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录宏;李英男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的社区综合干预治疗效果.方法:收治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社区综合干预路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DBP值、SBP值的优化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高血压知识掌握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的社区综合干预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范俊丽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单药和拉米夫定初始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疗效.方法:收治慢性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硬化代偿期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恩替卡韦单药治疗组(A组)和拉米夫定初始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组(B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时联合组的血清HBV DNA转阴率和单药组的血清HBV DNA转阴率分别为87.63%及85.19%,ALT、AST复常率分别为60%及57%,TBiL下降率分别为72.5%及71%,白蛋白、凝血功能指标、肝纤维化四项指标等均有明显改善.结论:拉米夫定初始联合阿德福韦酯亦能改善HBV DNA复制、肝功能等指标,可以作为恩替卡韦单药治疗的替代疗法,并可降低医疗费用,安全性好.
作者:刘娟;赵来峰;侯娟娟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探讨微创切开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收治小儿股骨干骨折患者12例,给予微创切开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回顾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及骨折愈合、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手术时间40~70 min,出血10~20 mL.切口为甲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14~18周.所有患者远期效果为优.结论:微创切开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的疗效显著,骨折愈合快.
作者:詹胜锋;胡建斌;蔡秀华;邓贵生;李进;杨五一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探讨门诊治疗室发生晕厥患者的应急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收治门诊治疗室晕厥患者50例,探讨应急护理措施.结果:心源性晕厥20.00%,低血糖性晕厥20.00%,精神性晕厥18.00%,体位性晕厥32.00%,心源性晕厥患者死亡率明显高于其他因素引起的晕厥(P<0.05).结论:在门诊治疗室通过对患者既往病史、晕厥史及过敏史的仔细询问,对患者病情进行密切观察,同时根据晕厥发生具体原因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避免意外的发生.
作者:秦江蓉;江霞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探讨术前安装临时起搏器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对5例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合并窦性心动过缓行腰椎内固定术前安装临时起搏器患者实施全面的护理干预.结果:该组患者住院期间均能配合治疗,病情平稳.结论:做好术前安装临时心脏起搏器患者的全面护理,是保证患者的临时起搏器有效发挥其作用,减少起搏器相关并发症,终保证患者顺利度过手术和术后康复的关键.
作者:李伟;黄杰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探讨术前应用地塞米松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手术术后恶心、呕吐(PONV)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收治择期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用地塞米松,B组用昂丹司琼.结果:相比B组,A组患者术后6~24 h PONV发生率及术后24 h总的PONV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术前2 h应用地塞米松能显著降低术后24 h PONV发生率,其效果优于术中应用昂丹司琼.
作者:雷双;王先学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探讨孕前腹腔镜子宫峡部环扎术治疗宫颈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宫颈功能不全患者2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2例.对照组宫颈功能不全患者给予经阴道宫颈内口环扎术治疗,观察组宫颈功能不全患者给予孕前腹腔镜子宫峡部环扎术治疗,比较两组宫颈功能不全患者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再次复发流产情况.结果:观察组宫颈功能不全患者足月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早产率、复发流产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宫颈功能不全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孕前腹腔镜子宫峡部环扎术治疗宫颈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赵美英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探讨手术护理路径在腹腔镜疝修补术护理配合中的效果.方法:收治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100例,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给予手术护理路径干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患配合、护理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住院日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护理路径可以缩短腹腔镜疝修补术的时间,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张晓琳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探讨介休市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为改善患者管理,改进艾滋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介休市2007-2016年参加治疗的55例HIV/AIDS患者管理资料,从病毒学、免疫学、临床症状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结果:病毒抑制成功率98.04%;3个不同基线值组治疗满1年后CD4增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1,P<0.05);低值组与高值组CD4增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3.8,P<0.05).结论:HAART对重建患者免疫功能,降低对人群传染性效果显著,应及早开始治疗.
作者:陈淑娟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探讨后入路后腹腔镜应用于肾上腺肿瘤微创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收治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患者42例,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21例.参照组采用经腹腔入路切除术(Abdominal approach)治疗,而试验组采用经腹膜后入路切除术(Retroperitoneal approach)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P<0.05),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后入路后腹腔镜应用于肾上腺肿瘤微创治疗中能有效减小患者创伤,并且有很好的可控性.
作者:郭熹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探讨中药何首乌所致药物性肝炎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收治何首乌所致药物性肝炎患者3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30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食欲不振、乏力、厌油、黄疸.B超及CT均显示肝脏弥漫性损害,程度不一.30例患者肝炎标志物监测均正常.立即停止使用何首乌、给予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及还原性谷胱甘肽治疗7~15 d后,30例患者均全部治愈.结论:食欲不振、乏力、厌油、黄疸、腹泻是中药何首乌所致药物性肝炎的主要临床特征,异甘草酸镁联合还原性谷胱甘肽是治疗中药何首乌所致药物性肝炎的有效药物.
作者:杨顺林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探讨强力定眩片治疗颈椎病性眩晕患者的效果.方法:收治颈椎病性眩晕患者90例,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强力定眩片治疗.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颈椎病性眩晕症状及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力定眩片治疗颈椎病性眩晕患者,不仅可以改善临床症状,还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彭敏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探讨提高药学教学方法实践及实习操作.方法:药学教学实践中贯彻更新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丰富教学手段等研究型实习教学方法.结果:采取形态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浓厚兴趣,提升学生的自我决策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结论:教学方法实践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意义.
作者:李广胜;覃芳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探讨中波紫外线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收治带状疱疹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阿昔洛韦治疗,治疗组采用中波紫外线联合阿昔洛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波紫外线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显著.
作者:李腊梅;周家梅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探讨脊柱微创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保守治疗,观察组给予脊柱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术后并发症和椎体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平均Cobb角9.5° ±3.7°明显小于对照组的37.8° ±6.5°,骨块侵占椎管的比率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微创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术后并发症较少.
作者:朱晓镝;王洪亮;陈进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辅助诊断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在基层医疗机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门诊咳嗽>48 h,伴有发热的患者,常规行胸片(CR)和C-反应蛋白检查,观察CRP与CAP的相关性.结果:300例患者中,CRP≥30 mg/L者119例,其中CR诊断肺炎阳性107例,阳性率为89.92%;20 mg/L≤CRP<30 mg/L者36例,其中CR提示肺炎阳性13例,阳性率达36.11%;10 mg/L≤CRP<20 mg/L者38例,其中CR提示肺炎阳性2例,阳性率达5.26%;CRP<10 mg/L者107例,其中CR提示肺炎阳性0,阳性率为0.结论:CAP是基础医疗机构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CRP在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初筛、辅助诊断以及鉴别诊断中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作者:汪升蛟;吴同利;裴金宝;梅少奇;尹鸿;徐志强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探讨一次法根管治疗牙隐裂伴牙髓病变的可行性.方法:收治牙隐裂伴牙髓病变患者278例,分为对照组(138例)和观察组(1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法根管治疗,观察组采用一次法根管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1年成功率,咀嚼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牙部疲劳等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1年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一次法根管疗法用于牙隐裂伴牙髓病变治疗安全可靠,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轻微,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洪伟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调查贵州省某三甲医院护理人员对疼痛的认知.方法:采用问卷星自行编制《护理人员疼痛管理相关知识及态度的调查问卷》,以微信的方式对贵州省某三甲医院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该三甲医院护理人员对疼痛的评估工具及疼痛治疗方法不熟悉,对疼痛管理知识需求迫切.结论:护士疼痛管理知识有待提高,应有较高的疼痛规范培训的需求,应面向临床护士有针对性地开展疼痛规范化培训及多种形式的疼痛管理继续教育.
作者:杨娅;缪小菊;张婕;苏小林;姚其英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探讨卵巢肿瘤腹腔镜剥除术患者的手术室护理效果.方法:收治腹腔镜剥除术治疗卵巢肿瘤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术前访视、术前护理、术中和术后护理.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病房管理质量评分、物品准备质量评分、仪器准备评分、专业技能评分和安全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术前访视、术前护理、术中和术后护理是护理卵巢肿瘤腹腔镜剥除术患者的关键.
作者:雷蕾;兰勇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基层医院减少麻醉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胆结石患者60例,均行麻醉下胆囊切除术治疗,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严格按照临床路径进行麻醉操作,对照组在手术前由患者家属自行照料,没有特别的饮食及护理要求,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结束后苏醒时间、手术中追加麻醉剂量、麻醉满意度、麻醉后心率(HR)水平、平均动脉压(MAP)水平、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和麻醉中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路径在基层医院减少麻醉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成小蓉 刊期: 2018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