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股沟疝患儿应用微创横切口术式治疗的观察及研究

赵刚;赵育军

关键词:腹股沟疝患儿, 微创横切口术式, 治疗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患儿应用微创横切口术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4月-2018年3月收治腹股沟疝患儿90例,按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切口术式,观察组进行微创横切口术式.比较两组腹股沟疝疗效;切口长度、患儿心率、肾上腺素水平;手术前后患儿进食、睡眠、活力情况;手术并发症率.结果:观察组腹股沟疝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切口长度、患儿心率、肾上腺素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进食、睡眠、活力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后观察组进食、睡眠、活力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股沟疝患儿行微创横切口术式疗效明显,可缩短切口,保持生命体征稳定,减轻应激反应,改善患儿术后情况.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依达拉奉在脑梗死急性期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依达拉奉在脑梗死急性期的治疗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18年3月收治脑梗死急性期患者92例,以随机盲选法分成两组,各4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应用胞磷胆碱注射液,观察组应用依达拉奉注射液,对比两组临床医治效果.结果:在NIHSS评分与Barthel评分方面,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积极治疗后,观察组上述两项指标评分均明显要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3.48%,远高于对照组的78.26%,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急性期应用依达拉奉,疗效显著,值得应用.

    作者:罗永旺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种植牙联合正畸矫正治疗牙列缺损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种植牙与正畸矫正联合治疗牙列缺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4月-2018年1月收治牙列缺损患者76例,随机分两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种植牙修复手术,观察组采用种植牙与正畸矫正联合治疗,比较两组外在美观性以及种植体稳定性.结果:治疗前,两组PE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PE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两组ISQ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ISQ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列缺损患者采用种植牙与正畸矫正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外在美观效果,利于种植体在长时间内处于稳定状态.

    作者:史玉娟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早期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周围性面瘫早期针灸配合穴位注射的治疗效果.方法:200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周围性面瘫患者66例,根据入院单双号的原则分为两组,参照组33例予以针灸单独治疗,研究组33例予以早期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对治疗效果的差异性进行总结.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研究组(97.0%)显著高于参照组(7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后遗症发生率,研究组(3.0%)显著低于参照组(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周围性面瘫应用早期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可将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提升,值得研究.

    作者:刘凡聪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微创经皮肾穿刺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优越性及有效性分析

    目的:分析和研究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应用微创经皮肾穿刺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的效果.方法:2015年8月-2017年10月收治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78例,依照患者所用手术方式的差异进行分组.对参照组(n=36)实施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探究组(n=42)应用微创经皮肾穿刺输尿管镜取石术,比较两组患者结石清除效果.结果:探究组患者1次碎石成功率明显高于参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092,P=0.0364);探究组术后发热率明显较参照组患者低,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185,P=0.0311).探究组患者术后1周结石清除率高于参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782,P=0.0197);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高于参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715,P=0.0264);术后3个月结石清除率明显较参照组患者高,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9782,P=0.0018).结论: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应用微创经皮肾穿刺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能够提高患者1次碎石率以及结石清除率.

    作者:祝睿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眼底荧光造影检查对筛查糖尿病眼底病变的临床价值

    目的:分析眼底荧光造影检查对筛查糖尿病眼底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糖尿病患者140例,依照就诊顺序分成两组,每组7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式的检查法,观察组采取眼底荧光造影检查法,分析两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诊断结果的评分及修正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患者的眼底病变筛查,采取眼底荧光的造影检查法,诊断结果的精准率相对较高,可达82.8%,散瞳眼底的照相检查结果的修正率较高,可达60%.故针对糖尿病患者眼底病变的筛查工作,取眼底荧光造影检查法,检查结果的精准度相对较高,可作为更具精准度的临床诊断依据,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康礼杰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血清PGⅠ和PGⅡ检测对食管反流性咽喉炎诊断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血清PGⅠ和PGⅡ检测对食管反流性咽喉炎诊断相关性.方法: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食管反流性咽喉炎患者50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受检者5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静脉采集研究对象5 mL的血液,通过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中PGⅠ以及PGⅡ表达水平.结果:研究组PGⅠ、PGR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PGⅡ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反流性咽喉炎与血液中的PGⅠ浓度存在直接关系,PGⅡ水平浓度也通过影响PGR而间接影响到食管反流性咽喉炎的诊断,临床应重视血清PGⅠ和PGⅡ的检测工作.

    作者:陈维信;张光进;马庆庆;田茂利;徐丽;官炜;张萃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清肺保元汤干预AECOPD患者SP-D含量水平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清肺保元汤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清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SP-D)含量水平及其意义.方法:选择AECOPD患者69例(观察组),另外选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50例(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SP-D、人克拉拉细胞蛋白(CC16)水平和肺功能指标如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及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并分析SP-D、人克拉拉细胞蛋白(CC16)水平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ECOPD患者的血清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D(SP-D)水平显著升高,而CC16水平显著下降;经治疗病情好转后,患者血清SP-D水平下降,而CC16水平上升,但仍未达到对照组的正常水平.治疗后,观察组FEV1%及FEV1/FVC均升高,但仍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D与FEV1%及FEV1/FVC呈负相关性(P<0.05);CC16与FEV1%及FEV1/FVC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SP-D、CC16的水平是反映AECOPD疗效的重要指标,可通过检测血清SP-D、CC16水平评估CO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作者:狐启贵;刘良丽;刘亿淑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提升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护理方式分析与研究

    目的:探讨提升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护理方式.方法: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腹膜透析患者80例,按数字表法分两组.对照组(30例)用普通护理,试验组(30例)用针对性干预.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试验组满意程度、生活质量相关因子分值、腹膜透析治疗依从性、治疗期间自我管理能力、感染率方面比对照组更有优势(P<0.05).结论:腹膜透析患者实施针对性干预效果确切.

    作者:梁艳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焦炉工外周血IFN-γ表达及其DNA甲基化的分析

    目的:了解焦炉工外周血IFN-γ表达及IFN-γ表观遗传机制在多环芳烃(PAHs)暴露损伤中的表现.方法:随机选取某焦化厂炼焦车间工人85名作为暴露组,同是焦化厂辅助车间及行政人员47名作为对照组,采集暴露组班后尿及对照组晨尿进行碱水解——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检测1-OHPyr水平;采集空腹外周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中IFN-γ的表达;采用飞行时间质谱分析IFN-γ甲基化水平.结果:焦炉工人尿1-OHPyr水平高于对照组,且炉侧、炉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焦炉工血清IFN-γ水平降低(P<0.05);3个工种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FN-γ7个CpG位点甲基化率检测,只有CpG-5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暴露组高于对照组.IFN-γCpG-5甲基化率与IFN-γ含量呈负相关(P<0.05),IFN-γCPG-5甲基化率与尿1-OHPyr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职业性PAHs暴露降低IFN-γ含量,职业性PAHs暴露引起IFN-γ甲基化率改变.

    作者:赵慧;高艳荣;宋统球;贾玉巧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锁骨钩钢板与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比较锁骨钩钢板与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锁骨远端骨折患者72例,采取随机法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锁骨钩钢板固定治疗,进而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评价.结果:在治疗优良率方面,观察组94.44%,与对照组的66.67%对比显著更高(P<0.05).在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方面,观察组8.33%,与对照组的36.11%对比显著更低(P<0.05).结论:锁骨远端骨折患者,给予锁骨钩钢板医治的疗效明显优于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具备推广及使用的价值.

    作者:洪淑艳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北京铁路辖区职工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北京铁路辖区职工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2014年3月-2017年3月选取某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北京铁路辖区职工72200名,对北京铁路辖区职工进行问卷调查和高血压筛查,分析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果:72200例北京铁路辖区职工中,高血压27342例(37.87%),27342例血压增高者中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体重指数(BMI)为超重肥胖19066例,检出率69.73%;高血糖6617例,检出率24.20%;总胆固醇增高4101例,检出率15.00%;糖尿病史2756例(10.08%);饮酒4539例(16.60%);吸烟5561例(20.34%),其中以BMI常见(P<0.05);通过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在高血压患者中,BMI超重肥胖、高血糖、总胆固醇高、糖尿病史是危险因素.结论:通过对北京铁路辖区职工高血压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具有多种,通过控制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能显著降低高血压检出率.

    作者:孔博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长期随访、定期检查是基层医院早期发现乙肝相关性肝癌的有效方法

    目的:探索基层医院在乙肝患者中早期发现乙肝相关性肝癌的有效方法.方法:2012-2017年随访病例545例,对随访后发展为肝癌者25例早期发现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乙肝患者每3~6个月进行甲胎蛋白(AFP)及腹部B超检查,对早期发现乙肝相关性肝癌有重要意义.结论:对乙肝患者长期规律随访、定期检查是基层医院早期发现乙肝相关性肝癌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洁;杨彩霞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疗效

    目的:探讨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阿卡波糖治疗,观察组则予以阿卡波糖联合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血糖降低到正常参考范围耗时、血红蛋白降低到正常参考范围耗时;治疗前后患者体重指数、空腹和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血糖降低到正常参考范围耗时、血红蛋白降低到正常参考范围耗时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体重指数、空腹和餐后血糖、HbAlc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体重指数、空腹和餐后血糖、HbAlc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和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卡波糖联合胰岛素治疗社区老年糖尿病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控制血糖和体重,改善预后,缩短治疗的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荻璋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辛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冠心病患者86例,利用电脑随机方式分为两组,各43例.常规组患者单纯用辛伐他汀治疗,研究组患者予以辛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结果:研究组总体疗效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低于常规组,且高密度脂蛋白(HDL-C)高于常规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联合应用辛伐他汀与曲美他嗪治疗的效果更显著,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作者:张爱杰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分析社区签约服务对分级诊疗的影响

    目的:探讨北京市海淀区西北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用社区签约服务对分级诊疗的影响,以此为大力推进落实分级诊疗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17年北京市海淀区西北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社区签约服务、门诊量进行调查,按照是否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签订服务合同等进行分析.结果:2017年北京市海淀区西北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在辖区居民数101910人,就诊人员20000人,签约对象18000人,签约率90.00%.签约对象就诊率明显高于非签约对象就诊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是否实施社区签约服务对分级诊疗有着重要影响,其可提高门诊量,更有利于推动北京市海淀区西北旺社区居民分级诊疗制度的构建与实施,为推进分级诊疗打下坚实的基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秋娥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研究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应用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76例,依照计算机表法分为两组.试验组(n=38例)进行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对照组(n=38例)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肠鸣音消失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疼痛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远远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对其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可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减少住院时间,促进临床症状的快速消失,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图布新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及保守性手术治疗对再生育结局的影响

    目的:对比保守治疗、保守性手术治疗对异位妊娠患者再生育结局造成的影响.方法: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异位妊娠患者80例,以信封法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药物保守治疗,研究组采取保守性手术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再生育结局(再次正常妊娠率、输卵管通畅率、再次异位妊娠率)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再次正常妊娠率、输卵管通畅率均高于对照组,再次异位妊娠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药物保守治疗,保守性手术对异位妊娠患者再生育结局有更显著且更积极的影响.

    作者:谭芳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社区女性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对社区女性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耐药性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7年全年统计的社区中老年女性尿路感染患者170例耐药性实验结果,根据患者有无并发糖尿病(2型)将患者分为非糖尿病组(A组)41例和糖尿病组(B组)129例.观察患者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无乳链球菌、奇异变性杆菌、普通变性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液化沙雷菌感染情况及氨苄、头孢、庆大、氨曲南、阿莫西林对以上感染菌的敏感性.结果:B组感染粪肠球菌、无乳链球菌、奇异变性杆菌、液化沙雷菌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氨苄及庆大出现耐药菌菌株明显高于头孢、阿莫西林和氨曲南,2016年大肠埃希菌ESBLs检出率57.6%,2017年61.7%,2016年肺炎克雷伯菌ESBL检出率57.1%,2017年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女性尿路感染发病与糖尿病存在统计学关系,如有使用抗生素必要,其更适应于使用头孢、阿莫西林、氨曲南等抗菌药物组合治疗.

    作者:顾勤;徐慧;闻婕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胆囊切除术后腹泻的病因分析34例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后的影响因素,为术前评估提供依据.方法:2016年1月-2017年7月收治胆囊结石患者142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或开腹胆囊切除术,通过随访确定患者术后是否腹泻,分为腹泻组(34例)及非腹泻组(108例),观察两组间的性别、年龄、体重、病程、症状、胆囊壁的厚度、胆囊萎缩、手术方式、合并病变、术前胆囊功能及术后饮食方案等指标是否对其术后腹泻有影响.结果:患者性别、病程、是否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病程、症状、胆囊壁的厚度、结石数量、合并病变与腹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饮食与胆囊切除术后腹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导致胆囊切除术后腹泻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年龄、体重、胆囊是否萎缩、胆囊收缩功能(P<0.05).结论:年龄、体重、胆囊是否萎缩、胆囊收缩功能、术后饮食与胆囊切除术后腹泻有一定关系,术前做好评估,术后积极预防.

    作者:王军宏;吕鹏翔;高振华;钱宏亮;邵娥玲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骨性关节炎(OA)作为临床常见关节退行性疾病中的一种,近年来,临床有相关研究结果明确证实,OA的发病机制主要是患者软骨细胞凋亡程度过高,但还没有相关报道指出此类现象的主要发生机制,多是以患者体内外各种凋亡诱导因子凋亡途径受多条信号转导通路刺激影响被激活,进而汇集成为Caspase级联放大反应一条通路作主要解释,为患者今后病症防治提供支持.综合上述观点,本文大致阐述OA软骨细胞凋亡临床特点、诱因、凋亡途径等多种情况,详情如下.

    作者:郭鹏;范建楠;单霖;闫飞 刊期: 2019年第06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