 g体重灌服优甲乐(左甲状腺素钠)造成大鼠甲亢模型,给予不同剂量甲亢方内服,并没西药对照组,第21天处死大鼠并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模型大鼠垂体、胸腺和脾脏病理变化.结果:甲亢方能改善甲亢模型大鼠垂体、胸腺和脾脏组织病理变化,其中高剂量组垂体、胸腺和脾脏组织结构基本同正常组.结论:甲亢方能够显著改善甲亢大鼠垂体、胸腺和脾脏组织病理变化.
作者:胡方林;刘仙菊;易法银;阳春林;龙玲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乌梅对二陈汤挥发性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采用GC-MS分析了二陈汤、缺乌梅二陈汤和乌梅的挥发性化学成分.结果:二陈汤、缺乌梅二陈汤和乌梅分离了58、48、20个色谱峰;二陈汤、缺乌梅二陈汤和乌梅鉴定了37、27、15种化学成分,分别占挥发性成分的78%、87%、83%.结论:本方法简单,可用于工业生产.
作者:彭欣;郭俊国;郭新苗;李伟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考察并分析桑叶药材的质量现状.方法:采用HPLC法分别对10份市售药材样品的芦丁含量进行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Phenomsil C18 (250 mm×4.6 mm)为色谱柱,以甲醇-0.5%磷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58 nm,柱温为24 ℃.结果:10份样品的芦丁含量均未能达到<中国药典>(2005年版)的含量标准.结论:桑叶中芦丁含量普遍较低.
作者:曾森;刘虹;张德芹;刘韦滗;朱晓月;郝彧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建立清咽利喉合剂中绿原酸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采用Kromasil-C18色谱柱,以乙腈-0.4%磷酸水溶液(15∶85)为流动相,流速为0.8 mL·min-1,检测波长为327 nm.结果:绿原酸在5.0-100.0 μg·mL-1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3);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79%,RSD%为1.69% (n=6).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清咽利喉合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时晓亚;于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常见病、多发病.治疗目的是设法解除突出的髓核对周围神经根的压迫,达到松解神经消除水肿的目的.笔者所指的重症腰椎间盘突出症为患肢直腿抬高实验(+),抬高角度<10°.经MRI、CT 示为腰2/3、腰3/4、腰4/5、腰5骶1,均有突出或膨出,并有神经根受压现象,不能行走,翻身活动困难,夜痛甚,影响睡眠,连上牵引床都困难.此类患者在我科常见.以前用常规针灸治疗也有明显疗效,但疗程长,要达到下床行走一般要40 d以上.现笔者运用穴位注射配合腹针治疗该病重症患者,现就2008年10月至2009年9月治疗的35例报告如下.
作者:王秀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火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与对照组39例,治疗组采用火针刺阿是穴、师氏颈腰夹脊穴、局部循经取穴及辨证取穴原则;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17例,显效11例,好转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1.11%(95%CI=89.76-98.91%);对照组临床治愈7例,显效10例,好转11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71.79%(95%CI=57.67-85.91%);两组综合疗效比较,有明显差异(uc=2.6060,P=0.0168);且两组95%的可信区间不重叠.对有效病例随访1年结果表明,治疗组发生复发的危险性明显降低(OR=0.32,95%CI 0.11-0.95);治疗组每治疗4例有效患者,可较对照组减少1例复发病例(NNT=4.28,95%CI=2.21-64.52).结论:火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好,复发率低.
作者:谭立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急性腰扭伤为临床常见病,临床以腰部疼痛,腰肌痉挛,甚或伴有双下肢活动障碍等为主要表现.好发于青壮年、中重劳力、喜好运动者.多年来,笔者采用双侧后溪-劳宫穴透刺配合腰部活动治疗本病,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仁荣;万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比较雀啄术行针与常规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采用简单随机的病例分组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病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予雀啄术行针手法和电针,1次/d,每治疗5 d休息2 d.疗程均为2周.采用简化McGill疼痛评分表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32例,好转25例,无效3例;对照组痊愈20例,好转29例,无效11例.两组的McGill疼痛评分均有降低,且两组的降低水平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雀啄术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疗效显著、确切、迅速,优于常规电针治疗.
作者:任蓉;蔡智刚;林国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推拿手法治疗颈心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予以颈椎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仅予以相关对症支持治疗,两组均10 d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综合疗效与治疗前后眩晕、心悸、胸闷、颈痛等主要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4%,对照组为7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对症状、体征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椎推拿手法治疗该病安全、有效.
作者:王辉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笔者对自2007年8月至2009年2月就诊的63例Ⅰ期狭窄性腱鞘炎患者采用外洗药(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外洗经验方)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马文龙;程春生;查朱青;赵治伟;程真真;单海民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局部透穴电针疗法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顽固性面瘫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4例采用局部透穴电针疗法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24例采用常规针刺配合电针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7%,对照组为7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局部透穴电针疗法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面瘫有较好疗效.
作者:徐树立 刊期: 2010年第04期
在新世纪里,中国-东盟落户南宁,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成为国家战略,广西中医药教育改革正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和新问题.在分析广西中医药教育发展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认为广西中医药教育改革必须从如下3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必须转变观念,顺应教育事业发展的时代潮流;二是必须优化中医药教育资源配置,促进产学研一体化;三是深化中医药课程体系改革,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使广西中医药教育得到可持续发展,才能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智力支持.
作者:蓝毓营 刊期: 2010年第04期
根据以往采药的实践情况,指出药用植物野外采药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如下解决措施:加大经费投入、提高师生比,改革考核方式,转变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达到药用植物野外采药实践的目的.
作者:李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全面分析了现代中医药人才培养,特别是中医师承教育模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可以从培养具有坚定信念的导师队伍、选好跟师对象、改革带徒方式及丰富继承工作手段等4个方面全方位、多层次发展师承教育,使其成为强势提升中医教育质量的现代模式.
作者:王小云;许英;秦莉花 刊期: 2010年第04期
分析了中医专业学生学习活动的共性特点及实施导师制的必要性,提出了导师在本科生学习中的重要性和指导作用,说明了本科生导师制成为培养优秀中医药人才的重要途径,给高等中医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作者:李冬华;章红英 刊期: 2010年第04期
通过开展中医传统养生学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表明养生不只是一种综合性的强身益寿活动,它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不断修正的适合自己的良性的自然生活方式.养生是生命价值的体现,是实现生命意义的本体方式.同时也宣示了广泛开展中医养生学教育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作者:金红;蔡羿;杨智;金娜;王凯玲;彭源长 刊期: 2010年第04期
根据医药类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目标,从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培养目标的确立、立足岗位的教学内容的整合、强调职业能力的教学方法的优化、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考评方式的完善等方面对<中药制剂分析技术>课程进行初步探索,以突显该课程的职业性和岗位适用性,真正落实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
作者:程斌;夏苗芬;周爱珍 刊期: 2010年第04期
对64例患者在抗生素静脉滴注的基础上,配合中药保留灌肠.结果痊愈28例,占43.8%;好转34例,占53.1%;无效2例,占3.1%.治疗后半年随访复发情况,6例复发,复发率为9.4%.认为中药保留灌肠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配合日常护理有显著疗效.
作者:黄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从心理干预、皮肤护理、疼痛干预、饮食护理4个方面总结了对112例带状疱疹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干预的体会,认为循证护理在带状疱疹患者的康复中有独特、积极的意义.
作者:阳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介绍对婴幼儿泄泻患儿的饮食、病情观察等一般护理,从伤食、风寒、湿热、脾虚型护理阐述小儿泄泻的辨证施护.
作者:邓韬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0例,干预组入院后采用常规护理加心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测查两组患者入院时和2周末的焦虑评分及CTSI.结果:两组的焦虑评分和CTSI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心理干预可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心理、生理反应,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促进其康复.
作者:张黎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对65例乳腺癌患者术前术后用Zung氏焦虑状态自评量表(SAS) 进行测评,并根据结果提出护理对策.认为乳腺癌患者术前焦虑状态严重,对手术恐惧引起的焦虑的护理干预以及对术后丧失部分生理功能、社会功能而引起的焦虑的护理干预,对缓解患者的焦虑症状有积极作用.
作者:黄蓓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饮食护理指导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将40例血透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予饮食护理指导,对照组予常规护理.结果:两组SGA、Hb、ALP、DEI、DPI等指标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饮食护理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卜朝晖 刊期: 2010年第04期
通过对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和护理,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减少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认为对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配合心理、生活及其治疗过程中的精心护理,饮食调护,出院后的健康教育等护理,可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降低该病的复发率.
作者:谭爱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就<傅青主女科>补肾相关内容进行一粗浅分析,认为其通过补肾阴、肾阳、肾气以治肾虚或调节肾中阴阳,并利用五脏互相生克关系,通过补肾而补他脏之不足.
作者:何冬梅;尤昭玲 刊期: 2010年第04期
对<伤寒论>方后注明要饮粥的桂枝汤、三物白散、十枣汤、理中汤4方中药粥并用的目的与意义进行分析,认为其主要意义是保胃气、存津液,亦有助药力与缓药势之功.
作者:易峰;杨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1 病例介绍患者连某,男,54岁,湘潭人,因大便反复出血,肛周流脓伴肛门坠胀1年、加重半月入院.既往体健,1年前发现大便时出血,鲜红色,以滴血为主,肛门周围肿痛,1月后肛旁开始流脓,为白色乳糜样,可自愈,但反复发作.无畏寒发热,无恶心呕吐,无黏液脓血便,排便次数无规律,成形.先后到国内各大医院就诊,分别被诊断为复杂性肛瘘、结核性肛瘘及直肠癌待排等,保守治疗后疗效不佳,反复发作,为求诊治入住湘潭市中医院.
作者:宾东华;皮茂;詹敏 刊期: 2010年第04期
中医学将毒蛇咬伤概括为风毒型(神经毒)、火毒型(血循毒)、风火毒型(混合毒)3种证型.尽管风毒、火毒、风火毒的毒理和病理不同,但其基本病因仍然是蛇毒[1].毒蛇咬伤后,证候复杂,涉及脏腑多,但根本上还是影响了三焦的水液代谢与阳气输布,导致水液代谢失调、阳气输布不畅.故在治疗上,关键要清热解毒、通便利尿,二便一通,蛇毒暑湿方得以排泄.湖南浏阳地区山多林深,夏秋之季,毒蛇咬伤较为常见.笔者自2005年以来,采用该法治疗取得肯定疗效,兹举验案如下.
作者:卜伟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笔者在随导师申玉华教授坐诊时,曾诊治一经前泄水的患者,现报告如下.1 验案患者张某,女,40岁,于2009年4月30日初诊.诉月经前阴道流液5年.
作者:傅玲;申玉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直肠周围间隙硬化剂注射结合PPH手术治疗直肠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于确诊为完全性直肠脱垂的病例(Ⅰ、Ⅱ度)同时进行直肠周围间隙硬化剂注射及吻合器直肠黏膜环切(PPH)术治疗.结果:13例全部治愈,随访1-6年无复发.结论:该方法对于Ⅰ、Ⅱ度直肠脱垂疗效确切,且操作简单,未发现并发症或后遗症.
作者:彭文;刘宗荣;魏荣辉;龚颖生;刘恒良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玄麦地黄汤联合滴潇莱威眼药水治疗肺肾阴虚型干眼症的疗效.方法:将确诊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内服玄麦地黄汤联合潇莱威滴眼;对照组单纯滴潇莱威眼药水.均治疗30 d后总结分析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对照组为80.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玄麦地黄汤联合潇莱威滴眼治疗肺肾阴虚型干眼症有显著疗效.
作者:蒲海生 刊期: 2010年第04期
腱鞘囊肿常以手术摘除为常规治疗方法.笔者自2006-2008年采用局部封闭、加压包扎、揉按治疗,效果满意.方法简单,容易掌握,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50例中男21例,女29例,年龄小者12岁,大者72岁;腕背部22例,腕掌部11例,手掌部2例,足背部12例,胫骨外髁部3例.初次治疗47例,手术后复发3例.肿块大3 cm×3 cm,小1 cm×1 cm.
作者:陈炼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结节性红斑为常见于下肢的皮肤结节性疾病,其临床特征为复发性、疼痛的结节,病理呈慢性良性经过,全身症状不明显,发病机制尚不清楚[1].笔者自拟凉血解毒汤治疗结节性红斑37例,效果显著,现总结如下.
作者:龚秀英;袁轶峰;周青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药自拟方合椎管内封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方法:将6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采用中药自拟方合椎管内封闭治疗,中药7 d 1疗程,治疗3个疗程,椎管内封闭1周1次,连续治疗两次;对照组30例只采用椎管内封闭治疗.结果:治疗组症状积分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1%,对照组为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自拟方合椎管内封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
作者:张志余;张旭桥;王波;苏华新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四妙通痹汤结合手法理筋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30例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用四妙通痹汤结合手法理筋治疗,对照组用布洛芬结合手法理筋治疗.两组均治疗30 d为1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83.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妙通痹汤结合手法理筋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较好.
作者:丁晖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大承气汤与甘露醇作为结肠镜前肠道准备的清洁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90例常规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大承气汤,对照组予甘露醇,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肠道清洁程度、清洁范围及服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肠道清洁程度和范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肠道清洁程度达Ⅰ、Ⅱ级占93.4%,而观察组不良反应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承气汤用于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方法安全有效,副作用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作者:谢志芬;严健如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联合补肾活血中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补肾活血中药该病20例,并与单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对照组20例对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75.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补肾活血中药治疗该病疗效显著.它能有效地缓解骨折导致的疼痛,并部分恢复椎体高度,改善脊柱功能.
作者:张华龙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西结合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9例该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81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8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内服外用.结果:术后半年膝关节功能评价优良率治疗组为88.7%,对照组为74.1%;术后1年优良率治疗组为90.9%,对照组为79.0%;术后1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放射学评价优良率治疗组为86.4%,对照组为74.1%.以上3项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结合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疗效可靠,功能恢复满意.
作者:张潇;凌来庆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螺管牵引合穿针塑形夹板治疗闭合性胫腓骨中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螺管牵引合穿针塑形夹板固定,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五合一夹板固定跟骨牵引治疗.结果:骨折愈合率治疗组为96.7%,对照组为86.1%;膝踝关节功能优良率治疗组为86.7%,对照组为73.3%.二者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螺管牵引合穿针塑形夹板治疗胫腓骨中段骨折,骨折愈合时间短,功能恢复优良,固定牢靠,并能减少骨折再移位、功能障碍等并发症.
作者:郑先波;肖四旺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药外洗配合按摩治疗胫骨髁间骨折术后并发膝关节僵硬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9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16例,治疗组采用基础治疗加中药外洗配合按摩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基础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12例,显效7例,有效4例,无效0例;对照组治愈3例,显效4例,有效8例,无效1例.两组疗效经秩和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外洗配合按摩能显著提高胫骨髁间骨折术后并发膝关节僵硬的临床疗效.
作者:苏新平;吕武荣;罗海恩 刊期: 2010年第04期
43例(45只眼)玻璃体积血患者根据其临床表现分为:肝阳上亢证,阴虚火旺证,气滞血瘀证,络伤出血证4个证型.分别用镇肝熄风汤加减,滋阴降火汤加减,桃红四物汤加减,生蒲黄汤加减治疗;结果治疗前后患者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证型之间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病种之间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辨证治疗玻璃体积血有促进出血吸收和提高视力的作用.
作者:郑家阜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手法整复、自制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柯雷氏骨折的疗效.方法:将80例该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手法整复、自制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手法整复、石膏托超腕外固定治疗,两组均按骨折3期辨证内服中药.两组均随访12周后评价疗效.结果:优良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7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柯雷氏骨折疗效较好,值得基层医院推广运用.
作者:戴毅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九华膏治疗褥疮的疗效.方法:将68例患有Ⅲ期褥疮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局部清创及红外线灯照烤创面15 min,治疗组用九华膏敷在创面上,外用无菌干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对照组用肤痔清软膏敷在创面上,外用无菌干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4.2%,对照组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九华膏治疗褥疮可明显提高疗效,且治疗费用低廉.
作者:张帅;杨志波 刊期: 2010年第04期
从保肝降酶、保肝降黄、抗纤维化、抗病毒4个方面阐述具有保肝作用的临床常用中药,认为应利用中药的优势和特色,推动中医药学在肝病领域的发展.
作者:董明慧;王珏;张慧卿;苏永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分析了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概念及产生的相关因素,并根据既往流行病学相关性的调查,阐述了围绝经期综合症的防治对策.
作者:刘春梅;王永宏 刊期: 2010年第04期
从中药敷贴、中药外洗、熨剂3方面对近年来乳腺增生病的中医外治法进行系统归纳总结,以期为同行对该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有益的资料.
作者:赵志国;孙玉苹;吴菊生 刊期: 2010年第04期
中医在认识胰岛素抵抗方面具有独立的病因病机和临床辨证分型,中医药在改善胰岛素抵抗方面具有整体性、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多层次的综合调节优势.临床及实验研究均显示单味中药或复方对本病均有较好疗效.
作者:武文慧;李彩萍 刊期: 2010年第04期
阐述了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病因病机,总结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治疗进展,认为中医辨证论治该病有独特的优势,并提出了以后的研究方向.
作者:吴定坤;石磊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综述了黄连解毒汤在心血管疾病预防与治疗领域的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王蕾;周苏宁;蔚青 刊期: 2010年第04期
阐述了电子病历系统的基本情况和实施前要解决的几个核心问题,电子病历系统在实施中,医务部、信息中心和公司方工作的着力点及医院信息化的体会.
作者:粟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刘新祥教授是湖南省中医院知名中医专家,擅长肾病及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宗景岳学说,注重脾肾培补,笔者有幸在刘老身旁侍诊,观其用经验方肾安汤治疗肾病综合征,疗效较好,特举2例供同道参考.
作者:陈昌飞 刊期: 2010年第04期
蓝青强教授认为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多见肾虚肝郁型,治拟滋养肝肾,疏肝理气为主.临证以自拟更年康方为基本方进行加减,附典型病例资证.
作者:覃洁梅;周彦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张崇泉教授擅长从肝辨治脑病,将阴阳气血辨证、脏腑辨证与治肝之法有机结合,常用清肝泻火、滋阴平肝、益气养肝、柔肝熄风、温补肝肾等法,临床辨治各种脑血管病患者每获良效.
作者:赵瑞成;张崇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总结张锡纯运用龙骨的经验包括以下7个方面:能开痰为治痰神品、质黏涩能收敛滑脱、清肝宁心安神定魂、镇敛冲气平肝息风、开通化滞流通血脉、但敛正气不敛邪气、常配牡蛎不宜煅用.
作者:李公文;杨素兰;石光灿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药益气清胃活血汤合西药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方法:将80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四联疗法,治疗组加服自拟中药益气清胃活血汤,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结果:对照组溃疡愈合率70.0%,Hp转阴率70.0%,腹痛消失显效60.0%,两年内复发率14.3%;治疗组溃疡愈合率85.0%,Hp转阴率90.0%,腹痛消失显效95.0%,两年内复发率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益气清胃活血汤合西药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Hp转阴率和溃疡愈合率高,解除腹痛快,溃疡复发率低,疗效较好.
作者:胡传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2008年3月至2009年7月,笔者运用自拟宣肺止嗽汤治疗小儿咳嗽5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56例中,男31例,女25例;年龄小者1岁,大者12岁;咳嗽时间长者2月,短者4 d;证候分类属风寒型14例,风热型11例,痰热型10例,痰湿型12例,气虚型3例,阴虚型6例.本组患者就诊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受凉、感冒,或呼吸系统炎症,均经过综合治疗.临床表现为继发上感后,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或有外感症状,或有喉间痰鸣等.
作者:郭雪松;胡永峰 刊期: 2010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