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创伤修复是一个高度协调的过程,它包括凝块形成、炎症反应、免疫反应以及终的组织修复和成熟.现在仅有极少数关于鼻和鼻窦粘膜特异性修复的资料.方法:对创伤修复的基本原理进行简短总结之后,重点讨论有关各种体内、体外鼻和鼻窦粘膜创伤修复模型的资料并注重其临床应用.主要发现:对早期生长因子作用下上皮细胞特异性再生调节的观察,突出了修复过程中细胞外基质与上皮细胞之间复杂的关系.然而,依据内镜和组织形态学观察确定的术后阶段只有很少的非特异性的联系.
作者:陈福权;黄维国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影像导航系统应用日趋广泛,本文介绍Insta Trak系统(电磁感应坐标定位)近年来在临床上的使用经验.
作者:于博;孙树岩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本文讨论了鼻咽癌临床特征、流行病学、组织病理学、临床表现、诊断、新TNM分期和治疗方法.经随机试验研究,提出了对Ⅰ、Ⅱ期鼻咽癌行放射治疗;而Ⅲ、Ⅳ期行化疗放疗结合治疗;有远处转移者则实行化疗与姑息治疗.
作者:钟健略;冼珍妹;刘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额窦病变的诊治仍有一定困难.在传统的非内镜鼻外科中,额隐窝位置隐蔽,解剖复杂,其内侧颅骨壁与筛动脉接近,且这些结构常见解剖变异.尽管内镜技术可在直视下操作,并有多种鼻内进路,容易进入额隐窝,但在术中寻找额窦口及术后防止狭窄的护理中,仍存在弊端,在近一些刊物已有手术并发症的报告.许多文献报道一种较为完善可行的方法,即鼻内镜下行额筛房切除术后保留鼻额管,然而,手术仍有失败,个别病例后需要进行脂肪填塞窦腔.
作者:黄东辉;刘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