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39例临床观察

周宙

关键词:高脂血症, 辛伐他汀, 血脂康胶囊, 中西医结合疗法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治疗组采用中成药血脂康胶囊联合辛伐他汀片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辛伐他汀治疗.两组连续服药4周后,观察疗效及血脂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9%,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TC、TG、LDL-C、HDL-C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脂康胶囊联合辛伐他汀片治疗高脂血症有可靠疗效,且疗效优于单用辛伐他汀片.
中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辨证治疗玻璃体积血43例45只眼临床观察

    43例(45只眼)玻璃体积血患者根据其临床表现分为:肝阳上亢证,阴虚火旺证,气滞血瘀证,络伤出血证4个证型.分别用镇肝熄风汤加减,滋阴降火汤加减,桃红四物汤加减,生蒲黄汤加减治疗;结果治疗前后患者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证型之间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病种之间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辨证治疗玻璃体积血有促进出血吸收和提高视力的作用.

    作者:郑家阜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情志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焦虑状态的影响

    对65例乳腺癌患者术前术后用Zung氏焦虑状态自评量表(SAS) 进行测评,并根据结果提出护理对策.认为乳腺癌患者术前焦虑状态严重,对手术恐惧引起的焦虑的护理干预以及对术后丧失部分生理功能、社会功能而引起的焦虑的护理干预,对缓解患者的焦虑症状有积极作用.

    作者:黄蓓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师承教育——现代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

    全面分析了现代中医药人才培养,特别是中医师承教育模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可以从培养具有坚定信念的导师队伍、选好跟师对象、改革带徒方式及丰富继承工作手段等4个方面全方位、多层次发展师承教育,使其成为强势提升中医教育质量的现代模式.

    作者:王小云;许英;秦莉花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探讨专科中药学专业野外采药实践的改革

    根据以往采药的实践情况,指出药用植物野外采药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如下解决措施:加大经费投入、提高师生比,改革考核方式,转变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达到药用植物野外采药实践的目的.

    作者:李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饮食护理指导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目的:观察饮食护理指导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将40例血透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予饮食护理指导,对照组予常规护理.结果:两组SGA、Hb、ALP、DEI、DPI等指标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饮食护理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卜朝晖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中医药教育改革的理性思考

    在新世纪里,中国-东盟落户南宁,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成为国家战略,广西中医药教育改革正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和新问题.在分析广西中医药教育发展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认为广西中医药教育改革必须从如下3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必须转变观念,顺应教育事业发展的时代潮流;二是必须优化中医药教育资源配置,促进产学研一体化;三是深化中医药课程体系改革,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使广西中医药教育得到可持续发展,才能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智力支持.

    作者:蓝毓营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对中医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与思考

    分析了中医专业学生学习活动的共性特点及实施导师制的必要性,提出了导师在本科生学习中的重要性和指导作用,说明了本科生导师制成为培养优秀中医药人才的重要途径,给高等中医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作者:李冬华;章红英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穴位注射配合腹针治疗重症腰椎间盘突出症35例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常见病、多发病.治疗目的是设法解除突出的髓核对周围神经根的压迫,达到松解神经消除水肿的目的.笔者所指的重症腰椎间盘突出症为患肢直腿抬高实验(+),抬高角度<10°.经MRI、CT 示为腰2/3、腰3/4、腰4/5、腰5骶1,均有突出或膨出,并有神经根受压现象,不能行走,翻身活动困难,夜痛甚,影响睡眠,连上牵引床都困难.此类患者在我科常见.以前用常规针灸治疗也有明显疗效,但疗程长,要达到下床行走一般要40 d以上.现笔者运用穴位注射配合腹针治疗该病重症患者,现就2008年10月至2009年9月治疗的35例报告如下.

    作者:王秀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论《伤寒论》药粥并用法的意义

    对<伤寒论>方后注明要饮粥的桂枝汤、三物白散、十枣汤、理中汤4方中药粥并用的目的与意义进行分析,认为其主要意义是保胃气、存津液,亦有助药力与缓药势之功.

    作者:易峰;杨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平肝宁心汤治疗不寐证38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平肝宁心汤治疗不寐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不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采用自拟平肝宁心汤治疗;对照组37例采用西药艾司唑仑片治疗.观察4周后统计疗效.结果:两组近期疗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但近期疗效总显效率治疗组为84.2%,对照组为5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远期疗效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平肝宁心汤治疗不寐疗效较好,远期疗效稳定.

    作者:曾江林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清热解毒、通便利尿法治疗毒蛇咬伤验案举隅

    中医学将毒蛇咬伤概括为风毒型(神经毒)、火毒型(血循毒)、风火毒型(混合毒)3种证型.尽管风毒、火毒、风火毒的毒理和病理不同,但其基本病因仍然是蛇毒[1].毒蛇咬伤后,证候复杂,涉及脏腑多,但根本上还是影响了三焦的水液代谢与阳气输布,导致水液代谢失调、阳气输布不畅.故在治疗上,关键要清热解毒、通便利尿,二便一通,蛇毒暑湿方得以排泄.湖南浏阳地区山多林深,夏秋之季,毒蛇咬伤较为常见.笔者自2005年以来,采用该法治疗取得肯定疗效,兹举验案如下.

    作者:卜伟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浅析张锡纯运用龙骨之经验

    总结张锡纯运用龙骨的经验包括以下7个方面:能开痰为治痰神品、质黏涩能收敛滑脱、清肝宁心安神定魂、镇敛冲气平肝息风、开通化滞流通血脉、但敛正气不敛邪气、常配牡蛎不宜煅用.

    作者:李公文;杨素兰;石光灿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婴幼儿泄泻的辨证施护

    介绍对婴幼儿泄泻患儿的饮食、病情观察等一般护理,从伤食、风寒、湿热、脾虚型护理阐述小儿泄泻的辨证施护.

    作者:邓韬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电子病历系统规划和实施的着力点

    阐述了电子病历系统的基本情况和实施前要解决的几个核心问题,电子病历系统在实施中,医务部、信息中心和公司方工作的着力点及医院信息化的体会.

    作者:粟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对市售桑叶药材中芦丁的含量调查

    目的:考察并分析桑叶药材的质量现状.方法:采用HPLC法分别对10份市售药材样品的芦丁含量进行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Phenomsil C18 (250 mm×4.6 mm)为色谱柱,以甲醇-0.5%磷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58 nm,柱温为24 ℃.结果:10份样品的芦丁含量均未能达到<中国药典>(2005年版)的含量标准.结论:桑叶中芦丁含量普遍较低.

    作者:曾森;刘虹;张德芹;刘韦滗;朱晓月;郝彧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中医在认识胰岛素抵抗方面具有独立的病因病机和临床辨证分型,中医药在改善胰岛素抵抗方面具有整体性、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多层次的综合调节优势.临床及实验研究均显示单味中药或复方对本病均有较好疗效.

    作者:武文慧;李彩萍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加味参芪地黄汤合潘生丁片治疗无症状性蛋白尿和(或)血尿30例

    目的:探讨加味参芪地黄汤合潘生丁片治疗气阴两虚型无症状性蛋白尿和(或)血尿的疗效.方法:对无症状性蛋白尿和(或)血尿60例患者,分为加味参芪地黄汤合潘生丁片治疗组、单纯潘生丁片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7%,对照组为3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味参芪地黄汤合潘生丁片治疗气阴两虚型无症状性蛋白尿和(或)血尿安全有效.

    作者:何嘉礼;张旭桥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护理体会

    通过对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和护理,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减少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认为对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配合心理、生活及其治疗过程中的精心护理,饮食调护,出院后的健康教育等护理,可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降低该病的复发率.

    作者:谭爱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张崇泉教授从肝辨治脑病经验

    张崇泉教授擅长从肝辨治脑病,将阴阳气血辨证、脏腑辨证与治肝之法有机结合,常用清肝泻火、滋阴平肝、益气养肝、柔肝熄风、温补肝肾等法,临床辨治各种脑血管病患者每获良效.

    作者:赵瑞成;张崇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流行病学调查现状

    分析了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概念及产生的相关因素,并根据既往流行病学相关性的调查,阐述了围绝经期综合症的防治对策.

    作者:刘春梅;王永宏 刊期: 2010年第04期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中医药学会;湖南省中医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