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失眠的病因分析及诊断与治疗

赵文军;郭平

关键词:失眠, 病因, 诊断, 中西医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失眠的病因及诊断与治疗.方法:详细分析失眠的多种因素、规范化诊断、中西医治疗失眠的方法.结果:失眠的病因很多,诊断有统一的规范,治疗方法多种多样.结论:必须诊断明确,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才能取得明显的效果.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析结肠癌患者应用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结肠癌患者81例,将所选患者分参考组(n=45)和治疗组(n=46).治疗组患者应用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参考组患者应用传统手术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参考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2349,P=0.0295);治疗组手术时间短于参考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9398,P=0.0394);治疗组淋巴结清扫个数多于参考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883,P=0.0281);治疗组淋巴结转移复发率低于参考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392,P=0.0196);治疗组死亡率低于参考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939,P=0.0394);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考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2329,P=0.0133).结论:结肠癌患者应用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可显著提升其生存质量,能够使患者的身心痛苦得到明显缓解.

    作者:周词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中医骨伤科治疗中半侵入疗法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索半侵入疗法在中医骨伤科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收治骨伤科患者30例,采用随机抽取的办法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5例.临床上,治疗骨折的方法主要有两大类.对两组分别选用不一样的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都接受手术治疗,治疗组都接受半侵入疗法,治疗完成后,记录所有患者的恢复状况,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5例,恢复得较慢,卧床时间比较久,大约9周后骨伤才基本痊愈,患者在术后恢复缓慢3例,但骨伤病情有所缓解,患者没有痊愈的迹象1例,治疗无效.在治疗组接受半侵入疗法的15例患者中,患者在8周后恢复较好14例,骨伤基本痊愈,患者虽恢复缓慢但病情有很大改善1例.结论:对骨折患者来说,使用半侵入疗法进行治疗比使用手术治疗效果好,由于不进行手术,患者的疼痛较小,且持续的时间较短,在临床上疗效较好.

    作者:严兴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卵巢慢性炎症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卵巢慢性炎症的意义.方法: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卵巢慢性炎症患者46例,对其临床资料回顾分析,观察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结果:46例卵巢慢性炎症患者中,经超声检查卵巢正常4.35%,可见炎性包块15.22%,卵巢增大47.83%,明显回声异常19.57%,内部有不规则液性暗区21.74%.结论:针对卵巢慢性炎症患者应用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可提高诊断准确率,观察病变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贺泽萍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术前健康教育对外科手术患者焦虑心理及手术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究外科手术患者进行术前健康教育对患者焦虑心理和手术结果的影响.方法:2017年1月-2018年4月收治择期手术患者68例,随机分试验组(34例)与对照组(34例).试验组进行术前健康教育,对照组进行一般术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各项手术指征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试验组患者进行术前健康教育明显减少了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缩短患者术后机体恢复时间.

    作者:张榆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家庭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服务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精神分裂症患者84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家庭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PANSS评分和SDS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护理服务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莫姝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层级管理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层级管理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于2017年将层级管理应用于手术室管理中,通过制定分级标准及管理制度,开展以层级为基础的全员培训,实施以层级管理为框架的专科管理.从专科护理、消毒隔离、教学科研、护理文书、设备物品、急救药品、环境管理7个方面与2016年的护理质量进行对比,并对比同期的手术医生满意度、护士自身满意度、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层级管理后,手术室7项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实施前,3项满意度评分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层级管理可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提高医、护、患3方的满意度,提高手术室的管理水平.

    作者:朱航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四肢骨折钢板内固定断裂因素分析及对策

    目的:探讨四肢骨折钢板内固定断裂的因素,总结可行性防治对策.方法:2013年2月-2017年2月收治四肢骨折患者18例,对患者发生术后钢板断裂的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总结钢板断裂原因,据此提出可行性防治对策.结果:调查发现,造成术后钢板断裂的原因包括固定材料选择不当(77.8%)、患肢过早负重(11.1%)、手术操作不规范(11.1%).结论:四肢骨折钢板内固定断裂既有医源性因素也有患者的因素,四肢骨折内固定治疗时需要合理选择内固定材料,严格规范手术操作,加强患者宣教,认真负责术后患肢锻炼,制定科学的锻炼计划,保证患者术后顺利康复,避免因钢板断裂影响患肢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

    作者:沈云峰;杨浩;朱金富;尹家辉;杨晓勇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数字放射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分析数字放射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治近1年接受影像学检查的患者60例,结合实际情况和内容等进行分析,随机分甲组和乙组,分别采用常规X线检查以及数字放射成像技术检查,对成像结果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两组患者成像技术的应用效果分析,甲组的显效率87.5%,乙组的显效率97.5%,乙组的显效率高于甲组,对比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使用数字放射成像技术检查,效果明显,能提升图像清晰度,在数字化过程中能提升整体效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精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方式及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方式及应用效果.方法:收治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12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护理满意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血压,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率以及护理满意率.

    作者:张丽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牙龈癌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措施探讨

    目的:分析探讨牙龈癌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措施.方法:2012年3月-2017年9月收治牙龈癌患者2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实施常规护理的13例设为对照组,余下13例设为研究组,加强术前与术后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统计并发症,研究组发生率7.69%,对照组23.0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患者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牙龈癌患者,加强术前术后护理,可取得满意疗效,建议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赵冬婧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影响急性中毒患者预后的急诊内科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目的:分析影响急性中毒患者预后的急诊内科因素以及对策.方法:收治急性中毒患者100例,研究影响其预后的急诊内科影响因子、对策等.结果:影响急性中毒预后的急诊内科因素主要有接触毒物的时长、毒物类型、中毒途径、PSS评分、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初次用药时间、肌酸激酶同工酶、血液净化时间、服毒剂量以及胆碱酯酶等,其与预后存在紧密联系(P<0.05).结论:影响急性中毒患者预后的急诊内科因素主要有农药中毒、初次用药时间、血液净化时间、PSS评分、胆碱酯酶、碳酸血症、服毒剂量、APACHEⅡ评分、肌酸激酶同工酶、SOFA评分等,在实际临床治疗过程中要尽早予以针对性的治疗.

    作者:马建飞;廖楚婕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综合治疗干预对鼻内镜手术后疼痛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综合治疗干预对鼻内镜手术后疼痛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患者98例,采用奇偶法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干预,予以观察组患者综合治疗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3.35±0.69)分,优于对照组患者疼痛评分的(5.62±0.78)分,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总有效率97.96%高于对照组患者疼痛缓解的有效率85.71%,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鼻内镜手术患者采用综合治疗的方式,可以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提升患者的满意程度,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焦虑评分.

    作者:胡丹;孟国燕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辩证护理在结石性胆囊炎行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辩证护理在结石性胆囊炎行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效果.方法: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结石性胆囊炎患者100例,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结果:全部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未出现显著并发症及大出血情况,手术完成后48 h内将引流管拔除.研究组围手术期指标及心理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结石性胆囊炎给予胆囊切除术患者辩证护理,能够提高手术疗效,有助于让患者尽快恢复,适于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林香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乌拉地尔与硝普钠治疗急性主动脉夹层高血压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乌拉地尔与硝普钠治疗急性主动脉夹层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3月-2018年4月收治急性主动脉夹层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硝普钠50 mg+50 mL生理盐水以0.5μg/(kg·min)速度持续泵入,60 min测定1次血压,并逐步递增0.5μg/kg,至血压达到正常水平.观察组给予盐酸乌拉地尔100 mg+30 mL生理盐水,首次剂量20 mg(2 mg/min)推注,60 min测定1次血压,至血压达到正常水平,而后按照200μg/min维持泵入.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5 min、10 min、20 min以及30 min血压及心率均明显下降,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拉地尔治疗急性主动脉夹层高血压优于硝普钠,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贾海英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新生儿肺炎施予盐酸氨溴索与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与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在新生儿肺炎中的治疗效果.方法:2016年2月-2018年3月收治新生儿肺炎患儿80例,对其进行分组.对照组患儿40例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进行治疗,试验组40例患儿采用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各项临床指标.结果:试验组患儿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95.00%,远高于对照组的72.50%;且试验组患儿在咳嗽消失、呼吸困难消失、啰音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王志红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开放式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体会65例

    目的:分析开放式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作用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18年5月收治腹股沟疝患者65例,双盲法纳入试验组(n=33)与常规组(n=32).常规组实施传统的疝修补术,试验组应用开放式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常规组患者相比较,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相对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03%,常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放式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相对较短,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手术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谭晓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PDCA循环管理对肝癌患者康复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对肝癌化疗患者并发症和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肝癌化疗患者80例,包括PDCA循环管理前肝癌化疗患者40例(设为对照组)及PDCA循环管理后肝癌化疗患者40例(设为观察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PDCA循环管理指导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及其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化疗并发症发生率17.50%(7/40),均明显高于观察组(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0,P=0.025).观察组患者临床康复满意度97.50%(39/4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195,P=0.027).结论:肝癌化疗患者应用PDCA循环管理指导下护理干预可以明显减少化疗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改善预后,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晓明;杜英东;许昌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钛制弹性髓内钉治疗小儿尺桡骨不稳定双骨折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钛制弹性髓内钉治疗小儿尺桡骨不稳定双骨折的效果.方法:2015年10月-2017年8月收治尺桡骨不稳定双骨折患儿12例,回顾性分析其病历资料,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成两组.一组采用钢板内固定,为常规组;一组采用钛制弹性髓内钉治疗,为治疗组.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儿治疗后VAS评分(0.6±0.1)分,腕屈伸度丧失(5.4±1.6)°,治疗时间(28.7±1.5)d,各项数据均优于常规组患儿(P<0.05).结论:钛制弹性髓内钉治疗小儿尺桡骨不稳定双骨折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疼痛,恢复腕屈伸度,治疗周期也更短,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高昆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多排螺旋CT诊断肝血管瘤及肝脏肿瘤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诊断肝血管瘤及肝脏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2017年3月-2018年4月收治肝血管瘤及肝脏肿瘤患者80例,其中肝血管瘤33例,原发性肝癌25例,肝转移瘤22例,所有患者均使用以色列Briiiiance CT进行检查,扫描电压120 kV,电流100 mA,层厚5~10 mm,pitch=1.0.造影剂为碘海醇,剂量100 mL,以高压注射器实施单向肘静脉注射,速率2.5~3 mL/s,25~30 s后扫描肝动脉期,60~70 s后扫描门静脉期,经3 min后扫描延迟期.结果:①肝血管瘤表现:肝血管瘤33例,其中典型32例,动脉期及门脉期的边缘表现为点状、结节状以及云絮状且显著强化,病灶随着强化时间的延长而持续存在,且不断向中央扩散,延迟期表现为等密度或是稍高密度.患者表现不典型强化方式呈多样性1例.②原发性肝癌表现:原发性肝癌25例,其中典型23例,表现一过性的结节样强化,且呈现迂曲增粗型肿瘤血管影,而门脉期病灶的密度不断降低,且比肝实质密度偏低,患者延迟期表现为低密度变化.③肝转移瘤表现:肝转移瘤22例,均表现典型,而门静脉期表现为边缘连续性环状强化.结论:多排螺旋CT诊断肝血管瘤及肝脏肿瘤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患者创伤小,重复性好,准确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廖礼强;宋星星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社区护理干预在院外PICC带管患者管道维护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在院外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带管患者管道维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4月-2018年3月收治PICC带管出院患者120例,根据管道维护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及社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社区护理干预后,干预组的导管维护依从率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0%(P=0.000);干预组的导管并发症发生率91.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5.00%(P=0.014).结论:对PICC带管出院患者导管维护时给予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导管维护依从性及自我维护技巧,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荐.

    作者:宋洁 刊期: 2019年第02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