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畜、禽肌肉中氯霉素残留量

方从容;蒋定国;杨大进;文玉雪;王玉莲;王竹天

关键词:液相色谱法测定, 肌肉, 氯霉素, 残留量, 再生障碍性, 预防和治疗, 卫生标准, 家禽饲养, 家禽疾病, 鸡肉, 贫血症, 抗生素, 猪肉, 乳牛, 人体, 欧盟, 牛肉, 美国, 家畜, 鸡蛋
摘要:氯霉素(Chloramphenicol,简称CAP)是广谱的抗生素,它曾被用于家畜和家禽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如果人体长期接触氯霉素,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症.因此美国禁止在家禽饲养中使用氯霉素,[1]韩国规定了在牛肉、猪肉和鸡肉中不得检出,[2]欧盟(EEC)规定在鸡蛋和乳牛中禁止使用氯霉素,在鸡肉、肝、肾中的氯霉素残留量不得超过0.01 mg/kg.[2]我国还没有制定氯霉素残留量的卫生标准.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通告卫通[2002]11号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畜、禽肌肉中氯霉素残留量

    氯霉素(Chloramphenicol,简称CAP)是广谱的抗生素,它曾被用于家畜和家禽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如果人体长期接触氯霉素,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症.因此美国禁止在家禽饲养中使用氯霉素,[1]韩国规定了在牛肉、猪肉和鸡肉中不得检出,[2]欧盟(EEC)规定在鸡蛋和乳牛中禁止使用氯霉素,在鸡肉、肝、肾中的氯霉素残留量不得超过0.01 mg/kg.[2]我国还没有制定氯霉素残留量的卫生标准.

    作者:方从容;蒋定国;杨大进;文玉雪;王玉莲;王竹天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钙的生理功能及代谢的研究进展(综述)

    钙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之一.钙不仅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组成成分,参与骨骼的新陈代谢,[1]而且在机体多种组织细胞、生物大分子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2]由于世界各国不同人群中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钙缺乏问题,因此对钙的生理功能及代谢,特别是人群钙缺乏问题的研究,已成为目前世界范围的热点研究领域.

    作者:顾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卫生部关于印发食品企业HACCP实施指南的通知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一起豆瓣酱引起的肉毒中毒及其实验诊断

    新疆地区历来是我国肉毒中毒发病多的地区,尤以北疆居多.[1]究其原因是(1)北疆土壤中肉毒梭菌芽胞污染率高.(2)北疆汉族居民较多,他们大多有家制发酵豆制品的传统习惯,常因食用含毒的发酵豆制品而致中毒.

    作者:张雪平;薛峰;王荫椿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卫生部关于草果中苯并(a)芘执行标准的批复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94号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新旧《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的比较

    在国际上,各个国家和有关国际组织对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分类和允许使用的品种不完全相同.但是,由于某些食品添加剂存在一定的毒性,因此美国、日本、加拿大各国均对食品添加剂上市、使用前的安全性评价和审核有严格规定.

    作者:张玲萍;汪建荣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生吃水产品常见病原性生物污染的研究

    为了解广东省生吃水产品以及生吃水产品养殖水等中常见病原性生物的污染情况,从1999年6月至2000年12月,对广东省18家酒店的生食水产品、养殖水和砧板进行卫生检验.结果从325份样品中,检出常见病原菌79株,包括7种致病菌,检出阳性率为24.31%,其中罗氏虾的阳性率高达50%.另外25份生鱼肉中的5份检出华支睾吸虫,检出率为20%.结果显示广东省生吃水产品中普遍存在常见病原性生物的污染,是食用后引起腹泻等肠胃不适症状以及相关疾病发病率增加的重要原因,应该加强食品卫生管理和食用安全性研究.

    作者:戴昌芳;方悦怡;严纪文;宋曼丹;谭海玲;刘惠玲;梁文佳;朱海明;赖蔚苳;闻剑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电脑智能在肠杆菌科细菌分析鉴定中的应用

    为肠杆菌科细菌分析的需要,应用C++语言,编制了<华顺微生物分析鉴定智能系统>(HUASUN),该系统的V2.0版主要由肠杆菌科细菌分析组件组成,该组件以伯杰氏细菌分类鉴定手册、美国临床微生物学手册和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等为参考基础,编制肠杆菌科细菌分析鉴定组件(ent15和ent48).该版本可鉴定分析肠杆菌科的常见的21个种类,包括了大部分临床上新的分离菌种.与常用的VITEK、API、ATB及国内开发的常见鉴定系统比较,该系统可鉴定分析的肠杆菌科细菌多.生化鉴定项目由常用的15个生化检验项目(ent15)和48个生化检验项目(ent48)两部分组成.在ent48中,可任意选择48个生化中的试验项目和个数,组成鉴定系列,进行鉴定分析,这一智能化特征在VITEK、ATB、API及国内开发的常见鉴定系统中是没有的.该版本对细菌鉴定过程中的异常生化及进一步区分的生化项目可作智能化选择分析.该系统的V2.0版还包括了沙门氏菌血清型分析和细菌性食物中毒分析组件.

    作者:王志刚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单扫示波极谱法测定保健食品中总黄酮的研究

    为测定保健食品中的总黄酮含量,探讨用单扫示波极谱法测定总黄酮的快速方法,研究发现在pH8.6 Na2HPO4-KH2PO4底液中,峰电位Ep-0.74V(vs*SCE)处黄酮化合物产生灵敏的极谱还原波,以芦丁作对照品,该波的二阶导数峰电流(ip)与芦丁浓度在0.05~1.0 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直线关系,检出限为0.02 mg/L.本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用于保健食品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作者:孙仕萍;张文德;马志东;郭忠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欧盟第(EC)50/2000号关于含有遗传修饰的添加剂或香料或含有由遗传修饰有机体生产的添加剂或香料的食品及食品成分的标签的法规

    作者:郑云雁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杏仁露中氰化物测定方法的研究

    杏仁为我国北方特产之一.近几年,以杏仁为原料制做的杏仁露由于其冷、热饮皆宜,已成为男女老少喜爱的饮料.氢氰酸与醛酮类相结合以氰甙形态存在于蔷薇科(如李、桃、杏等)植物的果仁中.杏仁中含有苦杏仁甙,这种甙类本身无毒,但与其共存的酶或胃酸可将甙类水解后释放出氢氰酸,以致中毒.

    作者:徐向阳;翟凤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湖北省食品中致病菌污染现状分析

    食品污染是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问题,随着食物生产的工业化发展和一些地区市场管理的混乱,造成食品污染的因素日益复杂.近年来,湖北省发生了多起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危害了人民的生命健康,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为了防止食品污染、保证食品安全、维护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2000年~2001年,我们对湖北省市售生肉、熟肉等6类食品作了沙门氏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区菌进行了污染调查,初步掌握了3种致病菌的污染状况,为制定食源性致病菌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作者:杨晓敏;马弋;李宇红;谢茂慧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通告卫通[2002]9号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HACCP系统在北京学生营养餐卫生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为预防学生营养餐食物中毒,选择北京市日供学生午餐量为12 000份、7 000份、3 000份的学生营养餐公司各1家,日供学生午餐量900份的学校食堂1所为研究对象.通过危害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环节为:食品采购、食品烹调加热、熟食容器餐盒洗刷消毒、从业人员健康状况与洗手、出锅至食用的间隔时间.针对关键环节提出了相关干预措施:从正规渠道采购食品;彻底加热食品;熟食容器餐盒每次使用前进行热力消毒;禁止出现有碍食品卫生症状的人员上岗,分餐前洗手、消毒;营养餐出锅至食用的时间不超过3h.经验表明该方法简单易执行,4个研究对象基本能够严格执行干预措施,所供营养餐符合卫生要求.

    作者:郭子侠;田建新;马冠生;胡小琪;鲁扬;陈君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卫生部关于建立和完善全国食品污染物监测网的通知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