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珺;孙晓杰;苏芳
桃红四物汤出自《医宗金鉴》一书,由熟地黄、川芎、白芍、当归、桃仁、红花组成,其功能特点是在活血、养血的基础上,加治了逐瘀的作用,常可治疗精血不足、或气滞血瘀等多种常见皮肤病,临症选用此方可解临床之难,具体应用如下.
作者:薛天萍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白癜风是临床上常见的皮肤科疾病,现代医学对其病因病机尚不够清楚,在治疗方面亦缺乏简便有效的治疗手段.近年来中医界对该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疗效.文中从中药外涂、针刺拔罐、特殊疗法等方面将中医药在该病的外治研究方面做一概述.
作者:杨华;张恩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糖皮质激素系统应用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基础治疗对照与阳性药物治疗对照的方法,设基础治疗组(35例),泼尼松组(30例),德宝松组(31例).三组均基础口服阿昔洛韦片、消炎痛片、维生素B1,2周为1个疗程;局部外用炉甘石洗剂.泼尼松组加服泼尼松片10mg/次,3次/d,共3d;3d后视病情停用或改为每晨服20mg/次,6~9d.德宝松组首日肌注德宝松针1mL.结果 泼尼松组在止疱、结痂、开始止痛和完全止痛时间上优于基础治疗组(P<0.01);与德宝松组在止疱、结痂、开始止痛时间上无差异(P>0.05),但完全止痛时间上优于德宝松组(P<0.05).三组皮损痊愈时间上无差异(P>0.05).基础治疗组后遗神经痛2例.结论 糖皮质激素(泼尼松)系统应用可有效减轻带状疱疹病人症状和体征,不影响皮损愈合,不能缩短病程,有减少和预防后遗神经痛发生的可能.
作者:袁华刚;陈韬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甲氨蝶呤(MTX)联合中药汤剂或复方甘草酸苷、白芍总苷治疗重症银屑病(红皮症性、脓疱性、广泛的大斑块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许德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我们自2004年开始至今总结出了一种解毒化瘀、健脾利湿为主的中西药内调联合医学美容外治的系统综合疗法,现汇报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1.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0年1月-2011年2月门诊诊治的1 12例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对照分两组.不明原因未坚持治疗的有6人,其余106例患者均同意并顺利完成8周治疗.治疗组54例,男28例,女26例;年龄12~42岁,平均23岁;病程7d~16年;按Pillsbury分类法,Ⅰ级8人,Ⅱ级7人,Ⅲ级22人,Ⅳ级17人.对照组52例,男28例,女24例;年龄16~40岁,平均21.5岁;病程10d~22年;Ⅰ级6人,Ⅱ级8人,Ⅲ级23人,Ⅳ级15人.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程度、病程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刘莉;王兵;杨秀兰;段秀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通过观察54例难治性湿疹的中西药结合治疗,发现临床上湿疹在中医分型上多以湿邪致病居多,同时中西药结合治疗疗效可靠有效.
作者:杨光艳;段逸群;张红梅;邢建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中药泡脚联合液氮冷冻治疗较大跖疣(疣体直径≥0.5)临床疗效,以期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将11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液氮冷冻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药联合液氮冷冻治疗,两周为1个疗程,共观察3个疗程.结果 从第2个疗程开始,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3个疗程结束时,治疗组相比对照组具有明显的疗效(P<0.01).结论 中药联合液氮冷冻治疗较大跖疣不但可以缩短疗程,还可减少复发.
作者:刘玮;段彦娟;孙钢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六味洗剂湿凉外敷治疗急性湿疹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124例采用六味洗剂湿凉外敷治疗,对照组110例采用3%硼酸溶液凉湿敷联合0.1%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或氟芬那酸丁酯膏外涂.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88.7%)优于对照组(74.5%),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六味洗剂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收敛的功效,治疗急性湿疹,疗效满意.
作者:关炜;李张军;王香兰;郭碧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经络辨证是中医重要的辨证方法之一,在皮肤病的辨证论治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从经络是皮肤与脏腑之间联系的桥梁、经络在皮肤中各有所主的区域两方面论述了在皮肤病的辨治中应用经络辨证的理论依据;从应用经络辨证进行定位、确定相应的调理气血方法及选用适当的引经药三方面阐述了临床应用体会.认为在皮肤痛的辨证治疗过程中,应牢记经络辨证,从而收到更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甘海芳;蔡东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清热除湿解毒汤内服联合外敷中药倒膜治疗肺胃湿热证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62例予清热除湿解毒汤,早晚各服用100mL,外敷中药倒膜,1次/周;对照组61例予丹参酮胶囊,3次/d,0.3%维胺酯乳膏外用,2次/d.连续治疗6周.结果 有效率治疗组为43.55%;对照组18.64%.治疗组在有效率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清热除湿解毒汤内服联合外敷中药倒膜治疗肺胃湿热证寻常痤疮疗效好.
作者:崔晗;姚春海;赵一丁;余远遥;黄尧洲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诊治及预防方法的一门临床科学,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温病学将温病病名与传染性、感染性疾病对应,主要针对于病因治疗,同时对传染病有辨证优势和治疗优势.近年来,随着传染病的不断新生,温病学在现代医学的多种传染性和感染性疾病的诊治中亦得到有效应用.温病学对疾病的命名,主要以四时主气、发病季节、临床特点为依据,一种温病可包括多种传染病及感染性疾病,即某一季节发生的多种疾病,概括为具有多种证型的某一种温病.
作者:安钢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皮损内注射聚肌胞对寻常疣及跖疣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科近年来采用皮肤内注射聚肌胞方法治愈的126例寻常疣及跖疣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第1疗程结束时,痊愈81例,有效率为89.7%;第2疗程结束时,痊愈111例(88.1%),有效率95.2%.结论 皮损内注射聚肌胞治疗寻常疣及跖疣疗效好,副作用少,不留疤痕,复发率低,值得应用,对于多发性寻常疣或跖疣患者可作为首选治疗.
作者:雷文知;陈裕充;吴玲玲;温海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调查聊城市东昌府区婴儿湿疹与微量元素锌缺乏的伴随关系.方法 选取386例婴儿湿疹患者,进行微量元素锌的检测,另外再选取健康查体婴儿480例检测其锌的含量,然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婴儿湿疹中微量元素锌缺乏的比率及程度明显高于健康查体婴儿.结论 婴儿湿疹的发生与锌缺乏有密切的关系.
作者:徐慧;孟媛;张黎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22岁,护士.主因双手指红色血疱3d就诊.患者3d前无明显诱因情况下双手指出现数个黄豆大小红色血疱,有疼痛感,触之较软,有波动感,左手中指尖血疱较大.患者3年前开始每到夏天出现相同皮疹,10d后逐渐好转自愈.既往体健,无其他系统性疾病.血常规及凝血功能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双手指见数个红色深在性血肿,黄豆大小,有明显压痛及挤压痛,触之较软,有明显波动感.左手中指尖见一花生大小血肿,穿刺可抽出鲜红色血性液体.见图1.诊断:发作性手部血肿.治疗:未给予特殊治疗.
作者:郭建辉;郭雯;付红娟;孙丽丽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中药凉血活血复方水醇粗提液对人永生化表皮细胞(HaCaT)的增殖抑制效应和诱导细胞凋亡作用的影响,探讨该复方治疗银屑痛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凉血活血复方水醇粗提液分别作用于体外培养的HaCaT细胞,采用MTT法检测凉血活血复方水醇粗提液对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以及药物的有效浓度;采用倒置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处理前后的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及凋亡比率.结果 凉血活血复方以时间和浓度依赖性方式抑制HaCaT细胞增殖,作用24、48、72h其IC50分别为155.83 mg/mL、71.57mg/mL,41.27 mg/mL.细胞形态学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药物以浓度依赖性的方式干扰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细胞分裂周期阻皆滞于G2/M期.结论 凉血活血复方可能通过抑制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而治疗银屑病.
作者:周梅娟;李玉峰;刘晓明;林熙然 刊期: 2011年第06期
2009年4月-2009年11月我科运用除湿胃苓汤加减方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脾虚湿蕴型亚急性湿疹30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病 例人选标准:参考文献[1,2],我院皮肤科门诊及病房住院病人中符合亚急性湿疹诊断标准,通过中医辨证符合脾虚湿蕴证的患者,年龄18~75岁之间,无药物过敏史,2周内未服过糖皮质激素或抗组胺类药物或外用过糖皮质激素制剂,知情同意参加本试验.病例排除标准: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对受试药物过敏患者;合并细菌感染者;合并严重的心血管、脑血管、肝、肾、内分泌系统、造血系统、精神方面等严重疾病者;此次发病已经使用其他中、西药物治疗,可能影响本研究的效应指标观察者;不能按要求用药和随诊者.共入选5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男11例,女19例,病程(14.36±10.51)个月,平均年龄(51.47±13.73)岁;对照组24例,男8例,女16例,病程(15.12±11.47)个月,平均年龄(52.32±12.69)岁.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邢建军;杨光艳;段逸群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龙牡汤治疗血虚风燥型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复发情况.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配到试验组(龙牡汤内服加外洗组)和对照组(氯雷他定片和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组),疗程8周.于治疗前、治疗第2周、第4周、第8周记录皮肤病变面积、皮损严重程度、瘙痒及患者的生活质量、用药情况、不良反应等,并在疗程结束后第3、6个月记录复发情况.结果 试验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与对照组疗效相当;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复发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对照组6个月的复发风险是试验组的3.14倍.结论 龙牡汤内外合治特应性皮炎,有一定临床疗效.
作者:郎娜;迟慧彦;余远遥;赵一丁;姚春海;田凤艳;张婉容;黄尧洲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检测天津地区特应性皮炎患儿血清特异性IgE水平并进行相关分析.方法 免疫印迹法体外半定量检测患儿血清特异性IgE水平,并分析不同年龄组别的差异.结果 353例特应性皮炎患者中,阳性患者为211例,阳性率为59.77%.其中不同组别阳性率不尽相同(P<0.05).0~3岁组常见变应原为羊肉、牛奶、春季花粉;4~6岁组常见变应原为霉菌、羊肉、牛奶;7~9岁组常见变应原为霉菌、牛奶、户尘螨;10~12岁组常见变应原为户尘螨、屋尘、霉菌.结论天津地区特应性皮炎患儿不同年龄段过敏物质不尽相同,提示与饮食结果改变和环境因素有关.
作者:李孟娟;赵宏丽;李桂珍;赵俊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黄芩苷对中波紫外线(UVB)辐射后小鼠皮肤氧化应激及DNA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黄芩苷外搽于Balbc小鼠皮肤,检测180mJ/cm2UVB辐射后24h小鼠皮肤厚度及过氧化氢和CPDs产量.结果 无论是UVB辐射前还是辐射后外用黄芩苷均明显减轻紫外线辐射造成的小鼠皮肤增厚.外用黄芩苷还可减少因UVB辐射诱导的小鼠皮肤组织中过氧化氢和CPDs产量.结论 黄芩苷可抵抗UVB诱导的小鼠皮肤增厚,减少光产物表达,并通过减少活性氧簇的产生而发挥抗氧化作用.
作者:许阳;周炳荣;骆丹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多形红斑、Stevens-Johnson综合征及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是同一病谱性疾病的不同阶段,近年对其发病的机制有新的认识,主要是外周血单一核细胞的作用,细胞因子如Fas与Fas配体、肿瘤坏死因子α和粒溶素介导的细胞凋亡,细胞毒性T细胞的作用和HLA-B* 1502基因的相关性等方面.其临床治疗可分为一般性治疗和特异性治疗,前者包括停药和立即住院、系统支持、局部皮肤黏膜对症治疗、预防感染等,后者有使用糖皮质激素、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环孢素与环磷酰胺、抗肿瘤坏死因子单克隆抗体等.
作者:万宏程;陈凯 刊期: 201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