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锋;周梁;李华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听神经病自20世纪80年代提出后,其病因及发病机理一直处于探讨之中.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就听神经病与谷氨酸兴奋性毒性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做一综述.
作者:孙勍;李兴启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原文通过344例眩晕病例的回顾研究,按照严格的筛选标准(ISH,1988),鉴别出有偏头痛特有头痛症状的19例眩晕病例,并按眩晕症状的4种不同类型进行定义与分类.原文还对偏头痛引发眩晕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作者:何培杰;钱永忠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前,实验室已有一些方法检查耳石功能,但由于设备庞大、复杂和昂贵,临床应用受到很大限制,本文介绍两种可用于临床的耳石功能检查方法和有希望用于临床的两种检查方法.
作者:吴子明;张素珍;杨伟炎;韩东一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是世界艺术界之谜,吸引和迷惑了一代又一代的参观者.据说,每年到法国卢浮宫参观名画<蒙娜丽莎>的人有数百万之多.拿破仑利用职权之便,曾经将油画<蒙娜丽莎>挂在自己的卧室内,每天早晚独自欣赏一次,有时竟然面对这幅画伫立一天半日,入迷得如醉如痴;法国已故总统戴高乐遇有棘手问题或心绪不宁时,便前往卢浮宫赏画,当他从<蒙娜丽莎>展厅出来时,原来的烦恼就荡然无存.针对蒙娜丽莎的微笑,许多参观者和评论家撰写了大量的文章,猜测蒙娜丽莎的神秘表情.不同的人感觉不同,将蒙娜丽莎微笑分别描述为美丽、恶毒、嘲笑和面部歪斜.弗洛伊德(Freud)还从心理学的角度,独断地认为蒙娜丽莎的微笑真实地反映了达·芬奇对自己母亲微笑的回忆.1989年,Adour从医学的角度分析后认为,蒙娜丽莎的微笑可能是贝尔氏面瘫之后,面神经发生部分华氏变性和再生引起的面肌挛缩的表现,称之为蒙娜丽莎综合征(Mona Lisa Syndrome).
作者:刘京;王荣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Notch途径作为动物发育中重要的信号转导途径,参与了胚胎发育中多种细胞系定向分化的调控.近研究认为Notch信号传导途径参与哺乳动物内耳感觉前体细胞定向分化为毛细胞和支持细胞及嵌合体形成.本文就Notch信号途径在哺乳动物内耳感觉上皮发育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刘少锋;周梁;李华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本文主要介绍近年来电刺激听神经兴奋性研究进展,阐述了电刺激与声刺激听神经兴奋性的异同,电刺激下影响听神经兴奋性因素和电刺激对于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的影响.
作者:刘爱国;王正敏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