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刘娟;吉颖莉
目的:探究与分析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11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142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孕产妇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时期收治的140例妊娠无合并子宫肌瘤的孕产妇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孕产妇孕期合并症、分娩期并发症发生率、分娩方式、术中处理及子宫肌瘤在妊娠期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先兆流产、先兆早产、胎位异常、前置胎盘、妊高征、胎膜早破、胎儿生长受限、妊娠糖尿病发生率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脐带缠绕、胎儿窘迫、产后出血、胎盘早剥、新生儿窒息、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相比阴道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73例,占51.41%.孕晚期肌瘤直径较早期相比无增大或减小所占比例高,占49.30%,明显高于其他情况,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剔除肌瘤后病理类型表现为肌瘤未伴变性比例高,占47.95%,明显高于其他类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不会增加孕产妇孕期及分娩期并发症发生率,同时不会增加肌瘤变性比例,且子宫肌瘤大小并非随着孕期延长而增大,但增加了剖宫产率,因此也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作者:柳亚芬;张凤格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对于经常性疼痛和经醋酸炔诺酮治疗6个月后效果不佳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再经地诺孕素治疗6个月后患者的治疗效果满意度评价.方法:纳入65名患者进行两年的前瞻性研究;患者在经地诺孕素治疗期间与醋酸炔诺酮治疗期间效果的比较,主要观测指标采用李克特量袁(Likert scale)进行测定,次要观测指标评价疼痛度、生活质量、性功能变化和囊肿体积的变化.结果:地诺孕素治疗3个月和6个月与醋酸炔诺酮治疗时基线值相比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改善(P <0.001);EHP-30和FSFI对生活质量和性生活质量的评价表明,患者在治疗6个月后明显改善;在治疗期间子宫内膜异位的结节体积未发生明显变化.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地诺孕素可以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有效的治疗手段,尤其是对于经醋酸炔诺酮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对于地诺孕素和醋酸炔诺酮作为一线和二线治疗药物尚需进一步的临床对比性实验研究.
作者:罗树玲;郑春艳;曹锦慧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胸腺肽与伐昔洛韦治疗生殖器疱疹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生殖器疱疹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伐昔洛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胸腺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复发.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98.21%vs.85.71%,P<0.05).两组患者头晕、恶心、胃部不适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93% vs.5.36%,7.14%比3.57%,8.93%vs.7.14%,P>0.05).观察组随访半年内复发例数及复发次数>3次例数均少于对照组(5例vs.19例[J],3例vs.12例,P <0.05).结论:胸腺肽联合伐昔洛韦治疗生殖器疱疹可增强患者免疫功能和抗病毒能力,降低复发率,具有较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作者:唐沛;邹敏;李超;郭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医源性多胎妊娠是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以及促排卵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其可导致一系列的母婴危害,严重威胁母婴健康.本文从医源性多胎妊娠的原因出发,分析其危害,探讨防治措施,进一步提出伦理学思考及社会思考,引起人们对多胎妊娠的关注.
作者:杨菁;冯亭亭;孙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女性阴道微生态状况对女性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于我院妇科门诊或体检中心进行检查的156例女性作为受试对象,根据阴道微生态相关检测后,将受试对象分为阴道微生态状况正常组和异常组.所有受试对象采用中国女性性生活质量问卷调查和女性性功能指数(FASI)评价性功能.统计分析阴道微生态状况异常组和正常组受试对象在性生活质量及性功能上的区别.结果:经过检测,156例样本中,54例为阴道微生态状况正常,102例阴道微生态状况异常,其中异常的主要原因为乳酸杆菌未检出,及H2O2浓度低于临界值.中国女性性生活质量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阴道微生态正常组显著优于异常组;FSFI的结果也表明阴道微生态正常组在性功能各项指标上显著优于异常组.结论:乳酸杆菌检测阴性和H2O2浓度低是阴道微生态异常的主要原因,阴道微生态状况与女性性生活质量显著相关,其原因可能与阴道微生态状况对性功能的影响相关.
作者:乔娜;范淑静;郭彩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究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患者采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术(transurethral plasmakinetic prostatectomy,TUPKP)治疗对其性生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198例BPH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00例与98例.实验组患者采用TUPKP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12个月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指数评分(QOL)以及国际勃起功能指数评分简表(IIEF-5)评分的变化;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射精状况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IPSS评分、QOL评分无差异性(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6、12个月的IPSS评分和QOL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但两组患者之间比较,术后6、12个月的评分无差异性(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IIEF-5评分差异性较小(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6、12个月的IIEF-5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实验组患者的IIEF-5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发生ED状况的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在精量增加、精量减少、逆行射精、射精疼痛等状况,两组患者差异性较小(P>0.05).结论:TUPKP治疗BPH患者,能够显著降低IIEF-5评分、IPSS评分以及QOL评分,减少阴茎勃起功能障碍状况的发生,对患者的术后性生活影响较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小,是一种令BPH患者满意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录文;张争春;何士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在阴道镜下进行活检及在宫颈环形电切手术后进行病理检查对于宫颈病变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在我院经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测及宫颈细胞学检查发现异常,或在检查无发现异常但经肉眼发现宫颈柱状上皮出现中重度外翻的患者548例,对这些患者进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及宫颈环形电切术,对比宫颈环形电切术前后的病理诊断结果的改变.结果: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结果与LEEP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的符合率为49.27%;两种诊断方法对CIN分期Ⅱ/Ⅲ级及原位癌诊断的一致性经Kappa分析,Kappa=0.63,一致性较高;阴道镜下宫颈活检与LEEP术后病理检查总的准确诊断率分别为82.30%、68.43%,对诊断CINⅡ/Ⅲ级的准确诊断率分别为79.63%、81.48%,漏诊断率分别为20.37%、18.52%;阴道镜下宫颈活检与LEEP术后病理检查对CINⅡ/Ⅲ级及原位癌的诊断与联合诊断的一致性分析,K值分别是0.80、0.83.结论: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及宫颈环形电切术后的病理检查对诊断宫颈病变的诊断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两种方法联合诊断能显著的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黄定坤;宋林勇;陈涛;陈金蓉;唐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比较宫腹腔镜下瘢痕切除修补术与妈富隆在剖宫产切口憩室中的治疗效果,探讨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2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剖宫产切口憩室患者98例,分别采用宫腹腔镜下剖宫产切口瘢痕切除修补术(观察组)和妈富隆周期治疗(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阴道出血持续时间为(9.65±1.72)d,月经量减少至正常者占22.5%,愿意再次妊娠者占25.0%,超声提示切口完全愈合占72.5%,明显缩小占20.0%,无明显变化占7.5%.对照组治疗后阴道出血持续时间为(13.74±1.83)d,月经量减少至正常者占5.2%,愿意再次妊娠者占5.2%,切口憩室无明显变化.两组间各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腹腔镜下瘢痕切除修补术可明显缩短阴道出血持续时间,其有效性和治疗彻底性均优于妈富隆周期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晓琦;洛若愚;皮洁;贾胜楠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TCT、HPV-DNA联合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同时行TCT、HPV-DNA及阴道镜检查的6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1项或以上检查异常者行病理活检,以病理学分级为标准分析诊断结果.结果:650例受检者中TCT阳性102例,其中ASCUS 80例,LSIL 15例,HSIL 6例,SCC 1例,HBV-DNA阳性40例,阴道镜阳性58例;TCT阳性病理活检结果为CINⅠ16例,CIN Ⅱ 10例,CIN Ⅲ 4例,浸润癌2例;TCT、HPV-DNA联合阴道镜检查诊断CIN Ⅰ、Ⅱ、Ⅲ准确率明显高于TCT联合HPV-DN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T、HPV-DNA联合阴道镜检查是一种高效、快速的宫颈癌筛查方式,可为宫颈癌的临床诊断提供依据,在临床上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作者:秦英明;张秀菊;王维;岳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时限与子宫下段肌层厚度的关系研究.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8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剖宫产后至再次妊娠时限的不同分为A组19例(间隔时限≤3年),B组26例(间隔时限3~6年),C组20例(间隔时限6~9年),D组15例(间隔时限>9年),分析比较各组患者子宫下段肌层厚度值和阴道试产成功率,及不同方法对子宫下段肌层厚度的测量.结果:通过对各组患者子宫下段肌层厚度的检测发现,四组患者的子宫下段肌层厚度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各组患者采用阴道试产成功例数发现,四组患者在阴道试产成功率的比较上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各组采用阴道试产失败的患者再采用剖宫产手术,发现在术中及术后出血量和缩宫素用量的比较上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子宫切口愈合不佳和新生儿窒息例数上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时限在3年左右的患者子宫下段肌层厚度佳,适合再次分娩,但是时间越长子宫下段肌层厚度越薄,就会降低阴道试产的成功率.
作者:温玲;候顺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性生活是婚姻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男性性功能异常不但影响身心健康,还会影响夫妻感情,进而对工作生活造成不利影响.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对高原男性性功能障碍类型、流行病学特征、发生机制和防治措施研究的进展.
作者:李彬;阳盛洪;高亮;李年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研究顺产与剖宫产对妇女产后的生活治疗与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横断面研究方法对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分娩的400例初产妇临床资料实施研究,依据分娩的方式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妇女为剖宫产,观察组妇女为顺产,每组200例,所选取的400例产妇分别在45d、3个月以及半年内的性生活的恢复比重、性交痛出现率和性生活的满意程度和产后生活治疗实施对比分析.结果:妇女产后45d与产后3个月,对照组与观察组在恢复性生活的人数,性交痛的出现率以及性生活满意程度等几个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产后的半年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性生活的满意度、心绞痛的出现率等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产后的3个月时间段内,剖宫产以及顺产能够直接影响产妇的性功能;而产后的半年之后,此两种生产方式对产妇的性功能基本没有影响;和剖宫产的产妇实施对比发现,观察组的生活质量相对对照组更高.
作者:李桂英;李桂芬;安小巧;朱荣芬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了解辽宁省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艾滋病/性传播疾病的感染状况及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变化情况.方法:按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要求,对监测期内首次来哨点门诊诊治性病、年龄在15岁及以上的男性采用连续采样方法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样进行检测.结果:2012年至2014年每年的实际监测样本量分别为6019人、6022人、6036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分别为83.32%、83.98%、85.93%,呈逐年上升趋势(x2趋势=16.96,P<0.01);近3个月与小姐(暗娼)发生过性行为的比例为26.17%、27.83%、22.63%;近3个月与临时性伴发生性行为的比例为24.52%、27.31%、24.70%;近1年被诊断为性病的比例为17.30%、22.10%、24.58%;各年HIV阳性率分别为0.53%、0.56%、0.86%,呈逐年上升趋势(x2趋势=6.14,P< 0.05);梅毒阳性率为11.25%、13.32%、14.60%,呈逐年上升趋势(x2趋势=30.31,P<0.01).结论:性病门诊就诊者存在艾滋病流行的风险,必须加强性病防治,及时有效的开展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积极推广安全套使用是控制艾滋病经性传播的重要措施.
作者:杨桂玲;周丹;孙笠翔;姜凤霞;王莉;姚文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关于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患者饮食控制和药物干预对近、远期并发症造成的相关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15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患者,并随机将150例患者分成研究组与参照组两组.研究组患者80例,参照组患者70例.对研究组与参照组的患者进行干预以后,观察患者体重指标、体温情况、月经的周期以及内分泌状态和卵泡发育情况.妊娠以后,统计两组患者的合并糖尿病情况,以及巨大儿的发病率,并对参照组与研究组患者的代谢性疾病转归进行仔细观察.结果:在经过饮食控制与药物干预以后,研究组的患者在妊娠期糖尿病以及巨大儿的发病率上明显低于参照组,并观察两年期间患者的糖尿病以及高血压的发病情况研究组具有显著的较参照组低的结果.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患者饮食控制和药物干预对近、远期并发症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通过帮助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患者建立起科学健康的饮食习惯,适当的运动,并服用胰岛素增敏剂,能够有效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推动女性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作者:王淑华;黄建会;管宏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艾灸三阴交-合谷穴对产程和产后出血量的影响.方法:200例初产妇,采用单盲、随机方法分为三阴交-合谷组、三阴交组、合谷组、非穴位组和空白组5组,每组各40例.三阴交-合谷组在产妇出现规律性宫缩痛、宫口开大3cm时行三阴交穴联合合谷穴施灸30min;三阴交组在三阴交穴施灸30min;合谷组在合谷穴施灸30min;非穴组在腕横纹桡侧端桡动脉搏动处至肘横纹肱二头肌腱桡侧端连线的中点处施灸30min;空白组不做艾灸干预.分别对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及娩出胎盘后出血量、产后2h出血量及产后24h出血量进行比较.结果:三阴交-合谷组与空白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阴交组与空白组第一产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合谷组与空白组第二产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阴交-合谷组与空白组娩出胎盘后出血量、产后2h出血量及产后24h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阴交组与空白组产后2h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合谷组与空白组娩出胎盘后出血量及产后24h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艾灸三阴交穴、合谷穴艾灸对产妇产程的影响效果有效,但联合穴位艾灸更能缩短产程、促进产程进展、减少产后出血量,是安全的催产方法.
作者:霍桂霞;金子环;李渤红;马树祥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HMGA2在睾丸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运用荧光定量PCR(Q-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HMGA2mRNA和蛋白在17例睾丸肿瘤和15例正常睾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免疫组织化学(IHC)方法检测HMGA2蛋白在44例睾丸肿瘤,30例良性组织芯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HMGA2mRNA表达在癌组织中明显高于良性组织:(9.09±2.95) vs.(3.86±1.66),P=0.036、HMGA2蛋白在癌肿组织中的表达亦显著高于良性组织:(9.27±2.91)vs.(4.66±1.62),P=0.037.HMGA2蛋白的表达高低和睾丸肿瘤的临床分期及肿瘤大小密切相关,P <0.05.结论:HMGA2在睾丸肿瘤组织中上调表达并和肿瘤进展相关,有望成为睾丸肿瘤治疗的分子靶点.
作者:董超雄;杨柳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了解对宫颈癌患者使用广泛性切除术联合阴道延长术治疗后,患者性生活的质量.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2月到我院妇科接受诊治,且经专科医师确诊为早期宫颈癌患者,择日实施子宫广泛性切除术联合阴道延长术患者30例作为研讨对象.使用统计学随机分组的方法,将30名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践组实施广泛性切除术联合阴道延长术,对照组实施广泛性切除术进行对比治疗.所有研究对象在治疗完成后6个月使用性功能检测表对30名患者的性功能状态进行评价,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30例患者的治疗后性生活质量和阴道情况.结果:经过试验研究发现,实验组阴道平均增长(9.2±1.3)cm,对照组阴道平均增长(6.2±1.5)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者术后性功能状态和性生活状况和阴道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有宫颈癌的使用广泛性切除术联合阴道延长术治疗后会增长患者阴道长度,并不会引起排尿困难等症状,但对患者性功能有一定的影响,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姜艳萍;殷旭光;万淑琼;王楚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检测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子宫骶韧带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TIMP-2)蛋白的表达;分析TGF-β1、MMP-2、TIMP-2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阐明氧化应激可能是POP的发生发展的诱导因素.方法:Western blot检测POP和非POP正常患者子宫骶韧带组织中TGF-β1、MMP-2、TIMP-2蛋白的表达.分析TGF-β1、MMP-2、TIMP-2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结果显示,与非POP正常组相比,POP组子宫骶韧带组织中TGF-β1及TIMP-2蛋白表达水平下降,而MMP-2蛋白表达水平增加,使得MMP-2/TIMP-2比值增大,上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变量间相关性分析结果:POP组组织中TGF-β1蛋白表达与MMP-2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463,P<0.05),而TGF-β1蛋白表达与TIMP-2蛋白表达之间呈正相关,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r=0.743,P<0.05);而非POP正常组组织中TGF-β1蛋白表达与MMP-2及TIMP-2蛋白表达均无显著相关性(r=0.183,P>0.05;r =0.342,P>0.05).结论:TGF-β1、MMP-2、TIMP-2可能通过机械力诱发的氧化应激反应对盆底组织的刺激作用;而TGF-β1在氧化应激中有保护作用.
作者:张小红;刘志红;洪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刮匙刮除术和电切除术对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方法:将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医院收治的120例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刮匙组60例和电切组60例,刮匙组在宫腔镜下行刮匙刮除术,电切组在宫腔镜下行电切除术.记录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术后随访1年,记录两组患者术后月经量、排卵期子宫内膜厚度及卵泡呈典型“三线征”比例,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1年内复发率和妊娠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月经量均显著高于手术前(P<0.05),术后各时段刮匙组月经量亦显著高于电切组(P<0.05),术后各时段刮匙组排卵期子宫内膜厚度均显著低于电切组(P<0.05);术后3个月刮匙组子宫内膜“三线征”比例显著高于电切组,术后6、12个月电切组子宫内膜“三线征”比例显著高于刮匙组,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内,两组患者半年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刮匙组1年复发率显著高于电切组(P<0.05);刮匙组半年妊娠率显著高于电切组(P<0.05),两组患者1年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刮匙刮除术和电切除术对子宫内膜息肉均可以取得满意效果;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可以优先考虑刮匙刮除术;对于无生育要求的患者,可以优先考虑电切除术.
作者:邵卫;刘晓;石晓;牛兆园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有性生活盆腔炎性疾病女性后遗症影响因素,总结对策,以期为临床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按照住院号单双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132例有性生活盆腔炎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中出现后遗症患者进行影响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并总结危险因素.结果:在影响因素上,盆腔炎性疾病女性后遗症单危险因素有流产次数多(≥3次)、性生活频率高(≥3次/周)、抑郁、体力劳动、急性期、病程长(≥3个月)、文化程度低(高中以下),这些和同组其他因素比较有差异性(P<0.05),而和避孕方式、年龄、饮食习惯无关(P均>0.05);将7个单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多危险因素有流产次数(OR =21.157)、性生活情况(OR=14.684)、抑郁(OR=13.213)、文化程度(OR=15.241);而治疗后在下腹部坠痛,腰骶部酸痛、盆腔包块发生率和白细胞、C反应蛋白、IL1指标上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性生活盆腔炎性疾病女性后遗症和性生活频率、流产次数等存在相关性,加强性生活指导和及时治疗有助于提高疗效.
作者:李冰;刘娟;吉颖莉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