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上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7年家庭医生签约工作分析及探讨

周伟民;林风华;刘思阳

关键词:居民, 家庭医生签约, 工作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福州市城区台江区上海街道居民家庭医生签约工作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为以后签约工作提供借鉴.方法:在居民自觉自愿的基础上,由家庭医生团队通过充分告知,以集中签约、上门签约等方式与15081名居民签约.结果:共签约15081名,签约率31%.结论:家庭医生签约是政府深化医改,保障群众健康的利民举措.为了提高签约率,方便群众就医,切实让居民感受到获得感,今后应该更大力度加大宣传,将家庭医生签约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相结合,让群众充分了解家庭医生的好处和便捷.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牙龈癌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措施探讨

    目的:分析探讨牙龈癌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措施.方法:2012年3月-2017年9月收治牙龈癌患者2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实施常规护理的13例设为对照组,余下13例设为研究组,加强术前与术后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统计并发症,研究组发生率7.69%,对照组23.0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患者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牙龈癌患者,加强术前术后护理,可取得满意疗效,建议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赵冬婧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思密达治疗成人腹泻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蒙脱石散(思密达)治疗成人急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急性腹泻患者70例.将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均给予基础性治疗:维持电解质平衡、适当补充盐水、饮食调整等;对照组给予蒙脱石散(思密达)治疗,观察组则采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蒙脱石散(思密达)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大便好转时间、止泻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大便好转时间及止泻时间均显著早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35例(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例(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蒙脱石散(思密达)可显著改善成人急性腹泻症状,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文东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复发率分析

    目的:分析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复发率.方法: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支气管哮喘患儿80例,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儿分为孟鲁斯特纳联合布地奈德治疗组(联合治疗组,n=40)和单独布地奈德治疗组(单独治疗组,n=40)两组,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联合治疗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95.0%(38/40),显著高于单独治疗组的77.5%(31/40)(P<0.05),但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分别为10.0%(4/40)、2.5%(1/40)vs 5.0%(2/40)、7.5%(3/4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较单独布地奈德治疗显著,且不会提升患儿的不良反应率及复发率.

    作者:宋玉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新生儿肺炎施予盐酸氨溴索与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与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在新生儿肺炎中的治疗效果.方法:2016年2月-2018年3月收治新生儿肺炎患儿80例,对其进行分组.对照组患儿40例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进行治疗,试验组40例患儿采用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各项临床指标.结果:试验组患儿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95.00%,远高于对照组的72.50%;且试验组患儿在咳嗽消失、呼吸困难消失、啰音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王志红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呼吸内科慢性咳嗽症状临床治疗及观察

    目的:在本文的研究分析中主要探讨了呼吸内科患者中出现慢性咳嗽症状如何进行治疗,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便于患者的病情改善.方法:收治呼吸内科患者132例,对其患病的特征以及治疗的主要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对呼吸内科慢性咳嗽患者应用3种药物进行治疗后,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结论:此方法具备良好的应用价值,可进行大范围推广.

    作者:曹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三氧化矿物凝聚体牙髓切断术治疗年轻恒牙不可复性牙髓炎的疗效

    目的:探析三氧化矿物凝聚体牙髓切断术在年轻恒牙不可复性牙髓炎治疗中的应用.方法:2016年4月-2018年4月收治年轻恒牙不可复性牙髓炎患儿3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差异分组.对照组患者应用氢氧化钙作盖髓剂,观察组应用MAT作盖髓剂,对两组患者进行部分/全部冠髓切除术,随访观察1年,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3个月、6个月、12个月后,两组治疗成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随访1个月,观察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6.67%,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氧化矿物凝聚体牙髓切断术在年轻恒牙不可复性牙髓炎治疗中应用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李海涛;刘茜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螺旋CT和MRI检查对子宫颈癌的诊断价值探索

    目的:分析螺旋CT与MRI检查对子宫颈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治子宫颈癌患者68例,术前均给予螺旋CT与MRI扫描,分析螺旋CT与MRI单独检查对子宫颈癌诊断及分期的准确率比较.结果:病理学检查显示,本组Ⅰ期20例(44.44%),Ⅱa期7例(15.56%),Ⅱb期10例(22.22%),Ⅲa期4例(8.89%),Ⅲb期3例(6.67%),Ⅳa期1例(2.22%).螺旋CT检查共32例(71.11%)患者诊断准确,MRI检查患者诊断准确共40例(88.89%).结论:螺旋CT与MRI均对子宫颈癌诊断及分期有较高的准确率,MRI检查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螺旋CT,为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建议术前采用MRI检查作为诊断手段,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采用联合诊断,以获得更准确的诊断资料.

    作者:汪东葵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PDCA循环管理对肝癌患者康复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对肝癌化疗患者并发症和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肝癌化疗患者80例,包括PDCA循环管理前肝癌化疗患者40例(设为对照组)及PDCA循环管理后肝癌化疗患者40例(设为观察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PDCA循环管理指导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及其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化疗并发症发生率17.50%(7/40),均明显高于观察组(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0,P=0.025).观察组患者临床康复满意度97.50%(39/4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195,P=0.027).结论:肝癌化疗患者应用PDCA循环管理指导下护理干预可以明显减少化疗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改善预后,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晓明;杜英东;许昌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微课在小儿生长发育及营养喂养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微课在小儿生长发育及营养喂养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9-12月从护理专业中选择2个班级共60名护理学生,均行小儿生长发育及营养喂养教学.其中一个班级为对照组,行常规教学手段;另一个班级为观察组,行微课教学手段,观察两组教学成绩及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认可度.结果:观察组学生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生对微课教学方法的认可度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对传统教学认可度66.67%(P<0.05).结论:在小儿生长发育及营养喂养教学中落实多媒体教学与微课教学,可进一步提高学生积极性,提高学习成绩,且学生对该种教学方法的认可度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张芹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临终关怀服务的综合分析和探讨

    社区卫生服务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基本途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成为临终关怀服务可利用资源.本文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临终关怀的内部环境和外部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和探讨,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临终关怀服务提供基本借鉴.

    作者:俞李萍;张瑞凤;张卫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胺碘酮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CRP水平的影响及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胺碘酮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利多卡因治疗,观察组接受胺碘酮治疗,观察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hs-CRP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效果更显著(P<0.05).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3.33%,低于观察组的9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方面有着良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与运用.

    作者:王玉柱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情绪及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情绪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46例进行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47例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左室射血分数(LVEF)、脑钠肽(BNP)、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观察.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进行SAS评分与SDS评分对比,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SAS评分与SDS评分分别为(44.11±1.42)分、(43.12±1.23)分,对照组分别为(46.94±1.96)分、(47.62±1.74)分,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心功能指标均比对照组理想(P<0.05).结论: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同时提升其心功能.

    作者:杨丽娟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青少年癫痫患者及其家人的共同健康教育在患者依从性和生活质量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青少年癫痫患者及其家人进行共同健康教育前、后对患者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作用.方法: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青少年癫痫患者88例,随机分两组,各44例.对照组接受规范化抗癫痫治疗+住院期间健康教育;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由主管医师及护士对患者及家人共同进行为期6个月的共同健康教育.结果:研究组患者及家人对癫痫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在出院后3个月及6个月均高于出院前,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依从性方面,研究组服药后Morisky服药依从性问卷评分明显高于服药前,且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近3个月癫痫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6个月时脑电图改善情况,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QOLIE-31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青少年癫痫患者及其家人进行共同的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患者及家人对癫痫的认识能力.

    作者:马俊兰;康韵荣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晶体悬韧带松弛的超声生物显微镜观察

    目的:探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查能否判断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否合并晶状体悬韧带松弛.方法: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102例186眼,术前除视力、非接触式眼压、双眼眼轴(AL)、眼部超声等常规检查外,还针对性进行UBM检查,内容包括:测量中央前房深度(ACD)、两端睫状突的大横径(STS),晶状体前顶点与睫状突两端大横径的垂直距离(h),并计算中央前房深度占眼轴长的比例(ACD/AL)和晶状体前顶点与睫状突两端大横径的垂直距离与睫状沟横径比值(h/STS).结果: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中合并晶状体悬韧带松弛的患者,与没有合并晶状体悬韧带松弛的患者对比,AL、ACD、h、ACD/AL以及h/ST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T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UBM的精准测量,能够推测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是否合并晶状体悬韧带松弛,从而为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

    作者:梁雄姿;彭华琮;裘俊;彭祎琳;轩凤霞;吴岚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经眉弓锁孔入路与传统额下入路切除前颅底肿瘤临床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研究经眉弓锁孔入路与传统额下入路切除前颅底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前颅底肿瘤且在显微镜下行眉弓锁孔手术方案的患者40例为研究组,同时选择同期行传统的额下入路方式切除前颅底肿瘤的患者4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不同途径切除手术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手术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眉弓锁孔入路与传统额下入路切除前颅底肿瘤的手术均有较好的切除效果,但是经眉弓锁孔入路进行切除的手术并发症较少,有利于患者的恢复,且住院时间明显缩短.

    作者:程登贵;蒋其俊;文朋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颅脑外伤患者继发外伤性癫痫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患者继发外伤性癫痫的危险因素,为其临床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2015年8月-2018年3月收治颅脑外伤患者62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如年龄、性别等,并对上述因素与术后是否发生继发性癫痫进行单因素分析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620例颅脑外伤患者中,治疗期间发生癫痫患者76例,发生率12.26%,合并脑挫裂伤、合并颅内血肿、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颅脑外伤后发生继发性癫痫的危险因素.结论:合并脑挫裂伤、合并颅内血肿、外伤性SAH等均会增加早发性癫痫的发生概率,可针对以上危险因素及时给予相应干预措施,改善预后.

    作者:买买提艾力·吐尔逊;米尔卡斯木·吾布力;刘正清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血小板输注治疗血液病患者的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血小板输注治疗血液病患者的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2014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接受血小板输注的血液疾病患者55例,对所有患者均进行血小板输注治疗,对患者接受血小板输注前后的血小板回收率(PPR)、血小板计数增高指数(CCI)进行对比分析,并对患者的性别、年龄、合并感染情况、脾肿大发生率以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影响血小板输注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接受血小板输注后的1 h和24 h的PPR和CCI均明显高于输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所选取的4种类型患者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血小板输注失败率高,与急性白血病(AL)、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血小板输注失效率同样高于AL、AA患者,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性别和年龄对血小板输注的影响较小,合并感染、脾肿大以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血小板输注失败率明显高于其他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血小板输注方式对血液疾病患者进行治疗能够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合并感染、脾肿大以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会对血小板输注造成较大的不良影响,为了提升对血液疾病患者进行血小板输注的有效性,必须采取措施消除上述因素对患者治疗效果所产生的影响,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

    作者:龙冠杰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预防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与研究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预防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的疗效.方法: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子宫内膜息肉患者80例,并通过电脑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对照组患者术后不做任何预防复发处理,观察组患者术后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观察与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息肉复发情况以及不同时段的血红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息肉复发情况以及不同时段的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术后采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预防的疗效十分显著.

    作者:谢秉权;赵菊芬;霍竹惠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腹腔镜术式用于粘连性肠梗阻治疗的效果及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和分析在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中腹腔镜术式的效果和对预后产生的影响.方法:收治粘连性肠梗阻患者92例,平分为两组.甲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乙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总结并发症、临床情况、疗效、复发情况.结果:甲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失血量、手术时间、卧床时间、肠道复常时间、治疗的总有效率、复发率都优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中,腹腔镜术式的治疗效果确切,并明显改善预后.

    作者:姚世新;王平;来铁成;祝金荣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产后轻中度盆腔脏器脱垂的疗效观察

    目的:了解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产后轻中度盆腔脏器脱垂(POP)的疗效.方法:收治产后轻中度POP产妇168例,行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10~15次,观察效果.结果:总有效率94.05%;治疗15次比治疗10次效果好.结论:产后轻中度POP的产妇进行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10~15次的疗效确切.

    作者:沈芸;顾萍 刊期: 2019年第02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