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怎样为聋儿验配好助听器

陈振声

关键词:聋儿, 感音神经性耳聋, 治疗方法, 人工耳蜗, 康复训练, 康复教育, 助听器, 重建, 植入, 语言, 学会, 系统, 听力, 思维, 科学, 交流, 补偿
摘要:前已述及,对于感音神经性耳聋,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若要补偿和重建已损失的听力,学会用语言进行思维,用言语进行交流,唯一科学的手段是配戴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然后进行系统的言语康复训练和康复教育.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人工耳蜗植入者主客观调试

    目的通过对人工耳蜗植入者术后调试中进行主观心理物理测试和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Electrically Evok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s()EABR)、神经反应遥测(Neural Response Telemetry,NRT)、电诱发镫骨肌反射(Electrically Evoked Stapedius Responses,ESR)等客观检测,探讨对人工耳蜗植入者协同应用主、客观方法进行术后调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2名人工耳蜗植入者进行主观心理物理测试,测定主观阈值(T-levels)与主观大舒适强度(C-levels),分别选取第3,1O,20电极,进行EABR,NRT,ESR客观方法检测,测定阈值,将主观方法获得的T-levels与C-levels与EABR、NRT、ESR客观检测所测得的阈值进行比较.结果第3,1 O,20电极主观T-levels平均值分别为147.71±12.40,147.76±113.33,142.13±11.89电流级(current level,CL),C-levels平均值分别为203.26±14.43,203.32±15.85,198.51±15.16CL;EABR平均阈值分别为158.69±10.89,159.85±11.32,153.11±10.42CL;NRT检测ECAP平均阈值分别为191.56±12.15,193.69±8.80,184.35±9.35CL;ESR平均阈值分别为208.25±13.53,208.09±12.13,202.71±11.11CL.主观T-levels与EABR阈值间存在显著性相关(P<O.01);主观C-levels与ESR阈值间存在显著性相关(P<0.01).结论1.在人工耳蜗植入者术后调试中协同应用主观心理物理测试与EABR,ESR等客观检测方法可以使调试更为准确、快捷,特别是在各种原因造成的患者配合不佳的情况下.2.应用EABR、ESR等客观检测方法对无主观判断能力的小儿人工耳蜗植入者的术后调试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作者:张岩昆;张道行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关于改善高等学校聋生课堂教学的几点建议

    本文在对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聋生各班进行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高等学校聋生的教学现状,阐明高等学校聋生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改进聋生教学工作的几点建议.

    作者:刘淑毓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术中电听性脑干反应测试在聋儿人工耳蜗植入中的应用

    目的术中记录电听性脑干反应(EABR)值用来判断聋幼儿人工耳蜗植入后的效果及调试言语处理器的优越性.方法二例聋幼儿,一例2周岁,另一例3周半,均被植入法国DIGISONIC人工耳蜗,术中采用MXM DIGISTIM电刺激器刺激,刺激电极为15,13,10,7,和4,由法国专用PC机记录到电听性脑干诱发电位波形图.术后采用MXM PDX10V1.72软件对言语处理器进行调试,阈值设置以及采用开放式及关闭式言语识别率评估.结果从术中EABR波形图可很清楚分辨出Ⅲ和V波,术后测得行为听阈值及术后2年半观察言语识别率呈递增性上升和术中预测的效果一致.男孩各电极的EABR阈值分别是;15μs×60 μ v,20μs×60μv,25μs×60 μ v,30 μ s×60和30 μ s×60 μ v.3岁半患儿各电极的EABR阈值为;15 μ s×50 μ v,20 μ s×50μv,25μs×50 μ v,20 μ s×50和20 μ s×50μv.言语处理器振幅阈值(μv)应设置在小于15へ20μv的电听性脑干诱发电位刺激振幅阈值.时间阈值设置,在电极15阈值的设置与电诱发刺激时间阈值(puls widths)一致,每降低一个电极号码,增加阈值2へ3dB,而设置舒适阈与阈值相差3へ5dB.结论术中电听性脑干诱发电位应用不但可以预测人工耳蜗植入后的效果,而且为术后快速精确调试言语处理器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许政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聋儿康复和聋教育应该适应多媒体技术的发展

    本文介绍多媒体的定义、特点及其在教育中的重要性.重点讨论多媒体技术在聋儿康复和聋教育中的应用及其对康复人员和教师的要求,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作者:籍静媛;黄昭鸣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和效果评估的研究进展

    在过去20年里,人工耳蜗植入已使重度和极重度听力障碍者能有机会回到有声世界.由于诊断技术的逐渐完善、耳显微外科技术的改进、康复手段的多样化和多学科间合作的日益加强,接受人工耳蜗植入的人数日益增长,同时人工耳蜗制造商也尽力使系统的外部组件小型化并研究电极新的极阵和言语编码策略[1].

    作者:刘敏;苏振忠;蒋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儿童听力测试和康复:西学东进--来自2004年香港听力学国际会议的报道

    香港听力学会是一个不到80人、规模较小的专业性学会,但它于2004年12月3-5日在香港成功地举办了一次具有高水平的国际会议--婴幼儿听力学新发展的国际性学术会议.参会人员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近400人,其中100多人来自中国内地,这是一次具有真正国际性意义的学术会议,听力学新的科研成果和发展将通过此次会议介绍到中国.

    作者:蒋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MRI内耳水成像在人工耳蜗植入电极的应用价值

    目的了解耳蜗的膜迷路结构,为人工耳蜗手术植入电极做好术前准备.方法分析11例双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的MRI内耳水成像图像.使用GE Signa Infinity TwinSpeed 1.5T扫描仪,采集内耳所在区域内水信号,送AW4.0工作站进行图像的后处理.结果双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10倒显示耳蜗的膜迷路正常,1例双侧耳蜗只显示一圈半,且耳蜗直径缩小,诊断为耳蜗骨化.结论MRI内耳水成像能清晰显示耳蜗的膜迷路,为人工耳蜗植入电极提供保障.

    作者:符征;黄才寿;谭显农;赵质彬;魏欣;李源;赵应满;李建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听觉障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解析

    心理健康问题是听觉障碍者心理研究的热点,已经引起了心理学家、康复工作者、聋校教师、听觉障碍儿童家长的关注.本文在对中外研究者们的研究结果进行简要总结后,探讨听觉障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生理、心理、社会生活、家庭教育方面的原因;在肯定了聋教育界的工作者们对于听觉障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所做的贡献后,回顾了听觉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的方法,对现存的有关听觉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研究模式与研究方法的局限性做了分析,并提出解决与此相关问题的办法,可以预见以适当的标准和方法,评估听觉障碍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改善其心理不健康的状态是非常可行的,对听觉障碍者的发展也是非常现实的;提出了解决听觉障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相应的教育策略,即通过建立听觉障碍儿童心理健康服务机构、教授听觉障碍儿童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创建促进听觉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的环境;并预见了策略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作者:穆昕;袁茵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人工耳蜗的言语编码方案与汉语声母语谱特点

    人工耳蜗植入方面的研究迄今已有50余年的历史,为聋人尤其是聋儿重建听力和发展言语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近20余年在人工耳蜗言语信号处理方面的飞速发展,使植入者的言语识别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很多报道显示大部分使用了新的言语编码方案的患者对于单词、短句、甚至是复杂句子的识别正确率都有了很大提高.目前常用的人工耳蜗言语处理器中还可以提供不止一种的言语编码方案供患者选择.更加个性化地处理声音信号使患者能得到尽可能多的逼真的言语信息,是言语编码方案的发展方向.

    作者:田昊;张道行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聋童的教育和发展

    (Note: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an overview of a two-day workshop presented to students in the Audio-China program at West China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June 7-8, 2004.)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怎样为聋儿验配好助听器

    前已述及,对于感音神经性耳聋,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若要补偿和重建已损失的听力,学会用语言进行思维,用言语进行交流,唯一科学的手段是配戴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然后进行系统的言语康复训练和康复教育.

    作者:陈振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人工耳蜗植入后对侧耳联合使用助听器的康复效果研究

    人工耳蜗可以帮助重度或极重度聋人恢复或获得听力.近几年,随着植入技术的发展和言语编码策略的进步,人工耳蜗的适用范围已经扩展到双耳中到重度的耳聋患者[1].越来越多的患者在植入人工耳蜗后,对侧非植入耳仍有残余听力,但是大部分患者在手术后对侧耳不使用或不再使用助听器.那么人工耳蜗术后对侧耳联合使用助听器究竟可以为患者带来哪些帮助?它们之间是否会有不利影响?助听器应如何调整?本文将对以上问题加以阐述.

    作者:孔颖;陈雪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言语测听的历史与现状

    人类听觉重要的功能是接收和理解言语.如果我们只能选择一种测试来评价听觉功能的话,那它一定是言语测听.所以50多年来,国际上围绕言语测听材料与方法的研究热潮一直没有降温,始终站在技术发展的前沿,呈现出生动活泼、硕果累累的局面[1].

    作者:郗昕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也谈聋人的第一语言

    本文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了手势语作为聋人第一语言和教学主导语言的缺陷性和局限性,提出及时进行早期干预,以规范的有声语言作为聋人的第一语言,多种沟通方式综合运用,积极促进聋人语言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是聋教育的正确方向.

    作者:周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世界范围听力保健(W.W.Hearing)的建立及我们的应答思路

    编者按:<发展中国家助听器及其服务指南>是WHO第一份有关耳鼻咽喉科和听力学的正式中文文件.该文无疑给我国听力语言康复领域的发展带来了空前的机遇,同时我们也面临着严峻的国际竞争和国内多边协调的挑战.

    作者:卜行宽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中国小儿助听器验配程序指南

    编者按:日前,经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听力语言康复专业委员会相关专家讨论,制定并颁布了<中国小儿助听器验配程序指南>(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陈振声教授执笔).为满足我国小儿助听器验配的需要及解决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为广大听障儿童服务,2005年第一季度,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听力语言康复专业委员会将会同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在全国行业内推行该指南.本刊特全文刊发以飨读者.

    作者: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听力语言康复专业委员会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主管: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主办: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