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 主管单位:湖南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湖南省护理学会
  • 国际刊号:1006-6411
  • 国内刊号:43-1229/R
  • 影响因子:0.70
  • 创刊:2001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42-319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护理学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2009年2期文献
  • 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护理

    总结了98例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手术前后护理要点.包括患者的术前准备、基础护理、生活护理、健康教育及术后并发症相应的护理措施.认为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对治疗炎性息肉包裹的结石具有一定的优势,而完善的心理护理、术前护理和并发症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完整、细致的出院指导是预防结石复发的

    作者:李坚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行颈椎管扩大成形术的护理

    总结76例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伴发育性椎管狭窄症患者行颈后路减压改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的护理.包括术前全面细致的心理护理、充分的准备,术后病情观察、饮食、康复指导.76例患者中24例达到生活完全自理,另54例部分自理出院.认为术前做好优质的心理护理和术前准备,术后做好病情观察及各项护理措施,对促进患者的病情康复及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意义重大.

    作者:张丹丹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良性前列腺增生耻骨后摘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结7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行耻骨后摘除术的围术期护理经验.包括术前护理和术后护理,特别强调术前心理护理、控制尿路感染、肠道准备和术后各种管道的护理及膀胱冲洗.认为做好良性前列腺增生耻骨后摘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促进其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罗永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对髋关节置换术护理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髋关节置换术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108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4例.实验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按照常规医嘱进行护理,采用随机教育方式给予护理指导.结果 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尿潴留、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失眠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伤口疼痛、腰背疼痛、焦虑得分、平均住院日均少于对照组,满意度及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够减少患者并发症及失眠的发生率,增加舒适度,减轻焦虑,改善髋关节功能.同时促进了护患沟通,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获得良好的护理效果.

    作者:石立群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腹部手术后胃肠减压患者不舒适症状分析及护理

    探讨分析75例胃肠减压患者不舒适症状,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胃肠减压期间患者常出现咽喉部疼痛、口干、口渴、术后睡眠质量差、排痰困难、语言表达能力受限、恶心、呕吐等不舒适症状.认为针对不同患者的不舒适症状,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使其积极地配合治疗及护理,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

    作者:全晓国;罗秀丽;黄雪辉;吴伟珍;陈春燕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前列腺活检穿刺的影响

    总结29例前列腺活检穿刺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包括术前进行心理评估和干预,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完善术前准备;术后严密病情观察.认为正确运用护理程序,做好前列腺活检穿刺的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对于帮助患者树立生活信心,提高生存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文;于成娥;刘辉;付敏;孔齐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一期前后路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护理

    总结9例一期前后路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护理经验.包括心理护理、围手术期护理及康复训练等.9例患者颈椎均完全复位,神经症状有明显恢复,未发生1例护理并发症.认为一期前后路手术复杂,风险大,做好心理护理、术前训练及术后呼吸道的管理,积极的康复锻炼,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作者:时艳军;王慧慧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分析及护理

    目的 回顾性总结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和传统术式的优势及护理特点,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治疗腹股沟疝中的应用,预防术后并发症,确保手术的安全实施.方法 将104例疝修补术病人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2组,其中52例行无张力疝修补术,52例采用传统术式,对无张力组病人进行全面的护理评估,向病人及家属详细介绍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方法的优点,修补材料的特性,做好病人的心理及手术的护理.对2组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术后尿潴留、复发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无张力组所有病例无阴囊水肿、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减轻了护理工作量和病人的痛苦,复发率低.

    作者:苏燕芬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10例经胸骨下段小切口行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护理

    总结10例经胸骨下段小切口封堵器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的护理.护理要点包括密切监测各监护参数,提供及早诊断和治疗的依据;注意心包、纵隔引流管护理;做好用药护理和出院宣教.认为精心的护理是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保证.

    作者:康爱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乡镇医院聘用制护士使用中的问题与对策

    总结基层医院聘用护士使用中的问题和对策,包括使用数量逐年增多、人员素质差等,认为应通过若干对策,使聘用护士成为基层医院护理队伍的骨干力量,确保护理专业技术与诊疗技术水平同步提高.

    作者:周永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温馨护理的内涵与管理策略

    深入理解温馨护理内涵,总结管理策略,包括对温馨护理进行管理、策划,实现温馨护理的优化服务,认为温馨护理可得到护患双方的满意和支持,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王丽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总结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护理人力资源总量不足、结构配置不合理、激励机制不健全、教育与现实脱节和培训欠缺,认为应加强护理人力资源规划及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进行职业发展规划,稳定护理队伍、加强培训,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充分运用激励机制.

    作者:何皖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完善的护理告知在防范PICU护患纠纷中的作用

    探讨在儿科监护室护理中,告知的重要性、方式、作用等,认为完善的护理告知可以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保障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和护士的合法权益,使护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以减少和防范护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周恩济;袁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163份精神科护理病历的缺陷分析及防范对策

    总结精神科护理病历存在的缺陷及防范对策,包括入院评估不全面、记录不连续、记录未体现专科特点、记录不全、医护不符等,认为应加强管理,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加强沟通以保证护理记录书写质量.

    作者:刘艳林;李姣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护理管理软件在病区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总结护理管理软件在病区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包括系统概述和使用方法,认为管理软件的使用可建立有效管理模式,提高管理质量.

    作者:麻春英;王晓凤;陶建双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医院护工岗位常见问题及分析

    目的 了解护工在病房工作的情况,正确评价护工岗位存在的问题.方法 将本院2006年1月~2007年12月患者、家属及医务人员对护工岗位的意见,以及在护工管理过程中发现的护工岗位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并统计.结果 护工岗位存在的各类问题占总问题的百分比由高到低依次为:不能坚守岗位占25.1%;工作不到位占17.2%;不服从管理占17.2%;着装不到位占15.1%;要价高占13.9%等.结论 在进行护工管理的过程中,应完善各项管理及规章制度,着重加强对护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素质教育,提高护工的服务意识;加强护工岗位质量管理;才能提高护工岗位的工作质量,提高病人及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郑凯兰;邓娟;唐丹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及防范措施

    分析了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和防范措施,包括护理人员因素、环境因素、物质因素、患者因素等,认为只有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细化护理每一个环节的安全防范措施,使错误的行为不再发生,从而杜绝和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

    作者:李晓玲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5例紫杉醇外渗的护理

    回顾分析5例紫杉醇外渗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措施,主要为经透明质酸酶局部封闭加维生素B12湿敷外渗部位皮肤.认为进行紫杉醇化疗时首先应注意预防药物外渗,一旦发生外渗要根据药物的特性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减轻患者的痛苦,达到佳的治疗效果.

    作者:胡凤侠;王勤;韩艳;赵琳琳;杨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膀胱肿瘤患者术后膀胱灌注的护理

    总结 23例膀胱肿瘤术后患者的护理体会,包括规范的护理、细致的观察、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认为可有效防止并发症发生,降低肿瘤复发率,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叶小帆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相关静脉炎的原因分析与护理

    总结了32例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发生静脉炎的原因,提出护理对策,包括护理人员掌握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技术及并发症发生的原因,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认真查找原因,重视导管的维护,认为细致全面的导管护理可以有效延长导管使用寿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肖玉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2种气道湿化方法在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与比较

    目的 观察脑出血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应用2种不同气道湿化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5例脑出血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用雾化器接面罩半封闭持续氧气雾化吸入气道湿化法,对照组采用持续滴注0.45%生理盐水气道湿化,比较2组肺部感染、痰痂形成、气道黏膜出血、刺激性咳嗽情况.结果 观察组肺部感染、痰痂形成、气道黏膜出血、刺激性咳嗽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雾化器面罩半封闭持续氧气雾化吸入气道湿化法效果优于持续滴注0.45%生理盐水气道湿化法.

    作者:林倩君;区洁芬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血液灌流治疗急性中毒的护理

    总结了64例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患者应用血液灌流治疗的护理,措施包括急救治疗;密切观察病情;体外循环监护;凝血、出血的观察与护理;血液灌流结束时护理和心理护理.认为加强血液灌流的各项护理工作,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防止灌流并发症的发生,是顺利进行血液灌流的关键.

    作者:陈灵芝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午睡习惯在降低冠心病发病率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午睡是否对降低冠心病发作有积极作用.方法 将20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有午睡习惯,对照组患者没有午睡习惯.对比2组患者冠心病发作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发作远远少于对照组的冠心病患者(p<0.01).结论 午睡可以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

    作者:李美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心理干预对减轻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压力的影响

    目的 针对脑卒中主要照顾者压力的影响因素,采取减轻主要照顾者压力的措施,提高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能力.方法 选择100例脑卒中患者,按住院顺序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健康教育及康复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主要照顾者实施心理干预,在患者入院时、出院时采用主要照顾者负担问卷进行评分并记录.结果 入院时2组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出院时2组评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主要照顾者实施心理干预,能使照顾者的压力减轻,照顾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作者:李小春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2例体外循环下气管成形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气管重度狭窄致重度呼吸困难是由于气管原发性(肿瘤发生于环状软骨下缘至隆突的肿瘤)或外伤后致气管重度狭窄所致.临床比较少见.手术切除病变部位是治疗气管狭窄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樊晓娥;焦健方;张瑛;孟庆玲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1例拔牙引起多间隙感染伴感染性休克的护理

    目前,由于无菌技术和抗生素的广泛引用,因拔牙导致严重感染的病例较为少见.现将本科收治的1例拔牙后导致颞下间隙、翼下颌间隙等多间隙感染并发感染性休克病例的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朱红霞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1例骨折合并感染的血友病患者行截肢术的护理

    血友病A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是外科手术的相对禁忌证,手术危险性很大.本科于2008年1月对1例股骨髁上骨折并感染的血友病患者成功实施了截肢术,术后恢复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俏;刘卫红;邓露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1例静注高渗葡萄糖后外渗的观察与护理

    静注高渗溶液出现外渗,临床上较常见.一般经过常规处理,很快就恢复,但2007年12月24日在本院门诊发生了1例静注高渗葡萄糖6h后,出现迟发性外渗,经过近3周治疗痊愈.现报道如下.

    作者:诸明春;陈小燕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1例静脉注射巴曲亭致过敏性休克的护理

    巴曲亭又名注射用血凝酶,是由巴西矛头蝮蛇的毒液中分离得到的一种血液凝固酶.其中含有类凝血酶和类凝血激酶,不含神经毒素和其它毒素,仅有止血功能,不影响血液的凝血酶原数目,因此使用本品无血栓形成危险[1],更适用于老年患者,是一种高效、速效、长效、安全的止血药,也是外科临床常用的止血药,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偶见过敏样反应,但引起过敏性休克的情况非常少见.

    作者:江发英;张新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205例儿童气管异物的急救治疗与护理

    总结205例儿童气管异物的急救、治疗和护理.包括急症患儿的入院后病情判断、术前准备、术后病情观察、护理和健康指导等.认为护士根据患儿异物呛入后的不同表现进行准确的判断,配合医生快速给予有效的急救措施及术前准备;术后并发症的有效观察及预防,细致的护理对患儿疾病痊愈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张赋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手足口病患儿的家庭护理干预

    总结了4781例手足口病患儿在医护人员指导下,由家长在家护理的经验.家长在家中实施消毒隔离,对患儿进行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发热护理及病情观察,同时给予营养支持与心理护理.认为对手足口病患儿实施正确的家庭护理干预,可促进其康复,免除住院,减轻医护人员工作压力,为国家节约医疗资源.

    作者:刘筱英;阳惠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儿童糖尿病人的健康教育

    总结17例糖尿病患儿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包括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用药指导、心理护理、出院指导等,认为对糖尿病患儿实施规范的健康教育是保证其安全用药、定期复诊、控制糖尿病的发展、提高患儿生活质量的关键.

    作者:金夕辉;吴梅;张晓琼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社区护士在产后访视中开展健康教育的体会

    总结社区护士在1000例产妇产后访视中开展健康教育的体会,包括提供心理支持、产后康复指导、母乳喂养指导、婴儿卫生保健指导等,认为可减少有害因素对母婴的伤害,保证母婴健康.

    作者:陈双双;易红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60例大肠癌患者结肠造口的护理

    总结60例大肠癌患者结肠造口的护理经验,包括心理护理、造口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等.认为做好大肠癌患者结肠造口的护理,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前提.

    作者:何淑敏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41例脑膜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总结41例脑膜瘤患者围术期的护理体会,包括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护理等.认为掌握并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发病时间和肿瘤部位,制定出周密的护理计划,对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治愈率至关重要.

    作者:翟慎晔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神经内镜下经单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的围术期护理

    总结22例神经内镜下经单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的围术期护理经验.包括术前准备、心理护理、术中护理、术后及并发症的护理.认为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不仅简便、安全、准确性高,并且能大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针对术后易出现的并发症及早采取相应护理措施,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和积极防治并发症发生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病死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

    作者:梁佩云;邹爱蓉;张凤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骶骨肿瘤术前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患者的护理

    总结50例骶骨肿瘤患者肿瘤摘除前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的护理,包括术前准备、心理护理、术后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认为精心的护理,能有效预防并发症,保证手术成功.

    作者:陈凤梅;傅利勤;朱小霞;陈丽勤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蟾乌巴布膏在肝癌微波凝固治疗术后疼痛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蟾乌巴布膏在肝癌微波凝固治疗术后疼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68例行肝癌微波凝固治疗术后出现疼痛的患者,根据疼痛部位给予蟾乌巴布膏外敷及心理干预,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疼痛强度评分、止痛起效与持续时间.结果 用药后疼痛缓解66例,总有效率91.17%.结论 蟾乌巴布膏外敷配合心理干预是有效控制肝癌微波凝固治疗术后疼痛的方法,提高了患者对微波治疗的依从性,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兰红艳;李晓珍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重度子痫前期的风险评估及预见性护理

    目的 通过对重度子痫前期孕产妇进行风险评估,实施预见性护理,探讨其对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情况.方法 对2007年5月~2008年8月入住本院产科的220例重度子痫前期的孕产妇(观察组)进行风险评估,实施预见性护理,与2006年1月~2007年4月实施常规护理的223例重度子痫前期的孕产妇(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2组不同护理对患者并发症影响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胎盘早剥及并发心衰和子痫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重度子痫前期孕产妇进行风险评估,实施预见性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产科重症患者的护理质量,保证了母婴安全.

    作者:肖艳兰;朱中娥;郭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外科护理学双语教学的探讨

    探讨外科护理学实施双语教学的体会,包括对双语教学的认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提出相应的对策,认为通过双语教学,有利于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外科护理学的知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以及获取新前沿现代医护科技信息的能力,提高我国护理人才的国际竞争力.

    作者:蒋华;刘;黄笑燕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护理临床教学中护患纠纷的原因及对策

    总结了护理临床教学中引发护患纠纷的常见原因,包括护理人力资源不足,带教老师及护生法律意识淡漠,护生的不熟练技术操作,护生缺乏情商培养及与患者沟通的缺乏等,提出相应对策,认为应重视带教老师的选择与管理,提高带教老师和护生的法律意识,加强知识技能培训,加强护生的情商培养,把握沟通技巧等.

    作者:何桂英;邓敏;田红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目标教学管理在血液儿科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目标教学管理在儿科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方法 通过制定教学目标,采取一对一带教对未取得护士执业证书的新护士进行培训.结果 新护士的专科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病情观察能力、应变能力、急救水平以及与患儿的沟通交流能力、服务意识均得到提高.结论 目标教学管理有利于新护士在较短时间内熟练掌握专科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作者:贾喻梅;周永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护士工作压力源与心理亚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

    目的 探讨护士工作压力源、心理亚健康状况及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康奈尔医学指数(CMI)、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对三级综合医院的150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士心理亚健康发生率为36.7%;护士的主要压力源来自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方面、护理专业与工作方面的问题;除工作环境与资源方面外,护士工作压力源各维度得分与MR分及绝大部分症状因子分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护士存在着多种压力源及影响心理健康的因子,应引起关注和重视,以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满足社会及病人对护理工作的需求.

    作者:卿美华;张少清;赵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曲靖市2004年部分中小学生视力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部分中小学生视力状况.方法 对15712名中小学生进行视力检测.结果 不同性别及不同学习阶段的视力低下检出率存在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加强对中小学生的视力保护.

    作者:汪德梅;龙小微;宋家卫;娄洪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长沙市健康体检人群中代谢综合征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调查近3年来长沙市部分健康体检人群中代谢综合征患病情况.方法 选取2003年6月~2004年12月与2006年6月~2007年12月2个时间段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群4462人和4847人的体检资料,以2003年中华糖尿病学会(CDS-2003)的建议为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对这两个时间段人群中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进行分析.结果 长沙市健康体检人群中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在2003年和2006年分别为21.3%和22.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40~49年龄段的患病率变化明显升高24.2%、28.6%(p<0.05),其中高血压病的患病率为23.4%、28.6%(p<0.05);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患病率为23.1%、28.4%(p<0.05).结论 近3年中,长沙市部分健康体检人群中代谢综合征患病率有轻微升高的趋势,而且患病年龄有提前的倾向.

    作者:张丽芳;李燕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预防手术感染的控制策略

    总结预防手术感染的控制策略,以ISO9000质量控制体系中的4M1E法为入路,即从MAN(人,包括病人和医务人员),MACHINE(仪器),MATERIAL(材料),METHOD(方法),ENVIRONMENT(建筑结构)5大要素进行管理,认为可有效预防手术感染.

    作者:杨冬妮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危重症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研究进展

    在危重症患者中,应激性高血糖的发生非常普遍,由多种原因导致,可通过多种途径对机体产生有害的病理生理效应,从而影响患者预后.综述了应激性高血糖的发生及其机制;对机体的损害及其机制;危重症中控制血糖的范围及其益处;血糖控制能改善预后的机制以及应激性高血糖的防治方法,认为在临床中应重视应激性高血糖,及早发现,使用各种方法将血糖控制在一定范围,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袁敏;李文俊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胃管置入方法的研究

    以医学文献为基础,全面分析了造成临床胃管置入困难的原因及针对不同病人的胃管置入方法,包括新生儿胃管置入法、儿童胃管置入法、成年人胃管置入法、昏迷合并伴有舌根后坠病人胃管置入法、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病人胃管置入法、食道狭窄病人胃管置入法、抢救洗胃病人置管法等,对当前临床中前沿的、先进的、成功的胃管置入经验方法进行了综述.

    作者:黄平秀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ICU气管插管全麻手术后病人的心理分析及对策

    总结气管插管全麻手术后病人在ICU监护期间存在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恐惧、孤独、不安全感、急躁、易怒、绝望等,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包括做好术前探访、介绍入室须知和ICU基本情况、向病人讲解有关的医学知识、做好麻醉清醒期的心理护理、加强非语言交流沟通和改善监护环境.认为心理护理对疾病的康复至关重要.

    作者:宋丽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399例老年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

    总结399例老年手术病人心理护理体会.老年手术病人易出现恐惧、焦虑、抑郁、孤独等心理反应,应针对不同的心理反应,实施心理护理.认为心理护理可使老年手术病人以佳的心理状态迎接手术,配合治疗,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康复.

    作者:孙莹;谢红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青光眼术后浅前房的护理

    总结了青光眼术后浅前房的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生活护理、术眼护理、病情观察和出院指导.认为良好的护理在青光眼术后浅前房患者的恢复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周荣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全麻喉罩置入的护理

    总结140例全麻喉罩置入患者的护理.包括使用喉罩前准备、使用时护理、使用后处理等.认为全麻喉罩置入有效,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麻醉恢复时间,且操作简单,容易护理.

    作者:伍细芳;李红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63例断指再植术的术中护理配合

    总结63例(82指)断指再植术患者的术中护理配合要点,包括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处理、心理护理等.认为断指再植手术过程中充分的术前准备、耐心的心理护理、防止血管痉挛、预防伤口感染是手术成败的关键.

    作者:谭学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层流洁净手术室的使用与管理

    总结了层流洁净手术室的使用与管理,包括手术室的合理配置和布局,加强对人员、物流的管理,净化程序的控制和管理,维护和保养的管理.认为只有加强层流洁净手术室的综合管理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优势.

    作者:龚利纯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鼻内窥镜下垂体瘤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总结28例经鼻内窥镜下垂体瘤切除术的手术配合.包括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注意事项.强调术前详细访视病人了解病情、充分准备内窥镜特殊器械及止血物品,术中器械护士、巡回护士与术者熟练、默契的配合、严格的无菌操作及鼻内窥镜等器械的正确使用等是促进手术顺利完成、提高手术质量的关键.

    作者:黄柳芳;曾英玉;候海燕;赵惠娟;王晓丹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延长吸氧时间对腹腔镜手术后气腹所致肩部疼痛的影响

    目的 探讨延长吸氧时间对妇科恶性肿瘤腹腔镜手术后CO2气腹后遗疼痛的影响.方法 全麻下行腹腔镜广泛全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病人76例,根据手术单双日分为2组,对照组40例,观察组 36例.对照组术毕返回病房予双鼻孔低流量吸氧3h,观察组予双鼻孔低流量吸氧6h,观察2组肩部疼痛、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二氧化碳结合力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肩痛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且疼痛程度也较对照组轻;观察组二氧化碳结合力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术后2组各时间段生命体征及SpO2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延长吸氧时间能减轻腹腔镜术后CO2气腹引起的肩部疼痛.

    作者:谢向红;陈洁珊;吴秀娥;骆淑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血液透析患者感染的临床分析及预防护理

    分析45例患者的感染部位、相关因素、病原菌种类,发现共发生感染58例次,肺部感染常见(32.8%),其次为泌尿道感染(24.1%)、血管通路感染(17.2%)、腹膜炎(13.8%),病原菌依次为革兰阴性杆菌(21.7%)、革兰阳性球菌(19.6%)、真菌(6.5%).认为血液透析患者感染发生率高,积极控制原发病,改善营养状况,有助于预防及治疗感染,缩短住院日,降低死亡率.

    作者:张维霞;赵彩萍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心理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均接受系统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而对照组仅给予一般性的心理护理,采取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自拟服药依从性调查表,于治疗前、出院时、出院6个月各评定1次.出院随访1年.结果 2组ITAQ评分、服药依从性和再次住院次数差异有显著性,均以观察组较好(p<0.05).结论 心理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降低复发率.

    作者:季永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2007年6月~2007年8月入住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患者均接受系统的抗精神病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和一般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的护理措施和一般的健康教育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采用自拟精神分裂症相关知识评分表和服药依从性调查表,比较2组患者精神分裂症相关知识水平、服药依从性和复发率的差异.结果 经护理干预后,2组患者精神分裂症相关知识水平、服药依从性和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各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相关知识水平,增强对服药治疗的依从性,从而降低复发率和再住院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义会;张群英;阎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基层医院输液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的 调查静脉输液过程中输液卡记录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方法 对200份输液过程中的输液卡进行检查分析,把存在的问题分类.结果 查出有问题的记录87份,占43%.结论 基层医院输液卡应用中存在不少问题,应加强管理.

    作者:刘玲;肖玉含;庞军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糖尿病患者手术前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观察和护理

    回顾总结30例糖尿病患者手术前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观察与护理,包括心理护理,置泵中的注意事项,置泵后的监测和健康教育等,认为胰岛素泵持续注射胰岛素能迅速降低血糖,平稳地控制血糖,减轻患者痛苦,缩短住院天数,是手术前期糖尿病患者治疗的一种安全措施.

    作者:卓丽荣;廖瑞熹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高压氧治疗并发中耳气压伤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总结89例高压氧治疗并发中耳气压伤的病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包括操舱人员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及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掌握治疗适应证及适合治疗的时机、加强并发症的观察与预防,认为通过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林秀芳;何凡;黎晓宁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血液离心血袋破损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 探讨血袋离心破损的原因,制定对策,减少血液报废.方法 对两个不同厂家的血袋,不同贮存条件的血液在不同离心条件所致血袋破损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甲厂家血袋破损38袋,乙厂家血袋破损4袋;不同条件下血袋破损的部位不同.结论 血袋离心破损与血袋本身质量,血袋是否与离心杯匹配,并与操作不规范、采血导管热合不牢等因素有关.

    作者:车火娇;詹伟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及防护管理

    总结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包括身心健康问题、意外损伤、病毒感染、理化因素、医疗设备等,认为通过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保持严谨工作态度、正确防护可降低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

    作者:陈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复方黄松洗液联合达克宁散治疗老年患者湮尻疮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治疗老年患者湮尻疮有效、简便的方法.方法 将2005年1月~2007年12月48例发生湮尻疮的卧床危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治疗组患者局部皮肤用复方黄松洗液5ml加温开水100ml湿敷后,予达克宁散扑撒治疗.对照组用清水清洗后,外涂红霉素软膏.结果 治疗组24例患者22例治愈(占91.6%),观察组24例患者16例治愈(占66.7%).2组疗效比较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复方黄松洗液联合达克宁散治疗老年患者湮尻疮的疗效明显优于红霉素软膏,其方法简便、经济,值得在临床及家庭推广使用.

    作者:李慧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独角膏联合康复新液治疗深度压疮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独角膏联合康复新液治疗深度压疮的效果.方法 将43例发生深度压疮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22例采用创面喷洒康复新液加外敷独角膏治疗,对照组21例采用康复新液湿敷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 2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77%、93.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独角膏联合康复新液治疗深度压疮疗效好且优点突出,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许少英;黄艾;张玲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高浓度补钾在心功能不全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高浓度补钾在心功能不全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 84例心功能不全合并低钾血症患者分为高浓度补钾组(40例)及对照组(44例),前者每小时补钾量(mmol)以(4.5-血清钾浓度)×体重×0.2计算,再以0.9%生理盐水稀释至50ml,用输液泵50ml/h泵入.对照组按传统补钾方式进行,每小时监测血钾1次,连续监测4h.结果 2组在治疗后4个时间点血钾正常比例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使用微量注射泵高浓度补钾能迅速纠正低钾血症.

    作者:张慧;朱冰船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2种方法外敷治疗液体外渗所致局部肿胀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2种方法外敷治疗液体外渗所致局部肿胀的疗效.方法 将102例液体外渗所致局部肿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观察组应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喜辽妥)外敷治疗,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湿热敷法.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1%,对照组为76.4%.2组比较,χ2=4.5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喜辽妥外敷疗效较50%硫酸镁湿热敷好.

    作者:陈芳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两性霉素B治疗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护理

    总结两性霉素B治疗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不良反应及护理对策.包括心理护理、用药护理、静脉护理、不良反应与对策.认为注意使用两性霉素B的药物护理,实施对症治疗的护理,可有效控制不良反应,达到治疗疾病,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的目的.

    作者:黄秋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41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21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辨证施护,对照组20例,采用西医常规护理措施.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辨证护理效果良好.

    作者:梁翠葵;陈荷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地震临时病区伤员的急救护理管理

    总结地震临时病区内伤员的护理及管理方法,包括地震群体伤员快速检伤,按区分流分治、重视查对及消毒隔离、生活护理和心理护理,认为利用三甲医院人员和技术的优势,及时改变急救护理流程,可利于更及时、有效救治护理地震群体伤员.

    作者:龙小兰;张丽华;张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收治地震灾区伤员护理管理的探讨

    总结34例地震灾区伤员医院护理管理的要点,包括启动护理应急预案、评定分类伤员的病情、危重伤员立即转入重症监护室、实行多学科护理大会诊、提供心理支持,采取动态多样心理干预、重视多学科全面护理及健康教育,对伤员实行前瞻性护理干预措施,减轻骨科伤员的并发症,出院时落实可行的康复指导、分批欢送灾区患者,帮助灾区患者树立信心重建家园等,认为可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更好地为伤员服务.

    作者:王乔凤;胡爱玲;林晓岚;陈苑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癌症临终患者的人性化护理

    总结50例晚期癌症患者护理,包括根据不同心理反应给予心理关怀、一般护理、疼痛的护理等,认为人性化护理虽不能挽救患者的生命,但可为其减轻痛苦,控制疼痛,给予舒适,给患者家属精神上支持,具有十分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肖玉芳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