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精华
目的:探讨盐酸氨基葡萄糖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10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玻璃酸钠膝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6.4%,对照组总有效率67.2%;治疗后两组膝关节Lysholm功能评分均有改善,观察组改善更显著.治疗前后两组膝关节VAS评分均有降低,但观察组降低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基葡萄糖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安全、有效,易于操作.
作者:杨贤炜;杜海彬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p16、p53、ki-67联合检测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2017年2月-2018年5月收治不同级别的CIN患者100例,同时选择同期炎症较轻且鳞状上皮正常的宫颈炎患者100例作对照组进行比较,两组患者均选择4μm厚刀片,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标记p16、p53、ki-67,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结果:对照组p16、p53、ki-67均为阴性,而观察组p16阳性率95.0%,p53阳性率47.0%,Ki-67阳性率9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CIN的分级越高,阳性率越高,CINⅠ~Ⅲ之间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16和ki-67阳性率远远高于p53阳性率(P<0.05).结论:p16、p53、ki-67联合检测有助于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特别是p16和ki-67可作为宫颈上皮内瘤分级诊断的辅助方法.
作者:赵艳;朱静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及机制.方法:收治支气管肺炎患儿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抗感染、抗病毒治疗并静脉滴注氨溴索,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疗程均为7 d.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咳嗽、发热、肺部啰音和气促的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WBC)亦低于对照组,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疗效得到进一步提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爱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儿童EB病毒感染及其相关疾病.方法:2015年3月-2018年3月收治患儿98例,对所有患儿临床资料以及相关疾病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EB病毒感染临床表现呈现出多样化,98例EB病毒感染患儿临床表现中有典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症状的占69.3%,其中发热、淋巴结肿大、肝大属于常见症状,分别占91.8%、70.4%、55.1%,和其他症状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EB病毒感染可累及全身各个系统,而且临床表现也十分多样化,相关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以发热、淋巴结肿大、肝大为主.
作者:周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经阴道超声诊断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10月-2018年2月收治宫腔粘连患者74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子宫探针检查的方式进行诊断,观察组患者采取阴道超声诊断的方式,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诊断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宫腔粘连诊断例数多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复杂性宫腔粘连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数据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诊断宫腔粘连具有更高的诊断率与检出率,操作简单、无创,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刘天喜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TCD椎-基底动脉血流情况.方法:收治老年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204例,随机分银杏达莫组104例和银杏叶组100例,两组均合用氟桂利嗪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改善水平.结果:银杏达莫注射液组总有效率89.42%,银杏叶组总有效率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银杏达莫组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流改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老年性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明显优于单独使用银杏叶注射液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林霞;陈勇;何山;杨宁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数字放射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治近1年接受影像学检查的患者60例,结合实际情况和内容等进行分析,随机分甲组和乙组,分别采用常规X线检查以及数字放射成像技术检查,对成像结果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两组患者成像技术的应用效果分析,甲组的显效率87.5%,乙组的显效率97.5%,乙组的显效率高于甲组,对比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使用数字放射成像技术检查,效果明显,能提升图像清晰度,在数字化过程中能提升整体效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精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通过观察依达拉奉治疗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高淀粉酶血症患者血清淀粉酶下降情况,探讨依达拉奉治疗体外循环术后并发高淀粉酶血症的疗效及机制.方法: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瓣膜手术且术后并发高淀粉酶血症的患者89例,按有无使用依达拉奉治疗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禁食禁饮(血淀粉酶降至正常值上限<3倍开始低脂饮食)、善宁皮下注射、抑制胃酸分泌及预防性抗感染等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依达拉奉30 mg,2次/d静脉滴注,对两组患者干预后同一时间点血淀粉酶水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后研究组血淀粉酶下降更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对体外循环下行瓣膜置换手术后并发高淀粉酶患者治疗有效,可明显缩短患者血淀粉酶恢复的时间,使患者尽早开始胃肠营养,更利于术后康复.
作者:王亚红;黄年旭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调查县级公立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心理压力现状,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工作的急诊科49名医护人员进行问卷式的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对其心理健康的状况以及造成心理健康评分异常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的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减轻县级公立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心理压力的对策.结果:经过分析后发现,本组医护人员在躯体化、人际敏感、强迫、抑郁、焦虑、敌对等6项因子的平均值都显著高于常规模式的值,并且该群体不同性别在SCL-90上的人际敏感、抑郁、焦虑等因子有显著的差异.结论:通过本研究分析,发现县级公立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低于正常人群,医院应为急诊科工作人员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提高急诊科医护人员自我情绪的管理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面对工作和生活.
作者:胡秀琼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头皮静脉输液的患儿360例,平分两组,实施常规护理作对照组,风险管理的患儿作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期间纠纷事件发生情况及静脉输液穿刺疼痛情况评分.结果: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2.78%,和对照组的11.1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FLACC、Wong-Baker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在常规优质护理的基础上开展风险护理管理,大大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减轻患儿穿刺痛苦,家长的护理满意度大大提高.
作者:任明晶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益血生胶囊治疗子宫肌瘤并中度贫血的疗效.方法:将子宫肌瘤并中度贫血患者100例随机分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50例采用手术治疗,治疗组采用口服益血生胶囊+手术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 d平均血红蛋白值、术后7 d平均血红蛋白值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的术后14 d平均血红蛋白值、术后28 d平均血红蛋白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血生胶囊治疗子宫肌瘤并中度贫血疗效显著,可促进此类患者贫血恢复.
作者:姜海英;李馨蕊;李宪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对儿科临床诊断意义.方法:2016年4月-2018年5月收治初步诊断肺炎或下呼吸道感染患儿2056例,均接受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观察检测结果.结果:①MP-Ig滴度<1:40、1:40、1:80、1:160、1:320、1:640、≥1:1280,IgM符合率分别为91.01%、9.42%、12.89%、22.51%、61.61%、72.31%、93.03%.②随访患儿248例,MP-Ig滴度级差1~2的131例样本,第1次检测,阴性129例,阳性2例;第2次检测,阴性126例,阳性5例.MP-Ig滴度级差≥3的117例样本,第1次检测均呈阴性;第2次检测,阴性7例,阳性83例,未检27例.结论: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可辅助儿科疾病诊断,临床意义显著.
作者:杨戎;李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胺碘酮单用及联合硫酸镁治疗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6月-2017年12月收治室性心动过速患者75例,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38例单纯采用胺碘酮治疗,研究组37例采用胺碘酮联合硫酸镁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研究组明显较高(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室性心动过速患者治疗中应用胺碘酮联合硫酸镁可取得显著临床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可靠,可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齐延伟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不同后路内固定方法治疗脊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脊椎爆裂性骨折患者102例,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1例.两组患者均通过后路减压和植骨术进行治疗.其中对照组在这一基础上,为患者使用Dick钉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使用AF系统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复位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的1个月和6个月后,研究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临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AF系统对脊椎爆裂性骨折患者进行治疗,临床疗效优于Dick系统,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广泛推广.
作者:姚裴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11月-2018年6月收治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4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智能发育、运动发育评分高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应用效果显著,症状得到改善,促进了患儿智能发育和运动发育,值得应用.
作者:陈厚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麦粒灸配合电针疗法对产后缺乳患者血清泌乳素水平的影响.方法:收治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60例,使用麦粒灸配合电针疗法进行治疗,麦粒灸电针组1次/d,3次为1个疗程,于每日清晨哺乳前抽血.观察两组血清垂体泌乳素在产前、产后1 d、产后2 d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泌乳素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麦粒灸电针组疗效优于普通电针组.结论:麦粒灸配合电针疗法治疗产后缺乳短期疗效明显,简便易行.
作者:邹粤丹;胡红梅;胡月莲;符晓丽;吴小玲;龙丽紫;顾梦怡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胺碘酮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利多卡因治疗,观察组接受胺碘酮治疗,观察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hs-CRP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效果更显著(P<0.05).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3.33%,低于观察组的9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方面有着良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与运用.
作者:王玉柱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途径中心静脉置管在血透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血透患者78例,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将其分两组,一组设为对照组(n=39),另一组设为观察组(n=39).中心静脉置管中,对照组予以股静脉置管,观察组予以颈内静脉置管,观察置管情况.结果:比较导管留置时间、Kt/v值,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统计并发症,观察组发生率10.25%,对照组23.07%,观察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耐受性分析,观察组耐受性优于对照组.结论:血透治疗中,颈内静脉置管是有效的血管通路,不仅留置时间长,而且血流量充足,并发症少,耐受性好.
作者:申恒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对门诊护理中践行优质护理服务理念的效果进行探析.方法:2016-2017年度收治患者300例,其中2016年度患者150例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纳入对照组;2017年度患者150例给予优质护理服务,纳入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挂号等候时间、相关检查等候时间,并通过自制问卷掌握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挂号等候时间、相关检查等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7.9%,对照组8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有助于提升护理质量,缩短患者挂号和检查等候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资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析结肠癌患者应用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结肠癌患者81例,将所选患者分参考组(n=45)和治疗组(n=46).治疗组患者应用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参考组患者应用传统手术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参考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2349,P=0.0295);治疗组手术时间短于参考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9398,P=0.0394);治疗组淋巴结清扫个数多于参考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883,P=0.0281);治疗组淋巴结转移复发率低于参考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392,P=0.0196);治疗组死亡率低于参考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939,P=0.0394);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考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2329,P=0.0133).结论:结肠癌患者应用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可显著提升其生存质量,能够使患者的身心痛苦得到明显缓解.
作者:周词平 刊期: 201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