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儿分泌性中耳炎发病分析

陈洁;杨军;吴皓;曹荣萍;陈向平;向明亮

关键词:儿童,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中耳炎, 伴渗出液, 腺样体切除术, 声阻抗试验
摘要:目的分析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群体中伴发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OME)的发病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4年5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OSAS患儿260例中伴发OME的发病情况、声导抗、多导睡眠监测检查结果及其治疗方法.103例(130耳)行鼓室穿刺术,27例患儿(35耳)行鼓膜置管术.结果260例小儿OSAS病例中伴OME 130例(165耳),睡眠呼吸暂停和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AHI)与腺样体肥大程度有相关性,腺样体病理性肥大者中重度OSAS病例数明显高于腺样体中度肥大者.AHI与不同类型鼓室图未发现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小儿OSAS群体中伴发OME的发病率较高,对OSAS小儿常规进行声导抗检查是十分必要的.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头颈肿瘤临床随机试验范例

    循证医学要求临床应用的治疗方案是经过前瞻性(Prospective)随机(Randomized)研究得到的,将患者分两组,治疗组及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摆脱了影响科研结果的各类主观因素(医师或患者或与医疗有关的第三方),这样来进行研究,其结论是可靠的.用这一结果来治疗疾病,可望达到好疗效[1].

    作者:屠规益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鼻内镜手术治疗青少年慢性上颌窦炎

    青少年慢性上颔窦炎的发病率较高,以往多采用保守疗法,效果欠佳.鼻内镜鼻窦手术为治疗青少年慢性上颔窦炎提供了一有效手段.我院自2000年10月~2003年3月采用经鼻内镜钩突切除和上颌窦自然开口扩大术治疗青少年慢性上颔窦炎38例(67侧),报道如下.

    作者:段红英;董建明;李秀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

    目的总结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并探讨术后鼻泪管再通现象及其原因.方法36例(39眼)慢性泪囊炎患者,男7例(7眼),女29例(32眼),年龄23~71岁,平均39.6岁,病程半年~12年,均在局麻、鼻内镜下行泪囊鼻腔造孔术,随访亦在鼻内镜下进行,以黏膜表面麻醉为主.结果术后8~0周术腔逐渐上皮化,35眼泪道冲洗通畅,溢泪及溢脓症状均消失;2眼冲洗通而不畅,需加压,有冲洗液溢出;2眼泪道冲洗不通,仍有溢泪及溢脓症状.总有效率94.5%(37/39).鼻内镜下观察,冲洗通畅者造瘘口有液体流出.随访6个月部分病人(4眼)下鼻道原鼻泪管开口处冲洗时亦有液体流出.结论慢性泪囊炎病人在行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后效果好,且部分病人鼻泪管可再通.

    作者:李永强;张文山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温控双极射频等离子消融技术在耳鼻咽喉科的应用

    目的探讨温控双极射频等离子消融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慢性扁桃体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的临床疗效.方法106例鼻咽喉疾病患者中,对65例慢性肥厚性鼻炎、16例慢性扁桃体炎、25例OSAHS进行双极射频消融术,术后随访3~12个月.结果65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治愈42例,有效18例,无效5例;16例慢性扁桃体炎治愈12例,有效4例;25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治愈13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98/106).结论温控双极射频等离子消融术的特点是:消融组织范围准确;效果确切;患者安全无痛苦,副作用少;操作简单,易于掌握,是一种有前途的耳鼻咽喉科微创手术技术.

    作者:曾勇;王跃建;陈伟雄;唐隽;甄国粹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编辑部三刊部分栏目介绍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2005国际暨第八届全国头颈肿瘤大会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2005北京国际鼻颅底外科论坛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不同年龄人鼻中隔软骨细胞生物学特性观察

    目的观察年龄因素对体外培养的人鼻中隔软骨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不同年龄组人鼻中隔软骨细胞,观察其生物学形态、细胞增殖周期、甲苯胺蓝异染和Ⅱ型胶原的免疫组化染色,并测定35S-Na2SO4掺入量以观察对软骨细胞蛋白多糖合成量的影响,在细胞特性和增殖特征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各组间软骨细胞的形态、传代特征及传代数、组织学检测无明显差异,细胞倍增时间随年龄增大而下降,软骨细胞蛋白多糖合成量随体外时间延长而上升,不依赖年龄.结论人鼻中隔软骨细胞生物学特性总体上不依赖年龄,其作为软骨组织工程的潜在种子细胞来源具有广泛的年龄段.

    作者:程友;黄金中;李景红;杜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酪氨酸蛋白激酶在胆脂瘤形成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ic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和磷酸化酪氨酸在后天性中耳胆脂瘤的表达情况,分析酪氨酸蛋白激酶途径在胆脂瘤上皮增殖演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染色方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连续观察10例具有典型鼓膜松弛部穿孔的后天性中耳胆脂瘤患者的不同部位(胆脂瘤上皮、鼓膜穿孔部位邻近皮肤、耳道深部正常皮肤)中EGFR和磷酸化酪氨酸的表达情况.结果EGFR和磷酸化酪氨酸在耳道深部正常皮肤、鼓膜穿孔部位邻近皮肤和胆脂瘤上皮中呈一致性连续阶梯状上升,它们在胆脂瘤上皮各层细胞均存在阳性表达,以基底层和棘层为著;穿孔部位邻近皮肤则在基底层和棘层细胞阳性表达;耳道深部正常皮肤仅基底层阳性表达.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总相关系数为0.989(P<0.01).结论酪氨酸蛋白激酶途径在胆脂瘤上皮增殖演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林刃舆;迟放鲁;陈建福;李智渊;王培基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自体脂肪黏膜下注入治疗萎缩性鼻炎

    萎缩性鼻炎为常见的鼻腔慢性疾病,治疗较为棘手.为探讨该病的有效治疗方法,自2000年以来,我们采用自体脂肪黏膜下注入治疗萎缩性鼻炎26例,取得了显著疗效.总结如下.

    作者:张伟;陈军;赵化东;刘煜;顾东胜;丁晋澄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全身应用激素对鼻息肉组织中NF-κBp65及I κ Bα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对鼻息肉组织中NF-κ Bp65、I κ B α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在激素治疗前后NF-κ Bp65、Iκ B α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运用HPIAS-2000高分辨率图像分析系统分别对激素治疗前后鼻息肉组织的黏膜上皮细胞、腺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炎性细胞进行光密度测定.结果糖皮质激素治疗前,NF-κBp65阳性表达主要分布在鼻息肉组织的黏膜上皮细胞、炎性细胞、腺上皮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的胞浆和部分胞核中;I κ B α阳性表达主要分布在鼻息肉组织的黏膜上皮细胞、炎性细胞、腺上皮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的胞浆中.激素治疗后,I κ B α在鼻息肉组织黏膜上皮细胞,炎性细胞中表达显著增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NF-κ Bp65在鼻息肉组织黏膜上皮细胞,炎性细胞中表达显著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促进鼻息肉组织黏膜上皮细胞、炎性细胞中IκB α的表达,抑制黏膜上皮细胞、炎性细胞中NF-κBp65的表达,可能是其治疗鼻息肉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陈金辉;陶泽璋;孔勇刚;肖伯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第四届全国0~6岁儿童听力筛查诊断培训班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鼻内翻性乳头状瘤合并鼻息肉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总结合并鼻息肉的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表现、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分析11例获得病理证实的鼻内翻性乳头状瘤和鼻息肉并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前诊断为鼻息肉术后确诊者3例;第2次、第3次术前活检确诊者分别为4例和1例;术前为鼻息肉术中冰冻病理确诊者1例,术前为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术后病理示鼻内翻性乳头状瘤和鼻息肉并存者2例.有血涕史和局部骨质破坏者分别为4例和2例.病变与眶壁和筛顶有正常筛房间隔行鼻内镜下肿物切除者4例,上述正常间隙消失行鼻侧切开肿物彻底切除者7例.结果9例随访16月~6年无肿瘤或鼻息肉复发,术后半年和1年后失访者各1例.结论单侧鼻腔占位病变但筛窦炎性病变局限轻微者,应警惕鼻内翻性乳头状瘤可能.多点活检是防止漏诊和误诊的重要手段.如适应证掌握适当,鼻内镜下切除和鼻侧切开肿瘤切除均可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申虹;魏伯俊;彭培宏;刘建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儿童睡眠呼吸暂停扁桃体与腺样体切除前后血气分析

    目的探讨扁桃体、腺样体切除对儿童睡眠呼吸暂停的影响.方法对1998年10月~2003年12月施行的229例慢性扁桃体和/或腺样体切除术患儿术前术后血气分析的指标加以对照并进行分析.结果血气分析指标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及pH值显示,34例有睡眠呼吸暂停病史者血气分析参数变化显著,195例没有睡眠呼吸暂停病史者血气分析参数变化不明显.结论扁桃体和/或腺样体的异常肥大是导致儿童睡眠呼吸暂停的主要原因,通过手术切除扁桃体及腺样体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应民政;易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第三届编辑委员会委员简介(一)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体位的关系

    目的在成年患者当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容易在仰卧位时发生或加重,而体位对儿童睡眠呼吸暂停的影响目前尚不明确,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进一步了解两者的关系.方法分析60例腺样体和/或扁桃体肥大引起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儿多导睡眠监测结果,比较仰卧位和非仰卧位时主要睡眠参数之间的差别.结果患儿仰卧位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 index,AHI)明显高于非仰卧位,经皮低动脉血氧饱和度仰卧位明显低于非仰卧位,两种体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患儿非仰卧位时阻塞性呼吸暂停平均持续时间以及阻塞性呼吸暂停低通气平均持续时间与仰卧位相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仰卧位时睡眠呼吸梗阻症状较非仰卧位时更加严重,但目前尚不能把体位治疗作为一种治疗方法应用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患儿,手术治疗(腺样体和/或扁桃体切除术)应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唐力行;张亚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孤立性蝶窦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探讨孤立性蝶窦疾病的临床表现,提高首诊准确率,并寻求合适的治疗方法.方法22例术前均行CT或MRl和鼻内镜检查,术中取病变组织送病理明确诊断.结果经鼻内镜手术后随访5个月至两年半,22例症状明显好转,蝶窦前壁通畅,窦壁光滑.结论孤立性蝶窦疾病并非罕见,头痛是常见非特异性症状,可伴有视力下降等颅神经损害及血性涕等症状.鼻内镜手术是治疗本病的首选术式.

    作者:刘丽庭;李莉;王俊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

    腺样体和扁桃体肥大是儿童鼾症的主要原因,对儿童生长发育有一定的影响,如呼吸障碍、发育障碍,或出现腺样体面容,特别是腺样体肥大常可引起儿童咽鼓管功能障碍导致分泌性中耳炎,且久治不愈.彻底解决腺样体肥大有效的方法是手术切除.

    作者:毛永军;王华林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急性鼻窦炎并发眶内脓肿

    早在希波格拉底时代就有急性鼻窦炎并发症的报道,其中眶内脓肿是较严重的一种,儿童比成人更常见且症状更严重[1].

    作者:崔顺九;蔡晶晶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联合疗法治疗儿童喉乳头状瘤

    喉乳头状瘤是喉部常见的良性肿瘤,儿童喉乳头状瘤主要是由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6型和11型感染引起[1,2].病毒残存于体内是乳头状瘤复发的原因,特别是5岁以下患儿,喉乳头状瘤快速增生,复发率高.临床随访证实,乳头状瘤以喉为中心,向上、下扩展.1995年至2004年我们对30例儿童喉乳头状瘤患者采用联合疗法治疗,报告如下.

    作者:张劲梅;李秋珍;王海鹤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