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萍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铁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将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肝硬化患者398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血清铁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铁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死亡组血清铁蛋白水平明显高于肝硬化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功能C级组血清铁蛋白水平显著高于肝功能A级组和B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组血清铁蛋白高于未并发肝性脑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铁蛋白水平能反映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损害程度和预后.
作者:崔春吉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探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临床特征和与各项临床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收治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86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86例患者中,81例为体重指数超重者和肥胖者,64例伴随慢性扁桃体炎和慢性咽炎等鼻咽疾病,52例患者伴有心脑血管疾病.67例患者经过治疗之后效果显著.结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易感因素主要包括鼻咽部疾病和肥胖等,因此在治疗期间需要戒烟戒酒,加强锻炼,控制体重指数,能显著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杨志勤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闭塞的引发原因和溶栓治疗效果.方法:收治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122例,分为动静脉内瘘堵塞组和动静脉内瘘未堵塞组,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溶栓治疗的效果.结果:两组性别、透析频率、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多囊肾等各类原发病、冠心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体重、头静脉直径、桡静脉直径、纤维蛋白原、血红蛋白、血清蛋白、糖尿病、低血压、频繁穿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动静脉内瘘堵塞再通时间(34.3±9.8)min,56例患者成功再通,成功率94.92%.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闭塞与年龄、体重、头静脉直径、桡静脉直径、低血压等因素有重要关联,对患者进行溶栓治疗能显著提升内瘘再通率.
作者:周美香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探讨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障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脑卒中偏瘫患者93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51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良肢位摆放,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Fugl-Meyer量表评分、NIHSS量表评分、肌张力评级、日常生活能力分级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良肢位摆放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和肌张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张洪瑛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分析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血常规检验患者60例,均给予末梢采血、静脉采血.比较两种采血方法的血常规结果.结果:两种采血方式血常规WBC、RBC、HCT、PLT、HB检测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采血方式采血疼痛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采血法的血常规检测结果准确性更高,患者疼痛感较小.
作者:陈世芬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探讨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方法:收治胃溃疡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采用阿莫西林联合泮托拉唑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和胃溃疡复发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泮托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显著,幽门螺杆菌根除率高,并且患者复发率低.
作者:王虹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收治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给予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比较两组肺功能、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肺功能、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显著,肺功能较好.
作者:角云昌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在急救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急诊输液患者500例,分为两组,每组各2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预防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安全意识和行为管理优于对照组,焦虑、人际关系敏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可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减少输液过程中的心理不良反应,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实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通过比较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人群的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结果,了解糖尿病引起脑血管狭窄的危险程度,探讨TCD在糖尿病脑血管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糖尿病患者52例和非糖尿病患者60例的TCD检测结果,包括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p)、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并对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对照组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D检测对糖尿病脑血管并发症的敏感度强,可用于该病的筛查与疗效评估,对早期预防糖尿病脑血管病变有重要意义.
作者:任艳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卵巢硬化性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点以及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卵巢硬化性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结果:患者均单侧出现病灶,细胞角蛋白、上皮膜抗原均为(-),肿瘤细胞α抑制素、平滑肌肌动蛋白、波形蛋白、孕激素受体均为(+).光镜下肿瘤呈典型的假小叶结构,肿瘤细胞形态各异,血管丰富.结论:卵巢硬化性间质瘤好发于年轻女性,可用手术切除,预后较好.
作者:李雪玲;王海德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探讨正常O型人血清ABO血型的抗体的主要类别.方法:分别采用盐水介质法、间接抗人球蛋白法对O型、A型、B型正常人血清中的IgM/IgG类抗A、抗B的效价进行测定.结果:正常O型人IgM类中的抗A、抗B的效价与A、B型正常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gG类抗A、抗B的效价则优于A、B型正常人(P<0.05);正常O型人血清中的IgM类中的抗A、抗B的效价优于IgG类抗A、抗B的效价(P<0.05),正常O型人血清中的IgM/IgG类抗A、抗B的效价比值优于A、B型正常人(P<0.05).结论:O型正常人中ABO血型抗体主要以IgM类为主,但其IgG类在血清中所占的比例及抗体效价要明显高于A、B型正常人.
作者:魏俊杰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探析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应用连续性肾脏替代与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效果.方法:收治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64例,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探究组33例.对照组应用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探究组应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所有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同时进行不间断补液治疗.结果:探究组患者死亡率6.06%,病情总好转率93.94%;对照组患者死亡率22.58%,病情总好转率74.19%.探究组并发症发生率12.12%,对照组29.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应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疗效更佳,且安全性更高.
作者:邵宏兵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了解2017年辖区60~69岁老年人健康素养现状.方法:采用与人口规模成比例的整群抽样与简单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结果:健康素养水平为18.1%,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水平为39.4%,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17.3%,基本技能36.0%.文化程度和职业是影响市北区60~69岁老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主要因素.结论:市北区60~69岁老年人健康素养水平虽高于全国和山东省平均水平,但相对15~69岁居民素养率偏低.
作者:孟铃洁;李玉华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分析腹腔镜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治上消化道穿孔患者43例,分为两组,试验组22例,对照组21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试验组给予腹控镜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韩明义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研究探讨地佐辛对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预防作用.方法:收治全身麻醉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手术完成前给予生理盐水,观察组给予地佐辛,观察两组患者苏醒期躁动的预防效果.结果:观察组给予地佐辛后,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等比对照组的要少,躁动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全身麻醉的患者,采取地佐辛预防躁动,效果显著,可以减少患者的拔管时间、睁眼时间,促进自主呼吸的恢复,镇痛效果较好.
作者:马娇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监测靶控输注丙泊酚麻醉深度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860例,随机平分成BIS监测组和血流动力学监测组,每组各430例,监测常规指标,采取相同麻醉诱导方式.BIS监测组根据BIS变化,间断推注丙泊酚.血流动力学监测组根据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调节丙泊酚.结果:两组在完成气腹时、气腹开始至停止丙泊酚输注、手术结束时、拔管时,即T4~T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T9两组BI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IS监测组在拔管时间、离室时间和丙泊酚用量方面明显低于动力学监测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电双频指数监测靶控输注丙泊酚麻醉深度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是十分重要的观测指标.
作者:拓占文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分析膝关节置换术的护理干预价值.方法:收治实施膝关节置换术患者70例,随机平分两组.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综合组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患膝疼痛评分、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及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参照组患者术后12 h、24 h及48 h患膝疼痛评分均高于综合组患者;参照组患者临床治疗优良率为94.29%,高于综合组的80%;与参照组患者相比,综合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较高,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置换术期间,辅以综合护理干预方式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受,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增强患者自主生活能力.
作者:周玉娟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组恢复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有效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促进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作者:张丽丽;张丽娜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薄扫在成人胃肠肿瘤诊断检查中的护理问题以及相关的解决对策.方法:收治成人胃肠肿瘤患者23例,给予多层螺旋CT薄扫,分析扫描过程中出现的护理问题,并给予合理的解决对策.结果:护理后护理满意度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析多层螺旋CT薄扫在成人胃肠肿瘤诊断检查中的护理问题并给予有效的护理对策,可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何燕娥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在肠癌根治手术中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肠癌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观察组给予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心率、血压、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T1、T2、T3心率、血压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癌根治手术中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的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雷育军 刊期: 2018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