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8例鼻咽癌患者肿瘤组织中AngⅡ的表达情况.以鼻息肉组织标本30例为对照.结果 AngⅡ在鼻咽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细胞百分率为:70.4%,鼻息肉中表达率仅40%,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别;AngⅡ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与T分期正相关,相关系数γ=0.238,P<0.05;AngⅡ的表达在合并肿瘤远处转移患者中明显高于无远处转移患者.结论 AngⅡ在鼻咽癌组织中表达增高,且与肿瘤的T分期、M分期相关,可能在鼻咽癌的发生、发展、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王义旺;曾小维;包敦雄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姜黄素对前列腺癌PC-3细胞的体外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光镜形态学、MTT法、流式细胞仪和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10、20和30μmol/L浓度的姜黄素在体外对前列腺癌PC-3细胞的作用,与其对细胞DNA含量和对bcl-2表达的影响.结果 20μmol/L以上浓度的姜黄素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具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抑制率>54.5%,P<0.05),诱导凋亡(凋亡率>26.6%,P<0.05).下调bcl-2的表达,(表达率<9.5%),与阳性对照组bcl-2表达率30.7%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姜黄素对前列腺癌PC-3细胞有明显的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的作用,为姜黄素应用于临床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的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朱向荣;杨罗艳;赵洪青;陈仙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 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探讨SLE患者的发病与Th1/Th2优势活化状态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35例SLE患者和15名健康志愿者PBMC培养上清IL-4、IL-10、IL-2、IFN-γ水平.结果 活动期SLE患者IL-4、IL-10水平明显高于非活动期、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活动期SLE患者IL-2水平明显低于非活动期、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IFN-γ水平3组问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Th2型细胞因子介导的免疫应答在活动期SLE的发病机制中占主导地位.活动期SLE患者存在分泌型Th1细胞因子的细胞活化减弱.
作者:李焱;崔鹤仙;索晓慧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冬虫夏草发酵制荆百令胶囊对慢性移植肾肾病(CAN)患者肾功能的作用效果,寻找防治CAN的有效方法.方法 以CAN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n=31),对照组(B组,n=25).A组病人在原有免疫抑制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百令胶囊(2.0g/日,3次/日),前后共观察6个月,B组维持原治疗方案.于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两组病人的SCr、BUN、CCr、24h尿总蛋白(24h Upro);同时测定尿TGF-β1浓度以及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 binding protein,RBP)、尿β2-微球蛋白(β2-MG).结果 服用百令胶囊治疗6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A组的SCr和CCr均有改善,差异具有显著性(P值均小于0.05),B组无明显改善;而BUN在两组中均无明显改善(P>0.05).另外,A组的24h Upro和肾小管性尿蛋白组分(RBP及β2-MG)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或P<0.01),B组无显著性变化.A组的尿TGF-β1明显低于B组(P<0.05).同时,A组中肾功能好转18例,稳定10例,恶化3例;B组中肾功能好转3例,稳定12例.恶化1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加用百令胶囊治疗CAN,可减少患者尿蛋白的排出,改善或稳定移植肾功能的恶化,延缓CAN的发展进程.
作者:张志宏;张卫东;姚鲲;刘静;李胜文;管德林;郭应禄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喉癌中Caspase-3的表达与相关病理生物学行为及其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8例原发喉癌组织中Caspase-3基因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68例喉癌中Caspase-3呈阳性反应34例,占50.0%.其中,48例声门上型喉癌中呈现Caspase-3阳性反应占45.83%(22/48),20例声门型喉癌占60.0%(12/20);Caspase-3的阳性表达与喉癌颈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结论 Caspase-3在喉癌中低表达,其原位检测对喉癌淋巴结转移和预后估计具有参考价值.
作者:于湛;佟欣;纪育斌;袁野;何胜泉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 总结严重多发伤骨折的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1993年~2005年收治的院内评分ISS≥16的多发伤骨折病人126例,对其治疗方法与疗效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126例获得随访13~35个月,平均17个月.1例骨折未愈合,其余均愈合,骨性愈合时间2~10个月,平均4.5个月,死亡率4.8%.结论 早期手术并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是提高严重多发伤骨折愈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郭祥;张寿;周业渊;张小明;邢势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IL-6和IL-18水平变化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分别测定39例SLE患者血浆的IL-6和IL-18水平.结果 血浆IL-6的水平在SLE患者活动期组和非活动期组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SLE患者的IL-6水平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之间呈正相关(г=0.74,P<0.01);SLE患者血浆的IL-18水平增高,且活动期组较非活动期组增高更明显(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分别P<0.05,P<0.01);SLE患者的IL-18水平与SLEDAI呈正相关(г=0.49,P<0.01).结论 SLE患者血浆IL-6、IL-18水平均显著增高,并且与SLE的病情活动密切相关,可能在SLE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胡绍先;徐卿;吴记平;熊金河;毛静;杨柳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外伤性凝固性血胸(TCHT)的诊断、发生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1999年12月~2006年10月该科收治的42例TCHT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采用胸膜腔内注入尿激酶法治疗25例.行血凝块清除、纤维板剥脱术治疗27例.结果 保守治疗治愈15例占60%.经治疗后所有病例伤侧肺复张均在95%以上.结论 治疗方法不当、复查不及时、胸腔引流不通畅、对迟发性血胸的认识不足、被迫体位、呼吸动度受限是造成TCHT的常见原因.对于有手术指征而无手术禁忌证的病人,应尽早手术,宜选择胸部前外侧切口,手术以肺能复张为准.
作者:齐胤尊;马云鹏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和研究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32例CVST病人的一般情况、起病形式、临床表现、脑脊液特点、影像学特征、治疗及预后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相关文献进行总结.结果 多数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早期表现多为头痛、呕吐,可伴有癫痫发作和各种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体征,脑眷液压力明显升高,白细胞数和蛋白质定量可正常或升高.MRI常规扫描示脑实质内均出现异常信号,MRV示静脉窦闭塞或充盈缺损.治疗以脱水、抗凝、溶栓为主,32例病人中25例基本痊愈,5例好转.2例死亡.结论 对于起病较急的高颅压伴或不伴有神经、精神障碍的患者,须高度警惕CVST,应尽早行MKI+MKV或DSA检查,对其治疗仍以抗凝、溶栓为主,血管内介入治疗成为新的亮点.
作者:周俊英;韩燕飞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 探索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代谢综合征(MS)的相关关系.方法 86例男性OSAHS患者(OSAHS组)按照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轻、中及重度OSAHS亚组.241例(AHI<5)年龄和体重相匹配的健康男性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中25例OSAHS和MS并存患者进行CPAP治疗(治疗组).比较OSAHS组与对照组,以及治疗组治疗前后MS的患病率,外周循环代谢参数的差异和相关性.分析治疗组CPAP治疗前后胰岛素抵抗(IR)的改变.结果 舒张压、平均压、臀围、腰围、腰臀比、HDL-C 在OSAHS组和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OSAHS组及各亚组MS患病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MS患病率随OSAHS程度加重而显著增高;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OSAHS为MS的危险因素,其中重度OSAHS患者比正常对照组患病危险增加43倍多;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OSAHS是MS的独立危险因素.CPAP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腰围、收缩压、舒张压、FBG均有显著降低,IR改善,MS患病比例下降.结论 OSAHS与MS密切相关,是MS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CPAP治疗能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MS患病率.
作者:李(羽中);张希龙;黄晶晶;胡玲;苏士成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技术在小儿肾盂输尿管连接部(UPJ)梗阻行肾盂成形术中的应用.方法 后腹腔镜下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治疗小儿UPJ 12例.年龄6~14岁,男9例,女3例,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诊断UPJ梗阻.结果 12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40~210min,平均170min;出血量50~120mL,平均75mL;术后住院天数7~10 d,平均8d.随访3~15个月(平均6.5个月),无吻合口梗阻,9例肾盂扩张积水消失,3例肾积水明显减轻.腰痛均消失,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后腹腔镜肾盂成形术治疗小儿UPJ梗阻具有微创、安全、疗效确实等优点.
作者:欧善际;梁培育;何书明;王声兴;李浩勇;肖劲逐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移位性股骨颈骨折手术方法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00~2004年手术的65例老年人移位性股骨颈骨折病例,采取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组48例,全髋关节置换组17例,术后随访12~48个月,平均26个月.结果 按Harris评分,股骨头置换组44例关节功能优良,全髋关节置换组15例优良;发生并发症6例分别为:股骨头置换组并发髋部疼痛2例,两组各有1例并发假体周围骨折,两组各有1例发生感染.按Harris评分此6例关节功能均差.结论 选择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性股骨颈骨折主要根据患者具体病情情况和术者技术熟练程度做出合理选择,要正确掌握手术技术和重视围手术期处理.
作者:苏明海;赵红军;王进;段文江;高苏宁;方振东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深圳市无偿献血者输血相关传染病标志物检测结果,为安全输血招募低危无偿献血者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0~2005年深圳市无偿献血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计检测268737人份.总不合格率为4.41%,呈逐年显著下降趋势(χ2=527,P<0.001),其中抗-HCV阳性率和抗-HIV确证阳性率呈稳定态势(χ2=0.88,P>0.05及χ2=24.1,P>0.05),抗-TP阳性率呈逐年增加趋势(χ2=25.1,P<0.001),ALT异常率和HBsAg阳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χ2=1033,P<0.001及χ2=26.6,P<0.001).结论 有必要提高检测方法准确度,加强招募前教育和筛查,进一步提高输血安全.
作者:章昊;马兰;叶贤林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测定225例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糖、血压、血脂、尿微量白蛋白(UAER)等各项生化指标并检测眼底,根据眼底病变程度将患者分为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NDR)、背景期视网膜病变组(NPDR)及增殖期视网膜病变组(PDR),比较各组糖尿病病程、HbA1c、血糖、血压、血脂及UAER与DR的关系.结果 NDR组150例(66.7%),NPDR组63例(28.O%),PDR组12例(5.3%);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病程、UAER、SBP和DBP在3组中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在HbA1c、BMI、FPG、FINS、TG、TC、LDL-C和Homa-IR差异无显著性(P>0.05);Logistic回归显示病程、UAER、DBP是D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糖尿病病程、UAER、DBP 与DR密切相关,是DR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李建宁;周黎黎;赵迎春;何丽;阳新;古来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 介绍双荷包、单吻合器保肛术式在直肠癌保肛手术中应用的体会,探讨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该院2003年6月~2007年6月67例直肠癌患者应用双荷包、单吻合器保肛术式行保肛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成功率为100%,无1例死亡,吻合口出血1例,吻合口瘘1例,吻合口复发1例,1例广泛腹腔转移,4例肝转移,无吻合口狭窄.结论 双荷包、单吻合器的改良保肛术式的应用,扩大了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治疗范围,具有手术时间短、节省费用、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梁正;孙晓光;葛晓明;张翔;孙年丰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PeroxiredoxinⅡ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71例新鲜卵巢组织及卵巢上皮肿瘤组织的PeroxiredoxinⅡ的表达情况,其中正常卵巢组织16例,良性卵巢肿瘤16例,卵巢癌39例.结果 PeroxiredoxinⅡ在正常卵巢组织表达为(1.00±0.44),在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表达为(0.83±0.50),在卵巢癌组织中表达为(0.60±0.23),卵巢癌与正常卵巢组织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1);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与正常卵巢组织、癌组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且PeroxiredoxinⅡ在卵巢癌组织表达降低与其临床分期、病理类型、细胞分化及绝经等参数无关.结论 PeroxiredoxinⅡ可能在卵巢上皮癌的发生中起抑制因子作用,而在其发展中无明显作用.
作者:李秀琴;任波;张淑兰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胸腺肤a1对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CMV)肺炎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肾移植术后CMV肺炎患者46例分为两组,组Ⅰ单独使用抗病毒药更昔洛韦,组Ⅱ联合应用胸腺肤a1和抗病毒药.结果 46例患者总存活率56.52%(26/46),组Ⅱ存活率72.73%(16/22)明显高于组Ⅰ患者的41.67%(10/24)(P<0.05),两组各有1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结论 胸腺肽a1联合抗病毒药可提高CMV肺炎的治愈率,是安全有效的抗CMV病毒肺炎的疗法.
作者:刘洪涛;彭龙开;谢续标;杨罗艳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血浆一氧化氮、肿瘤坏死因子-α、内毒素在肝肾综合征的改变及可能的致病机制.方法 研究分3组:即肝硬化合并HRS组,共33例;肝硬化无HRS组,共29例;正常对照组,共30例.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亚硝酸盐还原酶法测定血浆NO,采用鲎试验检测血浆内毒素.并分析血浆内毒素与一氧化氮、肿瘤坏死因子-α的相关性.结果 血浆NO、TNF-α、内毒素水平在肝硬化合并HRS组较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较单纯肝硬化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单纯肝硬化组较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肝硬化合并HRS患者血浆内毒素与NO、TNF-α存在直线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42和0.876;P均<0.01.结论 高水平内毒素血症刺激机体产生过量的NO、肿瘤坏死因子-α,是肝肾综合征重要的发病机制,抗TNF-α治疗可能成为临床治疗HRS的新途径.
作者:周伏喜;卢放根;吴小平;霍继荣;凌奇荷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1型糖尿病患者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特点及可能原因.方法 选取144例1型糖尿痛患者,依据病程长短(小于5年、5~15年、15年以上)分为3组,比较3组患者的腰围、体重指数、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每日胰岛素用量、高血压及MS患病率.结果 3组1型糖尿病患者的腰围为(73.25±10.62)、(77.96±8.21)和(81.43±8.57)cm,差异有显著性(F=9.3304,P<0.01),3组1型糖尿病患者的体重指数为(21.46±4.72)、(23.13±6.38)和(24.05±2.26),差异有显著性(F=3.4486,P<0.05).3组1型糖尿病患者的TG为(0.96±0.23)、(1.32±0.88)和(1.51±1.06)mmol/L,差异有显著性(F=5.6015,P<0.01),3组1型糖尿病患者的HDL-C为(1.39±0.21)、(1.25±0.28)和(1.12±0.25)mmol/L,差异有显著性(F=13.6484,P<0.001),3组1型糖尿病患者的每日胰岛素用量为(0.62±0.24)、(0.83±0.19)和(1.02±0.28)u/(kg·d),差异有显著性(F=32.89,P<0.01),3组1型糖尿病患者的高血压患病率为6.38%、15.69%和32.61%,差异有显著性(χ2=11.11,P<0.01),3组1型糖尿病患者的MS患病率为8.51%、13.73%和30.43%,差异有显著性(χ2=8.52,P<0.05).结论 1型糖尿病病程越长,糖尿病患者腰围及体重指数越大,TG越高.HDL-C越低,高血压及代谢综合征患病率越高;某些生活方式如体重增加和肌肉运动减少可能与1型糖尿病患者代谢综合征的发生有关;外源性胰岛素的应用可能参与了1型糖尿病患者代谢综合征的发生.
作者:贾兆通;田凯华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 构建Cyr61短发夹环RNA(shRNA),探讨即刻早期基因产物Cyr61 RNAi对Cyr61功能的影响,以期为进行这方面研究提供基础.方法 在Gene Bank中查到鼠Cyr61的mRNA基因序列并输入到相应设计软件中,以此设计引物序列.经PCR扩增、酶切后,克隆于Pgenesil-1载体并行酶切鉴定.结果 构建的鼠即刻早期基因产物cyr61shRNA质粒经测序鉴定验证与预期相符.结论 该研究结果为研究Cyr61shRNA质粒的RNAi功能及其对Cyr61功能影响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付鹏;牛铁生;孙英贤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缺氧对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Bcl-2与Apo-1/Fas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VEGF用于预防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再狭窄的机制.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分成对照组、缺氧处理组、缺氧+VEGF处理组,12 h后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流式细胞术观察各组细胞的凋亡发生情况,通过RT-PCR法观察各组细胞中凋亡相关基因Bcl-2与Apo-1/Fas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和缺氧+VEGF处理组比较,缺氧处理组凋亡细胞及Fas mRNA表达明显增加,Bcl-2 mRNA表达明显下降,而VEGF能拮抗上述作用.结论 VEGF能拮抗缺氧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其抗凋亡的机制可能与上调Bcl-2 mRNA表达与下调Apo-1/Fas mKNA表达有关.从而为VEGF预防再狭窄进一步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廖德荣;刘启功;程燕子;曾艳;张兹伟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 将已构建的Balb/c小鼠具有分泌性信号肽的AFP1cDNA和去掉信号肽的AFP2cDNA真核表达我体,分别在小鼠树突状细胞(DCs)中表达,并观察其在体外抗肝癌免疫中的作用和对小鼠皮下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 脂质体转染PcDNA3.1(+)/AFP1、PcDNA3.1(+)/AFP2至DCs细胞进行表达、鉴定,将DCs疫苗与同源小鼠脾淋巴细胞混合培养,MTT比色法测定脾淋巴细胞的特异性杀伤肝癌细胞的活性.随后建立小鼠肝癌皮下移植瘤模型,用AFP1/DCs和AFP2/DCs进行皮下注射,观察其对Balb/c小鼠皮下移植瘤的抑制作用;观察各组治疗后皮下移植瘤的体积的大小,治疗组小鼠的存活期,取瘤组织行免疫组化观察Bax凋亡基因的表达情况,观察另一半荷瘤小鼠的生存时间.结果 所构建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AFP1和pcD-NA3.1(+/-)/AFP2在小鼠树突状细胞中获得稳定高效表达,AFP2/DCs明显刺激T淋巴细胞的增殖及提高CTL的特异性杀伤作用,AFP1/DCs和AFP2/DCs皮下注射可显著抑制肝癌H22细胞移植瘤的生长,以AFP2/DCs的效果更明显,治疗2周后AFP2/DCs组小鼠的肿瘤体积(726.7±298.2)mm3明显小于AFP1/DCs组的肿瘤体积(1486.2±457.2)mm3和空质粒对照组的肿瘤体积(2137±547.2)mm3,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AFP2/DCs治疗组、AFP1/DCs治疗组的抑瘤率可达79.2%和39.7%,空质粒对照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的抑瘤率为0;AFP2/DCs治疗组、AFP1/DCs治疗组的小鼠存活期分别为(54.5±4.2)d、(40.2±4.8)d,较空质粒对照组(30.6±6.2)d显著延长.AFP2/DCs治疗组移植瘤组织中Bax阳性细胞的百分率为92%.显著高于AFP1/DCs组(64%)和pcDNA/DCs(21%)和生理盐水组(23%),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成功地构建了真核表达栽体PcDNA3.1(+)/AFP1和PcDNA3.1(+)/AFP2,编码去掉分泌性信号肽的AFP2cDNA真核表达载体转染的小鼠树突状细胞,能够诱导较强的特异性抗肝癌免疫效应.其机制可能与诱导肝癌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曾斌;石巍;廖爱军;卢放根;阳学风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 筛选佳体外诱生大鼠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DC)的方法.方法 用低剂量(0.2 ng/mL)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tion rat GM-CSF,rrGM-CSF)体外诱导imDC;用常规剂量(5ng/mL)的GM-CSF加大鼠白细胞介素-4(recombination rat IL-4,rrIL-4)(5 ng/L)体外诱导imDC;rrGM-CSF+rrIL-4再加大鼠白细胞介素-10(recombination rat IL-10,rrIL-10)(10 ng/mL)体外诱导imDC;第13天收获细胞,观察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表面抗原;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LR)检测DC刺激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的能力,培养上清白细胞介素-12(IL-12)的浓度和细胞增殖情况等方面进行考察,对比筛选.结果 低剂量GM-CSF组和IL-10组DC与GM-CSF+IL-4组DC相比,符合imDC的特点;GM-CSF+IL-4组DC表现成熟DC的特点.但细胞增殖情况低荆量GM-CSF组明显低于GM-CSF+IL-4+IL-10组,两组相比差别具有显著性.结论 GM-CSF+IL-4+IL-10组是佳诱导imDC的方法.
作者:张弘超;梁健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 观测地氟醚麻醉的深度对单侧肺通气时低氧性肺血管收缩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左侧开胸的成年手术患者36例,ASAI~Ⅱ级,随机分为丙泊酚组(P组)、0.5MAC地氟醚组(D-1组)和1MAC地氟醚组(D-2组),每组12例.分别用咪唑安定0.2 mg/kg(D-1组和D-2组)、丙泊酚4μg/mL靶控输注(P组).及芬太尼4μg/kg和罗库溴铵0.9mg/kg行静脉诱导,经口插入Mallinckrodt右双腔支气管导管.以3%地氟醚(D-1组)、6%地氟醚(D-2组)、丙泊酚(P组,保持BIS值在40~49)、芬太尼、罗库溴铵维持麻醉.于双肺通气15 min(TLV-15)、右单侧肺通气15 min(OLV-15)、右单侧肺通气30 min(OLV-30)时取足背动脉血和右心房静脉血做血气分析,计算Qs/Qt.结果 D-2组单肺通气后Qs/Qt均值超过30%,OLV-15时Qs/Qt增幅比D-1组大70.6%(P<0.05).3组单肺通气后PaO2降幅均超过40%(P<0.01).结论 1MAC地氟醚对单侧肺通气时低氧性肺血管收缩有明显抑制作用,而0.5MAC地氟醚影响轻微.
作者:黄笑玉;秦凯;项红兵;欧阳葆怡;招伟贤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肠内免疫营养和生态营养对创伤后大鼠肠黏膜屏障和免疫屏障的影响.方法 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普通肠内营养组、肠内免疫营养组和生态营养组.通过胃造瘘术建立大鼠创伤模型,分别给予不同成分的肠内营养7d,观察各组大鼠小肠黏膜形态,免疫组化检测肠黏膜CD3+、CD4+、CD8+和IgA+细胞.结果 肠内营养组、免疫营养组和生态营养组的小肠黏膜绒毛高度、肠腺隐窝深度、黏膜厚度及绒毛表面积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肠内免疫营养组与生态营养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和普通肠内营养组的小肠CD3+、CD4+、CD8+和IgA+细胞数明显低于肠内免疫营养组和生态营养组(P<0.01,P<0.05).结论 肠内营养,尤其是肠内免疫营养和生态营养能较好地改善创伤后大鼠的小肠机械屏障和免疫屏障功能,促进肠黏膜屏障功能的恢复.肠内免疫营养和生态营养在保护肠屏障功能方面具有相同的作用.
作者:徐亮;余利坚;姚晖;魏仁志;綦小龙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 探索建立自行研制的新型带腱索人工柔性无支架瓣膜行绵羊二尖瓣置换术的动物模型.方法 选健康绵羊8只,采用自行研制的带腱索的人工柔性无支架瓣膜;经左前外侧切口,浅-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由左心耳入路行二尖瓣置换;人工腱索固定在乳头肌上.结果 实验组手术顺利,全部成活(生存时间均超过1个月);手术时间70~120min;体外循环转流时间60min;心肌缺血时间28~40min;转中鼻温28~31℃.手术后华法令抗凝治疗.结论 新型带腱索人工柔性无支架瓣膜经左心耳入路行二尖瓣置换建立绵羊动物模型是可行的.
作者:袁义;王武军;蔡开灿;高旭辉;王昊飞;王振康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 检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3(TIMP-3)启动子甲基化及其蛋白表达,探讨TIMP-3在该肿瘤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和高清晰度彩色医学图文分析系统对3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和10例正常膀胱黏膜中TIMP-3的表达进行检测分析,用甲基化特异的PCR(MSP)法检测TIMP-3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结果 TIMP-3在膀胱癌中呈高表达,且与分级呈正相关,但不与分期相关,其启动子甲基化发生率为5.3%(2/38).结论 TIMP-3参与膀胱癌侵袭转移,其启动子甲基化发生率不高.检测其表达水平对膀胱移行细胞癌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朱宏刚;张军;傅斌;郎斌;许凯;陈军;张旭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 克隆人IL-24基因,构建原核表达栽体,表达纯化GST-IL-24融合蛋白,检测其活性.方法 用密执毒素诱导HeLa细胞表达IL-24 mRNA,通过RT-PcR获取IL-24 cDNA,将其克隆至原核表达裁体pGEX-4T-2,IPTG诱导表达,经GSTrapTM FF column亲合纯化,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融合蛋白的表达,MTT法检测GST-IL-24对宫颈癌CaSKi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 克隆得到人IL-24的cDNA,序列与GenBank公布序列完全一致,SDS-PAGE电泳可见50 kD大小的融合蛋白表达.GST-IL-24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宫颈癌CasKi细胞的生长.结论 成功构建人IL-24基因原核表达载体,表达纯化得到GST-IL-24,该融合蛋白时宫颈癌CasKi细胞具有抑制作用.
作者:魏丽丽;李成华;杨俊霞;石华;丁嵩涛;马永平;易发平;宋方洲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应力作用下低弹β钛合金植入物表面新骨形成过程并探讨其对生物稳定的影响.方法 选用 20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于双侧胫骨近端植入2种弹性模量(110 GPa和30 GPa)钛合金植入物,其中左侧为低弹组,右侧为高弹组,分别于术后4、8周处死动物,取材标本进行Mcro-CT检测,测定BMD,BVF,SMI等指标,采用组织学方法,测定植入物-骨接触率(C)、单位面积新生骨百分比(S)以及生物力学大拔出力.结果 钛合金植入物植入后4周,组织学显示低弹组植入物表面新骨形成量多于高弹组,但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icro-CT分析显示,2组之间BMD、BVF、S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生物力学大拔出力检测低弹组为(74.60±6.59)N,高弹组为(63.30±8.41)N,2组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8周时组织学观察发现,低弹组植入物表面新骨形成量明显多于高弹组,植入物-骨接触率和单位面积新生骨百分比低弹组均优于高弹组;Micro-CT BMD、BVF、SMI分析显示低弹组材料表面成骨明显优于高弹组;低弹组的拔出力明显高于高弹组(P<0.01).结论 金属植入物的低弹特性有利于应力作用下植入物-骨界面的新骨形成,从而有利于提高植入物的生物稳定性.
作者:石磊;郭征;付军;李述军;李靖;沙漠;张涌泉;吴智刚;袁超凡;吕荣;王军;王陵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喉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EN)基因突变和启动子甲基化状况.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像多态性方法(PCR-SSCP)分析银染系统,检测喉鳞状细胞癌新鲜或冰冻组织中PTEN基因第5、第8外显子的突变,采用甲基化敏感聚合酶链反应方法(MSP)分析喉癌及正常喉组织PTEN基因启动子过甲基化.结果 PTEN基因突变均发生在喉鳞癌中,占17.5%(7140),其中第5外显子有6例发生突变,突变率15.0%(6/40),这6例中有低分化3例,中分化3例,无高分化;淋巴结转移占83.3%(5/6).第8外显子仅有1例发生突变,突变率为2.5%(1/40),该病例虽无淋巴结转移,但病理为低分化.40例喉鳞癌组织中,有40.0%(16/40)例PTEN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9例喉正常组织中未发现甲基化,喉癌中有2例既有第5外显子突变发生,又有启动子甲基化,占5.0%;有1例既有第8外显子突变,又有启动子甲基化.占2.5%.结论 PTEN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及基因突变是其在喉鳞癌中失活的原因,并且该基因失活可能与喉鳞癌演进有关.
作者:白伟良;汤靓;季文樾;王丽萍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胆固醇流出对氧化性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分析法检测细胞内胆固醇含量;用液体闪烁计数器检测细胞内胆固醇流出;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用ox-LDL处理RAW264.7细胞48h后,细胞内胆固醇明显增加,同时细胞的凋亡率也随之明显增加;而用胆固醇流出刺激物高密度脂蛋白3和β-环糊精处理细胞后,细胞内胆固醇流出显著增加.细胞内总胆固醇明显减少,细胞凋亡率也下降明显.而用胆固醇流出阻断物BFA后,细胞内胆固醇流出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对细胞的保护作用被明显的削弱.结论 促细胞内胆固醇流出能够抑制ox-LDL诱导的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的凋亡.
作者:贺全国;蒋佩;严鹏科;邓燕;江南;林琳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 构建靶向Rab9 GTPase siRNA表达载体.方法 设计有小发夹RNA结构靶向Rab9 GTPase的68个碱基的寡核苷酸,克隆入表达载体pSUPER.neo+EGFP,得到重组质粒pSUPER.neo+EGFP-R1和pSUPER.neo+EGFP-R2,通过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和DNA序列测定对重组质粒进行鉴定.结果 经酶切鉴定寡核苷酸已成功插入表达载体pSUPER.neo+EGFP,DNA序列分析表明插入片段序列与合成的siRNA序列相同.结论 成功构建了靶向Rab9 GTPase siRNA表达栽体,为进一步研究Rab9 GTPase与麻疹病毒复制之间的关系奠定基础.
作者:史俊岩;王美莲;刘兵;罗恩杰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姜黄素抗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效果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用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4组:单纯IR组、姜黄素组、姜黄素预处理组、血红素氧合酶-1(HO-1)抑制组.分别给予单纯IR、同时用姜黄素+IR、提前8h用姜黄素+IR、提前8h用姜黄素+ZnPPⅨ然后行IR等处理.IR采用的是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40min、松开6h的方法进行.检测IR前心肌HO-1蛋白表达与活性以及IR后心肌中性粒细胞浸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GSH)及丙二醛(MDA)含量、心肌梗死范围及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 与单纯IR组比较,与IR同时应用的姜黄素仅显示较弱的抗氧化作用,轻度缩小心肌梗死范围(P<0.05),对AI无影响.姜黄素预处理可明显上调HO-1蛋白表达与活性,并显著抑制IR后心肌中性粒细胞浸润及脂质过氧化反应,明显降低心肌梗死范围及AI(P<0.01).这一保护作用可被HO-1抑制荆znPPⅨ消除.结论 姜黄素可通过抗氧化作用防止心肌IR损伤,其保护作用主要是通过上调HO-1蛋白表达与活性实现的.
作者:张英;黄维义;林燕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GSS复位内固定结合椎问融合器(Cage)和横突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8例腰椎滑脱患者采用GSS复位内固定结合椎间融合器和横突问植骨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9个月,所有患者都获得了椎体问完全融合.按照Nakai标准,优良率92.9%.结论 GSS复位内固定结合椎问融合器和横突问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效果优良,为临床治疗腰椎滑脱症提供了一条新的、可行的途径.
作者:谢跃;左文山;田纪伟;王守国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积极的外科综合治疗对肝癌术后复发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36例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患者,根据肿瘤大小、数目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等情况,进行外科综合治疗.结果 136例患者中,根治性手术20例,肿瘤部分切除+无水酒精注射37例,非手术治疗79例.根治性手术组1年生存率84%,3年生存率55%,平均生存期为38.9个月;部分切除+无水酒精注射组1年生存率77.4%,3年生存率46.2%%,平均生存期为32.6个月,复发后1、3年生存率在2组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PRFA组平均生存期为15.4个月,1、3年生存率分别为55.1%、22.4%;无水酒精注射组平均生存期为15.2个月,1、3年生存率分别为53.4%、21.7%;TAcE组平均生存期为14.8个月,1、3年生存率分别为47.5%、23.6%;3组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明显低于可手术切除的病例(均为P<0.05).结论 手术切除为主的外科综合治疗是治疗复发性肝癌的首选方法.肝癌切除术后加强随访,早日发现复发并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治疗,是提高复发性肝癌远期生存率的关键.
作者:周业庭;黎瑞;吴柏华;徐本文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 加强消毒供应室的管理,预防医院交叉感染的发生.方法 对消毒供应室实行科学管理,努力提高工作人员职业素质,对各项指标进行严格监测.结果 未发现因消毒供应室物品不合格而引起的医院感染.结论 加强专业人员责任心,提高人员专业素质,严格质量监测是控制感染的关键.
作者:李冬红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医院品牌建设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对该院门诊、急诊372位患者进行选择医院的原因和满意度调查,并与往年进行比较.结果 回答选择该院前3位原因的分别是:距离近、水平高、态度好、回答挂号和候诊等15个服务方面的问题,除指路外2006年比2005年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 医院品牌建设有利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李华;赵晓光 刊期: 2007年第22期
气道重塑(airway remodeling)是哮喘特征性病理改变.目前认为,细胞外基质(ECM)的降解和沉积失衡是导致气道重塑的关键性原因.该文从哮喘气道炎症、气道重塑、气流阻塞、气道高反应性四个方面阐述了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其组织抑制物-1(TIMP-1)与哮喘气道重塑的关系,认为两者含量及比值的失衡是调节ECM代谢,从而成为影响哮喘气道重塑的核心因素.糖皮质激素是否能改变气道壁ECM沉积而影响气道重塑,目前多数研究认为吸入激素能通过下调MMP-9、上调TIMP-1的表达而影响哮喘气道重塑.
作者:朱清义;孙广荣;刘向荣;潘玉娟 刊期: 2007年第22期
1 临床资料POEMS综合征又名Crow-Fukase综合征,为一种较为少见的临床综合征,发病机制不明,现认为是一种与浆细胞疾病有关的多系统病变.我科收治1例表现为POEMS综合征的Castleman病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彭杰;傅爱;唐丽安;陈凤英;张桂英 刊期: 2007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