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完整鼓室的乳突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与开放式鼓室成形术的比较

王文;周勤;伍春霞;刘少峰

关键词:胆脂瘤, 中耳炎, 听力, 乳突切除术, 鼓室成形术
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中耳炎和胆脂瘤中耳炎手术方式及适应症的选择,比较完整鼓室的乳突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与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二种术式治疔慢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7年5月期间97例(99耳),其中胆脂瘤中耳炎71耳,慢性中耳炎28耳,根据病灶范围选用完整鼓室的乳突开放式鼓室成形术(A组) 22例(22耳)与开放式鼓室成形术(B组)75例(77耳).对二组病例术前和术后纯音测听平均值PAT(500、1 kH2、2kHz、4kHz)、气骨导差(ABG)等进行统计与比较.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34个月,总干耳率93.9%(93/99).胆脂瘤复发率为7.0%(5/71);术后气导(AC)提高值≥10 dB为60.6%,气骨导差(ABG)≤20 dB为29.3%;其中A组术后AC提高值≥10 dB为90.9%,ABG≤20dB为54.5%;B组术后AC提高值≥10 dB为51.9%,ABG≤20dB为22.1%.慢性中耳炎两组术后AC提高值及ABG经独立样本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完整鼓室的乳突开放式鼓室成形术较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听力提高效果满意,干耳时间相似.但要选择适合病例.
中华耳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大鼠慢性氟中毒听觉损伤的实验观察

    目的 探讨慢性氟中毒大鼠耳蜗毛细胞形态学的改变和听力损失的机制.方法 借助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s,DPOAE)测试和扫描电镜技术,对60只大鼠进行了实验观察.结果 DPOAE测试结果显示对照组与低氟组、高氟组8 kHz反应幅值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0.5、1、2、4 kHz各组数据经统计学处理(P0.05),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耳蜗内、外毛细胞排列规则.低氟组的内、外毛细胞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表现为静纤毛粘连、倒伏.高氟组内、外毛细胞的损害严重,出现明显的粘连、倒伏、融合.并可见散在的节段性缺失,以底圈明显.表皮板结构发生不同程度的病变,严重者表皮板穿孔,细胞内容物流出.形成气球样改变.结论 慢性氟中毒明显影响听力,导致高频感音神经性耳聋,其损害机制可能是氟对耳蜗毛细胞的直接损害造成的.听功能损害的严重程度与氟中毒程度相关.

    作者:僧东杰;陈乾美;刘鲜林;龚正鹏;刘敏;马乙心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完整鼓室的乳突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与开放式鼓室成形术的比较

    目的 探讨慢性中耳炎和胆脂瘤中耳炎手术方式及适应症的选择,比较完整鼓室的乳突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与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二种术式治疔慢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7年5月期间97例(99耳),其中胆脂瘤中耳炎71耳,慢性中耳炎28耳,根据病灶范围选用完整鼓室的乳突开放式鼓室成形术(A组) 22例(22耳)与开放式鼓室成形术(B组)75例(77耳).对二组病例术前和术后纯音测听平均值PAT(500、1 kH2、2kHz、4kHz)、气骨导差(ABG)等进行统计与比较.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34个月,总干耳率93.9%(93/99).胆脂瘤复发率为7.0%(5/71);术后气导(AC)提高值≥10 dB为60.6%,气骨导差(ABG)≤20 dB为29.3%;其中A组术后AC提高值≥10 dB为90.9%,ABG≤20dB为54.5%;B组术后AC提高值≥10 dB为51.9%,ABG≤20dB为22.1%.慢性中耳炎两组术后AC提高值及ABG经独立样本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完整鼓室的乳突开放式鼓室成形术较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听力提高效果满意,干耳时间相似.但要选择适合病例.

    作者:王文;周勤;伍春霞;刘少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人工耳蜗植入脑脊液井喷原因及处理

    目的 分析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ation,CI)发生脑脊液井喷的原因,总结术中井喷处理.方法 和预后.方法 对1997年3月-2007年1月在我科接受工耳蜗植入发生脑脊液井喷的情况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耳蜗植入术中发生脑脊液井喷共8例,患者均有内耳畸形,包括Mondini畸形3例,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arge vestibular aqueduct syndrome,LVAS)4例,非综合征型X连锁隐性遗传性聋伴内耳畸形1例.8例均在术中封闭耳蜗造瘘口,其中7例术后未出现脑脊液耳漏,而1例Mondini畸形患者术后出现迟发性脑脊液耳漏及脑膜炎,经治疗后痊愈.结论 本组脑脊液井喷均发生于内耳畸形患者,但人工耳蜗植入顺利,仅1例患者术后出现脑脊液耳漏和脑膜炎.经适当处理痊愈,预后良好.

    作者:刘军;戴朴;冀飞;杨仕明;武文明;黄德亮;韩东一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噪声损伤引起耳蜗外毛细胞凋亡时细胞核内单链DNA的产生及EndoG的转移

    目的 观察噪声损伤后耳蜗外毛细胞内单链DNA和EndoG的变化,探讨耳蜗外毛细胞的死亡机制.方法 豚鼠随机分为噪声暴露组、MNNG耳蜗灌流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只);小鼠随机分为噪声暴露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分离解剖耳蜗后,用碘化丙啶(PI)染色细胞核、Pholloidin染色F-actin,免疫荧光抗体分别染色单链DNA(ssDNA)、核酸内切酶G(Endonuclease G EndoG)和凋亡诱导因子(Apoptosis inducing factors,AIF),制备耳蜗铺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凋亡和坏死毛细胞内的荧光信号变化.结果 (1)暴露于120 dBSPL的白噪声环境中每天4小时,连续2天后引起豚鼠和小鼠耳蜗外毛细胞凋亡时,其细胞核内产生ssDNA,而在正常细胞内没有三ssDNA;(2)在正常情况下,EndoG分布于耳蜗毛细胞的细胞核外,在暴露于上述噪声后发生凋亡和坏死的豚鼠耳蜗外毛细胞中.EndoG从细胞核外转移到细胞核内,细胞核中的EndoG显著增加;(3)豚鼠耳蜗外淋巴灌流烷化剂MNNG后发生耳蜗外毛细胞凋亡和坏死,在凋亡和坏死的耳蜗外毛细胞中,AIF自线粒体转移到细胞核,其变化与噪声损伤引起耳蜗外毛细胞凋亡和坏死时一致.结论 噪声刺激或烷化剂MNNG灌流后,造成耳蜗外毛细胞DNA损伤,产生ssDNA,引起AIF和EndoG自线粒体释放,激活Caspase-3,AIF和EndoG进一步向细胞核转移,终使细胞核内的DNA降解,导致耳蜗毛细胞的死亡.

    作者:韩维举;史晓瑞;Alfred NUTTALL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药物性聋和非综合征性聋相关的线粒体DNA C1494T突变对细胞功能的影响

    目的 通过细胞学.方法 ,分析药物性聋和非综合征性聋相关的线粒体DNA C1494T突变对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从携带C1494T突变的中国家系成员的淋巴细胞中的线粒体分别转移到线粒体DNA缺乏的ρ0206细胞中.分别形成融合细胞系,然后对耳聋相关的线粒体12S rRNA C1494T突变进行生化特性的研究.其中,来自2名听力正常者的6个融合细胞系,来自听力下降者的9个融合细胞系,均有线粒体DNA C1494T突变.结果 来自听力下降者的融合细胞系的线粒体DNA标记速率分别比对照组4名成员的12个融合细胞系下降了38%和43%,这一缺陷显然造成了携带C1494T突变的融合细胞(不论来自听力正常者还是来自听力下降者)的细胞总体呼吸率下降,或苹果酸/谷氨酸、琥珀酸/3-磷酸甘油及TMPD/抗坏血酸所始动的呼吸率下降.而且,和对照组的细胞系相比,有C1494T突变的听力正常者或听力下降者的融合细胞系在含有(或不含)高浓度巴龙霉素的DMEM培养液中.细胞倍增时间有非常显著的一致增加.结论 我们的试验结果首次以直接的生化学证据证明:线粒体12S rRNA的A位点是氨基糖甙类药物性聋的主要作用位点;而且细胞核背景在线粒体DNA 12S rRNAC1494T突变导致的非综合征性聋和氨基糖甙类耳毒性的发病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作者:赵辉;严庆丰;李荣华;曹菊阳;王秋菊;李小明;Jennifer L.Peters;韩东一;杨伟炎;管敏鑫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病毒与非病毒载体转染新生大鼠血管纹边缘细胞的比较研究

    目的 通过病毒与非病毒载体对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内耳血管纹边缘细胞转染情况的比较,选择出适合边缘细胞的基因治疗载体.方法 用质粒(pEGFP-N1)、血清5型重组腺病毒(rAd5)以及血清2型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2)三种载体转染新生大鼠(≤72小时)耳边缘细胞,通过对转染效率、细胞凋亡以及细胞活性的检测将三种载体加以比较.结果 对边缘细胞的转导效率依次为rAd5rAAV2pEGFP-N1,Annexin V-APC/7-AAD双染法检测转染阳性细胞的损伤情况依次为rAAV2关键词:质粒pEGFP-N1血清5型腺病毒血清2型腺相关病毒转染边缘细胞大鼠

    作者:杨阳;孔维佳;李隽;胡钰娟;钟毅;郝亚楠;赵学艳;彭炜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甲磺酸去铁胺抗丁胺卡那霉素耳毒性作用及机理研究

    目的 验证铁离子螯合剂甲磺酸去铁胺(deferoxamine mesylate,DFO)抗丁胺卡那霉素耳毒性作用及其机理研究.方法 豚鼠随机分为丁胺卡那霉素组(卡那组)、DFO+丁胺卡那霉素组(卡那+DFO组)、对照组,每组8只动物.采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耳蜗铺片及透射电镜、扫描电镜技术,观察用药前后功能和形态学的改变,检测血清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以及丙二醛(MDA)的活力.结果 卡那组与卡那+DFO组的DPOAE的幅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形态学改变与听力改变相平行.DFO组血清中的T-SOD和GSH-PX的活力明显高于卡那组(P<0.05),卡那+DFO组血清中MDA的活力明显低于卡那组(P<0.05).结论 DFO能有效的保护耳蜗免受丁胺卡那霉素的耳毒性侵害,保护作用与自由基相关.

    作者:李虹;纪旭;姜学钧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咽鼓管声测法的回顾与现状

    咽鼓管功能障碍与许多中耳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常用的咽鼓管功能检查法有:吞咽试验法,波利策法(Politzer method),导管吹张法,鼓室滴药法,咽鼓管造影术,鼓室图法(鼓室导纳曲线峰压点的动态观察法和正负压平衡法)以及咽鼓管声测法(Sontubometry)等.

    作者:陈述;农东晓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联合应用卡那霉素和速尿的豚鼠耳蜗毒性实验观察

    目的 探讨卡那霉素和速尿联合用药对豚鼠耳蜗的毒性作用.方法 实验组25只豚鼠先行肌肉注射卡那霉素500 mg/kg,2小时后静脉注射速尿50 mg/kg,对照组4只豚鼠.于药物注射后7天行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仪检测试验组和对照组豚鼠耳蜗听功能,对阈值大于95 dB SPL豚鼠行耳蜗铺片免疫荧光染色和常规切片观察.并对耳蜗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实验组25只豚鼠中有13只豚鼠ABR测试阈值高于95 dB SPL,将这些致聋豚鼠作为观察对象,发现毛细胞和神经纤维明显受损,以耳蜗第一、二回损伤明显.结论 卡那霉素和速尿联合用药可导致豚鼠毛细胞和神经纤维严重受损,是建立耳聋模型的一种快速而有效的.

    作者:张贤芬;杨仕明;胡吟燕;孙建和;郭维;韩东一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人工耳蜗术后电诱发镫骨肌反射阈值与大舒适阈值比较

    目的 探讨电诱发镫骨肌反射(electrically evoked stapedius reflex,ESR)及阈值(electrically evoked stapedius reflex threshold.ESRT)与人工耳蜗心理物理量测试中大舒服级(Most Comfortable Level,M级)之间的关系,从而为低龄儿童、不合作者或多重残疾的人工耳蜗植入者的M级设定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植入美国Advanced Bionics公司的HiRes 90K人工耳蜗共20例语前聋患者,使用Fidelity 120通道言语编码策略至少6个月时间,有一定交流能力.对声音的响度有辨别能力,年龄为3至13岁,平均年龄为6.5岁.选择3、7、11、15号电极施加电刺激,用心理物理.方法 测M级,并测量植入耳对侧耳的ESRT.对四个测试电极之间的ESRT进行方差分析,并对测试电极的ESRT与M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20例受试者共70个电极引出ESR,引出率为87.5%:四个测试电极之间进行方差分析(F=0.072,df=3/66,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对获得的70个ES-RT与M级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r=0.91,t=0.000,P<0.01),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ESR可以协助判断人工耳蜗植入者术后的M级.

    作者:曹卫;郑文雯;王节;张琨龄;杨克林;邱建新;夏正毅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用耳后带蒂肌筋膜骨瓣修复听骨链的疗效

    目的 探讨用耳后带蒂肌筋膜骨瓣修复听骨链在听力重建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对47例(47耳)胆脂瘤中耳炎病人,在清除病变的同时一期行鼓室成形术,用耳后带蒂肌筋膜骨瓣修复听骨链进行听力重建.结果 随访0.5~3年,全部病例均千耳,无一例胆脂瘤复发.术前临床测试平均气导51.93 dB.平均骨导23.17 dB;术后平均气导36.59dB,平均骨导24.23dB,术前、术后骨气导差距分别为28.76dB和12.36dB,骨气导差距改善了16.40dB,68%的病人骨气导差距缩小到20dB以内,无听力下降者.结论 鼓室成形术中用耳后带蒂肌筋膜骨瓣修复听骨链行听力重建,能有效改善听力,降低胆脂瘤复发率.是一种较为实用的手术.

    作者:宋忠义;王仁祥;李建东;王烨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阿司匹林预防庆大霉素耳毒性的随机对照试验

    目的 观察阿司匹林对庆大霉素耳毒性的预防作用.方法 设计实施多中心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预防组在应用庆大霉素的同时口服阿斯匹林2周,对照组口服安慰剂.用药前后检测纯音测听3次,对比听力损伤发生率.结果 两组的血清庆大霉素水平相当,预防组的听力损伤发生率为3%(3/8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14/106)(P=0.013).试验中阿司匹林没有影响到庆大霉素的血清药物水平和时程.结论 同时伍用阿司匹林可以有效减轻庆大霉素的耳毒性损伤,氨基甙类抗生素的耳毒性防护研究已从动物实验走向临床.

    作者:陈阳;黄维国;查定军;邱建华;王锦玲;沙素华;Jochen Schacht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神经干细胞与乳鼠基底膜共培养后分化为毛细胞样细胞的研究

    目的 探讨体外培养和鉴定胚胎大鼠神经干细胞及诱导其分化为毛细胞样细胞.方法 从SD系胚鼠大脑分离神经干细胞.在无血清培养基中培养.取乳鼠基底膜与神经干细胞一起培养,14~21天后通过免疫荧光和免疫组化法检测毛细胞标志物myosin Ⅶa和calretinin.结果 培养的神经干细胞胞体透亮,折光性好,Nestin鉴定阳性.诱导分化后的细胞免疫荧光和免疫组化示myosin Ⅶa和calretinin阳性.结论 无血清条件下能培养出活性很好的神经干细胞,乳鼠基底膜能引导其朝毛细胞方向分化.

    作者:陈请国;付勇;王显红;吴小慧;谢静;李哲文;龚树生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遗传性中频听力障碍及其致病基因EYA4

    听力障碍是一种很常见的言语交流障碍疾病.1991年Morton的调查显示:以言语频率平均听阈大于25 dB HL为标准.15%~20%的成年人患有听力障碍,而在大于80岁的人群中,该比例接近50%[1].

    作者:陈静;袁慧军;杨伟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重组2型腺相关病毒介导锰超氧化物歧化酶转染大鼠耳蜗血管纹缘细胞的研究

    目的 探讨以重组腺相关病毒(Recombinant adeno-associated virus of the serotypes 2,rAAV2)为载体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耳蜗血管纹缘细胞(Marginal cells,MCs)转染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anganese Superoxide Dismutase,MnSOD),获得高表达MnSOD转基因缘细胞的可行性.方法 实验组按感染复数(MOI)为104v.g./cell对体外培养的血管纹缘细胞转染rAAV2-MnSOD-EGFP,同时设转染rAAV2-EGFP缘细胞作为空载对照组.未转染细胞为空白对照组.荧光显微镜下每2d观察1次MCs的绿色荧光蛋白(Enhe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表达情况.比色法测定各组MCs的MnSOD活性.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转染rAAV2-MnSOD-EGFP后MnSOD的表达,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定量分析MnSOD的表达.结果 (1) 各组MCs转染后,生长正常,空载对照组MCs转染rAAV2-EGFP后2天开始出现微弱EGFP的表达.1周后至高峰;实验组转染rAAV2-MnSOD-EGFP后4 d出现EGFP的表达,10 d至高峰,且持续表达于细胞培养的整个期间.EGFP的表达在荧光显微镜490 nm波长激发光下呈黄绿色,弥漫于整个胞质.(2)对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Western blot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实验组较空载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的MCs中MnSOD的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rAAV2-MnSOD-EGFP能有效地转染体外培养的MCs并持续高表达MnSOD.

    作者:李隽;杨阳;孔维佳;胡钰娟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高分辨CT斜矢状位对儿童大前庭水管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高分辨CT(hish resolution CT,HRCT)斜矢状位多平面重组对大前庭水管(large vestibu-lar aqueduct,LVA)的诊断价值,寻求对前庭水管扩大的佳诊断.方法 .方法 对83例(166耳)感音神经性聋患者行HRCT横断位扫描,对原始数据行冠状位及斜矢状位的多平面重组,所得图像由2位影像学医师及1位耳科医师分别进行诊断.并比较作出诊断所需观察图像幅数.结果 被三位医师诊断为LVA的耳数,轴位分别为23耳、20耳、21耳,冠状位分别为19耳、18耳、20耳,重组斜矢状位分别为27耳、27耳、27耳;轴位所需图像幅数平均为6幅,冠状位平均为9幅,斜矢状位为2幅.结论 HRCT斜矢状位多平面重组为诊断LVA的佳图像,所需阿像幅数少,诊断正确率高,可以提高感音神经性聋患者的病因检出率.

    作者:张建基;孙晓卫;赵建设;窦芬芬;江应慧;董春华;易明岗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运动病易感性量表(MSSQ)筛选运动病易感人群

    目的 建立运动病易感性量表长表(Motion Sickness Susceptibility Questionnaire-Long,MSSQL)和简表(Motion Sickness Susceptibility Questjonnaire-Short,MSSQS)中文版,分析比较两量表的信度及预测效果,探讨一种更简单可靠的运动病易感人群筛选.方法 对183名健康大学生同时进行MSSQL及MSSQS的测量:随机选取10人进行倒视加头动刺激试验,记录症状分值及头动套数并计算倒视诱发运动病敏感性指数(Motion Sickness Susceptibility Index,MSSI).结果 (1)两量表得分呈直线相关,r=0.868(P<0.01);MSSQS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a系数)较MSSQL要好,但A部分(童年期)与B部分(成年期)相关性不及MSSQL.(2)两表儿童期得分均高于成年期(P<0.05);总分及童年期得分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成年期女性得分明显高于男性,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3)两量表得分与倒视试验症状程度及运动病敏感性指数均显著相关.其中MSSQL相关性较MSSQS要好;两量表与头动套数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运动病易感性量表简便经济,具有良好的信度,预测结果与倒视诱发运动病易感性基本一致,可作为一种简单可靠的运动病易感人群筛选.

    作者:吴青;孔维佳;刘波;刘珺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以眩晕为先兆或主要症状的癫痫70例分析

    目的 分析以眩晕为先兆或主要表现的癫痫患者的临床特征、脑电图、神经影像学、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研究70例以眩晕为先兆或主要表现的癫痫患者,详细询问病史及神经系统查体,分析发作期及发作间期脑电图、影像学检查资料,评价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 以眩晕为先兆或主要症状的癫痫患者占所有癫痫患者的3%.眩晕发作具有突发突止,常伴意识改变、肢体抽搐、头眼偏转等提示癫痫发作的症状,发作时很少有眼震,发作与体位变化无关,脑电图及颅脑影像学检查阳性率较高等特点.病变主要位于额、颞、顶区.结论 以眩晕为先兆或主要表现的癫痫可以通过临床表现及脑电图与其它原因引起的眩晕相鉴别.眩晕的大脑皮层定位主要位于额、颞、顶区.

    作者:时霄冰;郎森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卡铂及其耳毒性

    卡铂作为一种铂制剂广泛应用于临床抗肿瘤的化学治疗,其毒副作用主要包括耳毒性,肾毒性,神经毒性,和抑制骨髓造血系统等等.卡铂可以选择性破坏灰鼠的耳蜗内毛细胞和前庭I型毛细胞以及与之相联系的传入神经元.在卡铂引起的灰鼠单纯内毛细胞部分损害动物模型,动物具有正常的耳声发射和微音器电位以及听神经动作电位阈值,但总和电位和听神经动作电位的振幅却明显减小.在卡铂造成60%-90%的内毛细胞缺损的动物模型中,灰鼠在安静条件下对纯音的听觉条件反射阈可以保持正常,但在宽带或窄带噪声的掩蔽作用下.其纯音听觉反射阈值却明显提高,同时对听觉瞬时清晰度的辨别能力也明显降低.卡铂引起的内毛细胞和前庭I型毛细胞及其传入数据元的破坏过程往往伴随着钙激活蛋白酶的活动和Caspase-8的启动以及p53的过度调控从而引起细胞凋亡,同时可见琥珀酸脱氢酶,钠钾ATP酶,碱性磷酸酶和葡萄糖-6-磷酸酶活性的减弱以及钙激活ATP酶活性的增强.无论在厌鼠的活体动物实验还是离体培养条件下,卡铂都对灰鼠耳蜗内毛细胞和前庭I型毛细胞具有特殊的选择性破坏作用.卡铂对灰鼠听觉系统的损害除了导致内毛细胞和I型螺旋神经节凋亡之外,还会破坏耳蜗核神经元,但对下丘和听皮层的神经元却不造成致命性损坏.在耳蜗内毛细胞和I型螺旋神经节以及耳蜗核神经元被卡铂破坏之后,下丘和听皮层神经元对微弱的输入声刺激信号却表现出超乎寻常的敏感性提高,提示中枢神经元可能通过降低其某些抑制性神经递质的释放使神经元的活动代偿性增强,亦可能通过加强兴奋性神经递质的释放,或者通过神经元新长出的轴突和未梢而接受到更多的刺激信号,从而弥补了因周边听觉输入信号减弱而引起的听功能障碍,因此,卡铂耳中毒灰鼠模型还可成为一个研究听觉中枢重组现象或听神经病的理想实验动物模型.

    作者:丁大连;亓卫东;屈燕;蒋海燕;Richard Salvi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面神经在颞骨内改道吻合术的解剖测量

    面神经主干行走于狭窄的骨管中,而且神经纤细,行程曲折、复杂.外伤、肿瘤侵犯、中耳手术等均可造成面神经损伤导致面瘫,常须手术治疗才能恢复面神经的功能.

    作者:朱永军;段茂利;徐胜春;杨克林;艾炜 刊期: 2008年第02期

中华耳科学杂志

中华耳科学杂志

主管: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科研究所