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检测霜霉威的两种方法的比较

唐晓宾;许泓;万志全;曹学军;菅丽萍;李建芳;赵鹏;万积成

关键词:霜霉属, 蔬菜, 胶体金, 色谱法, 液相
摘要:目的 比较胶体金法与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法(LC-MS/MS)在霜霉成检测中的应用.证实胶体金试纸检测蔬菜中霜霉威残留的可靠性,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一个新的检测手段.方法 通过胶体金试纸条半定量方法检测的试样,再用液/质谱法联用定量检测试样中的霜霉威.结果 胶体金试纸检测为阴性的100个试样,经液/质谱法联用检测结果为未检出,符合率为100%.添加霜霉威的胶体金试纸检测阳性的试样经液/质谱法联用检测,符合率为100%,添加的Cutoff值样品回收率达到93%.结论 与液/质联用检测法相比较,胶体金法检测霜霉威具有操作简便、观察直观、快速、省时的特点,特异性强、敏感性较高,从而为检测霜霉威提供了一种快速的检测方法.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水产品中致病性弧菌污染状况研究

    目的 了解水产品中致病性孤菌污染状况.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PCR方法对样品中的致病性弧菌进行初筛.阳性样品用传统培养法确证.结果 检测了海产品、淡水水产品共12类1356份样品,未检出致病性的O1群霍乱弧菌,但有非O1群霍乱弧菌存在;海产品的虾类、蟹类、贝类、软体类带副溶血性弧菌率高.结论 珠海地区水产品中弧菌污染较为普遍,且存在着多重污染现象.

    作者:冯家望;王小玉;李丹琳;唐食明;游淑珠;刘锐;邝筱珊;成晓维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关于立即全面清理检查市场乳制品的紧急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工业主管部门、商务主管部门、卫生厅(局)、工商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利用BN大鼠致敏模型研究HPT蛋白的致敏性

    目的 用BN大鼠致敏模型对HPT(潮霉素B磷酸转移酶)蛋白的致敏性进行研究.方法 40只BN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经口灌胃给予卵清蛋白(OVA)(阳性对照组)、HPT蛋白(HPT蛋白组)、马铃薯酸性磷酸酶(PAP)(阴性对照组)及蒸馏水(溶刑对照),剂量均为1 mg/ml,每只动物1 ml,每日1次,连续28 d.于灌胃后第7天,取血分离血浆进行组胺测定.于第14天和第28天取血分离血清测定IgE水平.于试验结束后第10天分别对各组动物进行大剂量(5 mg/ml OVA、HPr、PAP或蒸馏水,2 ml/只)激发后测定各组大鼠的血压.结果 血清学实验结果表明HPT蛋白没有激发任何IgE反应,而OVA激发了明显的IgE反应;HPT组的组胺水平与阴性对照组或溶剂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阳性对照组组胺水平升高,与HPT蛋白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VA导致3只大鼠血压暂时降低,而HPT对大鼠血压没有影响.结论 在该实验条件下,经口灌胃给予BN大鼠HPT蛋白,没有发现致敏性.

    作者:贾旭东;王伟;杨晓光;李宁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卫生部关于乳及乳制品中三聚氰胺相关问题的答问

    10月7日,卫生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公告,公布了乳制品及含乳食品中三聚氰胺临时管理限量值.公告称,三聚氰胺不是食品原料,也不是食品添加剂,禁止人为添加到食品中.对在食品中人为添加三聚氰胺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三聚氰胺作为化工原料,可用于塑料、涂料、粘合剂、食品包装材料的生产.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上海市某连锁超市食品从业人员食品卫生安全KAP调查

    目的 了解上海市某大型连锁超市中食品从业人员对食品卫生安全的知识、态度、行为(KAP)现状,为在超市雇员中开展食品安全干预性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自制KAP调查问卷,对上海市某大型连锁超市443名食品从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 该超市食品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总体得分为5.79±1.67分(满分10分),合格率为44.0%,良好率为13.7%.416名(96.7%)被调查者表示希望获得与行业相关的食品安全知识.食品安全行为总体形成率为78.6%.被访者文化程度愈高,其食品安全知识得分就愈高,各组别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岁以下年龄组别被访者食品安全知识得分和安全行为形成率均较其他年龄组别被访者低(P<0.01).岗龄1年以下的被访者食品安全知识得分和安全行为形成率均较其他岗龄组别被访者得分低(P<0.01).结论 上海市某超市食品从业人员已具有一定食品安全认知,但仍存在不足.他们获取相关知识的态度较为积极.在食品安全知识和行为习惯方面,需要对他们宣教干预,尤其是对文化程度较低、年龄较小、上岗时间不长的人员.

    作者:黄玥;朱建林;王淑珍;胡国平;宫霞;陆文蔚;唐立伟;徐芦获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检测霜霉威的两种方法的比较

    目的 比较胶体金法与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法(LC-MS/MS)在霜霉成检测中的应用.证实胶体金试纸检测蔬菜中霜霉威残留的可靠性,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一个新的检测手段.方法 通过胶体金试纸条半定量方法检测的试样,再用液/质谱法联用定量检测试样中的霜霉威.结果 胶体金试纸检测为阴性的100个试样,经液/质谱法联用检测结果为未检出,符合率为100%.添加霜霉威的胶体金试纸检测阳性的试样经液/质谱法联用检测,符合率为100%,添加的Cutoff值样品回收率达到93%.结论 与液/质联用检测法相比较,胶体金法检测霜霉威具有操作简便、观察直观、快速、省时的特点,特异性强、敏感性较高,从而为检测霜霉威提供了一种快速的检测方法.

    作者:唐晓宾;许泓;万志全;曹学军;菅丽萍;李建芳;赵鹏;万积成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食品检验检测资源现状调查与分析

    目的 了解我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食品检验检测资源现状,为进一步改善食品检验检测体系提供依据.方法 对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家、省、市、县四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自填问卷调查.结果 共收集了2 145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问卷,覆盖率达到71.4%.(1)检测实验室资质拥有率为70.9%;(2)机构平均食品理化检测项目参数为35.0项,微生物10.5项,毒理9.2项;(3)机构在册员工14.7万人,其中食品检测2.6万人,占机构在册员工总数的17.7%.食品检测人员的职称以中、初级为主,分别为39.0%和43.5%;大学大专学历占56.3%,中专34.2%,高中及以下7.7%;年龄以30~40岁比例大,占37.5%;专业人员由多到少依次为理化、微生物、质量管理、毒理;(4)机构平均总固定资产值为586.1万元,平均总面积2 600.9 m2,平均实验室面763.5 m2;(5)常用仪器普及率较高,高端仪器匮乏,快速检测设备配备不足.结论 食品检验检测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配置有待加强,检测能力有待提高.

    作者:常迪;李业鹏;王竹天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2388-2008原料乳与乳制品中三聚氰胺检测方法

    前 言本标准包括三个方法:第一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第二法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第三法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时,应根据检测对象及其限量的规定,选用与其相适应的检测方法.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食品健康声称的现状与展望

    健康声称是对食物或食物成分与健康之间关系的说明,分为营养素功能声称、其他功能声称和降低疾病危险性声称.对国际组织及有关国家健康声称的法规标准状况,健康声称的要求,健康声称的影响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综述.

    作者:付婷;杨月欣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广东省集体食堂食物中毒发生规律及防控对策研究

    目的 探索集体食堂食物中毒防控对策.方法 分析历年集体食堂食物中毒发生的规律与特点,针对性采取相应干预措施.结果 食物中毒地点以企业为主,时间多发于5-10月,中毒食品以果蔬植物类和肉蛋类为主,其中肉蛋类以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为主,果蔬植物类以有毒动植物和农药残留中毒为主;微生物污染是引起集体食堂食物中毒的首要致病因素,其次是农药和有毒动植物;原料污染、生熟交叉污染和加工不当是食物中毒发生的主要原因.结论 以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为契机,改变监管模式,促进集体食堂的设施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加强食物中毒防拉知识宣传,开展食物中毒等食品安全预警,提高从业者食品安全意识;加强配送餐单位监管;在重点时期提前介入重点单位,采取干预措施等,是防控集体食堂食物中毒的有效对策.

    作者:庥尚春;陈卫东;蔡雪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2008年第三季度全国食物中毒情况的通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2008年第三季度,我部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络直报系统共收到全国食物中毒事件报告179起,中毒5 220人,死亡61人.与去年同期相比,报告起数减少7.3%,中毒人数减少3.9%,死亡人数减少42.5%;与2008年第二季度相比,报告起数增加84.5%,中毒人数增加55.5%,死亡人数增加110.3%.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卫生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有关负责人就乳与乳制品中三聚氰胺临时管理限量值答记者问

    卫生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有关负责人16日就乳与乳制品中三聚氰胺临时管理限量值回答记者的提问.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戊型肝炎与兽医公共卫生

    戊型肝炎为人畜共患病,戊肝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为其病原.戊肝病毒分4个基因型,在中国流行或存在的为1、3、4型.基因1型目前在我国只感染人,3型目前刚刚在我国大陆猪场发现,尚未发现感染人.而4型为人畜共同感染.动物中以猪的感染率和带毒率高,常通过污染的肉制品造成人员感染和发病.猪与鹿、鸡、鼠等动物共同组成HEV的巨大病毒储库,为HEV的变异进化提供了充分的遗传资源.应加强对猪肉制品和农村地区猪场附近河流湖泊饮用水源的卫生安全管理.同时应加强动物HEV相关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将动物HEV的流行情况纳入兽医公共卫生的预警体系,实现动物HEV的常态跟踪和防控.

    作者:李震;朱于敏;董世娟;周宗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8年第29号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衍生法测定保健食品中叶酸方法的研究

    目的 建立保健食品中叶酸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衍生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0.5%氨水提取,高锰酸钾氧化叶酸衍生生成喋呤-6-羧酸强荧光物质,通过ODS C18 5um反相色谱柱分离,荧光检测器检测,Ex=290nm,Em=440 nm,流动相为0.05 mol/L酸钠+甲醇=65+35,流速1.0 ml/min.结果 方法线性范围为0.05-2.0ug/ml,方法检出限为0.04ug/ml,加标回收率为84.8%-103%,RSD<5.5%.结论 实验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数据可靠,适合于保健食品中叶酸含量的测定.

    作者:张培;冯慧予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胶体金试纸与气相色谱法检测毒死蜱结果相符率比较

    目的 通过研究胶体金法与气相色谱法在检测毒死蜱中的应用,证实胶体金试纸务在检测蔬菜中毒死蜱残留的可靠性.方法 对比胶体金试纸半定量法和气相色谱定量法检测毒死蜱的结果.结果 胶体金试纸条检测阴性样品得出的结果与气相色谱的结果符合率为100%,添加的阳性样品符合率也达到100%.添加的界限值样品的回收率达到96%.结论 与气相色谱法相比较,胶体金试纸检测毒死蜱操作简便、观察直观、快速、省时,其特异性、敏感性较高,可作为蔬菜采摘前毒死蜱农药残留自我检测的手段.并可以此为基础建立一个不同于以前的毒死蜱监管模式.

    作者:万积成;赵成森;姚家彪;邵凤云;钱敬泽;菅丽萍;唐晓宾;李建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8年第26号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卫生部办公厅转送《关于盈创公司再生瓶级聚酯切片产品用于食品包装材料评估情况的报告》的函

    质检总局办公厅:为落实国务院领导同志在法制办《关于再生瓶级聚酯切片产品用于生产食品包装制品问题的研究报告》上的批示精神,我部会同你局组织有关专家对盈创公司再生瓶级聚酯切片产品用于食品包装材料情况进行了评估.现将评估报告转你局,供你局在监管工作中参考.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关于不合格奶制品退货退款和召回、销毁有关问题的紧急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市工商局、经委(经贸委、工业主管部门)、公安厅(局)、财政厅(局)、环保厅(局)、商务主管部门、卫生厅(局)、质量技术监督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国内外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管理的比较研究

    目的 探询我国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建议.方法 收集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澳大利亚、美国、法国、日本、加拿大和我国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管理规定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对收集到的法规、标准从加工助剂的定义、使用规定、功能分类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发现我国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的定义不够明确、具体,缺乏对加工助剂的功能作用、使用范围和使用量(或残留量)的规定.结论 需要参考其他国家管理法规,结合我国加工助剂的实际应用情况,对我国加工助剂的管理规定进行完善.

    作者:张俭波;王竹天;刘秀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