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不同条件下的周期性牵张应力对C2C12成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利用细胞加力仪器与弹性加力板对体外培养C2C12成肌细胞施加不同频率、不同幅度的牵张应力.细胞计数、MTT实验观察细胞的活性,并利用Western Blot,DNA ladder,PARP剪切实验等方法检测在应力条件下成肌细胞凋亡规律.结果 较低幅度的牵张应力(5%和10%),促进成肌细胞的增殖;随着牵张应力的幅度的增大,当拉伸条件为15%及20%时,细胞数目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DNA ladder实验和PARP剪切实验发现随着拉伸幅度的增加,剪切型的PARP逐渐增多,DNA ladder显示凋亡特征的带型逐渐出现,并且随着幅度的增加,凋亡带逐渐明显.结论 在较低幅度的牵张应力作用下,成肌细胞以增殖为主,随着应力的增大,细胞开始凋亡.临床医生牵张成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合理施力.
作者:匡威;谭家莉;熊利峰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法舒地尔对大鼠缺血性脑水肿脑组织中AQP9基因表达和蛋白合成的影响.方法 健康SD大鼠14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手术组、法舒地尔组,建立大脑中动脉闭塞(MCAQ)模型,分别在6h、24 h、72 h和5d4个时间点将大鼠麻醉后断头取脑,采用干湿比重法测脑组织含水量,行HE染色,并用RT-PCR、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中AQP4基因表达和蛋白合成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手术组、法舒地尔组均从6h开始出现脑水肿,72 h时达到高峰,且法舒地尔组脑水肿低于手术组;同样AQP9及其mRNA的表达在手术后6h后开始升高,72 h后达到高峰,且手术组较对照组相和法舒地尔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 AQP9与脑水肿形成有关,法舒地尔可以降低脑组织内AQP9的基因表达和蛋白合成从而减轻脑水肿.
作者:周国庆;金怡;苑国富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阿霉素纳米脂质体对实验小鼠的免疫毒性作用.方法 小鼠经腹腔注射阿霉素纳米脂质体(按阿霉素有效治疗量6 mg/kg给药),注射5个周期后取血做血常规测定白细胞含量,测定免疫器官脏体比,淋巴细胞转化实验测刺激指数,免疫组化法检测脾脏细胞凋亡,ELISA法测IL-2、IL-1及TNF-α细胞因子含量,抗体及补体活性,选择测定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测定迟发性超敏反应,常规病理观察主要脏器改变.结果 阿霉素纳米脂质体实验组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数量、胸腺和脾脏指数、脾脏淋巴细胞刺激指数、血清IL-1、IL-2含量、抗体(IgG、IgA、IgM和IgE)活性、补体C3、C4活性、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及迟发性变态反应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脾细胞Fas-L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强,细胞凋亡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胸腺及脾脏淋巴细胞均明显减少,对照组未见明显异常.而阿霉素纳米脂质体实验组TNF-α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霉素纳米脂质体对小鼠具有免疫毒性作用.
作者:何霞;季军;姬尚义;令文萍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应用超声造影技术评价兔单侧肾积水后肾功能的改变.方法 制作20只兔子左侧输尿管下段完全梗阻模型,分别于术前、术后1d、术后2、4、6、8、10周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并查血肌酐及尿素氮,术后2、4、6、8周各取1只兔子病肾行病理检查,对照造影参数中曲线下面积、峰值时间与病理改变及血生化检查结果关系.结果 兔病肾积水及病变程度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加重,AUC和TTP数值在术前、术后1d、术后2、4周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6、8、10周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功能测值结果显示BUN及Cr测值波动不明显,各组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的曲线下面积及峰值时间可以评估肾积水肾皮质灌注的变化程度与肾功能改变.
作者:张宗久;刘美洲;张阳德;高光明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了解hrHPV-DNA载量及p16INK4a蛋白的表达,探讨hrHPV-DNA和p16INK4a蛋白与宫颈病变的关系,为宫颈癌早期诊断以及预测宫颈病变进展提供可靠的检测指标.方法 利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法检测hrHPV-DNA载量,采用免疫化学方法检测p16INK4a蛋白,运用检验与Spearman等级相关研究HPV-DNA和p16INK4a与宫颈病变的关系.结果 随着活检分级升高,hr HPV阳性率和p16INK4a阳性表达率增高(P<0.05);正常或慢性宫颈炎中hr HPV阳性率、p16INK4a阳性表达率、HPV(+)/P16(+)表达率低于在CIN1、CIN2、CIN3、SCC中的表达(P<0.05);等级相关性分析在HPV(+)/P16(+)与活检分级呈正相关,在HPV(-)/P16( -)与活检分级呈负相关(P<0.05).结论 hrHPV-DNA和p16INK4a蛋白均可以作为宫颈癌早期诊断的标志物.联合检测hrHPV-DNA和p16INK4a蛋白可以预测宫颈病变的进展.
作者:黄霜;黄民主;李登清;姜晓曼;李洪波;周权;张莎莎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研究鱼腥草对免疫性肝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卡介苗+脂多糖诱导的免疫性肝损伤大鼠模型,检测不同组别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蛋白(TP)、白蛋白(AL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 β)的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鱼腥草高、中剂量(0.6、0.3 g/kg)均可显著降低大鼠血清ALT、AST酶活性;显著降低TP、ALB、TNF-α和IL-1 β的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鱼腥草对免疫性肝损伤大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降低血清AST、ALT、TNF-α和IL-1 β有关.
作者:何晓静;邱枫;肇丽梅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获得人突触生长素Neuritin基因并构建pEGFP-C1 -neuritin真核表达载体,观察Neuritin在人AD293细胞中的定位.方法 利用PCR获得Neuritin基因,然后克隆到pEGFP-C1载体中,利用脂质体将构建的表达载体转染AD293细胞,荧光观察融合蛋白的表达.结果 从人类cDNA文库中得到Neuritin的完整开放阅读框序列,将其重组到pEGFP-C1载体中并转染AD293细胞,荧光显示Neuritin蛋白定位在细胞浆中.结论 成功构建Neuritin真核表达载体并在人AD293细胞表达,证明Neuritin蛋白定位于细胞浆,为进一步研究Neuritin与其他蛋白的相互作,探讨Neuritin功能及作用机制奠定理论基础.
作者:罗星;徐坚;黄瑾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通过高频率刺激和追加压迫,观察不同刺激条件和压力下受压马尾神经的复合动作电位(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CAMP)和复合感觉神经动作电位(compound sensory nerve action potential,SNAP)的变化情况,探讨椎管狭窄导致马尾神经受压而引发的间歇性跛行的发病机制.方法 SD大鼠30只,分成5组,每组6只.对照组仅行单纯L5椎板切除;其他4个实验组将特制硅胶片插入L4及L6椎管,造成横截面分别积缩小30%的双节段狭窄.施加静态压迫2h后,单纯压迫恒定组不施加动态负荷;单纯压迫增加组行追加压迫6 min;HFS压迫恒定组施加高频率刺激6min;HFS压迫增加组施加高频率刺激同时追加压迫6min.负荷后,各组均恢复到原始静态受压状态继续检测30 min.结果 静态压迫2h,各实验组的CAMP和SNAP无明显变化(P<0.05).动态负荷后,与对照组相比,单纯压迫恒定组动作电位无变化,而其他3组动作电位均发生下降,且HFS压迫增加组为明显,30 min时,除HFS压迫增加组的CMAP未恢复至正常水平,其他各组均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 动态负荷使急性受压马尾神经动作电位发生一过性降低.
作者:刘学勇;邓纯博;刘吉泉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对XIAP、caspase-3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临床病理资料齐全的胃癌蜡块标本54例,正常胃黏膜标本15例作对照.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XIAP、caspase-3在其中的表达.结果 XIAP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并随病理分化程度的降低而明显增高(P<0.05).Caspase-3在胃癌组织中低表达,Caspase-3的阳性表达率随淋巴转移的产生、临床分期的提高而明显降低;随肿瘤病理分化程度的降低而降低(P<0.05).XIAP、caspase-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P<0.01).结论 XIAP对胃癌的发生、发展起重要的促进作用,能够直接抑制Caspase-3的表达,从而抑制凋亡的发生、相互制约,关系密切.XIAP、caspase-3各自都可以成为胃癌诊断和预后估计的指标.
作者:寇有为;王强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胱硫醚-γ-裂解酶(CSE)基因在早产与足月兔动脉导管中表达有何异同,进一步揭示硫化氢(H2S)对动脉导管作用.方法 取孕26d日本大耳白兔(早产兔模型)3只及孕30d日本大耳白兔(足月兔模型)3只.解剖孕兔取胎兔,胎兔心脏取血1mL后立即解剖胎兔取动脉导管组织.用去蛋白方法测定胎兔血浆硫化氢含量,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测定动脉导管组织中胱硫醚-γ-裂解酶基因表达.结果 足月兔血浆中硫化氢含量(42.35±4.5)μmol/L及动脉导管组织胱硫醚-γ-裂解酶基因表达量为(0.48±0.07),早产兔血浆中硫化氢含量为( 58.67±6.7)μmol/L及动脉导管组织胱硫醚-γ-裂解酶基因表达量为(1.07±0.12).结论 早产兔血浆中硫化氢含量及动脉导管组织中胱硫醚-γ-裂解酶基因表达均高于足月兔.
作者:刘文龙;李涛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获得妊娠早中晚期妇女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及相关的甲状腺异常的患病率,探讨其与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 以孕期及非孕期甲状腺功能正常范围两种标准分别筛查甲减.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TSH、FT4和TPOAb,随访妊娠结局.结果 妊娠早中晚期孕妇分别筛查446、684及841例:甲减的患病率分别为0.45%、0.15%和0%;亚临床甲减的患病率分别2.69%、3.07%和5.1 1%;低T4血症的患病率分别为1.79%、2.34%和2.02%.如按非孕标准:则孕早期甲减、亚临床甲减及低T4血症的漏诊率分别为0.22%、1.79%和0.67%.亚临床甲减及低T4血症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分别为57.89%和51.22%,明显高于甲功正常组的18.78%(P <0.01).结论 有必要按妊娠期标准对孕妇开展甲减筛查;甲减及相关的甲状腺异常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并发症明显相关.
作者:黄瑞萍;王秋伟;虞斌;朱自强;曹芳;孙达成;周红;张一鸣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了解青岛市支气管哮喘患者中过敏性鼻炎的发生率,并分析过敏性鼻炎与支气管哮喘在临床表现方面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详细了解140例初治支气管哮喘患者中患过敏性鼻炎的人数、既往诊断及治疗状况.将140例哮喘患者分为分为A组(单纯性哮喘组);B组(合并过敏性鼻炎症状采用鼻喷激素组);C组(合并鼻炎症状用布地奈德鼻喷剂治疗组),各组均进行治疗前后PEF(大呼气流速)的测定.结果 14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中98例并发过敏性鼻炎,治疗后C组PEF值明显高于B组,而与A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青岛市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的发生率较高;治疗哮喘的同时治疗过敏性鼻炎,能提高哮喘患者的疗效.
作者:唐华平;郝月琴;于晓丽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评价直肠拖出切除双吻合器技术在结直肠肿瘤中低位保肛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总结该院23例结直肠肿瘤患者经肛门拖出切除双吻合器保留肛门括约肌手术的病例资料.结果 该组病例直肠拖出切除双吻合器行低位保肛均获成功,无手术死亡,吻合口漏1例,有1例局部复发.结论 经肛门拖出双吻合器保肛术治疗结直肠肿瘤安全可行,是一种可选择的根治性保肛手术方法.
作者:唐晓军;王绍闯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分析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点,病原菌培养情况及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为早期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159例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资料、病原菌情况、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以及治疗预后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①新生儿败血症发生率占同期住院患儿的6.32%,其中院内感染占18.87%.②病原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和真菌为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及苯唑青霉素高度耐药;肺炎克雷伯氏菌对亚胺培南敏感.③早产、低出生体重、中心静脉置管、机械通气及广谱抗生素联合使用为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 新生儿败血症以条件致病菌为主,应加强护理,注意隔离,严格无菌操作以及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新生儿败血症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董青艺;陈平洋;谢宗德;李雯;贺晓日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伴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 2008年1月~2011月5月该科共收治重症急性胰腺炎77例,将35例合并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者定义为观察组,将42例未合并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者定义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的呼吸频率、APACHE-Ⅱ评分、Ranson评分、胰腺CT评分,胰腺感染率等指标.结果 ①观察组入院时呼吸频率、APACHE-Ⅱ评分、胰腺CT评分、胰腺感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入院时Ranson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病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如果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入院时APACHE-Ⅱ评分、胰腺CT评分较高,同时呼吸频率加快,应警惕合并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可能性.重症急性胰腺炎伴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预后较差,应尽早采取治疗措施.
作者:张小平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中-重度慢性肺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癌围术期肺功能的变化及处理措施.方法 从2004年1月~2009年12月,26例中-重度COPD合并肺癌病人行肺叶切除术15例,肺段切除术6例,肺楔形切除5例.围手术期给予解痉剂、氧疗、呼吸锻炼、辅助排痰、机械通气等内科综合治疗,术前不少于2周.术前及术后1个月和3个月复查肺功能.结果 26例术前MW、FEV1.0和FVC均明显改善(P<0.01),PaO2、SpO2上升(P<0.05),PaCO2显著下降(P<0.01).术后1个月MW、FEV1.0和FVC仍低于术前(P<0.05),3个月时已达术前水平(P>0.05).术后1个月PaO2和SpO2与术前相比已无差异(P>0.05),PaCO2仍高于术前(P<0.05).3个月时均已达术前水平(P>0.05).死亡2例(7.7%),24例康复出院.结论 中重度COPD并早期肺癌患者围术期给予恰当的内科综合治疗,能有效改善术前肺功能,增加手术耐受性和利于术后肺功能康复.
作者:申瑞娟;杨鲁民;李靖;陈岩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分析三维适形放疗中采用不同的体住固定技术肺癌靶区勾画体积的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危及器官所受的照射剂量的变化.方法 在经病理证实的肺癌患者中,选取肿瘤原发部位为下肺者15名,患者的KPS系数均≥70.对患者行热塑体膜固定或者真空垫固定加辅助人工腹带两种固定方法.对两种定位方法各行1次CT定位.同一患者的两组CT图像在计划系统上重建后均由同一医生勾画.对两次勾画的靶区进行相同机架角度射野方式和相同射野权重的治疗计划.利用计划系统运算获得脊髓和肺部的照射剂量值以及两次勾画的靶区体积,记录这些数值.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脊髓,肺部的照射剂量变化和肿瘤靶区体积的变化.结果 共检测原发病灶15例.两次计划的脊髓受照射大剂量平均变化为146.1 cGy,变化范围为(146.1±157.7)cGy,P=0.003;双肺V20平均变化为1.4%,变化范围为(1.4±1.0)%,P=0.000;双肺的V5平均变化为5.3%,变化范围为(5.3±3.8)%,P=0.000.GTV体积平均变化3.3 cm3,变化范围为(3.3±3.1 )cm3,P =0.001;CTV体积平均变化9.0 cm3,变化范围为(9.0±9.2 )cm3,P=0.002;PTV体积平均变化39.6 cm3,变化范围为(39.6±26.5)cm3,P =0.000.结论 采用真空垫加人工腹带等辅助定位装置可以部分控制呼吸运动,减少肿瘤体积,从而减少肺部的照射剂量和脊髓的照射体积.但是否因此而提高处方剂量,获得更好的肿瘤控制概率需要更多的临床数据支持.
作者:任洪荣;周盛强;于大海;刘凌;管峦;闫勇;丁纪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膝关节后内侧结构陈旧性损伤的手术治疗意义及方法的选择.方法 自2004年1月始收治膝关节后内侧结构陈旧性损伤11例,患者均表现有膝部打软、关节不稳,伸膝位和屈膝30°位外翻应力试验>Ⅱ°的阳性,Slocum试验阳性.2例患者曾行保守治疗,9例患者曾行手术前交叉韧带重建,后交叉韧带和内侧副韧带修补缝合术.2次手术间隔时间10~14个月.全部患者均一期重建内侧副韧带和后斜韧带,同时将内侧关节囊紧缩缝合,4例患者交叉韧带松弛,行RF紧缩.结果 11例患者1例术后3个月失访,余10例患者随访13~27个月.术后6个月和12个月行关节功能评定.外翻应力试验0°和屈膝30°位均正常8例;0°位正常,屈膝30°位表现为Ⅰ°不稳2例.关节屈膝活动术后6个月(114±12)°,术后12个月(121±19)°.Lysholm评分术后6个月(88.26±4.37)分,术后12个月(92.03±0.91)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KDC评级:A级4例,B级5例,C级1例.术后12个月疗效评定:优良8例,中2例.结论 膝关节后内侧结构的陈旧性损伤可导致膝关节的严重不稳定.选用同种异体肌腱加强手术重建后内侧结构的功能可较好地恢复膝关节的稳定性.
作者:张羽飞;王寿宇;王立德;王福生;张卫国;汤欣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和评价派丽奥根管内封药及瘘管内给药治疗有瘘型慢性根尖脓肿的疗效.方法 选择有瘘型慢性根尖脓肿患者98例98颗牙,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各49例.实验组采用派丽奥根管内封药及瘘道内给药;对照组采用FC棉捻根管内封药,碘酚烧灼瘘道的传统方法,两周后复诊,观察封药后的临床效果;半年后复查X线片综合判定疗效.结果 实验组的有效率是93.88%,对照组的有效率是75.51%,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派丽奥根管内封药及瘘管内给药可以提高有瘘型慢性根尖脓肿的疗效.
作者:刘颖婷;肖艳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 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术后出血的原因和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10年4月该院施行的279例PD术的临床资料.术后出血的诊断采用国际胰腺外科研究协作组(ISGPS)的胰腺切除术后出血(PPH)定义及分级标准.结果 18例(6.5%,18/279)发生术后出血,其中消化道出血6例,腹腔内出血12例;早期出血6例,迟发性出血12例;轻度5例,重度13例;B级11例,C级7例.出血时间为术后1h~20d,中位时间为5.5d.再手术10例(55.6%,10/18),死亡4例(22.2%,4/18).结论 及时而果断的再手术是处理PD术后并发出血的一个重要手段.精细熟练的操作、严密吻合、彻底止血及有效预防胰瘘、腹腔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是减少术后出血的关键.
作者:肖卫东;李勇;蔡军;曾林山;余永欢;李学明;揭志刚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ACI)病人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52例ACI病人随机分为ACI对照组(25例)和ACI治疗组(27例).两组病人均根据病情给予脑梗死的常规药物治疗2周;ACI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20 mg/d)口服,治疗2周.所有研究对象均评定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评分,并测定治疗前后的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IL-18.结果 ①与治疗前对比,ACI对照组与ACI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TG、TC及LDL-C均无明显变化(P>0.05);②与治疗前对比,ACI对照组和治疗组病人治疗后的HS -CRP和IL-18均明显下降(P<0.05),但是ACI治疗组较对照组变化更为明显(P<0.05);③ACI对照组和ACI治疗组治疗后的NDS均较治疗前下降,但是ACI治疗组NDS的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④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的NDS与血清IL-18水平呈正相关(r=0.36,P<0.05).结论 辛伐他汀能降低ACI病人的白细胞介素-18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有助于改善病人神经功能.
作者:王开雄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研究34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分析总结34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资料以及治疗经过.结果 患者年龄6~23岁,平均(15±4.56)岁.患者均为本市本土发病,有7例(20.59%)患者在起病前有短暂外地居住史.常见主要临床症状有发热34例(100%),畏寒、寒战6例(17.65%),全身乏力、酸痛10例(29.41%),头晕、头痛8例(23.53%),咽痛28(82.35%),咳嗽18例(52.94%).主要体征有咽部充血25例(73.53%),扁桃体肿大13例(38.24%),双肺啰音4例(11.76%).实验室检查:外周血常规:WBC绝对计数大于正常值上限4例(11.76%),低于正常值下限有9例(26.47%).肝功检测仅2例(5.88%)谷丙转氨酶高于正常参考值( >42 IU/L),肾功均在正常范围内.本组病例入院时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RT-PCR)均为阳性,入院后对患者进行动态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发现,转阴时间为入院后1天,长的在出院后1周仍然发现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本组病例均予以痰热清和/或者抗病毒冲剂以及其他对症治疗,其中6例(17.65%)重症患者给予了奥司他韦.患者住院时间为3~8d,中位数5d.结论 甲型H1N1流感是以发热为主要症状的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本病治疗及时且无其他严重并发症时愈后良好,对临床症状轻无其他合并症的患者可不用奥司他韦抗病毒治疗,对重症患者可予奥司他韦治疗.
作者:邹永胜;刘泽明;黄永茂;黄富礼;史小玲;陈庄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腰骶段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 2010年2月收治的49例腰骶段结核患者,采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分析所有结核患者术前、术后3月以及末次随访时ASIA损伤分级、腰骶角、椎间隙高度及血沉、C反应蛋白变化情况.结果 所有病例随访9~ 27月,平均15.7月.无明显并发症发生,其中2例结核脓肿复发,1例规范化用药后治愈,1例经前路手术治愈.末次随访时,所有植骨均获得骨性融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出现.神经功能ASIA分级:术前有神经障碍者41例,术后3月29例改善;末次随访时39例改善.术后3月、末次随访腰骶角分别为(27.13±3.78)°、(25.93±3.75)°,高于术前(19.08±4.32)°(P<0.001).术后3月、末次随访椎间隙高度分别为(10.40±0.50)mm、( 9.90±0.48 )mm,高于术前的(7.92±0.45 )mm(P <0.001).血沉由术前(49.6±14.8)mm/h减小至末次随访(5.2±2.1 )mm/h,C反应蛋白由术前(18.3±7.5 )mg/L降至末次随访(1.8±0.7)mg/L改善明显(P<0.05).结论 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骶段脊柱结核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王锡阳;庞晓阳;李伟伟;葛磊;胡建中;周炳炎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MMP-2和TIMP-2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65例ACS患者,随机分成阿托伐他汀40 mg组(25例,40mg/d)、阿托伐他汀20 mg组(25例,20 mg/d)及对照组(15例,不用他汀类药物).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3组患者血清MMP-2、TIMP-2的水平,并观察3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和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3组治疗后MMP-2水平及MMP-2/TMIP-2比值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阿托伐他汀20 mg组和阿托伐他汀40mg组治疗后TIMP-2水平均治疗前明显增高.组间比较,阿托伐他汀20 mg组和阿托伐他汀40 mg组治疗后MMP-2水平及MMP-2/TMIP-2比值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TIMP-2水平明显升高(P<0.05).阿托伐他汀40mg组较阿托伐他汀20 mg组治疗后MMP-2水平及MMP-2/TMIP-2比值明显降低,TIMP-2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40和20 mg组治疗组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阿托伐他汀40 mg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阿托伐他汀20 mg组(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通过降低血清MMP-2、升高TIMP-2水平而起到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而且高剂量阿托伐他汀较低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具有更好的效果.
作者:问海燕;陈宏斌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明确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and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呼吸调节的关系.方法 选取男性OSAHS患者45例(分为5≤AHI<40组和AHI≥40组)和健康男性对照15例,测定并比较各组间低氧通气反应(Hypoxic ventilatory response,HVR)、高碳酸通气反应(Hypercapnic ventilatory response,HCVR)及血清抵抗素水平.结果 OSAHS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AHI≥40组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高于5≤AHI<40组(P<0.05),前者与呼吸暂停时间、HVR相关(r分别为0.44,P<0.05和0.55,P<0.01),后者与夜间低SpO2及HVR相关(r分别为-0.43和0.52,均P<0.05).结论 OSAHS可独立于肥胖因素引起血清抵抗素水平升高,高水平抵抗素与低氧通气反应抑制相关.
作者:王玮;孔德磊;康健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基因多态性与本地区人群早期宫颈癌的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95例经组织病理学确诊为宫颈癌患者作为病例组和120例健康查体者作为对照组;提取两组的外周血DNA,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RFLP)-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MMP-7的基因多态性.结果 早期宫颈癌组中MMP-7-181G/G基因型分布频率为10.53%,明显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7-181A/G基因多态性中GG基因型是早期宫颈癌发病风险的危险因素,与AA基因型相比,GG基因型可使宫颈癌的发病风险增加约3.7倍(OR=3.698,P =0.026;95% CI=1.096~12.475).结论 MMP-7-181A/G基因多态性与早期宫颈癌的发病密切相关.
作者:姚宁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评价HPV L1壳蛋白检测联合细胞学对宫颈病变筛查的效果并探讨HPV L1壳蛋白在宫颈不同病变脱落细胞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09年9月~2011年2月至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325例妇女,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宫颈脱落细胞中HPV L1壳蛋白的表达联合细胞学检查,同时进行阴道镜检查,并以宫颈活检的组织病理学结果为确诊标准.结果 经病理诊断为无宫颈上皮内病变及良性病变者171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Ⅰ 92例,CINⅡ 55例,CINⅢ 22例,宫颈浸润癌2例.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筛查宫颈病变(CIN及以上)的灵敏度为77.19%(132/171)、特异度为86.36%(133/154)、阳性预测值86.27%(132/153)、阴性预测值77.33%(133/172).HPV L1蛋白检测筛查宫颈病变(CIN及以上)的灵敏度为36.26%(62/171)、特异度为90.26%(139/154)、阳性预测值80.52%( 62/77)、阴性预测值56.05%(139/248).HPV L1联合细胞学筛查宫颈病变(CIN及以上)的灵敏度为85.96%( 147/171)、特异度为80.52%(124/154)、阳性预测值84.48%(147/174)、阴性预测值84.35%(124/147).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宫颈病变的患者中HPV L1的阳性率分别为:CIN Ⅰ 47.83%(44/92)、CINⅡ27.27%( 15/55)、CINⅢ 13.64%(3/22)和宫颈癌0(0/2),4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26,P<0.05).HPV L1的阳性率与宫颈疾病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153例细胞学诊断≥ASCUS的患者中,HPV L1阴性表达预测高级别CIN(CINⅡ及以上)的灵敏度为81.25%(52/64),特异度为46.07%( 41/89),阳性预测值52.00%( 52/1 00),阴性预测值77.36%(41/53).结论 HPV L1壳蛋白的检测对高级别CIN有重要的预测意义,其与细胞学联合筛查宫颈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相对较高,有望成为一种筛查CIN的可靠、有效的新方法.
作者:冷若冰;唐良萏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采用高效波相色谱法(HPLC)测定索咪新尿素乳膏中丙酸氯倍他索和硝酸咪康唑的含量.方法 采用Diamonsil C18柱(150 mm×4.6 mm,5μm)为色谱柱,以甲醇-0.1%醋酸铵溶液(80:20)为流动相,以苯甲酸苄酯为内标,流速为1.0 mL/min,紫外检测器于240 nm测定.结果 HPLC法测定,样品与基质分离良好,丙酸氯倍他索和硝酸咪康唑的线性范围分别为7.5~12.5 mg/L和0.3 ~ 0.5 mg/mL内(r=0.9999),平均回收率均>98.00%,样品溶液在48 h内稳定.结论 HPLC法简便、准确、灵敏、重现性好,能有效控制索咪新尿素乳膏的内在质量.
作者:王希东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研究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后患者血清抗脑抗体浓度和C反应性蛋白的含量影响,进一步探讨亚低温脑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该实验选择80例sTBI住院患者.分成常温治疗(NT)组和亚低温治疗(HT)组各40例,分别予以常温治疗和亚低温治疗,两组患者均于伤后第1、3、5、7和14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清抗脑抗体含量,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RP水平.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预后,另取该院门诊正常体检者16例作为对照组,正常对照组血清标本采集及保存方法与病例组相同.结果 研究者发现HT后各时点HT组血清抗脑抗体浓度C反应性蛋白(CRP)含量低于NT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显示出院时HT组预后较NT组为佳.结论 HT能够降低sTBI患者测定血清抗脑抗体和C反应性蛋白(CRP)含量,能改善预后,具有脑保护作用.
作者:李红星;苑国富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脂肪前体细胞因子1(delta drosophila homolog-like1或delta-like1 homologue,DLK1)和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lypican-3,GPC3)在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HCC)中的表达状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应用免疫组化S-P法和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HCC150例、肝硬化50例、肝炎组织50例和正常肝组织10例中DLK1和GPC3的表达.结果 DLK1和GPC3在HCC、肝硬化、肝炎和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LK1和GPC3的异常表达与肝癌的发展密切相关,DLK1和GPC3之间具有相关性,两者在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康凯夫;张艳丽;CHEN Xiao-wu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研究E-选择素(E-selectin)第2外显子+G98T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北方汉族人群冠心病发病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RFLP)技术检测中国北方汉族无血缘关系的176名冠心病患者和152名健康对照者E-选择素基因第2外显子+G98T基因型;生化技术测定血脂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E-选择素水平.结果 E-选择素+G98T基因型在冠心病组及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有显著性(x2=4.628,P=0.031),GT基因型者患冠心病的风险是GG基因型的2.221倍(OR=2.221,95%CI=1.001 ~ 4.595);T等位基因高于G等住基因,差异具有显著性(x2=4.351,P=0.037,OR=2.124,95%CI=1.047~4.310);中国北方汉族人群E-选择素基因+98位点T等住基因携带频率明显低于美国、德国人群(P<0.05).结论 E-选择素基因第2外显子+G98T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发病具有相关性,T等住基因可能是北方汉族人冠心病发病的遗传易感基因,E-选择素基因+G98T引起的冠心病发病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地域和种族差异.
作者:张蕴莉;王丽萍;唐甜甜 刊期: 2011年第28期
髋关节是一个结构复杂的下肢关节,其功能是否正常,直接影响到机体的站立和行走功能,进而影响生活质量.慢性髋关节功能异常在老年人群中非常常见,继续发展可以恶化成股骨头坏死等严重疾病,需要通过髋关节置换术等手术进行治疗.髋关节功能评分法一直用于评估髋关节置换术前、术后情况.目前用于髋关节功能评估的方法与系统主要可以分为与髋关节功能相关的全身健康测定系统及全髋关节功能评价系统两大类.常用的评估系统有36条简短医疗结果调查问卷、Harris系统等.
作者:苏佳灿;叶韵杰;赵子夜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掌握白纸坊社区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现状,为制定社区慢性病管理及慢性病健康教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系统抽样法抽出25~64岁常住居民2 500人,采用统一调查问卷入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基本情况、文化水平、个人饮食生活习惯、慢性病患病情况及自我保健情况、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 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和肿瘤的患病率分别为16.07%、5.46%、4.26%、2.13%和0.68%.调查对象中吸烟、饮酒、不进行体育锻炼、高盐饮食和不吃早餐的比例分别为23.50%、28.49%、48.25%、20.93%和11.53%.结论 白纸坊地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的暴露率均较高,加强居民对于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的认识,并且给予积极准确地指导十分必要.
作者:李春玲;李盼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分析非血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的死亡原因.方法 对45例接受非血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恶性血液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随访结束时,生存25例,死亡20例,预期3年总生存(OS)和无病生存(DFS)率分别为55.6%和48.8%;死亡原因分别为疾病复发7例,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3例,肺部真菌感染5例,间质性肺炎5例.结论 疾病复发、感染、间质性肺炎及GVHD是非血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主要死因.
作者:章忠明;赖永榕;李桥川;马劼;彭志刚;周吉成;罗军;陈玮;施玲玲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彩超引导下应用Mammotome真空辅助活检设备切除良性乳腺肿块的并发症防治.方法 在彩超引导下应用Mammotome对69例患者75个良性乳腺肿块进行微创切除,回顾性分析其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 75个病灶均准确定位切除.发生术中明显活动出血1例,皮肤破损1例;术后皮下淤斑2例,血肿形成2例.均经及时处理或自然病程恢复.结论 只要严格掌握适应证,规范操作及处理,彩超引导下应用Mammotome切除良性乳腺肿块是安全的,其并发症均可得到防治.
作者:田延锋;赵增仁;李芳;刘擘;张峰;裴永彬;郑峥;张学明;殷慧;孟丽敏 刊期: 2011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